亲吻神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外国随笔 > 亲吻神学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1998-05
ISBN:9787108011329
作者:[德] 施皮茨莱 编
页数:191页

作者简介

书摘 

因为他或者她意识到自己已被引导到一个具体的人身上,所以没有人感到自己远离上帝。相反,人之爱的经验就像一条直接通向上帝的跳板或者道路。对具体的你的渴望与对上帝的渴望融为一体,这在他们的书信中时时有所表露。这不难理解,因为事实上这是“肉身化”了的爱。于是,实现爱的具体形式便成为追随基督的一种形式。所以对具体的你之爱一变而成为基督成人这过程的继续,基督是作为圣父之爱的标志而成为人的,这并非为了通过爱去解救“人类”,而是为了去解救每一个个别的具体的人。上帝爱我们并非将我们当成普遍的人类的一部分,而是因为我们是位格,因为我们是具有具体和独特品格的个体。

当读者打开阿贝拉尔(Abaelard)与海萝丽丝(Helo-ise)的往来书信时,犹如被引入一幕无比美丽、无比丰富的戏剧,会看到一座空荡荡的舞台随着演员的出场而渐渐活跃起来。这些书信是伟大的爱情与友谊之独一无二的人性见证。海萝丽丝是一位——人们曾完全正确地评说——伟大的献身于爱的女性,她在某种程度上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了纯洁的爱的本质就是如此,而且只能如此。阿贝拉尔写给海萝丽丝的信证明,他是一位致力实现基督之爱的崇高理想不知疲倦的斗土。他为此将他的整个生命孤注一掷,这一生命没有海萝丽丝是不可想象的。他使海萝丽丝也卷进了他那急风暴雨般的生活所掀起的大大小小的波涛之中。

在《旧约》和《新约》中,你会发现,死者复活之伟大奇迹仅有利于或者至少有利于女人,要么是为了女人,要么是在女人身上完成的。《旧约》向我们讲述了两个应母亲的请求令死者复活的故事,这便是以利亚及其门徒以利沙创造的奇迹。福音书只有三个有关主耶稣基督令死者复活的奇迹:这三个奇迹都是有利于妇女。事件本身就证实了上面援引保罗的话:“妇女通过复活重新得到死去的人。”在伯利恒城门耶稣唤醒了寡妇的儿子,因为寡妇的悲痛使耶稣无比感动,他将儿子还给了母亲。耶稣还接受了拉撒路的姐妹玛丽亚和马大的请求,使他的好朋友拉撒路复活。甚至一位会堂主管也请求耶稣,耶稣便给他的小女儿以同样的恩宠。这就证实了:“妇女通过复活重获她们死去的人。”因为睚鲁的小女儿在死亡之夜——犹如那些重新得到家庭成员的身体的人那样——立刻重新得到她自己的身体。然而所有这些生命复活都是应
少数人的请求发生的。

时代将使我的神父失去一些他所具有而我自己认为颇为神圣的坦诚性格;然而,正如魔鬼不愿人人都成为圣者那样,那些邪恶和狡猾的人(如我本人)也善于避免使你成为话柄的机会。我自己出于种种原因,虽然允许自己小心呵护我与你的交往,但并非所有的修女都能如此,正如并非所有的神父都具有我的神父那样的坦诚一样。即使上帝将这种宝贵性格赐予他们,你也不要认为他们会持有相同的意见。我告诉你,我真正担心的是那些人对你可能造成伤害,他们比魔鬼还要凶恶。姊妹也许会认为,她们可以做我曾做过的一切,她们这么认为是有道理的……
事实上,自从女儿将自己托付给我以来,我的行为极为谨慎。因为我必须考虑到,魔鬼可能会通过我去诱惑她们,因为我也不过是个罪人而已。感谢上帝,尽管我相信在我身上找不出什么严重过失,因为上帝无时不在地庇护我。但是,我要承认,我还得在女儿面前努力掩饰我那些不完美的地方(这类不完美之处很多,想必女儿早已有所察觉)。
属于这方面的还有我对我的保罗的爱和担心。我不得不常常提醒他,他对修会意味着什么,虽然我并不愿用这些批评来干扰他。

西笃会(拉丁文为Cistercium,意为“新修道院”,由此而产生“西笃会士”这个词)与1098年开始的本笃会的改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小群修士在香槟隐修院(Chaim-pagne)院长罗伯特(Robert)率领下与一直主宰着克吕尼(Cluny)本笃会的修院生活方式决裂,重新回到圣本笃的原始规章,开始新的生活。
贝恩哈德体质孱弱——他患贫血病和胃病。尽管如此,西笃隐修院第三任院长哈丁(S.Harding,1060—1134)在他于修会任职三年后,即1115年,仍然派他带领12名修土去香槟地区创建克莱尔沃隐修院。贝恩哈德由此出发进行布道活动,很快便远近闻名,以致该隐修院的名字与他个人不可分割。他那博人好感而光彩照人的风度使他的活动更加有成效,克莱尔沃的修士数目急速上升,并以这里为中心建立了许多分支隐修院。贝恩哈德个人就建立了64所。这些隐修院推行的基本路线介乎独处的欲望与通过完成各种使命而不断提高的要求之间。
贝恩哈德生性聪敏,这种品格容易接受神秘思想,但同时也具有领导才能。这些性格的特征在他那些当时看来十分频繁的通信中都有所表露。他是一位激进的斗土,为了宣扬西笃会士的理想、反对克吕尼的僧侣,他义无反顾地投入斗争。因此他于1129年应圣蒂耶里的威廉(Wilhelm von St.Thierry,约1080—1148)的请求,撰写了《护教学》一书。这大大提高了他在许多修会中的声望。 他经历了1130年至1145年间旷日持久的教会政治斗争。在此期间,教皇、主教、隐修院院长以及神学家有些视他为敌人,有些视他为朋友。
在他的所有著作和论辩文章中无不显示出一位非凡人物的独有魅力:充满对上帝之爱的激情,宽厚而又激进,脆弱而又坚强,积极主动而又善于沉思,先天的神秘主义倾向,无私因而往往不妥协,广交朋友而又对敌人毫不留情。他努力捍卫言论自由,力图在自己一生中实现他在布道和著作中所宣扬的东西。贝恩哈德的神学理论和宗教思想集中表现在他大量的布道词、论文和对《圣经》各个篇章的阐释之中。
贝恩哈德对整个发端于西笃的修院运动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这一运动最明显的特点是文法与文献、哲学与文学、神学与艺术、思辨与冥想之间的紧密联系。所有这一切都来自贝恩哈德对《圣经》的深刻理解。这无疑是神学家兼作家的这位克莱尔沃的贝恩哈德给人印象最深的性格特征。他的86篇《雅歌诠释》即对《雅歌》三章1节之前各章节的诠释,是灵修神学的杰作,同时又是理解12世纪隐修院神学的钥匙。这是他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之作。他以基督和灵魂来解释爱着的男人与被爱的女人的关系。这表明他毫不犹豫地离开传统的辩论规则,寻求一种不平常的诠释途径。他的文风带有论战气味,但同时又显示出他高度的机敏和诗人天赋。
上帝之道成了肉身而达到人的得救这一论题,贯穿他的神学思想。这一论题的展开成为教理与过时的信仰、神学思想与神秘主义反思的结合。这一杰出的神学论述在后来影响了整个西笃会的唯灵论。所以,西笃会的改革正是由于贝恩哈德的努力才获得其内容上的和神学理论上的形式的。
正如下列选文所表现的那样,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爱在西笃会的神学理论中占有很高的地位。神学所缺乏的是思辨上有机性的品格;于是,一个新概念受到人们的关注:Experi-entia,即上帝与人相遇的个人经验。在西笃会土的文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11和12世纪那种宗教精神的亢奋状态,它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在个人之爱的情感张力场内重新经验着人与上帝的关系。
西笃会的修士钟情于爱(amor)。对他们而言,一切精神性认识都与爱有密切联系,爱就是一条接近上帝、接近人的途径。他们认为,爱是一团无焰的火,它不断地燃烧起来,成为雅歌形式的新婚之爱,并诱使人完全将自己奉献给上帝。

在爱者及其以完美的爱爱着的人所喜欢的一切财富中,爱所爱的是共同拥有,它乐于共同拥有而不愿独自占有能够使两人欢乐的东西。但对于两人所不喜欢的东西,爱自身也宁可放弃,它不想拥有朋友不喜欢因而也不愿拥有的东西。
在证明可爱性时,爱关注的始终是激起它所爱的人产生爱,这样他才不至只是单方面地接受爱。如上所说,爱所爱的就是被爱。对于爱者而言,只要它没有感觉到爱中的共同性,它便不会仅仅满足于去爱某种共同的东西。
如果爱要将它所拥有的东西变成共同的占有物,那么,这东西首先就是爱本身。爱总是对他人怀有好感,它厌恶孤独。可以说,爱沉迷于对共同拥有物之爱,所以它不由自主地慷慨赠予,以便达到爱的共体。
那种将其所拥有者保留下来,为自己所用而不愿将之变成共同占有物的爱,会是怎样一种爱呢?反之,如果爱者自身不被人爱,而只是爱人,那么这爱者会得到怎样一种慰藉呢?“孤独者多么可怜!”(传4:10)孤独的爱将自己钉上了十字架,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仇恨自己,因为它根本不愿孤独而是想互为伙伴。它不可能被剥夺它的爱的冲动以及它的本性,因此它也不可能不爱共同拥有它的财富,不可能不爱爱本身的共同性。
所以,与我们心中的爱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者有两个东西:对共同拥有的爱与爱的共同性。二者缺一爱就算不上是幸福的爱。
爱在共同拥有中寻求善,在爱的共同性中所要寻求的不是别的,而是幸福。如果存在着某种人共同爱着而又缺少爱的共同性的东西,那么,这爱便缺少它自己想拥有的东西。反之,如果人共同爱着而又缺少人想要共同爱的东西,那么,这爱便缺少它自己不愿失去的东西。
这便是属于我们、存在我们心中、在我们中间的爱。怀有这种爱,我们还不算完全幸福。但是,只要我们共同占有能够使一切人完全得到满足的最高财富,只要一种共同的相互之爱将我们联结起来,只要借助这种爱达到不存在无共同性之物的境界,那么,我们将来会是非常幸福的。
……

书籍目录

中译本导言
文选说明
绪言:修道院生活与情谊(施皮茨莱)
论情谊
情谊与婚姻
不婚的情爱
灵性的情谊
修道院高墙内的情书
中世纪修道院情书选
第一章 萨克森的约尔丹与安达罗的狄安娜
引言
书信选录
第二章 阿贝拉尔与海萝丽丝
引言
书信选录
第三章 阿维拉的特蕾莎与格拉西安
引言
书信选录
第四章 克莱尔沃的贝恩哈德与西笃会修士
引言
书信选录
第五章 利雪的特蕾莎与西利娜马丁
引言
书信选录
附篇:二十世纪末修道院情书选
引言
书信选录
跋:“愿你的唇吻我”――论亲吻神学(施皮茨莱)
参考文献

内容概要

海萝丽丝(Heloise)/ 阿贝拉尔(PeterAbaeard)
海萝丽丝(Heloise)(约1098 1164)
法兰克女隐修院院长

阿贝拉尔(PeterAbaeard)(10791144)
法兰西逻辑学家、道德哲学家和神学家

图书封面


 亲吻神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有一种爱,它超越身体、性别、门第、时间、距离和一切世俗的欲望,只因上帝与你我而存在。最近看《亲吻神学——中世纪修道院情书选》,里面的每一个字都如清晨的小露珠,在上帝光辉的照耀下,闪烁着圣洁与清新。浸在书的言语里,其中的感动,我想了很久也无法准确地表达,那是一种自己仿佛要熔掉似的的感动,然而底下又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把我托住。字里行间的美丽,远远超出20年来我对爱的理解和想象。我不无为自己的渺小与庸俗感到悲哀,同时又为自己能够在如此年轻的岁月就有幸窥见这种太阳般的幸福而窃喜(有人到死都不知更不觉有这样一种幸福)。我不是基督徒,但我丝毫不怀疑自己对书中文字的感受。宗教情感是人性中的一股清泉,我有幸被其漫延。利雪的特蕾莎是整本书最可爱的人,“我的使命”,她说:“就是爱”。她把自己比喻成耶稣的小沙粒,把西利娜比喻成耶稣的小影子。她把自己和西利娜比喻成双生的矢车菊,迎着太阳。她说:“我们要拯救灵魂……灵魂像雪花那样飘逝。”如果说特蕾莎的纯真让人无法抵挡,海萝丽丝的痛则真真让人潸然泪下。她为了阿贝拉尔献出整个生命,她对他说:“我当修女并非出于对上帝之爱,而是听从你的要求。”她痛苦着阿贝拉尔的痛苦,却换来阿贝拉尔的不理解,甚至是谴责和怀疑。她认为自己在上帝面前没有荣光,在我看来,她敢于面对一切的勇气,以至真至诚之心面对上帝,这就是海萝丽丝的荣光啊!我非常不喜欢阿贝拉尔,当他手握着笔写下“你不会是在通过逃避荣誉而谋求你的荣誉吧?你不会是口头上谴责你内心希望得到的东西吧!”时,因为怀疑,难道他连一点点对海萝丽丝的愧疚都没有?当他手握着笔写下“避免外表上的诚实,在避免的过程中寻求诚实”时,因为虚伪,难道他连一点点对上帝的愧疚都没有?当他手握着笔写下“……甚至使我更适于做庄重的工作,因为经受不住感官的诱惑会把事情搞糟”时,因为逃避,难道他连一点点对自己的愧疚都没有?(注:此前,海萝丽丝家族的人将他阉割)虽然他对海萝丽丝的言语也是出于爱,虽然是他把海萝丽丝一步步引向主,但他的心显然没有海萝丽丝圣洁,他的灵魂也没有海萝丽丝自由和博大。在西笃会修士的信里有一段话对我震撼特别大:爱现在不再是像死亡那么强大,而是比死亡更加强大了。上帝的力量因为爱的力量的增长而削弱,直至死亡。然而这被削弱却证明了自己比强大者更强大,它的死亡成为死亡之死亡,啊!死亡。是啊,其实世界上最强大最美丽最永恒的不就是爱吗?这爱之大用我们人类创造的任何表达方式都不足以诉说,而其中的许许多多灿烂若夜空的星星,温暖如冬日午后的太阳,要我们以自己虽然微小却敏感的心去贴近,去感受与体验。一直一直,我都那么渴望出现一个人,他(她)可以给予我灵魂的慰籍,而不仅仅是肉身的依靠,这也是为什么《戏梦巴黎》可以让我幻想长达两年之久,至今余温仍未退尽。与中世纪相比,现在肉欲横流,看似人们彻底地摆脱了精神枷锁,其实如德国思想家舍勒所说:“中时代是欲望的禁欲,以便把目光投向神性境界;现时代是精神的禁欲,以便把目光投在人之本性中最低下、最具动物性的方面。”真是可悲。究竟还有多少人能够守住生命的圣洁?“生命是件瑰宝,每一瞬间都是一种永恒。”如果我们糟蹋了,不是很可惜吗?让我们用自己唯一的爱的胸怀去拥抱整个世界吧!
  •         (原载《文景》2009年第一、二期合刊)    最初读到阿贝拉尔(Peter Abaelard)和海萝丽丝(Heloise)的故事,是在一本名为《亲吻神学:中世纪修道院情书选》的书上。这是上世纪90年代末刘小枫组织编译的“历代基督教学术文库”中的一部。他在该书的导言中感叹道,原来基督教思想中也有这样令人震撼的文字和精神。    此言诚是。因为一般人很难将“修道院”和“爱情”两个词联系到一起。提起修道院,我们想到的往往是离弃世俗,在高墙之内冥思默想的修士修女形象。为了追求一种形而上的生活,他们禁欲苦修,把自己的一生都交托给上帝——这样的人怎么会有凡俗世人的七情六欲呢?    可是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这就决定了一部分人,即使在生活方式上超越了世俗,仍然不能摆脱那些人类专有的、与生俱来的情感体验。何况像海萝丽丝这样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富家千金,“遁入空门”原本就是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    阿贝拉尔,1079年生于法国南特附近的一个骑士家庭,自幼就聪敏好学,对神学、哲学和逻辑学有着天然的热情和兴趣。他曾跟从多位神学名师就学,由于理念不合而又相继和他们分道扬镳。1114年,已经创办了三所神学学校的阿贝拉尔来到巴黎,成为著名的巴黎圣母院教堂学校的校长。海萝丽丝,1101年生于巴黎,自幼饱览各种拉丁文献,又通晓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在修女学校受过良好的教育。1117年,已经在神学界盛名颇著的阿贝拉尔接受了巴黎主教大教堂教士会成员、当地望族富尔贝尔的聘请,担任了其侄女海萝丽丝的私人教师。一方景仰一方的学识和才华,一方爱慕另一方的聪慧和美貌,两人很自然地跨越二十二年的灯火阻隔,爱河中泥足深陷,一发不可收拾。    二人的感情升温,既有阿贝拉尔的主动诱惑,也有海萝丽丝的迁就迎合。前者对后者,既是思想唤醒的导师,也是爱欲启蒙的引路者。他几乎把大半的授课时间用来和海萝丽丝谈情说爱。在1135年写成的《受难史》中他写道:“相互亲吻多于箴言的阐释,我的手往往不是放在书上,而是伸向她的胸脯。我们不看书本,只是相互深情地凝视着对方的眸子。我们从未品尝过这种欢乐,这时却怀着烈火般的倾慕激情不知餍足地享受它,从不感到厌倦。”显然,两人深深沉迷于那种美妙的温柔缱绻之中,以爱的名义肆意享有对方,陷入不可遏止的身体欲望之中,无法自拔。海萝丽丝不幸有了身孕,而堕胎又是基督教最大的忌讳,阿贝拉尔只得把她秘密带到布列塔尼(Bretadne)的姐姐家里生产。随后两人缔结了婚约,海萝丽丝暂时栖身于修道院,阿贝拉尔则重返巴黎执教,出于不打扰阿贝拉尔学术研究的考虑,二人将此事秘而不宣。就在这个时候,一件意想不到事发生了。富尔贝尔家族以为阿贝拉尔诱骗了海萝丽丝,出于羞愤和恼怒,抓住将阿贝拉尔,强行施予最残酷的宫刑。全知全能的上帝,借着世人之手,实现了对阿贝拉尔渎神的惩罚。    突如其来的变故,对他们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阿贝拉尔已羞于面对世人,只得选择彻底遁入修道院了却残生。海萝丽丝更没有办法,只能披上了那身她从前最为讥笑、鄙视的修女素袍,彻底献身上帝。然而对于修道一事,二人的态度是有着微妙差异的。对阿贝拉尔来说,这既是一种逃避,也是一种救赎;他将自己的遭遇看成是上帝的惩罚,终身修道,自然是为了洗清罪孽,以求得彼岸的永生。而海萝丽丝自绝尘世,固然是性格中原本带有理想主义的因子,更多的还是出于无奈,出于顺从阿贝拉尔的意愿;她对天国和彼岸世界并不是十分笃信,她不止一次地抱怨上帝的不公:为什么要给他们如此深重的惩罚呢?    生活在当代世界,我们一般很难想象和理解那种纯粹属灵的宗教生活方式。设想若不是生活在神学思想占绝对统治地位的中世纪,有无可置疑的上帝和宗教作为精神支撑,骤然割裂和尘世的一切瓜葛,带着命运的哀叹走进高墙,开始永无止尽的修道生涯,确实是生不如死。阿贝拉尔已年过四十,失去了男子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意味着不会再有对异性的欲求,可以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神学研究中去。而海萝丽丝还只是不足二十岁的妙龄女子,青春年少,有着正常的感情需求,另外她还深爱着阿贝拉尔,打算和他共度此生。可她的夫君——阿贝拉尔的形同废人,让她从今以后,连幻想都成了一种奢侈。    二人天各一方,再来也许要天上团聚,海萝丽丝的痛楚自不必言。她开始写信给阿贝拉尔,向他索要他示爱的话语,作为精神支撑。她低声下气,自称为他的“妓女”和“陪睡者”,请求他体恤怜悯。可阿贝拉尔已将全身心都投入到宗教事业当中,他四处宣教,有了一批追随他的弟子,还建立了自己的修道院,尽管仍是颠沛流离,还是“身残志坚”,身体力行,把执着的宗教信仰发挥到极致。在这极度的宣教热情下面,是对人对事的极端平静和冷漠。他俨然成了海萝丽丝的宗教领导和神父,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帮助式口吻和海萝丽丝对话。阿贝拉尔答复的,都是冠冕堂皇的话语,耶稣上帝新约旧约,避重就轻,异常狡辩,似乎不可理喻。他丝毫不顾海萝丽丝的感受,称自己失去的那一部分为羞耻器官,认为自己从前的所作所为无比耻辱,而上帝让他永远失去享受情欲的能力,正是体现了神的大慈大能。他还极力阻止海萝丽丝对上帝抱怨。他说,如果再这样抱怨,就会触怒上帝,就不能和他一起升到天堂,享受永恒的幸福了。为了获得理想中的新生,他甚至宁愿速死,从当前的艰辛生活中解脱。因为生活在深重的苦难中,是远远比不上早些幸福死去的。    后来海萝丽丝已经不再责问阿贝拉尔,而是完全以教内姊妹的口吻向他询问修女制度的源头,并要求阿贝拉尔为自己的修道院制定规章制度。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她终于低下了头。因为她知道,再多的怀疑和抵抗,都已经无济于事了。1142年,阿贝拉尔如愿以偿地与世长辞,遗体安葬在至高荣誉的圣灵堂中。二十二年后,海萝丽丝随他而去,同样以榜样教徒的身份,和他安葬在同一个地方。阿贝拉尔比海萝丽丝大二十二岁,也比她早离开二十二年,这样的命运安排,既巧合又充满诡异。二人是否一起相聚在上帝的国度里暂且不问,确定无疑的是,在这个尘世上,二人终于得以永不分离。再也没有什么人或神,能够将他们强行地拆开了。    对于欧洲中世纪,学界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理解。一种比较修正的观点就是,我们今天关于中世纪“黑暗、蒙昧、专断”的印象,实际上带着一种启蒙的偏见。因为西方学者对中世纪的性质,历来有着两种不同的表述体系。一种是以法国大革命前后启蒙思想家为代表,对中世纪完全否定;认为那是一个极端压抑人性的时代。启蒙,正是要将人从宗教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重获新生;而另一种是各国保守主义思想家的论述,他们将中古时代的文化视作卓越的典范,认为只有那样的生活,才更接近一种灵性生活的完美理想。而我国“五四”先贤们,在引介西方思想时,出于策略上的考虑,抛弃了后一种论断,才导致今天我们对于中世纪的样板化认识。    以现代性对启蒙叙事进行解构和除魅,固然是一种可取的认知态度,也是更全面认识历史的必要方法。但无论如何不能否认的是,中世纪的漫长时段,为人类文化史提供的贡献实在是乏善可陈的。就历史著作而言,不过是多了几部教士编撰的教会编年史。而这些编年史恰恰是克罗齐所说的“死历史”,除了支离破碎的往事记录以外再无其他价值。而就当时的人来说,既然献身于修道院是出于对灵性生活的追求,又何以要在高墙之内苦苦挣扎,为挥之不去、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欲纠缠悲伤忧郁呢?    当然,阿贝拉尔和海萝丽丝的爱情悲剧,不过是个异数。可是这样的异数,若没有宗教神学的阻隔,也许是可以避免的吧。生活在一个不能自由选择的时代是不幸的。失去爱人的海萝丽丝最后变成了一个严厉的修道院长,一个禁欲主义的卫道者。她和阿贝拉尔的通信被教会多次出版,既是典型的“反面教材”,又为后来人提供了由世俗转向灵性的好榜样。她献身宗教事业的事迹得到了时人的称赞:“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献身哲学的女性,毅然放弃逻辑转而信仰福音,放弃柏拉图转而追随基督,放弃学院转而投身于修道院……”写到这里,我已经没心情再引用下去了。    浮世短暂,人生如寄,再来也许要天上团聚。所以有关彼岸的一切叙事,我一直都不去相信。    2008年12月于山东大学    
  •     听说阿伯拉尔和爱洛依斯的故事是很久以前了,在中世纪哲学课上,来自洛杉矶的教授用好莱坞闹剧的语气讲述阿伯拉尔如何在授课时诱惑爱洛依斯,与她热恋,导致她怀孕,产下一子。他们秘密结为夫妇——秘密是因为爱洛依斯的各种理由——他又被她的家人阉割作为复仇。大概因为先入为主,我总是没法把他们的经历看成悲剧。书中选编的他俩的通信让人稍感失望。各自进入修道院后十二年,因为阿伯拉尔写给友人的一封信被爱洛依斯看到,他俩在信纸上重新开始联络——尽管他们早已是名义上的夫妻。这几封信写于他们开始复交之时,爱洛依斯抱怨阿伯拉尔在那么久的时间里完全不抚慰她,哪怕在纸上,用亲切的字句;抱怨上帝为何残忍地让他们承受如此巨大的痛苦。她觉得上帝不公正。阿伯拉尔的信则主要是反驳爱洛依斯的这两个抱怨。让读者失望的地方在于,并没有从中读出正面力量和超越了常人的灵性的情谊。爱洛依斯的最后一封信已经有了点进入智性话题的意思,可惜本书篇幅有限,还没开始就收了尾。但编者引言里引用的阿伯拉尔的《受难史》中的一段话很打动我:“我完全失去了理智。爱洛依斯也不愿用更激烈的言词来伤我的心。她只有一边抽泣一边说,‘即便我俩注定要毁灭,也仍然存在着一个安慰,这便是我们未来的不幸所带来的痛苦,将与我们曾经有过的爱的甜蜜一样深切’。”我从中读出一种超脱:她把爱的甜蜜与爱所带来的痛苦对等起来——既然都是由爱而来,为何只愿意享受一个而拒斥另一个呢?倘若事先便知晓如今的痛苦,他们是否会因此而不来到彼此?恐怕不会。至少爱洛依斯不会。她抱怨归抱怨,但丝毫不曾后悔,不曾像阿伯拉尔那样把曾经的冲动和柔情蜜意当做羞耻的证据。这也是爱洛依斯打动我的另一个原因:在修道院里修习了十几年,已经成为女修院长,却仍然一再强调她的不再能够被阿伯拉尔满足的情欲,并将之归罪于上帝。我钦佩她的对自己内心的坚守——她根本不曾把上帝置于爱情之上,不曾把规诫置于内心之上。她的热烈让人看到她的生命力并没有枯萎,而是像扑不灭的火,顽强地窜出美艳的火焰。人需要一个坚守。无论坚守的是什么。这个坚守是她的支点也是她的根基,让她的生命不再是琐碎的、漂浮的、任凭文明或命运摆布的。她在她的坚守中成为她,成为一个真正完整的个人。书中选编的通信还有很多是其他的修士与修女之间的,甚至,诞生于同一个家庭的亲姐妹之间的情书。最后还有二十世纪末的修道院中隐去了姓名的情书。说实话,我并不全然相信修士和修女之间的情谊当真是“灵性”的,越过了性的。即便果真如此,性或许仍然在沉默中驱使着他们在纸上的爱恋,就像身体在沉默中支撑起我们的喧哗的精神世界。 最后说一说永恒吧。一位二十世纪末的修士写给自己的修女恋人:“爱会永远大于我们的心灵。我们通往爱的道路没有尽头,只要我们彼此相爱,我们便总是在中途,永远在中途。”友人在阐述他的积极虚无主义时说,爱情并不能一开始就默认是永恒的,但会努力使之接近永恒。我不明白这个观点为何被看成是虚无主义的。我以为这不但是更真实的描述,更体现出看待人事的健康心态。倘若不在发生处便默认永恒算作虚无,那么,虚无便是健康的别名。有次聚会,友人感慨,人是转瞬即逝的,人生如此短暂,能够构建些什么呢?我问他,假设你是不朽的,你想构建什么?他拒绝进入这个思维实验—或者说,游戏——因为人不是不朽的,假设不朽,相当于从一开始就取消了人,取消了人得以思考的前提。但我还是很好奇:人究竟想构建些什么?这些被构建出来的东西,是否真的需要构建者是不朽的才能达到?爱情是不是这些东西中的一个呢?人们为什么会希望爱情是永恒的,既然人本身并不永恒?人在生老病死中走完一生,哪有永远那么远 。而,永远又有多远?大概有一个真实的心灵所跋涉的路程那么远吧。

精彩短评 (总计46条)

  •     阿贝拉尔和海萝莉丝的信无比的震撼,催人泪下,克莱尔沃的贝恩哈德与西笃会的部分言辞优美发人深省,总体来说还是非常值得一读的书,虽然个别部分可能由于自身的原因,读起来略显乏味与冗长
  •     《午夜巴塞罗那》里的萌爷爷说,六千年过去了,人类还是没有学会如何相爱。“爱永远大于我们的心灵。只要我们相爱,彼总是在中途。在路上。” 三世古今,无边刹土,无量光,无量寿。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重要的是彼此切实相爱。
  •     更喜欢原书名“愿你的唇吻我”。爱会永远大于我们的心灵。我们通往爱的道路没有尽头。只要我们相爱,彼总是在中途。在我们的界限之躯。在路上。
  •     没有看到副标题的我在读之前很兴奋的以为是理论结果打开来一看是情书在仔细看还是藏头露尾的情书。其实仔细想想在这个话题上我更感兴趣的是对人的爱和对主的爱这之间不可避免的斗争吧。爱吧爱吧使劲的爱。
  •     20160105,喜欢利雪的特蕾莎,天真、热烈的爱
  •     amazing
  •     9.23-11.27。原拟名“愿你的唇吻我”,典出《雅歌》,意指对上帝赋予生命的灵性与爱之吻的渴望。这些高墙之后隐秘的爱,也同样经历泪水和思念,痛苦与热烈,但都不乏共同的主题,即通过上帝之爱相爱。有些信件现在看来依然非常动人。
  •     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33323451/
  •     至爱有言
  •     禁欲可以接近神 这是毫无疑问的 有时候不禁觉得这种生活方式才算是生活 投入世俗的生活似乎不是生活
  •     爱洛漪丝的书信会让你明白田园女权主义的肤浅与单薄:一个甘心成为心爱男子奴仆的女人照她们来看应该十足的愚蠢了--但任何讨论都不应该脱离历史语境与具体情境,全然政治正确的话语实在乏善可陈,毫无美感又面目可憎。与之相类,芸娘的行为可爱至极。
  •     Abelard&Heloise,St Therese of Lisieux
  •     ╮( ̄▽ ̄")╭ 很给力啊!!!!情书选…… 第一对还算正常,第二对男教师诱拐女学生,最后被女学生的叔父阉了,第三对是相差四十岁的姐弟恋,第四对(应该是队吧!!),是一对多啊……第五对是亲姐妹俩啊!!!论文口味好重啊!!!
  •     极度易读又令我灵魂震动的一本书,也是最美好纯净的情书。至此觉得终于了解什么是爱。是心怀敬畏的人们灵魂的结合,在日复一日的修行中反复凝聚和净化自己的灵魂,在彻底的坦诚和反思中获得灵魂的成长,在一切苦难中持守美德,历尽考验不失初心。真正的爱是不易得的,少数天赋伟力又勤奋修行的心智才有可能习得爱的能力,还要有机缘遇到投契且同样强大的灵魂。爱是少数人的奢侈品。真正的爱也是不会消逝的,因为伟大的心智不会轻易动摇。凡人既无天赋、也无美德,他们转瞬即逝的爱情只不过是对传说的蹩脚幻想与拙劣的模仿,是海市蜃楼,泥做的手握不住真正的爱灼热的火焰,也承受不了沸腾的灵魂夜夜嘶鸣的成长的痛苦。但爱本来就不是必需品,凡人只羡慕灵魂之爱而毫不考虑自己还远不够好,就只能生活在不满与不幸中了。对刘小枫最好的印象来自这本书。
  •     为苦逼的通选课写读书报告看这种奇葩书 我终于写完了读书报告!
  •     为了阿贝拉尔
  •     以非专业眼光来看,也不会觉得枯燥,可当作文学作品阅读。
  •     “用你的唇吻我的嘴”——当你与上帝亲吻时,你呼吸道上帝的呼吸,上帝就进入了你的生命——中世纪的修道院之间男教徒与女修士通过情书的呼吸和亲吻方式保持着他们崇高的“灵修情谊”。这是神殿下的夜半私语……
  •     恋爱的时候没读,太可惜了
  •     有信仰的爱,纵然被修道院的高墙阻隔,依然坚如磐石。爱上帝,也爱有着上帝灵魂的你。这就是信仰的幸福。
  •     还是爱洛伊丝最可爱啊……BTW 对编者前言里“中世纪压抑人性的看法是偏见”的说法十分不满 人性的某些方面是一直存在的 不会随着时代、社会而改变 再者 不说禁欲是不是为了对抗犬儒 就算是也是矫枉过正
  •     除了Abélard et Héloïse那部分不太满意之外其他的做得都很好,这位德国人确实是投入了中世纪的怀抱。绪言是十分精彩的,值得反复揣摩,情爱与信仰的关系值得现代人反思。特蕾莎和葛兰西的选文非常精当,堪称本书的一大亮点。当然最光辉耀眼的那两位还是不太出彩算是全书的遗憾。中译文句有点艰深……尤其是跋的部分不太满意不过总体不错了,明天情人节,谨以此书献给我爱着的@Summer. C小姐〜
  •     新年第一本书。
  •     已读,已忘
  •     书信选录的第二篇真是太美了。
  •     上帝不仅将永远的心放在我们里面,同时也“置入了对于永恒之吻的向往。” 最后入选的一对利雪的特蕾莎与西利娜马丁是亲姐妹><
  •     批判性解放那段很赞,跟爱洛伊斯比卢梭那本书差太多太多。
  •     深情
  •     通过抽象的上帝之爱爱具体的人和通过爱对方爱上帝,这样的书看多了是不是会太理想化了。编者的跋很棒。关于这个话题还想看雅歌和Divine Love。听说过身边人经历过的书里这样的关系,但是不再有上帝这样的终极指向的关系太容易被趁虚而入。自从同性恋成为噱头,人类就没有从前懂爱了。
  •     中古时代是欲望的禁欲,以便把目光投向神性世界;现时代是精神的禁欲,以便把目光“投在人之本性中最低下,最动物性的方面
  •     中古时代是欲望的禁欲,以便把目光投向神性境界;现时代是精神的禁欲,以便把目光“投在人之本性中最低下、最具动物性的方面”。另外,维持灵性的情意的朋友的“职业”便是怀着渴望的期待者。他们尚未拥有他们完全的要求,但是,他们通过情谊已经感知到在等待着他们的东西。这里存在着一种在“已经”与
  •     这几束发生在圣殿下的私语、修道院内的情书,再一次促使我思考亲密关系的本质。在普通的二元情感关系之外,圣殿中的情感被赋予了第三个维度——上帝之爱。历史上看,修女修士互通款曲之事并不鲜见,只不过总沦为民间文学的笑料或是教会律条的反例,这本小书所节选的情书却意外地散发出一些纯净与持守的光芒,无需辨认人与人之爱或者人与神之爱的边界,很多感情到了最后,都是形态模糊的。第一章,约尔丹与狄安娜的信真是读到落泪。附篇里二十世纪末修道院情书则已全然体现出现代化的情感模式。
  •     这里面也收录了阿贝拉尔和哀绿绮丝的书信。
  •     情书,在修道院的情书
  •     你曾答应我,哪怕入地狱也跟着我,难道现在你忍心让我孤孤单单地上天堂么?求求你,至少要在这一点上要听从上帝的意志!不然,我真的——无论如何你要想到这一点——匆匆去见上帝,你就只得与我分离了!
  •     献给基督的新娘
  •     前面讲的蛮有意思,后面的书信有点意犹未尽。亲吻神学,也算是门很值得探讨的灵性之学。哈哈~
  •     前言和绪言写得很棒。尤其是引用的舍勒的关于人性观的理论非常棒。一场无趣的接待,一本让我惊喜的书。
  •     就是情书,内容上跟神学谈不上有关系。
  •     为那对19世纪的姐妹。
  •     读这个的最大收货是。。。阿贝拉尔的父亲叫贝伦加母亲叫路西亚。。。略耳熟= =以及修士的爱的意义,所谓灵魂合一而至上帝之路,果然不是我等凡俗之人能够理解的呵呵
  •     : I16/7275
  •     第五章超甜的o(≧▽≦)o
  •     无奈的是,基于宗教的灵性情谊里其实包含着更明显的移情现象,因此更接近爱的真相。当然,光看书信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特蕾莎和西利娜,太有爱了www
  •     If history indeed goes in a circular way, I would like it to go back hundreds of years just to be spiritually connected with my soul mate.
  •     有永恆的愛可以仰望,有永恆的理由不停止愛。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