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日本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各国文化 > 命名日本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209046695
作者:汤祯兆
页数:245页

作者简介

《命名日本》是作者继《AV现场》和《整形日本》再上层楼之作。作者用“容易命名的女人”、“男人名字就是苦”、“消费男女的文化原象”把书分为三个部分,同时,对应三个部分又分别安插了三场对谈:和陈效能谈女人,和吴俊雄谈男人,和吕大乐直接谈命名。
人妻、女子铁道迷、女子高生、主妇、悠长假期、落水狗、化妆狂、巨乳、购物狂、腐女子、老头、武士道、足球、寅次郎、欺凌、百货公司、感泪、郊外、文坛、御宅族、M型社会、AV等等。知道这些字词的意思,并不单为追赶潮流。这其实是为读者提供认识日本社会当地语境的新线索,让大家考察日本人在过去二十年,如何透过创作新的词汇与概念去面对社会不安,重新认识自己及他们身处的环境。 从窥看日本的文化现况,预警香港的文化断层。

书籍目录

序一 阅读日本的快餐法则序二 命名从来是一种策略1 容易命名的女人1.1 “人妻”的易容术/0051.2 女子铁道学入门/0111.3 日本女性的AV下半生/0171.4 日本中学女生的时代变化/0211.5 专业主妇的去向/0271.6 腐女子的前世今生/0331.7 落水狗的美学/0391.8 电车厢内的化妆狂/0431.9 丰乳传说的现代神话/0471.10 购物女王的浴血人生/0511.11 十年《长假》有时尽,濑名小南去无从/057对谈:姐姐妹妹自发功直到香港的尽头/0632 男人名字就是苦2.1 老头的夕阳美学/0792.2 武士道电影的新诠/0852.3 为何会是足球?——J-League的民族心理及国族认同考核/0892.4 寅次郎的流浪传奇/0932.5 欺凌的失焦——受害至加害的转化/0992.6 运动教坏人?——日本青少年的育成误航/1032.7 自行车的人车合一美学/1092.8 反乌托邦者的选择——野泽尚自杀之路/1152.9 寺山修司2006札记/1212.10 十一月,去看寺山修司/127对谈:怎么天生不是女人熟到陌生/1333 消费男女的文化原像3.1 文坛偶像畅销构造攻略/1493.2 百货公司城市末日?/1553.3 郊外病理学的思考/1593.4 香港与日本在流行文化上的“友好”关系/1653.5 泪之消费——感动市场的思考/1693.6 《禁室培育》的文化根源/1753.7 宠物狂的两极化年代——人的动物化世纪?/1813.8 手机文化的研究新潮/1853.9 “M型社会”的误读/1893.10 香港对日本AV的色情想象/1933.11 社区重建的地缘动力/2013.12 “新新宗教”的幻想光环/2073.13 温泉与日本性/213对谈:命名大起义上下而求索/219附文一 下一站,命名附文二 离陆的思想与着陆的思想后记由《整形日本》到《命名日本》

编辑推荐

  从整形丰乳内窥浴血人妻,由误认腐女子远视误读M型,插手日本,预警香港。  如果日本算是抄袭,香港流行文化可能连二手的也不是。在这个意义底下,也许没有人会找不到理由去读汤祯兆的这本《命名日本》,尤其是连大学通识课程也和你分享“Ga妹是怎样炼成的”。  ——朗天  “应景”也许是日本流行文化的一个重要机制,从大众心理上说,不仅是一个消费对象,而且是把“流行”延续下去的链条,他们的流行文化之所以层出不穷,无怪乎这样一个机制存在。汤兄的《命名日本》,对这一点把握十分到位,值得称许!  ——毛丹青

前言

  我读汤兄《整形日本》的时候,有过一些隐约的印象,后来逐渐变得明确起来。所谓印象,并不针对任何抽象的日本,反而都是细节上的内容。类似“御宅族”、“腐女”、“水手服灯笼裤”之类的词汇,原本都是捕风捉影,很难与日常相识的日本人对号入座,加之这些新派生的概念犹如夏天河沟儿里泛滥的雨水,有的沉淀下去,有的随波逐流,几乎在瞬间之内就消失一空了。  日本每年都评选“最佳流行语”,但奇怪的是真正能留得住的词汇并没那么多,一般不用几年就被日本大众彻底忘掉,大部分流行语都变成了当年的应景道具。顺便说一下,今年日本的最佳流行语叫“阿软佛”,源于英文“Around Forty”,然后把它拆开变成“Aro For”,意思是“40岁上下”的女人。由头来自一部同名的电视连续剧,专门讲日本40岁上下女人的那些杂活事儿。  从上述不难看出,“应景”也许是日本流行文化的一个重要机制,从大众心理上来说,不仅是一个快捷消费的对象,而且还是把“流行”延续下去的链条,他们的流行文化之所以层出不穷,无怪乎这样一个机制的存在。汤兄的《命名日本》,对这一点的把握十分到位,值得称许!  不过,话虽这么说,跟我常年居住日本的经验相比,是不是还有另外一种阅读日本的法则呢?这里暂且把汤兄的日本文化论戏称为“陕餐法则”,因为他表达清楚,点与线的连接十分般配,读完后给人的整体感和饱食感都很强。

内容概要

汤祯兆,香港作家,长期从事文化写作,兴趣由文学至电影,再扩展至文化研究。主要写作领域包括日本文化研究、社会文化观察、电影解读、文学创作及评论等,著作发表也由香港延伸至台湾及内地。曾任香港电台“开卷乐”及“东洋现场”节目主持人。目前为《亚洲时报》网络版,香港《文化现场》,台湾《台湾电影笔记》,内地《城市画报》、《上海壹周》、《新视线》及《南都周刊》等的专栏作者。曾在香港中文大学新闻及传播学院教授“创意媒体写作”。

章节摘录

  1 容易命名的女人  1.1 “人妻”的易容术  《现代人妻读本》(1938)又或是《人妻的教养》(1940)之类的作品.当时并不罕见,都是由一些医学博士执笔,用来教导妇女在婚后生活中所需的医学及实用常识的指南式读本。当然今天假若在日文的网络搜寻机器中输入“人妻”,大抵出来的九成均与色情产物有关,时代的变化绝非语言本身所能自主操控。  “人妻”的浮世相在当代的日本传媒语境中,“人妻”确属针对的焦点,即使不刻意从色欲角度去描摹,现实上的切入取向也是以负面为主。母亲以及妻子的角色,往往令不同年纪的日本女性感到沉重压力,因而产生奇异的行径。《周刊大众》在2002年6月24日便曾报道,不少年轻的新婚女性出现下厨偏执症,对食品的味觉出现怪异的沉溺。例如有主妇无论弄任何菜肴也一定要有沙拉酱,亦有人包饺子时加上薄荷作馅料,更甚者在芝士蛋糕中加上豉油等等。传媒认为这是传统家庭结构崩坏的恶果,年轻主妇再没有参考对象,亦没有为家人服务的律己精神。

图书封面


 命名日本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9条)

  •     老是引用别人的文章,酒井顺子的“落水狗”,前前后后出现在N篇文章里,大抵都是写给杂志的吧。装装装,继续装吧。写论文呢你,讨厌!100502晚外公家
  •     刚看到这本书时,觉得还不错,毕竟书里面谈的话题对我写论文都可能有帮助。可惜,买了回来看了一下,觉得一般般,感觉,作者对书中的话题都是很泛泛地一笔带过而已,没有太多的深入。所以,买了后其实觉得亏了。。。本来不想当成快餐来吃的,可惜,真的只是快餐而已。可能作者以前对此类话题写得太多了吧,现在觉得没有必要写深入了,可是,对于第一次看过他书的读者来说,这MS不太好。书中的图也不是很喜欢,唉,不能说烂,只能说,不是很喜欢。希望下一本会更好些。
  •     从《菊与刀》那本日本的镜象观察开始,关于日本社会的一切总能挑起重重迷思和战幔。一面是特别羡慕,一面又是源于民族上的反感,于是在这种二元的对立情绪场中,就很难清楚的看到日本社会多元价值的纷呈。比如一边是男尊女卑的家长制,另一边又是叫人咋舌的性爱解放。而这种任何意识形态均可并生共存的、几乎矛盾的时空压缩载体,又恰恰是日本文明的标志所记。于是怎么跳出这种对立情绪,一边遥接大和古风的文化品味,另一边又深入现代日本的形体活动,进而做社会文化关照,就算是非常重要的写作姿态和策略了。香港多重战线文化人汤祯兆绝对算得上个中好手。汤写作的方向和旨趣一直自定位为“乱步”和“杂踏”的“流民”,走的是“沿街看风景,翻书寻自省”的驳杂一路。当然,这里面肯定有香港文化人时时自省的谦和。毕竟香港殖民地的背景文化,本身就含有“博取所需,不囿一门;质素先行,题材不限;草根自学,尊重经典”的素质。再者就像汤自己讲的:香港的成长经验教晓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最重要自觉性,应该体现在不可自觉为知识分子的身份上。于是乎,这种“不自觉的自觉”正好轻省的绕开了关于日本社会那些已然过分拥挤的假大空的宏大叙述。比如汤在文字中就从不讳言自己对日本(流行)文化的放纵沉溺,但是从这种低处的沉溺中,他又可以向上直陈到动漫、电玩、影视等日本文化创意工业勃兴、发展、求变的轨迹,以及日本人如何将独特的审美观和大众流行文化工业融合,运用不同产业的配合营运,从而汇聚生成创作上的爆发力之种种见解。真是有点“散兵游勇、低空飞行”的架势,从低处采撷,在高空击破,既娱乐了别人,又娱乐了自己,是众乐乐的文字。之前读过其《整形日本》,如果说《整形》还只是“冷观日本”的话,那到这一本《命名日本》,就已然开始“插手日本”的实质动作了。所谓“命名”,其实可以算是一种比较好玩儿的、讨巧的写作模式和角度,当然,“命名”也有其特别的论述权利向度。正如汤在为好奇的读者提供消费这些东瀛字眼的部首索引的同时,也清楚地看到了这些字眼所带动的两性处境,教育体系变化衍生,消费文化的模式衍化等问题。老人家讲“名不正则言不顺”,欲“正名”必先“命名”。当然,纵观日本社会的“命名文化”,肯定是根深于更硬性的商业考量。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这种“命名”也刚好有意无意的将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被视为问题,进而展开相应的示警和归纳。正如梁文道所说:借助这“命名”功夫,打造媒体渴望的新形象、新名词,让大家在消费产品之余还能引入一种可堪咀嚼的次文化系统,可以投身其中的生活方式的做法。背后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引发此地的人们思考流行文化、次文化与创意经济、文化产业息息相关、唇齿相依的关系,从而更具建设性和创造性地对其加以利用。从《整形》中的御宅族、蛰居族、暴走族、寄生族,到这一本的“人妻”、“腐女子”、“丰乳”、 “武士道”、“欺凌”、 “宠物狂”、“AV”、“M型”等一大堆至潮名词,汤正是通过这些命名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日本流行文化进行了探本溯原的考察,从而让我们看到了日本纷杂多端的社会趋势,当然在这些指涉的现象之上,汤也注入了新的意义。比如汤讲“腐女子”与“落水狗”,骤眼看,两个名词像一回事,但其实不然。那种30多岁还单身的女子,即为落水狗。但事实上,和无聊空想的腐女子又根本不是一族的。落水狗大多充满机心的盘算,并且在感情上都有很大的空间供她们玩儿与婚姻无关的周旋。当然,在这种落水狗的阳刚美学之后,如果将其解魅,还原至日常生活层次的话,汤也梳理明辨出了这群女子在大都市里沉重精神压力的另一面。又比如“化妆狂”和“御宅族”,在汤看来,根本就是一族的。毕竟能在地铁车厢内公然化妆的行为,其实反映的是一种无视社会现实的态度。而这就几乎和御宅族同出一辙,反正都是把虚构的价值凌驾于社会现实之上。再比如“动物狂”和“寄生族”,汤从一种日本人已经不单纯把动物视为他者看待的社会行为中,观照出了当代日本人的动物化倾向。即动物追求“欲求”,人类寻索“欲望”,毕竟欲望除了建基于个人的主题性上,同时亦必须依赖于他人的存在才得以完美拼合。于是这种由沉溺于宠物以寻寄托,到化身成动物化的一员,其实也未尝不是日本社会的代价。 由此可见,汤在以 “命名”为向度梳理种种流行文化现象之时,更透视到了流行文化底下的当代都市人面临的共同的生存景况:关于后现代社会中,人的物化和动物化,以及对于后资本主义时期,大面积消费文化的无望沉溺。总之,关于日本社会的种种,一定要回归到日本的特别境况中去考察,比如很多西方学者不理解,那个“寅次郎”何以成为日本人普遍认同的国民化偶像摹本,而这,就要从这个男人如何以柔性的个人主义,对时代和制度做出私密性抗衡这一点出发去看了。再比如说回日本的“AV”文化产业,汤这代香港学者绝对对AV有特别情怀,近乎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缠关系。但是汤在这种纠缠之外,也讲的很明确:“凡事都有不同的可能性,在乎我们想去认识哪一面的日本,而不是在想象日本”即是说,如果我们惯用窥秘的、割裂的角度,和身居道德高地予以批判的姿态去观察日本情色文化的话,那我们所见的,也只能是整个华人社会对其“变态”的误读了,并且这种“误读”竟然延伸至将日本AV视为华人色情指南的地步。搞得前些日子饭岛爱一吊颈,大家唏嘘缅怀半天。更可见日本文化喂养大家到何种地步,几乎连色情想象,都需要他国指南。纵观汤的这本《命名日本》,其实更是在或隐或现的指涉香港本土。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当然,有一些儿二手、三手的经验亦有必要叫内地这边加以借鉴,并且获得一种知性的刺激去为这边的境况想象。毕竟,这个当代亚洲的第一文化输出大国,以及其背后整体的结构性视野,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并从中寻求各自的路向。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并不是很好读的一本书,非常浅显的社会现象可探究总是那么深刻,而对于《悠长假期》的冷眼旁观,无疑是让读者的单向思维更丰富开阔一些。
  •     粗糙的文字,粗浅的解读,作为日本流行文化的索引好了。
  •     “本来以为虚构是解放记忆追求自由的重要手段,冷静下来才发觉反倒成为了虚构的奴隶——得到自由的一刻,却又成为不自由的一员,寻找解放的荒谬莫过于此。”
  •     反而觉得里面三篇涉及香港的访谈更好看
  •     人妻不伦/ 腐女子广义是指整体上的女性御宅族,狭义则指沉迷于男同性恋及性爱题材的小说和漫画的女性。/男人的名字就是苦
  •     解读各种日本流行文化标签,像论文,泛泛而读。
  •     与整形差不多,感觉后面的序文才比较有看点。
  •     呃 一本看下来就只觉得其中几页有趣。是我对日本懂的太多了吗⋯
  •     这个行文真是要命,所有的话说得都别扭
  •     近日读过的日本谈书籍里最有学术气息也最客观冷静的一本,正因如此,它也是最无聊、最无趣的一本
  •     封面就是电车里面的AV女郎
  •     。。。
  •     之前看过的,知道了很多经典日剧
  •     读过,并且重读中,真心认为有日本人的写书特点,有数据有事实有例证,但能不能再多点中国式的深度分析呢???
  •     个人觉得比字解日本有意思,虽然都从词汇下手,尽管其实也不是那么有可比性。对谈无感星人那些部分草草带过。总体来说并无太大受益感甚至读过之后也没有出现多么深刻的印象,除却我主观不会读书之外也能证明些什么的吧,大概,笑。
  •     里面的对话比正文好。正文可能是杂志专栏,时有重复内容。
  •     这是我下到的最后一本电子书~#新浪爱问手动点蜡烛#
  •     09年5月4-8日
  •     每篇都短小但涉及很深入,文化研究隔行也隔山
  •     要成为文化输出大国,首要条件就是没有任何意识形态的底线限制。
  •     因为去上日本经济的课,所以特意有去关注日本文化。这本书让我看见了一个不一样的好奇怪的民族,但是很真实、很有腔调。
  •     感觉不佳
  •     小品文,浅尝即止,不过还是蛮有意思的。其实我好多年前就想看这个作者的《AV现场》,但这个不可能在大陆出版……
  •     以香港的视角解读日本文化,还算可以,但谈的不深入。青番茄借阅。
  •     香港人透过书本看日本
  •     社会乱象大杂烩,无聊又肤浅
  •     读着读着越来越像影评,有几篇标题和内容牛头不对马嘴,比如禁室培育,半天没看出个所以然。
  •     命名日本,你想了解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日本?这是我们必须弄明白的问题,否则越看关于日本的各种书籍,越有堕进迷雾的感觉。
  •     文笔着实晦涩,可读性不高
  •     很好读[因为很浅。。。
  •     汤的文章短,但功力深。港台文化研究少内地定式,反而更自由些。
  •     汤祯兆所有的书讲的都是同样的东西
  •     先有整形后有命名,多次引述整形的观点,内容交叉。相比前面系列,命名的内容整合有所提高,但少不了的依然是大量引用日本某某专家的观点,像一本学生的论文。看到第三本终于明白为何与汤少有共鸣,一是引用文太多,二是汤更像是一个影评家,没有看过他提及的日本电影,无法有同步的代入感。书中的访谈还不错。
  •     我发现国内对日本的介绍太落后了~~
  •     语言很拗口,部分关于日本女性的写作让我恍然许多一直留在记忆里的零散线索。
  •     买了几年了,现在才有闲情翻出来看完,较之整形日本要差一些。
  •     提出了不少有意思的命题,兴致勃勃地看完,发现一点都不尽兴,行文有种浅尝辄止的感觉...
  •     如果是初中看的话估计感触会深一点,而且赶脚要先把《整形日本》看完,多次提到……
  •     剖析日本文化
  •     “我觉得当有人在描述自己,自己感不感到被冒犯,其实和自己的安全感有关。假如我是一个对自己很有安全感的人,无论你说什么,我都会觉得你只是有你的看法,我不会觉得自己被冒犯,因为我不介意。”——汤祯兆
  •     作者是个“港独”,不过这没人管。
  •     感觉像是过期期刊,有着发霉的可疑味道。
  •     谈的很多 说的很少
  •     读起来很枯燥,引用的比较多,有时候看着看着就看不懂了
  •     不错的一本书...
  •     不好读
  •     这算是日本通俗社会学的一本目录吧,驳杂而浅显,但是其中几个段落确实颇有受益。
  •     社会上不是全然没有经济爆破的危机意识,然而长期的经济高度增长,已经为自由的论调打下坚实的基础,表面上每个人口头上都要为自己负责,现实上撒娇及逃避意识却益发明显。
  •     没怎么看完,主要是看着那些字就不怎么想看下去...还是比较现代的,我喜欢古典一点的。
  •     提供一个角度 平常可以有意识地关注并总结这些问题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