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望书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理论 > 后望书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7
ISBN:9787508610375
作者:朱幼棣
页数:260页

作者简介

我们时常感叹:一些历史的风景正在淡漠中远去。然而在一些人的心中,人世沧桑,却总有些风景从不曾远去,甚至将永远存在。于是,我们选择回望。
回望已经毁灭了的天下第一关——潼关。那里,曾是一片古战场,风云迭荡、苍茫遥远;那里,是北方大风景的结点;那里,文物古迹遍地。
回望延承历史文脉,蕴涵古老深沉的中国城镇。回望长安街上的风景:绿岛、双塔与牌楼;回望中国文化的根脉:胡同与四合院。回望着,我们发觉,虽然往事已经如烟,但在那些穷街陋巷之中,仍有许多值得珍视的熠熠发光的瑰宝。
回望曾经的敦煌,祁连云重,远山雪飘,曾经的“塞外江南”如今发出了怎样的呼救;
从敦煌到罗布泊,跟随着作者的步履,踏寻过我国西北生态链条中最脆弱的这一段,历史的黄卷哗哗地翻得飞快。一切都如同眼前。
当人们已习惯于沉默,眼瞳已习惯高楼与大坝的“雄姿”时,作者用他的脚步和心,踏遍了书中提到的每一寸土地,抚摸着众多历史痕迹,追怀了无数的昔人旧事。
作者在后望书中从保护文化遗产加强人文关怀角度,以历史回眸的视角,对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三门峡水库、挽救敦煌月牙泉等重大水利工程和文化遗产保护重要事件,进行了深刻分析和反思,反映了如何处理文化遗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处理兴修水利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这两大重要课题,极具时代意义和学术价值。

书籍目录

序1 为了前瞻的回顾 解振华序2 绝种·绝迹·绝唱 吴晓波后望书1 三门峡——无水的淹没一、天下第一关的毁灭二、寻找峡谷与陕州三、永远消失的唐中都四、在水利学名词的背后五、耸立在庄稼地上的现代楼阁后望书2 北京的“脸盘”与根一、文津街北京图书馆的启示二、回望长安街上的风景:绿岛,双塔与牌楼三、文化的根:胡同与四合院四、城市的大门:老火车站与新建筑五、失败的规划与规划的失败后望书3 欧风美雨荡涤下的中国城镇一、追寻中国城市的血脉二、城市化的提速与负载三、“大手笔们”的挥

编辑推荐

  《后望书》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我们时常感叹:一些历史的风景正在淡漠中远去。然而在一些人的心中,人世沧桑,却总有些风景从不曾远去,甚至将永远存在。于是,我们选择回望。  回望已经毁灭了的天下第一关——潼关。那里,曾是一片古战场,风云迭荡、苍茫遥远;那里,是北方大风景的结点;那里,文物古迹遍地。  回望延承历史文脉,蕴涵古老深沉的中国城镇。回望长安街上的风景:绿岛、双塔与牌楼;回望中国文化的根脉:胡同与四合院。回望着,我们发觉,虽然往事已经如烟,但在那些穷街陋巷之中,仍有许多值得珍视的熠熠发光的瑰宝。

前言

  为了前瞻的回顾  朱幼棣同志约我为他的新作写序,我没有多思索就答应了。因为我们认识已经多年,对他也是比较了解的。当年他是新华社采访中央新闻和环境保护的记者。他勤于思考,工作认真负责,具有很强的新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曾经写出不少有影响的报道。我们常常就一些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问题交换意见。后来他调到国务院研究室工作后,关心的领域扩大,研究问题深入,视野也更加广阔。  这本书中,相当的篇幅谈到了水,水作为环境要求与生命之源,以其天然的联系,与人类生活乃至文化形成了不解之缘。人类的繁衍、国家的兴衰,都与

内容概要

朱幼棣,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副司长、中国报告文学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副主任、新华社高级记者,历任新华社国内新闻编辑主编、国内工业采访室副主任、教科文采访室主任、政治采访室主任、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副所长,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发表文学作品300余万字,出版有《沉默的高原》、《珠宝王国探秘》、《中国世纪大灾变》等9部小说集、长篇报告文学集,其作品多次获奖。

媒体关注与评论

  深入实地的认真调查,又上升到了整个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层面,对存在的问题与缺憾,进行科学的观照与文化的思考,是本书的重要特色。对半个世纪来走过的发展与建设道路,做一些回顾是必要的。因为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又将是明天的历史。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解振华  “有坝万事足,无泥一河清”?  总有一天——  “水来了!水来了!退不尽的无情水”……  ——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上海大学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朱学勤  一个行将“绝种”的文人官员,记下数段行将湮火的风景,留下行将绝唱的浩

章节摘录

  后望书1 三门峡——无水的淹没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三门峡大坝是现代水利乃至新中国的标志性工程。  这个工程的得失成败不仅引起了长达几十年的争议,更事关着千万人的命运——至今,它仍然是个敏感而沉重的话题。有的说它保证了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岁岁平安,有的说它造成了渭河与关中平原的灾难。这是一个时代复杂而多解的命题。  能不能换一个视角?找出一个没有异议的题目?  三门峡水库的正常高水位被定于360米,按照这个水位,附近的陕州古城、潼关老城、蒲州以及方圆百里的村庄均要沉没水库。数十万百姓被迫迁出世代居

图书封面


 后望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1条)

  •     或许在今天,作者的呐喊声还显得很薄弱、甚至无力,但多年以后,我们都会记得他,历史不会忘记我们曾经做的那些荒唐的事情。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人类不能再这么践踏自己的家园了!
  •     《后望书》编辑手记 我很庆幸,能遇上《后望书》这本书。 在编的过程中,就有很多人问我,《后望书》是写什么的。很多时候,我会说,等书出来,你看吧。不是卖关子,而是很清楚,几句简单的话,根本不能讲清楚《后望书》的价值。它是游记?的确,里面有山川大河,秦月汉关。它是散文?的确,文笔宜人,诗词典故随处可见。但是,它又不仅仅是。它没有闲情逸致,没有风华雪月。作者踏遍他提到的所有山川大河,凭借他对历史,地理和时政的了然于心,完成了他的“后望”。作者的“后望”伴随着一次次沉重的叹息。也许,为了这声声叹息,我们也该翻开这本书。毕竟,还有人这样的“后望”,这就是我们的希望。刚开始时,我对这本书的读者群很保守。这是适合小众的题材,这种小众的特点也许是:高学养(特别是历史文化建筑方面)和具有高度忧患意识的人士或者专业相关的专业人士。绝非老少咸宜的读物,内容充满对文化和历史的解读,没有一定文化水准的人读不懂。直到有一天,为了把书做得更加好,我去了书中提到的“陆游故居”——杭州孩儿巷去给书中拍插图。踏入人烟稀少的“遗迹”,我很快找到了前厅向内倾斜的金柱,硕大的石鼓式柱础……我跟还住在那里的老人家聊天。她耳背听不清我的话,我也听不懂她的杭州话。可还是绊绊磕磕的聊着——那个呆在陆游故居的下午,我很感激为了保护这个故居不被拆除的钱希尧老人,陈珲女士和每一位关注过它的人。因为,岁月留下来的这些散落的记忆,飘摇在历史的风雨中,可以不费力的被毁灭,却再也无法再现了。那天开始,我忽然觉得这是一本每个人都该看的书。我给《后望书》写过这样的内容简介:我们时常感叹:一些历史的风景正在淡漠中远去。然而在一些人的心中,人世沧桑,却总有些风景从不曾远去,甚至,将永远存在。于是,我们选择回望。跟随着作者,我们回望。回望已经毁灭了的天下第一关——潼关。那里,曾是一片古战场,风云迭荡、苍茫遥远;那里,是北方大风景的结点;那里,文物古迹遍地。回望延承历史文脉,蕴涵古老深沉的中国城镇。回望长安街上的风景:绿岛、双塔与牌楼;回望中国文化的根脉:胡同与四合院。回望着,我们发觉,虽然往事已经如烟,但在那些穷街陋巷之中,仍有许多值得珍视的熠熠发光的瑰宝。回望奉节——这个“已经沉入江底”的历史文化名城,伴随着一串震烁古今的名字:陈子昂、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孟郊、苏轼、苏辙、黄庭坚……让人说不清是文化负载着城市,还是古城承载着文化;回望古往今来诗人作家们在奉节留下的不朽之作,这深深浅浅的足印,让历史在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影像中复活。回望曾经的敦煌,祁连云重,远山雪飘,曾经的“塞外江南”如今发出了怎样的呼救;从敦煌到罗布泊,跟随着作者的步履,踏寻过我国西北生态链条中最脆弱的这一段,历史的黄卷哗哗地翻得飞快。一切都如同眼前。当人们已习惯于沉默,眼瞳已习惯高楼与大坝的“雄姿”时,作者用他的脚步和心,踏遍了书中提到的每一寸土地,抚摸着众多历史痕迹,追怀了无数的昔人旧事。本书文笔优美生动,史料翔实,视角严肃,反思深刻,在今天浮躁的中国社会现实霞,对于厌倦了现代都市文明,对纯朴的地域文化充满向往的人们来说,是一次很难得的精神补偿。这是国务院研究室司长朱幼棣对建国以来经济建设某些方面的有关决策和施政进行反思的一部力作。作者以深厚的社会学历史学知识和记者三十多年的足迹和思考,分析了一系列深刻的事实和数据。令人深受启迪和警觉。很多蓝狮子的朋友在读完《后望书》的时候自发的写下文字。对于这些朋友和文字,我由衷的感谢。感谢他们的阅读,沉思,和书写。我相信《后望书》有这样的力量——它跟这个快速前进绝不停息的社会格格不入,它跟这个宣扬功名渴望成就的气场毫不相近,如果你不停下脚步沉下心,你不会看明白感受到作者的担忧和焦虑。书中的质问很犀利,震荡人心;却也无力,因为大多已经木已成舟,更多的似乎也厄运难逃。我只是单纯的想做一本好书。一本可以让人静下心来被震撼的书。虽然我知道,《后望书》纯属小众图书;虽然我知道,好书不一定能卖得好;虽然我知道,这样子的图书,对我的工作考核没有任何帮助。但是,我还是把我最多的经历用在了这本书上。我爱这本书。封面文字,我写的很隐晦。虽然很多人后来建议我说,封面文字做的太不讨巧,应该写“国务院研究室司长对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反思与结露”,也有人建议说应该写“如果你热爱你的祖国,那么你必须读这本书。”想来想去,我都没接受。我就是想让这本书和他的作者一样,是一个干净的,在纷繁嘈杂中仍然保有冷静和犀利的特性。说到此,便不想多说了。引用全书的最后一句话:因为壮阔的风景,因为经典的风景,因为深邃的风景,已经如烟如水,如风如土。崔璀2008-3-10
  •     人类对自然神韵把握与探索的历史,有明显的几个阶段可循。从诗歌角度看,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当中的山川草木、花鸟鱼虫,只以承载比兴的面貌出现。至《楚辞》,自然界与荡气回肠的个人情感之间开始互动。又经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等诗家的推进,使巍巍高山、荡荡流水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融洽。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以它景慰我心;王维的“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是以我心见它景。虽然历经发展,自然界业已成为独立审美对象,但诗中一字一句,无不是将自然看成与我相互并生的存在,有着精神自发回归的性质。然而现在,自然与人文气质,却被人们疏离与隔绝、甚至对立。在经济旗帜的引领下,改造、利用,成为凌驾于自然与人文之上的标语。于是,在朱幼棣所著《后望书》上,便出现了这样的文字:发展其实是进步的另一种表述。但一些人始终没有弄懂发展的本质。《后望书》的书名由作者朱幼棣所题。书中附有他的简短个人介绍——做过矿山技术员,记者,官员。现在从商,任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与研究员。同时,还是作家、国家软科学评审委员会专家、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教授。岗位跨越大,所获奖项多,这本身就是对一个人,个人能力的考验与肯定。个人能力,与经历、经验联系在一起,最终有了这本呕心沥血的《后望书》。《后望书》写自然界、写人文、写政治、写态度。有叹息、有侥幸、有欣慰、有无可奈何。但更多的是叩问与鞭打。被毁灭的棱棱林;快速消亡的坎儿井;因为大西海水库被终结的塔里木河;被政府强制拆除的、有着人类过去生活痕迹与文化文明的城镇——这些都成为作者的素材、国人的反面教材。在政府与专家为了利益功绩,大力推行“改革”政策之时,它如同一曲凝结慷慨悲愤的挽歌,为这荒芜的大地与荒凉的人文精神而高唱。自然,以及历史留下的陈迹,是否可以与人和平相处——这显然是一个提倡和谐的年代,只是表面歌舞升平,内地波涛暗涌。表面为着无数子孙后代试图开创万年基业,内地却在滥用和毁灭资源;作为生命存在三要素之一的水源,因为水管理机制与水利用的失误而干涸;新的建筑,建筑师不必费丝毫心血,抄袭原有建筑风格,豪华一些,铺张一些,就可以给政府官员或者自己带来权势与金钱的好处。与此同时,政府不断改变设计规则,一个官员在位之时,实行A种,离职后另一个官员来,又实行B种。劳民伤财,取索无度;无数记忆被破坏,如同书中所说,古建筑被摧毁,崇尚速度的人们,没有给自己与后人留下思考与审视的时间;移民政策,并非是为人民服务。人民流转它乡,原以为政府会实现承诺,五年或十年之内扶持自己,但在迁移之后才发现原来承诺只是空文一纸。所谓的顾全大局,顾全的是粉饰国家与个人的声名,而非民生。太多问题需要暴露。虽然这些问题,在萌芽之始,即已有睿智人士指出它将带来的恶劣后果。但显然,政绩、经济、利益的旗帜,也许允许发出反抗的声音,但主持者同样也可以主观屏蔽这呐喊的来源。这部书披露了许多人们应当知晓的真相,这也是《后望书》所带给人们的思考: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历史。亡其国,先亡其史。假如历史都不存在,你我都不知晓自己从何而来,那么我们将向何处而去?对于自然界,也并不需要持对峙的态度。从远古到现在,它始终与我们相互依存。我们衣食,具依靠其而来,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对它进行分割与侵害?——是时候放慢一下脚步,重温残酷的历史,从中汲取教训,在回望中,在时间的坐标中,找寻今天的定位了。人类之于自然与人文,仿佛便是出走离乡、日久年深的旅人,隔着岁月迷雾,始终望不见失落已久的故乡。久而久之,精神一片荒芜。这片乡愁,究竟不知何时才能得以慰籍。在这个虚浮夸耀的国度,或许《后望书》可以成为清凉之风,吹散障雾,成为指南。可是,我真怕知道,到底有几个政府官员,或者专家学者们可以认真研读它,以此来纠正所作所为。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现在做点正常的事都要变成优好了
  •     一个行将“绝种”的官场文人,面对慢慢“绝迹”的古城与河流,写下有可能成为“绝响”的呐喊与哀号⋯⋯后望,却满是失望,不见希望。中国,需要如作者一样充满理性思考与感性呼喊的反思、反省与反对。
  •     又一次对黄河三门峡大坝的描述。如有兴趣,自行百度“黄万里”。
  •     读世纪移民那章,有肉身的痛感 曾两度丹江口泛舟……现在竟不敢回忆
  •     关于潼关的那篇最好,其他一般
  •     给我以后出去玩的时候看东西有了启发,一草一木皆有故事
  •     都是罪人,凡是做过决定的。
  •     心有余而力不足
  •     如吴晓波在序言中所写,朱幼棣诚然君子,怀有士大夫的关怀。其行文言辞不绮丽,思考非透彻,针对他提出的水库建设、生态保护、移民问题、传统文化保护等问题没有提出解决的药方。然而读罢掩卷却非没有收获,希望更多的人能关心上述问题,尤其是高居庙堂的肉食者们。
  •     江湖之间,庙堂之上,“绝种文人”朱幼棣先生是否效仿古人,借古讽今?一拆一建之中,滋生了多少腐败。倾一国之力,举一国只民,只为了一个家族的利益。
  •     像余秋雨的散文写法,但深度和认知上不及,有时候有点婆婆妈妈,太感性就难以理性客观。
  •     似是奔走急呼,似是捶足顿胸,然而对这个油盐不进的社会,并没有什么卵用。书中一些资料为作者亲身考察,还是比较可靠。老一辈人有些今天读上去依然让人潸然泪下。像梁思成,像黄万里,而今天又有多少年轻人记得他们呢。可悲的社会。
  •     现代社会的士大夫,绝唱的笔触下是对历史和古韵的追思于缅怀,也有人说太过不食人间烟火的理想化,顽固的君子。但很喜欢这种固执与真实敢言。有这样的官员是一种幸运。
  •     与其说是水利方面,倒不如说是文化保护方面。作者作为体制内的一员,有如此深厚的文化修养,实属难得。
  •     当人们已习惯于沉默,眼瞳已习惯高楼与大坝的“雄姿”时,作者用他的脚步和心,踏遍了书中提到的每一寸土地,抚摸着众多历史痕迹,追怀了无数的昔人旧事。
  •     一本我没有勇气读完的书,边读边心疼,愿你我能善待这个世界
  •     作者很有想法,见识也很难多,很多观点很独特,发人深省,值得一读
  •     回望历史 无河不修坝 河流节节断
  •     该去西北走一走
  •     2014年第17本书:怀有历史感的体制内知识分子对历史消融的感叹和失望,与其说是历史大势,不如说是一帮没历史感的泥腿子彻底摧毁了历史
  •     我们需要这样的思考与这样的声音。
  •     11/60在亚马逊的大力推荐下看的此书,冲着牛B的作者介绍以及家国情怀去读。不能否认,作者有着文人的清高,但也能落到实际去做实事,实地去调查考证,通过多种渠道向政府反应实情。从作者反应的江河治理来看,新中国后很多的建设有限于当时特殊历史和技术的限制,也有不少政治的因素在里面,到后期,更多的是因为经济利益驱动,而且往往是局部的、短期(也可以说是任期内的)利益驱动,缺少全局和长期利益思考,并且对历史缺少应有的尊重和审视,正于书名《后望书》,希望我们不要总是目光如豆,而应该看看历史,尊重大自然,尊重人性和人民的利益诉求,而这一切的目的其实是希望我们在如今或未来的决策中,能够做得更加科学、可持续和符合长远利益。疾呼!
  •     在开往上海的高铁上一口气读完的
  •     有所畏惧,才知进退
  •     抒情偏多
  •     杭州宋墙一页,律师的慷慨陈词令我看了落泪。无意查考此案的最终审结,也不是历史对当代中国发展的盖棺定论。然而,越到后来越看越心烦意乱、垂头丧气,羞愧得无以复加。作为当代中国人,看到前辈对民族自然、历史的践踏和麻木,让我羞愧难当。在时代如同篇末的长江奔流滚滚向前之时,向后望无疑卓有意义,也值得国人沉思、警醒。
  •     总理高参写的,以前读过的,觉得不错。有提及三门峡。
  •     现代版水经注,悲天悯人的士大夫情怀,在情怀被用烂的今天,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情怀。
  •     看历史,不是往后看,不是往前看,而是往下看。
  •     对我而言,相当于看到了真正的历史和文化的一个窗缝。作为一个生长在中国但对这片土地地貌及历史文化一知半解的读者,能感知到已故的作者写这本书的复杂感情,并被作者的情感煽动着。很多处,只要思绪稍微停顿,想象一下作者所描述或者想象的场景,胸中就会莫名的涌动、眼泪随之涌出。除了想对这片神州大地多一些的了解和探求之外,还有一种似无若有的无奈。读到书里最后一篇的最后一句“奉节,已无法回望。因为壮阔的风景,因为经典的风景,因为深邃的风景,已经如烟如水,如风如土。”,热泪再次夺眶而出,然而,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     2.14.3.24-4.27
  •     这本书让我们管窥了新中国水利建设的一角,暴露了水资源利用不当、环境污染、过度开发、粮食问题、人权问题、文物保护问题等等种种。 作者写得比较有人文情怀,换句话说就是有点琐碎、逻辑不够集中。 另一方面,尽管我认为写作尺度已经算比较大胆,但有些敏感问题还是比较回避,某些寥寥带过之笔可能一不注意就被忽略,却往往正是核心问题之笔。 四星好书。
  •     为政者,需居敬而行简,至少这本书告诉了我们许多人们不太在意或者刻意忽视的真相。
  •     环境专业推荐
  •     草草,看的kindle版本。作者是新华社的记者,主要探讨发展与保护、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对水利、环保、大坝、古城、古建筑保护、三峡发表了观点。对大规模、大量的对大自然、古文化遗迹改造持反对态度。在阐述古遗迹的时候,引用较多前朝典故、诗词。
  •     几行男儿泪,国在山河安?
  •     尖锐而深刻,对潼关和西北水利历史利弊的表述尤其精彩。
  •     执政者当明白,什么才是执政的根基,什么才是执政的目的。忽视人民的人必将被人民颠覆。当官老爷们为了追求面子、追求政绩的时候,千万记得胡锦涛总书记说的: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     煽情 深刻纪实,引人深思
  •     读来尽是沧桑之感 一股难以抑制的愁绪袭来
  •     历史已经过去,丢掉的包袱和遗失的珍珠,都不值得珍惜。把握现在
  •     高级记者,高官。他的经历早就了他的文字。但有这样情怀的人还是相当值得敬佩。
  •     精彩!文人的笔下,有对中华文明深深的悲悯
  •     泣血之作……
  •     太煽情了
  •     每一个砖家和公务员都应该认真读三遍
  •     有记忆才有文明。毫不怜惜地推倒历史的破旧的作品,在自然的造化上自顾自地建筑的我们如同稚子,要到后望无可望时才觉悲伤。
  •     为前瞻而后望,每个执政者都应该好好看看。有理有据有力,每个章节都令人深思。
  •     原来总理高参写的,相比柴大官人的穹庐而言,这个深沉多了,而且一路过来,何止是千年的叹息。
  •     政治利益——破坏——经济利益——破坏。其实很多道理,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懂,但是一旦利益摆在面前,所有人都成了装睡的人。痛心不已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