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史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民俗 > 丧葬史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4
ISBN:9787532130573
作者:陈华文
页数:236页

作者简介

这是一本介绍中国人理解死亡本质的书,人们可以通过本书的阅读,比较清晰地了解中国历史上包括直到今天还存在的一些常见的或独特的葬法葬式。这些五花八门、形态各异的葬法葬式,让每一个阅读这本书的人感受到文化的多样性。是一本语言流畅,让你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知识的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丧葬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 灵魂不死与丧葬起源
第二节 儒家孝道与厚葬
第三节 厚葬薄葬交织的丧葬发展史
第二章 丧葬礼的制度化和等级化
第一节 呼应社会等级需要的丧葬礼法
第二节 繁琐的丧葬礼程序
第三节 制度化的丧服与居丧
第四节 明器与人殉
第三章 死者的居所
第一节 墓地及其选择
第二节 至高无上的帝陵制度
第三节 墓室与棺椁
第四节 为沟通死者的墓上建筑
第四章 丰富多样的葬法和葬式
第一节 葬法
第二节 葬式
第五章 葬俗的历史化和地方化
第一节 不同时代的葬俗差异
第二节 形式繁杂的民间丧仪
第三节 个性突出的地方葬俗
第四节 自成体系的少数民族丧葬
第六章 丧葬生存者的信仰文化
第一节 给死者提供通行证
第二节 生存者的自我安慰
第三节 丰富的信仰象征
第四节 建构另一个世界
第五节 一种永远的文化
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

图书封面


 丧葬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丧葬的起源即是氏族制度中赡养老人的延续,以及对死亡现象的崇拜,自古有之。母系氏族社会中,孝即指奉母,死后多埋骨珠、瓦器等等..及至原始社会,尧舜禹是道死薄葬。但是到了封建社会,孔孟推行儒道孝道,便开启了厚葬的阀门。不过孔子自己不主张厚葬,颜回死了孔子都愿薄葬。诸子百家里有一些,是主张薄葬甚至裸葬的:比如庄子,是愿意让星星作为陪葬,天地作棺木尸衣的;而列子更是认为血气枯朽则精气灭(这个其实是王充的话“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人死如灯灭,葬事根本就无所谓(相反作为无神论者的荀子,却是顺着孔孟说了“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的话.)。春秋战国时,墓穴中已经有很多明器(随葬物)了,到秦始皇时发展到一个顶峰。汉朝又逐渐兴起薄葬的风气,因为世乱,盗墓的多。到了曹操父子时便想明盘制规来薄葬,一直到两晋南北朝过去,一度往复。若想厚葬,经常有臣子举尧舜禹三圣的例子来反对。在唐朝时,太宗葬李渊开始,厚葬又开始兴风作浪,虞世南加房玄龄两个,劝不住(魏征何在?)。之后宋元明清厚葬渐微。直至民国共和而今,厚葬复兴,一方墓地卖到十数万,不过埋灰尔。更有苏修吹来的腊肉遗风,呜呼意欲不朽之欲孽,至今未见有改观耳。殉人和牲人大有不同:殉人之下还可以有殉人,也可以有牲人。相当于是将整个一套阶级体系搬入地下。作为殉人的人殉仪式,是因为殉人本身在阳间的职务即是服侍逝者,如作为妻妾、侍卫、佣人、御医、御厨等等,在主人死后随之同去,即可享受如在阳间的阶级待遇。高等级的殉人也可以自带妻妾、佣人作陪,因此冥界倒不见得会比阳间好了——如果是坚信灵魂不灭和死后生活美好的殉人,乐于殉葬的可能性不低;相反,牲人完全就是作为奴隶粗暴陪葬的,他们也是怨声最大的一群。至于和王子今的《中国盗墓史》比较,那本考据得更甚,但只涉及“葬”,不涉及“丧”即“丧仪”,侧重点不同。况且这本泛泛谈,也较薄,可以作为钻研的基础来用——就算不如此,拿来闲暇时消遣,总也是不错的。几本丧葬史的书各有不同,本书偏重于功用主义解释:自氏族社会开始,人类生存方式由狩猎穴居逐渐转为农耕屋居,“孝”的发端是因为其一母系氏族中生育生殖崇拜(这个在Dietrich Schwanitz的书中说的很精辟),其二老人们的丰富经验对劳作很有帮助,这些内容都起于“孝”字之前;宗庙的来源亦是氏族聚居,同族人葬在一处,可以有效率的保护墓地。下面诚实如意小郎君对孔孟“以礼正丧葬”的说法亦是此书主张的。本书还抨击了其它一些同类书的主张,稍以考据见长,但对古文理解似多有简略,总结仍嫌不透。

精彩短评 (总计18条)

  •     动不动就大段的文献引用
  •     他们大多数讲的内容都是一样的。。。。。。。
  •     喜欢这种具有科学考据的学说,潜移默化的灌输了民俗文化的知识。
  •     长评:http://book.douban.com/review/3213887/
  •     写的有点简单
  •     就是图片重复多了点。。内容还是不错的
  •     配图比较敷衍,内容在地域上有很多局限,摒弃这些瑕疵,在论民俗、论史上内容尚且丰富
  •     书很好 内容丰富
  •     刚拿到手里还以为作者是陈文锦
  •     这本书很通俗地告诉我们:了解丧葬史,就是了解人们对死亡的态度。
  •     自古以来丧俗就是一种象征,意图找寻归宿感,构建所谓天子含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玑,士以贝,庶人以谷实的世界,和时代无关。我们所处的世界是死人远远大于活人的世界,换句话理解,就是我们生存的环境其实是死者的环境。。还有嘉峪关魏晋墓砖画好萌。。。
  •     常识性了解,不够深入。
  •     民俗丧葬史,对建造地宫帮助不大,但挺有意思的~
  •     祭奠我的考古梦
  •     (⊙o⊙)…建议,欲读此书的朋友,还是弃暗投明读台湾文津出版社出版,张捷夫的《中国丧葬史》。
  •     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就看过这本书,觉得很多东西都挺有意思的,就自己买了一本来看,很喜欢这本书,介绍了很多葬式。
  •     简略。
  •     文献的堆砌,没有创见。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