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膳札记

当前位置:首页 > 烹饪美食 > 家常菜谱 > 饮膳札记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5
ISBN:9787563374236
作者:林文月
页数:137页

作者简介

本书为作者借饮膳记忆,委婉追怀平生亲友知己之行止,以十九种佳肴食谱编织成一幅温馨感人的回忆录。虽谓知味大厨操典雅之笔触,书写了俎上灶前的割烹经验,实乃情思悠远之硕学,在全面回味昔时体会到的师恩、友谊和亲情所加之于今日的无穷感念。
本书延续作者一贯的绵密细腻,对任何微物琐事的观察、经营、描写,都经过严谨的设想和安排。文字清晰明朗而工于刻画,细细描绘料理的制作过程。每篇都是以一道菜的名称为题目,像是「潮州鱼翅」、「清炒虾仁」、「台湾肉粽」、「炒米粉」等,一共写了十九篇文章。

书籍目录

饮膳住事/1楔子/8潮州鱼翅/1清炒虾仁/8红烧蹄参/12佛跳墙/17芋泥/23口蘑汤/29水晶卤蛋/36香酥鸭/42椒盐里脊/49台湾肉粽/55烤乌鱼子/65扣三丝汤/72葱烤鲫鱼/78炒米粉/84萝卜糕/91镶冬菇/99糟炒鸡丝/106荷叶粉蒸鸡/112五柳鱼/119跋/124附录:生活其实可以如此美好/132

编辑推荐

  《饮膳札记:女教授的19道私房佳肴(饮食文化)》说我于烹饪,从未正式学习过,往往是道听途说,或与人交换心得,甚而自我摸索;从非正式的琢磨之中获得经验与乐趣。有时,一道用心调制的菜肴能够赢得家人友辈赞赏,便觉得欣然安慰。我们喜欢在家宴请朋友小聚叙谈,而为了避免重复以同样的菜式款待同样的客人,不记得是何时起始,我有卡片记录每回宴请的日期、菜单,以及客的名字。这样的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避免让客人每次吃到相同的菜肴,另一方面则可以从旧菜单中得到新灵感。

内容概要

林文月,台湾彰化人,生于上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回到家乡,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又获硕士学位,留学日本京都大学研究比较文学,后回台湾大学任教至退休,现专门从事写作。著述有学术论文《澄辉集》、散文《拟古》等约二十种,译著有《源氏物语》等古典名著。

媒体关注与评论

  女教授的厨房及其客人  ——绿茶
新京报  我家厨房、书房、餐桌和客厅里,散落着很多便条,上面记录着小人家烘焙时记录下来的“方子”(烘焙面包和蛋糕的食谱),这些食谱记录着我们生活的点滴,美好而温馨。近读林文月教授的《饮膳札记》,看到同样的记录,女教授在教书和写论文生涯中养成随手记录的习惯,并沿用到她的日常生活中,这些大大小小的纸片上,记着每次宴客的菜单和客人。读林教授的美食札记.被其优美的文字折服自不必说,她是我很喜欢的台湾散文家之一,书中呈现的一道道美食也多少勾起我的些许记忆,因为林教授书中所及的菜单,有些曾是儿时最喜欢的美食,比如葱烤鲫鱼、炒米粉等,如今,远离父母的我多年已经没口福吃到了,所以,读到这些让人馋的文字,竟不自然地思起乡来。  除了被其一道道美食(共19道)所馋,还对其记录的每一次宴会的食客好奇,这些食客,多为我们熟悉的台湾文化名流,这其中.最有口福的就是林教授的老师台静农先生,尤其是林教授精心制作的好菜如潮州鱼翅、佛跳墙、红烧蹄参等.均有台先生在席间。除此,还有三毛、林海音、琦君、眯眯(余光中太太)、杨牧、齐邦媛、郑骞(林文月老师之一)、孔德成(林文月老师之一)等。  林教授记录菜单和食客一开始实为习惯,后来却为其写作这组精美散文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翻阅一张张的菜单,陈旧的字迹浮上心头.欢聚与叙谈的情形仿如昨日.并跃然纸上,情感饱满。这是一本美食包装下的追怀平生亲友知己的温馨回忆录。

图书封面


 饮膳札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6条)

  •     前几天在书店闲逛,偶然瞥见架上一本书醒目标题“女教授的19道私房佳肴”,不由得有些好笑,这几年美食情调类书籍卖得好,不知道是所有老饕都成了读书人,还是所有读书人都变成了老饕。弄得出版界人人都想在美食烹饪类书籍中分一杯羹。女教授下厨房并非罕事,下厨房的女教授在割烹之时也无非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出版商拿着教授名头来做卖点,未免有点作秀。子曰,名器不可假于人,我想看看是那位女教授的学术身份在厨房里被叫卖了,于是拿下来一看,林文月。又一次失笑。可怜的林文月教授。原书乃洪范出版社1999年出的《饮膳札记》,标题得体,一如林氏以往的风格,令人想起民国文人的结集书名这本书出版社的编辑,大概对林文月在大陆读者中的知名度相当没有信心,倘若是林青霞或者林徽因的厨下札记,想必不必如此费周章(其实如果为了吸引眼球,我建议副标题可以更大胆火爆些,写成“台大校花级美女教授的19道私房佳肴,象牙塔内知性三餐美人计”诸如此类。林文月,台湾世家子弟,母亲是大名鼎鼎的《台湾通史》作者连横的长女,表弟即连战。她生于日本占领台湾期间。台湾自清末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人经营多年,她作为台湾土著,年幼时完全接受日式教育,然而成年后考上台大中文系。50年代的台大中文系诸多名教授,多为北大、清华、燕京毕业生,因而林文月这位台湾本地淑女,文笔趣味,完全是中原的,并不热衷以本省人身份获得认同--亦或者连雅堂的外孙女,无须标榜自己是台湾人,她的文化故乡是中国。即使以挑剔的眼光来评价,林文月亦属于美女,李敖也是50年代的台大才子,曾讲“当年台大中文系自台静农以下,集体意淫林文月....然林文月远不及德语系的胡因梦”这话不乏对前妻美貌的炫耀,以及李氏风格的狂狷,然而林文月被作为参照物,也可见校花之名不是后人妄加的。多年前我在纽约的世界书局,翻到林文月的《京都一年》,说实话是被美丽的作者照片吸引,娴静如幽花照水,莫过如此。我买了《京都一年》和她翻译的《伊势物语》。林文月既为台静农的弟子,文字殊无脂粉气,行文有上世纪民国时代的文人的典雅。《京都一年》是她70年代游学京都大学的见闻录,文笔平实无奇,偶有沉郁的喟叹令我印象深刻,如披沙见金。林文月自谦出于富贵人家,对人世疾苦体验不深,似乎无野心为广大xx人民代言。然而谦冲温和,谈文论艺,也讲柴米油盐。在她那个时代,或许显得不太深刻,然而在当下时代,生活、学术都可以拿来作秀,文化女子旅游下厨必然在博客上发表精美帮闲照片直播,知识分子访谈撰文必做民众启蒙导师状,林文月的风格就如同前朝的佳士了。我读林文月的散文并不多,其实她著述也不太多,因为她没有野心,年轻时在台大随着师长们做副教授,在谈笑鸿儒间安于做一个温和美丽的追随者和参与者,她的个人家庭生活也平静,似乎没有为了学术和事业推诿过妻子和母亲的职责。她最为人知的翻译当属《源氏物语》,然而不如丰子恺译本深入人心。我喜欢她翻译的《伊势物语》,译者的个性并不鲜明,谨慎而明晓通畅。《饮膳札记》是2000年前后出版的,距《京都一年》已有三十年,如果说《京都一年》让我印象平淡,那么《饮撰札记》令我惊喜,“岁月掷人而去,所幸不是虚掷”,这薄薄的册子令我想起台静农的《龙坡杂文》。这不仅记录了十几道菜的做法,而篇篇都是好散文,记述一种食物的做法,亦记述于此食物相关的人事和往昔,林文月的厨艺,除了料理家庭中馈之外,也是师友欢聚时飨客所需。林文月记述了闽南一带的传统菜肴,也记述了中原的一些菜式,她学会做那些菜,以慰大陆师长的乡愁。乡愁是和味觉息息相关的。中国人尤其如此。所以会秋风起,思鲈鱼。没有乡愁的人,大约不会醉心于故乡的味觉记忆。《饮膳札记》记录的一些菜肴制法多有个人渊源,来自作者家族长辈和师友,这本文集不是烹饪典范,而是充盈着个人回忆的传承,比如一味葱烤鲫鱼,就和传统做法很不同,葱烤鲫鱼是上海名菜,而林文月记述的葱烤鲫鱼来自郑因百先生夫人,移居台湾后,多次以此菜招待学生,林文月就此学会,是不是经典的葱烤鲫鱼制法,有什么重要呢?三十年光阴为一世,台湾经济腾飞,两岸交流恢复,宴请似乎不再需要在自己厨房忙碌,品菜的人老成凋零了,乡愁在新生代中淡了,做菜的人老了。台静农私淑鲁迅,林文月师承台静农,篇尾的曲终人散,令我突然想起鲁迅的名句“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对比《京都一年》似乎有点拘谨的平实,此时的林文月已入化境,文风正如二十四诗品中所谓典,“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不过林文月虽然有林下风度,《饮膳札记》并不太像男性文人谈饮食时那样高谈阔论,它非常具有可操作性,按照她的记述,完全可以下厨依法炮制,我照她所记方法做了一次清炒虾仁,丝毫不爽,果然色香味俱佳。我欣赏她的耐心,对于炖蹄髈、发海参这种工作,像对待艺术品一样用时间去打磨以臻完美,并以此为乐趣,真是大雅若俗。一个无文化的家庭主妇在厨房能感受到的快乐,和女教授殊途同归。我身居北京这种浮躁的都市,似乎满地都是餐馆,而饮食的乐趣还不如童年时候家家户户过年时的红烧肉香,当我们失去了味觉记忆,也就失去了故乡。或许林文月所记的许多菜肴,潮州鱼翅、红烧蹄参,佛跳墙、芋泥、在现代家庭中已经不常被制作,我们只是去餐馆品尝一些同名的似是而非的东西。她那操作性很强的散文,也终究要成为广陵散了吧。
  •     我是从看金圣华教授的《齐向译道行》中得知林文月的,再知林文月是连战的表姐,也是闻名的翻译家和文学家。这本《饮膳札记》以散文的形式叙写了作者的十九道私房菜,每道菜的材料做法描述的很详尽,又有生活点滴的回忆。读来很舒适,很温暖。在脑海中也会思索我应该在厨房中如何做这道菜呢?一向钦佩有学识有涵养又能家庭生活料理的很好的女性学者。因为我的梦想也是如此。
  •     五年前在香港,與林文月先生有一面之緣,祇記得她和我說:“阿拉上海寧。”隔了半個世紀,林教授的滬語自然有些走樣,卻著實讓我驚奇了一把——彼時,對林教授其人其事一無所知。更驚奇的還在后面,她說:“我家是江灣路五四〇號,虹口游泳池對面。”咦,那不就在我們學校邊上么?!祇不過江灣路被輕軌高架隔成了東西平行的兩條小馬路,名字便成了東、西江灣路。而虹口游泳池,幾十年如一日,依舊立在馬路對面的路口處。離開學校三兩年後,對著《江灣路憶往》中的描述(從香港囬來時,帶回一本《生活可以如此美好》),照著自己對虹口游泳池周邊的記憶,在書空白處畫了一張地圖。於是某日坐輕軌過虹口足球場站,清清楚楚看到“公園坊”三個字時,竟仿佛像是完成了一個心愿,達成了一個承諾。《生活》一書中亦收錄了幾篇原先收在此書中的飲膳札記,是《清炒蝦仁》、《糟炒雞絲》兩篇讓我對《飲膳札記》翹首以盼。如今書到手中,一翻,依舊覺得惟此兩篇最合我心意。大概是菜的口味清淡,寫的筆意也正到分寸,濃淡適宜——紅燒蹄參、佛跳墻之類我不大愛看,到喜歡看芋泥、口蘑湯、蔥烤鯽魚等等。記得剛讀完《糟炒雞絲》,急匆匆想買醪糟餅,并想買個透明玻璃容器來制醪糟。可惜沈大成、邵萬生中的人都不知“醪糟餅”為何物,只得作罷。後來想起小時候每逢過年,奶奶總要做很多酒釀以分各家。心裏想著這兩樣東西會不會有何相通之處,或許向阿娘討得制酒釀之法,便可自制醪糟餅。過年囬家,一直沒想起這件事。過完春節囬到上海,又覺來日方長,下次再問亦不遲。誰料阿娘過年時還好端端地坐在一起與我們吃飯講閑話,立夏那天,老人就走了。現在每次再見“醪糟餅”,便會想起我的阿娘。而家宴,兩年前盛夏做過一次之後再無下次之想,乃是一件費心勞力之事。往後,若三五師友或可一二三四,再來一次吧。這本書也并非必須讀完才算好,一篇兩篇三五篇,滿篇說的是飲膳,好看得很。但是一篇兩篇三五篇,內裏說的,全是情意和氣度。就和吃飯飲湯一樣,吃飽了體會了,放下歇歇。再拿起來,依舊是唇齒留香,沁人心脾。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我要做个好女主人~
  •     很不错的一本书。菜谱的意义比较小,反而是回忆每次聚会的场景让人觉得很舒服。
  •     从《读中文系的人》开始了解林文月。有些作者会吃,有些作者会写,但林文月意外的很会做菜,一共十九道菜,几乎都是费尽心思以图在聚餐中让在座者感受到主家用心的菜式。作者于做菜之外,更多的是对当时宴客时与师长朋友学生相谈甚欢场面的怀念,以及对于逝去之人的追思。果然会吃不如会写!
  •     林文月,董桥也常提的一个女作家。台静农先生的女弟子。观之小照,没想到她也长得很美,不输她的贵人林海音,她美得灵动,林美得大气。她们都是中国文化的遗脉,生息中不离精雅。走入她们的生活,总见到我们的小陋。她说在文学之路上,林海音多少造就了她。其时,余光中也是在她母性慈柔的羽翼下走向丰盛的(当年余光中经常投稿给某报副刊编辑林海音)。看林文月,不单看他遗传师傅的几许基因,更要看看她们的私席上的你来我往,文人之间,多少还是远离一下俗闷的,接近一点原本的天真和可爱。
  •     人生苦短,银子有限,生活需要精致一点。其实这并不矛盾,关键是心态。19个菜看完,意犹未尽。急匆匆的现代生活,太需要这样的心境了
  •     如果蔡澜的著作是面向大众的,林文月老师的书就是为小资写的,袁枚的书我读下来觉得和饮食关系已经不大了,是隐晦的向我们展现儒家兼济天下的一本寓意书.林老师的书是衔接两者最好的桥梁.既有食谱的本旨(做菜的方法),又有人文关怀.(借饮食之道怀古伤今,把人的交流沟通也纳入食谱之中,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创新.)
  •     弯弯的圈子很小的,有名的各界人士彼此都认得的感觉
  •     妈妈照着烧了几道,发现果然比以前的水平有提高哦,这本书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很幸福啊
  •     饮食其表,人事其里。优雅而入世的态度。 扣掉一星的原因:有些菜我真心不爱吃。比如那个米粉和萝卜糕。
  •     很好读的美食书。
  •     一年又一年的时间过去,有人离开有人还在。有人用曲子给记忆编码,有人用书本给记忆编码,有人用食谱给记忆编码。翻过去的不仅仅是菜单食谱,更是往事故人。
  •     既有散文的唯美,非常耐看;又有佳肴的心得,娓娓道来;非常值得买上一本
  •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     每道菜都是一份良苦用心。生活就应该这样细细体会。用心生活的人一定会收获幸福。这本书就是证明。
  •     最早知道林文月是因为《源氏物语》,于是很好奇能翻译出那样唯美文字的女性该怎么面对家里的柴米油盐。于是就买了这本《饮膳札记》。
    果然是没叫我失望。这本书的文字虽然不像《源氏物语》译作的文字那样昳丽,但那种娓娓道来的感觉却一点不差。身为女性,除了学者的身份外还兼有妻子和母亲的身份。于是,在处理鸡毛蒜皮的日常家务中显现的那种智慧和叙述时淡然又温馨的味道让我品味再三。
    很喜欢这样风格的文字,细腻,美丽但是不张扬,一如旧式的知识女性,婉约淡然。
  •     不是散文而是食谱,但作为食谱又太过琐碎,序里说她家境优渥没吃过苦所以写不了小说,但看这散文水平,家境说我可太冤枉了!
  •     文字朴素流畅,感觉是作者在娓娓道来,不愧是大家闺秀的手笔
  •     林文月先生三月曝书,一片浓情隐匿在行行淡笔之间,往事的牵心挂念,往往在书香中流露出来一丝半点,不缠绵但更醇厚。即如湖南老家自酿的米酒,看似一味平静,实则劲道中藏。这是久经世事后的沉淀。没几番手里功夫做不来这样的文字。林先生的文字我历来爱看,行行平静却又勾人心绪。

    这几年大陆出版发行貌似放宽了许多,这一年内林先生的书倒是狠狠出了好几本。精选也好,整集也好,录的是她的文字,不管哪一种方式出来供人赏看总是好事一件。花开于墙落,清气自然足够人仰慕,却也未免过于寂寞了些。这几本书我收得开心看得也高兴。平常生活中不善饮酒,少了可作乐的凭借之物,但看书也是能醉人的乐事:闲情时日当浮一大白。静心赏意那更得不醉不休。过瘾又牵心拈意,比醉酒更来得醇厚芬芳。

    广西师范出的这本小书,印刷还算精良,可能是销量欠佳,我今年收入尚是一版一印。文字好,封面有所欠缺那也可略过不提。

    (我于烹饪,从未正式学习过,往往是道听途说,或与人交换心得,甚而自我摸索;从非正式的琢磨之中获得经验与乐趣。有时,一道用心调制的菜肴能够赢得家人友辈赞赏,便觉得欣然安慰。我们喜欢在家宴请朋友小聚叙谈,而为了避免重复以同样的菜式款待同样的客人,不记得是何时起始,我有卡片记录每回宴请的日期、菜单,以及客的名字。这样的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避免让客人每次吃到相同的菜肴,另一方面则可以从旧菜单中得到新灵感。
    ——林文月 )

    看来真是喜爱,我也算半个爱下厨之人,原因无它。每每做几道好菜受到朋友的赞许,心满意足得很。林先生说一道用心调制的菜肴能够赢得家人友辈赞赏,便觉得欣然安慰。其心何其近同?文字绵密,借佳肴引出往事引出故人引出悠长细腻的情感,却又比食物更让人怀想了。数道佳肴味道固然美味,但文中闲闲数笔忆往更是千滋汇一。拾之回味无穷尽处。那是一等一的高手用字句符号精心酿就。而我则相当矛盾:细品易心焦,快赏怕花落。真是无可如何了。


  •     : TS971/4907
  •     与《京都一年》一样,值得收藏。
  •     平淡中最见真情
  •     很喜欢林文月的翻译,这本书也不失所望,很不错的书,关于做菜方面也写的挺详细的
  •     喜欢林文月先生的字,发货速度很快,可是这本书太旧咯,封面脏脏的,像是二手书,建议想收藏的朋友考虑清楚再买吧
  •     从念书的时候发现它已经翻来覆去看过很多遍了真心爱不释手~XD “文辞于平易中见情趣,于朴实处透至情” 十分同意这句形容林文月散文的动人之处~> < 这书关于美食下厨宴客之见之感时时看得我一笑,频频想抱林先生大腿地说“英雄所见略同”(喂。2333333 可惜等决心收回来的时候已经绝版,此书收得我异常艰难…Orz
  •     比我预期中的好。之前买过很多类似的书,但那些都是美食家写的美食书,虽然也有写做法,但看上去都是他们听来的或是偶尔试过一两次而已。唯这本书真是做菜人写的做菜书,不但细述做法又提醒各种禁忌,待叙述略显枯糙时,又加入些亲情故事。全文可亲可喜,真大家之作也。
  •     大家闺秀的一脉书香,呵呵
  •     烹饪料理,看做的人是什么人,是加点温情的调料亦或是扰人的苦恼。
  •     温馨的小书,读的是心情
  •     中文系教授的文笔果然极好,简单的菜谱竟能写的妙趣横生、雅俗共赏。真的好棒!
  •     《饮膳札记》是台湾文学家林文月的散文集,《女教授的19道私房菜》却是这本书的副标题,颇有《家庭》杂志行文之风,如果不是事先看过书的介绍,也仰慕并倾心于作者,这样的书名端端地是要扼杀购书欲望的。
    与《饮膳札记》同时购买的还有一本《厨房中事》,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容易想歪?作者文笔也不赖,一味地插浑打科,顺带研究分析了山西人为什么爱吃醋、好吃面,让我这个山西人看得怒从胆生却找不着反驳的理由。打老祖宗其就喜欢吃面,就像青岛人喜欢吃贝类生物一样,不应该就是天经地义的吗?
    看《厨房中事》这样的书,就像是一袋上好佳或者呀!土豆,越来越需要靠名字吸引眼球,内容就乏味了多;但《饮膳札记》是有文化在里头,单看林文月年轻时优雅、愈老愈有韵味的照片,那样的气质当然是看了许多书、做了很多学问才能浸淫得来。唉,自惭形秽哇!
    《饮膳札记》里统共收录19道菜,南南北北、山珍海味,却透着家常的亲切语气,赋予吃食平和的味道。曾经比照着发过海参、炒过虾仁,但终归败在复杂的流程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只做过那一回。
    如此看来,吾辈还是适合做些短平快的烤箱菜、微波菜,《饮膳札记》读过,却断断不能起到《女教授的19道私房菜》的菜谱功能。大概就像美玉,不能亵玩于掌间。
  •     文笔非常清淡自如。更重要的是看到作者说“婚前不曾进厨房”,莫名地让我感到一丝安慰。读此书时想到在福冈下厨,炒了鸡蛋、包菜、还有土豆,然后盖在素面上面。其实略为油腻,但老师说”很好吃“,让我还是一阵开心,觉得从此有了面对厨房的勇气。
  •     雅人风致
  •     矫情。
  •     家常文字,故人情怀。
  •     林女士笔调温文耐心道来各种菜色做法和与之相关的记忆片段,回过神来突然发现有一小段时间没看中文书了,加上最近吃得虽不少却有点乱七八糟以至于只是看到这些中文菜名就已经馋得想跟亲切的阿姨讨个菜吃了。。QAQ(题外话是。。速买冰箱!!
  •     可惜绝大部分都是大菜,难以实施
  •     文艺范菜谱。
  •     做饭,做人,一本值得仔细阅读的好书
  •     买书之前,真没想到,每篇文章交代菜的做法都会如此详细,却比一般的菜谱好看许多,虽然没有盐多少,油多少之类的介绍,但全凭主厨者的经验来操作,读来却亲切自然贴心。喜欢这些菜名的人真可以买一本来照着操作一下,一次不成多试几次,就可以给家人一个惊喜了!
  •     文笔很好 更多的是对往事的回忆 师生情 朋友情 很喜欢
  •     台静农的弟子,字里行间没有和形象配套的脂粉气,当日读《枕草子》,以为她翻译的好,静谧和闲适的感触没有用深尖拗口的翻译方式,平实无华,娓娓道来,也不失民国的典雅,穿插其中一两句的点缀,如珍珠一般。女子当如是吧~
  •     好文章。倘若写得再有趣些会更好。
  •     学着做~
  •     因聚会、谈话、一些有趣的人们,让这本书读来温馨。同时可以获得一些你喜爱的食物的做法。
  •     一本很好的书,作者很有灵性。菜也很好,就是太太不肯照着作。
  •     難得林教授在教務繁忙中能抽出時間鑽研美食,亦有系統的將食譜保留下來,寫成這部書.可惜食譜太少了,而且大菜不少,如佛跳牆等等.更希望能將小菜做法另出一書,對讀者幫助更大.因不是每一家庭都做大菜的.但書裏談及的怎樣發魚翅,煮海參和炒蝦仁却令我鑊益良多.
  •     拿到手就很喜欢 期待着
  •     文字很简练,有种浓浓的古早味
  •     2016年1月11日 有才情 更有生活情趣的一位女士 副标题太烂
  •     虽然做不来,但看一下也可以一饱眼福,解解馋。
  •     按着她的菜谱做菜,很享受.不知是否还有她的书可以看?
  •     前些日子闲来无事便在当当闲逛,看到了之前就放在暂存架的那本《饮膳扎记》。这段日子以来心里相对比较平静,我想正适合读些比较悠闲的书,看些随笔和散记都是不错,特别是看些流淌着缕缕温情的文字。于是不再犹豫的下单了。其实在此之前,根本不知道林文月是什么人,更别说看到过林先生之前的散文了,于此,也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到汗颜。拿到书时,看到封面就很喜欢,浅浅淡淡的黄,隐隐透出一股温馨。翻开书后,看到陈先生写的序,不由也感叹,是啊,生活原来可以如此优雅,其实也就只是多花一点心思,细细的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即使只是一菜一汤,也能让自己有莫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陈先生说起林先生之前的散文,这也让我有了一睹为快的念头,我想,我还会再看看林先生其它的书,只为我喜欢那种平实的记录,那种对生活充满热情的态度。翻开书的正文,看到林先生记下的十九道菜,不由惊叹,原来菜谱也可以这样写,这样随心的说着,就象一个优雅的妇人,正在厨房里忙碌着,一边忙着一边轻声说着,看书时,我的脑子里真的一直浮现出这样的画面,这样的画面真的衬得起“优雅”两个字.....林先生说在二十五岁之前,没有拿过锅铲,甚至于连厨房都少进去。这跟我是那么相似啊。只是我到现在还是不会做菜,总是没有耐性去面对那个乌烟瘴气的厨房,没耐性去处理那堆油腻腻的锅碗瓢盆,进了厨房也只是为了应付一日三餐,除此,没任何乐趣可言,真是又一次汗颜啊.....可是看到林先生,做菜不单是为了填饱肚子,还有精心安排宴客时的喜悦心情,还有看到客人吃得津津有味时满足的心情。看林先生一直保持着记菜单的习惯,什么客人到来该准备什么菜,怎样安排上菜的次序,记下菜单同时也是为了防止每次客人到她家都吃到同样的菜,这样的细心以及对待生活的严谨态度真的让我心生赞叹。林先生说,对于烹饪从未正式学习过,往往是道听说或与人交换心得,甚而自我摸索,然后从琢磨中得到经验与乐趣。我想,我怎么就一直没摸索出个什么门道呢?是天生愚笨还是疏懒呢?其实就算不为了谁,只是为自己做一道可口的菜,那也是一件相当幸福的事吧?至此,终于开始佩服和羡慕会做菜的人了.....看林先生的书,除了看到她细细记录的这十九道菜的做法,也看到她宴客时的心情,以及对宴客时欢谈的怀念和留恋,更有对早年温馨亲情的怀念。看到她说的罗卜糕,也就是“菜头粿”其实家乡也有自制这种菜头粿,我也是很喜欢吃的。小的时候逢年过节母亲也总会做这种菜头粿。林先生想起了自己母亲做的那种味道,我也想起母亲做的那种味道了,只是林先生自己也会做这种糕点,并且又改进了,加入自己的制作方法,而我却连做都不会,又汗颜一下.....看完书时,回味之间,犹如闻到菜香。虽无口福,却饱了眼福。只是也惊觉,肚子看饿了.......
  •     去刚果的飞机上。慢性子才能做出好饭。家宴的感觉好好。
  •     不同一般介绍菜式的书,作者将每道菜式的小窍门推介得你,还可以分享当时的感受,很好!
  •     大家闺秀像做学问一样做菜
  •     我辈孤陋寡闻,先前对于林文月一无所知。前几日,在当当网上看免费的书,偶尔瞟到了《饮膳札记》里,有清炒虾仁一道菜,因为是寻常家里吃的,想,能入书的清炒虾仁,怕有特别的做法,于是,以格外内行的心态,仔细看了起来。所谓不看不知道,一看便开窍。林文月的清炒虾仁和我家做法,别无二致。只是,她将剥壳洗净的虾仁放在厨纸上,以吸干虾的水分,使这样炒出的虾,嫩而有口感,实在是高明的手法,亦是烹制这道菜肴的诀窍之一。林文月的文笔清丽舒展,“下得厨房”的事情,也可以写得情志酣畅,爱看。《饮膳札记》里,记叙了她平日在家宴客的十九道菜,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另十八道菜一定也不差。我是个美食主义者,喜爱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远的《随园食单》,近的《吃主儿》,我都看,这本书写得很好,不该只在网上浏览的!于是,下单,当当网给我送了来。开篇的序,是由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先生写的。他称林文月为“著名散文家、台湾大学中文系名誉教授”。他在序中介绍了林文月的好些个名篇,这当然是另外的话题。他是这样评价《饮膳札记》的:“《饮膳札记》当最为雅俗共赏。同时,此书也最能显示作者的如下追求:‘平凡事物,若能写出真性情或普遍之理趣,未始不可喜’。”陈平原在序的结尾感叹:“教授生活,可以如此优雅。”该书的一张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上海虹口公园坊八号,外祖父连雅堂、外祖母沈筱云(1935)”。连雅堂是《台湾通史》的作者,也当是台湾现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大陆孩子叫“连爷爷”的那个人)的祖父。林文月是1933年生于上海,连战则是1936年生于西安。两人是姑表亲,林文月该是连战的表姐。如此八卦下来,我对本书的作者更加深了一层了解。林文月用做学问的方法来治理膳事。每道菜,从选材,配料,调味,烹制都一一做好卡片。甚至每次宴客在什么时候,那些人,做了什么菜,都有卡片记录。对宴请不同的客人,如何制定菜谱,如何上菜,厨事和宴客的兼顾等都有心得。在我看来,她的经验是每个家庭都可以效仿,并从中得益的。她说:“素材的挑选、烹调的过程等心得的记录,固然是为文的骨髓,但记述之间亦自难免有许多过往的人事记忆涌上心头,笔端遂禁不住会借饮膳以忆往……”。生活的雅致,就是在这样的笔触中透露出消息的。林文月在《椒盐里脊》一文里说:“我已经不记得这椒盐里脊是学得的菜肴,还是自己发明的了。最近则又自我改进,……”。其实,椒盐里脊的基本做法,就是上海人做“跑腌肉”的方法。林文月出身在上海,只到十三岁离开,其受上海饮食文化的影响之深,可见一斑。前日,儿子生日,我照书中所述,学做了一道“葱烤鲫鱼”。如法炮制,真个是葱香、鱼酥,特入味,这道凉菜,实在是佐酒的美味!家人赞不绝口!喜好吃辣的,也可以自己加上辣料,或麻辣料,亦能可口美味。林文月以女性细腻的笔触,仔细将自己烹调的心得写出,给后学以极大的方便。《香酥鸭》、《芋泥》都是家常菜,却做出了不一般的精致;《潮州鱼翅》、《佛跳墙》则可以为你的家宴更加精彩!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读读这本《饮膳札记》吧,我们或许也能如教授般地优雅生活!2009-1-20
  •     仔细地读过了,开始尝试做书中的那些菜肴。清炒虾仁,真的可以做出清脆爽口的滋味;年夜饭桌上色香味俱全的镶冬菇;冰箱里常备着浓郁的高汤;端午节浓香扑鼻的台湾肉粽;......书中印象非常深刻的还有那些花花绿绿的宴请记录卡片,那些人,那些菜肴,那些记忆,饱含着岁月温暖。生活琐事原来也可以这样的精致!
  •     林文月是我非常喜欢的台湾作家,从《京都一年》到《三月曝书》再到《饮膳札记》,无一不是娓娓道来,从容不迫。这本可以说是生活记录也可以说是食谱,没有什么精美的插图,只有如珠如玉的文字,引得人食指大动,恨不能马上飞奔厨房。总的来说,在食谱和散文这一栏里,我都很推荐这本书。
  •     看了这本书,觉得大体不错.虽说它不是一本食谱但堪比食谱,只是要是里面的菜更平民一点就更好了
  •     林文月是真有钱啊 啰嗦和细致程度堪比我孃孃 想吃芋泥
  •     完美典范。
  •     刚开始读觉得语言有点罗嗦,时间长了发现别有一番味道,很台湾,很温暖的小文章
  •     近来总买关于吃的书.越看越饿.又在减肥中不敢吃.这真是种折磨啊.....太郁闷了.不过.从这点可以证明这书写的不错哈呵呵.
  •     看过一本
    很欣赏
    决定买了本送朋友
  •     美人美食美文
  •     感觉文字平易得近乎平闷了。没有想象中的好看。单纯的当作食谱也有许多材料和操作的难度。似乎《京都一年》更好看一些。但是喜欢林文月的人,还是会喜欢这本书的。
  •     所有的食物或菜式必然是掺杂着感情因素才显得其温暖,而这本书的字里行间都能感受的到。
  •     好久以前就在一篇谈吃的文章上看到记载了林文月教授做镶香菇的做法,活色生香呢,忍不住自己在家试做了,还得到了爸妈的夸奖,于是收录到了我的拿手菜中,之后一直穿梭于各种书店找林文月教授的《饮膳札记》,一直都未能如愿,不管是我所处的这个小城市、还是我出去旅行的像北京、天津、上海等等大城市里,我都未能找到(也可能是本人找的不太认真?),一直都很遗憾,不过这次终于买到了,还是一直都很喜欢呢,很值得收藏。
  •     一样的职业,想学习那样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
  •     就是所说的菜太少了
  •     文笔细腻。不错。
  •     中国人对於饮膳之处理,其实是相当融通随兴的,唯凭经验以行,往往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个中道理非但不易落实於文字,即使言传亦难。但外国人初习中国菜,必斤斤计较各色配件之比例及调味料之重量等等细节,有时反倒不知如何回答了。
  •     好看,写得清晰而富有条理,虽然这其中的十九道菜,都是为家宴而准备,有时为了显出对师辈尊长的敬重与用心,所选菜目豪华,大概为我们平常人所不易制。但也有朴素可亲、使人见了想按书去做的食物。旧时菜单与人事的交往相交杂,一道菜往往关乎一些温柔的人事,也很动人。
  •     优雅的生活。
  •     书中的做法很受用,试着做了虾子非常成功!
  •     这次收到的两本书,其中饮膳札记看上去像是旧书。一是封面有很明显水渍;二是封底书脊有磨损痕迹;三是没有塑封。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哦。另一本一如既往不错。
  •     越看越想自己动手做做菜
  •     大菜指南
  •     大部分的女孩子通常都愿意做喜欢的东西给心爱的人吃。而我则认为,做一桌丰盛的食物,有时是一次心灵之旅。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是它将生活的滋味和做菜的手法结合。看完,像是也经历了一次中国人典型的相聚感觉。书的质量很好。
  •     会吃,会做,会生活。腹有诗书,自烹成味。
  •     提到了不少潮菜名肴,读起来很亲切。萝卜糕一篇想起了今年过年在家塞的那些糕点粿品。
  •     够细,只是实在无趣。
  •     超出预期。林的文字美,此书也言之有物。
  •     虽然书名有点儿雷人 但是这本书引得我无限yy蠢蠢欲动跃跃欲试 家宴大菜啥的听起来太带劲了!明年挨个试验起来
  •     比烹饪更多。
  •     美女文章,细腻!
  •     作者的文笔很好,细腻,而富有深情,喜爱文学的人应该会喜欢看的,很喜欢这类风格的文章,很恬静!!!
  •     情味略亏
  •     作家菜谱,不同凡响,菜式高大上,文字晶莹剔透
  •     味道很足,略显油腻的书不适合在夏天来读,呵呵,无需多言。。。
  •     收到的书乍看像二手书,书皮太旧了。如果是2,3折的价格买来也不会有意见,7折在当当买这样品相的书有点不值。建议当当应该把封面有缺陷的书和新书区别对待。
  •     每道菜都很精致,夹杂着回忆,很有味道
  •     选了三种作为拿手菜练习~
  •     林文月的散文于我,总是有那么一层隔阂,不知道为什么。
  •     本来是在网上看的,看了一半发现没有了,就特意到当当上来找了,林女士的文笔真的很美,睡前读起来就是一种美的享受,比看电视舒服多了。
  •     精致情怀总是诗
  •     文笔好,若干菜谱可复制。
  •     小的时候不大喜欢她,总觉得她的东西写的千篇一律的。长大后才感受到那种穿越生活,透过纸背的温情,尤其是这一部平常生活的絮语,像是在写饮食,实际,写了一场人生,很多细节非常感人。爱生活,生活才会善待你,这该是永恒的主题吧!
  •     林文月的东西还是比较喜欢。这一本上记录一些菜谱的同时要加入很多回忆之类的内容,读起来心平气和的感觉很好
  •     朴实的文字、真实的情感、丰厚的阅历……贯穿于一道道家常的美食中,令人回味无穷。
  •     心境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