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浪了起来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伦敦浪了起来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6
ISBN:9787020038466
作者:赵毅衡
页数:217页

作者简介

《伦敦浪了起来》内容简介:伦敦,雾都?绅士派头?文化保守?——那是过去的伦敦印象了。《伦敦浪了起来》作者将告诉你一个生活时尚、文化前卫、绿树环绕的伦敦。同时,在作者近距离看伦敦的目光中,那些在中英文化交流中有过作为的英、中人士将…复活、栩栩如生。

书籍目录

1 英国人也需要诺贝尔奖?
2 “伦敦浪了起来”
3 很笨,更笨,极笨。还是得“往下笨”
4 在前嬉皮士世界
5 书店书城书国
6 中国人与戴王妃之死
7 百年树刑:所谓《泰晤士报文学增刑》
8 我们还有选专业的自由吗?
9 欧洲的晦涩:新海外文学笔记
10 双单向道:对20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几点观察

内容概要

  赵毅衡,1943年出生于广西桂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美国伯克利州大学博士。自1988年至今任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席。主要中文著作有:《远游的诗神》1983,《新批评》1984,《符号学导论》1990,《苦恼的叙述者》1991,《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1997,《必要的孤独:形式文化学论集》1998,《建立一种现代禅剧:高行健与中国实验戏剧》1998,《礼教下延之后:中国文化批判诸问题》2001;主要英文著作有:《The Uneasy Narrator: Chinese Fic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to the Modern 》1995,《Towards a Modern Zen Theatre》2001;主要文学创作有中篇《居士林的阿辽沙》,1994,长篇《沙漠与沙》,1995。

章节摘录

  2002年题目:“哪位导演1993年拍片时渐渐失明,整个银幕用了蓝色?”  我想中国博闻强记的大学生,能回答1962年题目,答不了2002年题目。  灰发人反应慢,记性差,知识面也不如年轻人。证明每个时代最好的头脑,依然很好,甚至一代代更好。惟一不同的是,《大学挑战》只能在纳税人出资养的BBC占一角。一般观众不看:连问题都听不明白,不用说回答。  在美国也有同样情况:二十年前台上台下交流的“讨论”节目,由很受观众欢迎的黑人女士主持,题目有时候很浅薄,有时候批判锋芒毕露,非常出色。但是论题一旦过分尖锐,例如讨论美国畜牧业有没有得疯牛病的危险,结果美国牧场主到处挂辱骂牌子:“美国只有一头疯母牛。”  于是换了一个像模像样的男人,主持同样格局的讨论:上台的女人,向观众坦白自己的外遇,然后请出蒙在鼓里的丈夫以及姘夫,让她当着这两个人再坦白一遍。结果当然是满台男女乱打乱骂,台下一片喊好,警卫适时冲上台拉开厮打的人们。此节目还换一些花样,“坦白”同性恋,畸恋之类,上台的人物越来越肥胖难看,打扮也越来越暴露丑陋,话说得更加不堪入耳,打骂猖狂几乎要当台动刀子,台下的呼啸赛过罗马斗兽场。最后花样玩尽,在美国难以为继,到英国电视台来混骗了一阵,同样愚蠢而肮脏的勾当,终于彻底消失,不知所终。  看来笨也有到底的时候,此种节目翻来覆去,西方电视观众能看得下去,也真是奇迹。

图书封面


 伦敦浪了起来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作者赵毅衡教授是旅英作家虹影的前夫。。。第N个受聘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职的中国教授。在书里,英国著名Bloomsbury 派的很多名人渐次浮出水面,不经意间民国名媛凌淑华(坊间传言徐志摩的第四个女人)进入了视野,还有朱利安,伍尔芙,陈西滢,。。。胡适,林徽因,八宝箱公案,一地鸡毛,眼花缭乱。原来是一本高知八卦书。结合《伦敦诱惑》看比较有趣,多视角。原来伦敦的Bloomsbury 与其在中国的翻版新月社,在20世纪初叶到30年代及后来的解放前夕,上演了这么多的惊世骇俗、错愕和悲喜交织。Bloomsbury也好,新月社也罢,其内核大约都是赵教授概括的:那个环境下英中知识分子圈的自由主义之精魂。
  •     燕卜荪:某种复杂意义西南联大在长沙西南二百里的南岳村复课。三年级必修的《莎士比亚》课连书本都没有,燕卜荪上课,凭记忆在黑板上默写了整出《麦克白》,一时传为佳话。据巫宁坤回忆,是整部《哈姆雷特》。据赵瑞蕻回忆,燕卜荪背出来的是“整段整段《奥赛罗》”,英诗课还得背出乔叟和斯宾塞。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在长沙时期,燕卜荪上课,的确只能凭记忆。赵瑞蕻先生说战事倥偬之中,上燕卜荪的课,让人恍然觉得如身临秦火之后,天下无书,学子只能靠儒士整部背诵经书。燕卜荪成为西南联大传奇人物,还因为他的“诗人风度”:极端不修边幅,而且好酒贪杯。又一夜倒上床时,把眼镜放在皮鞋里,第二天踩碎了一片,只好“半壁江山,坚持抗战”。由于上课生动,燕卜荪与闻一多、吴宓、冯友兰成为课前学生必然演出抢座位闹剧的热门教授。赵瑞蕻教授回忆,在昆明时,西南联大到了鼎盛时期。当时外文系开一门“欧洲名著选读”,由十几位教授,各以一堂课讲一本书。师资阵容如此,恐怕在中国教育史上,空前绝后。西南联大两年,也给燕卜荪留下最美好的记忆。他在一篇回忆《战时大学》中问道:“你能想象牛津与剑桥全部搬到英格兰西北僻乡,完全合并成一个学校,而不争不吵?”中国知识分子的敬业合作精神,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巫宁坤回忆说,1950年他回到北京,见到当时尚在京的燕卜荪。他希望听听燕卜荪对奥尔森指名批判长文的反驳,燕卜荪只说了一句“没听说过这个人”,就扫荡一净,何等干脆!1983年9月,巫宁坤教授有机会访问七十八岁高龄、已经退休的燕卜荪,细数联大北大同事别后的坎坷生平,感慨万端。巫宁坤邀请燕卜荪重访北京,而且“不必演讲”。不料燕卜荪回答说:“我喜欢演讲!”-----------------------------奥顿:走出占地的诗人1937年奥顿奔赴西班牙,想做一个战地救护车司机。西方好几个青年诗人死于战地,奥顿急于加入他们的行列。[Isherwood不是Auden的男朋友。]-----------------------------轮回非幽途:韦利之死韦利之前,英美译者的翻译均用西方格律诗。韦利应和庞德开始用自由诗译中国诗,使得许多不懂中文的读者惊叹中国古典诗歌的“现代性”。……中国诗从唐代起,就只用一百多个韵部(即在宋金后称为“平水韵”的分韵法),而英语有一千五百多韵部。中文押韵比英文容易得多。选用韵词实在不难,因此流畅自然。一旦译成英语格律诗,全成了“险韵”,译文难逃精雕细琢,华丽而做作,与大部分中国诗的意境正相反。1916年,他完成第一本译诗《中国诗一百首》,没有出版商肯接受。韦利的同窗好友,著名美学家Roger Fry愿意资助。自费印了一百本,韦利寄给当时文学界权威Lytton Strachy,受到一顿嘲笑;韦利寄给庞德一本,结果庞德与这位无名小职员成为好友,还拉上另一位无名小诗人艾略特,三人每星期在伦敦索和区喝一次咖啡。其实,韦利的生性,连作教师都不适合。他是东方学院的“名誉讲师”,只给研究生和教师开讲习班。我在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导师白之先生,就参加过韦利的讲习班……但是这些讲习班经常冷场,因为参加者不知道提什么问题,才不至于浪费大学者的时间,而大学者也不知道学生想了解什么。的确韦利只适合与大英博物馆的收藏终生相守——他实际上是个书斋学者。韦利其实是个书蛀虫式的语言天才,他除了欧洲主要语言外,还会中文、日文、蒙文、梵文、虾夷文。但是他学活语,方法同死语一样。韦利终生无法说中日文。如果来访的中日学者不能说英文,他们就用笔交谈。因此,说一口漂亮英语的中国学生徐志摩,就成为韦利的好朋友,给韦利解决过不少难题。徐志摩不幸去世时,韦利悼文的标题竟是《欠中国的一笔债》。临终时神志不清时,他毕生研究的东方语从脑海深处浮出来,代替了英语。照料他的妻子说,“我去沏茶,你也来一杯?”(You too?)韦利说:“别说,别说这话。”妻子莫名其妙。正好他的学生David Hawkes来探视,闻之愕然:韦利肯定把you too听成了“幽途”。所谓“幽途渺渺,谁与招魂?”韦利的妻子还说到,在半昏迷中,他常说一个词,声音听起来像“sala”。妻子问他是否指西人的"生死界"(Limbo)。韦利点头。此事让笔者费劲猜详:韦利懂的语文很多,这是什么语言?可能是日文“空”,sora,天空之意。韦利感到自己的灵魂在空中飞翔。我想,另一个可能,韦利说的是梵文samsara,轮回,临终呓语不清,他妻子听错了。[罕有的没有中文名字的人。Hawkes也没有。]-----------------------------我的老同事庄士敦所有关于傅仪宫廷的中国文献,都把庄士敦写成西方文化的代表……而在英国人眼中,从几种传记引用的当时文献来看,庄士敦确实一个过于热心拥抱异国文化的怪人,甚至是一个一心效忠外国主子的“英奸”。有传记资料说他死于肾衰竭。但是也有说法说他“失恋”后跳进苏格兰冰凉的湖水里,被救后染上肺炎,不治身死。后一种说法虽然太浪漫,却是东方学院野史上的通用稿。-----------------------------制造剑桥神话的徐志摩当时中国钱也真值钱,一个破落地主之家——例如,鲁迅周作人之家有足够钱供兄弟俩在东京闲住多年。细读一下,就明白徐志摩在剑桥如此惊喜地“发现”的,与你我各位在国外发现的完全一样:孤独。[还有一样:人情冷暖。其实不需要在国外发现,不过更明显而已。]-----------------------------朱利安与凌叔华朱利安现在喜欢一个人想心事。朱利安原是到中国寻找死神,却投入一场亡命的爱情。似乎应验了他诗人之心的呼求,在马德里守卫战中,德国法西斯的飞机炸中了他开的救护车,弹片切入胸腔,朱利安重伤身亡。[凌这样一个女子应当有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还好知识分子不是包法利夫人,收场不会凄凉。]-----------------------------老舍:伦敦逼成的作家他为数不多的洋人朋友中,有一个怪人Clement Edgerton。此人下了十五年功夫,译出了《金瓶梅》,可能是至今英文惟一译本。初版时,尚为英国书刊检查所不容,因此“淫亵”段落全译成拉丁文,似乎专供懂拉丁文的牧师享受。扉页上写了题献给“好友C. C. SHU”。前言中又说“如果没有好友舒庆春的慷慨帮助,恐怕不敢担此重任”。但老舍的任何回忆从不提此事。须知《金瓶梅》德文版出版时,中国留德学生示威抗议,差点把译者库恩先生揪出打一顿,罪名是侮蔑中国人。这么说,老舍的小心也有道理,至少直到文革,红卫兵不知道此事。据说老舍在跳湖自杀前,在岸边犹豫了几乎一整天。如果加上“译淫书有辱国体”罪名,又如何?或许就下决心不死了,因为《金瓶梅》至少说明世态无常,宠辱易变,大可冷眼观之。[D. E. Pollard也考证过老舍的工资问题,结论是东方学院按规矩做事,绝没有亏待中国教师。]-----------------------------萧乾在战时英国那是个青春的时代,那是个神童的时代,那时的文人上五十就被称为“某老”(现在称作中青年)。萧乾成为二次大战中惟一直接报道欧洲战事的中国记者:英国议会关于滇缅公路辩论、敦刻尔克大撤退、伦敦大空袭、英德大空战、V-2飞弹……此后又是给中国读者好消息的使者:诺曼底登录、强渡莱茵河、进攻柏林、联合国成立、波茨坦会议、纽伦堡审判——每件大事,都被他赶上了。1942年东方学院避轰炸搬到剑桥(当时英德交战双方有个约定:德国不炸剑桥牛津,英国不炸海德堡图宾根)……[而李欧梵写到,徐志摩错过了所有大事件。照片中的萧乾完全像电影中的人物。]-----------------------------组织成的距离:卞之琳与英国文学家的交往先生有一种气质,即很多人发觉的“内秀”,让人觉得这个性情平和的青年诗人,不仅聪慧,而且值得信赖。Sir Harold Acton……说现代诗表面上比古典诗容易翻译,其实不然。因为其韵律结构不拘公式,却极其细腻。为说明“现代韵律”,他举的例子是卞之琳《还乡》诗句:“眼底下绿带子不断地抽过去”,汉语是模拟火车驰行的节奏,而英译怎么也无法表达。白英(Robert Payne)对卞之琳个人的描写,相当出奇:“一个人在简陋的小屋里工作,屋内的唯一装饰,是墙上一张倒挂的世界地图。”-----------------------------许地山的留学观:为我所用许地山的愿望是“在牛津作一辈子底书虫”。精研并且经验各种宗教,使他不会执著一说,并且看到,任何情绪的狂热,都不是教义精神所在。[绝口不提不一定是不好,可能是太美好,必须藏起来。]-----------------------------求博还是求精:傅斯年的例子那是个巨人辈出的时代,那是个创业奠基的时代,那是个给中国文化立下新标尺的时代——我说的当然是五四时代。但是,一旦我们搁开历史的放大镜,就文论文,就人论人,我们也会发现那是个过分自信的时代,“天将降大任”幻觉太多的时代。那时的人物,包揽天下的气派很大,却比我们更会做蠢事……1917年留洋出身的胡适,到北大哲学系,第一次开“中国哲学史”课,号召国学批判,学生差一点要罢课轰走这位教授。……傅被同学邀来听了胡适一课,下断语说:“虽然读书不多,说的不无道理,不要闹了。”当时聚集在柏林大学的有一大批中国朋友,包括陈寅恪、俞大维、毛子水等,加上徐志摩、赵元任、金岳霖先后来访,均为一时之选。这批中国学生,都以欧洲启蒙大师莱布尼兹的通才为治学榜样,同时学多门,形成了一个“中国百科全书派”。傅斯年之求博,甚至在这批人中,也成为奇谈。有一次吃饭,傅斯年书包奇重,原来是装着三大卷《地质学》。连主攻地理、兼学希腊罗马古典的毛子水,都说他如此读书,将“劳而无功”。1926年,胡适到欧洲,傅斯年作为胡门第一弟子,赶到巴黎见面。二人长谈后,胡适非常失望,觉得傅在欧洲六年,“漫无纪律”,远不如留在国内的顾颉刚用功而有所成。这位当年来听课能使胡适提心吊胆的学生,“整体治西学”六年后,竟然会因为“不用功”而受老师训斥,也是奇事。求学位,求学问,都得及早找准目标,锲而不舍,自然散漫不得。如果确实是学习能力极强,理应成为通才大儒,也有个从博到精的门径规划。陈寅恪作为中国现代第一学者,也是学的门类极多,把藏文、突厥文、波斯文、阿拉伯文、梵文文、巴利文、希腊文、拉丁文,全部学了,因此成为能解决中西交通,及五代隋唐历史种种难题的唯一专家,漫而不散,恰好汇成一家之言。 [我的困扰。现在不是到处提倡跨学科吗?!]-----------------------------拼命精神,打油风趣:刘半农之留学[胡适:守常惨死,独秀幽囚,新青年旧伙,如今又弱一个;拼命精神,打油风趣,老朋友当中, 无人不念半农]他提倡使用惊叹号,被人称为“外国舌头”,文中用之,即成“亡国之音”。刘半农在1921年夏天转到巴黎大学。法国“国家博士”答辩,是出名的难。记得曾听过钱钟书先生在闲谈中说,法国“汉学大师”伯希和等人,喜欢在博士答辩时以偏题难倒中国考生以炫学,钱对此很反感,因而放弃在法国读博士。刘半农是个聪敏人物,鲁迅称他为“上海来的才子”:点子多,头脑快,什么都来得一手。但是,他也是个学习上极其专精,务求甚解的人。中国文人,向来以四体不勤为正宗,摆弄机械的能力,总是较差。鲁迅悼念他时,为之辩解,说刘“浅如清溪”。[抄了半天就是为了这一句。Robert Ross有回跟Wilde抱怨Bosie,说he's just a shallow little... Ada Leverson接口:"Rivulet?"]-----------------------------邵洵美:中国最后一位唯美作家英文名Sinmay Zau[方平是邵家女婿。关系这东西,真是可怕。]-----------------------------这个哑巴太会说:英语散文家蒋彝记住四个字:可口可乐。
  •     作者赵毅衡教授是旅英作家虹影的前夫。。。第N个受聘于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职的中国教授。      在书里,英国著名Bloomsbury 派的很多名人渐次浮出水面,不经意间民国名媛凌淑华(坊间传言徐志摩的第四个女人)进入了视野,还有朱利安,伍尔芙,陈西滢,。。。胡适,林徽因,八宝箱公案,一地鸡毛,眼花缭乱。原来是一本高知八卦书。结合《伦敦诱惑》看比较有趣,多视角。      原来伦敦的Bloomsbury 与其在中国的翻版新月社,在20世纪初叶到30年代及后来的解放前夕,上演了这么多的惊世骇俗、错愕和悲喜交织。         Bloomsbury也好,新月社也罢,其内核大约都是赵教授概括的:那个环境下英中知识分子圈的自由主义之精魂。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一部很真实的和现在有点年份的伦敦。可以在kindle上面买到这本书,很值得看,因为我就是爱伦敦!
  •     发现很多篇都看过了,后来分开收入于《对岸的诱惑》与《有个半岛叫欧洲》。
  •     此书八卦之繁密有料,真令人如饮醇酒
  •     我貌似看完了啊。。。。才一个月,都不记得了。。。晕。。。
  •     同样是文化游记,更喜欢赵先生的《有个半岛叫欧洲》。
  •     把八卦写到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水平了。其中一些篇章是作者多年搜集材料所得,非寻常辗转贩卖之旧货。
  •     书名翻译得好,比Lonely Planet好看(Kindle版达成)。
  •     大凡一个历史上可观的群体,总得有那么一位风趣风趣人物。不然这个运动,这个时代,也就太沉闷了一点。后代的好事者如我,也就少了可写的野史轶闻。
  •     八卦奇书。不过,中文书名好像很误导人
  •     真是好看的八卦。
  •     因为先看的是《彼岸的诱惑》以及《有个半岛叫欧洲》·看这本真是相当的无感啊·
  •     好多八卦;原来bloomsbury也是个I have to come out as a straight的地方。。。
  •     从不过时,永远迷人。
  •     聊可一读吧
  •     他不喜欢伦敦,他崇拜五四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