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各国文化 > 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1998-05
ISBN:9787108011374
作者:(法)孔多塞
页数:213页

作者简介

《史表》是孔多塞一生最重要、也是最后一部著作。这部书鲜明地反映了启蒙时代的历史观,在书中他努力想阐明历史发展规律、阶段和动力都是什么。本书作者是西方历史哲学中历史进步观的奠基者之一,他的声望和思想贡献主要在于他这部匆促草就的《史表》。本书被后世公认为代表着启蒙运动理论和思想的一个高峰。

书籍目录

译序
绪论
第一个时代 人类结合成部落
第二个时代 游牧民族由这种状态过渡到农业民族的状态
第三个时代 农业民族的进步下迄拼音书写的发明
第四个时代 人类精神在希腊的进步下迄亚历山大世纪各种科学分类的时期
第五个时代 科学的进步从它们的分类到它们的衰落
第六个时代 知识的衰落下迄十字军时期知识的复兴
第七个时代 科学在西方的复兴从科学最初的进步下迄印刷术的发明
第八个时代 从印刷术的发明下迄科学与哲学挣脱了权威的束缚的时期
第九个时代 从笛卡尔下迄法兰西共和国的形成
第十个时代 人类精神未来的进步
参考书目
索引

编辑推荐

  一个人生来就有可以接受各种感觉的能力,有可以知觉和辩别它们所由之而组成的那些结单纯的感觉的能力,可以保存它们、认识它们、组合它们,可以在它们之间比较这些组合,可以掌握它们的共同之处和它们的不同之点,可以对所有这些对象加上各种符号以便更好地认识它们并促成各种新的组合。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18世纪法国最后的一位哲学家孔多塞(1743-1794)是启蒙运动最接杰出的代表之一,曾有法国大革命的“擎炬人”之称。作者早年以数学研究而享盛名,1769年入法国科学院,1783年入法兰西学院,1785年负责法国科学院的工作;他和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达朗贝尔、伏尔泰、杜尔哥等人友善,并参与了《百科全书》的活动。他亲身经历并参加了大革命。由于他与吉伦特党有联系并参与了制定1793年的吉伦特宪法草案,所以被罗伯斯庇尔政府以反叛罪宣判死刑。他在短期逃匿之后,与1794年春被捕入狱,随即死在狱中。本书就是作者在逃亡期间写成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译序  本书作者、18世纪法国最后的一位哲学家(philosophe)孔多塞(Condorcet,MarieJeauAntoineNicolasCaritat,Marquisde,1743—1794)是启蒙运动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曾有法国大革命的“擎炬人”之称,  作者早年就以数学研究而享有盛名,1769年入法国科学院,1783年人法兰西学院,1785年负责法国科学院的工作;他和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达朗贝尔、伏尔泰、杜尔哥等人相友善,井参与了《百科全书》的活动。  作为合理社会的—个必要条件,孔多塞认为社会政治研究必须引用数理方法,使之成为一门新学科,而概率论则是通向这门新学科的桥梁:即,我们对社会现象的叙述是不可能精确的,但是对这些现象的概率估值却是可以精确确定的。这种以数学方法处理人事问题的努力,使他和维科并列,成为18世纪建立“有效的”社会科学的努力中最有贡献的两个人。他的这—努力表现为他1785年和1793年的两篇论文《简论分析对从众多意见中作出决断的概率的应用》和(概率演算教程及其对赌博和审判的应用》(即Essaisurl’applicationdel’analysea la probabilite de decision rendue ala pluralit6de voix和Tableaug6neral de 1a science gm a pourlobjet lapplication du calculaux science politiques et morales,英译见英文本《孔多塞选集》,Indianapolis,1976,页33—70,183—206)。他的目的是要创立一门社会数学,从而使知识摆脱人们感情的蒙蔽而步人纯理性的王国。  在百科全书派的青年之中,孔多塞是唯一亲身经历并参加了大革命的人。革命前,他是经济自由、宗教宽容和废除农奴制人身依附的积极审理传者。自1786年起,他的家就成为大革命前夕最有影响的沙龙之一。大革命期间,他以共和派的身份参加制宪议会,起草教育法案,提出了教育世俗化和普及义务教育的原则。由于他在政治上和吉伦特党有联系并参与了制订1793年的吉伦特宪法草案,所以被罗伯斯比尔政府以反叛罪宣判死刑。他在短期逃匿之后,于1794年春被捕入狱,随即死在狱中。在逃亡期间,他写出了他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后的一部著作《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此书于1795年死后出版(以下简称《史表》。  在思想上,他受到卢梭和杜尔哥很大的影响。在社会观点上,他坚持自然法的理论,反对封建等级特权:在政治观点上,他颂扬自由、平等、民权,人道和启蒙,谴责殖民者的掠夺,并把战争看作是“最大的罪恶”:在哲学观点上,他坚持无神论和感觉主义。《史表》一书鲜明地反映了启蒙时代的历史观,在书中他努力想阐明历史发展规律、阶段和动力都是什么。  孔多塞是西方历史哲学中历史进步观的奠基者之一。作为启蒙运动对天命沦和神学历史观的反题,他认为历史的进步是和人类理性在每一个时代的发展状况相制约的。历史并不是英雄人物所创造的英雄业绩,而是人类理性觉醒的产物。历史进步的阶段,基本上就相应于人类理性发展的阶段。因此,《史表》一书的主旨就在于表明,历史乃是人类理性不断解放的过程:第一步是从自然环境的束缚之下解放出来,第二步是从历史的束缚之下解放出来。进步的要义就在于扫除历史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这些障碍来自两个方面:既来自在上者的专制主义和等级制度,也来自在下者的愚昧和偏见;但是这两者都可以、并且应该由政治的和知识的革命而被扫除。历史也就是一幕理性力量自我发展的表现。人类必须服从自然律;但人类集体长期努力的结果,也反过来可以约束和利用自然力,而这仍然可以视为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人之解放于自然界的束缚,这本身也是自然的。同样,人类自由的增长,其本身也是自然律的一部分。这样,18世纪启蒙运动的历史观,—即进步取决于人类理性的发展,并且人们因此有理由对于未来寄予无穷的信心和希望,——就在他的《史表》中得到了鲜明的反映。

章节摘录

  我们发现历史上所曾有过的一切民族,都是处于文化的这种程度和我们仍可看到野蛮部落所处于其中的那种程度这二者之间的;当我们看一下各个民族的通史时,我们便可依次地看到他们时而做出新的进步,时而重新投身于愚昧之中,时而又在这种交替之间延续着或者是停留在某一点上,时而是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从大地上消灭,或者与征服者相融合或是生活于奴役之中,最后时而是接受某个更开化的民族的知识,把它们再传给别的民族;于是在历史时代的开始和我们所生活的世纪之间、在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各民族和欧洲今天的各民族之间,便形成了一条绵延不断的链索。  于是,我们就可以在我提出所要加以追踪的这一史表中,看出有三个显然不同的部分。  最初的那个部分,是旅行家们的叙述向我们展现了人类在不开化各民族中的状态,我们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去猜测孤立的人们,或者不如说是只限于以必要的结合而进行繁衍的人们怎样能获得那类最初的完善化,其中最后一步便是使用发音的语言;这是最显著的差异、甚而是惟一的差异,它以某些更广泛的道德观念和一种微弱的社会秩序的开端而使人类有别于像自己一样生活在经常持久的社会之中的其他动物。因此,我们在这里就别无指导,而只能是靠对我们智识能力和道德能力的发展进行理论观察了。  然而这类进步却是极其脆弱的,而各种科学将会更长期地停留在其最初的幼稚状态;——假如不是某些家族、而尤其某些特殊的世袭等级使之成为了他们的光荣和他们权势的主要基础的话。  人们已经可以在对自然的观察之上,再增加对人和对社会的观察了。已经有少数实践道德的政治准则一代又一代地传了下来,并由这些世袭的等级所垄断;宗教观念、偏见和迷信仍在扩大着他们的领域。他们继承了最早的社团、最早的骗子家族和巫师家族;但是他们却运用了更多的技术来引诱那些较为细致的人的精神。他们那些真正的知识、他们生活表面上的严肃性、他们对于俗人所愿望的那些东西所持有的那种虚假的鄙视,这些在人民的眼里都赋予他们以威望,而他们的威望则使他们薄弱的知识及其伪善的德行具有一种神圣性。这类社会的成员从一开始就以差不多同等的热情在追求着两项大为不同的目的:一项是为自己获得新的知识,另一项是运用他们所具有的知识来欺骗人民并统治他们的精神。  他们中间的聪明人尤其关心的是天文学;而且就我们根据他们著作的残篇所能做出的判断而论,看来他们已经达到不凭借望远镜、不依靠高于初步知识的数学理论所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了。  事实上,借助于一系列漫长的观察,人们就可以对星体运动得到一种很精确的知识,并达到一种可以计算并预言天象的地步。这些经验的规律,随着观察之扩展到更长的时间跨度,就  更加容易为人所发现,但它却一点也没有引导这些最早的天文学家们去发现宇宙体系的普遍定律;然而它们却足以供给人们的需要所可能感兴趣的一切东西了,或者说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并且有助于扩大这些篡夺了教育垄断权的人们的威信。  看来我们有负于这些人的,还有算术进位的发明、以少数符号表示一切数目那种值得庆幸的办法,还有以非常简单的技术进行我们的智力单凭其自身所无法得出的种种计算。这便是使人类精神的力量得以成倍增长的那些方法的最初事例,人类精神借助于它们,就可以无限地扩张自己的疆界,我们不可能为它规定一个它所达不到的限度。  但是我们却没有看到他们把数学科学推广到它那最初运算的范围之外。  他们的几何学只局限于为土地测量和占星学的实用所必需的东西,那只停顿在毕达戈拉斯传给希腊(或者是他所重新发现)的那个著名的命题。  他们把机械力学留给了那些要使用机械的人。可是,也有某些夹杂着神话的故事似乎是在声称,这部分科学是由他们自身所培育的,仿佛是要以这类奇迹作为打动人们精神的一种办法。  运动定律和理论力学,全然引不起他们的关注。  如果说他们研究医药学和外科学、尤其是以治疗创伤为目的的外科学的话,他们却忽略了解剖学。  同时,虚伪便把屠夫和杀人犯布满了欧洲。狂热主义这个魔鬼受到了创伤的刺痛后,似乎是加倍地凶残,并急于要把它的受害者堆积成山,因为理性不久就会把他们从它的手中夺走的。然而我们终于看到出现了一些具有温良和勇敢的美德的人,他们尊重并安抚了人道。历史提供了它可以毫无愧色而加以宣布的那些名字;纯洁而坚定的灵魂、与卓越的才能相结合的伟大性格,就跨过这些背信弃义、腐化堕落和残杀的场景而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展现了出来。人类仍然在抗拒着观照这幅图景的哲学家,但是人类已不再侮辱哲学家了,而且还向他展示了未来不久的希望。  科学的前进是迅速而又辉煌的。代数学的语言已经普及了、简化了、完善了,或者不如说,就只有在这个时候,它才真正地形成了。方程式的普遍理论的最初基础,已经被提了出来,它们所做出的解答的性质被深化了;三次方程和四次方程的解答已经被人解决了。  在意大利,史诗的、绘画的、雕刻的艺术,达到了古人前所未知的完美境界。高乃依宣告了法国的戏剧艺术已经接近于达到更高的境界;因为假如说,对古代的热忱或许很有道理,使人相信从曾经创造出了这些杰作的人们的天才之中可以看出有某种优越性的话,那么以他们的著作来比较意大利的和法国的作品,理性就不能不看出艺术本身在近代人手里所做出的真正进步。  意大利语这时已经完整地形成了;而其他民族的语言则每天都看到有某些自己古来的野蛮性在消失。  人们开始感到形而上学和文法学的用处;开始认识了从哲学上分析和解释由字和词的构成习惯所确定的各种规律或各种程序的方法。  我们看到在这个时代里,理性与权威到处都在竞相争夺自己的帝国,这场战斗准备了并预告了理性的凯旋。  正是这时候便产生了那种批判的精神,惟有它才能使得学问真正有用。人们仍需要去认识古人所曾做出过的一切;但他们开始懂得,如果他们要崇拜古人,他们却也有评判古人的权利。理性有时候要依靠权威,同时又是如此之经常地被用来反对权威;理性所欣赏的是:人们希望在理性中能找到某些支持的价值,或是人们要求为理性做出牺牲的动机。凡是把权威当作自己意见的基础、当作自己行为的向导的人,都感到要确保自己武器的力量,而不把自己暴露在理性的最初打击之下并看到它们被粉碎,这一点对于自己是多么重要。  对于科学、对于哲学、对于法理学以及差不多对于历史学一无例外地都用拉丁文来写作的习惯,一点一点地让位给了使用各个国度的日常口语的习惯。而现在就是应该考察这一变化对人类精神的进步有着什么影响的时刻了,它使得各种科学更为通俗,然而对于学者们来说却减少了追踪其普遍进程的便利;它使得一部书在同一个国度里被更多的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人们所阅读,而在整个欧洲却更少地被更有教育的人们所阅读;它免除了大量渴望受教育的人要学拉丁文之苦,这些人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办法获得一种广泛而深人的教育;然而它却迫使学者们消耗更多的时间从事研读更多的不同的语言。  我们将要表明,假如不能使拉丁文成为全欧洲通用的一种俗语的话,那么在科学中保留以拉丁文书写的习惯,对于那些钻研科学的人来说,就只有一种暂时的用处;而存在着对所有的国家都是同样的一种科学的语言,同时每个国家的人民又都说着另一种不同的语言,这就会把人划分为两类,在人民中间把偏见和错误延续下去,这对于真正的平等、对于同等地使用同样的理性、对于同等地认识必然的真理,就会设置下一道永恒的障碍;而且在这样阻碍了人类整体的进步的同时,它就会终于也像在东方一样地结束各门科学本身的进步。  长期以来只是在教堂之中和在修道院之中才有教育。  大学仍然是由教士们控制的。他们被迫向政府交出了他们的一部分影响,但仍然完整地保留着对普通教育和初等教育的影响,以及包括对各种日常职业的必要知识的和对各色人等的影响,而且它包办了幼年时期和青年时期,它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塑造他们尚未定型的智力和柔弱未定型的灵魂。他们交还给世俗权力的,只是对法学、对医学、对高深的科学教育、对文学、对各种学术语言的研究的指导权;这些学校为数甚少,而且人们只是把已经经过神学羁轭所塑造的人才送到那里去。  在经历了宗教改革的国度里,教士们丧失了这种影响力。事实上,普通教育尽管要依赖政府,却并未停止要受神学精神的指导;只不过它已经不再清一色地被托付给教会团体的分子罢  了。它继续以宗教的偏见在腐蚀人的精神,但是它已经不再使人的精神屈从于教会权威的羁扼;它仍然塑造狂热的信徒、通灵者和诡辩家,但是它已经不再造就出膜拜迷信的奴隶们了。

图书封面


 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唯有思索才能通过各种幸运的组合,把我们引向有关人的科学的普遍真理”。——孔多塞【提要】人们似乎从未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过人类本身。他们对个体自由、平等以及诸项权利的狂热追求超乎一切之上。一旦找到了创造幸福的终极真理,那么凡是阻碍它实现的力量都将从天上落到地下。因而愚弄人的迷信、奴役人的政权,凡是妨碍人类理性解放和精神进步的枷锁都将被砸碎。孔多塞深信,扫除这个世纪的障碍就是减少那个世纪的不幸。人们有理由担负自我觉醒的责任——既然原则已经深入人心,使人类对于未来的信心和希望不见得增多,却也不至于减少。引言人所拥有的天然的直觉引导我们感知外界,感知的印象凝固成持久的记忆,我们再将名称加诸于这些镜像之上便将天然的感觉转化为理解的慣习。分辨和理解的能力交替作用教会我们组合粗糙的命名。观念就是伴随着我们使用符号、组合符号的复杂化而成长起来的,而这些观念作用于某个时空产生的某些结果就构成了人类发展的精神史表。换言之,历史的进步有赖于人类观念的进步,历史则是人们观念的外化,孔多塞称之为“理性的进程”。在他看来,历史是一种意图的实现,这一意图就是理性的觉醒,真理的发现。然而每个时代都存在普遍的观念的错误,这些错误组成了一副帷幔遮挡了历史的前路,我们的任务就是凭靠自己的理性摒除时代的偏见,因为“每个时代所呈现的结果,都取决于此前各个时刻所提供的结果;它也影响着随之而来的各个时代的结果”,所以我们必须追溯和揭示错误的根源,找到未完成的地图上关于目的地的路径线索。同时我们还要注意那些对保证人类的进步起到关键作用的因素,正是这些因素的推动使我们的理性加多不至衰减,也正是它们使得孔多塞对未来保有充分的乐观。尽管通往真理之路避免不了滞留或反复,但在他(孔)完成史表追踪的过程中,历史(理性)确实朝着完善的倾向发展,更何况,光明正是从黑暗中迸发的。偏见:威权和迷信权威、迷信,这些加诸于我们之上的隐秘的观念并不是某种气候之下的特殊灾难,而是我们几乎在每个时代都曾发现并且具有某种承继关系的。虽然他们的形式不断变更,但只要这股空气仍然盘旋在我们的上头,我们最终必能从天然的压迫感中识别出它们。威权源自于集体生活;权力总是仇恨和恐惧之子。最早的权力观念来自于仇敌的威胁和自卫的本能,而集体生活构造了共同决策,决策则需要领袖。那些具有相应品质的人被赋予了威望同时暗含了鼓舞人心的效用,巫师便从政治中演化出来,权力和迷信在一开始自然地成为神圣的力量作为对抗的工具。随着武器的工艺不断精进、资源逐渐转换成耐用品,物质剩余和大量交换产生财富,人们应对的不再是自然力量而是“更为固定、更为紧密并且更为复杂的社会”本身,领袖们所需的品质也随之变化,掌握武器和钱财的必然登居高位,手无寸铁、手无寸金的则是自愿服从,与此同时骗人的艺术更加完善,为的是提供一种合理的证据。我们看到,只要这个时代的某些人群手中握有那种“供别人所需”的本领,权力便随之而来。需求和稀缺资源的占有创造权力。一切知识、道德、科学都成为了附庸,因为它们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们迫切需要的东西,换句话说只要不是为了得到权力,掌握这些技能便没有什么用处,而相反的,握有权力却可以毫不费劲地使用它们。当一切都沦为威权和迷信的手段时,后者的力量就不断增强。然而生活在威权和谎言中的人们仍然觉得自己是自由的,只要当权者不过分地冲击他们的忍耐力,这只能是因为人们并没有感知到这种名为权力的东西,他们对习俗的天然依恋,对新事物的天然反感,以及精神倦怠导致的脆弱的好奇都使得他们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所以他们视之为理所当然,所以他们的每次叛变对君主都是致命的打击,而他们却并未将自己从专制主义中牵引出来——他们打击的是被赋予了权力的人们而非权力本身。这种神圣化的倾向根深蒂固却也并非永恒不可打破,但这注定是一场艰难的争斗并且旷日持久。因为除了政治的威权和迷信,我们还同时面临着知识的威权桎梏——这是从前者中延伸出来的,就像迷信源自政治威权。我们总是从既定的习惯和从前的古人那里寻找依据而不是根据事实或经验获得信心,仿佛那种意见的权威可以传递,只要我们认同它我们自身也就充满了力量,而这在今天看来却只是奴隶式的怯懦而已,但我们无法苛责处于那个时代的人们,我们也不能以这样的方式去理解威权在那个时代的意义,因为我们现在熟知的真理在当时却是崭新的,因为在那个时代威权已经占据了社会的首要地位,而现在威权的压力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释放。要知道,专制主义下那些已经被启蒙的人反而面临着更大的危险;那个欺骗无法持续,启蒙势在必行的临界点必定是最黑暗的时代,因为不久专制就要垮台理性即将掌权;那些处于极端专制体制下的人们理解的自由必定是蒙损的,因为推翻它就是他们最大的满足。我们今天看到他们浪费那么多精力去证明简单的“理所应当”会觉得可笑,直到我们将之放置在历史之中时才会明白他们在人类理性进程中的地位。尽管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权力的存在,尽管我们想要批判和遏制它而不是天然服从,我们仍然不能完全逃脱这种悬于颅额之上的隐秘崇拜。历史的偏见从一开始就绊住了我们的脚跟,孔多塞给我们开了一剂理性的良方,也许理性并不能自足,但我们脱离羁轭与之对抗的手段却在进程中不断丰富。基石:传播技术和语言文字如果说宗教和政治(威权和迷信)是人类理性进程中最大阻碍,那么传播技术和语言文字则是拆掉偏见堡垒、永远保证人类进步的基石。从某种程度上说,语言和宗教扮演着类似的角色。人类社会越是发展就越处于关系之中,同盟和敌人自从被语言固定下来就反复地刺激我们怜恤和复仇的情绪。宗教隐喻了团结和对抗,语言也是。我们认为操着共同口音的人有共同的起源共同的民族,因而语言成为了人们之间关系的表征,语言的惯用则起到了仪式的作用,增强关系的粘度。人类的进步一定是同盟的扩大和敌人的缩减,单个民族孤立的进步是缓慢的,各国确立的交通却可以加速它的进程,因而语言、工艺都为各民族共有——不仅是智慧的分享,更重要的是语言封闭环境的打破能够为智慧的延续提供保证,换句话说,语言共享带给人们的那种情操预设了更大平等性的空间。传播技术扩展并成就了这样的空间,这里孔多塞主要提及了印刷术。那些公共意见之所以能够有用正是因为聚成它的人数之多才有力量,也是因为这些意见涉及到更广泛的人群得到更广泛的认可而得以持续,但首先,这些人都必须懂得那一种语言。语言和传播技术于是共同促成了普遍交流和普遍观念的形成,这种普遍所引发的对他者的关注正是一种宽容和平等精神的显现——它们是对抗威权、专制的武器。也许是因为孔多塞对数理研究的偏爱,他本人十分钟情于精确性的把握。他在提及语言的时候更注重对语言的模糊性的探讨。他认为语言的任意性(或者说精巧性和机智性)反倒促成了威权和迷信的盛行,语言通过传播技术的进步得以扩大范围为人共享最主要的用处不在于共享本身,而是讨论和交流完善了语言的确凿性,使它不再是一种缥缈、空洞的修辞,而是具备了真理的特质。语言也不仅仅是言说的对象,孔多塞提到专制政体下同一的语言气候遏制了人们理性的能力,它可以成为权力的同谋,正在于它能产生约束的制度力量,相反的,当语言具备了真理性的时候,它便能以同样的力量去塑造人们的理性。因而,迷信的破除在于以确凿性取代模糊性,以纯朴性取代精巧性。孔多塞崇尚严谨、精确的分析,他赞扬洛克将更为直接、简单和便捷的观念包含在同样的限度之内,这样我们在运用它们时就不会迷失在“不完整、不连贯、不确定的种种概念的混乱之中”,明确规定的观念或原则使我们跳脱诡辩的陷阱,不再置于荒谬的隐蔽之下。语言和知识必须同样具备精确性和严谨性来抵抗偏见和具有诱惑力的假说、神话——含混不清的普遍性、丰富的隐喻可以轻而易举的解说一切,使人们不至于成为其受骗者。未来:知识和理性我们在逐力时代看到技术手段的进步、物质和财富的进步,到处都是“使用的进步”,而精神的进步远远滞后,人们掌握了使用工艺的知识却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原则、规范和道德的知识,人们关心自己生存的自由更甚于思想的自由,因而即便是天才的发明我们也都能觉察到奴役、愚昧的痕迹,再精巧的技艺也免不了沦为无用的工具的厄运;希腊是知识、真理的发源地,自由和探索精神最早在那里展现,然而早期希腊的哲学家仅将真理作为一种爱好,个人的热情取代了启蒙的热情,他们热衷于铸造自己的体系,投入到自身的想象之中,简单的假设、空洞的形而上学充斥他们的言辞,相反事实和检验却没有充分的发展,因为他们的辩论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派系而不是依据事实,那么我们就仍能从中察觉到愚昧的痕迹——再精巧的辩论也都是智者权威的附庸。人类总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抹去自大的偏见,但这种花费总比它看起来要值得的多。当哲学家们从名望的泥潭中走出来的时候,真理的发现就获得了飞速的进步。谛听、检验、择取、反思,于是理性也从其中萌芽——人们仍然崇拜古人,但开始学会用柏拉图去反驳亚里士多德;人们仍然不能完全透析真理,但不会不假思索地接受——“正是这种批判精神使知识真正有用”。孔多塞多次提到了“有用”,在他看来,理性将人类引向幸福和道德(善)之路,但凡能保证人类实现精神进步的目标的都称之为有用,而知识的广泛性和纯洁性是通往进步之路的守护者,前者依赖于传播技术和语言,后者依赖权威和迷信的摒除,也即是知识的净化。孔多塞并没有对理性加以过多的阐释——如果有,就以天然的能力(长时期的迷信和专制主义已经耗尽了人类的全部能力),进步之中的精神来命名它,但是这都体现在他对偏见、知识和真理的说明里了。孔多塞在“第十个时代”中指出“人类的完美性实际上乃是无限的”——理性的进步是无限的。孔多塞对未来给予一种全然的乐观,他认为人类终将习惯于反省自身,倾诉自己的理性和良心,终将习惯于将自己的幸福与他人的幸福结合在一起的那种美好情操,终将彻底扫除一切贪婪、恐惧、嫉妒、权威、迷信的偏见,增进一切有助于自由、平等、真理、道德、幸福的社会力量。或者至少,这种完善的倾向确实存在。总结托多罗夫将启蒙运动的精神归为自主性、行为终极性和普遍性。如果说《启蒙的精神》是本宣言大于论证的小册子,那么孔多塞的《史表》则是从历史中寻找论证响应宣言。他警惕一切权威和迷信的形式,将摒除偏见的压制、保持知识的纯洁作为自我觉醒的绝对前提;他并不认为自主可以自足——而是认为那只是偏见(权威)的另一种形式,将人类精神的进步、自我和他人的共同幸福作为人类的终极目标;他认为只有知识的广泛传播、长时间的讨论、并最终经受考验和认可才能达到真理的彼岸,而传播技术的推动和语言的普及无疑是广泛性、平等性的基石。当然,普遍性必然包含每个人不可转让的自由和平等的权利,孔多塞更多地把它看成我们必须并最终将达成的目标之一。总之,既然人类已经懂得了自己生来就是要自由和幸福的,既然人类已经懂得运用理性消除偏见的原则,那么我们就须担负责任使用它。
  •     读人类精神进步史表提纲人类的精神进步史是一个浩瀚的主题,不过既然作者自称只是一个纲要,则要简单一些。作者把人类的精神进步的历史分成九个时期,最后第十章作者对于人类精神进步做了精准的预测,之所以说预测是精准的,是因为将近三百年来,人类精神的进步基本肯定了作者的预测。我们不准备详细分述九个时期,不过需要着重提到的是以下几个事实:一是拼音书写的发明。在人类精神的历史中,最初的文字是象形的,充满了隐喻,而且只为少数人掌握,书写和口语是两套系统,写得不是说的,说的也不是写的。最后,天才的人们终于发现,所有的语言最后可以分成有限的音节,而只要规定有限的音节,即可以排列组合成无限的语言,于是拼音书写发明了。拼音书写的发明对于人类精神产品的传播起到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拼音书写统一了书面语言和口语,使得书面语言的传播更加容易。书中没有深入探讨少数几种现存的非拼音的语言——比如汉语,对于人类精神传播的积极或者消极影响。二是印刷术的发明,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字的传播只能靠手抄本,传播速度缓慢,所以,知识仅限于上层阶级掌握。而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发明,使得书本的复制简单快速而且成本很低,这就大大加速了知识的传播。以上两件事是科学技术对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的影响,下面两件事则是人类自身的智慧和德行塑造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中辉煌的里程碑。一是古希腊的辉煌成就。在自由民主(仅限于公民的自由和民主)的古希腊,泰勒士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之于数学领域,欧几里得之于几何学领域,苏格拉底、柏拉图之于哲学领域,亚里士多德之于形而上学领域,以及荷马之于艺术领域都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在这一史表纲要中,并未对每一个领域做太多的阐释,作者只是强调了,所有的成就都是人类理性的胜利。二是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在整个中世纪,意大利地区都没有形成统一的大帝国,主要的政治形态是城邦和小国,而历史反复证明,统一的大帝国是禁锢思想的罪魁,意大利的城邦自治保证了一定的思想和学术自由,所以,文艺复兴起始于意大利并不是偶然的。文艺复兴时期,在哲学、政治、科学和艺术领域都开始了启蒙和发展,哲学逐渐摆脱了宗教的束缚,政治学开始强调自由和平等,科学领域逐渐摆脱形而上学的阴影,艺术领域开始强调人性而不是神性。这是人类理性的又一次胜利。在整个人类精神进步史表中,我们看到人类精神进步的历史实际上就是理性战胜蒙昧、科学战胜迷信、自由战胜奴役的历史。在原始社会、古希腊和中世纪,图腾和宗教总是人类生活的一大主题,教士、祭司通过掌握充满隐喻的教义、夸诞的仪式和神秘的骗术来愚弄人民,以达到其通过专制满足贪欲的目的。但是,知识的传播、思考的乐趣还是引导人们逐步运用理性来认识世界、思考人生。苏格拉底被以亵渎神灵之罪处死,但不能阻碍苏格拉底的智慧在人民中传播,中世纪教会的残暴并没有使人们完全放弃对真理的追求。在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理性的光芒已照亮大多数角落,即使有一些阴影,活在阴影中的人们也可以看到光明处的景象。如果说人类不再受教会的愚弄是理性战胜蒙昧的话,那么科学的发展则是战胜迷信的有力手段。在这里,我们不能狭义的理解迷信,迷信的本意是盲目的相信,痴迷的信任,而科学则提倡怀疑主义和逻辑验证,这是对理性精神的发扬光大。在伦理学方面,人类精神的进步体现为自由最终战胜了奴役。奴隶制和专制主义几乎是全世界所有国家都曾经出现过的制度,但是在启蒙时期,洛克的《政府论》以及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则宣称一切奴役都是不合法的,人类开始全面关注自己的权利,因为这本书着眼于精神的进步史,作者没有探讨自由战胜奴役的社会学和经济学基础。我们提一句,奴役的产生是与技术的落后有关,而奴役进一步抑制了技术的进步,当缓慢的技术进步推动人类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的时候,奴役的强度也随之逐渐减弱。最后的一章其实是最有价值的一章,最后一章名为“人类精神未来的进步”,作者预测人类将走在真理、德行和幸福的大道上,三百年过去了,人类虽然没有掌握最终真理、也没有达到德行完满、同样也不能说已经足够幸福,但是人类确实一直走在追求真理、德行和幸福的大道上,宗教的愚弄、专制的暴政逐渐远离,而理性、科学和自由开始被全人类所珍视。
  •     又是一位十八世纪的哲学家,又是一位启蒙学者。孔多塞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简洁地勾勒了一部人类启蒙的历史。在启蒙时代之前,人类相信的是一种宿命论的历史观——历史循环论,这种观念以其悲观的宿命形式阻碍了人类个性的解放。柏拉图似乎就是这种观念的簇拥,对神秘数字的迷信,对人类智识的“回忆”论调,如同昂格尔认为的“无法全面的反映个性”。并且循环论产生两个变种:对上古时期幽思之情——言必称三皇五帝;基督教的末世审判——否定了尘世的努力(当然,新教的预选论是例外,具体可见韦伯的经典论述)。这种宿命论在启蒙时代被打破,正如本书的标题表示的一样,历史是不断前进,永无止境的,这种乐观主义也是那个风起云涌的世纪里的基本论调。孔多塞将历史分为了十个阶段,除去在中世纪的波折外,认为历史的进步是确定无疑的。贯穿于其中的就是理性不断生长的历史。孔多塞试图表明,在培根时代之前,理论都是通过建构而非观察所得,这样就不可避免的沦入了错误和偏见的泥沼中。即使是在伟大的希腊时代,经验的科学也只是稍纵即逝,亚里斯多德迈出了重要但不完全正确的一步。然而斯多葛学派,伊壁鸠鲁学派,以及后来的罗马崛起,“希腊的迷信不幸很快地被一种更阴暗的、更危险的、更加敌视知识的迷信所取而代之”。(P62)孔多塞似乎是无神论者,他将矛头直指基督教,认为基督教使得迷信和偏见长时间的占据统治地位,“基督教的胜利就是科学和哲学全面衰落的信号”。(p73)教士垄断了知识的获取与使用途径(拉丁语),语言的双重标准“必然要把社会划分成两个不平等的阶级”(p201),无法获取的阶级只好听命于权威,并不自觉地守卫着权威。理性的光复才能打破这个局面,这里的前设就是人人都拥有理性,都能发现和使用理性。培根、伽利略、笛卡尔同时宣告了这个时代的到来。从这里开始才是本书的重点。简单概括就是“一体(理性)两翼(观察实验计算、印刷术)四个基本点(组合与概率计算、跨学科、语言明晰、知识普及)”:培根“观察实验计算”的经验主义改变了形而上学的思维建构,使得真理通过看得见的方式表达出来;印刷术的发明打破了教士对知识的垄断,传播渠道大大增加使得两种语言的隔阂突然消失。四个基本点就是这两者在科学与哲学上最明显的反应(尤其注意组合与概率运算,孔多塞认为这样的方法是社会科学不可或缺的)。“这样,所有的人类理解力的活动,不管它们在对象上、在方法上或在它们所需要的精神品质上可能有怎样的不同,却都汇聚成人类理性的进步”。(p171)这本书用简短的篇幅容纳了百科全书般的内容,自然有很多不足。轻描淡写且单线式的发展历程和动因,过于对理性和人类进步的乐观,这些都是波普尔等批判的对象。然而以现在的思想批判两个世纪以前的著作未免不公,在那个时代迎合法国革命的思潮,这种进步的观念是一种世界观的改进,其意义不下于“日心说”的颠覆。(很有意思的是他对法国革命的看法:“人们是以暂时的灾祸为代价而取得自由与幸福”,然而他自己也没能避免掉这种灾祸因为吉伦特党入狱而亡)学科的原因使得关注了为数不多的法学思想。1、孔多塞认为元老院(崇古)与人民(人民大会)争夺立法权,使得发现了与立法制定权同等权威的解释权,并牢牢把持;另外两者的竞争立法与替代也产生了法律的纷繁复杂,这些原因导致了罗马法学研究的兴盛。2、中世纪的特权尽管侵犯了人权,但也保留了一些微弱的权利观念,尔后反噬掉特权。3、国王与教士的争权中,国王对法学家的利用为法学复兴奠定了基础。时间不够,不写了,看球去了。。。对了,孔多塞文笔不错

精彩短评 (总计20条)

  •     启蒙运动的得力干将。。。
  •     的说法的说法
  •     对理性的崇拜
  •     翻译好烂,好难读
  •     糊涂了。。。
  •     不错的小读本,很精炼,但是需要 慢慢地读
  •     因为Habermas拿Condorcet作为Weber合理化命题的背景之一【另一个则是19世纪的进化论】,就读。很匆匆,很遗憾只是跳着看了三分之一罢。 Condercet对人的完美性的无限的庄严信仰和渴望,对人类精神在真理、德行和幸福的大道上前进的真诚展望,对理性Elysium的呼吁,这些自然是最特点的基调了。但让我惊讶的却是其对平等的论述和关怀。“在法律所认可的公民权利和公民所实际享有的权利之间,在由政治体制所确立的平等和人与人之间所存在的平等之间存在一条巨大的鸿沟...”【p182】,然后他设想了不断缩小财富、个体状况、教育方面的不平等的措施:通过社会权力来追求平等,保证和扩大人人都享有他们天生都受到召唤的那些共同权利。【187】。启蒙思想就如此认真考虑平等。非常遗憾现在只是粗读它!!!
  •     Too simple, sometimes naïve. 启蒙时代的概念和气息扑面而来。相信理性和人类的自我完善的人,是幸福的人吧……
  •     作者笔下的人类精神进步,是一种自然的进化,必然导向真善美的归宿。
  •     “依据推理并依据事实,自然界对于人类能力的完善化并没有标志出任何限度,人类的完美性实际上乃是无限的;而且这种完美性的进步,今后是不以任何想要扼阻它的力量为转移的……这种进步决不会倒退。”
  •     中心:理性;基本点:观察实验分析,印刷术的发明;基本原则:组合与概率计算,语词明晰,跨学科互补,知识普及.另外文笔不错
  •     这本书就跟钱穆的历代政治制度似的,对世界的文明进步做了自己的概括性质阐述
  •     : K000/1423
  •     充满了浪漫情怀。
  •     大学时txt下手机里看的 读了大概三分之一 可能都读完的 不记得了
  •     口吻浪漫主义过了头
  •     這麼宏大的主題顯然超出任何一個人的界限,歷史哲學本質是形而上學,不適合現在。書中盡是史料和個人推測,不如一本全球通史。蒙古族就沒有私人財產觀念,作者還是避免不了主觀臆想。
  •      糟烂的翻译,难以下咽。
  •     代表着那个时代的浪漫。发自内心的乐观主义,真让人羡慕。
  •     對這些大而話之的歷史抱有懷疑。。真的存在歷史進程、趨勢這種東西?。。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