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日本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各国文化 > 整形日本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209043700
作者:汤祯兆
页数:262页

作者简介

御宅族、蛰居族、暴走族、单身寄生族等当前日本至潮的新生族群,今日不难发现总有一两个在你我身边,悄悄登陆。
从“萌”之趣都到移民城市,从老龄社会到下流社会,纷繁迷幻的社会万象后面是清晰的文化观察。《整形日本》在发掘东洋人潮型的同时,一路上追踪他们每日出没的至圣朝拜地,标志出另一番文化写实风景。

书籍目录

序一 了解日本文化需要一个醒目的路标
序二 汤祯兆的日本命名学
1 日本样本
1.1 Kawaii的前世今生
1.2 Kawaii再袭击
1.3 COSplay——孤寂及自由种种
1.4 由Kidult到Parasite Single
1.5 “单身寄生族”的去向
1.6 由“隐蔽青年”到“蛰居族”
1.7 《电车男》——Otaku完全手册
1.8 “御宅族”的混种变身
2 问题世代
2.1 “暴走族”的越界梦——游戏精神的受压
2.2 日本青年真的是妖怪吗?
2.3 富裕社会的“流浪族”群
2.4 当村上春树遇上吉本芭娜娜——《迷失东京》的秘密议程
3 述异城市
3.1 “萌”之趣都——秋叶原的变身历程
3.2 日本人的梦幻避难所——“游园地”
3.3 日本列车的文化想象
3.4 移民城市成不了多元城市——东京的“外人”漂流记
3.5 郊外神话的梦醒时分
4 文化惊奇
4.1 后现代的“纯爱”浪潮
4.2 求爱的天空——日本的手机新文化
4.3 影像中的青春误鸣
4.4 迎接超高龄社会的来临
4.5 日本的“下流社会”化
5 回转村上
5.1 从日本的村上到我们的春树
5.2 《舞、舞、舞》的自我嘲讽
5.3 限界及其以外的可能及不可能性——关于《国境之南·太阳之西》
5.4 发条鸟的易容术
5.5 我们都在跳舞——停不了的探戈
5.6 如何面对自己的阴影——由《地下铁事件》与媒介关系谈起
5.7 由Tourist变成Traveller——村上春树的旅游写作
5.8 村上年代结局——历史洪流中的文本游戏
后记

编辑推荐

《整形日本》:从Kawaii精致美学原则到Cosplay,从迷恋Lolita到化身电车男,从日本的村上到我们的春树,冷观日本,侧击香港。御宅族、蛰居族、暴走族、单身寄生族等当前日本至潮的新生族群,今日不难发现总有一两个在你我身边,悄悄登陆。是谁发明这些名词?是谁在使用它们去总结纷杂多端的社会趋势?汤祯兆站在华人的角度,在这一系列的命名上再次替它们所指涉的现象注入了崭新的意义。”《整形日本》是一个了解日本流行文化的路标,从书中,我们不单读到了一个似乎熟悉实则陌生的日本,我们还能借鉴这个当代亚洲第一文化输出大国,思考中国自己的路向。“《整形日本》是一个了解日本流行文化的路标,这个路标因人而异能是竖立在高速公路上的,也可能是歪歪斜斜地挂在一条很小的巷子里的同时也有可能是印到人的心灵里去的。”——丹青“‘御宅族’、‘腐女子’、‘Cosplaylay’、‘纯爱’、‘萌’,是谁发明这些名词?是谁在使用它们去总结纷杂多端的社会趋势?汤祯兆站在华人的角度,在这一系列的命名上再次替它们所指涉的现象注入了崭新的意义。”“读《整形日本》,我们不单读到了一个似乎熟悉实则陌生的日本,我们还能借鉴这个当代亚洲第一文化输出大国,思考中国自己的路向。”——梁文道

内容概要

汤祯兆,香港多重战线文化人,1969年生于香港,1990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在学期间已经开始写作,由创作到评论均有尝试。1991年到日本留学,1992年底回港,其后一直长期从事写作活动,兴趣也由文学至电影,再扩展至文化研究。主要写作范围包括日本文化研究、社会文化观察、电影解读、文学创作及评论等;目前为《太阳报》(“泡汤”栏目)、台湾版《苹果日报》、《Cup》、《号外》、内地《城市画报》的专栏及特约作者,也是香港中文大学新闻及传播学系的兼任讲师。

章节摘录

《枕草子》有多可爱?如果要为Kawaii寻根,我想与《源氏物语》齐名的日本古典名著《枕草子》或许可提供出答案。平安时期的清少纳言便曾开宗明义指出“凡是细小的都可爱”,而且《可爱的东西》一章不断以稚趣作为说明的例子:“三岁左右的幼儿急忙地爬了起来,路上有极小的尘埃,给他很细致地发现了。他用很可爱的小指头撮起来给大人看,实在是很可爱的。留着沙弥发的幼儿,头发披到眼睛上边来了也并不拂开,只是微微地侧着头去看东西,也是很可爱的。”换句话说,日本传统美学观念中对“可爱”的鉴定,早已包含及孕育出对细小及童稚的Kawaii意识。所以当把时空跳接到现代时空后,从西方角度尝试入手理解Kawaii文化时,便很难不存在一定程度的隔阂。我们会对日本的航空公司ANA将巨型的宠物小精灵(Pocket Monster)作为波音747的机上图饰而瞠目结舌,又或是对Hello Kitty Homme的男装广受欢迎而大惑不解,然而又会对以此作为耀眼的营商理念深感佩服,继而希望进一步查明背后的成功因素。玛丽?罗奇(Mary Roach)1999年12月在《wired》上发表的《可爱企业》(cute Inc.),仍然甚具代表性及影响力,此后更被反复引用于相关论题的研究文章。可惜她的文章对我来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粗疏之处。首先,她从没有细察上文提及Cute与Kawaii在不同语境上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她把Kawaii处理成一独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反而忽略了它与日本文化不同层面的互动关系。美少女多面体《可爱企业》引用沙伦?金塞拉(Sharon Kinsella)的说法,认为Kawaii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源头为当年有一股热潮,就是当时的日本少女流行模仿孩童字体写信,而且迅速蔚然成风。据说到了80 年代中,至少有超过五成12至18岁的少女皆以此作为行文的用字风格。继而杂志及广告界等均留意到其中的市场潜力,所以把这一股风气扩展为服饰、谈吐及表现均追求孩童化的人造时尚,出现了所谓的“扮孩子”(Burikko Suru)一词。

图书封面


 整形日本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0条)

  •     【Kawaii】:源自《源氏物语》齐名的日本古典名著《枕草子》,清少纳言宗明义指出“凡是细小的都可爱”,而且《可爱的东西》一章不断以稚趣作为说明的例子:“三岁左右的幼儿急忙地爬了起来,路上有极小的尘埃,给他很细致地发现了。他用很可爱的小指头撮起来给大人看,实在是很可爱的。留着沙弥发的幼儿,头发披到眼睛上边来了也并不拂开,只是微微地侧着头去看东西,也是很可爱的。”换句话说,日本传统美学观念中对“可爱”的鉴定,早已包含及孕育出对细小及童稚的Kawaii意识。【Burikko】:女性性格类型的一种,指在男性面前,爱装无知及扮可爱的表现,最早出现于江口寿史的漫画代表作《推荐!Pirate》,其中主角有一句对白为“装可爱”,成为大众应用流行语。1980年凭《赤脚的季节》出道的松田圣子为全日本公认的Burikko掌门人。【仙人掌OL】:出自一漫画《仙人掌OL》,顾名思义,这批新一代的OL一定绝不好惹。其实形容她们为仙人掌,首要条件乃她们自然有超凡的生存能力,无论环境如何恶劣,都可以履险如夷,叫人佩服。举例说明,她们喜欢把污水加进老板的咖啡内,甚或干脆在送给别人的“义理”朱古力中添加泻药。【Cosplay】:Costume和Play的结合,指称一种由模仿动漫又或是电脑游戏角色人物衣饰打扮的日本次文化。模仿对象会进一步延展至电视节目,科幻电影乃至日本流行乐队的人物造型上。【身体自觉】:body conscious ,指一些OL放弃了传统日本女性小鸟依人的形象,改以T-Back及G-Strings作为展现胴体的包装(甚至有更大胆的O-Back内裤出现),以令她们尽情放纵,发挥自己的诱惑力。【Kidult】:源自美国《时代周刊》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篇文章,简言之“孩童化的成人”。【浪人】:Ronin,原指日本幕府时期失去了俸禄,而被迫离开了主家到处流浪的武士,早于镰仓时期已有此称谓。但此名词在当代的日本文化中已衍化出新义来,指那些在等待进入心目中大学的学生,由于日本著名大学的学位竞争激烈,因此不少被拒之门外的学生便暂时栖身于一些巧立名目的“预备校”内。而按他们被拒重读的年期长短,又再衍生出“一浪”和“二浪”等用语。他们和以前的武士相若,同样失去了主人(大学拒绝收录),于是“浪人”的称号正好互通作借用。【单身寄生族】:指子女在毕业后与父母维持同居关系,目的为了保持富裕的生活水平,自己所赚的一切可任意花费,同时又不用负担任何家中的开销,以依附家中供养为据。同时因为预见到一旦结婚以后,生活条件一定大不如前,所以便选择迟婚乃至拒绝结婚,以延续个人的消费梦。【穿迷你裙的妈妈族】:指低龄未婚妈妈人数激增,与日本少女性观念的开放有直接关系。她们对避孕的兴趣有降低的倾向,认为“无套性爱”才是潮流所趋;背后的考虑为即使一旦不幸怀孕,以日本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少仍可负担小孩的额外包袱。而且对少女来说,未婚妈妈已成为了一时尚风气,仿佛是女性独立自主的一种表现,也就是所谓的“穿迷你裙的妈妈族”。【无饭家庭】:最初用以形容新一代的年轻夫妇,大部分都选择不下厨。但随着经济不景气把日常生活指数拉低,不少人有体会,在家弄一顿的成本较外食来的更昂贵,越来越少家庭选择在家煮饭。【蛰居族】:指感到被日本社会淹没压迫,感到不能够满足社会角色的要求,然后选择逃避来拒绝与社会联系的人。他们通常拒绝离开与父母同住的房子,甚至会把自己锁起来数月乃至数年。【Stalker】:潜行者,原指那些潜近去狩捕猎物的猎人。日本引入了这个外来语后,用来作为一种罪犯的类型,指那些有心理变态成分,专门跟踪女性且会做出暴力及性侵犯行为的犯罪者。【拇指族】:电话上网族,指已习惯用大拇指快速地利用电话输入讯息的族群。【痴汉】:出现始于20世纪50年代,日本《周刊新潮》在1957年中,便曾以“被狙击受袭的上班女性”为专题加以报道。有人指出电车痴汉的出现有若干条件:一是日本女性由过去惯穿的和服改为以洋服为主要服饰;二是路线一定有大量的上班女性乘坐;三为电车会挤迫以致乘客不可避免有身体接触;四是女性即使被男性用身体接触,但也因难以分辨有意或无意而不能启齿作声。【流浪狩猎族】:指非“流浪族”人以暴力手段对待“流浪族”的行为,其中主要包括酩酊大醉的上班族又或是好勇逞强的高中生等,由单纯的拳打脚踢,用烟花击射对方身体到用单车碾过睡在地上的“流浪族”等,都是“流浪族狩猎”惯常的玩意。【萌】:始于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凑巧有几出日本动漫的女主角都有“萌”在名字中,包括《击打太阳》的高津萌、《恐龙惑星》的鹭泽萌及《美少女战士》的土萌等,支持者往往在她们出现之际,会发出“萌呀——”的兴奋呼声,逐渐便被挪用为一种指对动漫角色的爱慕之情。有不同程度的细分用法,如“眼睛萌”、“病弱少女萌”及“贵小姐萌”。【下流社会】:指涉的是社会阶层上的分野(和道德含义无关)。对应“中流社会”而发。【下流人】:沟通能力低、由生活能力至工作意欲,乃至学习意欲甚或消费意欲等都一概偏低,简言之就是对人生的积极性不高。记录作参考资料自用。今天先打上一部分,以后再翻此书再补上。
  •     我读的书不多,看的摩登的杂志也不多,认识的摩登人物更是少得了可怜了,怎怪我读不懂这样一本书呢。每本书的诞生就已经有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内容的充实是我对此书的唯一好感以及那张做封面的照片,可是语言是我对此书的兴趣大打折扣。究竟作者在书写些什么?你们懂么?
  •     花无正香,食无正味,曲无正调,人无正气。THIS IS JAPAN。作者潜伏的功绩大大的。很多内线情报!

精彩短评 (总计66条)

  •     两年前看的书,现在回头来看,其书内容如何微博。略有意思,看完就忘。
  •     按照个人喜好评的分,感兴趣的内容不多
  •     的看过很多日本小说、电影、日剧、日漫才能看懂这本书。
  •     本身对日本有些了解的读者读来更能体会,本书引用日本的文化娱乐来解释日本现如今的风土人情,值得一看。
  •     因为好奇,想了解,所以买了。还没看。
  •     一个香港人眼中的日本,这本书我觉得读起来还是挺有趣的。
  •     眼光長遠,其中不少日港文化對照的內容拿到今天的中港相處語境下仍然成立。
  •     内容有点过时,研究的也都是kawaii ,cosplay ,kidault之类的旁门左道。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不多。不过里面讲到偏远地方的高中生的性经验比大城市的高中生性经验多,还是令人惊讶的!
  •     中文可以再利索点嘛?!
  •     没怎么听过作者,但这书写的不错。对我而言趣味和深度达到刚刚好的比例
  •     看了和没看,基本上没有什么不同。如果打发时间看这个还可以接受
  •     整形日本=日本的流行文化。比照香港讲日本的流行词汇,最后一部分着笔于汤眼中的村上春树。浮光掠影,泛泛而谈。终究是汤的个人作品。
  •     当初在书店翻看了下,就立马到卓越订了,很轻松很好看,单看书名还让我迷惑了下,其实都是关于日本当下的一些文化状态,和对香港的一些影响之类的
  •     对了解日本还是有些帮助的
  •     没有感觉,浮光掠影
  •     被切得细碎的日本印象加上作者香港式的理解,极似网上搜索资料拼凑出来的作品,实在失望
  •     书让人有些失望,是作者的凌乱文章的合计,没有脉络。从表象到表象。可是作者确实也下了一番功夫,读了很多书,看了很多影像,前一两章还有些意思。反正不推荐。
  •     其实我一点没了解过日本及其文化,因为看到前面几节的内容很有趣很二次元就想看了。原本目的就是了解一些现象而已,所以里面对现象的解读其实我看不太懂的。至于书本目的还有侧击香港这条,于我就更是茫然了。//感觉呢其实解析并不是很详细,点到为止,单节篇幅都略短读得并不是很畅快。的确长点见识,但是因为提及的很多小说电影根本不知道,所以跳过了很多章节。///鉴于不了解所以不能乱批判,暂时打个四星。最后,我一次逛学校附近二手书店时猛然看到这本于是有了实体。
  •     可能是因为作者是传媒,所以目光特别尖锐。分析的不错
  •     写的内容蛮有意思,简单易懂,让人们了解日本的一方面
  •     写木村拓哉那段挺不错的
  •     我一直对小日本很感兴趣
  •     好书!值得一读。
  •     毛丹青的点评很到位 深入浅出 角度新 不像其他的日本
  •     对日本文化现象一点都不了解的人可以拿来作为导论看看,是不错的文化科普读物,作为文论还是有欠系统。汤祯兆的优点是他写的东西会有一定的文献阅读为基础,而不像一些所谓的文化观察者自我抒发一气就完事,缺点是作者自己的观点和结论阐释相对来说太简单,举的个例太随意,剖析起来浅尝辄止,至于拿日本和香港作比较也有点陷入“自我抒发”的窠穴,香港和日本我看不到有什么可比较的文化脉络为逻辑前提,这一部分写起来也很泛泛而论。
  •     这本书谈论的日本文化问题比较难以理解,根据字里行间推断,可能是因为具有一定的时代性。谈论的点比较分散但阐述很简明,不知道这算优点还是缺点。
  •     读起来不困难也有得到一些概貌是此类书的直观感受,看电子书很快就结束,但出书的人总是很狡诈,空白页N多,感到还是看Nhk的片子会思考更多点,如果比较的话,而且比起初次看他的≪日本映画惊奇≫来,这个就没那么惊奇了
  •     作者有社会学的背景在里面 书中的思考大量是以社会环境作为背景进行解读 较深层次地去看日本流行文化 但本人并不偏好于这种类型的解读 深度不够读起来却又不够轻快 有点浅尝辄止的味道 再加上作者总是要类比香港 有点牵强
  •     写得太泛泛之谈了 序言里梁文道对内地一些人称他为“香港文化教皇”似乎颇为得意,这其实说明香港确实没啥文化人
  •     偏研究
  •     分析獨到,有些問題這就想通了啊;文風也合意,作者挺有意思。midterm期謹以此書解渴。
  •     2010-12-05
  •     淺
  •     很好啊,很值得一看啊,。不错啊,喜欢啊,。哈哈,。
  •     也許再讀,也許不讀。
  •     发货速度超快,很满意,正版,支持的~
  •     对日本流行文化的社会基础介绍的部分不错,作为对比的香港类似的社会现象有些敷衍牵强。
  •     内容有点乱,有的看不懂
  •     问题世代这章写的不错,其他的章节有种看影评和书评的感觉
  •     和整形有神馬關係啊
  •     自己喜欢看日剧,对日本种种文化现象,如 萌 纯爱 宅 暴走族等等,很好奇。作者一一的解读不仅让我清晰些了这些文化的缘由,同样对日本文化渗入内地,即将造成的影响多了点预见性的认识。
  •     所选词汇和香港比对均非常不合我的口味。但也算是了解日本流行文化的一个窗口吧。(渚薰是为了迎合腐文化一说让俺对EVA失望不已,希望只是作者主观臆断==)
  •     看日本战国史、文化、小说等作品看多的人,可以再来看看这本书,对日本次文化的解读有独到的一面。当然要想对本书产生共鸣的话,最好在看书之前先做好功课,对于不了解书中所涉及的电影、书籍、文化及港台相关时事等的读者,读起来会堕入云里雾里,不能客观理解相关的内容。强烈推荐!!!!
  •     港台写做研究的方式跟大陆真不同
  •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作者是香港人,文字读来很有新鲜感。村上那部分打算重读,毕竟当初没看1Q84,也没太思考沙林事件。
  •     行文典型的香港风格,读起来难免有叙述及思维上的出入,不易察觉但总是感到生硬。影评及书评写的比社会问题好很多。社会学的水太深,做社会文化评论,一直比较喜欢林奕华的文,点到即止,却一针见血。汤祯兆的却总想睡着了,本来很有意思的问题都在刻板的“科普”之中变得无趣最终变得严肃。严肃不是错,但论点在无结论的太极里转圈其实我不如去百度好了,干嘛要来看书呢?
  •     详细全面剖析··········
  •     非常有趣的一本书,尽管成书于10多年前,今日看来都不为过时,值得一读~
  •     看过很久了 可惜到现在没什么印象了 所以只能给3星咯
  •     不、好、看……
  •     想去坐新干线
  •     蛮有趣的一本书,很易读~
  •     香港なんてどうでもいい
  •     流行文化的旁观视角。失之于浅。
  •     惊异的发现楼上的评书人叫“悠然”。。。我想我还没写呢。。。这本书是我看的写日本的书中较为深刻但又还没到让我读不懂的阶段。以后写相关论文的话倒是可以参考
  •     值得一读,很多新词
  •     写日本也写香港,挺好的。
  •     片段式阅读
  •     比市面上其他版本的日本书要深入很多很多
  •     自己买了,还送了一本给别人,内容新鲜,都是当下的热点问题
  •     汤先生分析得挺透彻的~文字风格也很出众~喜欢~~真想一口气看完啊~~哈哈
  •     和李兆忠等等内地的日本文化、社会研究者相比,港人的确时髦得多,多多术语、社会问题,但凡爱看日影、日剧者一定会更亲切,也因此更能符合我们队现代日本的认知。虽然在深入度上也许还有待提高,但的确也够贴近现实。港人的文字也很有趣,总有种嚼字的意思,尤其写就的理论性文章更加明显。同是书面语,竟也有普通话和粤语么?不知是否效仿《菊与刀》,章节后,汤祯兆每每特意比照香港,发现同问题的香港处境,或者也是作者的反思。都是富裕社会,所遇问题总会有所相似。当年高杉晋作被派遣上海,所见清朝处处屈辱,国已不国,全无尊严,归日后便立志革新日本,再不能重蹈清朝覆辙。汤祯兆没有这般雄心,他不是革命家,那些撒落在日常中的新新文化现象也未见有如此深远的影响,但他也在比照。我写《平成年代的日本电影》也想比照,致意高杉晋作。
  •     文字和内容挺有味道的,从不同的视角看到了社会形态的改变和新兴文化的产生伴随着的一系列问题。
  •     分析日本社会文化现象,与香港社会进行对比
  •     準確來說,應該是4星半,作者對於很多現象的觀點很犀利,但又點到即止,不過還是非常推薦的
  •     里面说的东西我基本都没看过,真是太无感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