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军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骑兵军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9
ISBN:9787020047789
作者:(俄)伊萨克・巴别尔
页数:244页

作者简介

《骑兵军》是俄罗斯著名作家巴别尔的一部名作。这是一部流传了八十年的奇书,也是用青春的铁和花,锻打成的文学瑰宝。作者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天才伊萨克・巴别尔。1920年,二十六岁的他以战地记者的身份,跟随布琼尼统帅的苏维埃红军第一骑兵军进攻波兰。战争历时三个月。巴别尔目击了欧洲历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空前惨烈的骑兵会战。1923年至1924年,他根据这次征战,陆续创作了三十多篇短小精悍的文章,有战地速写,也有军旅故事,这就是《骑兵军》。这曲曾经震撼过世界、畅销欧美的苏波战争的绝唱,既是一个带眼镜的犹太书生有关文明与暴力、征服与反抗的记录,也是一部霸气十足、豪气冲天、剽悍粗犷的哥萨克骑兵将士的列传。
全书以三十五篇散记的形式,记录了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苏波战争期间,在波兰的苏联骑兵军的故事,以骑兵军士兵献身革命事业为前提,着力刻画了他们身上人性化的一面,真实地再现了布琼尼领导的骑兵军鲜为人知的风貌,揭示了内幕。其中关于残酷的战争场景及普通哥萨克既英勇又消极的真实形象的描写,在原苏联引起极大争议。
巴别尔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原苏联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高尔基说他是俄罗斯当代最卓越的作家。巴别尔作品具有巨大的生命力。1975年他的《骑兵军》重新出版,并陆续译成二十多种文字,震惊了欧美文学界。1986年,《欧洲人》杂志选出100位世界最佳小说家,巴别尔名列第一。作为令人佩服的短篇小说大师,巴别尔受到众多名家交口称赞:海明威认为比自己更凝练;博力・赫斯认为如诗那样美;辛西娅・奥捷克认为他是和卡夫卡并列的优秀作家。

书籍目录

巴别尔的秘密
自传
泅渡兹勃鲁契河
诺沃格拉德的天主教堂
家书
战马后备处主任
潘・陈波廖克
意大利的太阳
基大利
我的第一只鹅
拉比
通往布罗德之路
……

内容概要

伊·埃·巴别尔:前苏联著名短篇小说家。生于今天的乌克兰港口城市敖德萨,1941年死于狱中。1986年意大利《欧洲人》杂志评选百位世界最佳小说家,巴别尔荣登榜首,而他赖以成名的就是短篇小说集《红色骑兵军》。巴别尔作品不多,除了描述布琼尼领导的第一骑兵军的战斗生活的《红色骑兵军》和敖德萨犹太贫民生活的《敖德萨的故事》而外,还有一部《故事集》。我国著名作家王蒙认为巴别尔在短篇小说上的造诣和成就甚至超过了契诃夫、莫泊桑,堪称西方短篇小说第一人——尽管我读《红色骑兵军》并没有这么强烈的感觉。

图书封面


 骑兵军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2条)

  •     我敢说,指引巴别尔的绝不是某种世界观,而是对打破旧世界、创造新事物的赞赏之情,一种发展的、不滞留的思想。巴别尔不希望读者从他的故事中汲取任何所谓认识,他只想召唤他的故乡人,只想告诉我们世界无处不流荡着生命的热情,即使是在充斥着死亡的战场之上,而小说家应该以最美最动人的方式表达它们。他当然有资格说:“请把表还给我!”请把时间还给小说家。
  •     马蹄交响下的铁与花——读巴别尔《骑兵军》勿庸说巴别尔的这本《骑兵军》在前苏联时期产生了如何大的影响,当苏联解体后,全世界仿佛对这本独具一格的著作仍怀有敬意。当年,波兰试图阻止俄国的苏维埃政权的扩展,在一批帝国列强的声援下,占领乌克兰,并与在列宁领导的苏军展开了战争。在苏波战争中,出现了一支令人闻风丧胆的队伍——以布琼尼为首的哥萨克骑兵军。他们常常与波军短兵相接,而一次次交战中,死亡与人性仿佛成了所有主题,那些怀有亲情期望与展望新世界到来的心灵中,布满了阴影与沉痛。这时,一个二十六的从海滨城市敖德萨前来的名叫科利奥•柳托夫的年轻记者加入到他们队伍中间,他便是伊萨克•巴别尔。在1923—1924年间,他把随军所见所闻写成三十多篇长短不一的散记,在这些文章中,或引用他人的讲述、信件等或亲身体验,把骑兵军的经历和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细致刻画出来,在战争中表现不一的形态以及他们的可爱,他们的为常年风餐露宿之下恶性征战所扭曲的心态,所有的这一切,使他在1939年被捕。斯大林出面审理此案,因为巴别尔的直言不讳得罪了斯大林,虽然此前布琼尼也因为此书中某些揭丑的描绘对其唇枪笔伐,甚至于大文豪高尔基展开了“对攻”,而这一次,显然巴别尔没有躲开噩运。他在狱监的暴行恶施中招供,并招出一大批在当时极具地位的文化名人:爱伦堡、卡达耶夫、伊万诺夫、阿•托尔斯泰……如此荒谬不堪的供词却让斯大林逐一进行连环逼供,并使这些人的罪证躺在他的保险柜里,一旦想除掉某人便抛出罪证。从中可见,当时集权主义统治下的国家,只要得罪了当权者的利益,便会苦受牢狱之苦,重则付出生命的代价。而巴别尔,应该是一位充满战斗力的斗士,他如果怕死,就不会冒着“犹太人与哥萨克人誓不两立”的危险加入这支骑兵军队伍,他如果怕死,就不会跟随他们奔赴炮火连天、流弹飞舞的战场,他如果怕死,就不会用笔刻画出鲜明形象而真实的骑兵生活,而使那些鲁莽无知的权势者暴跳如雷,如果怕死,他便应该描绘鲜花与崇高,况且他也写出了高尚,只是那些有眼无珠之人不识泰山而已。高尔基就是这样反驳布琼尼的:“我在巴别尔书中并未发现‘讽刺与诽谤的东西’,相反,他的书激起我对骑兵军战士的热爱和尊敬……”在书中,目之所及均是战争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那些死亡冷漠而平淡无奇,却让人触目惊心,那些对物对人的情感却透出来的纯朴挚诚亦令人感怀至深,而人性之中透析出来的残忍暴戾也让人近乎窒息……书中每一篇几乎都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描写生动细致,十分详尽的刻画出人物心理、形象、动态,虽然每一个第一人称当事人并非作者本人,却通过这样一种角色的变换,使整个骑兵军生活完整而幻化出五彩斑斓的色彩,增强了可读性和纪实性,使纪实风格中散发着浓郁的文学气息,残酷冷冽之中包裹着美伦美奂。虽说巴别尔出生于犹太商人之家,从小家教严厉,20岁时到彼得堡,更是陷入落魄不堪聊生的地步,同年,开始投稿,一次次被拒的时候,他碰到了高尔基,并在杂志上发表了文章,然后加入了革命队伍,直至被杀,但短暂的人生历程却并没有抹煞那本《骑兵军》在全世界引起的影响。1986年意大利《欧罗巴人》杂志评选一百名世界最佳小说家,巴别尔名列榜首。以薄薄小册承载住整个世界的荣耀,确实不易。7月17日
  •     这个版本很好。我买到了另一个太简陋了。这个版本的内容很全,还有很多图片,很容易使人进入那个年代。尽管文字能带给人感触,但是内容丰富的图片给人的冲击更大。最好这个版本能再版。巴别尔的描写很有想象力,这种风格不似那些白描的写法。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我的第一只鹅!!太美了
  •     语言不能更棒了
  •     终于看完了叶老师原来推荐的骑兵军。
  •     借用某个作家的一句话,“现在读书越来越少有快感”,拿到书刚两天的时间,看了两篇,《盐》和《我的第一只鹅》。我是晚上躺在床上读的,合上书却久久不能合眼。战争的胜负和战争中的人的生死,究竟哪一个更值得?!
  •     斯人已逝,文采长存。为什么常有这样的事情:一个人逝去很久了,他的思想才有机会润泽我们的心灵。
  •       我敢说,指引巴别尔的绝不是某种世界观,而是对打破旧世界、创造新事物的赞赏之情,一种发展的、不滞留的思想。巴别尔不希望读者从他的故事中汲取任何所谓认识,他只想召唤他的故乡人,只想告诉我们世界无处不流荡着生命的热情,即使是在充斥着死亡的战场之上,而小说家应该以最美最动人的方式表达它们。他当然有资格说:“请把表还给我!”请把时间还给小说家。
  •     无家可归的月亮
  •     巴别尔的关注度果然很低……
  •     终歌故乡离别曲 铁血踏过马蹄花
  •     小时候看的 大概是第一次读到苏联红军形象不高大上甚至有点渣的文学作品
  •     难怪巴别尔遭遇文字狱了,现在放天朝也肯定被禁
  •     就是装订质量太差,没翻几页就开胶掉页了
  •     《泅渡兹勃鲁契河》《家书》《潘·阿波廖克》《我的第一只鹅》《盐》
  •        巴别尔可谓是苏俄文学的特异点——这并不是说他摒弃了老毛子特有的精细,冗长(甚至超越了高卢鸡们)的写法,恰恰相反,他将这一切发挥至极致,以至于他称了特异点——精炼,地道。
       我不喜欢老毛子的小说(同样包括法国佬),冗长,说教而犹如裹脚布,但却不讨厌巴别尔。准确地说,是他的《骑兵军》。区区百来页的集子凝练了巴别尔数年的生活,也活化了第一骑兵军的血肉。少有的简短笔触。像剃刀般尖锐地挖掘出所表现的尽头。而几近自然主义的写实手法则再现(还原)那数年里骑兵军的风貌,用纪实性的故事,活化了活着活埋葬了的战士,让我们得以一窥消逝了的哥萨克骑兵的容貌,得以一窥往日的热血与弯刀。
       无尽的鲜活,犹如流淌管中的血;无尽的生猛,犹如游荡胡里的鱼。再也不见极北的乌云,不闻污浊的泥沼,脱离了斯拉夫一贯阴暗,沉重的传统,有的只是那让人亢奋阳光般的新鲜。
      这就是苏俄文学的大特异点,上个世纪一闪而过的荣耀。
      
  •     感谢当当网在我渴望读到伊萨克.巴别尓的《骑兵军》时,及时从北京发来。从我网上订书到书送到我的手上,在一周之内完成,这样的服务效率令我钦佩。我是从战争中走过来的文艺工作者。对苏联战争题材的小说更情有独锺,想读《骑兵军》的愿望久矣,苦于在我居住的城市踏破铁鞋无觅处,最后还是我们队伍里的一位名为西雅的年轻女作家提醒,何不求助当当网,一试,果然有求必应。不仅及时读到一本想读的书,也由此而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当当网。巴别克的《骑兵军》,贵在写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独特经历,它贵在真实,把战争中的人写得栩翉如生,写得让人一直想读下去,把那段纷繁复杂的历史,用冷竣的笔调再现在读者面前,因此它是不朽的,历经八十年滚滚黄沙的掩盖,依然生命之树长青。我要以巴别尓为榜样,写一本有别于他人的关于那场战争的小说,假如有一天小说靣世了,我希望当当网代我发行。谢谢!
  •     全书个人最喜欢《马特韦·罗季奥内奇·巴甫利钦柯传略》、《普里绍帕》、《一匹马的故事》、《盐》、《骑兵连长特隆诺夫》和《千里马》这几篇。其实几年前就开始读这本儿集子了,但当时读了几篇觉着意思不大就放弃了,如今拾起竟越读越有味儿。这是一幅革命杀伐机器的素描,是一首夯气冲天的诗歌,充满了哥萨克的苦难与道义、野蛮与浪漫。他们是牲口似的爷们儿,是风暴般的战士。巴别尔这人真是矛盾啊!既羡慕哥萨克“青春的铁和花”,又被他们残酷的暴行憋的透不过气,同时渴求获得“杀人的本领”。他带着深深的犹太烙印,却向往融入与犹太人不共戴天的哥萨克之中。他的语言确实太特别了,看似有一搭没一搭的瞎扯,篇幅也非常有限,愣是把相当复杂的东西给写活了
  •     点燃我另一种激情……书没有性别我也是女的我就爱!
  •     巴别尔是天纵其才的作家,他的《骑兵军》是其文学天才的绝对展现,是一本不折不扣的绝世奇书!
  •     不想用经典,经典用的太滥。激越的短篇,在所有的短篇集中也配的上光芒。 在豆瓣评价不高,人们总是活在当前,读书和看电影原本也没什么区别
  •     需要静静研磨的一本书,看了3遍再加上看了一些相关背景知识后才体会到这本书的好哈哈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事,唯一改变不了的是人的本性和良知
  •     作者从头至尾把红军描写为流氓、强盗、无赖、暴徒、一群乌合之众,布琼尼就对其进行了痛斥,凡是对十月革命、红军稍有感情的人,都不会对其进行容忍。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苏联红军正处在最艰难时期,国内白军及国外周边反动势力联合妄图将新生红色政权扼杀在摇篮里,哥萨克历来生性粗野、散漫,红军里也有不少投降过来的白军,短期内对其彻底改造实属不易,难免出现不良现象,事实上红军里不可能没有正面的人与事,而正面的绝对应该是主流,因为红军是一支革命的队伍,穷人的队伍,目标是伟大的,作为一名在革命队伍里的作家,理应正面宣传,以达到团结、调动群众参加革命的目的,而作者肯定是带着很深的偏见,只写坏的,不写好的,是政治觉悟太低,还是恶意歪曲,其用意值得怀疑,当然,现在将禁发数十年的该书公诸于众,是一件好事,让大家来看看,评评,到底是一部怎么样的书,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各人的评价也代表各人的立场,我以为,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反面教材,大家应带着分析的眼光来阅读作品。此我之所见。
  •     巴别尔的叙述凝练、冷静、残忍、不动声色,作为战地纪实极为出色。译者语言也简洁通顺。
  •        这是第一次读巴别尔的小说。是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
       第一篇的结尾,那一句“你们到哪儿去找像我爹这样的父亲”极为震撼!犹太女人眼见自己的父亲无端丧命,这是她绝望、愤怒的“天问”。但是,我觉得这不仅是在亲人死於非命时的哀嚎,所有失去亲人的人都会有此一问!
       巴别尔总是用冷静、缓慢、不动声色的语调去讲述一个残酷的故事,他娓娓道来,读者锥心泣血!让我想起早期的余华。
       他写景的功力让我叹服,意象选取像个诗人,角度和想象力与众不同。一向不喜欢读景物描写,认为太矫情。但是巴别尔不同,读不够!
  •     永远记得送我这本书的姑娘
  •     意外瞥见这本书,一读起来就放不下,语言如此具有戏剧般魔力,最为可贵的是真实,不幸的又一位大清洗的牺牲品,让人痛恨的专制和愚蠢的体制,俄罗斯是产生伟大作家的国度,可能也是因为苦难吧,深深地被这片土地吸引,印象最深刻的《我的第一笔稿费》。
  •     反映的真实,真实得让人感觉恐怖和不可接受
  •     2016-11-19
  •     让人热泪盈眶的中锋笔力,为短篇文字者中无出其右。
  •     老师极力推荐的一本书!真实,现实主义,白描……这并不是他要的评论词语。因为这些话过于简单的可以从我们嘴里说出来。叙事是否有差别?因该怎样运用我们的词?这些才是他给我们留下的待挖掘的矿藏。从书中的点滴缝隙之间,寻找出新的出路,这就是他的用途。
  •     我对这种写作手法不是很惯,在某些方面可能传神,真实性也够,就是太隐晦和难懂了.
  •     喜欢那种平静的描述,无论杀人还是施暴,都是那样行云流水.....
  •     原著与译文双绝
  •     130223
  •     很少读战争题材的作品,但偶然听闻巴别尔在短篇小说上的成就时,决定拿来一读。确实不同凡响,人物让人印象深刻,而且每个故事都承载着战争的一隅。在书架上拿下来,看到这本04年出版的书没有多少翻阅的痕迹只是淡黄了。
  •     家藏
  •     狼群握着红旗在奔袭,羊儿握着笔披着狼皮.....
  •     暴烈而刚猛的作品,诗的美,铁的张力,打碎的一切装模做样的玄虚。
  •     质量还可以 但是就是书从中间断了 胶的质量真的不怎么样!!
    书的内容还可以
  •       严格来说,巴别尔的《红色骑兵军》并非一部短篇小说集,而是叙事散文集。在这里,有头有尾的故事仅占半数,简洁紧凑的叙述往往用于表现场景和行动,如同一系列速写,寥寥几笔勾勒出战争背景下的生活和人性,其形象之生动独特、笔触之冷峻老辣、内容之恣肆酷烈,均令人过目难忘……
      全书共三十六篇,是个可以分割独立的松散整体,它以苏联入侵波兰的战争过程为基本线索,通过灵活多变的小说形式,描写一系列非常独特的经历与见闻,为文学长廊增添了不可忽视的画卷。
      叙述者置身于战争中,他的言行思想始终保持着军旅状态,因此,当我们打开书籍,进入正文时,既找不到背景介绍,也看不到情节铺垫,只有一个个小作品即兴展开,犹如随军记录般,人物、地名、战事报告纷至沓来,甚至连叙述者是谁、这场战争是怎么回事,都没有预先交代。
      这给理解作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对巴别尔及其作品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我们会感到这些篇章过于凝练和直接,虽然那些场景与行动令人如同亲睹,但却总嫌其贴得太近,让人既看不清背景,也弄不懂涵义,只隐隐约约体会到某些酷烈、狂放、挟杂着战争的野蛮与残忍、有点疯疯癫癫的奇异感觉。
      不过,千万不要就此止步,或者选读几篇敷衍了事。巴别尔值得你付出更多的脑力。即便没有那些花哨的腰封和广告语,没有插图全译本的噱头,你也完全应该相信,自己拿着的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小说集,一部堪称伟大的叙事作品。
      
      应该把《红色骑兵军》看作一幅色彩斑斓、内容繁杂的壁画。它没有连贯的情节,没有确凿的主旨,尽管其基调、风格与故事背景是统一的,但各个篇章均自有旨趣,它们或是纪事,或是写人,或是描摹风情世态,或是转述异事奇闻,各以其独立的内涵,镶嵌于整体格局之中,展现着战争生活的各个侧面。
      因此,若想仅凭其中某些特出拔萃的篇章,来断言巴别尔创作意图之所在,就必定会导致对作品整体的生硬概括和明显曲解。这是个开放式的、速写式的、尚有不少留白的作品集,只要巴别尔愿意,他还能往里头添加篇章……
      这些短小的作品,个性鲜明,手法多变,语气冷静干脆,对话栩栩如生,叙述结构精心设计。你只要读过一遍,就不会再把它们与别人的作品等同视之。你会忍不住读第二遍、第三遍,为的是反复感受那专属于巴别尔的调子。他的调子美极了,既冷峻又优美,有时突然迸发出异样的华彩,有时又平静透明得如同玻璃,有时色调浓艳,形象诡谲,情感勃荡,如同散文诗,有时又通篇白描,洗练、客观、纯粹记事,如同战地写生……
      让我尝试着来谈谈这些作品吧。
      我把这些作品分成两大类:叙事类和非叙事类。前者接近于传统的短篇小说,情节明确,有开头、发展和结尾,较为完整地表现一段生活和一个事件的始末,这类作品较容易得到读者的喜欢;后者,即非叙事类,则多是纪实写生,以战事进展为依托,或是写风土见闻,或是作人物肖像,或是记录一系列场景,虽然内容连贯,但没有情节性,因此这类作品容易让读者感到困惑。
      叙事类共有十九篇,这十九篇可谓多姿多彩,按其叙述手法又可分为四小类:
      第一类是“经典叙述”,即叙述者摆脱自身视角的限制,通过想象和追述,从全知全能的角度来表现故事内容。它们是《潘•阿波廖克》、《萨什卡•基督》、《普里绍帕》、《一匹马的故事》、《两个叫伊凡的人》、《寡妇》等六篇。在这些作品里,叙述者只在开头或结尾处短暂出现,点明一下他是怎么知道这些事情的,其余部分则完全用来表现故事本身,有介绍,有评论,有刻画,有渲染,角色还有自己的视角和感受,最接近于十九世纪经典小说的样式。
      第二类是“主观叙述”,即故事叙述者直接与作者等同为一,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从叙述语气和辞句中表露出来,读者要将自己“代入”到那个叙述着的“我”中去,才能领会他所讲的一切。这类作品有《我的第一只鹅》、《多尔古绍夫之死》、《骑兵连长特隆诺夫》、《战斗之后》、《千里马》、《吻》等六篇。由于它们都触及到了叙述者的内心世界,间接表现出“我”那人性未泯、饱受折磨、渴望友善和爱情、尊重生命的禀质,所以最容易被读者视为揭露全书主旨的关键作品。但是我觉得,巴别尔或许是把自身的某些特点给了安德烈•柳托夫这位“彼得堡大学法学副博士”,可他并没有把自己限定在一个“参军的知识分子”的角色上,其他作品足以证明这一点。柳托夫只不过是他的一个侧面,一个最接近于他素养和气质的侧面而已。
      第三类是“角色叙述”,即故事中人自己来讲述事件。这类作品有《家书》、《盐》、《叛变》、《马特韦•罗季奥内奇•巴甫利钦柯传略》、《政委康金》等五篇。其中前三篇是书信的形式,后两篇是口语的形式,它们揭示的是故事中人独特的经历见闻和精神感受,非常有冲击力,均属本书的精品。
      第四类较难介定,我勉强把它称为“主观纪实叙述”,即叙述者在场,严格按照自己的视角去表现内容,但同时又不涉及自身的存在,无论态度还是情感都付之阙如,纯粹为了讲个别人的故事而已。这类作品只有两篇:《阿弗尼卡•比达》和《契斯尼村》。
      
      这些作品,与非叙事类作品一起,共享着一个极其突出的特点:没有任何心理分析!人物的意识是封闭的,它只通过话语、态度和行动有限地表露出来。巴别尔选择从外部而不是从内部去塑造人物。他对心理分析和意识描写的摒弃做得非常彻底,完全是激进的姿态。
      因此在其笔下,人物性格好象特别外向、率性和暴烈,他们总是立刻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总是立刻表现他们应该表现的态度,而在他们感到恐怖、痛苦、曲辱、愤怒、激动的时候,作者的笔触也不加停顿,或是故意留白,或是点到即止,或是干脆假借角色之口,用一通激烈的、语焉不详的感慨来代替。总之,他费尽心思避开“心理活动”这个容易导致行文冗长和疲沓的陷阱。他做得非常成功,堪称典范。
      由于取消了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重担,就落在了言谈对话上。巴别尔吸收了很多粗俗、形象、带有人物习性特征的语言,对话处理得简练利落,一句话就能带出环境氛围和人物个性,很有生活感,令人印象深刻。
      为使叙述更紧凑、简洁,巴别尔尽可能多地用“人物活动”来表现一切,不给抒情与议论留有余地,而且这“活动”也是只交代、不刻画。读者被放在局外人的位置,他要么得知人物已完成了一系列的行动,要么就是远远看着人物做完自己要做的事,他根本没机会去理解那个过程,更不必说参与到其中了。这就与传统的、经典的小说叙述拉开了距离,那种传统手法通常是要不断地吸引读者参与其中的。
      正因为很好地摒弃了心理描写、强化了言谈对白、抓住了“人物活动”,所以,巴别尔能使作品保持一种永远比读者反应要快的节奏。内容一个片段一个片段地飞速呈现,劈头盖脸,不加解释,你被它们拖着向前,这里头没有丰富细腻的感受,没有真切详实的场景,文风质朴瘦硬,犹如一大片浇筑好的水泥地,根本不容你在任何一个自然段上躺下休息,等你一直被拖到叙述终点后,这才有机会喘一口气, 然后说声:“哇,我得再来一遍!”
      有趣的是,在写景状物上,巴别尔却一反冷峻质朴的风格,大肆渲染,设色泼辣,譬喻奇谲,其特点有二:一是把静态的景物写成动态,二是喜欢把事物拟人化(或拟动物化)。就我个人感觉而言,似乎随着创作的发展,巴别尔在努力减少这类刻画,尽量让它们融入到全篇之中,而不是显眼地横亘在读者面前……
      
      至于非叙事类作品,共有十七篇,包括了见闻、纪事、人物肖像,它们并无特殊用意,仅是以艺术手法记录与刻画那些场景及人物而已,至于其中所蕴涵的意义,则自然由其所记述的内容可见。对犹太人的杀害,对教堂的破坏,被战火蹂躏过的城市,战争生活背后的休憩场景,以及值得关注的特殊人物,都是巴别尔想要用艺术加以捕捉的对象。
      这些非叙事类作品的艺术特点,与上述所言的叙事类作品是相同的,唯一的区别在于缺少情节和中心,仅以纪录与抒怀为主。
      
  •     文字练达,笔力深厚,嘲笑与黑色幽默后面几许苍凉。
  •     惨烈的野蛮史诗
  •     犹太人好样的!
  •     真的读不下去,感觉不到多好。
  •     不过还是觉得敖德萨故事那本更好看。
  •       巴别尔在最后陈词中说:“我只请求一件事,让我完成我的作品。”
      这不是他的天真,也不是他大无畏精神的高度概括,在我看来,这是他的最后一次创作。
      他用自己熟悉的那只手,那只常常隐藏在故事背后、搁在薄薄军服下面的拳头,给了必死的现实一记耳光,同时也给自己一记耳光。
      这世界终于扭曲到了尽头,可惜他不再有用笔还原的机会。
      
      从《骑兵军》《敖德萨故事》到《马背日记》,最初的支离破碎终于拼出了一幅图像。
      他就是一只暴风雨中行走在高压线上的鸟。
      他的故事和他本身都是一个强悍的存在。他的强悍根植于他的血统,生长于他真实的生活,最终收获于他的文字。
      有时候他的写作不是一种尝试,而是一种记录,他把眼睛与身体的痛苦倾泻于笔端。情节的曲折与遮掩有时正是生活的表象,他热情而忠诚的记录着,并提供着一切关于残酷、温情、死亡和幸福的线索。这些才是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的地方。
      
      所以他的故事适合反复阅读,就像你经常去看你喜欢的那片海,每次都会发现礁石把浪撞碎成不同的形状。
      如果相信孩子们的理解力和承受力,这些才是最好的课文。他们会发现原来故事可以这样讲述,原来一个男人可以用这样的方式简练而强悍的表达一切。
      
      然而这样一个精力如海一样旺盛的男人在风暴来袭的时候却无力阻挡。他只能对着千千万万人说:“我已经创造了一种新的写作题材:那就是沉默。”
      沉默,在当时已经是一种最高的反抗方式。他以无比清醒的方式生存和记录,却因莫须有的糊涂罪名离开人世,他的尸体被掩埋,他的名字被涂黑,他的作品被丢弃。
      这就是巴别尔的结局。彻底的沉默。
      所以数年后他的名字重登文坛时,人们没法抑制的诉说着关于他的一切。这其中的确有许多过于肉麻的赞誉和不明底细的歌颂,但更多的声音只是对他沉默结局的祭奠。
      虽然风暴早已席卷而过,但属于他的明天已经永远不会到来。
      
      我不相信眼下还会出现另一个巴别尔。
      世界已经改变了很多,变得虚假而温情脉脉,变得让我们相信只要沉默不说,明天就总会如约而至。
  •       其实此书应该是巴别尔随军日记,战争的宏大场面没有太多,大部分都是从战后的战场细节描写,翻译的很好,语言精练,气氛紧凑。在巴别尔的笔下能感受到残酷战争后普通老百姓之间丝丝人性的温暖,也能在他没有场面描写的场景中,感受到令人摄魄刺胆的战争,及他本人对作为一名骑兵军队命令雷厉风行,服从命令的觉悟。看过好多遍,但每次拿起来依然津津有味啊,可惜作者没有善终。哎,政治牺牲品!
  •     本书名气虽大,实则一般。翻译的水平不是很理想,语言不够流畅,显得怪异,大大损坏了阅读的体验。有半本是照片图画,但历史价值不高,基本属于凑页数的。这种超短篇小说的形式,其实很有时下流行的微型博客的感觉,大概只有身处当时的时代,与其切近相关,才能体现其真正魅力
  •     嫉妒
  •     阳光照不进封闭的眼睛。
  •     选修课老师推荐的书 世界上确实存在过那样的暴力血腥又壮阔热血的历史 也有哥萨克那样让人又爱又恨的汉子
  •     本人前不久在贵网站购买了一本巴别尔的《骑兵军》,送货很快捷,服务也不错,但是书没看几天,都散架了(掉页),后来发现书的装订太差,是用胶粘的,只能看完就扔。希望贵公司多注意这方面的细节,竞争力往往体现在细节上!!!
  •     奋力跟上巴别尔跳跃的文字,渐渐沉入大师营造的意境,仿佛在看闪闪烁烁的黑白老电影。穿过一根根浓密的烟柱挥刀跃马杀向敌阵,是定格在脑海中的骑兵英姿。然而,为吃东西对老妇动粗和恐吓、朝伤兵多尔古绍夫嘴里开枪、普里绍帕为复仇对街坊邻居大开杀戒、列夫卡与奄奄待死的舍弗列夫的女人窸窸窣窣,人伦的扭曲却令人倍感压抑。唯有主人公与伊丽莎白•阿列克谢耶芙娜•托米林娜的爱情使色彩回归了这个世界,或许将《吻》加入《骑兵军》本是大师的夙愿。
  •     3.5星,有几篇非常喜欢,有几篇没读完
  •     本来这些小说就不是完全作者的虚构,由历史作托盘,更加让人看的瞠目结舌!
  •     巴别尔的文笔我很喜欢,真的领略到来哥萨克骑兵的血性性格!
  •     老戴走我帐买的,我不相信他能把它读完了。
  •     当初推荐人是一位年轻男士,可买了以后发现我真不爱看,看不下去,是不是书也有性别呢?
  •     这是一本讲述文明与野蛮、诗人与屠夫的故事的书。它记录了两个东方民族——波兰与俄罗斯,之间的杀伐与报复。呈现给读者的是在各种迷人的口号下发生的屠杀、饥饿、抢劫和贫穷,是人性与兽行激烈的矛盾冲突。战争使每一个屠夫都自以为是正义的法官,可以恣意地报复、施虐和屠杀。有多少人类兽行的恣意爆发是以诸如民族复兴、爱国、革命等名义进行的。单就这一命题的揭露巴别尔就不愧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更何况他的文字简直就可以力透纸背。
  •     最近又读了一些历史类的材料,可以举两个例子作为佐证:
    一、清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土著和客家为争夺生存空间,相互进行种族灭绝性的杀戮,人口死亡数百万。
    二、还是清咸丰同治年间,云南汉族和回民为争夺矿产资源,相互进行种族灭绝性的杀戮,直接导致延续十多年,死亡数百万的大事变。
    杀戮是人类本能,和平更像是杀戮后彼此承认对方实力达成的平衡。
    还是回到哥萨克,那个种群的历史就是杀戮掠夺的编年史,对杀戮的热爱融在他们的血液中,他们根本无意隐藏什么。
  •     伊萨克·巴别尔的文字真心是精雕细琢而具有力度的。另,今天从孙郁讲座上得知,鲁迅是中国最早介绍巴别尔的。(20160929)
  •     十·关于暴力的诗歌。
  •       从达尔文的进化论角度,您说的是对的。任何生物都会为了生存资源而展开竞争与杀戮。但我认为您夸大了这种竞争在人类社会的意义。
      这里我也有两个观点回应您:
      一、这种土著和客家人争夺生存空间的斗争是纯粹的生存竞争吗?难道没有政权的民族政策在推动。在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区都曾经发生过这种争斗,而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起义也基本都存在这种起因。而欧洲历史上对犹太人的屠杀也是众所周之的。至于发展成世界大战和种族清洗也只有人才干得出来。
      二、动物性的生存竞争达到目的后便停止了。而只有人类会因为无聊,取乐,空虚和不为什么而杀人。我记得二战前波兰的外交部长说过:当波兰人高兴时,我们会喝酒然后上街杀犹太人;波兰人不高兴时,我们会喝酒然后上街杀犹太人。难道动物会这样杀戮。
      以上两点我认为,虽然生存竞争与杀戮是动物性本能之一。但《骑兵军》中描写的哥萨克人不应该理解为这样。
      哥萨克人以前也是普通的农民,只是受不了压迫(注意这便是制度)而逃离并武装起来,成为了一个战争民族。而又因此受到了沙皇的收编与利用(也是制度),成为了沙皇的战争机器。难道他们不想“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巴别尔的书正是描写了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与我们一样,吃喝男欢女爱。他们与我们不一样的地方是,他们杀戮,不为政治爱情和理想,只是杀戮。我们比他们高尚吗?不是,只是因为我们没有处在相同的环境中(又是社会与体制)。否则我们要么被杀要么与他们一样杀人。当我理解这一点时,我才会深深的被此书所吸引。
  •     作者亲身的感受、独特的语言,强烈的画面感,极具吸引力。珍藏!因为对背景不熟悉,刚开始有点读不进去,看看就喜欢了。
  •     书相当不错,本来是一本值得读很多遍的书,但是装帧质量太差,才读第一遍就已经散架了,唉!人民文学出版社,请注意书的装帧质量,一本好书应该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     翻阅到一半时便忍不住上网再看看他人的书评,竟有鲜明的正反两方,好不热闹。可说实话,我自己没找到感觉,读了半天还是浑浑噩噩:(
  •        所读为电子版,故此有些潦草,但巴别尔的不同凡响,还是能感觉出来,这些文字比喻奇特,笔势斩钉截铁,翻滚涌动着原始的生命之力,郁郁葱葱,犹如无边无际的古森林,闭目倾听,仿佛听得到奔腾的马蹄声,一片壮阔,这生命之力超越道德,声震四方上下,这是天地之间人的动静,也只能是人的动静。
       待买到了,再细读。
  •     总体来说,仍不喜欢战争文学。不过在这里赤裸裸的真实与迷人的抒情奇妙地织成一张大网,每一处血淋淋的伤口和怪诞的意象都化作网上的经、纬之丝,巴别尔盘踞其上,将每一个临近驻足者兜入其中,于是,历史清晰了,梦境通透了,时空模糊了。
  •     爱伦堡的著作中认识巴别尔,从巴别尔的《骑兵军》中认识战争!的确是难得的好书。
  •     我要真实虽然她并不能带来幸福
  •     咩哈哈,沙发!!!
  •     不要让他们发现这意思……
  •     很好的小说!哥萨克与知识分子的悖论~
  •     「无家可归的月亮在云里徘徊,我陪着它走,藉以温暖内心难以实现的理想与不合时宜的歌曲。」
  •     忽然想找出来,才记起07年秋天就赠人了。
  •     珍藏吧
  •     刚开始看时,神奇的比喻让我想到某大师,但就写小说的功力来看,巴别尔强多了。
  •     本子上倒是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读后感
  •     第一次(2006年?)感受什么是哥萨克,作者用抒写散文的笔调叙述着哥萨克蛮横暴虐的行径(也有悲伤的故事)和战争中普通人遭受的苦难。
  •         初看这本书时,觉得怎么这样,一点都不像伟大事业的士兵,根本没有“高大全”。年纪渐长后重读此书,才发觉此书的魅力所在。也才明白布琼尼的谬误与高尔基的正确。
        书中的骑兵军战士们咋一看,凶残、愚昧落后,简直和我们心目中“白军”的形象一样。可是他们是“红军”呀!但渐渐理解生活后才发觉,这才是真正的普通士兵的形象。他们是普通的俄罗斯人,和平时用双手干活;但战争时,为了保卫自己的田土,他们拿起马刀,冲向敌人,不管他们似乎“烧杀抢掠”。但其实他们的内心是朴实的,和平的。这种矛盾性体现在士兵们身上,是不“奇怪”的。因为他们本能的知道,他们是为什么而战,是为了俄罗斯的土地和人民而战。至于一些不“文明”的表现,一来是战争本身的丑恶沾染了他们,二来也是所谓的“文明”人强加的观点。认为战争要守一些原则。他们忘了,骑兵军的士兵们不是为了荣誉、为了钱、为了胜利而战的。他们只为了俄罗斯而战,为自己而战。
        我想到,真正代表一个民族的人究竟是什么,政治精英、体育或娱乐明星,又或者是出色的企业家。其实都不是,他们只是大海上那翻滚的浪花,一波来一波平的。真正的民族代表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工人、农民。他们不文明、不“美好”,没文化而且碌碌无为,整天为日常小事操心。一点也没有“全局”意思。可是当这个民族真正受到生存威胁时。真正站出来捍卫它的,就是这些人。谁要与民族为敌,他们就消灭谁。
        愿上帝保佑骑兵军的士兵们,也保佑和骑兵军一样的人民们。不管他是俄罗斯人还是中国人,又或是其他民族的人民们。
  •     短小精悍的故事,有散文的味道,真实感更强一些。
  •     总算在出游前完成了诗刊的校对和这本书的阅读,不一样的俄国文学,但同样的顶尖。该完成的都完成了,接下来就可以好好放松放松了。
  •     奇妙的小说
  •     大爱
  •     第一次读到让人着迷的战争文学
  •     觉得译的水平还是稍为不太好, 倘若未来的某年某月学会了俄语,应该要找一本原版来好好读一读
  •     当今的世界并没有比那个时候消停多少··
  •     作者的文字让人迷恋。
  •     I512.45/7762 我只有一个请求,那就是允许我完成我最后的作品;枪炮永远干不过思想
  •     真实而残酷的手法
  •     铁骑部队的传奇 逝去且只逝去的灰色
  •     看看吧,苏联红军是什么回事.我们被灌输理解的正义是什么?反思吧
  •     好插图,好书
  •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短篇小说集之一。
  •     绝对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吸毒一般朦胧的血腥美感很合我口味。巴别尔以绚烂奇幻且极富想象力的笔触,冷静的勾画了一幕幕残忍血腥的画面。《盐》等作品令人动容。
  •     一码事……
  •     报告文学大量生硬无关的描写和罗列真的很烦,哪怕确实捕捉到一些真实。形式占了太大比重,景物的形容也只是别扭的啰嗦,内容情感可能真实,但是感觉不到想象力
  •     无感。
  •     我不能认同您的观点。普通人的“恶”是怎么来的?难道不是社会与制度造成的吗?去指责普通士兵显然太有失公平。哥萨克们也并不热爱战争。《静静的顿河》中的第一卷中和平的生活是多么美好。
  •     楼主真的读懂这部书了吗?
    比如,这些无法无天的战争凶神什么时候要靠上帝的保佑?如果上帝冒犯了他们,他们一定毫不犹豫用马刀解决他。
    比如,哥萨克对战争的热爱(更准确的讲是对杀戮的热爱),百分比出自本性,根本无需找一个爱国的理由,尽管爱国作为参战的常见理由。
    再比如,布琼尼真的错了吗?高尔基无非是秀才遇着兵,不得已盗用了神州“打着红旗反红旗”大法。其实
  •     俺看的那本名字叫做骑兵军,应该是同一本书,人民文学的,有不少插图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74155/
  •     毛子斗起来比我们残忍多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