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食纪

当前位置:首页 > 烹饪美食 > 饮食文化 > 贪食纪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2-8
ISBN:9787108039842
作者:殳俏,龙荻(插图)
页数:376页

作者简介

不知不觉,写美食专栏这件事已经到了第十个年头。……做跟食物打交道的事情,其实真的微不足道。但就是这样的小事,在最寂寞的时候要坚持下去,在最热闹的时候更要坚持下去。——殳俏
继《吃,吃的笑》之后,“美食工作者”殳俏,再度集结美食专栏,开启《贪食纪》三部曲:
•寻味
•索材
•乱谈
关于美食的“微不足道”,总是说不尽、聊不完的。

书籍目录

寻味
21 挑食的眼睛和疯狂的桌布
24 味觉“片想”
29 赏味时代
32 油炸的诱惑
35 不用等到世界末日也可以野餐
38 夏天就是白葡萄酒配龙虾
41 食雪之浪漫和嚼虫之文艺
44 哪儿都有年糕
47 季节限定的诱惑
50 是这样的咖喱吗?
53 一头钻进鳗鱼饭
56 爱恨寿司
59 居酒屋之恋
62 好弁当是有光辉的
66 站台上的叫卖声
69 列车盛宴
72 最初和最后的外卖
75 香飘百货店
78 蔬菜牛肉浓汤
83 绚丽面包片
86 欧洲拐角的小碟菜
89 英式淑女吃喝手册
92 杂谈俄国菜
98 海市蜃楼之味
101 奇缘老店
104 和风纽约
107 高街流行大牌汉堡
111 从精米步合说开去
114 低调而高雅地发酵着
117 啤酒幸福法则
120 做作派及不做作派咖啡馆
123 茶与爱丽丝
126 刨冰响叮当
129 穷可丽,富可丽
132 无关味觉的蛋糕杰作
135 白色恋人传奇
138 六花的甜品森林
141 水、光、微眠以及静寂
索材
157 肉之底线
160 会跑的肉最好吃
163 黑毛和牛之谜
166 避免惹怒不吃踢踏肉的客人
169 别碰鹿肉,它属于恺撒
172 火腿男女
175 香肠王国漫游手册
178 鸡、鸭、鹅及其他
181 禁断之鸟
184 为肝肠而肝肠寸断
187 鱼味无穷
190 鲑鱼帝国兴衰史
193 吾之初鲣
196 的滋味
199 虾的悲喜剧
202 牡蛎的月份牌
205 隆重地去吃顿海参
208 万变不离泼奇
211 奇谈怪蛋
214 爱加胡椒的人
217 胡椒传奇
220 酱汁的芳名
223 伍斯特酱汁之亚洲巡游
227 德文郡奶油
230 坚固的奶香
233 酪梨先生是团会走路的牛油
236 柑橘之城
239 蜜色甜蜜
242 一生之水
245 港酒之最
248 酥酪雪糕蜜沙冰
251 火中取栗的乐趣
254 明明知道吐司有毒
257 约翰牛一家离开了砂糖
乱谈
271 爱吃和爱画吃是两回事
274 基督山吃喝恩仇记
277 咖啡可否
281 论排队购食之吸引力
284 芝士蛋糕型的贫穷
287 老派有老派的好处
290 吃时需有一幅画
293 露天餐厅惊魂记
296 卫生与美味之冲突
299 瓷器闯进了大象店
302 全聚时刻当然全聚德
305 食品外貌协会
308 造洋饭记
311 香奈儿家的饭香不香
314 瞎子摸菜
317 仙鹤式食评和地鸡式食评
320 一皿惊人变迁史
323 狮子头姓名考
326 势利眼的餐桌
329 面道九段先生
332 闷蛋与泡饭
335 海盗与海量
339 暴饮暴食的传说
342 第一昂贵
345 时髦到吃不消
348 慈善的味道
351 粗饱暖人心
353 食物叛逆家
356 路易家的女人们
359 茱莉亚的福气
362 露丝·雷克尔之在中国的不可能性
365 专业主妇的去向
369 “无饭主妇”vs“焦虑便当”
372 别把最后的晚餐当真
377 写在《贪食纪》后头

内容概要

殳俏,1980年出生于上海,作家、食评人,史学硕士。曾出版美食文集《人和食物是平等的》、《吃,吃的笑》、《元气糖》等,翻译意大利作家艾柯文集《带着鲑鱼去旅行》,小说《双食记》被改编为电影。为《三联生活周刊》、《周末画报》、《Time Out 北京》、《时尚旅游》、《纽约时报》Science Times中文版等媒体撰写专栏。亦是美食公益项目“悦食中国”的创始人。

章节摘录

  当然,每个人都想要这种过程单纯容易而又让人心情愉快的生活体验,还有什么比坐火车看风景吃美食更让人心驰神往的事情呢。这是最最奢侈的懒惰者的旅行,你甚至可以设想这次旅行没有终点,也不用下车,就这样一路让火车带你看四季景观,一路由列车员奉上美食就好了!你不用挨冻,不用受热,不用走路,也不怕憋闷。比起来,邮轮因为其沉没的可能性就有点令人不安,并且还有晕船的风险,再美的美食对于晕船者来说也没有意义。而现代化的飞机就更加令人扫兴了,狭窄的密闭空间,几乎什么都看不到的小窗口,还有那些无论宣称自己有多高级,都逃不过热一热然后包着锡纸拿出来给客人食用的航空餐,自然比不过火车可以搭乘大厨,并且满载上乘的香槟鱼子酱龙虾,即使是一边在穿越欧亚大陆,一边都随时可以给你从容地制作出美味来。  对于那些资深的火车美食爱好者来说,现在他们有了很多选择,除了露丝·雷克尔所说的克里斯托弗·凯蒂加州公司所属的“洛杉矶”号私营车厢,还有“加拿大人”号上的银蓝车厢——可以观赏加拿大所有的森林湖泊,配着落基山脉的美景用高级瓷器和亚麻餐巾享用下午茶。如果你喜欢怀古,则有名为“皇帝陛下”的六节车厢中的维也纳皇家餐车,早在1891年,它曾为弗兰茨·约瑟夫皇帝和已经是伊丽莎白皇后的茜茜公主提供最上乘的餐点,相信现时所提供的奥地利传统菜也应该差不到哪里去。另有更为魔幻奢华的“非洲之傲”列车,由南非比勒陀利亚的老式私家火车站发车,横贯非洲腹地,并提供非洲独特的美味,比如鳄鱼肉片配橄榄果酱以及野米橘子胡桃沙拉,或者黑斑羚羊肉配柠檬蜂蜜汁巧克力以及黑胡椒味冰激凌和浆果果盘,搭配南非Pinotage红酒等。  当然,最令人心向往之的火车美食之旅应该是横贯欧亚的“东方快车”。1883年,首发的东方快车驶离巴黎东站,目的地则是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从那一天起,沙龙式的旅途生活开始替代了枯燥的交通往返,东方快车促成了一批王公贵族和社会名流的永无目的地的列车生活,他们永远在火车上吃喝、看风景、结交胡子拉碴的探险家或者刚刚获得意外遗产的害羞乡下姑娘,甚至还有激情的谋杀邀他们参与。  ……

图书封面


 贪食纪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读《三联生活周刊》,认识了殳俏这个特别的名字,被她的美食文字吸引,拜读了她的新书《贪食纪》。第一次读这种以美食为主题的散文随笔,感觉轻松愉快而温馨。忙碌一整天,照顾好全家人的饮食起居,窗外朔风簌簌,屋内暖暖灯光,躲在被窝里,读几篇《贪食纪》,那熨贴心灵的文字,仿佛春风抚上脸颊,清泉流淌心间。很多人有这样的记忆,“隔着厚厚的玻璃瓶壁,牛奶是冰凉的,瓶身上结着微粒般的一群小冰珠,揭开纸板的瓶盖,上面是一层厚厚的奶油,舔一舔,是非常清新的甜味,没有任何故作香醇的做作的浓厚感。”殳俏用朴素温暖的文字引领读者穿越记忆的隧道,去寻找那些若隐若现的味道在记忆深处的契合。我极少吃西餐,在有限的记忆里,正如殳俏所写,西餐馆里眼花缭乱的菜单布满陷阱。殳俏写到:若不愿屈服,就直接去西班牙餐馆。每次胡乱尝试七八种,不讲食材贵贱,不论荤素搭配,不理营养平衡,只看个人喜好。可是赏味时代,不是每个人都能勇于在西餐桌上亮出自己的真性情。餐厅越来越成为一个炫耀身份地位品位的地方,西餐厅尤其如此,早已不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单纯享用喜欢食物的地方。殳俏作为一位美食文化专业工作者,对西方饮食文化研究颇深,在书中为我们呈现出极具特色的西方传统经典菜肴。她不是食材程序的罗列,而是充满情趣的清新浪漫。写日本是世界上少有以纤细之心灵对待油炸的民族。“日本式油炸,不是视食物为大妈,欲遮盖其体态为其穿外套,而是视食物为含苞待放的少女,要凸显而为其曼笼轻纱”。读《贪食纪》,殳俏对日本美食文化充满感情,字里行间也感染着读者,感动于日本这个民族对待食物的态度。日本的季节限定,用细腻的心思精密划分四季不同的味道。不论贵贱,只要是在某个时间段中达到最完美状态的事物,都能拥有自己期间限定的精彩舞台。从柚子到草莓,从樱花到梅花。相比我们的反季节蔬菜瓜果,模糊了四季的概念,品种丰富却失去了应有的甜美味道。殳俏感慨,相比较人类征服大自然,还是让大自然的美来征服我们更好些。寿司是我的最爱,曾以为寿司在日本就如同我们街头的油条麻圆。实则寿司是日本人心中的至味,普通日本人更不是每天都可以随意吃到。殳俏喜欢在文学作品中搜寻美食记忆。如《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火车美食之旅、左拉《小酒馆》中的蔬菜牛肉浓汤、《傲慢与偏见》中英国淑女的吃喝手册,还有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果戈理笔下的俄国菜。而19世纪的法国文人如巴尔扎克、雨果、大仲马大多数是吃货。殳俏谈与美食有关的一切,她将馆子分为:环境可怕但食物美味的苍蝇馆子;内外兼修的美丽馆子;环境食物都糟糕透顶的不知所云馆子。对杭州“遗园”就餐的大段描写,让读者心驰神往。美景美食美丽心情。空气清灵、炊烟袅袅,翠竹幽柏,雨后彩虹。为读者营造出人间仙境。原来我们的生活中有如此易得的美丽,你且要善于去发现去感受。从殳俏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她到过不少国家,她对中外美食文化的态度是和谐的。她喜欢日本的美食文化,但是对自家的泡饭、狮子头也情深款款。“越是好吃的菜,越是脏的厨房”。殳俏清新淡雅的文字常常流露出深刻的哲理:“敢于坦承自己贫穷的人,反而最容易得到幸福。”“与好的食物相遇好似与人相遇,冷暖自知,咸淡自尝。”《贪食纪》是这样一本书:看过一遍放下,待到心浮气躁时,拿出来再看一遍,随时可以平复内心的焦躁,保持心思的澄澈宁静。哦,关键是让味蕾绽放,烦恼的事一股脑抛到九霄云外。
  •     念出这个作者的名字颇费了一些周折,最早就在三联生活周刊封底前两页认识了她的专栏,封底前一页则一直被朱德庸的《大家都有病》占据。当时就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姑娘啊,能把简单一道美食写成饕餮盛宴,让食物们排好队在她的笔下活灵活现,把历史和故事融进美酒菜肴,让人垂涎欲滴,让人食指大动。但那时,我并不会念这第一个字。后来看余男、吴镇宇和江一燕合演的电影《双食记》,一个女人教另一个女人如何用烹饪的菜肴留住男人,实际上却利用食物相克的原理谋害那个是自己丈夫同时也是别人情夫的人。在电影片头一句话一闪而过:本片改编自殳俏的小说《双食记》----原来又是这个丫头!于是找出原文来看,却发现短得可怜,电影剧本只保留了她的小说本意,大肆填充,终于丰满成了一部一个半小时的电影。那时,我还是不会念她名字第一个字。再后来偶得这本《贪食纪》,拿起来居然放不下,喜欢这简单吃食里挖掘出来的复杂,喜欢她笔下食物就着油墨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喜欢伴着故事装作深沉却又面对食物心花怒放时的矛盾。于是先上网搜了她的图片,算是小圆脸一枚,不胖,眉眼中露出了一个吃货必备的特点----喜兴,但也透出那个“俏”字来。再查经历,原来是复旦的才女,思想史学士,医学史硕士。最后才知道那个字念 [shū],释义为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手持一种长柄勾头似的器具,可以取物,可以打击乐器,后成为兵器,说白了就是长得象钻头一样的兵器。难怪她能把个吃饭的本性写成杀人的利器,原来这名字里暗藏玄机。书中有个故事:说大董烤鸭店的大董去西班牙遇到分子厨艺大师Ferran Adria,“两个人比赛料理海参。结果Ferran手起刀落就把海参肠子给拉出来,把海参扔了,大董则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掏空了海参的肚子,把海参弄得干干净净,把海参肠子给扔了。结果两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这就是彼之熊掌我之砒霜,当然,还没有这么可怕,但这也就是烹饪的乐趣。比赛的结果则是大董那里多了一道海参肠子羹,不知道El Bulli处是不是会多道西班牙风味的煎海参。”中国欧洲地处两块文化完全不同的大陆,食物文化底蕴都极其丰厚,称其并列位于世界之巅并不为过。两种文化在饮食领域不断碰撞,激发出的火花和灵感是对整个人类的造福。记得央视曾经搞过一档节目,让中法两国顶级厨师用同样的食材比拼,规则是每一方可以拿走对方的一道辅料。来自米其林餐厅的厨师自作聪明地拿走了中方的食用油,而中国大师傅居然不慌不忙拿出五花肉来炼油,惊了对方。以至于后来别的法国厨师只选择拿走姜或者食盐等材料,不再动油的脑筋了。相信法国人也会从中涨了见识,不必在料理时再唯黄油不破了。殳俏还说:“日本油炸食品的代表是‘天妇罗’,其油炸的过程并不着眼于为食材增色增香,而是为了锁住其生鲜。这是一个极其玄妙的境界,因为大多数国家油炸食物的出发点往往是,因为食材不够新鲜了,只能靠油炸掩盖其本味。但日本人的油炸却反其道而行之,不是‘盖’,而是‘锁’,恰恰为了突出食材之新鲜。”这个观点我第一次听说,读过这段文字之后细细反复琢磨了这“锁”的味道,似乎能够回味出几个月之前吃到的天妇罗的滋味。在中国,尤其是对食堂比较熟悉的人都知道,大师傅用以面对食材不新鲜的做法中最常用的就是先油炸再红烧,或者加入辣椒等重味调料来掩盖,是以粤客多愿清蒸,而不喜红烧,尤其是对于海鲜、野味等对鲜味要求较高的食材来说更是如此。所以现在回想上大学的时候,那些广东同学在东北吃了四年的白菜炖土豆、馒头咸菜粥,对他们与生俱来挑剔的味蕾来说真算得上是一种摧残。书中还有这样一段文字:“温金.德.沃德(Wynkyn de Worde)在他的《切割书》里头警告大家说:不要用没擦干净的手指在馅饼堆中摸来摸去,不要用油乎乎的嘴唇去啧啧地嘬葡萄酒杯,不要在桌布上抹掉手指上的油,因为这样做对你自己和对宴会的主人,都是最不利的。”看到这里,我不禁想笑,在过去三十年许多次小饭店的聚会里,我绝不是唯一一个把桌上的塑料桌布抠出若干个洞洞的人。这似乎又是一个中外文化的冲突。我曾经在澳洲参加过当地人的家庭聚会,为家里无数套精致的碗碟感到惊讶,也会在餐桌上匆忙吃完洋人递过来主食之后手足无措。而回到中国之后,几乎已经不见了那些把朋友邀请至家里大食的习惯,取代的是那种餐馆里肆无忌惮地喧哗,觥筹交错间的粗鲁比拼,以及酒醉后毫无理由的嘶吼破坏。在家里吃饭似乎变得越来越无趣,大都市里大众点评网的迅猛发展可以看出人们对美食的花花世界毫无抵御能力。但《舌尖上的中国》大规模流行,说明了人们内心对“吃”这个文化从低到高、从本能到思考、从满足于饱腹到不满足于奢华的思想升华。一点点读书感悟,与大家一起分享。
  •     这两天一直在看殳俏 的《贪食纪》。全是关于美食的描写,不同于其他美食记的是,《贪食纪》融入了人和食物平等的感情,以及对食材之间调和融合的美味的感知。其中一篇《闷蛋与泡饭》是由日本电影《茶泡饭的滋味》引发的关于朴实淡泊的泡饭文。于是,读论文找参考文献的“发散法”被我用到这里:又花了两个小时把这部电影看了。看电影之前,我的大脑就迅速搜索定位什么时候在哪里和谁吃过茶泡饭。结果是,和老太太在小仓车站吃过两次鯛鱼茶泡饭。在我的印象里,茶泡饭是独身生活必不可少的食物。不光是因为它简便管饱,我更觉得这种朴实淡泊的食物更适宜一个人慢慢独享,甚至,在享用的时候最好不要有任何语言或声音来打搅。在我第二次去小仓单独跟老太太用餐的时候,她向我极力推荐了这款鯛鱼茶泡饭,我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带着对老太太百分百的信任点了它。茶泡饭上来,我直呼惊艳,切的薄薄的鯛鱼片精神抖擞的躺在米饭上,拨点芥末到上面,慢慢倒入滚烫的煎茶,盖上盖子。开始了美妙而充满希望的等待,约三分钟后打开碗盖,鯛鱼片的颜色已泛白,直觉告诉我,应该有5~6成熟了。扒拉一口下肚,鯛鱼片鲜软嫩滑,米饭粒粒温软鲜香。因放了芥末进去,鯛鱼的香味就更来得直接扑鼻。隔着香气,老太太依旧耐心且尖锐的指出我的毛病,然后是由浅入深的说教,中心思想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深沉鼓励。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说过的一段话:“我觉得你以后做多文化共生的研究不错,因为你是一个懂得包容和接纳的人。就拿食物来说,你虽然有自己的喜好,可是敢于尝试没吃过的东西且懂得品味。我想这皆是多亏了你从小吃了不少家人花工夫和时间做的饭的缘故。”这不是一段夸我的话,只是单纯的表达了老太太自己的看法而已,而对当时刚换了研究课题的我,是莫大的鼓励和支持。自此,每当阅读文献或者写东西毫无头绪的时候,我都会想到老太太跟我说的这段话。当然,还有那一碗引人深思的鯛鱼茶泡饭。再说1952年拍的《茶泡饭的滋味》这部电影,茂吉被妙子称作闷蛋,因为他话少,他的生活单调无趣,抽的是“朝日”牌廉价烟,出行火车都是买三等座。可是妙子的生活精致高端洋气,尤其她讨厌茶泡饭,觉得那是穷人吃的东西,太不上档次,而且坐惯了火车一等座,由奢再也入不了简。放在60年后的今天,我觉得他们的婚姻就快走不下去了。不知道他们的出身是否门当户对,按今天的话来说,他们没有生活在一个平面上,何谈幸福。茂吉被派到乌拉圭公干,送行的机场依然没能看到外出旅游归来的妙子的身影。我暗暗想,就这样也好,默默分开对谁都是解脱不是吗。哪知道飞机出故障,飞出两个小时后又返回。茂吉返家,刚好从神户旅行回来的妙子也回来了。已是深夜,俩人不忍心喊保姆起来做饭,一起下厨房捣腾吃的。这一幕看得我心头一热。厨房是个温暖惹人爱的地方。吉本芭娜娜有本小说就叫《厨房》。具体情节已模糊,只记得开头第一句话就是她说最喜欢的地方是厨房。夫妻共同下厨是否意味着恩爱相濡以沫相敬如宾这些已经不重要,似乎厨房是个可以让人心头变柔软的地方,茂吉和妙子在厨房化解了一切误会得到了对方的谅解。如你我所料,他们一起吃了茶泡饭。妙子在表达了自己对茂吉的理解后,哭得很厉害,至此,茂吉应该也明白了妙子对他朴实而淡泊的爱,犹如一碗茶泡饭。我的表叔刘老师是一位社会学方面的副教授。他虽然不研究恋爱婚姻家庭,可他对我说过的一句话仍然铭记于心:“恋爱就是练习怎么去爱一个人”。他拿自己做案例曾为我分析过两个人的相处之道。当时的我悟出来的就是:在否定对方前要试着去理解。就像不要在没吃茶泡饭的时候断定它不好吃。现在的我更相信爱一个人是技术活,没修炼好这门技术,不敢去爱,至于怎么个修炼法,我也不知道。说白了就是保持距离,互不受伤。不过这样,会很容易错过一碗茶泡饭的美味吧。

精彩短评 (总计54条)

  •     很好看,很美味
  •     短小却完整的专栏文章合集,读着放松又饿。
  •     该说什么呢,这类散文小记,就目前看过的基本,没有能超过梁实秋的《味至浓时即家乡》
  •     专栏集
  •     人生在世不外乎衣食住行,每件事都值得花心思去细细地体验,对于吃,可以从出生到衰老一直体验美食带来的满足感。
  •     读起来很轻松的随笔
  •     最爱的美食书籍 没有之一
  •     我的睡前读物,感觉生活不美好的时候,看看她就满血了
  •     有趣
  •     非常喜欢的美食书籍
  •     读了可以补充很多食物方面的知识,趣味性反而越来越少了。
  •     有意思的
  •     喜欢日本的篇章。
  •     、觉得她一定很有钱
  •     最近突然喜欢看些美食书
  •     殳俏的文笔没的说,不平庸,不卖弄。
  •     文笔和知识面都相当不错
  •     我饿
  •     科普了不少美食常识
  •     闲闲看过
  •     资深吃货的杂谈
  •     你读起来好像很美味
  •     食色性也。
  •     个人风格太明显的专栏集结本,很容易看到最后就审美疲劳了。隔段时间没事当闲篇看看倒是极不错,殳小姐的文字还是挺俏皮有趣的
  •     中产阶级味道
  •     毕竟通向男人心的路上要经过食道啊!
  •     涨知识了,看着自己在食堂打的青菜觉得自己吃的是饲料
  •     没有包装,封面脏了
  •     诚实理性简直太可贵了,借她的嘴巴品尝了不少美食,要再读第二遍。恩,谢谢
  •     这本书,个人觉得好看极了,美味极了,幸福极了,探索和学习之心,蓬蓬滋长。
  •     由内容,意思
  •     就是它,就是它,当时看了它才特想看双食记~~
  •     蛮有趣的美食小册子。让人在繁冗的生活里抬头咂吧下嘴
  •     多是海外饕餮生涯的浮光丽影,吾等屌丝唯有望洋兴叹...
  •     这种恩赐去探知
  •     殳俏应该是真正吃过好东西的人吧,描写也很见功底,只是,总会觉得少了些人间烟火味,大概是因为自己不熟悉。
  •     我一直以为双食记的剧本 是根据李碧华的某部作品改编 作者写无饭主妇那篇尤为让人不喜欢
  •     不喜欢,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可能是因为我太穷。
  •     不管了,殳俏的书我都喜欢。以及书里的插花。
  •     一见倾心,再读倾情!
  •     和rita在咖啡店
  •     社交网络上的南北甜咸争来争去太没意思了,会吃的人是会不断拓宽食物宽容度的。写的好,对待食物的态度也好。
  •     长见识
  •     1.人和食物是平等的。 2.自己热爱的事情,寂寞的时候要坚持,热烈的时候更要坚持。
  •     比较喜欢第一部分。后面两部分虽然也写了不少奇闻异事,但是就是觉得不好玩啊。特别赞成要尊重自己吃下去的食物这一点。
  •     涨知识的一本书,还有很多对于事物的描写非常细致,总的来说不接地气,但是不影响咽口水这个动作。
  •     前十几页迅速的掉了,在书店刚翻开一本就掉了三页,换了一本还这样,为什么三联的书装订质量这么差?!
  •     轻松的小品文,闲暇时消磨时间很不错
  •     有人说殳俏的美食很文艺很艺术 不够生活 可是在我看来 文字中折射出的不仅是美食的艺术 还有作者对美食 对艺术认真的态度 很让人佩服!
  •     比不上元气糖了 不过还是有趣的 一口气读会有点闷
  •     她讲吃食的时候一向是很有感情的 很有自己的情绪但是过于纠结小资了有时候并不讨喜
  •     我个人喜好问题,不喜欢谈吃的文里抖太多文化包袱
  •     真金白银砸出来的见识
  •     让人看着看着觉得好幸福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