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和喇嘛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外国小说 > 吉姆和喇嘛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6
ISBN:9787532140619
作者:吉卜林
页数:338页

作者简介

《吉姆和喇嘛》内容简介:英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吉卜林描写东方题材的长篇小说。众多文学家公认为作者最卓越的代表作品。现代东方学研究者热衷分析的经典文本。
主人公吉姆是英军驻印度的一个爱尔兰团士兵的孤儿,自幼流浪在拉合尔街头。一位西藏喇嘛为了寻找一条能洗涤人生罪过的圣河,来到拉合尔。吉姆被喇嘛充满神秘与冒险色彩的生活所吸引,主动要求做喇嘛的徒弟,与他同行……吉姆被英驻印军情报人员利用、并成为一名出色的间谍……最后,师徒二人终于找到了“圣河”。整部作品一气呵成,流光异彩,风土人情、宗教习俗、生活细节描写得细致入微,具有浓郁的印度特色。

内容概要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英国小说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营房谣》《七海》,小说集《生命的阻力》和动物故事《丛林之书》等。1907年作品《老虎!老虎!》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尔等循羊肠小道  藉托菲特之火前往最后的审判者  当异教徒对镰仓大佛祷告时  还请保持温和  他把市政府的禁令当作耳旁风,悠然地骑在赞赞玛大炮上。铸于砖台之上的这尊大炮正对着古老的阿杰布一格尔——拉合尔博物馆,当地人叫它奇异屋。谁拥有了赞赞玛这条“喷火龙”,谁便拥有了旁遮普,这个绿青铜色的物件总是征服者的第一个战利品。  吉姆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他刚刚把迪那那的儿子从炮耳上踢下去,因为是英国人控制着旁遮普,而吉姆正是英国人。尽管由于太阳的曝晒,他的皮肤像当地人一样黑;尽管他更喜欢说土语,说起母语来却磕磕绊绊;尽管他与那些常在市井玩耍的不男孩们完全平等相处,但吉姆毕竟是白人,是最穷的白人中的一员。照看吉姆的那个混血女人(她在出租马车集散的广场旁开了家经营二手家具店做幌子,以掩饰她吸食鸦片的真相)告诉传教士们说,她是吉姆的姨妈。吉姆的妈妈曾在一个上校家里做育婴保姆,后来嫁给了爱尔兰小牛团的年轻的掌旗军士吉姆波尔·奥哈拉。奥哈拉后来在新德至旁遮普和德里的铁路线上工作,所以当他的那个团回归故乡时,他并没有跟着回去。吉姆的妈妈在费罗兹普尔地区死于霍乱之后,奥哈拉开始酗酒,带着他那目光锐利的三岁的儿子在铁路线上游荡。一些社团和牧师很为那孩子担心,想抓住奥哈拉,但他总能逃脱。后来他便遇到了那个抽鸦片的女人,并且染上了她的恶习,最终像所有贫困的白人一样死在印度。他留下的遗产仅仅是三张纸,一张他称之为“不可转让”,因为这几个字就写在他的签名下面,另一张是他自己的退伍证书,第三张是吉姆的出生证明。他以前常常说——尤其在他沉醉于吸食鸦片的时候,说这几样东西最终会成就小吉姆波尔,所以无论如何也不能把它们和吉姆分开。他说这几张纸拥有巨大的魔力,这种魔力是博物馆后面那座蓝白两色的大屋子贾都格尔里的人才有的——当地人称麦逊共济会的屋子为魔屋。他说这一切最终会得以证明。人们会在象征美与力量的巨柱之间欢迎吉姆,率领世界上最优秀的军队的上校会亲自照顾吉姆——理应比他的父亲过得更好的小吉姆。信奉绿地红牛的九百个顶呱呱的家伙会照料吉姆,只要他们还没有忘记奥哈拉,在费罗兹普尔铁路线上做领班的可怜的奥哈拉。说完这些,他便卧在阳台那张破椅子上痛苦地抽泣。他去世后,那女人便把几张纸缝在一个护身符里,挂在吉姆的脖子上。  “总有一天,”她还模糊地记得奥阿拉的预言,“会来一头健壮的绿地红牛,骑着高头大马的上校,还有——”她下意识地说起了英语,“九百个精灵。”  ……

图书封面


 吉姆和喇嘛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个人感觉这本书一般。开始看时对于这种印度式的情节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了几章后慢慢适应。小说写一个小孩吉姆,一个英印混血儿,从小土生土长在印度。聪明,机灵,胆大,记得父亲曾跟他说过的天命,找一头红色的公牛。遇到一个找圣河的喇嘛,两人结伴,全印度寻找。过程中吉姆被卷进一个大游戏,充当了间谍,间谍任务贯穿整本书。又在途中阴差阳错被人发现其父原来的身份,一个士兵,因而被培养成一个洋大人。期间喇嘛出重金供他读书增长其智慧,好待有朝一日时机成熟后协助他找圣河。整本书的风格非常印度,离我们城市人非常遥远。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有人喜欢流浪,有人信守承诺,差点点以为吉姆就是阿拉伯的劳伦斯了
  •     三星半吧。故事讲得足够顺畅,但是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
  •     开篇还不错 到后来就开始觉得无趣了 不知是不是由于翻译的关系 吉卜林毕竟更熟知的身份是名诗人啊
  •     印度风情游,自助游之前阅读挺不错。世人之友,也是符咒之友,绿皮火车上阅读,更添几分相似,诺贝尔文学奖,白人能这么了解印度和西藏,实为难得
  •     精神探索及印度风土人情
  •     2014-12-04 吉姆,印度的韦小宝。吉卜林眼中的印度,北部山区的印度,乱象中自有秩序的印度,大英帝国殖民的印度。
  •     多好的一本书,生生被翻译给毁了。打开之后瞬间跌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印度世界。无论是景物、人物性格塑造还是情节都很不错,吉姆和喇嘛之间的感情线铺的满流畅。就是结尾太仓促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吉姆小时候像塔尔,少年时像吉姆·普莱多】←串台了啊亲!
  •     吉卜林的文字比藏红花蕊的色彩还浓烈。东方主义式的描绘增添了莫名的异域奇幻感~
  •     年纪越大,越发现与其看那些现代的胡编乱造的垃圾,还不如看些被历史长河检验过的作品,日久长新。 吉卜林讲述了一个勇敢的少年的历险故事,一知半解的混合宗教,猎奇式的间谍培训故事和一个流光溢彩的神奇的印度大陆!
  •     减掉的这一颗星减的是翻译的分。久违了这书里给的那点《一千零一夜》的感觉,可惜翻译对文化背景不够了解,挫了点,让原作者看来有点故意卖弄东方宗教文化迎合西方人猎奇的嫌疑。最后的结局来得太陡,不过超脱本就是来于自身,箭河自在心中,喇嘛的出行也许只是为了遇到吉姆。如果这是一个东方人写的小说,他也许不会得到诺贝尔奖。
  •     故事一般吧,之所以获奖,我觉得跟那个时代欧洲人对东方的认知有关。
  •     惹得我又想上印度了
  •     当你开始追求解脱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一半。
  •     很少看与宗教有关的书 虽然不是很深入地描写宗教 但是喇嘛偶尔的一两句话 淡淡的洒脱 生活与命运的关联 也让我略有领悟
  •     信仰的力量~
  •     漫画式的勾画了殖民时代殖民者心目中的神秘东方异国图
  •     关于印度自然民俗生活的描写像诗一般!
  •     被翻译毁了,这是谷歌机器人译本吧
  •     吉卜林到底是洋大人,对于东方文化只得其形而不得其神。不过毕竟是在印度浸淫多年,还是很好看的。不过想到我们读GGK的《汗血宝马》时的感受,本书在印度人眼里会不会一样操蛋呢?
  •     情节紧凑,叙事精彩,是一个渗透了印度文化的传奇故事。关于翻译,吐槽两句:由于有两个译者,所以很多人名、地名的翻译前后不统一,编辑不够负责。
  •     像做了一场好玩的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