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成肉身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道成肉身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9
ISBN:9787511712615
作者:玛格丽特·迈尔斯
页数:604页

作者简介

《道成肉身:基督教思想史》是西方学界一部关于基督教思想史的里程碑式名著。作者以一位女性学者所具有的独特视角,通过细腻、流畅的文笔给读者展现出一部独具一格的基督教思想史。《道成肉身:基督教思想史》梳理了从公元一世纪到十八世纪末基督教徒的思想、对话、经验和实践,并突破了宏观历史的局限性,着重于从边缘、从局部、从细节呈现出生动的基督教微观历史,涉及到容易被人忽视的非主流因素,如女性的艺术的、非基督教的因素对基督教思想的发展所做的贡献。

书籍目录

致谢1
中译本序言 卓新平2
前言7
地图列表9
序曲:肉身与道
1一部兼容并包的历史
2肉身成道
3道成肉身
4方法论
5结论
第一章 源起与初建:基督教的开端
1罗马基督徒
2初代神学家
3教会的建立
第二章 包容与排外:四世纪的基督教
1“我们眼睛所见的”
2禁欲修道主义
3基督论之争
4教会与帝国
5神学争端的平息
第三章 道之肉身化:中世纪的基督教
1东方正教
2中世纪早期的西方教会
39、10世纪的西方教会
4早期经院主义道成肉身:基督教思想史目录
第四章 经院神学观:中世纪西方教会
112世纪的神学、经院主义与敬虔
213世纪:神学与自然世界
3托马斯•阿奎纳
4哥特式教堂
插曲
第五章 死亡与肉身:十四世纪西方教会
1中世纪后期的英国神秘主义
2德国神秘主义
3意大利与佛兰德神秘主义
414世纪的唯实论与唯名论之争
5中世纪的敬虔与异端
第六章 肉身的受难:十五世纪基督教
1公会议至上运动
2意大利:15世纪的布道
3英格兰:约翰•威克里夫和罗拉德派
4波希米亚的改革
5埃森海姆的祭坛组画
6伊拉斯谟与路德论人的地位
第七章 肉身的更新:十六世纪基督教(上)
1路德神学
2激进改革派
3加尔文神学
416世纪晚期新教的发展
第八章 肉身的更新:十六世纪基督教(下)
116世纪的女性
2罗马公教会改革
3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宗教改革
第九章 理性与激情:十七世纪基督教
1笛卡尔与怀疑论
217世纪法国基督教
3意大利巴洛克艺术
417世纪英国基督教
5德国敬虔主义
6加拿大与美洲基督教
第十章 灵魂与肉身:十八世纪基督教
118世纪的敬虔主义与奋兴运动
2自然神论与正统派
318世纪的法国宗教终曲:道成肉身
参考书目
索引

内容概要

玛格丽特·迈尔斯(Margaret R. Miles),神学教授,美国当代基督教历史学家,伯克利联合神学研究院退休教授。曾在哈佛神学院教授基督教思想史长达20年。她的作品有《普罗提诺论身体和美貌》《为生活阅读》《看见的和相信的》《欲望和愉悦:重读奥古斯丁〈忏悔录〉》《实践基督教》《肉身的理性:女性赤裸和西方基督教的宗教含义》。

章节摘录

  2 肉身成道   尽管语言不是表达思想的唯一途径,它仍是思想传达所借助的主要工具。新观念需要新语言,而新语言的建构工程宏大。基督徒们除了通过创造新语言来表达他们鲜活的新思想,他们也同样努力创建一种公共语言。教会力图阐明基督教的信仰与价值观,并力图在取得更广共识的同时又能保持最紧要的委身。  以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基督教观念有三个层面:教义(doctrine)、神学(theology)与传统(tradition)。公元五世纪的教父勒宁的文森(Vincent ofLerins,450年)如此界定教义:“基督教会所相信、教导与承认之物”。界定教义所借助的主要工具是基督教会的信经。神学是对教义展开的查考与阐释,是对教会所“相信、教导与承认”之物的进一步阐发与提炼。人们竭力对那幽微莫测而难以言表的实在进行描述造就了神学。神学具有社会与制度的维度。其发展基于人们在社会经验中所获得(同时也使之成为可能并令其受到限制)的洞察力,过去如此,现在亦然。我们有必要了解神学家神学以外的工作。在教会最初的近600年间,神学家同时身兼教会领袖之职,需要兼顾到牧养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公元600年至1500年期间,神学工作主要靠修士及遵循修院戒律以获取宗教经验的人来完成。而自1500年以降,神学工作的主要成员则主要是由大学与神学院的教授构成。不同的社会与制度建构内在地影响着神学工作的进行。  基督教理念也同样在“传统”中得到表达,基督教的理念、信仰与实践之丰富宝藏代代传承。传统既指这一过程,也指其中传达的内容。 3 道成肉身基督徒长久以来都难以确定,在他们周遭的文化中,就其信仰和生活方式而言,什么是能够或者应该汲取的,什么是与之不容、对立或是危险的。这一点在基督徒早期遭受迫害之际尤为突出。世俗哲学可以用来阐释基督教信仰吗?基督徒是否应该穿着特殊服饰?他们应该如何处理性的问题?他们应该到竞技场观看人们褒贬不一的角斗士表演吗?富人能不能成为基督徒?在教会诞生之初,诸如此类的问题层出不穷。  通常只有受过教育、具有哲学头脑并毫无例外的都是男性的基督教会领导人才将关于这类问题的讨论记录下来。在文献记载中很难找到普通基督徒信众的痕迹,但这也并非绝对。学者们现在正在探究关于未受教育的基督徒、持异端思想者、妇女、儿童以及奴隶的历史。有时候,边缘的声音只能在关于公共态度与设想的注释中找到,而真正经历这些的人们却无力对此作出记录。譬如说,奴仆的经历只能在基督徒领袖对他们的告诫中寻到蛛丝马迹,而奴仆们自己的记录却并未能保留,所以他们的立场如何,只能凭借我们的想象。同样,我们可以了解男性教会领袖希望妇女如何着装、举止,却很难找到材料说明妇女们在这方面有何种选择。  除宗教信条、实践与行为方式以外,基督徒还通过艺术形式交流经验。20世纪的哲学家福柯( Michel Foucault)将“强权”(strong power)界定为吸引( attract)的权力,而与之相对,“弱权”(weak power)则是强制(coerce)的权力。只有很少的基督徒才会阅读神学论著,而所有基督徒都会参加教会团体活动。图像与建筑都可以对基督徒的信仰、实践及其神学的、宗教的和社会的交流信息的含义作出诠释。音乐被运用于各个方面,可借之以使不同区域的圣餐仪式与宗教实践得以统一,亦可借之以宣泄宗教情感、建立宗教团体、交流神学思想,并激发人们的感恩与赞美之情。基督教运动中的艺术形式向我们表明这一“道成肉身”的宗教何以通过肉身与感官的世界得到彰显,从而向基督徒揭示出崇拜一个道成肉身上帝的意义。  ……

图书封面


 道成肉身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道成肉身,肉身成道,人们对之已谈论很多,这是对基督教信仰的基本理解。虽然对“道”或“肉身”并不很清晰,各自的认知并不完全一致,但对其所指仍是较为明确,不言而喻的。至于道如何“成”为肉身,肉身又怎样能“成”为道,人们对这一“成”的过程却似乎并无太多的谈论,甚或对之并不太关注。其实,正是这一“成”连接了道与肉身,即连接了无限与有限、彼岸与此岸、绝对与相对。而“成”这一过程正是曲折的历史、丰富的情感、复杂的思想,绚丽的艺术,它富有动感、给人生命。“成”才把精神呈现出来,使信仰成为神学,并让这一思想的显现得以系统化、形象化、处境化。“成”即为鲜活的历史、生动的诠释,它使“神圣”离我们并不十分遥远。同样,“成”也并非一帆风顺的坦途,而乃坎坷崎岖的“冒险旅程”。能“成”为道或肉身,个中乃有难言的艰辛和苦衷。  玛格丽特·迈尔斯的名着《道成肉身:基督教思想史》以其独特的视域、细腻的观察、优美的文笔和匠心独到的图象音乐,把人们引入了道与肉身之间互“成”的过程。而且,她更多关注“肉身”成道的深刻蕴涵和奇特经历,从而使基督教思想史不再是一种抽象、玄奥、枯燥的叙述。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后,基督教学者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基督教思想史着作,人们对其内容、体例亦几乎烂熟。不过,这些着作大多为男性学者所为,体现出其“豪放”、“强势”的风格。而以女性作者的身份来叙说这一几乎为男人世界“专利”的基督教思想史,玛格丽特·迈尔斯的这部着作可以说是凤毛麟角,颇为罕见,同时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不同凡响之感。与以往同类着作的不同,在于她不再注重传统宏大叙述的那种张扬,而是洞幽独微,细心找出被众多思想史家所忽略、却非常重要的内容,其叙说亦婉约、清新,让人感到隽永耐读,余味无穷。因此,可以说玛格丽特·迈尔斯的这部着作乃众多基督教思想史着述中的一枝独秀,走出了女性思想家叙说基督教思想史的一条新径。  虽然玛格丽特·迈尔斯心中有道,以道成肉身为其着述的立意和核心,然其落笔却更多重视肉身成道的阐发,以人之视角来谈肉身成道、以及道之肉身化,自然而顺畅,且有更多的精神反省和思想厚重。道可道,非常道,而以肉身论道则会让人悟出其自我体验和内在洞察,看到人们固有的和缺失的,从而寻觅、体会肉身与道之间的不同和关联,理解其“成”所具有的超越和突破。而这正是基督教思想史的真实意义之所在。“道”之超然性、自立性和神圣性乃是在其肉身化的过程中方能被人体悟、感受,并由此让肉身之隳沉、受难和更新的意义呈现出来,使人在这种动态的过程中获得豁然开朗的快感和愉悦。于是,道成肉身这一沉重的话题、抽象的观念在肉身成道的具体过程中一下子就变得形象、明朗起来,并让人很容易窥见道法自然的真谛及其秘诀。  玛格丽特·迈尔斯这种肉身悟道、思能成道的明快及成功,正是在于其能以女性的敏锐而把握住基督教思想史所叙说、展现的“生活与爱”。思想史不只是观念史、教条史,不能让人陷入思辨的怪圈而难以自拔。在她看来,这一思想史同样也是鲜明的“生活与爱”之表达,虽然语言能叙说、勾勒思想在生活中放出的火花、在爱中达到的升华,却在这种生活与爱中仍显得平乏、单调。为此,玛格丽特·迈尔斯要以展示更大时空的音乐、图景来表达思想内容,使思想真正进入生活、融化在爱之中。这种独辟蹊径既有胆识、更显智慧,她在此乃真正把握了爱生活、爱智慧的思想本真及精髓,使基督教思想史的表述达到不曾有过的鲜活、灵秀。或许,这也淋漓尽致地亮出了女性眼中基督教思想史的特色,让在卷轶浩繁的男性基督教思想史着作中颇感审美疲劳的人们获得一种突然眼前一亮的新颖和新奇。  不过,玛格丽特·迈尔斯的这部着作虽有女性之柔,却丝毫不会让人感触到那种花前月下的惬意和幻想。基督教思想史“道成肉身”的这条主线贯穿其着作的始终,悟道成道之肉身乃“沉重的肉身”,其历史的真实乃让人惨不忍睹!她没有以“神圣史”、“救赎史”、“升华史”的习惯思路来叙述基督徒的“肉身成道”,而是指明基督教会及其出类拔萃之辈在“成道”之途的跌倒、过失。在其笔下,她竟然能以罕见的勇气来以柔克刚,以犀利的批判来正视基督教的功过是非,对其重要人物加以毫不掩饰的点评。其对人之肉身性的深刻体悟,让她敢于将基督教会习惯视为“神圣救赎”史中的“英雄”人物“还原”为“罪人”、不留情面地显露出其“有限性”或历史现实处境中的人性“缺陷”,从而正面回应了不少历史哲学家所感慨的历史上的“伟人”或“英雄”大多都有着过失、干过错事之见解。历史并非绝对的黑白分明、善恶清楚,其是与非乃与人的“肉身”之限有着复杂关联和纠缠。道出“非英雄式英雄”的过失、让人回到其本应有的谦卑,此即基督教史另类、却重要的启迪。这种“人所固有的”,使肉身成道更具戏剧性、挑战性,亦进而衬托出其“神圣”、“超越”之终极追求的难度及其意义。  基于女性的立场和视角,玛格丽特·迈尔斯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其着作成为女权主义的基督教思想史之表述。她批评了思想史上的“男性主流”,强调应将女性历史的研究作为基督教思想史的主流,呼吁人们发掘女性作品、关注女性思想。不过,她在此并未走向“重女轻男”的偏激,而是认为这种对性别主义思想的重视应有“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双向呼应及互动,由此才能使其思想史的叙述真正平衡、公正。但坦率而言,在基督教思想史的把握中要想真正达到男女持平并非易事,这种思想史中的女性关注要想取得突破则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玛格丽特·迈尔斯在其基督教思想史的研究视域中还注意到了不同宗教的对抗、对话之比较。在此,她并未站在偏袒基督教的立场来评价、议论其他宗教,而是有着对基督教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基督教信仰的肉身成道并非天然已成、完美无暇,而是经历了在历史现实中如何生存的纠结、有着利益诉求的挣扎。其“生活”并非总是体现出“爱”,反而乃频频卷入“血与火”的考验,其“洗礼”充满着与“他者”冲突、争斗的因素,故也使其作为“爱的宗教”很难在人间真正实现其理想,完全做到“洒向人间都是爱”。基督教会内部的斗争,守旧与革新的较量,政教关系之间的博弈,以及与其他宗教的纷争,这些在玛格丽特·迈尔斯的笔端都有着批判性审视。此外,她在论述基督教思想中亦承认、证实了基督教与其他宗教的关联或承袭,以及由此所受到的多重影响。  《道成肉身:基督教思想史》并非作者闭门造车、埋头书斋的产物,而是她长达18年之久教学相长、以文会友、集思广益的结晶。在这种“与众乐乐”之中,玛格丽特·迈尔斯至少获得两种体验,一为她通过历史文献、古今作品而对基督徒生命经验,精神历程的体验,这使她融入了基督徒的过往历史,其写作故而有着坚实的历史依据和资料基础;二为她在教学、交流中通过当代人的视域而具有的全新体悟和阐发,此即一种基于历史但不局限于历史的创新体验,从而达到了古今视觉的交汇和融合,并由此使其思想史成为立体、有机的构建。正是在这种教与学之中,她在基督教思想史的立题、选材上都有许多不同于前人之处。在忠实于历史轨迹、不脱离基督教思想发展线索的前提下,其史论增添了许多艺术色彩和美学亮点,使人不仅在其文字阅读中感受到基督教思想的深邃、博大,而且在其精心挑选的图象、赏心悦耳的音乐中对基督教信仰思想另有一种超越语言的感受和鉴赏。所以说,她是在以自身的探究实践来记明她想要坚持的观点,即世界、思想并不只是存在于语言之中,生活要远比语言丰富。  玛格丽特·迈尔斯文笔优美、情感丰富,她像绘画、作曲那样来写作基督教思想史,试图让人摆脱以往阅读思想史时的单调、枯燥。她想把思想史化为乐曲的流唱、图景的变换,故而能够引人步入美的历程,使思想史的研习有着更多的审美情趣。其努力从而可以使阅读者的心与思都能得到充分的调动。这样,我们就可选取一种艺术鉴赏的心态来跟随她走进基督教思想史的宝库,既以一种观察者的身份来审视、评价其叙说,亦可作为参与者来与之展开精神对话、思想交锋。颇为可惜的是,其所写的思想史历程仅走到18世纪末就戛然打住,不过这一终曲实为新的开端,让人不免有着意犹未尽的失落。  当然,对于我们中国的阅读者而言,对玛格丽特·迈尔斯的这种基督教思想史仍然应该持有批判之批判的态度,必须了解其固有的基督教信仰之前提,有必要加以科学、客观的宗教学研究之解读。我们在对之鉴赏时眼光需犀利,思考要睿智,有必要把握好古今对话、中外比较的尺度和分寸,从而以这种批判性审视来达到借鉴、警醒之效。基督教与中国的交往历史极为曲折、复杂,思想家如何反思、评说这一历史,基督教思想史在其中国历程中的折射,也都是我们在阅读这部着作时应该具有的问题意识。  
  •     神所拣选的以色列人常常违背他的旨意. 罪恶仍旧在地上遍布. 于是神安排了另外一种救恩的方式: 差他的独生儿子, 来到世间. 作了我们的赎罪祭, 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 埋葬, 第三天复活升天, 如今坐在神的右边. 开始了新约时代. 我们可以因着相信耶稣基督有永生.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 神要安排基督来到世间,为我们的罪死了. 包括我自己也是很长时间里不知到. 一直认为那就是神的旨意, 是我们的智慧不能明白的. 有一则故事今我茅塞大开. "人类从始祖亚当堕落犯罪的结局---死, 慈爱的神爱世人, 就差遣他的独生儿子耶稣来到地上. 但神如此伟大, 怎能拯救卑微渺小的罪人呢? 这好似大雪纷飞中一群麻雀难找到食物, 将要饿死, 人若想救, 麻雀不解人意, 一见人来, 立刻飞走了. 那人若无所不能, 就会变成麻雀, 引领麻雀到家里吃米喝水, 一同享受, 得以存活."基督耶稣降世, 为要拯救罪人"<提摩太前书一章15节>;"人子来, 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路加福音十九章10节>"

精彩短评 (总计23条)

  •     作为普及读物还是不错的。主要看神秘主义那里。路德那里论述的感觉条理不是特别清晰,说了律法方面的一些问题。如果能把双面上帝、因信称义这些深究的更深点就更好了。还有作者是个女性。嗯……作者估计路德当年进修道院和他杀了人有关……
  •     基督教影响了西方,同样也影响了东方
  •     或许不错
  •     推荐书目挺杂的。
  •     书是好书,但破损太严重了,这次购书除了《圣经的历史》因有塑封得以幸免我,都很脏。这本书居然差一点从硬皮上掉下来,只连着一点点。本来都是买来收藏的,现在看都像二手的,让人有些痛心。
  •     简介吸引了我:”本书梳理了公元一世纪到十八世纪末基督教徒的思想、对话、经验和实践,并突破了宏观历史的局限性,着重于从边缘、从局部、从细节呈现出生动的基督教微观历史,涉及到容易被人忽视的非主流因素。 “
  •     基督徒必看书
  •     简明清晰,虽然读到16世纪部分时我甚至怀疑作者Miles是有倾向性的公教徒:她批天主教大而化之,批新教却多让人刻骨铭心的细节~1. 用“道成肉身”的观念去理解希腊正教历史上的圣像运动、中世纪的圣徒、神迹崇拜和朝圣活动,给予这些历史有力有据的神学辩护:恰恰是道成肉身对物质世界的改变使得信众对物质世界充满神圣的渴慕;2.对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concupiscentia(情欲)的强调是我以前没有意识到的;3.这部基督教思想史让我意识到那些历史中有很多残酷、无奈和可怖的因素,我们的世纪的自由弥足珍贵,虽然同样我也意识到我的灵性生命几乎频临死亡一般的贫弱。上主,让我凝视你~
  •     书很好,不过收到书的时候书已经坏掉了!!
  •     书不错!值得阅读
  •     非常喜欢,对于了解基督教思想发展很有意义。另外对了解西方人文历史很有帮助。
  •     非常棒,精美的书籍。推荐。
  •     非常好的书,适合专业人士好好研读和学习
  •     很好的一本基督教思想史
  •     亮点是道成肉身的线索,从女性视角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基督教的艺术形式,但若要把这本书当基督教思想史通论来读,完全不够(只怪我书读得少
  •     封面有凹痕,也有点刮伤。
  •     虽然带有神学的味道,但关注了社会背景与时代,写得有声有色,作者系女性,反映女性的内容也较多。译文也很通畅。
  •     我们神学院的“基督教思想史”主要参考书
  •     只看了一部分。按时间顺序,对基督教的发展和流派娓娓道来。读过之后,可能会不喜欢罗素,会对经验主义保持警惕,会发现流派的分野是必然的。只要不走向极端,每一派系都有它存在的理由,选择一派去安置自己的偏好无可厚非。
  •     语言生动,资料详实
  •     《道成肉身:基督教思想史》并非作者闭门造车、埋头书斋的产物,而是她长达18年之久教学相长、以文会友、集思广益的结晶。
  •     只看了几页,为了收集各种基督教思想史而买的。
  •     希望当当以后发货之前能更仔细一些,有些书的封面边边上都磨白了,很旧的感觉;这本是封面完全就掉下来了,主要是嫌换货麻烦,不换了,但是还是很不满意呢。当然大部分书都是好的,价格还是比较给力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