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采奏鸣曲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外国小说 > 克鲁采奏鸣曲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6
ISBN:9787532125371
作者:(俄)列夫·托尔斯泰
页数:132页

作者简介

这是一个发生在19世纪俄国上流社会的爱情悲剧,是列夫·托尔斯泰小说中的经典之一。花花公子波兹德内歇夫娶了美丽的平民之女为妻。几年后平庸重复的婚姻生活使双方都感到了厌倦。此时风度翩翩的青年音乐家特鲁哈切夫斯基闯入了他们的生活。他们之间的密切交往引起波兹德内歇夫的强烈忌妒,终于在暴怒之下,波兹德内歇夫杀死了无辜的妻子。

书籍目录

译本前言
克鲁采奏鸣曲

内容概要

列夫·托尔斯泰是现实主义的顶峰之一。他的文学传统不仅通过高尔基而为苏联作家所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在世界文学中也有其巨大影响。从19世纪60年代起,他的作品开始在英、德等国翻译出版。70至80年代之交以《战争与和平》的法译本出版获得国际上第一流作家的声誉,成为当时欧美的“俄国热”的主要对象。80至90年代法、英等国最早论述他的评论家,都承认他的现实主义创作对自己国家文学的振兴作用。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成长的进步作家法朗士、罗曼·罗兰、亨利希·曼和托马斯·曼、德莱塞、伯纳·萧、高尔斯华绥以及其他欧美作家和亚洲作家都受到他的熏陶。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译本前言  草婴  托尔斯泰有一次对高尔基说:“人总得忍受地震、传染病、可怕的病症,以及一切灵魂上的苦恼,但生活中最大的悲剧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卧室里的悲剧。”这段话充分反映出托尔斯泰晚年宣扬的禁欲主义思想,根据这种思想他创作了像《克鲁采奏鸣曲》那样惊心动魄的艺术杰作。托尔斯泰之所以产生禁欲主义思想,那是由于他长期对当时社会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的广泛观察和深刻思索。他所处的社会向他展示了大量畸形的爱情生活,但他却抽  象地把“卧室里的悲剧”看作是永恒的,无法避免的,并从而得出禁欲主义是惟一出路的结论。  《克鲁采奏鸣曲》作于1887至1889年,是在托尔斯泰世界观发生激变之后。作品主人公是个贵族男子,因猜疑而产生妒忌,因妒忌而杀妻,事后感到悔恨。作者通过他的忏悔独白,猛烈抨击当时俄国社会的婚姻制度和社交生活,同时又狂热地宣扬禁欲主义,鼓吹人们过独身生活。这种思想当然是消极的,违反人性的,因此在当时就遭到一些人的批判,包括作家契诃夫在内。契诃夫说:“深思和正义告诉我:对人类的爱,在电力和蒸气中要比在戒绝性交和戒绝  肉食中多。”但对这篇小说的艺术技巧契诃夫则作了极高的评价。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  “我不会说这是天才的永垂不朽的作品,在这方面我做不了审判官;不过照我看来,在我们国内和国外现在所写的一堆东西里恐怕还找不出一个作品,在含义的重要和描写方法的美丽上赶得上它。姑且不提那些艺术上的效果有的地方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单以它非常刺激人的思想这一点来说,我们就该感激这个中篇小说了。人在读它的时候,简直忍不住要叫起来:‘这是实话!’或者:‘这真荒唐!’不错,它有很恼人的缺点。除了你列举的种种以外,它还有一个使人愿意原谅它的作者的缺点,那就是作者的大胆。他居然讨论他不懂的而且由于固执也不想弄懂的事情。例如他对梅毒、教养院、女人对性交的厌恶等的判断。不但会被人驳倒,而且直接暴露这个人的无知,这个人不肯在漫长的一生中劳一下神看两三本由专家写的书。然而这些缺点好像风前的羽毛都被吹散了;由于这个中篇的优点,那些缺点简直看不出来,就算看出来,也只使人烦恼地暗想:这个中篇小说也避免不了人干任何工作的命运,因为人干任何工作都不完美,都免不了有瑕疵。”  契诃夫原来是医生,后来成为作家。他从医学和艺术两方面对托尔斯泰的这篇小说进行评价,应该说是很中肯的。  《克鲁采奏鸣曲》讲的是一出悲剧:主人公波兹德内歇夫杀死了妻子,事后他才明白酿成悲剧的原因不是他的病态嫉妒,也不是妻于的不贞,而是那个腐蚀人心的社会。波兹德内歇夫说:“上流社会荒淫无耻的生活简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窑子。”托尔斯泰在这里处理家庭问题同过去一样,着眼点不是爱情或婚姻本身,而是对上流社会伦理道德的揭露和批判。他认为这种社会摧毁了被宗教神圣化了的家庭基础,家庭已名存实亡。那里不可能有美妙的感情,不  可能有真诚和诗意,只有假仁假义和放纵情欲。托尔斯泰对上层社会婚姻道德的否定是激烈而彻底的。  ……

图书封面


 克鲁采奏鸣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伟大的作家往往会创造伟大的爱情故事,可假如连他自己都不相信爱情呢?托尔斯泰忍受了和妻子48年的争吵不休,最终离家客死驿站。而他在《克鲁采奏鸣曲》这本书中的主人公瓦夏却在无法忍受妻子的背叛后,杀妻弃子,家破人亡。在这本书中托尔斯泰提出一个永恒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是爱情?当然,托尔斯泰不是提出问题,而是直接给出答案:爱情并不存在,除了动物性的欲望,人类之间压根没有什么纯洁的爱情。夫妻之间除了把对方当作仇人,根本没有真正幸福的婚姻。瓦夏是出于爱情与妻子结婚,而在结婚前他就发现自己除了受到妻子美貌诱惑之外,根本没有办法与妻子沟通。而在蜜月的第二天,他们就出现分歧,开始不停的吵架。但让他奇怪的是,他们对彼此的渴望往往在争吵后更加强烈。这一点让瓦夏痛苦却又困惑。就在这种状态中,他们生了五个孩子。可是妻子却在绝育后变得更加美丽。这让瓦夏常常处于焦虑嫉妒的状态。就像托尔斯泰一样,他恨自己的妻子,却又不愿意看她和别的男人亲近。妻子的才华与美貌最终吸引了另一个浪荡公子的追求,结果在妻子与情夫的约会中,瓦夏选择了杀妻。直到妻子要死的那一刻,瓦夏才意识到,妻子也是一个人,除了作为女人存在之外,也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需要生存,当然也需要被当成一个人。可惜,在过去,妻子对他而言,只是自己用婚姻捆绑住的女人而已。用这个故事,托尔斯泰证明了幸福婚姻纯属虚构。也许,托尔斯泰是太过悲观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谁又曾真正见过如梁祝那样的爱情?即便是卓文君也最终落得秋扇见捐。现实生活中的婚姻,往往是权钱的结合,或者钱色的交易,正常一点的就是少年夫妻老来伴,是一种彼此的需要。人是社会动物,而家庭则是社会中最为稳固的关系,因此人们都需要一个家庭来承载自己的生命。这就使得人们必须结婚,不管是不是真的遇到了希望结婚的对象。或者高尚一点,为了父母而结婚。心想父母辛苦一辈子,不过是想儿孙满堂,作为子女,连这一点点小小的要求也不能满足父母,岂不是太不孝。中国人百善孝为先,自然不能做不孝的儿女。总归,爱情不管是理想也好,是虚妄也好,总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话题之一。托翁的这本书,或许真的有失偏颇,到底也值得一读的。
  •     研究托尔斯泰的情感世界和他对女性的看法,最好不要错过两样东西:贝多芬为法国小提琴家罗多尔夫·克鲁采(Rodolphe Kreutzer)创作的《克鲁采奏鸣曲》(sonate a Kreutzer)。据说1887年夏天的晚上,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的大学生为托尔斯泰演奏了这首曲子。托尔斯泰听后激动不已,由此产生灵感创作了小说《克鲁采奏鸣曲》。 作品完成于1889年。小说的故事情节很简单,贵族出生的波兹德内谢夫十五岁时被朋友带去了妓院,从此他既迷恋性带来的娱悦,又因道德良知而反感这样的放纵。他终于有天厌倦放荡的生活,娶妻成家想安开始正常的生活。意外的是,蜜月中他就和妻子发生争吵,家庭生活让他陷入另一种困惑和痛苦:性的和谐和此外一切的不和谐。他对渐露成熟风情的妻子与异性的接触充满了忌妒,即使妻子和医生的肢体相触。妻子和音乐家一起弹奏《克鲁采奏鸣曲》引起他的愤怒,怀疑妻子与别人有私情,最终他设局杀妻。男人主公波兹德内谢夫出场后的第一句话是:能使婚姻变得神圣的爱……爱……情,这是一种什么爱情?”他倾听周围人描述什么是爱情后继续谈到:你们讲的是理应如何,而我讲的是事实如何。任何男人,只要见到一个漂亮女人,就会产生你们所谓的爱情。要一个男人一辈子受一个女人,或者要一个女人一辈子爱一个男人,就好比要一支蜡烛自你呱呱坠地燃起,一直到你老死才熄灭。放浪并不在于肉体,肉体上不管怎么胡来都不算放浪。但是同女人发生肉体关系却又对他不负道义上的责任,这才是放浪以,而且是真正的放浪。女人的无权并不表现在他们没有投票权,不能当法官,再说做这种事也不能算是什么权力;女人的无权表现在两性关系中。她们不能处于和男人平等的地位,不能按自己的愿望接纳男人,按自己的愿望拒绝男人,而只能受男人挑选。人们在大学和议会里大谈妇女解放 ,但同时仍把她们当作行乐的对象。……学校是改变不了这种情况的。只有男人改变对女人的看法,女人自己也改变对自己的看法,才能使这种状况改变。书中男主人公发表了大段对爱情、婚姻、性、女性等看法的独白,有时甚至是整个章节。我看到最后根本不认为托尔斯泰写的是虚假的小说,而是他真实内心的独白。那些自言自语的段落读起来非常流畅,激情荡漾,是托尔斯泰真实情感的记录。如果我们把小说男主人公和托尔斯泰对比,可以找到相近之处。男主人公三十岁结婚,与托尔斯泰本人结婚的年龄相仿。书中还提及不少我们熟知的他婚姻生活中的情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女主人公没有名字也没具体年龄。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称呼最多的是她、未婚妻、妻子。这在的忽略在托尔斯泰的小说应该是极少见的。托尔斯泰的这一忽略很可能是无意识的,表明他只需要借女主人公与男主人公这间的夫妻关系表达观点,抒发苦闷,而不是要讲述完整的故事。托尔斯泰在小说中描写音乐《克鲁采奏鸣曲》时认为音乐有控制人的力量,其中小提琴对多愁善感的女人有特殊的魔力。协奏曲《克鲁采奏鸣曲》使他产生别样的温情,尤其是第一段急板引发他的激情,就象情欲那样诱惑着他,控制他,让他无法摆脱。《克鲁采奏鸣曲》曾在俄国遭禁,不知道禁的理由是因托尔斯泰谈及性,还是因为小说触及人的本性?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1/archives/2006/6691.html
  •     年轻人不一定受得了《克鲁采奏鸣曲》,因为托尔斯泰给出了现实的一种答案。好在我的心灵已不再纯然年轻了,我能接受这部作品。我也愿意想象自己也在一列行驶在茫茫黑夜中的火车上遇见波兹德内歇夫,听他忧郁的讲述。近百页的独白暴露了生活的本真,艺术与生活仿佛一对若即若离的亲密伙伴,当艺术奔向生活、表现生活时,如果生活的真实不再愿意多多少少地遮掩自己,他就有勇气站出来直接面对读者说话。波兹德内歇夫的故事是忏悔,如一条凝重的河流,他对生活的结论敲打着我的内心,其力量在于激起我持久的体会回味,如一粒苦涩的药丸在我的内省之井中慢慢溶解;他的生活,我的生活,紧张的对峙和辩论,最后又彼此拥抱理解。不要说我没有经历过婚姻生活就在这儿妄下结论,但我似乎是具有某种能力,使我预见到某些东西(?)使我的情感能抵达那位花白头发老人内心的私密之处。真的是不堪忍受的吗?我能确定的是,如果生活的目的是盲目的,那就必定这样。我怀疑过自己的所有思考,我觉得我的想法很幼稚,它们脱离生活之轨,很飘,不稳定。可在现实的倾听中和对文学叙述的倾听中,真实与虚构浑然一体,我总是受到巨大的影响。我无法抵御这些,我遇见了别人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最终汇入我的生活。这就是《克鲁采奏鸣曲》对于我的意义。波兹德内歇夫的怀疑和嫉妒不仅仅简单地源于他漂亮的妻子和婚外恋捕风捉影的可能或事实,而是源于他无法挣脱的一种意识:受情欲支配的人本性上的弱点和缺陷,本性上的不可控性,他怀疑妻子,也怀疑自己(我们必须注意到人物的讲述本身是作为回忆而存在,同人物年轻时的意识之间是有差别的。这里的讲述本质上是一次剖析和总结。波兹德内歇夫年轻时的动机更为隐蔽,我形容他的观念仿佛是一个踢打着母腹的婴儿,让他痛苦;而他现在晚年的观念显然已经是理解和归纳的产物,由此我们在回忆与概括之中获得更准确的体验)。于是,家庭生活无法符合期待,令人绝望,人际关系间更是隔着深渊。波兹德内歇夫恐惧人类的情欲,那被遮掩的情欲和情欲掩盖下的分裂、仇恨与报复。情欲支撑也破坏着人与人之间脆弱的关系,情欲是一场欺骗,情欲中诞生不了纯正的爱情和婚姻。托氏笔下的人物有时对自己就是如此苛刻和极端,当他们仿佛被一道闪电一样击中而觉醒时,他们也容易走向幻灭。妻子并没有明显的罪证,可是她在波兹德内歇夫的心中俨然已是个罪人了,并最终被夺去生命。通过丈夫有限的视角与描述,我们发现他年轻时放荡沉淀至灵魂底部的种种对肉欲的丑恶想法终究难以被消除,他试图在婚姻中保持纯洁仅仅是表面上的渴望,他观念中顽固的恶魔本质造成了他不能信任的心理。托尔斯泰剥开了嫉妒的皮层,探测到心灵的深处。这是一场有观念同谋的谋杀;或者就是引向另外一个结局——自杀。我们不可能单纯地过着我们的生活,观念(世界观)的手掌始终拍打着生活波澜的脊背。托尔斯泰写出了波兹德内歇夫内心的魔鬼。因为他内心不纯洁,所以会有嫉妒;因为他对妻子有淫念,所以会嫉妒。《马太福音》第5章第28节写道:“凡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而波兹德内歇夫补充说,“这道理不仅指对别人的妻子,主要是对自己的妻子而言”。他无法摆脱自己变了形态的淫念,他的尊严因此丧失殆尽。从严格的道德层面看,托尔斯泰的审视之光是无比明亮的,心灵地貌的每个污秽角落都无从躲藏。《克鲁采奏鸣曲》较《安娜·卡列尼娜》更为鲜明地展现了嫉妒与情欲的可怕威力。我指的是观点鲜明,由此这部作品也更像一篇论文。当有人问托尔斯泰写这个作品的用意何在,托氏的回答甚至划分出许多明确的小观点。可精神危机后的托尔斯泰试图用道德、理智、“禁欲”去抵抗非理性与激情,这是否是一种敏感的狭隘?或过于紧张的严肃性?这些问题的回答对我个人而言也是痛苦的。我想象有这样一位君王,他发动了一场战争,一场似乎看不到胜利的战争;我遥望见一面雪白的军旗在地平线处飘扬,它将永远永远地插在那片人性的战场上。托尔斯泰越来越痴迷于道德宗教的魔力,社会的魔力,尽管他并不感到轻松。《克鲁采奏鸣曲》写作中先在的道德理想排挤了个体内在精神更多的丰富性和未解之谜。托氏的心理辩证法较《安娜·卡列尼娜》少了许多维度,他开始明显地在人物内心和中心道德间画出一道道圆周线,人物被放置于一个道德度量体系中。虽然在波兹德内歇夫的陈述中,我们仍能体会到托氏细腻、质朴如乐章般流动的语言,他耐心的重复和渲染,并将情欲的后果借助人物情绪和想法的中完成渐强化的推进,直抵戏剧化的谋杀高潮;可是我们同样可以察觉这艺术手法中某种不自然的意味。这不是艺术不自然,而是艺术目的不自然。托尔斯泰的小说企图探讨一个问题,这无可非议,可他太执着于给出一个答案了。《克鲁采奏鸣曲》会让人感到彷徨,但也绝对不是我们面对《安娜·卡列尼娜》时内心所感受到的那种虚弱和犹疑的强度与性质。对我个人而言,纯道德的说服力永远小于艺术的说服力。一种道德气氛熏陶过的语言和情节是难以支撑起情欲这样一个丰富的主题的。托氏写的似乎只是情欲的某个结果,一个心理动机的发展过程,而非情欲本身。作为道德化的艺术家,我看到托氏艺术家本性所受到的“威胁”。“门徒对耶稣说,人和妻子既是这样,倒不如不娶。耶稣说,这话不是人能领受的。唯独赐给谁,谁才能领受。因为有生来是阉人,也有被人阉的,并有为天国的缘故自阉的;这话谁能领受,就可以领受。”(《马太福音》第19章第10、11、12节)对照这些话,我直面《克鲁采奏鸣曲》的启示、痛苦和真理,油然起敬。可我还是喜欢纳博科夫转述的那个关于托尔斯泰的小故事:托尔斯泰老了,那时他已许久不写小说了,就在这沉闷年岁中的某一天,他捡起一本书,随意翻开读了下去,渐渐有了兴趣甚至感到十分愉快,他看了看标题,发现是Anna Karenina By Leo Tolstoy;那是重新在艺术的丰富性中获得无穷启示的托尔斯泰。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在一条街的新庆云买的。
  •     版二 渣男
  •     我万分相信万分景仰
  •     【9.0】《克鲁采奏鸣曲》,托尔斯泰。上流贵族情感忏悔录,托翁(据说是本人写照)扮演奥古斯都、卢梭。石田三成式的道德律,透析精分家庭、末日审判婚姻,辛辣不逊《围城》。【8.5】《有光的时候继续行走——早期基督徒的故事》,托尔斯泰。反基督神学伪善。
  •     结婚就是长期公开卖淫
  •     托翁晚年不仅愈发没有“随心所欲、不逾矩”,反而更加激进、具有批判性了。这部小说情节并不复杂,框架叙事(元叙事)是夜晚在火车上听故事,主线叙事是贵族的杀妻故事。即使托翁到最后仍未达到圆融通透的境界,但他却是一个十足真诚的人,也是严肃思考社会问题的作家。这部作品认真剖析了两性关系、婚姻制度、俄罗斯的上层社会状况等等问题。应该说托翁是非常超前的,在那时候便已看到被扭曲的婚姻制度捆绑在一起的两性间的刻骨仇恨。这跟现在热播的影视剧《消失的爱人》、《我的危险妻子》等真是不谋而合。
  •     托尔斯泰认为侍候上帝和侍候他人是一个信仰基督教的人生活的全部;连东正教也是外教。如此观点我无法认同。
  •     写这本书的时候,托尔斯泰也许并没有仔细考虑他所一直宣扬的价值。他在愤怒地表达。
  •     托翁晚期的现实主义作品,假托主人公波兹德内歇夫之口,对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等进行了深刻的思索,充满很多的宗教式的说教,但禁欲主义思想在现代社会不大可能会被主流所接受吧
  •     研究托尔斯泰的情感世界和他对女性的看法不能错过这本书。
  •     那种刻骨铭心至死不休恨不得噬其骨肉的恨意竟然存在于夫妻间,多么奇妙。顺说作为一个不怎么相信爱情的人真心想红烧大排波兹德内歇夫对于爱情见解的每一句话啊~
  •     http://www.jiachangdushu.com/index.php?app=task&ac=details&id=67 据说音乐家的原型是塔涅耶夫?
  •     很直白。爱情和婚姻的本质。我也认同节欲是幸福的源泉,但是列夫有点苛刻了。
  •     20121228购买
  •     好看么……
  •     全部正如契诃夫所说…不,感觉像是他从安娜变成了卡列宁…可我不知道为什么…
  •     太多的基督教道德说教
  •     托翁有时让我困惑
  •     婚姻悲观论。
  •     托翁更多是一位艺术家而非思想家,全书大段独白的说教气过强
  •     还是那个绅士不对。。。
  •     细腻流畅
  •     最近看的虚无主义的东西,有点多。。。
  •     第一次看见这么渣的男人,自己输了几百个女人之后,还怀疑自己纯洁的妻子与别人有染,自责妻子的不忠并将其杀害,呵呵。
  •     也许是年龄关系,也许是因为我还未曾感受过人们所说“爱情”,这本书并不能引起我的共鸣。我只是保持着惊讶的神色听这些对我来说极其新颖的观点……并觉得这观点未免太过老旧。但确实,托尔斯泰也并非这个时代的人。
  •     四年第二遍。
  •     消极婚姻观
  •     The Kreutzer Sonata.
  •     有些失望,或者说我从来不喜欢俄式风格的小说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