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地批判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生态地批判

出版社:人民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010066646
作者:郭剑仁
页数:306页

作者简介

《生态地批判: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是国内第一部研究美国学者约翰•贝拉米·福斯特(John Bellamy Foster,1953-)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著作。在英语世界里,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代表了到目前为止的肇始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这一股西方思潮的最新和最高水平,他的主要贡献在于从生态角度重新梳理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史。《生态地批判: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系统地厘清了福斯特的生态唯物主义思想、物质变换裂缝理论以及对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质的理论剖析;进一步地,通过比较福斯特与另两位学者(詹姆斯·奥康纳和A.施密特)的思想上的异同,揭示如下两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一、经济和政治,哪一个是解决生态危机、建构生态文明的主要手段?二、自然是完成了的还是生成着的?《生态地批判: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对我们研究西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建构中国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意义。

书籍目录

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到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代总序)王雨辰序何萍导、论  一、什么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二、与20世纪两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的区别 三、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代表及其特点    四、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及其哲学路向和问题 五、对本书研究对象和叙述方式的说明  第一章生态唯物主义或自然唯物主义  第一节自然与唯物主义    一、重新解释唯物主义    二、对自然的理解    三、生态唯物主义及其现代表达 第二节  自然一社会观      一、生存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一般作用    二、劳动进化理论(基因-文化协同进化论)  第二章  建构马克思的物质变换裂缝理论  第一节 重新阐发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    一、第二次农业革命与物质变换概念的提出      二、物质变换概念的自然内涵      三、物质变换概念的社会内涵 第二节 物质变换裂缝理论和可持续性发展观    一、物质变换裂缝——自然异化及自然与社会关系的异化    二、消除自然异化:走向可持续发展    三、消除社会、人的异化: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第三节 建构马克思物质变换裂缝理论的当代意义    一、环境社会学的古典基础    二、与当代农业的关系第三章 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学批判  第一节 生态危机的界定    一、生态危机的时间尺度    二、续存问题    三、当前环境问题的特点 第二节 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一、自然资本化的悖论 ……第四章 奥康纳与福斯特第五章 施密特与福斯特结束语参考文献后记

内容概要

郭剑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1994年于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获理学士学位;2000年、2004年分别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毕业,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目前的主
要研究领域是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近几年来,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在《马克思主义

图书封面


 生态地批判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我不在任何政治的立场使用这个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与其说是一种政治或经济制度,不如说是人类调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满足自己膨胀无穷或被撩拨诱惑起来的欲望的一种迄今为止最成功最有效的手段。想想看,遥远的北极熊在人类工业化后短短几百年内就已经面临灭绝的危机,而更多动植物早已直接或间接为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付出了种族灭绝的代价。当人和自然后面都接上了“资源”这两个字后,人的异化与自然的异化就已经如此不可避免和触目惊心。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注意到资本主义的危机已经从“经济危机”转移为“生态危机”,而对于后一个危机来说,无疑每一个人都是同谋,起码都是非常默契的合作者。人们不能从生产中获得自我实现,那么就在消费中寻求满足,而不断的消费正是不断的生产的必须条件。因此现代人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工作日如牛马般工作,休息日则如白痴般消费。但是一切产品不会无中生有,一切废物不会自动消失,那么就只能是自然环境及其他生命来承受这个代价,直到最后人类吞下所有苦果。资本主义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就在于它许诺人们,它能提供给人们源源不绝的不断更新的产品,它也确实做到了,配上民主与自由的政治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人们的享用仿佛得到了坚不可摧的保证。“以人为本”天然是适合资本主义的,人的自由从来没被如此重视,这种自由就是,人有满足自己几乎所有需要的自由,有参与设计或运作一个更好地提供产品的社会的自由,有从自由竞争的市场中选择购买任何一种产品的自由。人并不是成为了资本家的奴隶,而是成为了自己欲望的奴隶。“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本身就是无比的自大,只是一种要可持续满足人的欲望的狂想。于是在这种傲慢下,人类所做的一切技术改进,所发起的一切运动,都带上无比荒唐可笑的色彩。如果托克维尔重写《论美国的民主》,也许他不只是惊叹民主将赋予每个人追求平等与自己想要的任何生活的梦想,他也许将会意识到这种“我能”、“我要”文化将如何把一个有限地球拖入灾难中。但是这本书在讨论对策的时候依然如此中国特色的粗鄙与肤浅,不知道是不是福斯特本人的思想也是这么含糊不清。解决方案是技术分散化与管理非官僚化,就是用小规模技术取代大规模技术,让工人参与生产过程的管理从而成为劳动过程的主人。第一,我实在不清楚何谓小规模技术,小规模技术就没有进步的冲动和扩大利润的冲动吗?第二,工人成为主人,就可以消除劳动的乏味了?难道一个工人参与了一下管理,他生产一个螺丝钉,生产一个轮胎,就感觉到很满足很快乐从而不需要那么多消费了?广大人民群众就会为了保护环境和尊重其他生物的权利而抑制自己的欲望了?迷信群众看来还是我们这个世纪的一个最大的迷局,他们聚集成众,除了加倍的愚蠢、盲从与贪婪,何来理智、克制与负责?这个结论的得出太过仓促,没有任何的论证与证据,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式解决方案的通病。书末说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有助于推动中国的改革实践和什么科学发展观云云,更是狗屁不通,毫无依据,马克思主义没有让中国成为那种社会主义国家,当然生态马克思主义也不可能让中国成为另一种生态社会主义国家,这与主义没有关系。内部的原因就不用分析了,发达国家的欲望无疑算是最重要的外因。全球化把所有国家要么变成了资源日益耗尽的“奴隶国家”,要么成为空气清新物产丰富的“消费国家”,个人的悲剧终于是要扩展成一个国家的悲剧,直到全人类的悲剧。作为一本阐述另一个人的思想和介绍相关研究思潮的书,可以起到一个通道作用吧,末后的文献才是更值得阅读的。而中国,可以说为研究非民主状态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加速毁灭生态系统提供了一个鲜活例子。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没什么价值
  •     是一本相关专业的好书
  •     个人认为,这本博士论文关于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研究综述概括的比较全面,其优点之处在于梳理了福斯特从唯物主义角度对当前的生态危机做的研究,给我们呈现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方法。不足之处,个人认为,该书没有作者太多自己的观点,大部分都是引用别人,如后面的福斯特与奥康纳、施密特的思想对比等。尚需深入研究。值得欣慰的是,由王雨辰教授著的《生态批判与绿色乌托邦》一书,已经出版,本人第一时间在网上订购了一本,希望从这本著作中能够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
  •     我还是不喜欢这种稠密但寡淡的论调。关于分散化涂尔干等早就论述过了,所谓“环境社会学”“生态马克思主义”不过是在炒回锅肉时放了番茄酱,冠之以奇观化的噱头。希望福斯特思想的原版不至浅陋至此。
  •     环境得角度看马克思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