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与理发师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纳粹与理发师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6
ISBN:9787544716826
作者:[德] 埃德加·希尔森拉特
页数:419页

作者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身份转换的故事。雅利安人的儿子马克斯•舒尔茨尽管血统纯正,却从来不知生父是谁,因为母亲常年过着妓女般的生活并导致儿子自幼生活跌宕起伏,饱受身心凌辱。与此同时,马克斯与同一天出生的犹太理发师之子伊茨希•芬克尔施坦,从小形影不离,互相关照。可希特勒上台后,两个人的命运走上截然相反的道路。舒尔茨加入党卫军,杀害了无数犹太人,包括芬克尔施坦一家。战后,为躲过追捕,舒尔茨顶替了芬克尔施坦的身份,化身为集中营幸存者,背着一口袋金牙,巧妙地开始了黑市生意,又凭借酷似犹太人的面孔和从小受到的犹太文化熏陶,成功游荡到以色列,成为犹太人的建国英雄……

编辑推荐

  《纳粹与理发师》是一首受害者谱写的“刽子手的史诗”,作家埃德加·希尔森拉特描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二战史实。凶犯与受害者的身份替换,充满了太多的黑色幽默、不可思议、大逆不道。二战所反映出的人性不可承受之轻与不可负荷之重,同时汇于希尔森拉特的笔端,放肆的讽刺与平实的温柔并行不悖,令人读来笑中有泪。

前言

  赫塔·米勒 在我的老家,那个与世隔绝的村子里,理发师是个掌权机关。为什么呢?我觉得是因为他的职业总和死人打交道。死人入棺之前,由他来剃发。不过这不是唯一的原因。这理发师身材畸形,特别矮小,还顶了个大脑袋和一个驼背。他就住在我们这条街上,跟我家隔三座房子。他有一个皮包,即他的“医用包”,外边被一道闪闪发光的金属边锁着,里面装着他的全部家什。他就这样走家串户,一登门,就摊开一块天鹅绒布,总是把里面的工具按之前的顺序依次摆在桌子上,把装剃须水的小瓶子排成一个半圆;锃亮的剃刀、剪刀、镊子,好像一个外科医生的手术器械。光是闪烁的理发工具和那套准备仪式,就足够令人胆寒了。  当时还是孩子的我,觉得这个佝偻着身躯的理发师是个具有超自然能力的驼子。你得提高警惕。他一进你的家门,迎面而来的不是一位邻居,而是一团谜。一种恐惧,一种忐忑攫住了我,仿佛他的“医用包”里面、他的驼背底下藏着一股力量,能够掌控我们所有人的命运。他不只给男人理发剃须,还给一些老年人修理指甲、给人拔牙、处理火疖子。外祖父的头发剪完以后,我妈妈会把地板上的碎头发收起来——因为理发师要把它们装进一个塑料袋子里。于是我从小就觉得,他回家会把所有顾客的头发分开保存,会给它们称重,继而对村中所有男人的所有头发都心中有数。我还相信他可以决定谁什么时候会死。我确信当装我外祖父头发的那个袋子跟他的体重相等之时,就是外祖父的死期了。  在埃德加·希尔森拉特的小说《纳粹与理发师》中,那名理发师同样也散发着恶魔的气息。引入入胜而又令人生畏的是,希尔森拉特偏偏让党卫军兼大屠杀刽子手马克斯·舒尔茨摇身一变成了一名理发师。这种角色转变的游戏还会令人置身于双重语言系统之下,阅读时产生双重感受。纳粹的口头禅如同时钟的滴答声此起彼伏,尖刻的讽刺转眼令人悲从中来。这种双重性令阅读变得迫不及待,紧张程度螺旋攀升,继而崩塌释放。语气的讽刺意味与场面的悲剧气息相互碰撞,精心引入的陈词滥调,在人与人之间达成某种心照不宣。于是,无法言说的惊悚从头至尾就像被一条纤绳公然拖拽出场。  未曾道破的潜台词,在读者的头脑中自然而然地郁积成形。讽刺与悲剧在这里完全别有洞天,甚至堪称绝无仅有;不可发生之事,在希尔森拉特的笔下,却获得了生命。

内容概要

埃德加•希尔森拉特出生于德国莱比锡。1938年随母亲和弟弟逃往罗马尼亚,亲历了发生在罗马尼亚的大屠杀,曾先后在巴勒斯坦、法国生活过,50年代初定居美国,最后于1975年回到德国。他是最早借助于讽刺和荒诞不经的故事形容纳粹暴行的文学家之一,因此他的作品占有特殊地位。
2006年4月,为表彰希尔森拉特在文学创作中的杰出成就,在其诞辰80周岁之际,《没有明天的夜晚-埃德加•希尔森拉特传》纪录片在德国电视台公开放映。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本畅销全球的小说是一部不可思议的作品,它是对犹太人和党卫军的双重讽刺。一部血泪横流的流浪汉小说,怪诞、奇异、残酷而简洁,用黑色的幽默描绘了黑暗的时代。  ——《每日镜报》  希尔森拉特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在托马斯·曼和写作了《铁皮鼓》的君特·格拉斯之后,再也没有作家能与之比肩。  ——德国西南广播电台  语气的讽刺意味与场面的悲剧气息相互碰撞,精心引入的陈词滥调,在人与人之间达成某种心照不宣。于是,无法言说的惊悚从头至尾就像被一条纤绳公然拖拽出场。未曾道破的潜台词,在读者的头脑中自然而然地郁积成形。讽刺与悲剧在这里完全别有洞天,甚至堪称绝无仅有;不可发生之事,在希尔森拉特的笔下,却获得了生命。  —— 赫塔·米勒

章节摘录

  我叫马克斯·舒尔茨,尽管不是婚生子,可我是纯种雅利安人的儿子… …我妈妈明娜·舒尔茨怀我那阵子,正在犹太毛皮商阿布拉莫维茨家当女佣。我的雅利安血统无可指摘,因为我妈妈明娜·舒尔茨的祖上尽管推不到条顿堡森林战役,却至少可以追溯到弗里德里希大帝的时代。至于我爸爸是谁,我可说不准,不过他肯定是这五个人当中的一个:屠夫胡贝特·纳格勒,锁匠弗兰茨·海因里希·维兰德,瓦匠汉斯·胡贝尔,车夫威廉·霍普芬施坦格,或者门丁阿达尔贝特·亨内曼。  我曾仔细考证过我五个爸爸的家谱。我向您保证,这五个人都是地地道道的雅利安血统。关于门丁阿达尔贝特嘛……我甚至可以骄傲地说,他的某个祖先有个绰号,叫“钥匙官哈根”,曾是大名鼎鼎的骑士西吉斯蒙德·冯 ·德·魏德的侍从。主子将一把特殊的钥匙交与他的侍从,以示信任……也就是开启他夫人的贞操带的那把钥匙……一条镀了金的贞操带。这条贞操带后来闻名整个皇宫,还引出不少故事来。 伊茨希·芬克尔施坦是我的邻居。他跟我一般大……再准确一点。说,恕我直言:在接生婆格蕾琴·费特万斯特嗨呦一声把我从娘胎里解放出来之后,只过了两分二十二秒,伊茨希 ·芬克尔施坦就见到了世上的第一道光……不过,要用解放这个词来形容我的出生……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还得掂量掂量。  在伊茨希·芬克尔施坦出生两天后,本城,也就是石勒苏益格的维斯哈勒城的《犹太人汇报》上,登了如下启事: “本人,哈伊姆·芬克尔施坦,理发师,‘一世之主’理发沙龙老板,现居维斯哈勒歌德一席勒街拐角,‘犹太人保龄球俱乐部理事’、‘犹太文化协会’常务秘书长、‘德国动物保护协会’会员、‘植物之友’协会会员、‘爱邻人’联盟成员、‘维斯哈勒理发行业公会’会员、《无梯层男式发型》手册之作者……在此冒昧宣布小儿伊茨希·芬克尔施坦之诞生。” 第二天,《犹太人汇报》又登出了一条声明:“我们,维斯哈勒犹太人文化协会,蒙幸恭祝理发师、‘一世之主’理发沙龙老板、现居维斯哈勒歌德一席勒街拐角、‘犹太人保龄球俱乐部理事’、‘犹太文化协会’常务秘书长、‘德国动物保护协会’会员、‘植物之友’协会会员、‘爱邻人’联盟成员、‘维斯哈勒理发行业公会’会员、《无梯层男式发型》手册之作者哈伊姆·芬克尔施坦,喜添贵子伊茨希·芬克尔施坦。” 您能想象得出希尔达……那个柴火棍儿希尔达……芬克尔施坦家的女仆 ……在小伊茨希出生的消息登上《犹太人汇报》那天,对芬克尔施坦太太说了些什么吗! “芬克尔施坦太太啊,”她说,“我就不明白了!虽然您结婚二十多年都没生过孩子,可这则小伊茨希出生的告示,写得是不是有点过头了!芬克尔施坦先生可不是吹牛皮的人。他一向很谦虚啊。” 这个柴火棍儿希尔达有两米长,两米细,一张鸟脸,头发跟柏油一样黑 萨拉·芬克尔施坦呢:身材矮胖,戴一副夹鼻眼镜,发迹泛白,虽然她一点也不老。她的打扮看上去有点过时,就像芬克尔施坦家老式的起居室里那些令人敬畏的家庭照一样。哈伊姆·芬克尔施坦比妻子个头还小,但体型不圆,精瘦小男人一个……他的左肩有点斜,好像这只肩膀上扛着两千年的流亡和两千年的痛苦似的。——哈伊姆·芬克尔施坦的鼻子不好形容。我想说……时而抽抽鼻涕……得了急性感冒的时候还总是微微泛红,不过鼻梁不弯。他的鼻子既不长也不弯,普普通通。就普通一个鼻子。他不是扁平足。  毛发!他有没有毛发!大理发师哈伊姆·芬克尔施坦!不,他没毛儿。  至少头上没有。不过他根本就不需要头发。因为哈伊姆·芬克尔施坦,这个小个子男人,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要是谁见了这双眼睛,根本不会介意他是个光头。就连那只经常流鼻涕还泛着红的鼻子,以及他那微型的身材,也不会引起反感。这双眼睛又大又亮,充满善意和智慧。哈伊姆·芬克尔施坦的眼睛背后,是《圣经》文字的光芒,是一颗善解人意的心。  是的,这就是哈伊姆·芬克尔施坦,维斯哈勒的犹太理发师。  1907年5月23日,芬克尔施坦家发生了一件不得了的大事:伊茨希·芬克尔施坦行了割礼。  我以为您知道割礼是怎么回事。假如您是犹太人,您大概不会只是观察您那残缺不全的器官,我说的可是仔细观察,而且,偶尔还会想想,是什么抽象的原因导致您少了块包皮吧。我说得对不对!  ……

图书封面


 纳粹与理发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伟大的德国犹太作家埃德加•希尔森拉特的杰作《纳粹与理发师》绝对是一部惊世骇俗的小说,强烈推荐!多年前读过原著,本想译成中文,却让安尼博士捷足先登了。很看好安尼的译文!1926年,埃德加•希尔森拉特出生于德国莱比锡。1938年随母亲和弟弟逃往罗马尼亚,亲历了发生在罗马尼亚的大屠杀,曾先后在巴勒斯坦、法国生活过,50年代初定居美国,最后于1975年回到德国。他是最早借助于反讽和荒诞不经的故事形容纳粹暴行的文学家之一,因此他的作品占有特殊地位。他最著名的作品《纳粹与理发师》反映了德国历史上最糟糕的一页,作品在德国的出版可谓一波三折,先后遭到了60多家德国出版社的拒绝,该书于1971年首先在美国出版,并在意大利、英国和法国出版译本并迅速成为国际畅销书之后,1977年方由德国一家小型文学出版社出版。埃德加•希尔森拉特在其小说中叙述了马克斯•舒尔茨的一生。马克斯•舒尔茨尽管是非婚生子,但绝对是忠于希特勒的明娜•舒尔茨纯雅利安血统的儿子。他和邻家犹太男孩伊策希•芬格斯泰因是好朋友,后者的父亲开了家理发店。伊策希长着一头金发,有着一双蓝眼睛,而马克斯看起来更像是犹太人。两个人都从理发学校毕了业。30年代,马克斯加入纳粹党,成为一名冲锋队队员。在“水晶之夜”中,他一把火烧了芬格斯泰因的理发店。后来他成了杀人魔王,并且亲手将芬格斯泰因一家杀死。在战争期间,他在集中营任职。纳粹战败后,马克斯•舒尔茨随身携带一袋子金牙,并以伊策希•芬格斯泰因的身份在黑市上艰难度日。迁居巴勒斯坦后,他实现了自己拥有理发店的梦想。他甚至还加入了一个犹太恐怖组织,以自己毫不动摇的纳粹献身精神在以色列飞黄腾达。埃德加•希尔森拉特讽刺地看待消灭犹太人和以色列建国,这在20世纪70年代还是禁忌。因此,这部长篇小说被认为是“刽子手的叙事诗”,当时遭到所有德国出版社的拒绝也就不足为怪了。但对这个德国历史上最压抑的主题的描绘,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埃德加•希尔森拉特的《纳粹与理发师》有声磁带荣获2005年德国有声读物奖,《纳粹与理发师》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该书被译成17种语言在23个国家出版发行。2003-2008年,德国Dittrich出版社出版其十卷本作品全集。2006年4月,为表彰希尔森拉特在文学创作中的杰出成就,在其诞辰80周岁之际,《没有明天的夜晚-埃德加•希尔森拉特传》纪录片在德国电视台公映。
  •     摘自《21CN》 作者:槟榔王子  “至高无上的永生者从他的法官席上下来,站到我身边。——我们俩就这么等着!等待一个公正的判决!可是,由谁来判呢?”德国作家埃德加•希尔森拉特在小说《纳粹和理发师》中如是说。  这个至高无上者就是上帝。埃德加•希尔森拉特显然在指责上帝,他通过党卫军军官、集体屠杀犯马克斯•舒尔茨之口指出:当那些手无寸铁的人被杀之时,在观望的上帝罪责更大。  这里有一个困窘之境。  在信徒的眼中心里,上帝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然而他却对恶行不管不问,那么,成为人们精神支柱的上帝,是不是罪人?如果把上帝置换为普通人,那么,看到恶行实施而不加阻止,保持沉默的不作为的一群人,是否有罪?如果大家都有罪,谁能充当审判者?这种逼问,由来已久,是人们难以作答的难题。  尼采就激烈宣告上帝已死。法国作家纪德的小说《背德者》《窄门》可以看做是这种宣言的注脚。  两篇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都是笃信上帝的女性。一个遇到了追求官能享受而背弃道德的丈夫,一个因为要保持完美纯洁的德行拒绝了心爱男人的求婚。两个女人都似洁白的羔羊,全心全意地供奉上帝。然而,在小说家笔下,两位女性都成了信仰的祭品。  《背德者》中的玛丝琳死得非常悲惨:“一只瘦骨伶仃的胳膊紧紧抓住床头栏杆,支撑着半起的身子;她的床单、双手、衬衣上全是血,面颊也弄脏了;眼睛圆睁,大得可怕……”,最终,她撒手丢掉了那标志着信仰的念珠,手拼命地揪住了丈夫。  《窄门》中的阿莉莎,明明知道自己如痴如醉地爱上了杰罗姆,可表面上却要装出一副无动于衷、冷若冰霜的样子。当她意识到原来自己心中所觊觎的仍就是尘世之爱,她禁不住想和上帝讨价还价,又深怕自己的行为亵渎了上帝。最终,她只能呼喊:“快点吧,我想现在就死,免得自己回过味来,发现自己仍然是一个人。”  这令我想起亚伯拉罕献子为祭的故事。老年得子的亚伯拉罕接到上帝命令,让他把心爱的儿子以撒作为祭品献给上帝。当亚伯拉罕准备举刀杀子时,上帝的使者告诉他,这只是一场考验,吩咐他以羊代之。这个故事归结为:信仰和信心的力量可能胜过一切。  我惊出一身冷汗。若上帝准许亚伯拉罕杀子献祭,那么上帝与魔鬼有何区别?以我的想法,信仰是导人向真、向善、向美的,是引导人走向幸福之路的。  如果信仰变成了枷锁,禁锢了人性,促成人们悲惨地死去,那么这个信仰是应该被质疑的。  从质疑的力量而言,我认为埃德加•希尔森拉特的质疑相对纪德而言为弱,比较温和。主人公马克斯•舒尔茨指责上帝不作为后,上帝居然从法官的席上下来,站到杀人犯的旁边。这意味是上帝走下神坛,重归为普通人;还是意味着信仰的破灭;或是别的什么?如果上帝即凡人,我们为何还要信奉?  和尼采宣称上帝已死不同,埃德加•希尔森拉特认为上帝虽生犹死。上帝并不比人更高贵更明智,似乎比集体屠杀犯马克斯•舒尔茨犯下更严重的罪行。上帝是旁观者还是同案犯?旁观者罪大于施暴者?这是作者故布的泥潭,还是人性本身的迷惑?是谬论?是偏见?是洞见?这的确构成了一种欲言未言,欲说还休的困窘之境。  小说中的主人公马克斯•舒尔茨是妓女的儿子,加入党卫军后,他杀害了包括自己发小芬克尔施坦在内的无数犹太人。战争结束后,他利用一张酷似犹太人的脸,摇身一变而成为芬克尔施坦,在黑市上大发横财,偷渡到以色列,顺利娶妻,重操理发师旧业,并成为犹太人的民族英雄。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因里希•伯尔,曾在《时代周报》发文,对这部小说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个可怕的游戏并不是一场游戏,希尔森拉特让它变成了现实,而且,现实的确如此——难道不是吗?——这些纳粹,这些行凶者,没人知道他们干了什么,也没有人想知道。即便人们把一切都忘了——金牙,还有那些曾被扛在肩上的东西——人们也不会忘记,马克斯•舒尔茨曾在六百万森林里散过步。”  这的确不是一场游戏,更不是一个荒诞的故事,现实如此诡谲。1948年10月8日,《犹太回声》刊登了一篇报道,标题为《假扮犹太人的盖世太保军官》。里面提到一个纳粹军官在二战结束后,改名换姓过起了犹太人的生活,还差点当上德国班贝格市纳粹幸存者协会副主席。这是个现实版的纳粹和理发师的故事。小说中看似荒诞的身份转换有着对现实的影射和对人性的反思。  一时为冷血的集体杀人犯,又一时为犹太人的民族英雄,两种身份,似乎很难在同一个人身上统一起来。马克斯•舒尔茨是一个能轻而易举地转换两种不同的身份的人,他的负罪感并不强烈,他的自辩力却很顽强。他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顺水推舟、随遇而安。他的立场从来就是坚定无情的,即站在强者胜者一方。当纳粹杀害犹太人,他是纳粹中的一员;当犹太人清算纳粹时,他是犹太人的英雄。从一个犹太种族灭绝计划中最强有力的执行者跳转为熟悉犹太民族历史、维护犹太民族尊严的英雄。  这种华丽转身神不知鬼不觉,马克斯•舒尔茨却没有逃脱良知对其的拷问,他不断地揭露自己的真实身份,甚至还组织了一场由朋友沃尔夫冈加盟的法庭审判。在自创的法庭上,马克斯•舒尔茨祈求一个惩罚,他说:“给我一个惩罚,一个能让那些被我害死的人满意的惩罚。”并且认识到,“任何惩罚都换不来死者对我的原谅。”他在判定自己有罪的同时,又不停地为自己辩护:“随大流!我只是随大流!其他人也随了!这在当时是合法的!”  两个人把这个审判当成一场游戏,最后沃尔夫冈打起了瞌睡,醒来时问什么审判结果,马克斯•舒尔茨说:“无罪释放!”而其他人,没有人相信马克斯•舒尔茨是杀人犯,他们只当他是一个可怜的患了强迫症的病人。没有审判,也没有惩罚。于是他只好经常到六百万森林里去散步,和树对话。那是一片为了纪念被屠杀的犹太人而种植的树林。他甚至还和树讨论自己的死亡原因,树说:“你会被抓住,绞死。”马克斯•舒尔茨时而大笑、时而冷笑着说:大部分集体屠杀犯都逍遥法外。没有上帝,没有公正。最终,树也沉默了。  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用巴士底狱监狱长遇害事件作为例子,揭示了马克斯•舒尔茨这类人的犯罪心理:“通常,群体犯罪的动机是一种强烈的暗示,参与这种犯罪的个人事后会坚信他们的行为是在履行责任,这与平常的犯罪大不相同。”  埃德加•希尔森拉特究竟在暗示什么?人性和身份的疏离?  一些历史阶段,人们往往因为其身份而受尊重或受歧视,受苦。阶级、种族、血统等成为能否获得荣耀与尊严,能否拥有话语权,能否具有天然的伟大光荣正确的分水岭。于是,身份的幻觉激发了当家作主的豪情,原本受苦受难的底层民众,一变为迷醉于权利与虐杀的暴民,一群自认清白、自认高贵的乌合之众,集体犯了下令人发指的罪行。其残忍程度,不仅是受害者,即便是他们也始料不及。而另一部分人,为了加入这类集体的狂欢,获得认同,不惜和自己的阶级、种族、血统决裂。在自证清白、自证高贵的行程中充当了虐杀亲人、摧毁人伦的帮凶,乃至不惜用亲人的鲜血献祭。人性之恶的泛滥盛极一时。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当“狂欢”戛然而止之时,似乎所有人转眼间都又变成了受害者,大家纷纷漂白自己的双手,控诉被迫害的经历。也不排除有改名换姓者,从刽子手一变为受迫害者的。凡此种种,和埃德加•希尔森拉特笔下的故事有着多么惊人的相似。  犯罪必得惩罚,这是人类社会的公平原则。马克斯•舒尔茨应判何罪?埃德加•希尔森拉特没有给出答案。事实上,早在二战结束之初,许多学者就提一个类似的问题:超乎人伦极限的罪行,能否通过审判得到公正的惩罚,从而在凶犯和受害者之间达成和解?  至今没有答案。
  •     角色身份的转换在文艺作品中屡屡可见,几乎可作为写作教程的初阶手法之一,不过多为引发戏剧性的噱头而已,不免被笨拙地滥用。而如此的手法一经大家手笔点染,陈词尽去,唯留奇异与骇俗,寻常底料烹出生猛怪诞的滋味来,德国作家埃德加•希尔森拉特的《纳粹与理发师》即为一范例。“面目可憎的马克斯•舒尔茨变身为伊茨希•芬克尔施坦……这个可怕的游戏并不是一场游戏,希尔森拉特让它变成了现实。”《纳粹与理发师》中涉及了政治、种族、宗教和道德禁忌,核心为身份的转换。雅利安血统的马克斯•舒尔茨与犹太人伊茨希•芬克尔施坦是在一条街道上长大的朋友,从小友好,舒尔茨还去伊茨希家的理发店里学手艺。而在纳粹时期,舒尔茨加入了党卫军,在集中营屠杀了无数犹太人,血腥的双手也未放过伊茨希一家。战争结束,舒尔茨东躲西藏,后竟冒用了被他杀害的伊茨希的身份,招摇撞骗,乘船从德国到达以色列,不仅开了理发店,还成为了犹太人的复国英雄……作家希尔森拉特如此地讲述故事,显然是有些触犯禁忌的。他将不同阵营的身份标签未做出泾渭分明的分界,反而模糊化,以黑色的幽默凸显那个黑暗的时代,可能对各方面的读者都是一个刺激。希尔森拉特的故事如此荒诞,几乎让人有了荒唐的感觉,但却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不折不扣地印证:真有盖世太保军官战后改成犹太人的名字,逃避惩罚,还险些成为纳粹幸存者协会的负责人。当虚构与非虚构的界限消弭时,荒诞与真实亦莫分彼此了。马克斯•舒尔茨作为身份转换的核心角色,有着让人难以言说的品质:平庸。信仰或操守对他来说实在陌生,任何学说与理论于其都如吹动墙头草的风,谁的势力占优就站到哪一边去。如思想家汉娜•阿伦特阐释“平庸的恶”时所说,“他完全不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是什么样的事情。还因为他缺少这种想象力……他并不愚蠢,却完全没有思想——这绝不等同于愚蠢,却是他成为那个时代最大犯罪者之一的因素。这就是平庸……”这种平庸使其杀害无辜的犹太人,包括自己儿时好友时毫不犹豫,因为这是“奉旨办事”,执行人不必有任何自己的意识和想法,照做就是,也不需负疚,工作而已。一方失势,一旦有机会,立刻改换门庭,以同样的劲头儿投入到对立的阵营中,毫无心理障碍,一切以现实的利益为中轴线。这种完全缺失道德感的平庸,在希尔森拉特荒诞的故事中如此触目惊心,彻冷入骨。身份的标签在马克斯•舒尔茨这里是个诡异的东西,一时为冷血的集体杀人犯,又一时为犹太人的复国英雄,绝无思想观念转换的艰难,更多的是顺水推舟、随遇而安。作者希尔森拉特似乎在暗示,内在的人性与外在的身份其实并无必然的联系,任何人于时势的变化中都有可能变为大异本来状态的面目,恐怕自己亦始料未及。这种暗示对原本安稳度日的芸芸众生或许是一个冒犯,因为它否认了在身份的护卫下本然的所谓善良与无辜,将所有个体均置于阳光下曝晒,无所遁形。而向深处思索,希尔森拉特的无情揭示又何尝不具有冷静的哲理深度,更何况这已为不同时空中的无数历史事件所证实。人们往往因为其固有的身份标签(阶级、种族、血统等)而受苦,也往往在改天换日之后,获得荣耀与尊严,拥有了话语权。但这并不证明此一阶层或族群的天生正确性,如在法国大革命中,原本最凄惨、最受压迫的底层民众,一变而为狂暴的暴民,迷醉于权利与虐杀,“不仅吞噬原来的强者,也相互吞噬”,其极度的残忍不仅是别的阶层,也是他们自己在事前难以想象的。这种情况放在中国的某些时期亦不鲜见。人的本性并不随着身份标签的变化而有什么改变,它根深蒂固潜于深处,一有机会即探出诡异的触角,肆虐一时。希尔森拉特讲述的故事似实事,似寓言,其直指人心令人心悸,难以置信,又无可否认。游戏之可怕,在于已不是一场游戏。犯罪必须得到惩罚,这是人类社会的公平原则。即使如马克斯•舒尔茨这样缺失道德感的人,面对深重的罪责也不得不自承,但大有深意的是,他仍在哓哓不休地自辩,“随大流!只不过随大流!别人也随大流来着!在当时是合法的!”这是他唯一的借口,大约也是无数曾处于类似状态的人唯一的借口。这一借口是绝佳的挡箭牌,卸除了沉重的罪恶心理,给当事者无事一身轻的解脱,也证明了“平庸的恶”潜移默化的严重后果。对于这样的借口我们又何尝陌生,巴金老人写作《随想录》与倡议建立“文革博物馆”不正是为打破这片迷思所做的努力?人的本性中深藏着逃避自省、避重就轻的缺陷,闪身于众人之中似乎是撇清自己的妙方,且自以为得计。不愚蠢与没有思想相辅相成,适足以造成极大的罪孽且不知反省,相似的悲剧或许就隐藏在不远的前方。希尔森拉特将悲剧与黑色幽默融汇一炉,如赫塔•米勒所说,“语气的讽刺意味与场面的悲剧气息相互碰撞,精心引入的陈词滥调,在人与人之间达成某种心照不宣。”这种心照不宣是可怕的,它既为罪恶笼罩四野下的盲从扫清了障碍,也为天青日朗乌云散去后,当作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奠定了心理基础。希尔森拉特显然洞察这一人性的晦暗处,不惜写出历史情境“异乎寻常的残忍、无情”,却是以黑色幽默的笔触。因为人性沉沦到极致的真实,已走向虚妄的反面,黑暗的时代配以荒诞的文字,或许也是相得益彰的,“现实的确如此——难道不是吗?”

精彩短评 (总计67条)

  •     不晓得是翻译太不好了,还是这种写法不对我的口味,总之就是不能被吸引。不晓得那些推荐是怎么读的。。。
  •     除去语言风格还是挺喜欢的
  •     荒诞不经却令人伤心。。。
  •     德语作品给人留下的印象多是艰深晦涩的,一方面源自国家品性及语言文字的特色,在文本上呈现出一种如同德国人般严谨深厚的文字肌理,另一方面,由于不可抹去的历史之伤,在这个混杂着害人者和受害人的国度,文学作品的题材多是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下。《纳粹与理发师》并没有脱离战争伤害这一诉求,但是整部小说却有着德语作品难得一见的诙谐和反讽。
      
    德国作家埃德加·希尔森拉特是一位犹太人,出生于1926年,经历过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成为少数的幸存者。我们无从得知作者本身遭遇过怎样惨绝人寰的种族灭绝,又是怎样死里逃生成为历史的见证者的,因为在《纳粹与理发师》这部书里,作者只是隐匿于后不动声色,甚至可以说是带着戏谑的态度回顾这一段往事的。
      
    据说本书的内容是根据作者的耳闻扩充完善而成的,读完此书,我也深信看似荒诞的故事一定曾经真实地存在过,因为那段历史,那段时期,对于整个德国和犹太人来说,就是一个怪诞变形,人性扭曲的世界。
      
    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总是周而复始的重复上演着这种恶的梦魇,时而是国家,时而是种族,时而是立场,你永远无法预估人性的极限到底有多黑暗。可是你总能瞥见人类的健忘症是如何在安逸里滋生蔓延的,所以无论是撕心裂肺般的控诉,还是冷嘲热讽般的戏谑,都是为了让我们记住和反思历史,并在时间的叠加里,审视自我的人生。《纳粹与理发师》无疑是属于后者的。
      
    自诩为拥有纯种雅利安人血统的主人公马克斯·舒尔茨却长着一张犹太人的面孔,他的血统让他在希特勒上台后如鱼得水,从一介平民成为一个军人,在他的身上作者赋予了一种呆滞,无知,麻木的品性,同时抱持着简单的随大流的心态。
      
    在平缓,冷漠和置身事外的笔调下,小说的主人公如同缺少七情六欲的傀儡般充当着刽子手的角色,作者并没有把小说的重点对准行凶者和他们的施暴行为,而是选择另辟蹊径,更深刻地解读听命于少数决策者的多数执行者的盲从,从而也就把文本的主题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峰回路转和渐入佳境的后半程,小说主人公的犹太人面孔又挽救了他战争杀人犯的身份,使他陡然地转变为受害者。
      
    而最讽刺的是他并非为了装而装,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然混淆了自我,他甚至成为了圣地寻根之旅的忠实拥趸,犹太人复国战争的先锋者,彻底的在内心深处认可了自我身份的转换。但是当他以为 太人赢得了战争犹时,他才发现以犹太人自居的自己时时要面临身边各种反犹的情绪,而他的过往曾经是犹太种族灭绝计划中最强有力的执行者,于是一种莫大的反讽油然而生,把整部小说推向了高潮。
      
    小说名为《纳粹与理发师》正是体现了主人公身份的叠加,如果没有战争,马克斯·舒尔茨可能会带着从他儿时玩伴犹太人伊茨希·芬克尔的父亲那里学来的手艺开一间理发沙龙,做一个循规蹈矩的普通百姓。因为战争,马克斯·舒尔茨成为了纳粹,却又在战后奇迹般的达成了理发师的愿望,所以他既是纳粹,又是理发师,只是经历了人生不同的阶段,于是作者抛出了谁来审判和谁应该被审判这一终极命题。当我们发现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时,是否能够体味到只要人性中的杀戮存在,不常态的社会必将转变为常态,即便恢复常态后也无法拼合, 曾经的碎裂,而文学的功效正是为了历史的见证和时代的惊醒。
      
    《纳粹与理发师》虽然因为采用了荒诞,讽刺的手法从而使作品蒙上了一层喜剧的效果,但是读完全书不难发现作者残忍的一面,关于战争责任和战后赔偿的问题始终是德国不可平复的丑陋疤痕,他造成的灼痛同时伤害着施与受双方,而作者却在荒诞不经的表象下直陈痛处,是否通过对反人类罪行的盲从者的审判就能消弭受伤者的创伤?许多杀戮者何尝不是战争的棋子?而在这些问题之外,作者抛出了最为震撼的一点,即审判日来临,谁应该被审判?是犯罪者,还是纵容犯罪者的上帝?持有信仰的人对宗教的怀疑,正是源自对人类道德沦丧的绝望,而这一哲学命题至今无解。
  •     感觉故事中人物的语言比较粗俗
  •     很感人,通过此书了解到了二战时期的德国,很值得一读。
  •     荒诞和病态下的黑暗,值得深思。
  •     刚开始不太能理解为何人物在身份转变过程中如此自然,后来明白这正是作者所讽刺的。不太喜欢作者的叙述方式,但从书中能真实地体会那一段残酷历史。书尾抛出问题:该怎么给那些罪犯判罪?是啊,再怎么判也于事无补,毕竟那些无辜的人们想要的仅仅是自己的生命。
  •     荒诞与罪恶的纪年史
  •     很好看
  •     这本书看的不是很懂 但是看进去之后 真的挺不错的
  •     “新的时代精神是亲犹主义。它是一个眼睛湿漉漉的厉鬼。那双眼睛早晚有一天会变干。”
  •     “至高无上的永生者从他的法官席上下来,站到我身边。--我们俩就这么等着!等待一个公正的判决!可是,由谁来判呢?"德国作家埃德加·希尔森拉特在小说《纳粹和理发师》中如是说。

    这个至高无上者就是上帝。埃德加·希尔森拉特显然在指责上帝,他通过党卫军军官、集体屠杀犯马克斯•舒尔茨之口指出:当那些手无寸铁的人被杀之时,在观望的上帝罪责更大。

    这里有一个困窘之境。

    在信徒的眼中心里,上帝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然而他却对恶行不管不问,那么,成为人们精神支柱的上帝,是不是罪人?如果把上帝置换为普通人,那么,看到恶行实施而不加阻止,保持沉默的不作为的一群人,是否有罪?如果大家都有罪,谁能充当审判者?这种逼问,由来已久,是人们难以作答的难题。(俞梓炜)
  •     在世界读书日的今天再次翻开为看完的《纳粹与理发师》。翻到译者的后记才了解作者的事迹,不得不说,有些人天生就应该写故事。作者把一个沉重的话题用诙谐的方式表现。主人公絮絮叨叨的话语看得让我心烦意乱,但还是不断吸引我坚持下去了解了通篇的精彩!
  •     犹太人是恨毒了雅利安人。。。
  •     太赞了
  •     这是13岁的儿子在报纸看到介绍后买的,他对二战的所有故事都心存好奇,看得津津有味!
    说是两个两小无猜的孩子两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翻看了几页,前面有一点点难入戏!
    书送的非常快!
  •     …故事可以的,嘲讽力可以的,语言风格我实在...还有看男主总觉得有种模糊混沌感,包括即使是第一人称的部分,清晰的逻辑性的心理好少
  •     看到后来他对犹太知识和理论侃侃而谈的时候真是讽刺啊。。。居然还慷慨激昂的做了演讲
  •     逃避过了很多可以发挥的地方,作者名头虽大,却无大师水平。
  •     译者安尼是我在北大的好友。的她的译著,能够从中感受到心灵的呼吸,精神的顿足,和良知的拷问。这本书情节怪诞离奇,但是其背后所诉说的荒谬、无知、丑陋、卑鄙的人性,却真实得令人痛彻心扉,进而令人陷入无限的反思。强烈推荐一读。
  •     注释用心,译文流畅。看了那么多二战题材的影视和文学作品,仍然能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作者大大手。结尾的拷问恰到好处,让我想起永远里那个从西班牙逃亡到法国的老太太。目睹神父枪杀反动派后,她再也不信上帝。
  •     等待一个公正的裁决
  •     在黑与白两种category之间自由转换真心不是一件容易事儿,连集体屠杀犯最后的confession都被人当作一个笑话,只不过这个玩笑开得有点大。
  •     荒诞、怪异、不合理到让人惊奇,感觉难以接受却忍不住翻过一页又一页,残酷却写出怪笑感。
  •     “当那些手无寸铁的人被杀的时候,你在哪?” ⋯⋯ “我在观望。” “那么,你做不了我的法官。” 最初不太好读,但结尾敲妙,有点喜欢。 不管怎样,舒尔茨还是在六百万森林里面散过步!给那些树讲世上的盐,世上的法官。
  •     ?!
  •     不是我的菜
  •     典型的外国人的思路,看起来那么荒唐,可是又那么符合人性。
  •     刚刚开始看, 很喜欢. 似乎很少读到用这种风格的这种题材, 译得很传神, 似乎这感觉也是很久没有遇到的, 不错.
  •     纳粹与理发师
  •     哦哦哦~~ 2013.3.22-2013.3.26
  •     译者是女神! LOL!
  •     整本书充斥着荒诞 感触颇深的是两位女士 为了生存而相互利用的霍勒夫人 在得知君特死后毫不犹豫的投入马克斯的怀抱 希望逃出困境 却被抛弃 最后被炸弹炸死在街头。另一位是米拉 马克斯的妻子 侥幸从集体屠杀中得以生存 却从此因惊吓而变成一个用食物来填补内心的胖哑巴。处处充满了悲剧。
  •     很好地一步讽刺小说,两个民族的悲剧
  •     把后五页译出来是对的,不上升到宗教的灵性的维度就不是德国人了,当然推卸责任是不对的,不过各有各的理解吧
  •     开档写纳粹的就买了
  •     真是有预见性的创意。遗憾的是翻得并不怎么样——难道应该把傻气的译后文风理解成与原作相映的讽刺?未必吧。
  •     一个很小的细节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强大——难民营,可以没有理发店,但是却有图书馆。日常讨论的不是琐碎,竟然是哲学。
  •     结构太棒了,作者可谓神笔。心理各方面的表现,从两个不同人表现也
  •     精彩,结尾更是
  •     书很厚,但要是把人名都去了,可能可以减肥三分之一。文字,叙事上都很有特点,不错的小说
  •     大家都一样。。。
  •     如果王小波生前看过此篇小说,可能他就不会有他的那三部曲了
  •     一个雅利安人参加了党卫军,并屠杀了许多犹太人,其中包括和他一起长大的犹太人朋友。二战后德国战败,于是雅利安人伪装成死去的犹太人朋友,游走在德国的黑市,凭借倒卖金牙赚取了大笔钱财,后来离开了德国,来到目的地,最终成为了以色列的建国英雄。 (一部黑色幽默的作品,故事挺好的,不过我不喜欢作者的文笔,略显轻浮,所以扣了一星)
  •     还挺喜欢结局的
  •     前半部分口味颇重,后半部分不知所谓。或许是我不懂欣赏黑色幽默,反正我是觉得此书废话太多,读来索然无味。【你是马克斯•舒尔茨吗?】“是的,我是马克斯·舒尔茨。” 【原来你就是马克斯·舒尔茨。】“是啊,我就是。” ← 类似的对话还有很多,好无聊又无意义的对话。难道德国人都喜欢说重复的话?一句话重复好几遍??立场方面主人公一直强调自己只是随大流 自己只是一条小鱼,但是难道他不会自己思考么?别人杀人,他也杀人,他就不会用脑想想杀人是不是合乎道德?他是没有思维能力么??
  •     朋友推荐的还没看 但包装完好
  •     最后的四页徳版是看不到的,我记得最清的就是谁能审判我,你有资格审判我吗?上帝可否呢!
  •     阴郁的、充满性暗示或明示的玩世不恭,宗教挑战式的自命不凡。放低姿态,这种题材可以写得更具可读性。
  •     舒尔茨不是一个真实的人.或者作者压根就没打算写逻辑.
  •     废话真多
  •     无以复加!!
  •     随大流是否有罪 能够勇于让自己成为一个异类容易吗?主人公在做一名盖世太保时随大流,在成为一名犹太人以后一样在随大流。人如浮萍想在时代洪流中把握自己 谈何容易!
  •     “你喜欢战争的唯一理由 是你没有经历过它”
  •     一部优秀的作品,可以看出译者的心意,但是我觉得有点难为她了……
  •     。。。不知道是不是翻譯太爛 看的沒什麼感覺
  •     本科毕业论文导师翻译的哦
  •     估计是我道行不够,做不到手不释卷,只是巴巴地希望赶快读完。
  •     挺好看的。。
  •     纳粹余孽和日本战犯逃过正义的审判存活下来并不稀奇,肉体没有消灭,但良心仍会受到正义一辈子的审判。如何防止历史的重演才是最关键的。
  •     原来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写的序,内容是另一个人写的,不小心看走眼了。
    不过内容还不错,最后的结尾属于开放式,还是很让人思考一番的。
  •     君特格拉斯风格,相同题材,不是很喜欢。《生死朗读》比较好一点。
  •     三天时间看完,这本书充满了悲剧与黑色幽默以及自讽,作者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以至于写的东西是那么的自然真实,战争让一个人马克斯一次又一次变形,马克斯不反犹只是他选择站在强者这边,译者有句话说的很好“只要恃强凌弱的生存逻辑仍然存在,大屠杀的恐怖就会再度发生”。
  •     相当辛辣讽刺的一本书,作为受害者的他在书中以一个纳粹的口吻讲述了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用黑色幽默描绘了黑暗的时代。“200000人。一共包含5个零的数字!你能想象人们怎么划掉0吗?或者两个零?三个零?…你能想象人们如何让那些0销声匿迹吗?最后连2也没了!”
  •     用看似粗野和通俗的文字构筑了人类永恒的命题——罪与罚。通过主人公几次角色的转换一方面对于纳粹德国时期的罪恶进行了控诉另一方面也反思了那个时期德国民众在纳粹时期的跟从和战后的理性的赎罪。
  •     乱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