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会课程的演变与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理论 > 学校社会课程的演变与分析

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8
ISBN:9787540660635
作者:丁尧清
页数:288页

作者简介

作者基于文献考察和文本分析,以历史研究为主,比较研究为辅,围绕社会课程的科目形态这个核心,着重探讨社会课程的功能、形态和内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旨在重新审视社会课程(科目)在普通教育中的价值和功能,进而寻求该科目合理的课程设置形态、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以社会课程的分化和综合两个观念为主题轴,重点剖析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我国社会课程发展的轨迹,在国际视野中透视社会课程演变的脉络,试图从各国课程改革热闹非凡的表象中寻找出一些深层次的秩序、规律或实践规则,为我国社会课程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书籍目录

引言/1第一部分 社会课程:自画像/1第一章 社会课程的教育意义/1一 社会的和人文的功能/2二 公民素质教育的反思/6三 社会课程的价值取向/20第二章 社会课程的形态表征/32一 制度化的社会课程/32二 课程形态图谱:分化和综合/44第二部分 课程形态:社会课程演变的宏观分析/49第三章 学科形态的社会课程/49一 地理科:从区域描述到空间分析/49二 历史科:从宏大叙述到主题探讨/64三 公民科:从角色认同到公民参与/83四 小结/101第四章 集合形态的社会课程/103一 社会科的诞生:NEAl916年报告/104二 缓慢的演进:专业协会的成立/113三 学科结构运动:新社会科/115四 追求卓越:课程标准化运动/122第五章 课程形态交锋的地域特色/137一 标准化形态:社会科的全球化扩张/137二 日本和新西兰:自由和保守的对抗/142三 英国:深厚的学术性科目传统/165四 澳大利亚和中国:分化抑或综合/182第三部分 课程组织:社会课程设计的微观分析/223第六章 社会课程的内容构成/223一 课程文本的分析综述/224二 课程文本的描述分析/226三 课程文本的比较分析/240四 小结/254第七章 社会课程的组织模式/255一 汉纳和环境扩展模式/255二 布鲁纳和学科结构模式/260三 塔巴和概念螺旋模式/266后记/274主要参考文献/282

编辑推荐

  《学校社会课程的演变与分析》作者基于文献考察和文本分析,以历史研究为主,比较研究为辅,围绕社会课程的科目形态这个核心,着重探讨社会课程的功能、形态和内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旨在重新审视社会课程(科目)在普通教育中的价值和功能,进而寻求该科目合理的课程设置形态、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内容概要

  丁尧清,江苏灌云人。199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学系。后在北京师范大学、苏格兰strathclyde大学、澳大利亚Griffith大学等校求学,获得研究生教育文凭(PGCE)、理学硕士、教育学硕士、教育学博士学位。1994年加八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中小学教科书的研究和开发。主要研究兴趣包括环境识觉、空间认知、教科书比较、地理和环境教育、社会课程。

图书封面


 学校社会课程的演变与分析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