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普及丛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民俗 > 中华文化普及丛书

出版社:贵州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
ISBN:9787545600902
页数:248页

作者简介

这套丛书按学科和事类分类,以文学、历史、哲学、伦理、科技、戏曲、民俗、建筑等分册,按照历史本身发展的顺序,精选各领域里的杰出人物、经典名著、重要事件等,透过现代学术的眼光,用简洁精当的描述和阐释,向读者系统介绍中华文化精华。其目的在于:使恢宏壮丽的中华文化,得到更加广泛的普及,特别是引起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和重视,帮助青少年理解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贡献和重要地位,从而激发青少年对祖国、对民族的由衷热爱。
为了让深奥难懂的古代经典和远离今天的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在青少年心目中“活”起来,丛书在严格尊重史实,力求内容准确的前提下,注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故事,引人入胜地介绍各领域知识,使读者在了解中国灿烂文化的同时,又享受到读书悦心明智的乐趣。

书籍目录

春节的来历
过年为什么放鞭炮
话说春联
“福”字为什么要倒贴
大年和小年的传说
小年的习俗
趣谈送灶
忙碌的除夕
趣话年夜饭
压岁钱的故事
门神与年画
正月十五闹元宵
元宵灯节趣话
吃元宵的由来
寒食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来历
踏青、插柳、荡秋千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的习俗
“七夕”乞巧
“中国的情人节”
趣味盎然的七夕风俗
中秋节溯源
话说中秋月饼
九九重阳节
腊八粥与腊八节
“冬至大如年”
冬至与冬节
傣历新年——泼水节
欢乐的火把节
瑶族赶鸟节
伊斯兰教的三大传统节日
——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
壮族三月三歌节
黎族三月三
畲族乌饭节
壮族牛魂节
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藏历新年
西藏雪顿节
藏历沐浴节
佤族的传统节日——新米节
载歌载舞的景颇族目脑节
富有浓郁特色的傈僳族“刀杆节”
苗族人民的龙船节
欢乐的苗族芦笙节
哈尼族的十月年和六月年
赫哲族的鹿神节
水族人民过端节
有趣的仡佬族吃虫节
布依族的端午节

前言

钱念孙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至今仍在蓬勃发展的文化。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其他三个:印度约于公元前1500年遭受雅利安人的入侵,璀璨夺目的印度河谷文化终于沉落;埃及于公元前332年被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其文化开始希腊化,以后随着罗马帝国的吞并,埃及文化又汇入罗马文化圈,古埃及文明只留下金字塔、木乃伊等历史遗迹供人凭吊;作为欧洲文化摇篮的古希腊罗马文化,虽然在公元前三四百年繁盛一时,但后来也由于外敌入侵和内部缘由,先后不幸夭折。这些世界上曾经令人叹为观止的古老文化,都在历史演进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半途衰竭了,颇能引起人们“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慨叹。    可是,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其文化虽然在漫长发展过程中历经内忧外患,但从未发生过毁灭性的中断。在学术上,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在文学上,诗经、楚辞、汉赋、魏晋诗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真可谓峰峦叠出,代有高峰。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漫长跋涉中,经历了多少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涌现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了多少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留下了多少震古烁今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新的历史时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奋发蹈厉,与时俱进,彰显出历久弥新,更加绚丽多姿、兴旺发达的丰采。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国人民性灵智慧和才情气概的结晶,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精神财富。学习和继承这份文化遗产,我们祖先几千年积累的丰富知识和宝贵经验,就会像滚滚江河奔腾而来,灌溉和滋润我们的心田。它不仅能使我们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还能使我们开阔胸襟、增长才干、获得启示,从而更好地认识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中华文化普及丛书”,正是为实现这一愿望而做的一点努力。    这套丛书按学科和事类分类,以文学、历史、哲学、伦理、科技、戏曲、民俗、建筑等分册,按照历史本身发展的顺序,精选各领域里的杰出人物、经典名著、重要事件等,透过现代学术的眼光,用简洁精当的描述和阐释,向读者系统介绍中华文化精华。其目的在于:使恢宏壮丽的中华文化,得到更加广泛的普及,特别是引起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和重视,帮助青少年理解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贡献和重要地位,从而激发青少年对祖国、对民族的由衷热爱。    为了让深奥难懂的古代经典和远离今天的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在青少年心目中“活”起来,丛书在严格尊重史实,力求内容准确的前提下,注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故事,引入入胜地介绍各领域知识,使读者在了解中国灿烂文化的同时,又享受到读书悦心明智的乐趣。    或许若干年后,今天这套丛书的青少年读者,也有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发明,步入中国文化的宏伟殿堂,与圣贤先哲的辉煌业绩相互媲美,相映生辉,为中华文化的兴盛和繁荣耸立起新的丰碑!    我们期待着!    历史期待着!    2010年10月25日于合肥

章节摘录

吃元宵的由来    说元宵节,不能不说吃元宵。元宵俗称“汤圆”、“汤团”或“圆子”、“团子”,南方人还称为“水圆”、“浮圆子”。每到正月十五,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    元宵用糯米面做成,有包馅和不包馅两种。带馅的元宵甜咸皆宜,各具特色。甜的花样很多,白糖、核桃、芝麻、豆沙、枣泥、山楂、水晶(冰糖),都可人馅;咸的有肉和菜的两种,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加人各种不同的肉类和蔬菜;煮、煎、炸、炒皆可。这完全是随人口味,投其所好罢了。    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取其团圆美满之意。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据记载,唐朝时,元宵节食是面蚕。到了南宋,出现了“乳糖圆子”,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了。宋代周必大所写的《元宵煮浮圆子》诗,里面有“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及至明朝,“元宵”的称呼就比较多了。刘若愚的《酌中志》里记载了元宵的做法:“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白糖、玫瑰为馅,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    清康熙年间,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是朝野闻名的美食。据说,当时北京城里有位制作元宵的高手叫马思远。他制作的滴粉元宵遐迩驰名。符曾的《上元竹枝词》写道:“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诗中所咏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马家元宵。外形团团圆圆,正月十五的月亮也团团圆圆,月圆人团圆,因此元宵作为节令食品,还具有象征团圆、和睦、美满、幸福之意。    民间有一则传说:窃国大盗袁世凯一心想复辟登基当皇帝,可是又害怕人民起来反对他的丑恶行径,整天提心吊胆,寝食难安。有一天,他听到街上有人扯大了嗓门在喊:“元——宵喽。”心中极为恐慌。因为“元宵”两字与“袁——消”谐音,即消灭袁世凯之意。他认为有人在呼唤人民起来消灭自己。其实,这不过是卖元宵的人在沿街做买卖招揽顾客而已。可因为袁世凯本人心中有鬼,他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便于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禁止称元宵为“元宵”,要老百姓把汤圆称作“粉果”。这个窃国大盗闹出了一场杯弓蛇影的历史笑话。不过,老百姓们根本不买他的账,“元宵”两字的称呼不仅没有被取消,在民间反而被喊得更加响亮了。    还值得一提的是,一开始时,元宵多被称为“汤圆”,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碗中,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因此,吃元宵表达的是人们喜好阖家团圆的美意。如今,台湾地区还有一句妇孺皆知的民谣:“吃了汤圆好团圆”,已成为海峡两岸人人吟咏的名句。宋代周必大《元宵浮圆子》中“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的诗句,流传至今,读来仍然兴味盎然。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也有一个传说:    相传汉武帝有个宠爱的大臣名叫东方朔,他为人善良,说话风趣幽默,很有人缘。有一年的冬天,老天爷连续下了几天的大雪,皇宫后花园里的梅花傲雪盛放。东方朔到御花园去给汉武帝折梅花,想送到皇宫里让皇上欣赏。他刚进园门,就看见有个宫女在井边痛哭,泪流满面地准备投井自尽。东方朔一见,仁义之心涌上心头,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    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她自十五岁进了皇宫以后,深深皇宫锁亲情,就再也没有和家人见过面了。几年下来,每到梅花盛开的时节,在皇宫深院倍感寂寞,她就比平常更加思念家人。这一年在大雪铺满大地时,她又念及家里的亲人,因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心里很难过,又没有办法,一时想不开,就想到了死。东方朔听了她的哭诉,对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对她说,一定想办法让她和家人团聚一下。    随后,在雪后天晴的一天,东方朔出皇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见是朝廷的大臣占卦,不少人都争着向他打卦求签。不料,每个人所占得的,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求签的人很害怕,顿时在长安城里引起了很大的恐慌。人们纷纷向东方朔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说:“在正月十三日傍晚,天上的火神会派一位穿红衣的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神仙。我把解救的办法抄录为偈语给你们,你们可以报告皇上,让他想想办法吧。”说完,东方朔便扔下一张红色的帖子,扬长而去。占卦的人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红帖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平时足智多谋的东方朔,让他想个办法。东方朔假意想了一想,就说:“我听说天上的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您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焰火迎接火神君。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可以进城观灯,这样就可以消灾解难了。”    汉武帝听说长安城有救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了。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以为是女儿做的宫灯,就惊喜地高喊:“元宵!元宵!”宫女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见了面,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皇上看到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没有被火烧。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全城挂灯放焰火。因为宫女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做元宵了,这天也改名叫做元宵节。    P61-64

图书封面


 中华文化普及丛书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