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高原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你在高原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4-1
ISBN:9787506356435
作者:张炜
页数:4400页

作者简介

《你在高原》主要讲述的是一批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的经历。围绕主人公宁伽不断探究父辈及家族的兴衰、苦乐、得失和荣辱,在广阔的背景上展示当代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特质。全书分三十九卷,归为十个单元。《你在高原》包罗万象、精彩纷呈,是一部足踏大地之书,一部行走之书,一部“时代的伟大记录”。各种人物和传奇、各种隐秘的艺术与生命的密码悉数囊括其中。它的辽阔旷远与缜密精致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它的强大的思想的力量和令人尊敬的“疯狂的激情”,给人以巨大的冲击力。我们可以设问,当人们回眸打量二十世纪转型的中国,还有什么会比这部煌煌大书更为丰富、逼真和生动呢?

书籍目录

《人的杂志》目录:
自序
卷一
第一章
秘籍
中年的功课
给我童心
诤友
第二章
那个夏天
追梦
酿酒师
驳夤夜书
第三章
雨梁
藏徐镇
热城
驳夤夜书
黄先生
……
卷二
卷三
卷四
编后记
《无边的游荡》目录:
自序
卷一
第一章
大鸟志
无边的游荡
黑煤屑
我的平原兄弟
第二章
英俊
闹市孤屋
惊变
深宅
第三章
荒芜
老羚羊
痴唱
淡水鱼的名声
卷二
卷三
卷四
尾声
编后记
《曙光与暮色》目录:
自序
卷一
第一章
梦游者
营养协会
一幅画
第二章
流浪小记
静思庵
血脉与传奇
听潮
第三章
老人
农场与弟子
挚爱
双蛇结
从囚室到死谷
卷二
卷三
卷四
尾声
编后记
《我的田园》目录:
自序
卷一
第一章
滨海之秋
契约
第二章
女教师
月下茫野
第三章
三口之家
出城
第四章
四哥
小鼓额
第五章
葡萄之夜
温煦的目光
狩猎
……
卷二
卷三
卷四
编后记
《忆阿雅》目录:
自序
卷一
第一章
阿雅
城里的夜晚
第二章
柏慧
两个父亲
爱与背叛
第三章
外祖母的故事
卢叔
泣哭的阿雅
第四章
胜利者
关于粥的谈话
第五章
我的丛林
……
卷二
卷三
卷四
编后记
《家族》
《荒原纪事》
《橡树路》
《海客谈瀛》
《鹿眼》

编辑推荐

  《你在高原(套装共10册)》充满震撼与历险般的阅读。我忍不住要向你讲述精灵阿雅,它是我心中曲折而深远的蕴藏。在这个轰轰烈烈的苏醒的时代,在气喘嘘嘘的追赶的路上,停下来听我叙说关于爱和童年、残忍和怜悯、不幸和永生的回忆。

前言

  自然,这是长长的行走之书。它计有十部,四百五十万言。虽然每一部皆可独立成书,但它仍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系列作品。在这些故事的躯体上,跳动着同一颗心脏,有着同一副神经网络和血脉循环系统。  在终于完成这场漫长的劳作之后,有一种穿越旷邈和远征跋涉的感觉。回视这部记录,心底每每滋生出这样的慨叹:这无一不是他们的亲身所历,又无一不是某种虚构。这是一部超长时空中的各色心史,跨越久远又如此斑驳。但它的主要部分还是一批五十年代生人的故事,因为记录者认为:这一代人经历的是一段极为特殊的生命历程。无论是这之前还是这之后,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这些人都将是具有非凡意义的枢纽式人物。不了解这批人,不深入研究他们身与心的生存,也就不会理解这个民族的现在与未来。这是命中注定的。这样说可能并没有夸张。  它源于我的挚友(宁伽)及其朋友的一个真实故事,受他们的感召,我在当年多少也成为这一故事的参与者。当我起意回叙这一切的时候,我想沿他们走过的每一个地方全部实勘一遍,并且给自己制订了一个必要落实的、严密的计划:抵达那个广大区域内的每一个城镇与村庄,要无一遗漏,并同时记下它们的自然与人文,包括民问传说等等。当时的我正值盛年,并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个豪志,又将遭遇怎样的艰难。后来果然因为一场难料的事故,我的这个实勘行走的计划只完成了三分之二,然后不得不停下来。这是一个难以补偿的大憾。  因为更真实的追求才要沉湎和虚构,因为编织一部心史才要走进一段历史。  我起意的时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我动手写下第一笔的时候是八十年代末。如果事先知道这条长路最终会怎样崎岖坎坷,我或许会畏惧止步。但我说过,那实在是盛年的举意,用书中的一个人物的话说,即当时是——“茂长的思想,浩繁的记录,生猛的身心”——这样一种状态下的产物。  萌生一个大念固然不易,可是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要为它花去整整二十年最好的光阴:抚摸与镌刻的二十年,不舍昼夜的二十年……  我是一个五十年代生人,可对这一代,我仍然无法回避痛苦的追究。这是怎样的一代,你尽可以畅言,却又一言难尽。仍然是书中的一个人物,他这样谈到自己这一代:  “……时过境迁,今天它已经没有了,是的,显而易见——我是指那种令人尊敬的疯狂的情感。每到了这时候,我又不得不重捡一些让人讨厌的大词了。因为离开它们我就无法表述,所以我请求朋友们能够原谅……时代需要伟大的记忆!这里我特别要提到五十年代出生的这一茬人,这可是了不起的、绝非可有可无的一代人啊……瞧瞧他们是怎样的一群、做过了什么!他们的个人英雄主义、理想和幻觉、自尊与自卑、表演的欲望和牺牲的勇气、自私自利和献身精神、精英主义和五分之一的无赖流氓气、自省力和综合力、文过饰非和突然的懊悔痛哭流涕、大言不惭和敢作敢为,甚至还要包括流动的血液、吃进的食物,统统都搅在了一块儿,都成为伟大记忆的一部分……我们如今不需要美化他们一丝一毫,一点都不需要!因为他们已经走过来了,那些痕迹不可改变也不能消失……”  作为这些人中的一员,我更多的时候是将一切掩入内心。因为我知道:你尽可以畅言,却又一言难尽。  最后想说的是,我源自童年的一个理想就是做一名地质工作者。究竟为什么?我虽然没有书中一个人物说得那么豪迈——“占领山河,何如推敲山河”——但也的确有过无数浪漫的想象。至今,我及我的朋友们,帐篷与其他地质行头仍旧一应俱全。  我的少年时代,有许多时候是在地质队员的帐篷中度过的。我忘不了那些故事和场景,每次回忆起来,都会沉浸在一些美好的时光中。  这十部书,严格来讲,即是一位地质工作者的手记。  这是一个深入阅读的时代吗?当然不是。可是我要终止这二十年的工作吗?当然不能。  可是如此的心灵记录,竟然也需要追逐他人的兴趣?连想一下都是亵渎。  我耗去了二十年的时光,它当然自有缘故,也自有来处和去处。

内容概要

张炜,1956年11月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山东省栖霞市。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现已出版作品一千余万字,在海内外出版单行本二百余部,译成英、德、日、法、韩等多种文字。作品曾入选"世界华语小说百年经典"、"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十作家十作品",并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庄重文文学奖"、"金石堂最受读者欢迎图书奖"、"中国畅销书奖"、"中国最美的书奖"、"好书奖"等各种奖项数十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外省书》《丑行或浪漫》《刺猬歌》、散文《芳心似火》、文论《精神的背景》《在半岛上游走》等。

章节摘录

家族》卷一第一章1我们家从古至今就爱交往一些有趣的人。这些人今天看不仅是可爱,而且还可疑;大概是他们害了我们。当一场场麻烦 包括战争过去了,有些人升了,成了,走了,成为人们交口赞誉的英雄;而我们家既没有刻到碑上,也没有记到书上,反而经受了数不清的屈辱。这真不公平。家里的老人在世时,天天盼着下一辈出一个有志气的人,比如说他能在多年磨难之后挺起来,出去找找公道,为全家讨回清白。这只是个愿望。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不是没人试过;而是多次试过,不行。我从很小起就知道:要实现这个愿望是非常非常难的。但我牢牢记住了,记住了要做什么。后来我按照家里老人说的,走了很多地方,找了很多人。这样一晃就是十几年。时间只是让我进一步明白了,要做成一件事到底有多么难。由于总也做不到,最后反而不再焦思如焚了。我在想:我的愤恨和奔波到头来不过是求个结论,而那结论也许一张小纸就写完了。如果我把所知道的一切全记下来呢?那就远远不止一百张纸。这样一想,我就放弃了那一张小纸。为了那一张小纸我求了多少人。求人的滋味是难受的,老要忍着现在行了,现在我只求自己了,只求自己记忆上不要出错,并尽可能地对往事有一个真实的理解。

图书封面


 你在高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读完了它。看的第一本是它的第十部《无边的游荡》,只因它的名字很有意思,然后怀着一颗游荡的心情去读,一开始很文艺,后来写的越来越现实也越来越深刻。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某些社会难点和热点问题都在这里有了充分的体现,在物欲横流,自然环境进一步恶化的情况下,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变化,一些人陷入了重重矛盾中,一些人不得不背井离乡,一些人开始了无边的游荡,一些人丢掉了自己的良心,最终一些人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尊严。看完这一本后才知道它是一个系列总共十本书,接下来就按照顺序去读了。看完后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作者讲故事的水平,有一段时间自己也被这种在不同时空中来回穿插的故事情节所困惑,有一种让人费解的感觉。随着后来深入的阅读才感觉到这种穿越时空的对照是那么的神奇,又是那么的必要,不仅给人一种强烈的宿命感,也给人一种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不管哪个时代哪一代人,人总是绕不开感情(包括亲情、爱情和友情),绕不开家族观念,绕不开历史轨迹,于是男人、女人、神人甚至是山怪精灵总是围绕它们走来走去,生生死死。世事变幻,有的人生的伟大,有的人死的光荣,活下来的却不都是好人,死去的也不尽是坏人。
  •     阅读张炜的小说我从来没有过陌生感,这种感觉正如卡尔维诺对经典作品的比喻。他说:“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我读张炜的作品就是这种感受,舒展的过程如同一场对往事前尘的追忆,一次对故友挚交的重逢。从最早他送给我的第一部小说集《童眸》,到后来的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还有那篇似散文又像小说的美文《融入野地》,我都一一拜读,或许有些故事和细节在我的记忆中已经有些模糊,甚至忘却,但是,正如很多经典一样,它们像种子一样深深地留在我的身体中,以至影响着我对文学的理解和评价。如果说张炜以往的作品是一场狂欢或者是一次自省,那么,他的新作系列长篇《你在高原》就是一次文学的长征,450万字如同450万公里的行走和漫游,然而,这个长征至少对于我这个读者来说不是被迫的,而是令人心甘情愿的——奇妙、艰险而又愉快的文学与思想之旅。那么,《你在高原》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又是什么支撑着作家甘心“要为它花去二十年最好的光阴”而不悔?(见《你在高原》自序)在一个越来越虚拟化,提倡“小的是美好的”的时代,这样宏大浩繁的叙事似乎不合时宜,人们更关注的是身边的鸡毛蒜皮和最眼前的利益得失。时代的概念也消失了,只剩下了具体的时间。历史成了任人肢解和组合的木偶和拼图,人的欲望在无限膨胀的同时,人的心灵却变得越来越狭小。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现实与历史有着怎样的因果关联?作为共和国建立之后六十历史的见证者——以张炜为代表的五十年代生人——他们已然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的群体力量之一,他们的经验和记忆,对我们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参照意义。他们走过火红的年代,他们有过疯狂的迷失,他们在热情与绝望之后猛醒,并且,他们的行为和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后来的一代。所以,正如张炜在一次访谈中所说:“不了解这批人,就不会理解这个民族的现在和未来。”而我们眼前这个有些令人沮丧的时代也恰恰需要一个让人缅怀的“伟大的记忆”。在这十部组成的系列长篇中,《家族》无疑是在思想和艺术分量上最厚重的一部作品。小说曾在十年前出版过,这次又经过作家的修改和调整,使其更趋完美。所以,张炜将其作为第一部是有用意的,它既是开篇,又是总结;既确定了整个系列小说的主调,又给人留下了可以展开和推进的无限复杂的空间。小说虽然记述的是曲府和宁家这两个大家族的兴衰史,却更像是中国百年历史沧桑的一个隐喻。小说其实是在探讨人与历史的关系,就是说,在历史的进程中,某个关键的个人是如何改变历史的必然和趋向的,而道德的力量与人性的善恶究竟在其中能够发生多少作用。“父亲”在张炜的小说中有着特殊的指向,他不光是伦理学上的称谓,也是意识形态意义上的原型。这个权力强势和永远正确的象征,在《家族》乃至这个系列所有的小说中具有抽象的意义,并与“儿子”形成了鲜明而无法调和的对应。“我不明白那个蜷伏在轮椅上的人——一个即将告别人世的、建立了丰功伟绩的人,为什么会在具体的事物上表现出那样的冷酷和无情?……这种巨大的矛盾我今生都难以理解。他亲手平息了那么多的残暴,却又不停地制造出新的残暴。他身上已经是功过纠缠,善恶共存。”(见《家族》第61页)这句话,可以作为解读这部小说的一个出发点,也是揭开中国历史某些隐秘的症结所在。《橡树路》是这个系列的第二部,它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橡树路,这个200年前由外国人建立的“租界”,虽然是西方殖民化的一个遗迹,但却成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个发生场——启蒙运动、现代化、文化革命等等。200年后又是在这里,新时代的年轻人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着狂欢式的发泄,而那个老妖的传说似乎又让我们想起《家族》中那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火焰之后是灰烬”,对年轻人来说,逃离,准确地说是背叛才是他们的最终的集体的归宿。在张炜的眼中,社会,乃至历史是碎裂的,而小说正试图将碎片重新拼接起来,让它恢复理性和真切的美。读着《橡树路》,我甚至在想,小说最终将主角落脚到一个地质工作者身上,而不是一个职业的思想者,我是否可以猜度,张炜是试图将我们过往的以及当今正在发生的人类历史,放置在地质的历史中来考量?推而衍之,假如由此来研究我们所周遭的一切,现实也罢,历史也罢,面对一个地质概念的时间和宇宙,我们的思考和行动将是何等地让上帝发笑?我又想起《鹿眼》中的那个美丽纯粹却又被现实玷污的鹿眼女孩,还有《忆阿雅》中那个神奇而又充满灵性的小动物,它嘴里含的那颗珍贵的种子让我们想起人类的童年和劫后的重生。或许在张炜看来,只有在时空的某一个点上,我们才能真正地看见自己,并且认识现在和未来。现实和未来再强大和深远,也不过是细节和故事的积累,只要它们足够让我们对这个世界保持信念、宽容、仁慈和敬畏,就理应值得我们记下和讴歌。《你在高原》作为这部系列小说的总标题,恰好预示了作者写作的高度和对世界的总体的认知和把握。博尔赫斯在评价安德烈·纪德的《伪币制造者》时说过这样一句话:“这是一个时代而非一个作者的作品。”我以为,用这句话来评价《你在高原》也不为过。如此宏大浩繁的写作确实很难相信由一个人来支撑,而张炜不过是藉上帝之旨,行时代之命,完成了自己对现实和未来的救赎。也许有人会提出质疑,甚至可能以不屑的眼光来反驳我对这部小说“经典”因素的解读,但正如库切在《何为经典?》一文中,在谈到巴赫曾经受到同时期的一个音乐家的攻击时所说的:“对经典的质疑不管如何充满敌意,总是经典自身历史的一部分,这种质疑不仅不可避免,甚至还是应该受到欢迎的。……批评不仅不是经典的敌人,而且实际上,最具质疑精神的批评恰恰是经典用以界定自身、从而得以继续存在下去的理由。” 《你在高原》已经面世两个月了,我发现谈论这部书的人要比真正阅读它的人多得多,这便是一个浮躁时代的文学所面临的境遇。也许张炜早有先见之明,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曾说:“我是在为遥远的‘我’写作,写作时总觉得在很高很远的地方另一个‘我’在看着我,我的写作要让那另一个‘我’满意。……(我)不为任何人写作,只是把自己的心绪释放出来,人活一辈子不能委屈那个苛刻的“我”。为他写作是最高境界。”在我看来,这个“我”可以视为作家自己的内心/良心,也可以视做作家假想中的知音或“敌人”,不过知音好当,“敌人”难做,因为“敌人”必须读完整个作品才可称职为“敌人”,并且他还要勇于接受“经典”的未来的审判。
  •     《你在高原》:让茅盾文学奖混入了色情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你在高原》拥有十卷本的宏大容量,无疑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令人刮目相看、而又让人望而生畏的强大压力。这从当初公布这部小说获得茅盾文学奖之后,大多数评委都隐晦地暗示,他们并没有通读这部小说就可以看出,这部系列小说巨大的篇幅,的确给人心理上一种黔之驴式的庞然大物的感受,而这种心理暗示,也变相地沿袭着着心理学上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潜规则理由,在支撑小说获得评委们的心理认同与望洋兴叹式的钦服上起到了相当程度的作用。这十卷本的小说,能够从头到尾啃下来,的确是一次痛苦的阅读折磨。对于我而言,如果不是朋友从网上购了这十本书,并且放在我这里,逼迫着我不得不在限定的时间里把整个小说通读一遍,以便对得起朋友慷慨地把小说的“处女读”恩赐于我,我可能实在没有勇气、更没有那个毅力,把张炜的这部小说循序渐进地通读一遍。在我的印象中,山东作家里,莫言与张炜是两个呈现出某种反差、但又遥相呼应的两个作家,两个人都以巨大的书写容量,在从山东半岛走出来的作家丛林中,脱颖而出他们的勤恳的个性与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但我对莫言的熟稔程度,正反衬出对张炜的陌生。当年,我可以对《新华文摘》上的莫言《红高粱》佩服得五体投地,但并不影响我对同一年度张炜发表的《秋天的愤怒》感到一种级差太大的叙述幼稚,而我也曾经努力培养过对张炜的阅读兴趣,买过一本被拔高到几乎是神作高度的《古船》,但总是在认真地读过第一页之后,再也没有力量把自己的勇气提升到能够继续乏味地读下去的毅力,而正是在读完了《你在高原》之后,借着通读了这十卷本长篇小说后所获得的战无不胜的阅读自信,才重新认真地拜读了张炜的《古船》,实在觉得,中国当代文学史众口一词地对这部小说的夸大其词的赞誉,实际上忽略了小说构思与立意上的幼稚与浅薄,观念与立论中的陈旧与庸俗。当《你在高原》以巨大的容量让读者在它的面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借助于这一巨大的篇幅里所暴露出来更多作者的隐秘的内心世界与创作趣味,能够识破张炜内质上的局促所决定的、而在单本长篇里难以看透的那些幼稚的潜在因子,让我们像《皇帝的新衣》中的孩子一般,终于可以无所顾忌、直抒胸臆地喊出一句憋闷着我们心胸的真言:原来你是那样的幼稚。我们不想重复一般论者在对张炜作品进行故作高深的深度挖掘、词不达意的模糊拔高、以及无中生有的神化溢美这一过程中,对他作品最本质元素的忽略,我们应该知道,那些升化成某种哲学理念与诗性意味的解读,恰恰无视张炜的小说本身所告诉我们的最基本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讲,张炜的小说并不难读,他所描写的情节,也充满着人间的七情六欲,张家长李家短,但是,我们的评论家通常所选择的解析路径,就是把这些最朴实、最现实的活生生的情节元素,给剥离得一干二净,然后从这些最基本的组成构件中,提炼出所谓的哲学理念,给张炜小说套上连作者都觉得不可思议的所谓的哲学与诗意的光环。比如,自从陈思和教授给张炜套上了“民间立场”这一经典招牌之后,几乎绝大部分的论者,都因循着名人教授约定俗成好的理论框架,在这个如来佛的掌心里,翻着大同小异的斤斗,学舌着一些同样不着边际但又安全保险的评判套路,说一些不痛不痒、偏离小说文本本身的出于同一母体的概念化的教条。有趣的是,被称为“民间立场”作品重要代表作者的张炜,与另一个被扣上同样体系的山东作家莫言一样,都对“民间叙述”这一标签不以为然,其实,大家知道,中国的作家都可谓是“少年心事当拿云”的,他们都对庙堂之上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在张炜与莫言的文学里,始终跃动着中国现实政治的一条非常强力的脉线,这两位作家的真正的写作动机,都可以看出他们对当今世界的风云与政治变化一直有着一种弄潮儿的追风逐电的敏感精神,如《古船》中的人物研读《共产党宣言》,大段对美苏争霸的政论体分析,莫言《红高粱》系列中“我爷爷”这一帮土匪所打出的裂土封侯的政治主张,都可以看出,张炜与莫言恰恰不安分于远离庙堂之外的民间立场,而始终企图靠近着对权力核心体系的解读,意图使自身的文学在参与时代要素的抒写之后而充当当代思潮的代言人。如果仅仅看到他们在表层上所架起的民间立场,就为他们套上“民间叙述”之名,不但远离了这些作家创作的真正走向与意图,也会受到这些作家发自内心里的缘自于“寄寓寒星荃不察”的反弹与抨击。这也难怪张炜与莫言都从不角度表达了对“民间立场”这一强奸人意的流派标签的鄙视与质疑。但是,这并不影响陈思和这一类文艺评论家,继续在那里鼓噪与重复着在这些很反感民间立场的作家们的作品头上套上那个名不副实的行头。这也算是中国文论界的一个奇怪的现象。往往把作者本人都加以否定的概念,强行地加于他们的头上。因此,我们意图跳出那些人云亦云、更是不知所云的抽象的理论分析,而是回归到文学本身,从最切实的作者心理动机、小说中的人物铺排、语言的叙事本身,去鸟瞰与洞观《你在高原》内在的真相是什么?它究竟有没有达到一种白热化的被赞美的高度。一、结构:相互割裂,血脉阻断《你在高原》在结构上,无疑是一个令人感到惊愕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你在高原》是张炜的一次投机取巧。在整个系列小说的十卷本中,有几卷早已经发表过。如果我们从张炜的创作年表向前回溯,会发现一个令我们诧异的现象。就是《你在高原》不过是把作者的几本旧小说,重新进行了组装,然后就作为新作对待,如果按此模式,莫言是否可以把自己的《红高粱》系列重新组装一下,再去参加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呢?就我们有限的资料来看,在《你在高原》系列中,最早单独发行的应该是目前排列在第六卷的《我的田园》,此小说1991年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这至少说明,张炜从1991年起就开始动笔写这部卷轶浩繁的系列小说。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单本出现的《我的田园》,与后来的放置在《你在高原》中的同名小说相比,作者又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而作者之所以进行这样近乎面目全非的删改,显然是因为他在这十部系列小说中置顶了一个名叫《家族》的第一卷,从而把后来小说中的人物,都纳入到历史的纵深线轴上,导致了张炜在统筹地将他过去的散兵游勇纳入到体系之后,都要进行一次对首卷《家族》奠定的人物关系与情感忧伤的致敬与依附。1994年,张炜推出了《柏慧》,而这时候他已经在写《家族》,据他自己介绍,因为他当时卷入到一场文学论争中,一时难以沉浸到历史深处,翻箱倒柜为家族寻觅高人一等的源头,于是,便急就章地写出这个家族传人在现代生活中的故事。《柏慧》这部小说,在《你在高原》系列体系中被置换成第五卷《忆阿雅》。1995年,张炜终于推出了《你在高原》的首部《家族》,此小说发表在《当代》第五期上,但奇怪的是,在《上海文学》1995年第7期上,张炜的一篇短篇小说《一个故事刚刚开始》也发表了,从发表的时间来看,《上海文学》的发表时间要早于《当代》,而《一个故事刚刚开始》恰恰是《家族》的故事梗概版。其大致梗概如下:“外祖母十岁多,进入大宅院,在外读书的外祖父偷偷与之相好,姥娘发现后,用槌子打昏她,甚至想打死她,外祖父发现她还有一口气,找来医生救活了她,然后私奔,来到龙口,坐船到了海北。外祖父在海北学医,后跟老师去了国外,学成归来后,听说自家大院里的上辈已经去世,便回到故乡,继承了产业,开了医院。外祖父不仅是好医生,还是活动家,提供给队伍以医药。外祖父办了一个剧团,动员外祖母也去出演,演了一个丫环。秋天,敌人暗杀了外祖父,在他骑马回来的时候。外祖母把东西移走,才没有被抄家抄走。父亲是在寻找外祖父的时候结识了母亲,两人相爱,但外祖母隐隐觉得父亲不能让母亲幸福。爱情受到阻挠,母亲因而生病,后来外祖母只得同意了两个人的婚事,母亲的身体也好了。小城胜利后,父亲被捕,蒙受了冤情。外祖母与母亲投奔了当年大院里的一个忠仆。父亲在大山里服役归来,变得完全陌生。外祖母教会了我去生活。”这一故事梗概,讲述的就是《你在高原》中的主人公宁珈母系家族的历史,而这个历史,几乎规定了《你在高原》十卷本中的所有的故事的历史背景与未来的发展走向,因此,这提纲挈领式的故事,可以看成是《你在高原》的一个总纲。2002年,一部名叫《你在高原》的单本小说,由漓江出版社出版,但这本小说的内容,却是《我的田园》改写。这种改写量相当的巨大,可以看出,张炜对《我的田园》这本单部小说相当的情有独钟,念念不忘,多次进行了修改。本小说的序中,张炜提出了“总括进来可以命名为《你在高原》”的创作构想。2003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你在高原·西郊》,这部小说,被编排成《你在高原》系列的第八卷作品《曙光与暮色》。2003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庄周的逃亡》,这应该也是《你在高原》系列中的一部。但我们没有找到资料,厘清这是一部什么样的情节的故事。《你在高原》十卷出版于2010年,至此,我们可以大致看到,张炜这一系列小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就已经陆续问世,直到2010年,他才将这十部旧作进行了重新梳理、整肃,将它们纳人统一的《你在高原》的标题之下。可以看出,张炜把十部原来独立成篇的小说整合成一个长篇系列小说体系,是有相当的困难的,而现在张炜在改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十部小说体系上的毛病,也正是张炜想加以统稿但最终无能为力的。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张炜对这一系列小说的中气不足、元气不通、各自为政的毛病,是了如指掌,烂熟于胸的。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个有趣的事实,就是张炜将原来长短不一的单本小说统一切削增补成不多不少的四十五万字,从而形成十卷本《你在高原》的整个长度,恰好是四百五十万字,可以说有史以来的任何一个作家,都无法保证他创作的十部小说,都有着孪生兄弟般齐整的字数。但是,在我们佩服张炜对《你在高原》的长度进行修整并达到如此整齐划一的精度的时候,也不妨揭开一下,张炜是如何达到这一点的。中国文学喜欢讲: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在张炜的十卷本小说中,核心的故事情节,可以说是没有弹性的,字数也是不相等的,而张炜采取的统一字数的办法,就是在每一本小说里,都插入一个流浪的情节,这个情节,恰恰是调节长篇小说字数的一个蓄水池。因为人物流浪的遭遇,基本上就是一篇游记体的散文,不会受核心情节的制约,如果全篇核心情节内容较少的话,那么张炜就放大这些游记的篇幅,使游记内涵抻长,填补与四十五万字约定字数的空缺。正是在这一简单化的填充硅胶式的机械作业中,张炜创造了一个表面看来相当令人叹服的犹如一个模子倒出来的齐整的篇幅。顺便一提的是,张炜对游记的兴趣,来自于他对俄罗斯文学的热爱。他在演讲《把文字唤醒》一文中提到:“二十五年前省图书馆的朋友为我找来一本地质游记方面的书,结果给了我长久的快乐,至今还带在身边。那是‘文革’时出版的书,它对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在我看来都是美的,好极了;真正的艺术品,无比朴实,连同封面和装订,处处优美。可见任何时候,好书都是有的。”据有人私下里问张炜,这本书就是俄罗斯地理学家阿尔谢尼耶夫所著的《在乌苏里的莽林中》,197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时文革已经结束,但此套系列“历史地理”著作大部分在文革期间出版,以配合中苏论战。)张炜介绍,对此书,他从图书馆里借来后爱不释手,还上后,又托朋友们千方百计买来6套,分别存放,经常阅读,包括在龙口的万松浦书院。结合《你在高原》,可以鲜明地看出,这本游记作品对张炜的文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这本游记里弥漫的地质探讨的倾向,也对《你在高原》挂着地质学家的手记,产生了深远的因果联系。从字数上,张炜像一个木匠一样,长则截之,短则补之,使十卷本小说外貌、规格大体相同,犹如十个小矮人一般,蹦蹦跳跳,煞是可喜,但是,毛病就接着出来了。就是张炜可以削足适履地打造出十个兄弟的形状,但却无法统筹地修整十卷小说中的内在结构,而现在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了十卷本小说内在结构上的相互冲突,相互制约,相互拆台。也就是说十卷本小说缺乏一气呵成的统筹的结构与内在的上下贯通的元气。广告用语说:不通则痛。各部小说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现在连成一体,必然龃龉发生,形成了先天性的十卷本小说内在营卫失调的尴尬状态。十卷本小说中的人物,有一些基本的不变的存在,如小说里的宁珈的家族史、他的人生履历及家庭关系,都是恒定的,无法变化的,但是,由于各个段落之间没有彻底地打通,所以,人物在一卷书中,性格是相对完整的,心理也是递进的,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却没有照应到卷与卷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人物的情感布局,只在一部书中自成体系,而前后之间,却没有因果的联系。这造成了系列小说中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自成风雨的小气候,但整体贯通起来,却没有形成蔚然一体的酣畅淋漓。比如小说里涉及到主人公大量的情事,这些情感的波动,在每一卷作品中都掀起滔天巨澜,但是,在下一卷中,前面描写的惊天动地的爱情冲突,却好像没有发生了似的,宁珈又开始了另一段天马行空的爱情故事。实际上,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情感经历,会在心灵里镂刻下难以泯灭的深刻痕迹,并对以后的人生履历产生勿庸置疑的影响,但是,张炜在每一卷小说里都安插了一个情感主线,为宁珈设置了一个妻妾成群般、众星拱月的女性献身空间,使得每一卷小说里的情感,都产生了一种排他性和独立性,而这种独立性,又没有统一在一个完整的角色情感历程中,便导致了小说里洋洋洒洒情感的抒发,只能局限在一部单本小说中才能够成立。这是作者这种缺乏贯通气息的小说本质上必然要造成的尴尬。我们同样在“你在高原”这个意象上看出作者的无所适从。小说里众多作者喜爱的人物,最终都安置到了“高原”这个遥远的圣洁的地方,但是,这些与作者一一对应地产生联系的人物,却没有形成一种联动的关系。在单部的作品中,作者通过大段的议论与描写,来抒发对这些远在高原的亲朋友好乃至各种形式的恋人的思恋与感恩之情,但是,在另一部作品中,却矢口不提前一部中那些来到高原的心爱之人在心灵上的撞击,好像是“我”在不同的书里,都唯一性地思念着那个在高原上的人,却没有想到“我”在前一部作品里,也同样地思念过另一个身在高原的好友或恋人。比如,小说里写到幼时的音乐女老师去了高原,依然苦恋着自己,但这一情节只在《鹿眼》中“关进小楼成一统”,但在其他回合的小说中,却把这份刻骨铭心的关爱忽略不计,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对于一个连续的人生来说,怎么会因为每一部书的容量的割裂,而形成思绪与情感的断裂呢?在每一部作品中,张炜大多数采用了被评论者称为“复调”的结构方式,其模式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是现实的故事,另一个故事发生在遥远的年代,包括久远的历史年代、革命战争年代、文革时代的故事。这种风格在单部的作品中,产生了一种轮番递进的风格,互相配合,交叉轮回,但是,现在十卷书里,每一部都潜藏着这种复调式的结构,那么就意味着十卷本小说里,还交织着近乎一倍的可以说有二十个以上的时间、空间。“复调”相对于单独的一部小说,尚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是从整体的鸟瞰来看,这种复调撕裂了整个小说的完整建制。这种裂解在每一部小说里的两个空间,又是完全封闭的,并没有对前后的系列作品产生逻辑性的影响,这使得小说里的人生经历,当我们一步步地还原出真实人生的时候,就会发现是矛盾百出,不够统一。作者的鸿篇巨制的愿望,不得不受制于写作年代的漫长,以及在初次写作过程时并没有统筹的设定,而被这种结构上的松散与随意一次次地粉碎,终于使整个小说缺乏照应,未能形成一个整体的气势浑一的博大境界。这一点,如果将本小说与《战争与和平》四卷本、《悲惨世界》五卷本的统贯于一体的畅达结构相比对,我们就会看出《你在高原》虽然在卷帙上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录,但是在内在意蕴的设置上,并没有什么突破性的高招。作者不过是把人物一段段的情感故事,以枉顾逻辑的随意方式进行了叠罗汉式的堆砌与码高而已。按照这样的处置方式,作者完全可以继续往下累积下去,使《你在高原》的卷数达到十五本、二十本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特别我们要注意的是,《你在高原》的每一集里,都有不可忽略的篇幅,用俄苏散文的笔触,描写大段大段山东半岛的生存状况的游记,这些段落能收能缩,是决定每一部小说都有着雷同字数的重要调节剂,但是它们的存在,却无关整个小说的故事框架,如果这一部分单独地剔除出来,估计要占到十卷本小说的两卷字数左右。这种游记出现在刻划人物的小说中是不可容忍的。就像如果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里,为了拼凑字数,在每一卷里都来一段主人公彼埃尔浪迹俄罗斯城乡时遇到的各式人等,我们能说这样的作品,还是一个自成体系、结构紧凑的完整作品吗?我们还会对托尔斯泰在小说结构上的惜墨如金、删繁就简而膜拜不已吗?二、思维:立意陈旧,斗争变体张炜作为五十年代生人,所接受的教育基本是阶级斗争理论最盛行时代的主体基调。而从张炜的小说中看来,这一体系也对作者的思维结构产生了重要的或者说是决定性的影响。尽管张炜可能在小说中进行着对阶级斗争时代立意的解构与颠覆的“欲盖弥彰式”的有意识作为,但是,他的思维结构中烙印下的阶级斗争模式,总是无法改变地融入到他的叙事框架之中。只不过,他在对旧有的意识形态模式颠覆之时,采用了一种“反其道而行”的角色置换方式,就是把阶级斗争时代风行的正角变成他小说里的负面角色,而原来的负面角色在他的笔下翻牌成正面角色。但本质上的人物关系,仍是阶级斗争理论支撑下的对立冲突。这一设置模式,从他的引起反响的早期出道作品里,就已经醒目地存在着了。中篇小说《秋天的思索》的主题依然是抗争与斗争,而斗争对象从过去的村里的干部变成了掌握了钱、权的承包商,男主人公老得通过调查当权者的账务、持枪威胁、抓获权力者女儿的芳心,实施他的革命计划。《秋天的愤怒》的主人公李庄是地主的儿子,在阶级斗争体系小说里,他是负面的角色,而在张炜的新兴的小说体系中,他则成了与恶势力的代表、老支书进行抗争的当代英雄。主题仍是一种阶级斗争模式的翻版,只不过人物的立场发生了变化。过去的好人是根正苗红的,现在的则是地主的儿子,受尽迫害与打击,在新的时代里,他勇敢地与那些丑恶的权力掌握者展开了斗争。这种斗争,必须打破亲情的冲突,他要完成让自己的妻子即小织对旧有的权力者的背叛的使命,一如过去的红色小说里革命者让贵族小姐转变思想,冲破旧式家庭,参与到革命的洪流中。但小说里的主体基调,仍是陈腐的。《古船》这部小说,如果我们剔除掉表层的迷障,其内在的骨架,仍然是阶级斗争式的夺权斗争。小说里的隋家,原来属于资本家,拥有财富,大概预测到财富不合时代,便散了财富。之后在建国后一直受到压制。另一个对手性角色——赵家过去一直是被压迫的,但建国后掌握了大权,先是四爷爷,后是赵多多,在文革期间仍然保持着这种连续性,这是很令人奇怪与不解的。作者为了一种说教的需要,保持了赵家在建国后一直当权的这种模式,以使改革开放后,赵隋两家的斗争成为可能,能够适应改革开放之后新的阶级斗争模式的需要。作者想说明的是,改革开放是另一种革命,隋家利用自己的技术与智慧,终于战胜了一直压制着隋家的赵家。在作家的思维模式里,仍将改革看成是一种地位与权力重新分配的新型的革命。在作者的笔下,赵家是一种邪恶的代表。其中,一直作为小镇权力代表的四爷爷,虽然保护了隋家,但是这是用隋家的女儿含章的肉体换来的,小说用道德评价来代替历史评价,四爷爷被钉在了道德的死刑台上。最后,含章终于用剪刀向四爷爷这个霸占了她肉身的权势的象征,讨取性命,展开复仇。小说里的赵多多作为小镇上的接替四爷爷的当权者,几乎是一个丑恶的化身,他不像四爷爷那么虚伪,而是明火执仗地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用武器欺压乡民。见素是小说里的主人公,他决心向赵家挑战,小说用很大篇幅表现他在城里如何成为个体户,然后回到小镇上,意图夺回粉丝厂的经营权。但是,他的哥哥抱朴对他的这种野心保持了高度警惕,他似乎在接受着他的父亲当年的办法,就是意图让他的企业不再拥有剥削的职能,他认为见素夺得工厂之后,并不能给乡民带来福利与好处,作者的意图似乎是用纯朴的精神,来代替那种你死我活的争斗。作者已经意识到了改革开放之后的自由竞争,会带来一种人性深处的恶,所以,作者塑造了这样一个软弱无力的思考者的形象,来表现作者的一种迟疑的态度。但是,作者显然无法找到答案。抱朴可以说是作者阶级斗争主题论的一个中性的观看者,反映了作者对这一立场的第三方观感。《九月寓言》中,同样看到村民们暗中联络,举事反抗,商议如何对付村长赖牙,后来事发而败露,遭到赖牙的疯狂报复,几乎就是一起革命小说的现代版。这一情节被掩藏在小说里的所谓浪漫美丽的乡村意象中,很多论者都视而不见。在《你在高原》中,我们依然看到如影形随的阶级斗争模式,在各卷中以不同的方式显影昭示,只不过,张炜按照他以前小说里已经约定俗成成套路的规范,统一将这种冲突转化为应该称之为“反向阶级斗争模式”,即小说里亟欲突破与剪除的敌人,是当年小说中的那些根正苗红的派别,而担负着革命一角的,则是过去小说中受到压制的那一群体。系列小说中的《家族》,不言而喻,这是一次历史上刀光剑影的斗争,而作为“复调”段落存在的现代发生时态,也是主人公宁珈与地质研究所的官僚作殊死斗争的主题。《橡树路》这卷小说抨击的对象是一帮老革命者,他们没有给后代人以任何的精神支撑,却恶毒地杀戮垮掉的一代,他们被置于一起淫乱案件的真正的被告席位上。〈海客谈瀛洲》具体地描写一个腐化堕落的老革命霍老,他在小说里的形象,已经相当于一个过去革命小说里杀人如麻的当地恶霸,他欺男霸女不说,竟然可以采用盯梢、暴力威胁等手段,制造白色恐怖。小说里的“我”被暗中监视,受到霍老手下的毒打,重伤住院。很难想象,一个行将就木的老革命者,竟然为了学术之争,动用恶势力,招摇过市,施行暴力。这样的人物原型,我们可以在阶级斗争小说里找到类似的符码,但张炜把他脑海里深刻烙印的镜像,进行新翻杨柳枝的时候,就令人难以置信。毕竟改革开放的时代,远不同于阶级斗争激烈年代如火如荼、剑拔弩张的严酷氛围。《鹿眼》的故事背景推到平原乡村里,这里的恶势力是某个公司,而这个公司的创始人,也是在革命年代里得势之人,一如张炜小说中的负面角色设定,基本是阶级斗争小说里的正方角色。这个公司现在却沦为社会的毒瘤,成为小说中的“我”为主体的良知者欲行铲除的目的物。《忆阿雅》中,老革命出身的柏慧的父亲,是一个学阀,成为一个庞大的阴影;而现代时空里的同学林蕖则蜕化为一个开办公司、霸占女人的恶势力。《人的杂志》中描写葡萄酿酒失利,归咎于组织与政治上的破坏,一起经济上的是非矛盾,又划入到政治的控诉中去了。这是作者的叙事惯例,说到底还是一种阶级斗争理念的借尸还魂。《曙光与暮色》中的黄科长,再次勾起了宁珈对他的真实身份怀疑,就像追踪一个叛变分子,作者遥相对应于《家族》中的历史疑云,像《艳阳天》、《金光大道》直至后文革时代小说《冬天里的春天》那般,查找一个人在战争年代的政治身份,这类小说的架构基本是文革后期走资派这类敌人都是当年的叛徒之流的模式转型。《荒原纪事》是一出典型的阶级斗争体系中的武装斗争形式,作者描写了发动民众抗争强权的当代斗争风云。《无边的游荡》中,再次出现了一个革命老首长的荒淫无耻,压迫着年轻人的爱情与生存。于是,斗争主线呼之欲出。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你在高原》系列在平凡的人生的描写中,始终像文革期间的小说一样,隐伏着一条在阶级斗争形态下司空见惯的斗争模式,包括地下斗争式的发动群众、展开暴动、进行独立的反抗,查清阶级敌人的真实身份,揭开伪装。这些构成了《你在高原》里的撑起框架的主脉,构成了十卷本小说中万变不离其宗的阶级斗争激烈冲突点。这种斗争激烈的程度,如果在过往的年代,如在解放前的动荡风云中,尚使人感到有几分存在的现实性的话,那么,在当下改革开放的形势之下,就明显地只能看着是一种概念化理论炮制出来的生硬教条。毕竟当今社会处于一种和平的大气候之下,人际之间的冲突相对而言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缓解,但作者仍是移用旧有的思维方式与理念,移植阶级斗争时代的情节方式,来构置当下的人际交往与社会纠纷,就会给人一种夸大其词、煞有介事的虚妄感。当然作者完全可以以一种唯我独醒的超验性,以“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雷同口吻,指出在当下社会里依然潜伏着随时能够引爆的阶层的冲突,以获得他在安置这一结构线索时的合理意味,但这依然无法改变阶级斗争扩大论寄予在文学作品中所带来的简单化与幼稚化的毛病。毕竟社会的复杂、人性的纵深,是不仅仅可以用两个阶级斗争这样的非此即彼、非白即黑的模式进行套用的。而这也正是评论家们指出张炜小说里存在着的一个“二元对立论”的缺陷所在。张炜也曾耳闻目睹这个对他的小说别有用心的界定的,但显然张炜对此说是不以为然的,并且作出了本能的反驳,因为这是揭开张炜小说幼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应该指出,这种阶级斗争线索的存在,必然会导致对负面角色的妖魔化。正如阶级斗争小说里经常出现把隐藏与不隐藏的敌人的鬼崇举动,作了超越想象的几何级夸大,几乎使这类阶级敌人变得难以置信,而张炜同样在《你在高原》中出现了这样的令人难以置信妖魔化阶级敌人的黑暗涂抹。比如,小说里出现的恶霸学阀已经采取了一种联络黑帮、暗中盯梢、半路设伏、置人死地,甚至描写动用直升机超越现实法律、为非作歹的魔幻式的景象,似乎当代中国已经成了一个鬼蜮横行、杀人越货的蛮荒之地。我们并不否认这个社会里有黑暗的存在,但是,如果这种黑暗竟然是采取大庭广众之下肆无忌惮的形式,我们普通读者自然会动用自己的日常生活体验,去常识性地识别这种描写中的真伪,就像过去的阶级斗争主题作品几乎为所有的故事中,都要安置一个破坏革命事业的潜伏坏蛋,却反而引起读者与观众基于常识的反感一样。这一点上,不知道张炜自己是否相信他在小说里描绘出的那些呼风唤雨、一手遮天的邪恶势力。也许他在融入野地的过程中,真正地看过这些匪夷所思的黑暗面,而实际上,我们却未看到张炜在现实中对任何这些丑恶的揭露与直面,我们不知道是张炜同流合污于这些现实中的存在,还是他以超人的想象构造了堂吉诃德面对风车般的幻影。可以说,张炜在小说里大量移用了阶级斗争式的刀光剑影,使复杂的生活简化成正邪对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社会现实的避重就轻的逃避与简化。而中国当下转型期社会的真正复杂性,恰恰是人性真谛的复杂,生存际遇的犬牙交错。很简单的事实是,一个邪恶的势力,在表面上却可能是温文尔雅,人缘不错,根本不是张炜小说里的那般黑白分明、凶相外露的贴着丑恶标签的类群。三、伦理:道德至上,强奸成灾在张炜的小说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男人的丑恶的概定,几乎是万变不离其宗地纠结在“强奸”这一性侵犯的行为上。这也导致了张炜的小说中,“强奸”或者叫“性侵犯”几乎成了一个覆盖率相当高频的情节元素。在张炜的小说里,特权阶层包括首长、所长、村长、董事长、民兵队长,他们所有的丑恶的一面,都是通过“强奸”来予以呈现的。这也让人产生一种疑惑,就是“强奸”的普及率如果真的按张炜在小说中以信手拈来的方式大面积铺盖的话,那么,我们的身边的女性,可以说已经没有一个能独善其身,守身如玉的了。正是我们有着对于常识的相信与判断,我们才会觉得张炜对“强奸”这一戏剧元素的偏执的嗜好,已经让人觉得这种选择性趣味已经发展到病态的程度。当一个作家的创作心态,已经膨胀到病态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对张炜的小说产生某种警觉性的质疑来。为什么张炜对强奸产生如此巨大的兴趣?《你在高原》中的《忆阿雅》里有一句话,或许可以洞悉张炜的内心的秘密:“那里把最昂贵的艺术品和最美丽的姑娘一块儿收藏了,这就形成了天底下最大最不可抗拒的诱惑。”作者把女人看成是一种物,一种难以抗拒的物,所以小说里的好人,出于爱,而投身到女人的怀抱中,坏人则是通过强权来应对女人的诱惑,这可能就是作者心理上产生出“强奸”拥有极大的覆盖面的原因。张炜把女人作为一种诱惑,也导致了在《你在高原》里,主人公宁珈多次面对女人色诱进行着灵魂挣扎(此在下一节我们将详细阐述)。张炜将“强奸”织进小说的传统,可以说源远流长。在《秋天的愤怒》里写到一个情节,里面有一个寡妇的傻女,说她小时候不傻,但看到民兵连长就发疯,后来寡妇也疯了,说是民兵连长强奸了她的女儿。这一情节,在《你在高原》中以惊人的不厌其烦的雷同框架重复着、克隆着。《古船》里的恶势力的代表四爷爷利用饥饿,霸占了隋家的女儿含章,最后这个含章不堪忍受,用剪刀刺死了四爷爷。而这样的弱女刺杀恶霸的情节,在张炜的小说里,又不断重演着。比如《丑行或浪漫》中,乡女蜜蜡被邻村的民兵队长抢了过去,而这个民兵队长几乎是恶魔的化身,把前妻——一个主动投怀送抱的女民兵给折磨死了。最后,蜜蜡不堪凌辱,用刺枪刺中了恶霸,只身逃走。《古船》中的民兵队长赵多多,利用权力,去摸隋家的一个女人茴子的胸脯,还是这个赵多多,逼死了茴子后,还脱掉她的衣服,对裸尸尿尿,令人毛骨悚然。可以看出,这本小说里的恶势力,都是通过如出一辙的对女人的性侵害来折射出他们的命定的道德审判的丑恶内质的。统计一下《你在高原》中的强奸与性侵犯描写,可能会让我们触目惊心。特别是小说里描写到主人公及他的同伴来到野地流浪的时候,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强奸”事件。我们不妨择其要来看一看。《家族》中那个游击队领导人殷弓对“我”的母亲摸手摸脚,心怀不轨,另一个通讯员飞脚对丫环小慧子动手动脚,宁珈心爱的女人苏圆则是所长用过的人,不能与“我”在一起。《橡树路》中,回忆岳父与同乡秋子在逃亡过程中到东家做工,那户人家的大少爷拿出一元钱,欲“买那事”,逼得他们逃离了东家。其实想一想可能吗,一个带着小孩的母亲,在地主家打工,地主的儿子竟然与这样的要饭花子的女人做那事,太执着于自己的想当然了。这是前两部里提到的强奸的情况,那么在之后系列小说中对“强奸”的描写,如果统计起来,应该不会少于三十起。几乎每本小说里,都提到不少于三次的“强奸”事件。“强奸”属于一种性侵犯。性侵犯的源头是权力,作者一旦需要控诉权力的时候,便信心拈来这种“性侵犯”来制造火药。但是,有一个有趣的事实是,作者对赞赏的人物,即使他拥有多个女人的结果,却完全用不着“侵犯”这种模式,而可以凭着他的魅力,赢得女人的投怀送抱。这个典型代表就是宁珈的爷爷宁周义。宁周义身边不乏女人,乡下有一个女人,城里又娶了一个妙龄女阿萍,后来又与蜂腰女人搞在一起,但阿萍对此却毫无妒嫉之感,反称宁周义“爱的能力”强。我们不得不看到一个规律,作者对那些欲行丑化的权力者,每每以“强奸”之名冠在他们的头上,而那些与小说里的“我”有着千丝万缕亲属关系的人,却被赋予为“爱的能力强”来美其名曰。《家族》里宁珈的外公曲予除了有一个相濡相沫的妻子之外,家里帮佣的凌嫂,也被他收用,小说里很庸俗地描写了曲予如何借工作之便,通过为她治伤而得以亲其肌肤,终至同居一处,形成两女共侍一夫的浪漫场面。在另一种情况下,张炜会把这种利用手中权力凌辱女人的行为称之为“强奸”,而在亲情因素的作用下,张炜却把同类事情笼罩上绯红色的浪漫。在本小说中,另一个部队里的英雄许予明,也是乱搞女人的“玩主”,护士、村姑、住院时的鹰眼姑娘、土匪的女儿小河狸、包括宁周义的女儿均成为他网罗的“好妹妹”,但因为这个人物是作者命定的有情有义的类型,所以,在小说里这只是一种风流,而不是流氓。因此,作者欣赏的人物乱搞女人,是因为他的爱的能力强,而作者树为反面角色的人物,在女人面前都是一样色狼的嘴脸。用道德的“性”,来作为人物的精神的评价,固然可以获得世俗的家长里短的脸谱化的明晰效果,但是,却让人物在灵魂的刻划与深入方面来了一次无能为力的撤退,这样的小说还能反映出什么样的社会心理?人物刻划被一个简单化的强奸者就是坏人的定律,描绘成了黑白分明的单一世界。这也正是《你在高原》洋洋洒洒十卷,但总体上看来,并没有什么深刻的人性刻划的原因。因为一旦涉及到两性关系,作者对那些负面角色,都会拿出性侵犯来把他们钉在耻辱柱上,蒙上一层妖魔化的面纱,虽然张炜也曾经为这些人物的动机寻找理由,但是他们注定难以逃脱强奸犯给予一个人的相同的脸谱与色度。四、心理:艳遇不断,自恋泛滥《你在高原》中的叙事者“我”名叫宁珈,尽管张炜在小说序言中声称这个宁珈是他的一个朋友,但实际上,对照他的小说,显然这是他的一个障眼法。很多评论者都意识到这个宁珈就是以他本人为原型的,指出宁珈在小说中的家世与经历,都与张炜的个人履历有着无以复加的契合。对张炜的自恋,我们还必须指出,在《你在高原》系列小说中的前言与文本之中,作者都屡次声明“五十代生人”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作者创作小说的用意,也是意图为这一代人作传。如小说也借人物之口,说自己这一代人生活在两个时代的接缝中。其实任何一个时代的人,在历史上都有不可或缺的价值,没有必要夸大一代人在历程进程中的唯我独尊的重要性。按张炜这样的理论推断,难道之后的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乃至八十年代就不是重要的一代了吗?而张炜之所以有一种为同代人作传的虚妄的使命感,恰恰是因为作者骨子里有一种自视甚高的自恋。作者在小说中做梦一般地呼天叫地,为一个逝去的年代与一代人作传,认为他们非常重要,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五十年代生人的自恋现象,动不动就要在自己的眼前浮现出登高一呼、加入历史大堂的叱咤风云的伟岸形象。这种自恋,实际上并不有利于他的小说创作,反而在肢解与熔蚀着他小说中的客观现实性。对小说中的单个的“我”,张炜也有着相当矛盾而冲突着的自恋。他把这个宁珈定位成一个有情有义、人见人爱的相当纯粹的正人君子,一有空暇,就在小说里通过这个人物之口,呼天抢地地进行他的所谓哲学思考、人性反思与社会抨击。往偏激的方向说,这个人物是按照“三突出”的原则打造出来的。但是,有趣的是,张炜也意识到这个人物的脸上贴上了太多的金,而在实际现实中,宁珈又没有什么更特别的作为,所以,张炜有时也要来一段对这个人物灵魂深处的“小”字的批揭来,用以展示这个人物身上烙印下的丑恶的成份。这主要表现在作者对宁珈身上的抑制不住的内在欲望的批判,指出宁珈在情欲面前有过彷徨、难以自控的状况。如在《人的杂志》中作者以罕见的笔触,指出宁珈身上存在的“一种过来人的深沉经验和多多少少的狡狯,一种中年人的沧桑,掺杂在与一个单纯的姑娘的来往之中,或许是极不诚实和极不质朴的。”但是这样的描写,在小说里毕竟是偶一为之,更多的情况下,宁珈却是一个在女人队伍里如鱼得水的风流人物,几乎从他未成熟的发育期开始,就受到了女人们的如出一辙的青睐。因此,在《你在高原》里,我们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十卷本的小说里,概括出了宁珈从幼年到中年时代的冗长生活,但是几乎在每一卷的小说中,都可以看到宁珈受到女人们溺爱、夺爱、狂爱等种种匪夷所思的奇观。有评论认为张炜有恋母情结。从小说的表层意义上来,的确有这样一种迹象。比如在《家族》中,阿萍的身份应该属于奶奶辈的,但在张炜的香艳的笔触下,我们却看到小说的文字里,宁珂经常把头伏在阿萍的怀里,去感受一个年轻的女人的柔软的胸部,小说里以活色生香的文字,暧昧地写出一个少年沉浸在一个并没有血缘关系的女人怀里的那种奇特的感受。但是这种暧昧的写作,并不能表明张炜有恋母情绪,因为在《你在高原》系列中,张炜描写中年之后的男人时,同样写出了宁珈对幼齿少女的那种欲罢不能的兴趣,同样我们并不能就此认为张炜有恋童情结。其实在这里,我们却可以看出张炜小说中的人物在不同的年龄段,总是获得女人最黄金段的那一个群体的青睐。年幼时,获得成年女人的爱抚,青春期后,得到同龄女性的喜欢,中年之后,又得到小一代女性的喜爱。张炜在宁珈这个人物身上,倾注了已经丧失了客观性的情圣情怀,本质上,除了反映出作者内心里难以割舍的“自恋”情结,并且不自觉地把这种心理光束折射到人物身上之外,我们找不到任何理由,来说明宁珈为什么能具有如此叹为观止、丰富多彩而又对各个女性层次从不跑冒滴漏的情史。我们不妨看一看,宁珈是如何从小到大,一直沐浴在异性爱的滋养环境中的。宁珈幼年的时候,受到父亲冤案的影响,在学校里备受歧视,度日如年,在这样的悲凉身世下,一个像圣女一样的音乐女教师出现在宁珈的生活中。这是小说第四卷《鹿眼》中的主体框架,这部小说也是十卷本小说中最充满暧昧情结、也最让人感到震惊的一部。因为在这部小说中,张炜竟然让宁珈在幼年时就投入到一个成年女性的肉体亲抚之中。这名美丽的音乐女老师除了在精神上给予孤苦伶仃的宁珈以关怀之外,还因为她晚上一个人居住在宿舍里,因担心坏人入侵而让小宁珈来陪睡。小说以大段大段香艳的语句,表现尚是小学生的宁珈与一个有着成熟肉体的女老师共卧一被之后带来的心灵上的奇异的感受。这样的情节,如果在当下的现实生活中,应该属于女老师色诱小学生的一类,但是在张炜的思维体系下,男人对女人的骚扰叫做性侵犯,而女老师对幼童的性诱引,却是一种无以复加的浪漫。张炜以一种超越现实的浪漫烟雾,覆盖着这种童年时代与女教师同床在一起的匪夷所思的事实。更为奇怪的是,这种并不对等的亲密关系,竟然使这名女教师深深地爱上了幼童宁珈,在她离开了宁珈之后,竟然心里一直坚守着对宁珈的爱情,而终身未嫁。小说在最后一章中,用这名女教师身在高原对宁珈的如泣如诉的思念,来衬托着宁珈在一个女人心目中的难以泯灭的伟岸身影。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幼童与一个成熟女人在一起的短暂时光,能够影响到一个女人的一生的爱情。小说里力图用宁珈曾经在同眠时吸吮女老师的乳头,使女老师体验到了一种母爱与情爱的混合,来证明这种双重爱情的存在合理性,但是,这依然无法改变我们认为这不过是一种张炜自恋情结的夸张泛滥而已。小说里写道:“她抚摸我的周身,渐渐无一禁忌,她把我弄湿了……我几乎没法不去吸吮她。”“弄湿了”的意思不仅仅是全身出汗,这在《忆阿雅》中也有着同样的描写,这里实际上带有一种性抚摸,在本部小说最后章节的老师的独白中,把这一切都交待得很清楚了。试看这位老师的心声:“我自豪而不安地想过,并一生记住的是,我对你的爱抚、还有——你的吸吮,……我的一生将无法从这种情境和温暖中走出。”实际上,这应该属于一种成年老师对少年的性侵犯。但却被作者进行了美化。可以说,张炜写出一个少年与成年女性同眠在一起的奇特的体验,并升化为一种超越年龄的爱情,在中国文学中是绝无仅有的,因为这样的爱的模式,太违悖常规了。就在宁珈与女老师同居、过早地感受到异性成熟肌体的时候,他的艳史又添新篇,认识了一个同班的小女孩,这个故事是《鹿眼》中另一条情节线索。女孩的名叫菲菲,一来二去,两人相依为命,终于发展到在海边的小船上,尝试着对肉体的接近,但因为菲菲叫疼,而中止了继续。宁珈离开家乡,与菲菲失散,当再次与菲菲见面时,她已经是医院的主治医生,而她回诉自己的过去生活,简直是一场可怕的恶梦,说她在宁珈之后,也选择了流浪,与一个男人同居,怀了孕,后被家里人带回。当了医生后,与丈夫又没有幸福感,与很多男人有关系,在工作中,她见死不救,可以说是一个品德低下又痛苦不堪的人。她诉说完痛苦,扑向宁珈,说让宁珈救救她。宁珈总是到处收获送上门来的爱情,这时,宁珈来了一番推托,说人兽殊途,没有那样的力量拯救之。其实,作者在这里妖魔化女人,以达到自己处于道德上的制高点的清高与满足。男人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女人向他下跪,求他来拯救,这也是作者自恋情结的本能映射。值得注意的是,宁珈这个海边的少年,除了让菲菲愿意与他产生肉体之亲外,还影响到另一个少女的人生历程,这就是《橡树路》中的那个糖果店的姑娘,据她自诉,她是因为追寻那个家乡的少年,才走进城市的。也就是说,在宁珈少年时代与女老师、女同学相亲相爱的时候,另一个站得远远的少女,也在暗中注视着他,并为他所吸引,走进城市,继续寻访他。宁珈的魅力在这里再次得到了不可思议的印证。再大一点,宁珈大约在十六、七岁左右,受到了园艺场一个套着“黄色套袖”女人的勾引,摸“我”全身,“把我的全身都弄湿了”,“一遍遍地动我,让我欲罢不能。”。这一段情节出现在《忆阿雅》中。后来这个女人再次与宁珈在城里相遇,她名叫陆阿果,可以说她变相的是从事一种色情行业,每一见面,她常以她并不年轻的裸身想困“我”,说她经营的收藏店是“收藏帅小伙”。这个女人自宁珈童年起,就与美丽的音乐老师泾渭分明,音乐老师的抚爱是出于一种爱,而陆阿果则是出于淫欲。在小说中,宁珈对陆阿果总是站在批判的道德的高度,以显示宁珈的出污泥而不染的优良素质。但奇怪的是,陆阿果其实与音乐教师的行径是如出一辙的,为何音乐老师被美化,而陆阿果却成为一个淫邪的代表呢?之后,宁珈进入了流浪期,一路上,也是艳遇不断。这种路上的奇遇,在宁珈中年之后的流浪生涯中继续再现。小说中写道宁珈流浪到一个小村,帮人打工。有一次,睡在棚子里,夜里一个女人来摸“我”,“我”反抗,伤了那人的嘴,第二天,发现昨晚那人女子是寄住人家的女儿,她20多岁,长的还不错。这种描写,可以看成是作者自恋情结的无所不在的显影,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贫困山村里的女孩,会主动送上门来,对一个流浪到这里的少年上下其手。在《荒原纪事》里,又从另一个角度写到少年宁珈流浪时的一件艳遇。一次,“我”躲入草垛,遇到一个很瘦的姑娘,晚上她来送给“我”吃的,原来她是一个寡妇,男人死于南山之中。后来宁珈考上了大学,遇到了那个著名的大学同学柏慧。但因为柏的父亲的干涉,宁珈没有原谅柏慧。其实小说中看来,柏慧并没有放弃宁珈,是宁珈的自尊心促成了他主动冷淡了柏慧。在作者的心理中,是不可能由女孩抛弃宁珈的,只能是宁珈收获女性的爱,并掌控这种爱的最终走向。当十一年后再次与柏慧见面时,柏慧的生活并不幸福,依然思恋着宁珈,一见面,就吻了宁珈,但宁珈在她的口中再也闻不到过去的栀子花香,与她分开了。作者在每一次爱的模式中,都是女人投怀送抱这唯一的类型。宁珈工作,初到地质所,在这里遇到了一个美丽的姑娘苏圆,两人有了吻的接触,但苏圆一直不愿意深度交往,后来苏圆坦白她是“所长用过的人”,不能与“我”在一起,但她提出可以“呆一夜”,宁珈拒绝了。宁珈再次成功地拒绝了一个肮脏的女人。道德的审判通过对这样的女人的拒绝而再次宣告手操胜券。后来,宁珈遇到了糖果店里的姑娘,她说在家乡见到一个少年,两个人因为害羞而不敢靠近,她进了城,却再也不可能与他相遇。其实这个姑娘是因为参与到大院里的聚众淫乱而被判刑的,但作者巧妙地安上了这一段过往的经历,从而再次把这个姑娘的最原始的爱,凝聚到宁珈身上来,虽然这个姑娘后来堕落了,但是宁珈却保有她的最纯粹的少女的爱。通过这样的替换法,宁珈再次获得了这个姑娘的最完美的爱情,虽然这个姑娘宣判有罪,发配到高原,但因为宁珈在她记忆里的那个无可替代的位置,宁珈再次在她的爱情中,抢夺了制高点,完美收官,作者的自恋情结,在这种暗度陈仓式的结构中,再次完好无损。很快,宁珈遇到了妻子梅子,她是班上的打字员,这个女人是小说里最没有光彩的人,完全是一个符号,她对宁珈的感情生活不闻不问,在结婚之后,依然没有挡住宁珈的心灵红杏出墙。张炜毫无像作家六六那样的兴趣,对婚内生活的浊浪滔天进行纵横捭阖的演绎。在岳父的帮助下,宁珈来到了编辑部任编辑,与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娄主编之间也有一段暧昧关系,虽然没有达到上床的地步,但宁珈显然加入了与娄主编的疑似情人争风吃醋的行列之中。小说里多次描写,看到她的丰满,“我”几乎自控不住。作者在与她的交往描写中,表现的是一种虚伪的对情欲的控制。其实,从小说的心态来看,“我”与那些强奸、霸占女人的男人,都对女人有一种无所不在的兴趣,只不过自己作了美化,而对别的男人,竭尽丑化,好像屈服于权势的女人,都是被逼的,作者似乎根本不知道,权力本身就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根本不需要动用暴力与强迫。就像潜规则,是一种无形的引力,根本无关暴力威胁一样。作者对社会的认识是相当浅显的。《我的田园》里,宁珈已进入中年,在乡间种植葡萄,一个年轻的女孩肖潇走入了他的生活,发生了一段柏拉图式的恋爱。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也交待出主人公之所以选择了流浪,是因为只有在流浪中才能找到自己的爱。说白了,作者宣扬的不停顿的流浪的真正背景因素,是因为对女人的追寻。在《荒原纪事》中,作者写道宁珈也是一个失恋者,所以四处奔走,是为了寻找一个女人,“找不到她,才四处游荡”。而肖潇可以说是宁珈追寻年轻女孩并与之发生暧昧关系的一个典型代表。在乡间,宁珈与肖潇可谓是精神互通,心灵契合,两人陷入到一种精神恋爱之中。而一个有着神秘来历的巫女毛玉的出现,加速了两人的密切,那女人竟然在两人的饮料中施放了催情剂,于是,宁珈与肖潇情不自禁,发生肉体相碰,但幸好理智归来,终未继续发展。肖潇这一形象,在后几部小说中还出现过,但再也没有与宁珈有着情感上的发展,因为宁珈很快转入了对别的女人的兴趣。这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小说在情感上缺乏统贯性的原因。在《人的杂志》中,宁珈的形象最为猥琐可恶。在这里,他几乎成了一个诱惑女人就范的邪教教主。他收集到一部神秘的古籍,从而武断地断定他与小学教师淳于黎丽同属于多少年前一个消失了的民族,宿命般地有着同样的热血与灵魂,而宁珈与妻子则属于不同的种族。凭着这种神谕般的启示,他与淳于黎丽涉入了感情的情天恨海。淳于黎丽也向宁珈大胆地设问:“你如果胆子再大一些,会和我生一个孩子吗?”其实在这里,反映了一个男人无穷尽地占有女人的无耻的想象。在这种想象里,女人的爱,就是向男人索要他的基因。无独有偶,如果淳于黎丽是一个有知识的女性,尚用这种特别的索求生命基因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的话,那么在本部小说里,另一个乡下的女人,也像淳于黎丽一样,向宁珈讨要一个孩子。小说描写宁珈在深入民间进行他的寻访的时候,有一个大婶来到“我”的棚子里,说想要一个女娃,自称她高中毕业随父母到此处,后父母双亡,一个人住下,她不想自己的孩子像那些男人到处跑,所以向“我”讨一个“娃”。但“我”陪她谈了一夜。这反映出作者的自恋情结在乡下特别有市场。《曙光与暮色》里,宁珈又有一段他例行公事般的浪迹经历。这里,再次遇到了数个艳遇。其中,在一个打工队伍里,遇到一个四十多岁的女服务员,她有孩子,却来挑逗“我”,“我”拒之,后来才知道她也是大掌柜用过的人(与前面的苏圆身世一样)。“我”逃了出来之后,又遇到了一个年轻的打工妹加友,她也露出对宁珈的留恋,分手时,她让“我”再一次抚摸她,“我”摸了她的额头。在《荒原纪事》中,公司的女秘书玛丽是出于公务而频频地来到宁珈的葡萄园里,但是,这也被作者写成是一种对宁珈的爱恋。小说通过四哥之口,说玛丽喜欢“我”。在小说里,另一个重要人物形象、打工妹鼓额也对宁珈带着一种暧昧的暗恋,作者有意无意地写出女孩鼓额对身为老板的宁珈有着一种对救世主的尊崇。其实,从小说中看到,虽然作者声明宁珈给予了鼓额以很高的工资,但是,并没有解决她一家的贫困。鼓额是一个被雇佣的打工者,她不仅热爱劳动,还热爱给她开工资的老板。而作者笔下的另一些资本的拥有者,无一不是对打工的女性施以性侵犯,让那些女性痛不欲生,但是,一旦同样描写到资本家,而这个资本家是作者重点施予“自恋情结”的宁珈的时候,情况便立刻发生了变化,转化成是打工者对老板的感恩戴德,恨不得拿出全身心来奉献。作者把其他劳动场所描写成地狱一般的可怕,老板是色狼一样无所不在地对女性实施性侵犯,但唯独在宁珈进行他的发财之梦想时,却把他描写成一个大施仁爱的圣人。连手下的打工妹都愿意奉献一切。这种贬低资本的拥有者,却为自己大肆贴金,已经把作者的自恋夸大到难以置信的地步了,也极大地破坏着小说的客观性与现实性。最终我们不得不认为这种自我美化的潜意识凝成的效果,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虚伪”。五、情节:色情想象,耸人听闻张炜在他的访谈及创作感想中,多次强烈地表达着对作家抛弃道德感与迎合世俗的批判。在“关于《九月寓言》答记者问”一文中,他说道:“一个知识分子的堕落往往就是从迎合世俗力量开始的。”在《对世界的感情》访谈中,张炜强调:“写作是和庸俗作斗争”。这里,张炜站在局外人的高屋建瓴的角度,展开着他对文学同行貌似愤怒的抨击,但是,令我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作者恰恰在《你在高原》系列中编造了一系列即使在庸俗的胡编乱造的通俗文学中都要适可而止对待的一派淫乱而色情的世界。张炜在《你在高原》系列中,多次写到了权与钱的拥有者所制造的一个庞大的淫窝,这种淫窝在不同的卷帙中以不同的方式存在着,但毫无疑问都是触目惊心、匪夷所思的,其对淫窝的想象,令很多色情小说作家都可能自叹不如,这些淫窝包括建造在地下,或者在海岛上,或者在山沟里,然后张炜不厌其详地描写这些淫窝的具体的经营细节。如果这些香艳的内容,存在于一些不入流的地摊文学上,尚可以被认为是为了出于赚钱效应,但是,张炜在一部号称严肃的艺术作品中,信笔所云、信口开河地大书特书明显带着色情想象与臆想的这些难以置信存在的异类景象时,就实在让我们感到一种难以理解。张炜的这种色情的想象,虽然可以被解读成是作者一种魔幻化的处理手段,但是当张炜在《你在高原》系列中,几乎是压抑不住地让这一淫秽的想象,以不同的模式与翻版,一次次地出现在小说的情节中的时候,仍然使我们感到,这与张炜自己所标榜的抵抗“世俗力量”走上了一条完全是南辕北辙的荒唐对立之路。我们不妨抽取其中的典型描写来看一看。在《橡树路》中,张炜勾勒出一帮高干子女在豪宅中聚众淫乱的众生象,这一情节在小说中出现,毕竟有着上世纪八十年代现实案例的支撑,还具有现实的指向性,但是当张炜沿袭着这一使他欲罢不能地凝聚着他的兴趣的淫乱构思并且不断壮大的时候,就远远地抛弃了这个世界的现实所能容纳的合理性的存在了。在《海客谈瀛洲》中,张炜塑造了一个老革命霍老的形象,为了进行他的所谓采阴补阳的双修,他的情人竟然在地下建造了一个豪华浴室,两人可以在一个庞大的装备着齐备设施的空间里尽情宣淫,还将无辜的少女掠夺投入到这个淫室之中,作为采阴补阳的“鼎”。这种情节完全是扩大化了的皇宫里的淫靡情节的翻版,霍老这样的在作家笔下定位成学霸的老人,能否具有如此之大的能量,或者说是否有这样的必要,在地下建造一个满足淫欲的丹房,我们在任何一个现实的案例中,都难以找到这样的前例。罪恶,是文学一直加以描写的对象,但是如果把罪恶描写成一种概念化的巨大的象征的话,那么,这种罪恶的可能性便被这种夸大给消解了。在《鹿眼》中,我们发现这个现代淫窝移到了医院中。医院的领导经常举行乱交性派对,还招来女医生,负责对性聚会上的顾客进行保健,她还提供自己的身体,让那些老年头面人物抚摸,还描写到有一人说屁眼瘙痒,她让他脱衣,抽打他的屁股,犹如SM。后来女医生被带到一个房间,发现这里有一个被蹂躏至昏迷的少女,救醒了她,才知道她才十五岁。小说里还写到海岛上的一家公司组建了一个超级网吧,招徕顾客,来公司里来享乐,用少男少女来作陪,特别是男孩服务,说给男孩的只是一些游乐场门票,然后男孩们玩游戏,养成嗜杀的习性,用刀子杀人。在《忆阿雅》中,也写到一个提供性服务的高级会所,用小说里的我的岳父的话讲:“那里把最昂贵的艺术品和最美丽的姑娘一块儿收藏了,这就形成了天底下最大最不可抗拒的诱惑。”这个会所,是大款结交社会名流的一个无坚不摧的工具。在《无边的游荡》中,描写了一个洋人当年用着炼丹的古堡,后用着军用设施,改革开放后,一个来自海外的绰号叫“秃头老鹰”的富豪买下了此处,在这里修路、建城堡,用直升机沟通与外界的交通。他身边有八个太太,平时嗜书,间或让八人同侍,一有异言,便以改遗嘱相胁。这位超级大款,还在海岛上建造了一个娱乐场所,提供一种叫“龟娟”的色情服务,顾客进去之后,先沐浴,然后会遇到一个半裸少妇。那里还有一个逍遥楼,里面有很多项目,比如有两个小姐侍候一个顾客,还可以让小姐往屁股里灌水,男女蒙了眼浑摸,俊女赤身搁在带转盘的大圆桌上转……这种超级的色情想象,使小说里充斥着一种不负责任的对性的夸大其词,展览的是一种淫糜的色欲横流世界,而关键是,在这样一个打着严肃旗号的作品里,对这些色情元素的接受,完全是一种猎奇式的视角来展现的,根本没有进行人性的探讨与展开。这种色情想象,在小说里的对历史元素的再现以及魔幻成份的展演中,同样存在着。而由于历史与魔幻的描写过程上失去了现实制约,作者更加肆无忌惮地流露出恶俗的低级趣味,甚至令人感到恶心无比。比如在《荒原纪事》中,写到一个叫乌坶王的怪物,因骂大神玩女人,而受到大神的贬斥,另一个大神抛弃的女人煞神老母很快与乌坶王臭味相投,相约破坏平原。煞神老母又遇到了丑陋的山魈,与之发生关系,生下一个怪物憨嫄。煞神老母带着儿子憨嫄来到平原,憨嫄见海猪上岸,冲动之下,奸污了海猪的情人海鳝。在魔幻的情节中,连动物都能遭受到强奸,作者的想象力太集中于“强奸”了。而煞神老母为了破坏大神心爱的女人合欢仙子分封的平原之地,又去勾引巡海夜叉。煞神老母对东部的破坏,据说是出于对这块土地上的主人合欢仙子的嫉妒,但是她已经把她的血脉及后代安插到这块土地上来,怎么还会动用蚂蚱神与风婆子来破坏东部的生存环境呢?这种魔幻的成份,只能让人感到生硬造作而难以找到对社会现实的对应性。这些超现实的成份,看不到中国现实文化的沉淀与积累,反而更清晰地洞见张炜以浅薄的内心所折射出的趣味的庸俗。六、立场:鄙视文明,无所适从张炜在小说里对现代文明的鄙视,达到了一种偏执的程度。而他的小说并没有提供足够的立论,来阐述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危害,而字里行间却可以看到作者对现代文明的存在的一种偏见,而很多偏见,来自于作者的无知。纵观《你在高原》中作者的偏执的对现代文明的批判,我们可以看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厌恶城市,赞美野地。张炜在他的访谈《城市与现代疾患》中,称:“我没有看到过能够让人舒适生活的大城市。”这一断语符合今天的时代潮流吗?而这一论点,在《你在高原》中以同样的语气颠三倒四地重复着。作者在小说里,对人物生存的城市进行了无缘无故的鄙弃,而把回忆与理想都放在遥远的野地之中,这当然是作者一贯秉持的立场,但是,作者对城市的厌恶,仅仅是一种表象式的,相当地浮于表面,来自于作者的对城市的浮光掠影的外在的观看,如城市的拥挤、肮脏与人欲的横流,但同样的元素,出现在乡村里,却被作者视为民风纯朴,天真烂漫。比如《橡树路》里对城市的淫荡、乱交竭力加以抨击,但在作者的流浪章回里,却对民间与乡野里的不受道德制约的性随意大加赞美,认为这体现了一种天性的自由、人伦的舒张。在城市文明的体系下的局部淫荡,被作者提取出来,作为声讨城市的借口,而乡村体系下不受约束的乱交却罩上了一种神话般的光圈,这本质上反映了作者在面对城市时所抱守的望而生畏的偏见,唯有在自己也高人一等的乡村里,作者才能找到高高在上的自信,从而对乡村里的性交往产生一种怜悯式、同情式的宽容。城市与乡村的美丽,其实根本不在于它们外表上的不同,而恰恰是是否看到了两个不同的生存环境里的主体——人。老舍写的是北京城的生活,但是他了解那个环境里的人,所以,他笔下的城市生活充满乐趣和活力。而张炜在《你在高原》中,根本无意于正视城里人的真实的平民化的生活,他所看到的城里人,都是一些怪里怪气的不健康、不正常的异类,所以作者笔下的人物,其理想都是逃离城市,最后连普通的乡村都无法容纳这些城市的异类,只有遥远的高原才是他们的理想的归缩,而高原这个意象,在小说里,恰恰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一旦这些奔往高原的人,真的来到他们选择的圣地,依然会感到一种失落与不满足。因为张炜与笔下的人物,始终不愿意去看待真实的生活中的人,而只是看到环境的影响。这才是张炜产生一种遥远的地方才会有一个好姑娘这样心态的原因。 二是丑化工业,如出一辙。在张炜的小说里,现代企业集团几乎成了一个集黑帮、匪帮与淫窝于一体的超级毒瘤,它们拥有自己的保安人员,无孔不入地动用暴力,它们可以肆意地操纵女人的命运,让她们支配出肉体当成服务工具,它们产生污染,蚕食着乡村的自然风貌。这种理念,其实是张炜小说中一以贯之的主题,在《古船》、《九月寓言》等长篇小说中,都可以看到现代企业给乡村带来的危害,像开矿造成的地塌,化工企业形成的毒害,等等,这确实是现代化所带来的后遗症。但是,一旦张炜把现代企业集团描写成一种欺男霸女的体系的时候,现代文明的副作用便转化为一种道德的毒素,这本质上实际上是简单化了现代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困挠。张炜总是强烈地把这种现代技术上的危害升化到一种意识形态与阶级对立的角度进行展示与演绎,这也正是我们上面所说的作者的阶级斗争观念在隐性地起着作用。而值得注意的是,一旦作者自己从事乡村工业的时候,比如宁珈在进行葡萄酒加工的时候,作者的笔下立刻幻化成一幅美丽的劳作的画面,工人们欢快地在这一伊甸园里幸福地劳作着,喷洒农药的时候,也不去声讨化学制剂对人类的危害了,劳资矛盾也一概不见。在小说里多次提到的企业集团对乡村土地的侵蚀造成的危机,一旦作者成为一个庄园主的时候,就变成了乡村村民对他的田园的鼠摸狗盗式的破坏,可见,作者随着自身的立场不同,而对乡村采取了不同的观感,当作者站在公司集团对立面的时候,乡村是值得同情的,一旦作者站到庄园主的角度时,那么,农民们都是觊觎着收成的,转而成为这一种邪恶的力量。可见,作者这种对现代文明的态度,恰恰反映了作者内心里的一种“唯我独尊”的理念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没有超脱立场和角度来真实地反映乡村中的矛盾核心。三是鄙视科技,网络盲点。《你在高原》被称之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对社会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力所能及的描写,反映了作者的一种与时俱进的态度,但恰恰是作者对现代科技文明的力求全力的包揽式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批判锋芒的偏离正轨,显现出作者对现代科技的无知。比如,张炜对于电脑与网络在小说的所有地方,都是作出一种抨击式批判的,这种批判还包括作者对电视的批判。但是,作者对网络的批判,显然作者缺乏对网络有着清晰的认识,因此,他对网络的批判,便显得分外的幼稚与可笑。他的演讲《纯文学的当代境遇》中,像一个卫道士一样,视而不见网络在当代现实政治中所发挥的体现民意的强大作用,而是把投枪的矛头,指向了网络在话语权抢夺上造成的作家发言权的旁置化,并夸大了网络负面作用,他称:网络“比起电视,它不仅更具有速度性和传播广度,而且传播方式特异。比起报纸和电台电视,网络可以容纳无数的匿名者,他们将完全不负责任地发布信息,随心所欲地制造各种文字和图片。这种超级的信息场和垃圾场会使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秩序世界彻底崩溃。人类为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人类才走到了今天,并且也将拥有明天;人类如果进入了匿名时代,各种可怕的败坏也就开始了。”张炜好作这些耸人听闻而又幼稚可笑的议论。按作者的推论,中国古代的各类文体的作品,大多没有署出真实的身份,那么,《红楼梦》、《金瓶梅》这些匿名作品,是一种垃圾吗?在《鹿眼》中,张炜写到公司里的一个场医,为他们公司建造网络,然后带“我”到医院里去见识他收藏的东西,在这里看到古怪的机器,以及他的收藏的电子产品,说几辈子都看不完,问他收藏何用,他说不清。作者这里显示出对于网络的无知与敌意,爱好网络的人,根本不是这样的收藏者,但作者显然意识到网络对正统的威胁。这里采取了一种讽刺的变法,这也是作者守旧的地方。然后作者又写到公司组建一个超级网络,招徕顾客,来公司里来享乐,并提供男孩的特殊服务,又说到岛上进入酒吧,用小摄像头进行娱乐,认为那是最坏的地方。作者对这些网络描写也交待不清,可以认定作者凭着想象虚拟了这样的色情场所,大致属于一种色情网络表演的类型,但是去观看这种表演,也没有必要到公司里去啊。可以感觉得到,作者对网络的危害可能道听途说了一部分,所以,编造出了这样一个通过网络犯罪的公司集团,但是在描写关于网络细节的时候,却显示出作者对网络的一无所知。七、叙事:视线受限,语言单薄。作者美其名小说为地质学家的手记,可是作者在小说第二部里就说明了,他在地质学院里根本没有发挥自己能力的地方,于是调到了杂志社,因此,整个小说实际上成了一名杂志者编辑的手记。想想吧,杂志社的编辑的接触面是如何的。实际上,他的眼光仍然聚焦的是一群知识分子,看到的是知识层面的蝇营狗苟之事,正如记者所见,带有一种浅表性。小说里充斥着流水账的情节,记载着烙印着编辑印痕的杂乱感想,从某种意义上讲,整个小说只是一大篇记者所看到的一些社会道听途说加上幼稚想象的呓语。作者的叙述语言,呈现出某种怪味。张炜越来越不注重细节,不注重自然地去展示事物的原生态的风貌,而总是用概括性的语言,交待事件过程与心理状态,这使得小说里表现的事物,都是一目了然,和盘托出。张炜的早期作品中尚写出人物接触的过程,但发展到《你在高原》之后,他越来越借助于倾巢而出的叙述来表达情节。在《家族》中,张炜大段大段地表现人物的行动,但却放弃了对背景的交待,小说的历史背景,只能让人隐约看到走向与发展,从开始小说的叙述中,往往给人一种发生在清末的错觉。从作者的这种有意识的对历史背景的隐藏中,并不能使我们感到作者有一种收放自如的自信,反而令人觉得,这是作者曲意回避着自己对历史细节的掌握与了解的匮乏。对于人物的处理,作者都是用一种生硬的概念化的定性式分析,支使着每一个人物在历史中的站位,而不是从一种合理的现实生活抒写中得出人物的必然发展走向。其中重点刻划的人物宁周义的心理历程,根本无法给人一种连贯的发展与递进的清晰脉络,而完全是作者用议论式的解析方式,强行地拉扯着人物的命运抉择。从这一点上,我们恰恰可以看到张炜与同是山东作家莫言的区别。莫言在小说中,很少进行作者包办代替的叙述格调,而是用大段的生活化的细节来表现出人物的性格走向,使得莫言的小说呈现出非常明显的段块式的结构。但张炜对小说的描写笔法,完全是用一种意念来统帅人物的心理历程与发展走向,使得《你在高原》中人物,都被张炜的书面语极浓的知识分子笔触强烈地压制与统帅着,从而使人物的心理面貌都带有文人式的矫情化。小说里还有大段的模仿负面角色的个人传记、字典词条的内容,张炜在这些段落中,换了一种笔触,或装出一副幽默的态度,或故意表现出作传者的内心阴暗,但是,这些部分,始终没有脱开张炜的语言风格,难以拉开人物的心理差距。特别是这些在小说中占着较大篇幅的段落中,其承载的是对人物心理阴暗面的讥讽,比如霍老的传记与后来的黄老的自传中,都按捺不住地交待出两个人物的色欲心理,从真实的角度讲,世界上不可能会有这样一个傻瓜,在自己的所作的传记中,对自己的色欲横流的心态与行为,进行如此“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暴露。张炜为了达到对人物的抨击的目的,不惜仿造这种含金量相当低廉的自我揭丑的檄文,看似达到了一种以毒攻毒的目标,但实际上,却极大地削弱了小说的品位,使人怀疑到作者的洞察力,根本没有力道去把握一个真正的政治流氓的虚伪嘴脸。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我们在《你在高原》中看到的张炜恰恰是一个与已有定论的文学界塑造出来的完全不一样的作者,他的小说并不高雅,反而充满着色情与庸俗,他的小说也没有多少诗意,作者的笔下并没有多么诗意的抒情,反而有更多的不知所云、词不达意的生硬,十卷本小说也不是一本当代的百科全书,因为这本书里有着太多偏见与局限。有着这样品质的作品,并不能因为它的篇幅的宏大,就认为它称得上是一本全书。中国评论界有着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就是会在人云亦云的框架体系下,抽离作者作品中的所需要的元素填入与代入进去,从而复制出缺乏真知灼见、因循俗套的千篇一律的同质文论,最终却与作品的本质相距万里,很难相信,这些文论论述是对应的小说。有趣的是,此种文风,也受到了张炜的嘲弄。他在演讲《纯文学的当代境遇》中说:“我们现在的某些文学评论,所谓的研究工作,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理解或不想理解作家作品。往往是没有进入纯文学作品的能力,却又急于从学到的理论中求证作品,急于使用学到的新式武器,拿一个作品去解剖。这就糟了。实质上这些工作与作品本身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没有触摸到作家作品的核心部分。这个过程只能是对作品的阉割,是幼稚化与简单化。”本文正是响应张炜的号召,抛开张炜深恶痛绝那些“糟了”的评论模式,力求从最本质的文本出发,对张炜的新作有一个合乎文本本身的分析,不管成功与成立与否,至少我们做到了更接近于作品本身,而不是莫名其妙地无限拔高,上纲上线。这一点,我们相信会得到张炜的欢迎的。附小说分集评述:第一卷:家族作为系列小说的第一卷,整个小说是幼稚的,根本没有写出人性的复杂。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小说里的女人,都是一种类型、一种模式,也就是都是温顺的。这是张炜最喜欢打造的一类女性形象。如宁周义身边的女人,都相安无事,和平共处。他的第一个女人,是李家芬子,但她很快原谅了更年轻的女人阿萍,而阿萍同样原谅了蜂腰女人。似乎她们都安心地拥有一个共同的男人,她们的心态完全是一样的,根本没有清醒的自我意识,只是依附于一个强势的男人,来体现自己的生命与价值。宁珂首先被宁周义的原妻李家芬子收养,李家芬子对他很好,因为他漂亮英俊。宁周义后来把他带进城去,新奶奶阿萍又视他为孙儿,一派融融乐乐的和美景象。都没有写出一种生活化的人的内在的勾心斗角,世界上是不可能存在着这种美好的想象中的关系的。再看里面的风流人物许予明,他有着许多的女人,如与曲缬一见如故,呆在一起,与鹰眼护士也很快打得如胶似漆。小说里最无聊的描写,是他竟然轻易地感染了小河狸,在自己被俘的时候,上演了俗不可耐的美女救英雄的一幕,而当她来部队看望他的时候,却没有受到同样的对待,对革命队伍抓起处死。小说里的女人都抱着一种疯狂的对男人的无条件的爱。这种脱离了社会关系与中国人际关系的疯癫的女人,是男人乐于想象的与塑造的,但这不过是男人的白日梦,所以本小说充满着一种愚腐的气息。曲缬也是一个女色狼,看一个爱一个,根本不像一个女性的正常的理智的生活。小说里的政治斗争描写也是相当幼稚的。作者完全是和盘托出,絮絮叨叨,基本没有人物性格的刻划。而现代的情节,同样是很无聊的,很幼稚的,把一个单位内部的勾心斗角,用道德化的东西来解释,比如围绕开发平原与否,最后却化为道德之争。对立方的势力,甚至采用了黑社会来迫害正义的一方,把单位里的争权夺利,用一种道德的明晰的方式予以展现出来。特别是作者的叙述语调中,带有一种过强的英雄情结,如小说主人公怀着一种拯救平原的情怀,这种观念都是一种无法验证的理念。叙述也很成问题,张炜用一种全能的叙述概括语言,代替了小说的舒展性与从容性,没有细节,即使该出现细节的地方,也被作者自己跳出来,加以冗赘的说明。第二卷:橡树路小说的主体事件,是“我”(宁珈)偶然认识了与大宅有着关联的一个姑娘,实际上不知道她就是一个淫乱团伙的一员。后来这个淫乱团伙被抓了,“我”也从多侧面知道了这个大宅的内幕情况。作者力图把一个现代青年的聚众乱交的行为,纳入到政治体系里进行考量,但是,作者显然没有找到一个可以合理的抨击的理由。大宅无疑象征着一种享乐的果实。它对于青年人的毒害是显而易见的,它在城市里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小说里的大宅经常闹鬼,反映了历史借助于鬼魂,施压于现代人身上,作者意图说明,这个大宅里的人,注定要背负着历史的重负与压力。这是历史的层面,作者是通过闹鬼来阐述历史加诸于大宅的精神压力。而另一个作者加以诉说的理由,就是前辈们留下了一座空宅,而里面一无所有,也意味着革命成功之后,并没有相应的理想与道德确立起来,填充大宅的内涵。整个大宅里,没有一丁点精神的遗产,这时候,革命所诅咒的敌人的所享用的一切,却对大宅的后一代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这是一种大宅施加于革命者身上的一种异化,一种历史积淀作用于人的思想的残酷的力量。于是,一起乱交事件,便有了政治意义,但这种理解是牵强附会的,用一起耸人听闻的道德事件,来折射革命的空洞与虚无,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而小说里所写的淫乱中人,后来随着更多的细节的揭示,说明他们并不是处于权力的最巅峰,也不是真正的纯粹淫乱的享乐者。小说里的“白条”是淫乱的组织者,此时,他的父亲已经去世,当年他干过很多坏事,办过很多冤案,制造了很多的仇人,他们需要报复白条这样的后一辈。而且从小说看来,白条与母亲呆在大宅里的生存,也受到了威胁,在这样的强大的压力下,一般常理会激发起他们的自强不息,维护自己的生存,但是,小说却用淫乱卷进了一个颓废的革命者后代,便显得标枪的矛头有一点偏向。从真实的事实来讲,淫乱的行为,离不开权力在后边的支撑与作崇,正是当台的领导的子女们,才做出了那些荒淫的行为。而一个失意落寞的青年,怎么可能还有那种淫兴,那种能力,来进行这种淫乱呢?而作者又大肆渲染白条所受到的精神的创伤,包括他受到父亲仇人的袭击,这是外在的父亲的仇怨的力量,更有来自于大宅内部的鬼魂的内因。外因与内因的共同作用,白条选择了自杀,自杀未果,他遭遇到了严打,被一锅端。实际上,在作者笔下,滥淫者根本没有享受到肉体的快感,反而成了一种象征,是通过肉体的释放,来消释内心的苦闷与痛苦,于是淫乱便有了一种思想解放的划时代的意义,作者就是通过淫乱这个事件,标心立异地展示出他向传统的当权者与主流意念投矛的企图。可以说,作者偷换了概念,把淫乱者的灵魂写得如此的痛苦不堪,如白条已经生不如死了,所以,他们的淫乱也不成其罪了。在作者透露的淫乱细节上,我们看到,白条与大腚女人疯狂作爱,而凹眼姑娘又与大腚女人带来的蚰蜒有了被强制的性乱交关系。这种触目惊心的事实,作者转而加诸一笔,又写到凹眼姑娘与白条的相依为命的动人感情,这可能吗?白条为什么要把他心爱的女孩,交换给别人呢?并没有人逼他们这样做,小说里的解释是鬼的动力,这完全是不成理由的理由,是作者借魔幻的因素,为人的行为寻找借口,难以自圆其说。而后来凹眼姑娘的来信,以一个文学青年的抒情笔法,表现了她童年时,曾经见过一个少年,她后悔没有与这个少年有更多的发展,这个少年,被认为是文中的“我”,即宁珈。这也是凹眼姑娘为什么愿意与“我”接触的原因,这个“我”,被作者定位成一种纯洁的来自于乡土的爱,女孩因为没有得到这个男孩的回应,于是到城里来寻找,最后却卷入到一场淫乱的漩涡中。这里可以看出作者一以贯之的自恋,把一个淫乱圈里的女孩,非要拉扯成一个有追求、有着自己理想、到城里来寻梦的女孩,这种人物性格界定,只能让我们看到作者的一种幼稚的想象,根本不了解真正的淫乱的情境下男女的纵欲的纯感官的满足所带来的兴奋感,非要把人物定位成一帮痛苦的思索者,他们的纵欲也成了一种伟大的展示与象征。如果按照这样的定位,那么日本的AV女优就是伟大的哲学家。作者笔下的女人,都有一种没有年龄界限的失真感。四十多岁的娄主编,在作者笔下犹如是一个美女下凡。这一如第一卷中的阿萍,在作者笔下,总觉得带有一种暧昧的感情,语词中缠绵着一种超越了亲情的庸俗的东西。本小说的现实框架,还是反映了作者的经历的单调与浅薄性。小说主人公的任职单位是杂志社,这使得他感受到的社会,只能是一种皮相式的表层。他只能通过一种纪实的表象的接触,来交待社会中的各式人物。本小说里,吕擎在山里的遭遇,“我”在环球集团(似乎有几处写成了金星集团)都是脱离于人物刻划主线之外的随记式的浮浅的实录,看到的东西,并没有经过另一个侧面的证实,特别是缪们儿这个形象,令人难以置信,而金仲为什么成为恶的代表,缪们儿当年参加革命的准则,为什么在他的义子身子发生巨大的位移,小说都不着一词,没有予以解析,小说只提供了一种猎奇式的表象,根本没有一种人物的心理深层揭示。从人物灵魂刻划的深度来看,小说显然是相当的浅薄的,与小说所应达到的直逼人心的深刻解剖,相差太远。作者有很多的议论,给人一种太可笑的浅薄。比如对尤物的一段议论,作者心里也拿持不定,心怀妒意地说发着牢骚,说为什么尤物总被有钱人拥有。这完全是一种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心态。他对娄主编这样的四十岁的女人的赞美,完全像是在一个不知道女人的真正的力量的乌托邦的环境里想象出来的,对女人的内心认识,似乎都是来自于对一个女人的表层印象,这可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庄周在小说里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出于对白条的嫉妒,而说出了大宅的真相,这个情节的合理性在小说中一笔带过,作者不敢进行深入的追究。小说描写,是庄周到父亲那里,偶然向前来拜访的严打人士道出了大宅里的淫乱内幕,仅仅是随便谈了一谈,便引起轩然大波。这个情节太过偶然,也太把庄周的重要性作了夸大。如果没有严打的人士到他家,那会怎么样?在第一卷里出现的女人有两种,一种是对男人无条件地奉献与服从的类型,就是阿萍、蜂腰姑娘,还有宁周义的大老婆,她们愿意侍候男人,包括曲纾身边的那个女佣人凌嫂。而这些女人之间是一派融融乐乐的关系,她们为了共同的爱,可以没有嫉妒,没有仇视,分享着一个共同的男人,她们自己是没有欲望的,只知道把男人的欲望满足。而另一个女人,就是曲缬,她是一个纵欲的女人,爱我所爱,不择手段。而这两种女人,在本小说中再次出现,小说里的女人基本是这两种女人的翻版。叙事上,全知全能,没有场景,和盘托出,看了不象是小说,而像是唠叨。第三卷、海客谈瀛洲本卷小说再次把矛头对准了作者最为熟悉的知识界,并非常丑化地写出了一个恶霸式的学阀霍老。霍老是一个革命者的象征,但他的一生并不光彩,他参加革命的动机,是因为他的身为民兵队长的父亲虐待他的母亲,忍无可忍之下,他伤了父亲,逃了出来,参加了革命。在作者的笔下,那些最基层的如民兵队长这样的革命力量,都是没有人性的禽兽。这一段痛苦的童年往事,为什么没有在霍老的心里产生一种人性的光芒?作者显然没有作出解释,作者只是一味地发泄对掌控着学术空间的权威者的仇视情结,不惜把道德沦丧的污水泼向霍老。相形之下,主人公宁珈的童年也有着一样的不幸,一样的出走,一样的得不到父亲的爱,但是,为什么文中的“我”却充满着人性的光辉,是什么造成了霍老的变异?一部小说不写出人物的心理历程,却夸大一个人物非人性的成份,直到使他变成一个耸人听闻、匪夷所思的怪兽的形象,这只能说是人物刻划的失败之处。在小说里,“我”、纪及与霍老冲突的过程,源自于我们两人受命为霍老写传记,正是通过这一了解霍老的过程,揭开了霍老的不学无术的根底。连作者都无法解释为什么霍老这样的学术流氓怎么会爬上了这个城市的学术权威的地位,只是概念化地说,起用他的目的,就是为了激怒知识分子。一个政权启用一个人,就是为了激怒知识分子,这是作者的概念化的发现,也是作者标识出的挑战政治权威的一个理论,但这个理论能成为说明庸人被抬举上去的真正动机所在吗?显然这是没有说服力的。但作者是按照阶级斗争的理论来构思他的小说中的冲突的,他需要按照这一铭刻在他脑海里的深刻的理论体系,来编排霍老存在的动机。纪及后来写了一部书,就是本小说的题目名,这本书,究竟讲了什么,小说语蔫不详,反正小说只是告诉我们,这个学术文章引起了轩然大波,使得小说里的霍老围绕这个学术论文展开了疯狂的围剿。这种情节,似乎是一种政治理论文章所产生的漩涡在学术理论界的映射。但是这种冲突,放置在政治理论体系上还是可以成立的,但是用一篇学术论文可以上纲上线到“原则性问题”,则使人无法理解。总之,霍老那一帮,指责纪及利用海外舆论,拉帮结伙,别有用心,动机不纯,用心险恶,施加了纪及以很大的压力。而作为正义的一方,就是纪及,“我”及吕擎。中间还有一些文革样板戏中所出现的骑墙派,他们不发表意见,却像墙头草一样,随意转向,如小说中的那个代表学术良心的秦茗已,最后站到了霍老的那一边去。这完全是一种学术的不同见解的争论而已。但是,作者需要用阶级斗争的理论体系去描黑这一切,于是霍老在学术上的无知,被作者作了丑化般的揭示之后,更是写出他的匪夷所思的生活作风的无耻与丑恶,甚至这个老学者无师自通地引入了最时髦的黑社会。于是我们在小说里看到了一连串,令我们惊愕无比的妖魔化的图景。霍老好色,这种好色,却美其名为采阴补阳的双修。他与一个叫桑子的女人,在一个近似于淫窝的地下室里沐浴,按摩,做SM,还要霸占一个来自于农村的年轻女孩王小雯,作为他的采阴补阳的伴侣。小说对这一段情节,采取了一种通俗小说都望尘莫及的淫荡的描写,作者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个位于地下深处的有供水设备、有庞大浴室、有供暖体系的独立空间,作为霍老纵情声色的场所,在这里放荡着肉体,纵情着欲望,复活着中国古代的色情术。这种描写是一种现实主义吗?完全是作者内心深处的夸大其词的色情想象。而更不可思议的是,在霍老与桑子进行肉体修炼之时,两个人却夹杂着政治术语,进行着看起来似乎直指政治虚伪的讽刺活剧,然而却加倍地证实了这一段情节,源自于作者在攻击一个政治意义上的人物时,采用了最无聊的最失真的色情低级趣味。用色情来贬损人,这是中国文人无师自通的传统,而作者炮制出的这样一个超级的地下淫窝,正反映了作者作为寻根派的深刻的内心积淀。在小说里列入多个章回的霍老的自传里,也充满了过于明显的自我反讽,为了达到讽刺霍老的目的,这个自传显然是一种拿自己之矛攻击自己的战术。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在自传里,如此露骨地透露出他与桑子到海岛上,如何去探访采阴补阳术,如何衣衫不整的,这完全是一部弱智者的自传,如果真有这样的自传的话。作者为了达到丑化霍老的虚情假义的目的,不惜以小人之心,度另一个作者定性出的小人之腹,令这部自传通篇没有任何的现实意义,而完全是作者丑化霍老的工具,因为任何一个有一点常识的学者,都不会像作者所设计的这篇自传那样,露骨地展示自己的色欲历程的。这反映了作者不是秉承着现实的真实性原则,去如实地反映人性,而是继承了文革的遗风,罗织罪名,借个人之口,达到贬损其个人的目的。这种作为,出现在今天,实在令人不耻。霍老除了涉黄,还涉黑。为了守住他的肉“鼎”王小雯,他动用黑社会,来对付与王小雯心心相爱的纪及。这也使小说涉入到一个非常荒唐滑稽的俗套之中。纪及与霍老是学术之矛盾(当然这个矛盾是什么,小说始终没有说出,作者也没有兴趣或者说没有能力,炮制出一个真正的学术冲突。),但是作者无法在这个矛盾上写出真正的碰撞性,很快就转入了两人之间围绕一个女人的肉体冲突上来。纪及与王小雯都来自于东部平原,倾心相爱,但是,王小雯是霍老的练双修之“鼎”,属于禁脔之列,岂容别人插手,于是“我”、纪及及吕擎这所谓的正义的一方,总时时感到有黑社会的威胁,走路时,总有车子突然而至,时刻有生命之虞,这时候,霍老的力量便不是学术上的恶霸,而成了一个黑社会老大的身份。这也使得小说成为一个政治幻想小说,想一想,一个学霸,一个色鬼,他会不会去动用黑社会组织去维护自己,值得用暴力去维护他至少在理论上绝对的威权吗?应该说暴力也是有代价的,一个集团启用暴力,会思考一下这种暴力所带来的代价问题,从最常规的想象来看,一个出入于城市上层人物的经营着学术大厦的霍老,有必要用他完全不能承受的黑社会的暴力去维护那个根本没有受到多少威胁的地位吗?这是小说的缺乏基本的逻辑性的幼稚的体现,但作者信誓旦旦地说明着,霍老是学术与黑社会的双重代表,以此达到彻底地击垮霍老的目的,但也无形中令这个人物缺乏基本的现实合理性。另外,小说中的娄主编,也在作者笔下变得暧昧十足,周旋在男人之间,连“我”也在这个女人面前情不自禁。而实际上娄的女儿都已经近三十岁了,把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写得如此色欲横流,反映了作者对女人的认知程度相当的低浅。回顾小说第一部“家族”中,作者把宁珂对阿萍奶奶的依恋成份,也写得暧昧十足,都可以看出作者抱着一种贾宝玉式的对待女性态度,是凡是女人,在作者的笔下,都是永远发散着魅力的。第四卷、鹿眼本集中的鹿眼,喻示着一种童年的纯洁,而这种纯洁在进入世俗的现实生活中都不存在了。本集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父亲与“我”的关系,是对主人公童年生活的全面回顾。这一部与前几集有着相似的特点,就是将童年生活与现实世界交织在一起。在这一部中,是通过“我”回到故乡,勾勒起童年的生活及故乡土地上现实的世界,完成了作者习惯的将往事与现实对比地交错呈现的叙事风格。这里面最耸人听闻的情节,就是作者将一起近乎是乱伦的性骚扰事件,当成了一件爱的由头,在小说里迹近肉麻地吹捧与鼓吹。“我”小时候,因为受父亲案情牵连的缘故,而在学校里受到歧视。一位音乐女老师不知出于何种目的,也许是出于同命相怜的道理吧,一直袒护“我”,卫护“我”,使“我”对她产生了依赖感。后来,她以小屋周围经常有神秘的欲行不轨的人影出现,让“我”晚上陪她同睡。于是与女教师睡在一个床上。作者隐约地写出了在床上发生的事情,“我”吸吮她的乳房,而她抚摸“我”的全身,在作者的笔下,抚摸是一种特别的指代性的名词。这期间发生的事,是显而易见的,正是一个年长的女人,对一个少年的性诱惑。但是这一事件,在作者的笔下,却进行了美化,显然在作者看来,这一事件,对于少年来说,是有益的,所以,作者掩盖了这种超越常理的关系所能给予心灵带来的危害,反而强化了这种关系对于童年痛苦的拯救与治愈。后来女老师因为终于没有逃脱掉别人的奸污的命运,而离开了学校,从此与“我”分开了。在女老师的最后的自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少年的“我”是怀着一种强烈的性爱的,直接把“我”称为“我的男人”。这个女老师的设计,实际上是作者的一种自恋的结果,暗示着在童年时代起,“我”的魅力与核心地位,就足以让一个女老师献出自己的肉体,在母亲与情人的混合的边缘,满足一个少年的精神与肉体的渴求。而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个老师在离开学校之后,竟然一直怀着对少年的梦想与期待,甚至一辈子都没有结婚,在最后的倾诉中,还在等待着“我”的回来。这完全是一种男人要求女人的从一而终的可耻理念的活生生演绎,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某种霸道与野蛮。在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到,宁珈可以接触到很多女人,但作者对女人的要求,却是相当的严苛的,那些有着多个男人的女人,被认为是道德败坏的,比如庄周的妻子就是如此。但是,“我”却可以和别的女人情不自禁地发生亲吻及搂抱的接触,并被沾沾自喜地进行美化。在女老师离开后,“我”的艳遇继续涌向自己。一个少女与“我”在海边发生了肉体的接触,小说里点到为止,在关键时刻她的疼痛,阻止了进一步发生的可能。多少年后,这个有着鹿眼一样的女孩,成了医院里的一个主治大夫。她失去了童年时代的鹿眼般的善良,而被染上了生活的污水。这个形象带着一种匪夷所思的怪味想象。在小说的情景中,似乎离开了“我”的世界,就是肮脏的,可耻的,下流的,“我”绝没有进行相应的自我忏悔,如是否是自己在少年时对她肉体接触的尝试,导致了她的日后生活的堕落。《复活》在这一点,显然比作者诚恳得多。小说写道“我”离开后,女孩就与她的表哥同居在一起,流浪在外,直到表哥离奇地死去。作者写出了这样的疯狂的女子,但究竟出于什么原因出现这样的女孩,作者却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与解剖。在这里,作者采取了一种变形的手法,对女孩的生活演变作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处理。她的离奇的经历,又是如何实现了成为一名医生的跳跃,小说显然缺乏说服力。在医院里,她也处于饿狼一样的男人的包围之中,这也是作者的一贯倾向,是凡在宁珈不存在的地方,男人都是像色鬼一样,随时欲吞噬女人的。但是,作者在这时候自恋情结再次发作。前面把女孩蜕变写得相当的可怕,但是,很快这个女孩在“我”的面前,迫不及待地寻求“我”的安慰,表达她的强烈的爱意。于是作者在这里获得了一种拯救者的快慰,一种男人超越女人之上的俯视的乐趣。与这种过去的事件相对应的是小说里写到一家公司,从事着勾引少女与少男的经营。小说并没有详细地描写这个公司的具体流程细节,但可以隐约地读出,公司是通过现代的网络传媒在实施这种性侵犯的,但正可以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在妖魔化网络的同时,也显出作者对现代网络的无知。似乎小说中的少男少女一进入公司的摄像头,就接近了性侵的边缘,这是无论如何说不通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个名叫廖若的男孩,出于嫉妒,用毒药伤害了另一个少年骆明。廖若为此精神失常。联系到现实与历史,本集探讨的少年的性侵害的问题,特别是男孩的被性侵的问题。而奇怪的是,“我”与音乐老师的关系,也属于这种性侵的性质,但在小说里却被讴歌与美化,这也是小说自始至终给人一种震惊的感觉,使人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作者对医院与公司的描写,简直就像是一个淫窝,固然这里面反映了一点现实,但作者很快把诸种丑恶,都归结到性侵犯这一作者最感兴趣的戏剧冲突点上,便破坏了情节的真实性,因为事实上,现实中很多丑恶现象,并不一定是性侵害可以简单化地进行归类的。作者把人性在侵害别人与被侵害两个层次上进行了简单化的分割成黑白分明的两类,从而组成了小说中的壁垒对立的两个世界,反映了作者的道德评价,取代了社会生活的错综复杂性。这可以说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幼稚性思维的体现。这使得作者小说里的世界被分成两类:一类是由宁珈为核心的,是由爱支撑的肉体接触。另一类是各种男人对女人的强取豪夺。把宁珈之外的所有的男女关系,都看成是一种权力与金钱对女人的侵吞,然后作者在这里愤愤不平地控诉金钱与权力,便显得相当具有学究气,对人性的深刻认识与把握,也就一无所有了。其实很多情况下,在性问题上,男女之间出于各自的利益与目的,很难分清这种关系中是谁处于野蛮的一方,投怀送抱与潜规则恰恰反映了这种关系的复杂性,但作者一律简单化地把性侵害的主体送给了男方,并以此发起作者对社会的控诉。这样的社会认识,只不过是一个没有真正接触到现实生活的闭门造车者的臆想而已。从这一个角度讲,一个旅行者固然能见识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但是,由于他永远是对生活采取一种观望的态度,所以,他们难以体味到一个群体长期相处之后,并没有人性上的熟是熟非,而呈现出一种极度混淆中间状态,而写出这个群体的犬牙交错的人性的细部,才可能真正地表现出生活的真相。作者不断地从城市到乡村,进行着他的皮毛性的观察,所看到的世界,都是表层的,浅薄的,根本无法触及到真实的针锋相对的生活,虽然看起来作者写了一些社会流行现象,但却是浮于外表的。广度达到了,但是深度上几乎没有任何地方触及。第五卷、忆阿雅本集的情节,没有什么新意,都在前面的小说里已经交代过,不过本集中又描绘了一番。内容相当的空洞无物,从结构上来看,仍是前几部的惯例,也就是一方面是童年的事情,一方面是现实生活。在童年的生活中,加进了一个陆阿果,她当年在园林里,剥夺了宁珈少年的童贞。今天,她依然活跃在宁珈的生活中,串起了过去与今天的历史。前面的那个糖果点里的凹眼姑娘,也有与“我”在童年时相识的情节,上一集中的那个菲菲,与“我”在船上有过肉体的接触,而面前的这个陆阿果,是另一种类型的女人,不是那种童年时的相爱的女人,而是一种施加于“我”肉体侵犯的女人。与前几集的几个儿时的女人一样,这个女人再次进入“我”的生活。而作者笔下的女人,都是脸谱化的,童年时代是天真的好女人,那么,之后也会是好女人。像前一集中的菲菲,小时候是很善良的,有着一双鹿眼的,后来即使在城里经受过那么多的打击,但她依然本质是好的,与“我”是能够取得沟通与谅解的。本集中的陆阿果从“我”的童年时代起就是一种丑化的形象,那么直到现实进行时,依然是可耻的,恶劣的。在本集中,又出现了一个丑恶的大老板——林蕖。正是他雇佣了陆阿果,让她负责一个担负着奇怪使命的娱乐场所。林最后被揭示出是一个糜烂的人,正是他占有了年轻的姑娘白鲸。而白鲸是阳子迷恋的女人,就像“橡树路”中“我”迷恋的那个凹眼姑娘一样。小说最后揭开的就是阿蕴庄的真相。小说里“柏慧”的情节,在小说里发育得并不充分。只是把前几卷小说里一笔带过的情节,再次进行了扩展,但里面并没有多少与柏慧如何相识的细节补充,所以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或者是作者不屑于描写那种逐渐发展中的爱情进程。柏慧在小说里是被宁珈推开的。多少年后,宁珈自恋地认为,她很不幸福,一看到“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吻“我”。这是男人最快意的时候。一个作家的最大的本领,就是可以在文字中让女人臣服于自己的化身,唯自己为天下最好的男人。但是这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自恋病的发作而已。这样的小说能有多少深刻的人性认识吗?本集里对“我”与父亲的描写,有了更多的深层次的补叙。写到“我”为什么要离开家里,又如何在山里独自流浪,父亲如何蒙冤,如何受到迫害,将前面几卷中语蔫不详之处,进行了补叙,但是已经无法提供更多的吸引人的新鲜之处。毕竟这个情节在前面已经定型了。因此本集中的故事,显然特别的松散,没有完整的主题。而且小说与上面一卷中回到家乡时揭开的谜底,有冲突之外。本卷情节似乎在时间上应该在前一集之前。因为前一集已经解决了骆家夫妇的真相问题,而本集中只字未提此事。小说里的阿雅的意象,也显得牵强附会。这阿雅似乎是一种河狸鼠之类的生物,按上了一点神话传说的东西,但是并没有一以贯之。本集中的人物刻划都是断断续续的,柏慧的形象很不完整,而柏父的虚伪学术真相的揭开,显示出作者一直对假学究的想当然的批驳兴趣。作者由于受生活阅历的影响,把社会上的最可耻的人,都集中在知识分子这一队伍中,作为批判他们的杀戮场,但本小说里对柏父的仇恨,更像是一个被陷害的心眼小的男人的报仇之举,因此,看起来,缺乏公正性,而柏父的那种不可思议的假学术,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都是无法自圆其说的。只能反应出作者用概念化的教条来泄恨而已。第六卷、我的田园本小说同样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当下的情节,主要是种植葡萄园的故事,其中夹杂着作者始终离不了的情爱的纠葛,另一部分是一个历史的疑团或者谜案。查了一下资料,发现同样标题的小说,早就在作者的作品里出现过。《我的田园》这本书,有一本是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只有十九万字左右,主要情节只到了十六章,后边就没有了,据作者的介绍,可能是一部长篇的上部分。后来,又出现了一个叫《我在高原》的小说,里面的情节,与本小说绝大多数都相似,也是种植葡萄的经历,字数也相差无几,但里面没有毛玉的情节。因此,与作者过去的这个同一内容的小说相比对一下,作者在把本部小说纳入到他的十部作品中的时候,加入了由第一部“家族”决定的历史的因素,使小说统贯到一个家族的整体情节中去。这样一来,小说中的后加入的这一段历史的情节,便显得相当突兀,令人感到有一种编造的痕迹。在当下的情节中,作者主要写了“我”如何种植葡萄。这里,“我”比上一部更强烈地表达了对肖潇的爱意。文中“我”的年龄,在四十岁左右,继续像前几卷一样,反思着自己为何要不停地奔走,而在本集中,直接道出了奔走的原因,实际上,很简单,就是对死亡的恐怖,一直想通过不断地奔走,来获得人生的充实。这也是“我”回到家乡去种植葡萄园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种植葡萄,根本无法弥补内心的空虚,“我”实际上需要的是一个女人的不断的滋润。联系起整个长篇小说来看,“我”一直需要与索求的是女人的爱,从小时候的音乐教师在床上的爱的启蒙,到小菲在破帆船上进行的肉体的尝试,直到流浪的时候,所遭遇到的各种形态的色欲勃发的女人对“我”的侵扰,直到在大学里柏慧与“我”的相爱,作者描写的所有的环节里,都少不了女人的爱与滋润。在四十多岁的时候,“我”依然抱着一种对女人的想象的兴趣,把自己所属的年龄认定为老狐狸的年龄,交待出了自己本质上的色欲的真相。所以“我”在奔走中获得了葡萄园,而小说似乎也在暗示着,之所以到葡萄园来,是因为在园艺场里,见过了可爱的女孩肖潇,这个原因,若隐若现地出现在小说中。当“我”把葡萄长成功的时候,觉得可以向她展示自己的能力了,于是就发出了向肖的邀请。开始的时候,“我”对肖的关系一直掌控在友情的范围里,尽力把这种忘年友,想象成是一种志同道合,但男人的欲望,迟早要露出狰狞。这时,小说中另一个后插入的重要人物毛玉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她让“我”与肖喝了喜药,一种近似于春药的东西,立刻两人的欲望如火如荼,走出房间之后,就激情拥吻起来,然后来到肖的房间里,在黑暗中,她脱了一个精光,下面发生的事情,可想而知,这时候,突然拉亮了灯,于是,理智战胜了情欲。作者在这里把两个人的相差近二十岁的乱伦关系,通过一个春药的外在刺激元素给激发起来了,推卸了“我”的理智的责任,这反映出作者对人物投身到非道德的情欲之中的时候,采取了一种自恋式的辩护。好像其他的诸多首长、村头对女人的跨年龄的侵犯,是通过一种纯粹的暴力与权力的作用来完成的,而“我”同样在做着这些行为的时候,却是因为一个无是生非的巫婆式的女人的春药所致,把乱伦与性侵犯归咎于外来的药物,从而使“我”有效逃脱了道德的抨击。作者采取了两种方式,一种对外面的性侵犯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指责与抨击,而很多加诸于这种抨击的人,都是一些学术上的败类,可以说,作者笔下的恶人,都是一些色鬼,而另一方面对自己与那些色鬼如出一辙的色的欲念,却归因于外因,让“我”逃避掉色鬼的帽子,这种对已宽容,对别人严格的极其明显的自辩状,令小说的客观性严重受挫,可以鲜明地看到,作者在对“我”有利的地方,百般辩护,巧言令色,而对作者看不惯的权势者、学术权威,进行道德的污蔑与中伤。在接下来的情节中,“我”生病了,于是像一个被娇惯的小孩一般,要有心爱的女人陪着,还要索要肖潇的那种肉体的陪护,使得肖无奈地不得不变了脸,而恐吓面前的这个厚颜无耻、贪得无厌的老男人,说不是曾经发过誓的吗?之间是当兄妹的吗?于是,这才制止住了“我”的那种得寸进尺的对女人的觊觎的贪婪。在种葡萄的情节里,作者也没有忘记进行一番对“我”的自恋式的美化。他把一个葡萄园的劳动场所,美化成了人间天堂,鼓额是一个贫穷农村的女孩子,在作者的笔下,她在园子里干活,奉献了自己的劳动,地主拯救了她,她把自己的命运完全挂靠在这个园子里,担心着园子里的收成与未来。甚至这个女孩还对“我”怀着一种对主人的暗恋的成份在内,这种感觉,肖潇已经感受出来了。这种关系,在作者笔下的另一种关系下,就是庄园主或公司老总对这个女孩的贪婪的性掠夺,而“我”在小说里,却假惺惺地对这个女孩保持着距离,生怕这个女孩过于热情地投怀送抱。好像一个在“我”的手下奉献着劳动的女孩,恨不得随时就会向“我”奉献着肉体似的,这是一种多么可笑的自恋。在作者的叙事体系下,是“我”让鼓额过上了人的日子,是“我”拯救了鼓额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家庭,而在小说里,我们根本没有看到,为鼓额的父亲改变过什么,也没有给鼓额更多的金钱,让她能够改变家庭里的贫困,“我”仅仅是每月给予鼓额一点工钱而已,就是这么一点微薄的薪水,竟然可以让鼓额死心踏地,这只能反映出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社会的状况。这种对雇佣工人的过分自我感觉良好的自恋式想象,只能反映出作者的一种骨子里的小家子气。在前台的情节里,我们看到,一个叫罗玲的女人,勾引了一个才十八岁的干活的男孩肖明子。这个情节,在前面的故事中,多次出现过。成熟女人对童男的诱引,在作家笔下,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并竭力加以美化。而实际上,一个园艺师会去勾引一个私营农场主的打工仔吗?至少我们在现实中是难以想象的。这个情节的出现,与前集中“我”与音乐老师的乱伦接触有着相似的肌理。这是前台的情节。而在作者适应整个书的整体架构而新加入的历史恩怨的情节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真相的出现。在本小说中,我们看到了前面《家族》中都没有提到过的“六人团”案件。这个案件本来与“我”的父亲没有关系,因而不在前面的描写中,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本集中,这个“六人团案件”如此重要,决定着小说里的历史背景部分的重要走向。这个案件对小说的现有结构的加入,戳破了原小说本身尚完整的故事脉络,使小说显得相当突兀,就像在一个言情与言欲的小说里,非要加进阶级斗争的故事冲突一样,那种不伦不类的感觉,是必然的结果。小说的开头,根本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小说里还隐伏着一个对历史迷津试图揭开的主题,因为原单本小说架构中就没有这部分的内容。作者去种葡萄园的动机,至少有一个是因为追求那个可爱的女孩的缘故,但是罗玲的出现,把“我”也裹胁到对父亲历史之谜的追踪中去了,这个罗玲的形象的用意,改变了作者的动机所在,这使得一旦罗玲出现,“我”就会被卷入到历史中去。这种对历史真相的追踪,应该是“我”的一种自觉,但是在小说里,由于这是作者的后来产生的一种意图,无法改变原小说的发展趋向,所以,“我”的那种对家族命运的关注,是完全被别人激发出来的,与前面的要死要活的那种深沉的思考,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这正反映出这样的小说在整体结构上照应的捉襟见肘。这使小说显得相当的滑稽。就像文革期间的小说,非要加入一个阶级斗争的线索一样,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在“六人团”的事件中,我们看到的真相,没有任何背景,任何来历,就是一个纵队的首长,下令处死六个支队的首长,而他身边的电报员姑娘因为知道了秘密,被他追杀。这个姑娘不得不逃出了纵队,投靠了一个武林高手,但这个首长竟然动用了土匪的力量,劫持了这个姑娘,杀死了她投靠的那个高手。奇怪的是,这个首长兴师动众地做到这一点之后,竟然没有杀了这个姑娘,而是与她达成了一个不说出真相的默契。于是,这个战士姑娘隐名埋姓成了巫婆式的女人毛玉。后来这个首长竟然派出自己的外甥,就是太史来监视这个毛玉,算一算,这之间相隔多少年?首长大开杀戒的时候,应该在上世纪的四十年代,而“我”种葡萄的时间,应该在八十年代,这之间相差了四十多年的光阴,这个首长,竟然还在追踪着当年的那个知道所谓秘密的电报员,还派出了自己的外甥,来到穷乡僻壤,专门纠缠着这个电报员,这样的情节,说给谁听,谁能相信?但作者竟然煞有介事地这般写来了,愣是把一个现实意义上的种葡萄的题材,给拉扯进了可笑的神话般的超现实的故事之中。这个首长在作者的历史知识几乎为零的描写中,就显得相当的不真实,说他对电报员的胸脯偷看,整天只会在屋里踱步,整天阴沉着脸,带有相当的丑化性。他有最终决定权,所以他杀了三个首长,及相关连的部队上的人,而其中老场长没有被杀,来到了这里,与毛玉进行接触,后来场长又被调走。说明这个案件一直没有平息下来,在纵队的历史中,首长所作的一切,怎么可能一点没有痕迹暴露出来?他将这种行为归咎于别人所作,从而逃脱了对自己罪行的清算,这倒使小说变成了一个潜伏的阶级敌人的故事。而这个六人团案件,与“我”父亲的冤案根本没有关连,但“我”父亲属于哪一个支队,小说里都没有明说,小说只是含糊地说,因为父亲同情六人团案件,所以受到牵连。既然如此,罗玲对她的母亲的前夫,就是六人团中的受害者的追访,怎么可能会找到“我”身上来?因为作者都明说了,“我”父亲与六人团案件没有交集。于是小说也难以将“我”父亲与六人团的事件交织在一起来,不得不凭空地让毛玉成为情节的关键转折力量。她除了说出六人团案件的线索外,另一个线索就是飞脚拐走了小慧子,这为“我”找小慧子提供了情节动力。毛玉在四十多年来逃出革命阵营的情况下,竟然能够知道飞脚在城里的去向,而“我”却无法找到,这样的情节合理吗?而作者仅仅因为毛玉提供的片言只语,立刻认定飞脚就是导致外祖父被暗杀的真正的凶手,而且立马愤世嫉俗地开始上门讨债,把飞脚的儿子与女儿,都进行了一番妖魔化的描述,然后又竟然一出巡,就巧遇了飞脚的遗孀小慧,并认定飞脚当年是劫持了小慧。其实从飞脚这么多年来,与小慧坚守下来的状况来看,并不能就说飞脚在道德上的缺陷。而把一个大宅中的丫环拯救出来,这完全是一个包括《家》在内的小说都加以首肯的时代进步现象,但现在却在作者的恶意叙述下,先验性地把飞脚作为一个混入党内的奸细来表现,实在有一点幼稚而可笑,更透出观念的陈腐。毛玉与现在的种葡萄的生活的关联,就是她用迷药,促进了“我”与肖潇的感情,这是历史线索与现实生活唯一的横向的联系之处,但这个情节同样是令人恶心的。毛玉最后站出来说出真相,就是因为首长去世了,她从广播里听到了。但是,首长就是一个单个存在的人吗?小说无暇顾及了。于是在小说里确定下的一个理念,就是战争年代的奸细,才是导致建国后人揪人的真正原因,也就是说,在战争的概念里,阶级斗争并没有消失,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小说中的毛玉有一句话:战争还没有结束,正反映了作者心中的一种奇怪的理念,一种陈旧的阶级斗争的根深蒂固的理念,这使人想到同样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冬天里的春天》,这里面也有一条当年的女游击队长被害死的凶手是谁的谜团,可见,作者的思想意识,与二十多年前的小说几乎是如出一辙的。几十年如一日的陈腐理念,加诸在中国文学身上,这是不是一种悲哀?第七卷、人的杂志本集中的主体故事,是上一集的葡萄园种植的后话,即描写了用葡萄制酒、办酒厂的过程。在办酒厂的同时,“我”不知为什么,总是对办杂志很感兴趣,办起了一个叫人酸掉牙“葡萄园纪事”的刊物。搞不明白,为什么之前“我”在杂志社的时候,却想辞掉职务,最后,在开办葡萄园的时候,又拾起了办刊物一事。唯一的办刊物的优势,就是能够掌握一个话语权,而这个话语权的好处,就是能讨得女人的青睐。因此,本集中“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建酒厂,兴办杂志,而这两样创业的好处,就是得到了一个女子的喜欢。建厂办实业,能带来实惠,兴办杂志,能掌握话语权,钱与话语权,对文学青年是大有诱惑力的。于是在本集中,我们看到了作者塑造出的一个虚假的淳于黎丽的形象。在作者的笔下,凡是“我”一出现,必定会讨得所有女人的喜欢。从幼年的老师,到女同学,直到学校、工作之后不停遭受到的艳遇,令“我”收获了无数的女人的芳心,心中擒获女人无数。而这一次结交上淳于黎丽这个女人,“我”的手腕完全是一种邪教式的手段。“我”无意中从一个古董贩子手里得到一本秘籍,上面记载着莱夷古族的信息,然后就斩钉截铁地下了判断,认为自己就是莱夷古族的后人,所以得出这个印象,是因为自己的血脉中总有一种奔走的冲动。而淳于黎丽所拥有的姓,也让“我”确定她也是莱夷族的后人。于是,作者想象着“我”与淳于黎丽这个超美的美女,有着相同的家族的血脉,无形中有了一种由历史命定的缘分,于是之间心心相印,萌生爱意,“我”还能够努力克制着,而淳于则痛苦不堪,努力抗衡着爱对于自己的折磨。在作者的笔下,当年的正当青春年华的女老师,对一个尚在小学阶段的孩子就恋恋不舍,与这个孩子同宿共眠在一起,而当“我”四十多岁的时候,又有一个小学老师,对“我”默默地爱得死去活来,再也无法在生活中寻找到正常的爱情,嫁给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处长,目的是通过对自己的自戕来达到对感情的扼杀。这两个小学老师,一个对孩童的“我”,产生了迷恋,一个对进入中年的“我”,恋恋不舍。而这两个老师的最终去向,一个是藏身大山深处,向往着进入高原的“我”,一个是去了高原,回首着痴恋着“我”。在“我”从幼年到中年的漫长的时光里,作者设想出的“我”,始终对女老师有着不容置疑的杀伤力与诱惑力,使得这些女老师再也无法正常地选择自己的爱情。这究竟反映了作者内心里的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反映了作者自童年起就无法满足的对女老师的意淫情结?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作者设想出的这两个女老师的形象,无疑是令人反感的,也让我们不得不对小说中的人性与情节产生怀疑,我们不得不认为这种叙述是缺乏诚意的,是把自己意淫的一些事实,当成了真实来描写。这也导致整个小说给人一种虚假的编造之感,使人感到整个小说就是为了满足作者那种幼稚的自恋情结。“我”与淳于黎丽的关系,完全像是邪教中的教主与教众之间的关系。教主认定某一个女性是他的前世的情人,之间有着一条命定的难以脱离的红线,并借着这条红线,打破地位与年龄的差距,获得女人的灵魂与身体,这是邪教教主所干的事。本集中的事情同样是荒唐的,“我”认定妻子是属于鱼族,与自己不是同一族,所以这为同床异梦提供了理由,而与那个小学老师却是同一族,这没有任何的考古学与文献学的证据予以支撑,连一份开始的莱夷古族的秘籍,最后也不了了之,这实在是冒天下最荒唐之大不稽。另外一点,在本小说中重要的故事发生地葡萄园里,与上一集的氛围完全是脱节的。在上一节中,“我”在园艺场里有一个知心爱人,并在春药的刺激下,两个人激烈拥吻,差一点发生了肉体的关系,但在本集中,这个人物也就是肖潇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我”把自己的欲望转嫁到了一个新的女性淳于身上,而把肖潇给略去了。“我”对淳于同样的故伎重演,以兄长之名,扼制住她对感情的进一步索取,从而把她推到了一条绝路上去。在作者的笔下,“我”在淳于、肖潇之间,都是像上帝一样,对她们拥有独一无二的权威,这两个女人除了“我”,就没有一个值得她们相爱可以配得上她们的男人。这本质上也是作者的自恋的发作而已。在本小说里,作者总是把“我”所犯的一些丑恶的事,归咎于别人,归咎于社会。比如酒厂失败,这个源头应该是酿酒师武早的精神缺陷,在小说中大部分的文字交待中,都认为是他的离婚的妻子象兰对他的伤害,但在后来,又说出他在出国时与一名外国人曾经来往密切,回国时受到审查达一年,遭受到肉体的迫害,这才是他发疯的原因。不知这样的情节,是何时发生的。武早的发疯,也使他主办的酒厂面临着危险,所以,酒厂的失败,虽然没有与武早有直接的关系,但武早的发疯,受到的迫害才是真正的酒厂危机的源头。小说里还通过武早的交待说,酒为何得了破败病,是因为那些破坏的人,在设备上使用了金属,导致了酒的破败。这直接将经营上的失败,归咎于组织与政治上的破坏,一个经济上的是非,又划入到政治上的控诉中去了。这是作者的叙事惯例,说到底还是一种阶级斗争理念的借尸还魂。另外,“我”办杂志与李大睿的合作,变相地纵容了黄色书刊的发行,这是“我”同意与他合作的,但是当当地文化部门查起来的时候,“我”却推的一干二净。明明当时知道对方的合作别有用心,但为了贪图获得的好处,还是为虎作伥。事情爆发后,又呼天抢地,连连叫冤,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在本集中的所作所为,已经是属于作者前面批判的一种恶的范畴,但是却拒不承认这一点,把责任推御得一点没有,这完全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行为。所以,对自己有利,就竭力美化自己,自己干的坏事,则竭力推托,这就是小说中蕴含着的一种虚伪。第八卷、曙光与暮色本集的情节,基本是前几卷相关内容的重复。其中本集的主题“曙光与暮色”,出自于老教授曲涴对妻子淳于的信中。象征着两人的年龄之间的落差,但这究竟叙述着什么,不得而知。小说仍然是分成当代与过去两部分。在当代的情节中,“我”从葡萄园的种植失利之后,回到了城里,没有工作,被介绍到一个黄科长那儿。黄科长应该属于一个老干部,是前面的某种投机革命、充满着色欲的老干部的一种翻版,几乎没有什么新意。比如,黄科长研究催性的食物,并自称亲自体验过这种食物的药效,同时,小说中还引用了黄科长所写的恶心的色欲横流、带着丑化性质的自传,与前面的霍老部分完全的类似,一方面沉湎在纵欲与色情之中,另一方面,却把这些色情情节,不打自招地在自传中写了出来。作者带有一种强烈的丑化这类老干部的动机,但是却把他们拉入到同一类型的用道德进行评判的流程中,使人一眼就看出这里塞着作者的泄愤的私货,从而丧失了文学的真实性立场,使人对这些太过明显的漫画式的人物,产生条件反射式的排斥情绪,也正是在这里,作者所制造的世界给人一种过于虚假之感。从黄科长的诉说中,“我”感到了他与飞脚的经历极其相似,也出入过当地的一个绅士之家,曾经来到与土匪交锋的黑马镇,但是,他与飞脚的年龄不相似,受这一点触发,“我”再次来到东部,查访黄科长的历史,但是,并没有发现黄科长有什么罪大恶极的行为。因为黄科长在小说里只能说是一个影子,这一个线索并没有交待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历史秘闻来。“我”到东部去的另一个原因,是寻找庄周。在前一集中,“我”没有收留庄周,导致庄周失踪,在本集中,从阳子那儿听说了庄周在东部大山里打工,于是,便来到了东部的山里,一边打工,一边寻找庄周。阳子提供的庄周的线索,是小说的逻辑线索,但阳子是如何知道的,小说是无法自圆其说的。在打工的过程中,作者再次自恋地写到自己是如何得到女人们的青睐。其中包括一个四十多岁的农妇小怀,另一个是失去了男人的寡妇,被工地上的大掌柜占有的女人。小怀的最大愿望就是让“我”来抱抱,而那个漂亮的年轻寡妇,把“我”看成是救命恩人,相约着与“我”一起逃离非人的地狱。在作者的所有的情节中,都充斥着对“我”的强烈的自恋,只要自己到达一个地方,便会得到所有的女人的青睐,特别是那些低层的流浪女人,无一不是向自己投怀送抱。而其它的那些社会恶势力,却无一不是采取霸占的手段,占有这些女人。这种自恋情结,连一个流浪的女人都不放过,实在感到作者骨子里的酸文与可笑。作者是通过丑化与漫画现实生活中的生存状况,来凸现“我”这样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老男人的奇货可居的资质的。在工地上,掌柜是一个色鬼,占有所有的他看上的女人,而一旦他玩腻了之后,就把这些女人送给他手下的其他男人,那些工地成了一个色窝。作者几乎把所有的现实中的打工环境,都看成是色欲的对女人进行侵害的世界,这无论如何都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因为这些打工环境,恰恰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可以耳闻与目睹的,但作者不知出于什么样的理念,或者出于什么样的经历,把这些环境,都表现出是一个混乱的淫欲的世界,这自然会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抵触情绪。在设置出这样的前台环境之后,作者把“我”标榜成是一个出污染而不染、高风亮节、救死扶伤的英雄,四十岁的男人在污泥中散发着金子般的魅力,那些受迫害与污辱的女人,都像朝圣一样地扑向他的怀抱。所以这些情节令人恶心无比,而作者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着这样的结构与人物设计。这是现实部分。在历史事实部分,小说着重描写的是曲涴与淳于的关系。在作者的笔下,一向对老教授有一种鄙视的情结。在他认为,教授们都是一些投机分子,有的是来自于工农干部,被组织安排到学术界,不学无术,由别人代笔,成为泰斗,再不就是曲涴这样的扭曲型的学术。在作者的前后颠倒的叙述中,我们知道老教授曲涴年轻的时候,曾经看上一个印尼女同学,后来女同学突然离开,曲涴遭受了精神上的失恋打击,出国后,也是孤身一人。回国后,对一个女教师颇为心仪,但女教师被年长的讲师手到擒来,曲涴再次蒙受失恋,抱定了独身的打算。他用拐杖来证明自己的儒雅形象,很快得到了他的学生淳于的迷恋。淳于的中学时代的老师对她颇有感情,送她进大学校园的时候,提到了曲涴的学术界地位,从而在她的心目中圣化了他的形象。因为曲涴从一开始就在她的眼光中蒙上了一种光圈,很快她就自愿地投入到他的怀抱中来。而从小说的情节交待来看,曲涴是一个非常性格破碎的人物,他曾经奸污过一个精神失常的农村女,难以说清楚,为什么要写出这样的性格来,后教授用金钱补偿才算了结了此事。曲涴研究的究竟是什么?小说里只字不提,虚晃一笔,作者也逃避了对学术的评判标准,而完全用一种人为的客观叙述来越俎代疱地取代情节叙事。曲涴在反思自己的时候,称他背叛了他的过去的学术思想,而投入到红色主题的体系中来,意味着他放弃了自己的立场。他对淳于的内心倾述中,真实地表达了他对自己是伪君子的定义,那么,这个人物当初遭受到唾弃是很合理的。也许作者是想表述人物的复杂性,指出了当年的被迫害的人,实际上,本身也存在着道德上的严重缺陷与学术上的不足之处。之后就是曲涴在工地上做苦力的情节,直到他逃到深山,死在山中。在工地上,还遇到一个也爱着他的妻子的学生路吟,当年没有得到淳于之爱,因而对曲涴深怀仇恨,但在工地上,他还是体现了一个学生的应尽的义务。而当年追求他的红双子,现在成了工地上的领导,对路吟施加高压,几乎是用一种暴力来占有他,而他因为红双子曾经残暴地虐待一位教授,对她怀着强烈的反感,对她的主动性强奸,竭力抗拒,最终自杀了事。这一段情节同样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红双子的主动性,在小说里被当成是一种复仇,报复自己的失恋,意图通过自己的地位,来获得男人的肉欲之欢,而男人竟然一尘不染,这种生硬的情节,都被一种作者的主观叙事,硬塞给了读者,令人觉得极其虚假。最后,淳于也疯了,她也受到了性侵犯的威胁,这是作者笔下的小说空间里的女性最主要受到的威胁。可以说在作者的想象中,中国是一个危机四伏的淫窝。这完全是一种未介入到社会现实的凭空的想象与书宅里的杞人忧天。本集最大的不足,就是没有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几乎是前几集内容的重复与克隆。曲涴与淳于死于文革的悲剧,构成了整个小说的最主要的故事,但是只不过是对过去交待出的内容的重新描画一遍而已,而更为关键的原因是,作者在情节设置上的过于主观的耸人听闻的想象,令小说的真实性大打折扣,令整个小说弥漫着一股臆造的虚假的气息。第九卷、荒原纪事本集的重点是小白带领民众,发动了一场针对公司的抗争,最后演变成一场暴力性的群体事件。“我”在小说里的角色,只是一种旁观性的角色,观看了小白的行为。当小白被抓进去之后,“我”也被抓,饱受折磨,后来由岳父做了工作,释放了出来。之后,“我”又回到了故乡。在这里,显示出作者对社会矛盾的轻描淡写以及曲意掩饰的虚伪性。面对着矿区塌陷的严峻态势,矿区与公司联合起来,逼“我”把园子交出来,这样它们就可以获得赔偿费。于是,在这个公司里的老总,让“我”交出土地,又派出一个漂亮的女秘书玛丽前来说合,“我”再次显示出不可示意的背叛,竟然背着四哥,把这块土地以极低的赔偿金交给了公司,以此作为对付纠缠的一个办法。而实际上,在“我”的这样作为下,四哥被彻底地抛弃了,也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我”的投机取巧与懦弱无为,在小说里只能作为一个背叛者的形象示人,令人感到很是讨厌。在作者的塑造之下,“我”根本没有什么民主意识,根本没有把四哥当成一个真正的合作者,而仅仅是一个雇工而已,“我”在决定园子的最终命运的时候,根本没有顾及四哥的贴身感受。所以这样的小说,却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我”的那种霸道情结。作为小说重点塑造的人物小白同样是一个缺乏合理性的人物。他本身在北京有着强大的社会力量,他本可以动用这些社会力量,来达到对一个强势集团的改变,但他采用的办法,却是挑拨民众的对立情绪,激发起民众的冲动的力量,从而诱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暴力冲突。“我”并没有对小白的行为进行彻底的否定,只是在“我”深知的无奈局面下,随波逐流地跟着小白走上了暴力冲突之路。当小白把民众的冲动转化为暴力之后,他自己却逃跑了,根本不敢去承担他应尽的责任,至少他可以利用他的社会力量,来为民众的冲动找到根本性的理由。最后,小白又走向了高原,那么,他凭什么资格去走向作者心目中的圣洁的高原?而小白的妻子被一个大官搞了去,几乎就是作者的经典式的套路的再一次复写。在现代社会里,一个高官竟然有如此之大的兴趣,去抢夺小白的妻子,一个戏子,而其妻是因为保护小白不受伤害不得不转手到高官手里,这样的情节合理性,继承了“秋海棠”这类小说的套路,以求得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抨击,但总体上来看,并没有多少合理性的存在,显得极其的虚假。在本集中,李胡子作为一个历史的角色,被提高到神话的地步,他的存在,成为乡民们的精神支柱。但这一人物在前面几集中并没有被置于精神领袖的存在地位,本集中,突然大段描写他的坟茔,他的精神遗存,他的受民众膜拜的兴盛,都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而本集中的那个传说故事,则充满着恶心与不可理喻。煞神老母对东部的破坏,据说是出于对这块土地上的主人合欢仙子的嫉妒,但是她已经把她的血脉及后代安插到这块土地上来,怎么还会动用蚂蚱神与风婆子来破坏东部的生存环境呢?这种魔幻的成份,只能让人感到生硬而难以找到对社会现实的对应性。第十卷、无边的游荡这一集与第二卷《橡树路》有一点相似。情节都是前面的,但是,它把公司的色情产业与首长的色情生活交织在一起,揭露了色情乱伦,在这个社会的无孔不入。金钱的象征——公司利用色情来大赚其钱,而政治的象征——首长利用他的权力,来进行色情的巧取豪夺,而不可思议的是,公司的老总,却运用了他的金钱的权力,干予了政治的权力,拯救了受制于政治的权力之下的女性。在本集中,出现了另一个男性庆连,而四哥这一角色却消隐了。庆连的女友在公司里上班之后,精神失常。而失常,是作者笔下非常普通的一种症候,几乎每一部小说里都出现“林泉精神病院”,如此密集的人物,出现精神症状,已经严重超过了现实中此种案例的密度。“我”为了弄清楚庆连女友荷荷为什么会精神失常,不得不去求助于自己认识的朋友凯平。而凯平的父亲牺牲,救过岳贞黎的命,凯平因而被首长岳贞黎收养。凯平身处在一个政治权力的空间里,他爱上了家里的保姆帆帆,但岳贞黎不同意,于是凯平不得不搬出家中,准备与帆帆一起私奔,但是帆帆意外怀孕,不得不嫁给了岳贞黎的厨师田连连。当最后谜底揭开的时候,帆帆怀的孩子却是岳贞黎的,是岳趁帆帆生病的时候强暴了她,这又使小说再次重演着强奸无处不在的陈腐设置。岳贞黎承包了一个农场,让帆帆经营,以便暗中控制她。凯平为了将帆帆的农场赎回来,到了公司的老总老鹰那里开直升机,但岳贞黎利用自己的权力,强行地剥夺帆帆农场,这时,凯平利用了老总的力量,制止了岳贞黎的行为。小说里的老总被美化了,而且在荒诞的叙事体系下,他的性格前后矛盾。小说里,老总是好人,但下面的人从事色情业,他并不知道。这怎么可能,公司的决策难道不是老总确定的吗?怎么他会不知道?荷荷就是进入了这个公司里,成了色情业的领班,并和老红军的儿子勾搭在一起,后来这个老红军的儿子拐款潜逃,荷荷受到牵连,被审查而致疯。因此,她也不是无辜的。小说再次显示出作者对色情业的强烈关注度。最后,荷荷成为睡美人的色情展览的核心角色,而又是她,纵火烧了娱乐城,玉石俱焚。小说在两个部分,即首长的色情与公司的色情段落,都采取了一种大惊小怪、夸大其辞的叙述态度,让这样的小说,显然充满了一种随意的想象,缺乏严谨的人性思考。一种变态的想象,代替了生活中的真实。作者骨子里的低级趣味,在小说里四处弥散,令人觉得整个是一个浅。作者不知为什么对革命者有一种倒污水的快感,而对公司又有一种本能的抵触情绪,在作者的笔下,只有可怜的女人,及无依无靠的流浪汉才能让“我”获得一种至高无上的超脱快感,在他们面前展现自己的怜悯,紧接着也没有忘了展示一下自己的无能无力。所以,小说里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庸俗气息。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你在高原,书在高原,书籍最伟大的力量就是给人智慧。
  •     精神上的高原。 厚重,大气磅礴,充满激情,有着张炜个人鲜明的印记,在当代作家中,只有理想主义者张炜能做到这一点。
  •     最初看的电子书,感受张炜文字的瑰丽和大气磅礴,感受到作者思想的深邃,但是电纸书是的内容是节选的,又有许多错讹,造成阅读欣赏过程的断断续续,不能够与这部大气魄的作品对应的阅读的酣畅,心里很是难受。终于下定决心买下这一套书籍,可以任凭自己自由畅游了!
  •     我很喜欢,字体大小、纸张、装帧和印刷都挺好的,近于一半的价格,值!虽然两本书脊有微微的脏和第一本封面有小折痕,可能是配送过程中发生的小问题,希望当当以后能做得更好,毕竟对于爱书之人任何的瑕疵都是让人心疼的。今天的评论只针对书的包装和印刷,关于小说内容的评论须得等到阅读之后。
  •     慕名而买了这一套书,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名副其实,作者心血所作亦为读者所幸,真正百读不厌的好书。
  •     帮朋友买的,听说很好,不愧是获奖作品!
  •     我看的张炜的第一部作品是《丑行或浪漫》,写得好,有深度,对那个年代的剖析相当到位。《你在高原》的笔触又老道了一些,难能可贵的坚持,能踏踏实实写了这么多年,本身就是奇迹。作家版的图书校对严谨,印刷一流。还没看完,但已被深深感染。
  •     一直担心属于大部头的小说,很难啃,不过老爸读后说不难读
  •     在文学常识中得知,伟大的作品(成果)都是历经数载或几十年积淀而成的,诸如司马迁之《史记》、李时珍之《本草纲目》、吴敬梓之《儒林外史》等等。为此,对古人充满崇敬。张炜《你在高原》,苦熬20年,一道地道的文学高汤,足以影响、营养中国文学数十年。
  •     总觉得有影射
  •     读过张炜的《九月寓言》,挺不错的。这本要好好读一读!
  •     最新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虽然没看,但是应该不错吧!乘着这个版本的还没断货,赶紧入手!郁闷,其他基本获奖作品都断货了!
  •     从语言到故事,从形式到内容,从韵致到意境,《你在高原》的分卷各不相同,创作风格差异之大令人叹为观止;它们几乎囊括了自十九世纪以来所有的文学试验。这种极为罕见的巨大的创造性和神奇变异,很难想象会发生在同一个作者身上。《你在高原》包罗万象、精彩纷呈,是一部足踏大地之书,一部行走之书,一部“时代的伟大记录”。各种人物和传奇、各种隐秘的艺术与生命的密码悉数囊括其中。它的辽阔旷远与缜密精致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它的强大的思想的力量和令人尊敬的“疯狂的激情”,给人以巨大的冲击力。
  •     看看获奖作品,不过确实是要花些时间才能读完。
  •     这大概是我看过最长的小说 有残酷 有现实 有童话 至今只看到忆阿雅
  •     断断续续,终于看完!或许最大的不适,便是每部之间的戛然而止却又藕断丝连...人的一生可能就是一段一段的精彩,而其中填补了大量的平庸...
  •     本科时特别喜欢张炜的书,现在这一大套不一定有时间看,就当是对以前的一些回忆好了。
  •     字数最多的茅奖获奖作品
  •     刚买回来同事先看的,我粗略看了一本,不愧是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可以城的上是大著作,在这个人心浮躁的年代已经很少有人能够静心创作了,所以这不作品更加显得伟大。建议大家也可读一下。
  •     读张炜的书已经10多年了。
  •     在中央电视台看到的张炜作家的访谈节目,他所谈的内容很有新意,当然也谈到了这套书籍。我买了,也看了,耳目一新。
  •     书定好以后送的很快,几乎第二天就送到了,那到书以后闻到那淡淡的油墨味道,急于去欣赏作者那二十年来历练的杰作。看了作者的自序以后,这真是一部应该认真领读的长篇小说,希望在一年之内能够读完。
  •     茅盾文学获奖作品,凭这点买的,还在读中,我想可以值得依赖的去读。
  •     包括中国所有的文学手法,厉害啊
  •     200返100,便宜啊(秘诀:先瞄好她,机会来了),茅盾文学奖的书,不停的收集。机会来了收下了,先前看过他单行本的《家族》,不错,就是作者虽然对制度不满,但不敢喊出来,所以中间夹杂着如同呓语般的文字,特色。
  •     不愧是获奖作品,百感交集,无法述说。其中百味只有自己亲自读过才可体会。
  •     分好几次从图书馆借出,最终读了七部,《人的杂志》后结束。庞然大物没必要全读,大多教科书式的写法,尤其是《忆阿雅》一段叙事一段抒情,无感。有着山东半岛人文风情世态。
  •     虽然没有看过其他高价位的《你在高原》套装,但是这一套书已经很值得珍藏了。书页的质量很好,很厚实。十本书抱在手里,沉甸甸的。
  •     一直非常喜欢张炜的作品,深沉、厚重,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
  •     矛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都很不错,让人回味无穷!!!
  •     一部书十卷本,宏伟浩大,波澜壮阔,刚刚读第一册便被作者细腻的文风所吸引,二十多年创作集成了这部大著作,其本身便令人惊叹。慢慢读下去,慢慢领略其中的文学魅力。
  •     张炜是我最为欣赏的作家之一,《你在高原》本身就是高原,无论就其长度,还是作者十年的埋头创作,远非一般人所能企及。向张炜致敬。
  •     你在高原,我在平原。张炜是中国最勤奋的作家,我喜欢这样的作家,此书获得茅盾文学奖也是意料之中。
  •     这是一盆火锅,啥料都有。
  •     张炜获茅盾文学奖作品,全十册
  •     长,我坐在没有暖气的图书馆里实在是太冷太冷太冷 被名字骗进去的 现在回想起来只记得路吟,四百万字我最爱路吟
  •     朋友喜欢读小说,趁优惠,把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一次买齐了。
  •     你在高原(平装) 不错
  •     还没来得及看,但是张炜这两个字就值了呵呵
  •     最新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绝对值得阅读品味。
  •     昨天,当当网的工作人员把张炜先生的这系列的大部头送到我办公室后,我一口气读了一本半!
    语言是诗意的,叙述是大气的。读着这些文字首先给人一种很诗意的享受!让人感动,让人眼热,让人拍案叫绝的地方太多!!更是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
    反映那段历史的作派,笔法,效果,是很多作家不可比拟和赶超的。是无可伦比的。我兀自认为:这是世界最伟大的大部头!大作品!是值得购买来认真研读并终身珍藏的好书!!并且不仅仅是文学的,同时还是历史的,政治的。。。。。。。。
  •     今天拿到这套书,整整十本,大概的翻阅了一下,觉得还不错,毕竟是茅奖作品嘛。
  •     《你在高原》主要讲述的是一批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的经历。围绕主人公宁伽不断探究父辈及家族的兴衰、苦乐、得失和荣辱,在广阔的背景上展示当代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特质。全书分三十九卷,归为十个单元。《你在高原》包罗万象、精彩纷呈,是一部足踏大地之书,一部行走之书,一部“时代的伟大记录”。各种人物和传奇、各种隐秘的艺术与生命的密码悉数囊括其中。它的辽阔旷远与缜密精致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它的强大的思想的力量和令人尊敬的“疯狂的激情”,给人以巨大的冲击力。我们可以设问,当人们回眸打量二十世纪转型的中国,还有什么会比这部煌煌大书更为丰富、逼真和生动呢?
  •     大部头长篇小说,只看完了2本,翻了3-4本,很有深度和内涵
  •     获奖作品,值得一读,读后收藏了。
  •     我喜欢平装书,因为她有种朴质的感觉,精装书太厚阅读起来不便,不过价钱也贵了些,所以选平装的。

    送货快书也很好,刚看了第一部几页,坚持读下去。
  •     买了两套,一套送人了,在北大听过张伟老师的演讲,他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个人觉得他的作品受俄国作家的影响较大。。。
  •     下决心读完这套目前中国最长的纯文学著作(法国左拉的作品都是成系列的,《鲁贡玛卡一家人的自然史和社会史》,其中包括20部长篇小说,登场人物达1000 多人。)张炜获奖很多,这部大书值得期待。搞活动时买的,物有所值,可惜因为外包装破损而重新购买,影响了阅读的进程。
  •     大学期间很用功读过的书,从大二一直读到大四。读完了,心里却空了。
  •     纯文学
  •     你在高原(平装)好
  •     一部非常浑厚的书,作者张炜用了20年的积累,呕心沥血才写出来。所以书中很多地方需要我们慢慢的品尝。
  •     作者花了二十年来写。十本,我跳过的部分大概一本半,所以是八本半我用了近一年才翻完,开始读时豆瓣不到十人评价,现在二十五人给了均分8.1。嗯,最喜欢的部分是《鹿眼》,神奇、纯粹、美好,其次《家族》《忆阿难》。一共用了我三百多个书签。
  •     已经看了四本,欲罢不能!在这个喧嚣与虚伪充斥的文坛,还有如此努力、如此清醒、如此真诚、如此大气、如此具有崇高理想的作家写出如此巨著,是这个时代还爱好着文学的人的幸福。这才是能流芳千古的作品。不知道那些批评者(如那些沦落的作秀的张YW教授之流)有几人看过此书,如果你深入的看过,你会明白,这些清醒的文字流动的情感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文学。
  •     读过三本,个人认为张炜的书是比较难啃的,这也是一种魅力,和自己,和内心的交谈
  •     文字功底很深,十本书只浏览了《我的田园》,还是很喜欢这种纯文学的作品。做活动时买的,一套书才121,赚到了啊!
  •     对于纯文学的作品,读到的越来越少,能写的这么有深度的也越来越少了,慢慢读下来,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大学时代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光里。好书,绝对的好书。
  •     10大本书,捧在手上,感觉幸福满足。之前读过张炜的散文,喜欢富有个性的文字。所以,买下了这套书,准备用心阅读。相信今年的冬天是温暖的。
  •     这套书买得很值,虽然还没有开始阅读,但是相信矛盾文学奖的作品肯定不会差。
  •     反正现在的我读着没什么意思,剧情太慢,语言不合
  •     原来旅途也有这般的,一种沉沉的无可奈何的情绪一直萦绕心头,留下了多少的谜和惆怅啊
  •     早就看上了这套书,经典作品啊~终于下定决心买了,送货速度很快,包装也不错~
  •     很久很久未拜读这样的大部头的书籍了,之前在纸媒上看到对这部书的宣传,真是佩服作家历经20余年的心血成就这样一套长篇巨作,有时候都感觉是否有时间或有信心读完,但我想如果读完应该是对自己一种人生的历练!
  •     喜欢张炜,一个人的行走!
  •     我正在读,传说是这个时代的奇迹,张炜就是传奇。
  •     不愧为获奖作品
  •     张炜的大部头作品,看了才知道真是好。一个真正好的作品,就是她的生命力是长久的,而且亨誉不衰的。给读者是人文的内心的感染力,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怀,那故事就是对人潜移默化的情素在心底绽放,结出了温馨的果实。不愧是茅盾文学奖作品,是名副其实。好作品。非常值得看。快来购买吧。
  •     最厚的小说,不好读,会获奖
  •     一套书太多了,没来得及看。张炜的书不错
  •     张炜曾经出过一本楚辞笔记 感觉他的文风有点抒情过多 而且故事过多的采用拼贴手法 人为的造成段落割裂 不是很喜欢。
  •     一套十本,只排在眼前看着心里就充满了喜悦,幸福的感觉在心底弥漫。书皮很有质感,不花俏,有想读的冲动。书封也很低调,并没有抓人眼球的词语,也没有成绩的罗列,平实就是最好的宣传。
  •     不错的纯文学著作
  •     高中回忆杀
  •     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著名作家张炜的450万字的十卷鸿篇巨著《你在高原》,在刚刚揭晓的茅盾文学奖中获得“状元”,这是评委们对这部具有“时代大作”标志意义的现实主义长篇史诗性小说的最好肯定。

      一个作家,毕20年之功,几乎是在隐居式的生活状态下完成了这部浩浩大卷,这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实属罕见。作家出版社在出版此书时的精装本封面上印有“Endless Wanderings”(无尽的长旅),恰如其分地诠注了《你在高原》作品中主人公那历经数个时代的人生过程中其灵魂寻索真与美的无边远途的精神本质。凡是读过此书的人,无不为作家向我们叙述的故事而震撼。作为本书出版者和总审稿人,在作品出版一年多时间里,我几乎没有直接参与评说过《你在高原》的活动,只是愿望想通过作品本身的力量来告诉社会两件事:一是我们这个时代是有伟大作品的;二是《你在高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它不可超越的文学高峰。此次“茅盾文学奖”评选的结果,《你在高原》作为得票最高的作品名列第一,恰恰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在许多出版社不敢接手此书时我当断决定出版它的判断是正确的。其二,《你在高原》获奖后,有人说因为它的文字长而无人看过(也有人说只有责任编辑一个看过),事实上我现在作为作家出版社社长可以负责地告诉大家:《你在高原》不仅动用了我们全社最优秀的近十位有高级职称的资深编辑家从头到尾研读和看完了这部作品,而且其中一位副总编杨德华在身患癌症、连续动手术18次的疗养与治病期间,屡次为《你在高原》而同作者张炜商讨修改稿子达数个月之久。张炜本人也为出版社提出意见之后就先后修改了三次。顺便说一句:我的好兄弟、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著名编辑家杨德华同志是在怀揣《你在高原》的第二个加印版新书时离开我们的。在他去世前几个小时里,专程从济南赶到北京的张炜,与我们一直守护在弥留之际的杨德华身边,直到他走远最后一段人生之旅……杨德华英年早逝,然而他离开我们时是平静和欣慰的,因为他在生前说过,他认为他一生编的无数本书中,惟《你在高原》的“精神品质和文学意义是最高尚的”,“是可以成为经典的大作品”。
  •     买了好长时间了,还没看,张炜的书,支持
  •     买时,这套书还没有获矛盾奖哦,一获奖,马上涨价了,我沾便宜了,从南方周末看到这套书的简介才动心买的,很喜欢。
  •     那些饱食的人不会看懂也不会喜欢
  •     等了5天,书终于到了,张炜属于有思想的作家,先读了他的精选集,决定入手这套《你在高原》,张炜有自己的行文方式,且内容深刻,值得收藏,并时常阅读。
  •     茅盾奖作品值得读
  •     我们生于这个毫无精神的年代。忘记了逝去的荣耀,屈辱,血泪,苦乐还有死亡。
  •     你在高原,我在高原,何时相遇?
  •     看的人太少了,这远胜于穆斯林的葬礼 平凡的世界
  •     和张炜是校友,这不是高攀,是事实!上大学的时候就听中文系的教授们说他的《古船》,但一直没有看过!我不大喜欢读现代文学,这次受了他的这套书,多半是觉得他是校友!看看吧!粘粘校友的仙气
  •     只看了部分,但是对于作者的文笔一直非常喜欢,从古船到刺猬歌等,一如既往的好作品
  •     张炜花了22年写成的小说,450万字的巨作非常吸引人。喜欢。
  •     书是平装版的,依然很喜欢。只是字稍稍小了些。
  •     一直喜欢张炜的书,文字优美,意境优美,但这一套书,确实有点长
  •     才读了三本,父亲的命运太让人扼腕了,诗一般的语言,却是让人叹息和无奈的人生,那白兰花真得很美!
  •     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能读完。这本书,所写的生活状态,和不羁 乃至叛离的思想是那么同我一致。读完,我最想干的 是离开生活 去游荡。 我觉得这两年,我做过最错误的一件事,就是看完了这本书,给了自己不切实际的梦境。之所以,用梦境。书中的游荡,语句词藻,精神状态,会对我影响深刻,乃至很久。 我一消停下来,回忆看过的书,总是会隔三差五的想到这本,虽然十本前后只看过一遍,虽然几本看过两遍。但,串起来又是一遭。 我不知道张炜当下是怎么想的,他貌似是个市长了。这本书,如果你不想深入,请不要继续看下去。 无论高原还是平原,你在这个地方,寻找过去未来,面对现实,都要保持自我。
  •     历史长获茅盾文学奖的最长的长篇,一个字,一滴血,张炜不简单。
  •     买这本书时就想,此书如果今年不能获奖,将是中国文学的损失,结果其以榜首获得了茅盾奖。不说内容,单以字数来看,作者付出了多少的心血?的确,虽未读完,但其语言,已将我吸引,我想,我会很快读完的。
  •     喜欢张炜的作品,有深度!
  •     张炜的实力,由《你在高原》可见一斑。自莫言之后,最有资格获诺奖的一个作家!
  •     看了前六部。五十年代生人,有故事的一代人。
  •     家人早在十年前定居美国,对这个书的简介很吸引,于是赶上了折扣拍下了一套,70年代的人应该感受颇深
  •     几年有一本最后的一部分,我特别喜欢
  •     你在高原(平装):张炜作品,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荣获茅盾文学奖获奖,书本质量好,快递快,满意。
  •     品味张炜的深刻思想吧。
  •     矛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支持
  •     这套小说不错,值得推荐,值得去读
  •     张炜老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