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一九四二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温故一九四二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535452481
作者:刘震云
页数:208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作者刘震云和导演冯小刚唯一独家授权的小说和电影故事完整版作品,也是首次面世的刘震云电影版《一九四二》。
刘震云的小说为调查体,简洁而不着一笔作者态度,却准确还原了1942年中国的大时代环境。极为苛刻却慧眼独具的王朔,对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不吝赞誉,力荐给冯小刚。冯小刚说:“我一口气看完,使我对本民族的认识产生了飞跃”,从此“把一九四二烙在了心上……”
电影故事经19年打磨,数易其稿,炉火纯青。书中冯小刚长序为难得一见的“惊世之言”,详尽记述了《一九四二》问世的艰辛与坎坷,极具震撼力!《温故一九四二》被公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是作家刘震云的首部调查体小说,讲述了一个不能不为人知的、关于饥饿的故事。
刘震云形象地说:1942年河南因旱灾饿死的民众,相当于在那里建了三座奥斯维辛!冯小刚说:“二战时,希特勒和纳粹屠杀犹太人的事情全世界都知道,但在1942年,中国河南旱灾饿死300万人,却很少人知道,不要说外国人,中国人也不知道。刘震云为此写了一本书,我在1993年看到,非常震撼。”
当年旱灾、蝗灾使粮食颗粒无收,哀鸿遍野,三千万民众离乡背井去陕西逃荒。刘震云为重温那段几乎已被这个民族淡忘的历史,走访灾难的幸存者,完成调查体小说,他也由此成为这场灾难的唯一记述者。
小说出版后,王朔几次力荐冯小刚拍成电影,然而从小说到电影,立项、驳回、修改、再立项……经历了19年的艰辛,《一九四二》才得以公映。电影故事中,刘震云以地主老范、长工栓柱、佃户瞎鹿与媳妇花枝一家等灾民的逃荒之路为主线,以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等人的四处斡旋、蒋介石国民政府的不堪境况为副线,比小说更立体生动地再现了面对天灾时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态度。

书籍目录

序:
不堪回首 天道酬勤  冯小刚
小说:
温故一九四二
电影:
一九四二

编辑推荐

《温故一九四二:一部小说和一部电影的缘分(完整版)》是作者刘震云和导演冯小刚唯一独家授权的小说和电影故事完整版作品,也是首次面世的刘震云电影版《一九四二》。刘震云的小说为调查体,简洁而不着一笔作者态度,却准确还原了1942年中国的大时代环境。极为苛刻却慧眼独具的王朔,对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不吝赞誉,力荐给冯小刚。冯小刚说:“我一口气看完,使我对本民族的认识产生了飞跃”,从此“把一九四二烙在了心上……”电影故事经19年打磨,数易其稿,炉火纯青。书中冯小刚长序为难得一见的“惊世之言”,详尽记述了《一九四二》问世的艰辛与坎坷,极具震撼力!

前言

不堪回首 天道酬勤(摘录)冯小刚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的王朔还是小王,震云还是小刘,我还是小冯。我们仨同龄,五八年的,风华正茂。一个夏天的午后,小王把小刘的《温故一九四二》交到我的手上。小王说:推荐你看震云新写的一个中篇,调查体小说。我一口气看完,对本民族的认识产生了飞跃。小说没有故事,没有人物,也貌似没有态度没有立场,主角写的是民族,情节写的是民族的命运。这篇小说在我的心里开始发酵,逢人便说,念念不忘。隔年,在南郊京丰宾馆一个扯淡的大会上,遇到震云,我提议把《温故一九四二》改编成电影。那时我刚刚拍完根据震云小说《一地鸡毛》改编的电视剧,我还没有拍电影的经历。震云的回答是:不急……容我再想想……之后一晃几年过去。这期间,我和震云、王朔还有梁左成为莫逆,隔三岔五包上一顿饺子,凑几个凉菜,说上一夜的醉话。酒中也多有提及《温故》的事,但也都是虚聊,小刘没有实接过话茬。时间走到2000年。新年的一个晚上,小刘来到我家。饺子就酒,几杯下肚,小刘郑重对小冯说:我今天来,是想把《温故一九四二》交给兄长,此事我愿意与兄长共进退。今天我仍清楚记得震云那义无反顾的表情。天渐白时,我们喝光了家里所有的啤酒,那一夜小刘把《温故》托付给了小冯,也把一九四二烙在了我的心上。2002年项目正式启动,那时我已与华谊兄弟签约,中军中磊横下一条心拿出三千万投拍《温故》。在当时,对于一部国产文艺片来说,这个预算就是一个接近于自杀的天文数字。我们在北影的一间小平房里开了论证会。与会者一致认为它是部好小说,同时也一致认为它不适合改编电影。因为没有故事,没有人物,没有情节。专家们散去,小冯和小刘蹲在小屋外的树荫下,小刘问小冯:这事还做不做?我说:做。小刘说:人们习惯只做可能的事,但是把可能的事变成可能意思不大,把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意义就不同了。小刘又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聪明人,一种是笨人;聪明的人写剧本知道找捷径,怕绕远怕做无用功,善于在宾馆里侃故事,刮头脑风暴;笨的人写剧本不知道抄近路,最笨的方法是把所有的路都走上一遍,看似无用功,却能够找到真正要去的地方。我对小刘说:我们肯定不是聪明人,就走笨人的路吧。接下来的三个月,小冯和小刘携小陆、老韵、益民还有孙浩,一行六人先后赴河南、陕西、山西,又赴重庆、开罗,行程万里。在路上,我们见到老东家一家,瞎鹿花枝一家,见到了东家的女儿星星,赶大车的长工栓柱,见到了八岁的留保和五岁的铃铛,见到了伙夫老马,见到意大利传教士托马斯?梅甘,他的中国徒弟安西满,也见到了委员长和那位让委员长头疼的《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见到了时任河南省政府主席、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李培基;见到了寒风中蓬头垢面的灾民,背井离乡一路向西的逃荒队伍,见到了他们悲惨的命运;更重要的,也意外地见到了我们这个民族面对灾难时的幽默。半年后,震云捧着热腾腾带着油墨香味的剧本,用他的河南普通话给翘首以待的我们读了整整一个下午。捋胳膊挽袖子,中军拍板,干!剧本送去立项,不日被驳回。理由是:调子太灰,灾民丑陋,反映人性恶,消极。散了散了,下马,该干吗干吗去吧。……

内容概要

刘震云,1958年生于河南延津县。198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小说素以下笔辛辣和关注民生为特点。
曾创作长篇小说
《故乡天下黄花》
《故乡相处流传》
《故乡面和花朵》(四卷)
《一腔废话》
《手机》
《我叫刘跃进》
《一句顶一万句》
《我不是潘金莲》等;

章节摘录

我姥娘将五十年前饿死人的大旱灾,已经忘得一干二净。我说:“姥娘,五十年前,大旱,饿死许多人!”姥娘:“饿死人的年头多得很,到底指的哪一年?”我姥娘今年九十二岁。与这个世纪同命运。这位普通的中国乡村妇女,解放前是地主的雇工,解放后是人民公社社员。在她身上,已经承受了九十二年的中国历史。没有千千万万这些普通的肮脏的中国百姓,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和反革命历史都是白扯。他们是最终的灾难和成功的承受者和付出者。但历史历来与他们无缘,历史只漫步在富丽堂皇的大厅。所以俺姥娘忘记历史一点没有惭愧的脸色。不过这次旱灾饿死的是我们身边的父老乡亲,是自己人,姥娘的忘记还是稍稍有些不对。姥娘是我的救命恩人。这牵涉到另一场中国灾难——一九六○年。老人家性情温和,虽不识字,却深明大义。我总觉中国所以能发展到今天,仍给人以信心,是因为有这些性情温和、深明大义的人的存在而不是那些心怀叵测、并不善良的人的生存。值得我欣慰的是,仗着一位乡村医生,现在姥娘身体很好,记忆力健全,我母亲及我及我弟弟妹妹小时候的一举一动,仍完整地保存在她的记忆里。我相信她对一九四二年的忘却,并不是一九四二年不触目惊心,而是在老人家的历史上,死人的事确是发生得太频繁了。指责九十二年许许多多的执政者毫无用处,但在哪位先生的执政下他的黎民百姓经常、到处被活活饿死,这位先生确应比我姥娘更感到惭愧。这个理应惭愧的前提是:他的家族和子孙,决没有发生饥饿。当我们被这样的人统治着时,我们不也感到不放心和感到后怕吗?但姥娘平淡无奇的语调,也使我的激动和愤怒平淡起来,露出自嘲的微笑。历史从来是大而化之的。历史总是被筛选和被遗忘的。谁是执掌筛选粗眼大筐的人呢?最后我提起了蝗虫。一九四二年的大旱之后,发生了遮天蔽日的蝗虫。这一特定的标志,勾起了姥娘并没忘却的蝗虫与死人的联系。她马上说:“这我知道了。原来是飞蚂蚱那一年。那一年死人不少。蚂蚱把地里的庄稼都吃光了。牛进宝他姑姑,在大油坊设香坛,我还到那里烧过香!”我说:“蚂蚱前头,是不是大旱?”她点着头:“是大旱,是大旱,不大旱还出不了蚂蚱。”我问:“是不是死了很多人?”她想了想:“有个几十口吧。”这就对了。一个村几十口,全省算起来,也就三百万了。我问:“没死的呢?”姥娘:“还不是逃荒。你二姥娘一股人,三姥娘一股人,都去山西逃荒了。”现在我二姥娘、三姥娘早已经不在了。二姥娘死时我依稀记得,一个黑漆棺材;三姥娘死时我已二十多岁,记得是一颗苍白的头,眼瞎了,像狗一样蜷缩在灶房的草铺上。他的儿子我该叫花爪舅舅的,在村里当过二十四年支书,从一九四八年当到一九七二年,竟没有置下一座像样的房子,被村里人嘲笑不已。放下二姥娘、三姥娘我问:“姥娘,你呢?”姥娘:“我没有逃荒。东家对我好,我又去给东家种地了。”我:“那年旱得厉害吗?”姥娘比着:“怎么不厉害,地裂得像小孩子嘴。往地上浇一瓢水,‘滋滋’冒烟。”这就是了。核对过姥娘,我又去找花爪舅舅。花爪舅舅到底当过支书,大事清楚,我一问到一九四二年,他马上说:“四二年大旱!”我:“旱成甚样?”他吸着我的“阿诗玛”烟说:“一入春就没下过雨,麦收不足三成,有的地块颗粒无收;秧苗下种后,成活不多,活的也长尺把高,结不成籽。”我:“饿死人了吗?”他点头:“饿死几十口。”我:“不是麦收还有三成吗?怎么就让饿死了?”他瞪着我:“那你不交租子了?不交军粮了?不交税赋了?卖了田地不够纳粮,不饿死也得让县衙门打死!”我明白了。我问:“你当时有多大?”他眨眨眼:“也就十五六岁吧。”我:“当时你干什么去了?”他:“怕饿死,随俺娘到山西逃荒去了。”撇下花爪舅舅,我又去找范克俭舅舅。一九四二年,范克俭舅舅家在我们当地是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我姥爷姥娘就是在他家扛的长工。东家与长工,过从甚密;范克俭舅舅几个月时,便认我姥娘为干娘。俺姥娘说,一到吃饭时候,范克俭他娘就把范克俭交给我姥娘,俺姥娘就把他放到裤腰里。一九四九年以后,主子长工的身份为之一变。俺姥娘家成了贫农,范克俭舅舅的爹在镇反中让枪毙了;范克俭舅舅成了地主分子,一直被管制到一九七八年。他的妻子、我的金银花舅母曾向我抱怨,说她嫁到范家一天福没享,就跟着受了几十年罪,图个啥呢?因为她与范克俭舅舅结婚于一九四八年底。但在几十年中,我家与范家仍过从甚密。范克俭舅舅见了俺姥娘就“娘、娘”地喊。我亲眼见俺姥娘拿一块月饼,像过去的东家对她一样,大度地将月饼赏给叫“娘”的范克俭舅舅。范克俭舅舅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我与范克俭舅舅,坐在他家院中一棵枯死的大槐树下(这棵槐树,怕是一九四二年就存在吧?),共同回忆一九四二年。一开始范克俭舅舅不知一九四二年为何物,“一九四二年?一九四二年是哪一年?”这时我想起他是前朝贵族,不该提一九四九年以后实行的公元制,便说是民国三十一年。谁知不提民国三十一年还好些,一提民国三十一年范克俭舅舅暴跳如雷:“别提民国三十一年,三十一年坏得很。”我吃惊:“三十一年为什么坏?”范克俭舅舅:“三十一年俺家烧了一座小楼!”我不明白:“为什么三十一年烧小楼?”范克俭舅舅:“三十一年不是大旱吗?”我答:“是呀,是大旱!”范克俭舅舅:“大旱后起蚂蚱!”我:“是起了蚂蚱!”范克俭舅舅:“饿死许多人!”我:“是饿死许多人!”范克俭舅舅将手中的“阿诗玛”烟扔了一丈多远:“饿死许多人,剩下没饿死的穷小子就滋了事。挑头的是毋得安,拿着几把大铡刀、红缨枪,占了俺家一座小楼,杀猪宰羊,说要起兵,一时来俺家吃白饭的有上千人!”我为穷人辩护:“他们也是饿得没办法!”范克俭舅舅:“饿得没办法,也不能抢明火呀!”我点头:“抢明火也不对。后来呢?”范克俭舅舅诡秘地一笑:“后来,后来小楼起了大火,麻秆浸着油。毋得安一帮子都活活烧死了,其他就作鸟兽散!”“唔。”是这样。大旱。大饥。饿死人。盗贼蜂起。剧本文摘:逃荒队伍  日老东家坐在车辕上,看着军队在烟尘中行进,对坐在车辕另一边的星星说。老东家:看看,仗要大打,还是躲躲对。星星抱着猫没理他。这时赶车的栓柱仰脖子看看天,又闹上了情绪。东家一逃荒,就东家不是东家,长工不是长工了。栓柱:东家,日头偏西了,肚子饿得慌,该做饭了。地主婆:栓柱呀,逃荒不比在家里,路还长着哩,每天吃两顿就中了。老东家磕磕手里的烟袋,从车辕上跳下来:栓柱,我走走,你坐会儿。栓柱斜背汉阳造,坐到了车辕上。星星看他坐了上来,从车辕的另一边跳了下来。栓柱又不高兴了,从车辕上跳下来,怀抱鞭子,蹲到一块石头上。栓柱:脚疼。这荒你们逃吧,我要回老家。老东家又劝他:栓柱呀,这不遇到灾了吗?你也跟大爷十几年了,听大爷一句,别犟了。栓柱剜了星星一眼:别扭,不理人。这时瞎鹿放下手推车,来到老东家身边悄声说:东家,别惯他这毛病,让他走,咱们两家合一家,我来赶车。老东家:你会使枪吗?瞎鹿马上说:会。老东家看到瞎鹿上有老娘,下有老婆和两个孩子,手推车上尽是些树皮和杂草,摇摇头:会也不中。然后去做星星的工作。老东家:书白念了?到啥时候说啥时候。(悄悄指指栓柱和他身上的枪,又指指周围的灾民)路上都是狼,离不开男人和枪,我也知道他捣蛋,也得等灾躲过去再说呀。星星跳到车辕上喊:栓柱,上车吧,我教你识字。栓柱又高兴了,也跳到车辕上。星星:想学啥字?栓柱伸出巴掌:写你名,星星。星星掏出钢笔,把她的名写到他的手心,栓柱用巴掌攥住,又指着星星的手。栓柱:写我名,栓柱。星星发现了他的阴谋,打了他一巴掌。栓柱笑了,猛抽了牲口一鞭。……

图书封面


 温故一九四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0条)

  •     刘震云先生是北大的高材生,怪不得的书一看就不是野路子写出来的。以前看过先生的《一地鸡毛》和《一句顶一万句》,絮絮叨叨的,甚是好看。这本《一九四二》是先看的电影,再看的书。电影很好看,我不理解为什么票房会失败,如果不能归罪于民族的遗忘品质,那只能怪运气了。电影是小说抽象出的人物故事,小说比起电影,没了主角,苦难反而更深地击中了我的心,我们多灾多难的同胞啊。
  •     《温故一九四二:从《温故一九四二》到《一九四二》(完整版)》被公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是作家刘震云的首部调查体小说,讲述了一个不能不为人知的、关于饥饿的故事。刘震云形象地说:1942年河南因旱灾饿死的民众,相当于在那里建了三座奥斯维辛!冯小刚说:“二战时,希特勒和纳粹屠杀犹太人的事情全世界都知道,但在1942年,中国河南旱灾饿死300万人,却很少人知道,不要说外国人,中国人也不知道。刘震云为此写了一本书,我在1993年看到,非常震撼。”
  •     有人说:刘震云用自己的写作拼合了一个十字架。他用机关小说写现代生活的卑微无聊,这是横向的;用历史小说展现历史生活的残暴恶毒,这是纵向的。一横一纵拼合到一块,就构成一个无限延伸的空间,这个空间贮满了人类的苦难。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完整版《温故一九四二》,在原著小说基础上作了补充和完善,增加了全新创作的电影故事、独家剧照以及冯小刚的序言,详尽记述了电影《一九四二》问世的艰辛与坎坷。《温故一九四二》是刘震云最看重的一部作品,延续了其一贯的平直的写作风格。其实,它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更应该被看做一篇打捞历史的报告文学,试图将整个民族从集体失忆中唤醒。一九四二年夏至一九四三年春,河南发生特大旱灾,全省夏秋两季大部绝收。祸不单行,大旱之后,又遇蝗灾。被死神笼罩着的中原大地上,几千万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河南饿死的人数达三百万之多。饥饿毁灭了人性,摧毁了人性中最起码的情感。抛妻弃子,卖儿鬻女,烹食幼儿,一个个惨烈故事,读来令人不寒而栗。刘震云曾经把人分为狼和羊两类,二者是吃和被吃的关系。在这段灾难史中,醉心于国际、国内政治游戏的当权者们表现得狼性十足,显露出了极其丑陋的嘴脸。一方面,蒋介石对河南灾情装聋作哑,并勒令据实报道灾情的《大公报》停刊三天。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在灾区调查后,迅速通过电报将灾情发往纽约。当时恰巧在美国访问的宋美龄看到报道后十分恼火,而且竟然异想天开,以为自己可以动用关系,让这个“无知小记者”失业。另一方面,在河南灾区颗粒无收,饿死三百万人的情况下,国民政府仍然加重灾民的实物税和军粮负担,令灾民雪上加霜。向农民征收的军粮,是超过实际需要的,因为军队惯用虚报人数的伎俩,吃空额,谋私利。而在一九四三年姗姗来迟的救灾中,国民政府更是丑态百出。与河南相邻省的政府官员,出于私心,拒绝救援;各级官员盯着救济款,层层盘剥,争相从中谋利;中央银行发给灾民大额钞票,并在灾民兑换小额钞票时收取17%的手续费。在国民政府为恶和失职的时候,救灾民于水火之中的竟然是下面这些人:富有正义感的白修德把灾情报道发往美国后,又辗转通过宋庆龄约见蒋介石,为灾民奔走;在国民政府撒手不管的时候,杀人如麻的日本侵略者向灾民发放军粮;来华进行“精神侵略”的欧美国家传教士在郑州、洛阳等城市开设粥场,救济灾民。唤醒人们对于灾难的记忆,不是为了揭伤疤,提醒伤痛,也不单单是为了还原历史,而是为了让人们吸取教训,避免悲剧重演。刘震云在书中一语道破:“一个不会揭竿而起只会在亲人间相互残食的民族,是没有任何希望的。虽然这些土匪,被人用浸油的高梁秆给烧死了。他们的领头人叫毋得安。这是民族的脊梁和希望。”非危言耸听,你看那各级衙门,何曾改掉粉饰太平、克扣盘剥的恶习?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3年前的回忆。文学毕竟是文学。
  •     高中看的。忘记一大半了。
  •     剧本不错
  •     连着读完《温故一九四二》的小说和电影剧本,我一直坚持认为刘震云是中国最“绕”的作家,小说利用采访绕来绕去,剧本对1942的描写又相当直接,这样的剧本改编非得原著本人来才能下手,否则对这样一部被作者删繁化简到几乎失去了所有人物失去了发展线索的调查体小说根本无从着力,更何况建立起帝王百姓传教士外国记者这样的多线叙事再把所欲表达的对民族性的反思用细节、语言具象出来,对刘震云强大的编剧能力佩服的五体投地。
  •     《温故一九四二》是作家刘震云的首部调查体小说,很好看
  •     质量很好,内容也不错,记录那段被遗忘了的河南大饥荒的血泪史。是冯导和刘震云一次曲折的合作记录。看了很感动!
  •     惊呆了
  •     很悲壮 很真实 只有刘震云才能写出这么震撼人心的作品
  •     电影的篇幅很难展现出原稿的深度,确确实实是十九年下的功夫,归结到底都是人性的斗争,所以在灾难、战争、动乱面前悲剧才彰显,而无论是灾民、官方、外媒,甚至是蒋委员长的描写都是立体可感的。这是惯常被人们标签化绑定冯小刚的被低估的刘震云实力之作。
  •     LMQ借我的
  •     今年就掉进二战的大坑了,好不容易前两本刘震云换了调,这一本又回来了。读到最后读出了《活着》的味道,都没留成。
  •     自己买了一本,看了以后觉得非常好,所以又买了一本送了有同样爱好的友人。我觉得这是刘震云写的最好的小说。看过他别的小说,这本最有教育意义。非常值得一看。尽管电影票房不尽人意,但我还是非常感谢导演把这本书,一个历史故事拉到世人面前,让我们回味过去,审视现在。刘的小说总让我感觉到血淋淋、带着幽默的残酷。
  •     河南
  •     因为电影了解一九四二,因为书更了解电影....
  •     .《一九四二》应该是刘震云写的第一个剧本吧?以前他的书改编成电影、电视剧,都是别人编剧。大家轻意不出手哇。剧本写得非常牛!从里面能看出《一句顶一万句》的影子来,那个延津牧师安西满,让人想起《一句顶一万句》里最出彩的人物意大利牧师老詹。剧本比小说更耐读,果然是未删节版。首映那天去看的电影,回来再读完整版的书,发现书里还写了星星和栓柱之间感情的小细节,被电影剪掉了,挺可惜的。安西满后来的故事在电影里也被剪了。书还想再看第二遍,因为那些被剪掉的片断都很值得回味。
  •     饥饿充满每一秒,使人忘记为什么活着。
  •     我们饿死的人够打几次世界大战了,我们曾经面对着如此恶劣的抉择,那些事情其实并不遥远就像战争离我们其实没有几年,但是我们现在居然就能拍出手撕鬼子这样的题材电影,我们需要的应该是真实或者说近似于真实而不是细说。我很感谢刘震云先生。
  •       《温故一九四二》被公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是作家刘震云的首部调查体小说,讲述了一个不能不为人知的、关于饥饿的故事。  刘震云形象地说:1942年河南因旱灾饿死的民众,相当于在那里建了三座奥斯维辛!冯小刚说:“二战时,希特勒和纳粹屠杀犹太人的事情全世界都知道,但在1942年,中国河南旱灾饿死300万人,却很少人知道,不要说外国人,中国人也不知道。刘震云为此写了一本书,我在1993年看到,非常震撼。”  当年旱灾、蝗灾使粮食颗粒无收,哀鸿遍野,三千万民众离乡背井去陕西逃荒。刘震云为重温那段几乎已被这个民族淡忘的历史,走访灾难的幸存者,完成调查体小说,他也由此成为这场灾难的唯一记述者。  小说出版后,王朔几次力荐冯小刚拍成电影,然而从小说到电影,立项、驳回、修改、再立项……经历了19年的艰辛,《一九四二》才得以公映。电影故事中,刘震云以地主老范、长工栓柱、佃户瞎鹿与媳妇花枝一家等灾民的逃荒之路为主线,以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等人的四处斡旋、蒋介石国民政府的不堪境况为副线,比小说更立体生动地再现了面对天灾时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态度。  电影故事比小说更直观,甚至更具文学性,电影中未拍或删掉的镜头在书中都予以保留。也由此看到刘震云获茅奖力作《一句顶一万句》前身的影子。
  •     刚刚不小心把条目删除了
  •     因为电影所以知道了这本小说。怕电影给自己先入为主的感觉,特意按捺住心情,把这本书看完。这本书可以说是集合版,里面有作者的自序和小刚导演的推荐词,然后是原版小说,最后是电影剧本。小说并不长,也不是我们以往所常见的小说形式,通过作者以调查记者的身份,让我们看到以往故事的一个小小断片,故事性没有电影那么强,但依然震撼人心,不得佩服作者深刻的剖析和稍许的隐射。故事虽然发生是以往,但要知道灾难并不往往只是天灾,它只是导火索,会不会引起后来更大的灾难,在于导火索后面的东西。前车之鉴,后世之师,中华民族要复兴,决不能忘记前人的血泪。
  •     这说书其实就是刘震云的一个报道形式的文章+电影的剧本,看完之后没有冯导推荐的那种震撼的感觉,很平实的一本书。
  •     做百姓,真惨。
  •     书是正版,这个没的说,我说点别的,但是内容太坑人了。你就是一中篇小说,能有字数凑本书吗? 三分之一是小说原著,后三分之二都是电影里的台词。但是就那三分之一,也够了。 你要是看了看影,更得看看这本书。 我是先喜欢震云的书,才喜欢这个人的。喜欢了这个人,他出了新作,都会光顾。 第一本书是他的《故乡天下黄花》,你得瞅瞅,不赖。
  •     字字血泪,死去的人,活下的创伤,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滴尘埃血
  •       五个小时,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如果慢慢看,只会有更多的眼泪。    三百万,这三百万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生命,我仿佛能够看到他们的那饥饿的神态,感受到他们的痛苦与无助。       我不想谈论政治上的问题,不谈论战争。这本书我看到的 没有这些被大家所早已熟知的东西。我看到的是我的家乡,美丽富饶的河南,这片广袤的黄土地上距今七十年前我的先辈们经历的苦难,经历的惨绝人寰的饥饿带来的 妻离子散 ,唇亡齿寒。    我没想到一本书把我震撼到这种地步,我不是没有为历史落下过眼泪。只是这次的眼泪,让我感受到更多是压抑,我想是因为我也是一个河南人,那些逃荒 或者饿死的人中可能就曾有过对我的祖辈有恩的人,可能就有过我们家的远亲紧邻。就如书中刘震云所说的“我从一九四二年起,就注定是这些慌乱下贱的灾民的后裔”我被这片土地上存放的这么一段黑暗的历史而触动。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我为我作为一个河南人,在过去慌忙活着的十九年岁月里竟然不知道这段自己家乡的历史而感到羞耻。我所知道的只是六零年的饥荒,是奶奶告诉我的那些关于人吃人,榆树皮都没得啃坐在地上饿得哇哇哭的故事。这本书带我回到了这些儿时零碎的记忆当中。历史上,河南作为中原地带不乏旱灾饥荒,但这片土地并没有就此衰退,反而繁衍生息,孕育出一代又一代淳朴厚重的河南人。    政府怎么对待饥荒问题,世界怎么看待中国政府的做事态度与效率,在这本书上有描写,但我觉得相对于饥荒中的人们来说,这些东西都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你救也好,你不救也好,我们关注的是天灾下的人性,是历史 是人性的阴暗面。       这是一次迟来的哀悼。
  •     温故一九四二的电影早就看过了,很震撼,看了原著以后,觉得更加震撼,后面附的剧本也非常不错!
  •     很早之前看过电影,最近读刘震云的书,便顺便把这本也一起读了,剧本的格式,脑补电影的场景,对下层人民的命运的深切同情,把人作为人来写,写出人的本性。
  •     我喜欢刘震云的作品,头一次看这种调查体小说。知道了电影1942拍摄的前前后后的故事,只有心中有想法,坚持下去总会有好的结果的。
  •     在大家都疯狂涌进电影院的时候,我买了这本书。我觉得我可以先看看小说再去看电影。就像我看过杜拉拉升职记后看徐静蕾的那个电影顿觉很**,一部职场励志书被拍成三角恋。我是如此的喜爱老徐,就像我喜欢小刚一样,可是那个就让我失望了,若不是那场激情戏可以满足一下低俗的兴趣之外,我真觉得钱花的很冤。昨天收到书后回家就看了,结果挑灯夜读,直到读完,太震撼了。前面的小说和后面的剧本我全看了。真好!小刚,哥认为花钱看你的电影值!不管别人怎么评价这部电影,我是一定回去看看的。电影是艺术而不是历史,需要对历史太严苛的考证么?究竟开枪没有?我觉得一个镜头给人的是揭露、是启迪、是震撼、是反思,不是考证和谩骂!如书中所说,冯老有了这部一九四二就可以放心的拍商业片了!同样,刘老有这部一九四二可以写写畅销书了!
  •     作者刘震云是我的老乡-河南人,1942年我们都没有出生,那一年的的确确发生了大事件,河南饿死了三百万人。但是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人都把他给忘记了。今天,让我们捧起这本书从新回到1942年,去领略那不堪回首的一幕幕。。。。。
  •     倒是很喜欢,想抽空看看电影。
  •     电影明显删除了很多细节;字里行间充满着愤怒。
  •     不是很喜欢的风格
  •     这真的是小说?不是明显在给商业片做铺垫?
  •     虽然当年的苦难不能感同身受,但我看电影时总是不知不觉间泪水模糊双眼,前不久又含着泪把薄薄的一本书给看完了。冯小刚历经十几年曲折,不惜成本拍出这样一部电影,我是很感动的!我家在河南省边缘,常旱,不知道祖辈们怎么熬过来的。我为自己的祖辈百年来能够历经各种苦难存活下来感到庆幸,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某些人生观。最后借用马雅可夫斯基的一句话结尾“当社会把你逼到走投无路时,不要忘记你身后还有一条路,那就是犯罪,记住这并不可耻。”。
  •     “是宁肯饿死当中国鬼呢,还是不饿死当亡国奴呢?”
  •     前三分之一是纪实性文学。后面的就是电影剧本了,和冯导的电影大差不差。
  •     喜欢冯小刚,喜欢刘震云,一部让人感动的书。
  •     这本书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小说,后一部分是电影剧本。电影蛮震撼的,不过小说和电影差别很大。小说不是叙事体的故事,而像是各种采访、调查资料的微博体的拼接合集。但是虽然薄薄一本小说,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的风格,一种黑色幽默和调侃。1942这段历史有人拾起来了。
  •     我一直喜欢刘震云怪怪的讽刺强调看电影看得我心痛于是 买了这本调查体小说永久珍藏来永远记住那段惨痛的历史
  •     不是所有的小说都适合改编成剧本的,比如本书就是这种例子,改编完之后没有了那种死亡都无所谓的绝望。
  •     在那个年代,人好似被逼成了兽。文中有从蒋委员长角度出发所做的分析,没有什么能够叫醒装睡的人。他的出于政治角度的故作不知使人心寒,但没有如果,一切的假设都是可能。这故事是真真切切发生了的,作者跋山涉水,翻找过去也是不易的。这是真的,不该被历史遗忘。
  •     以前看了这部电影,远没有小说写的触目惊心。☞与宋庆龄访美,"攘外必先安内",甚至丘吉尔感冒相比,饥荒卖人吃人死个300万又算什么?☞政府国军腐败不堪,强奸民意压迫人民阶级矛盾严重,收农民的粮高价卖给农民,能怪出那么多汉奸吗?☞以史为镜。人民可以逃荒,国家往哪儿逃呢?
  •     看了小刚导演的《一九四二》就想拜读一下刘震云老师的《重温一九四二》。电影里的片段仍然历历在目,历史告诉我们的不仅仅只是伤痕,更多的是反思,对自身,对社会,对国家的反思。我相信《重温一九四二》会给我带来和电影不一样的历程。
  •     看了电影后买的书,我们社会需要一些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心的文学艺术工作者,我要挺挺冯小刚,他做了了不起的事情。
  •     我是河南人,作为河南人感谢冯,也感谢俺的老乡刘震云。为了这个电影19年不放弃,我们河南人都应该感谢你们。
  •     还未看电影《一九四二》,先买了原著回来读。包装很好,书的质量没的说。准备读这本书了,希望从中看到历史原貌。
  •     不是太多的感怀,但是当时之境遇,尤其惨烈。
  •     刘震云的洞察力不是盖的!
  •     总感觉还是没有沉下去
  •     终于买到了刘震云的剧本,见到了传说中他在剧本里经常描写的“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灾民队伍。虽然用电影镜头很难表现,但阅读剧本能深刻体会到那种苍凉感。阅读剧本,能感受到刘震云想表达出来但电影由于各种原因呈现不出的场景。可见每部电影都是编剧的遗憾之作。最后刘震云写的场景是有漫山遍野盛开的桃花的,而电影只能表现漫山遍野的积雪。个人认为,桃花比积雪更给人希望。
  •     《温故一九四二》被公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是作家刘震云的首部调查体小说,讲述了一个不能不为人知的、关于饥饿的故事。
      刘震云形象地说:1942年河南因旱灾饿死的民众,相当于在那里建了三座奥斯维辛!冯小刚说:“二战时,希特勒和纳粹屠杀犹太人的事情全世界都知道,但在1942年,中国河南旱灾饿死300万人,却很少人知道,不要说外国人,中国人也不知道。刘震云为此写了一本书,我在1993年看到,非常震撼。”
      当年旱灾、蝗灾使粮食颗粒无收,哀鸿遍野,三千万民众离乡背井去陕西逃荒。刘震云为重温那段几乎已被这个民族淡忘的历史,走访灾难的幸存者,完成调查体小说,他也由此成为这场灾难的唯一记述者。
      小说出版后,王朔几次力荐冯小刚拍成电影,然而从小说到电影,立项、驳回、修改、再立项……经历了19年的艰辛,《一九四二》才得以公映。电影故事中,刘震云以地主老范、长工栓柱、佃户瞎鹿与媳妇花枝一家等灾民的逃荒之路为主线,以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等人的四处斡旋、蒋介石国民政府的不堪境况为副线,比小说更立体生动地再现了面对天灾时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态度。
      电影故事比小说更直观,甚至更具文学性,电影中未拍或删掉的镜头在书中都予以保留。也由此看到刘震云获茅奖力作《一句顶一万句》前身的影子。
  •     薄了点
  •     精装本,封面非常有质感,内容除了小说原著外还有电影剧本,比人文社那个粉皮书“厚道”:)电影剧本比小说文字还多,老东家范殿元、佃户瞎鹿、长工栓柱……他们的故事让人无语凝噎。刘震云果然大手笔。几个人的逃荒,点染出一个民族的悲凉。
  •     宁肯饿死当中国鬼呢,还是不饿死当亡国奴呢?
  •     小说的内容很少,有点像小说中的纪录片,剧本很详细,很喜欢作者的写作风格,继续锁定刘震云的作品!
  •     可以从小说里看到十几年前刘震云的用笔已经很老练,而十几年后已经是非常老辣。
  •     冯小刚导演的作品我几乎都看过,十分喜欢冯小刚的风格。《一九四二》上映后的第三天我就去影院观看了,两个多小时,给了我许多的震撼,这种感觉类似于《金陵十三钗》。我今年在山西平遥古城旅游的时候,看到电影剧组曾经到过此处,当时就十分期待这部影片的上映;看完电影,又十分期待能够看到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18日晚间送到,几十分钟的时间,我读完了这部小说,小说与电影是两种表现艺术的形式,这部小说没有情节,没有人物,更像是一篇采访稿,还原了真实的历史,我认为这样的作品应该多出一些,比那些咿咿呀呀的强多了。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是电影的剧本,当然有一些镜头或许是后期制作的时候给剪掉了,电影同样精彩,演员们都是实力派的人物,比那些妆模作样的偶像派,水平不知高到哪里去了。感谢刘震云,感谢冯小刚,致敬!
  •     很不错的书,刘震云鲜少的长篇之一
  •     “民国三十一年,特大旱。大小麦颗粒无收,早秋全部枯干,民卖儿鬻女,大批流亡外乡。”
  •     我总觉得书还是写的太浅了,电影剧本那部分并没有认真看,因为我觉得这个题材真的不适合拍电影,拍成纪录片挺好的,可是···
  •     刘震云写这本书大概也是为了国人补上这堂课,写得很好,朴实感人
  •     对于这部影片的新闻开始逐渐升温的时候,我当时还在猜想,一九四二是讲述什么的?那一年曾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件?我一无所知,这让我觉得很惭愧,也更增添了我对一九四二这部影片,这本小说的关注.实在让人震憾,因此所有关于一九四二电影的介绍,台前幕后,都让我不得不格外关注.因此,这本小说,也必然是床头必读.喜欢一九四二,喜欢刘震云,喜欢他所有的小说作品.
  •     喜欢冯导的电影,喜欢刘震云的小说……
  •     一部电影与书的缘分,特别是刘震云老师写的剧本 ,,很好。
  •     《温故一九四二》总体感觉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它让我了解了一些中国式的国情,及中国人与外国人对及生命的看法。卑微的人
  •     发生了吃的问题,此时别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听老人回忆那个灾荒年后再读温故一九四二,字字血泪。
  •     电影看过了,心里很沉痛,所以必须买小说来看,不是为了给自己添堵,正是为了排解心里的沉痛。电影把1942年的河南灾民、蒋介石政府、地方官僚、日军、美国方面的态度都呈现出来了,但2个多小时的呈现只能是点到即止的。建议大家和我一样,先看电影,再看完整版《温故一九四二》里的剧本,最后看小说。因为电影看的是视觉体验,剧本里有没拍或拍过又被剪掉的镜头,最后,看小说里那些当事人的叙述和史料。于是你就不会只沉浸在对一个民族的肤浅的悲痛里,会更立体地审视当时的政治全局,对民族的灾难认识得更客观,对刘震云的创作的脉络也更了解得更清晰了。最后不得不说,刘震云太牛了,中国还没有第二个作家能把一场灾难写得这样宏观!!
  •     刘震云的小说都很喜欢,这部小说像纪实一样的写了一段历史。同时还有电影版的剧本和剧照,喜欢这部电影的可以买一本。
  •     我是看完冯小刚导演拍摄的《1942》,才买下这本书的,虽然真正的《温故1942》只有68页,但我觉得这本书买的太值了。让我学到了从未在课本学到的历史。
  •     喜欢刘震云的作品
  •     2016
  •     纪实性文学 剧本比影像要好
  •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     第一时间下单,书已入手,非常精致。冯小刚的序言写得太有价值了,完全可以写进中国电影史中。一部小说到一部电影,经历这么多坎坷,十九年时间,才通过审查最终拍完上映,这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了。就为冯小刚这篇悲壮的长序,买这书都值了!
  •     花了三天时间把连同剧本在内的这本《一九四二》通篇读完了,其实在读的时候心里已经有些说不出来的感觉,结合前两天在央视看到的新闻讲郑州街头两个流浪人员在寒风中死去的新闻,不免把这本书和那条新闻联系起来,所以有感而发写下这篇《此时彼时》。算算,从1942-2012已经过了70年的时间,若按人的年龄来算已经到了耄耋之年,这个老人经历过战争的伤痛、饥饿、贫苦,如今安度晚年却仍旧能看到不时有饿死冻死的新闻发生,难免触及内心深处那块已经愈合了的伤疤。刘震云老师用自己的角度和他对1942的走访调查完成了这部书及这部剧本,真实性不言而喻,如他自己在书中所说:我不是信马由缰的胡编滥造。从一个后出生者站在此时看彼时或许有些雾里看花,但通过经过彼时的老人一次又一次的揭开愈合的伤疤谈及彼时的情况,包括刘震云老师在内的我们更能拨开云雾见晴天。若说彼时是个特殊的时期除了灾荒外还有战争,但生活在此时和平年代的我们,看到路上的那些流浪乞讨人员感受和彼时的人们是一样的,就算铁石心肠,见到此情此景,也会不禁动容。300万人的死亡数据若是放到现在来讲也是一件非常之可怕及庞大的数据,更何况彼时只有五亿人口的中国,这是一个足够震惊海内外的数据,若说南京大屠杀是人为造成的人间悲剧的话,那1942-1943的灾荒蝗灾除了天灾因素外,剩下的则也是人为因素,各级政府救灾不力,明知灾荒仍旧盘剥百姓等等,如刘震云老师书中所说,有奶便是娘,无论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因此在彼时帮着日本人打中国人的事屡见不鲜,我想,若是此情此情发生在此时,我们也会这么做,毕竟民以食为天,连食都难裹腹,还能什么其他的。因此,此时我们的政府一直在关注民生问题,领导人深知:民乃国之根本,民不聊生,国本不存,但对于彼时的国民政府来讲,他们并未考虑这么多,似乎根本就没有考虑,虽然我不是很赞成刘震云老师小小的牢骚抨击了一下基督教,但从另一面讲,也似乎有点道理,因为彼时的环境中,活着才是最大的信仰!此时的我们很幸福,餐餐有肉吃,顿顿有饱饭,出门穿衣暖,在家冻不着,但居安思危,想想彼时的人们,想想那些为了生存,为了活着不惜扒火车、吃树皮的日子,很多人原本可以活着,但面对灾荒时的慌不择路断送了他们的生命;尽管现在不存在什么人吃人的情况,但在彼时人吃人真的存在,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里的情境在彼时随处可见,人都是自私的,牺牲他人苟存自己,在彼时的情况下成了最大也是唯一的信条!
  •     人吃人
  •     在不叛国的前提下,可不可以为了不饿死而当亡国奴呢?
  •     看了 一九四二的电影,才买的这本书,很大的震撼,中国历史上有多少次灾荒啊!
  •     抱歉,后边的剧本没读进去
  •     汉奸走狗的后代
  •     1 一字一句都很愤怒。2 与此同时,世界上还发生着这样一些事: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
  •     历史上的大灾大难往往都是天灾和人祸联合的后果,我们都该温故历史,勿忘历史。
  •     小说简洁有力,化为剧本,多了许多掣肘,从冯小刚的序来看,待拍成电影,还有许多政治正确要做。
  •     事实?不过是根据“需要”编写的材料罢了。刘不仅仅是在写1942,他是在讽喻现实……
  •     温故一九四二后,更需要正能量
  •     作家刘震云的首部调查体小说,讲述了一个不能不为人知的、关于饥饿的故事。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读后了解了民族的苦难,增强了民族振兴的责任感。
  •     书写的很简单,远远没有剧本丰富。看了一九四二,让人深深体会到中原人民经历的苦难,尤其是剧本末尾从古至今的大灾记录。一个是为现在的衣食丰富庆幸和满足,共产党确实很伟大!另一个是不经历过,或者说没有农村的经历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社会,不会做出真正接地气的政策,群众路线的要意也在于此!
  •     一段压抑而沉重的历史
  •     处于饥饿状态的人丢失了最后的底线,饥饿对于人的摧残实在是非常可怖。重回1942才看得到历史的残酷。
  •     虽说刘震云的文字一般般,长序和剧照也不是太要紧。但,正如商品介绍中所说“XX小说和XX电影的天作之合”,前小说,后电影剧本,两种文学体裁参互阅读,倒也有趣!所以,这书值得一读!
  •     刘震云19年改了20多稿的书啊,太难能可贵了!一定要认真拜读。看了一下网站信息,人民文学社出版的红皮《温故一九四二》其实是刘震云的短篇小说集,最后一篇《温故一九四二》,也就是全书厚度的十分之一,好坑爹的说~~那书不就是以前长江文艺社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文集吗?而且长江文艺的版本是精装的,价格和人民文学的平装本一样。
  •     冯小刚把刘震云小说中的举重若轻给拍没了,刘震云一直的特点,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保持着自己幽默感的河南人的那一面在电影里都没有了。
  •     看完心里很难受啊,啥都不想说了,河南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地方
  •     刘震云的心血之作 很震撼人心
  •     老百姓死了,土地还是中国人的;可如果当兵的饿死了,日本人就会接管这个国家。是宁肯饿死当中国鬼呢?还是不饿死当亡国奴呢?
  •     剧本部分比小说要好看,跟着分镜头过电影。谢谢编辑张维。
  •     温故一九四二,很经典,读了两遍,比较喜欢
  •     已经很久了,从当当买书感觉都是盗版书,但现在的质量明显提高,书干净,包装也给力,发票跟清单一应俱全,真是非常好的体验。当当要继续努力哦。至于书本身吧,之前是冯小刚的序,之后是温故的书,在之后是剧本。凑的一本书。
  •     很棒。刘震云从不让人失望。
  •     传说中的调查体小说!所有的铺陈指向的是一个【是宁肯饿死当中国鬼呢,还是不当饿死鬼当亡国奴】的问题。是的,和你看到的电影差了十万八千里。。。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