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书》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评述 > 为什么读书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6
ISBN:9787549516513
作者:[法] 夏尔•丹齐格
页数:296页

书是花,阅读者是蜜蜂

这是一本写给文学爱好者的书,或者是一个热爱阅读的资深人士所写的书,他把自我的阅读体验写下来,但却是很多像他一样热爱阅读的人共通的感受。不读书的人,没有阅读习惯的人体会不到那种欢乐。因为没有共鸣,也许让他们很难继续读下去。我对其中好几篇总结都感同身受,比如《读书不会改变我们》,我就有过这样的体会,当我再次阅读曾经读过的书时,是“一个安心又扫兴的经验”,翻开这些书,我们的注意力往往会很快集中在那些当初阅读的时候划下的句子或者在留白处信笔写下的文字,但最重要的是时隔一段时间以后,或许是几个月或许是几年,当我们再把这书看一遍时,“差不多始终是在相同的段落下划上着重线。”大概就会有人感叹,我们是否从未改变?作者说“只有文学才华才能带来新鲜感,它让我们在每次重访旧作时都如同有了新的发现一般欢呼赞叹。“呵,这是很让人焦虑的。还有他所说的关于阅读过程当中,如果是处于一种昏昏沉沉的状态,那么可能一会儿就会被某个思绪或者描述触碰到记忆与感性的开关。一旦打开记忆的阀门,洪水便奔腾不泻停不下来,阅读的快感也就从那一刻起高涨起来。我还喜欢书里一篇《只因爱而读书》里面提到:我们由喜欢人物开始;接下来是喜欢作者,最后则是喜欢文学。我觉得再真实不过,我自己就有这样经历,他这篇里还有一段话,我觉得简直太生动了。应该背下来:“当探险者刚刚走进原始丛林时,他会对自己遇见的第一只千足虫惊叹不已,可是,当他在森林里跋涉数月之后,在他到达林中空地,看到仙女门在哪里随着琴鸟的吟唱翩翩起舞时,他不会失去感觉而无动于衷。”这写的是阅读世界越来越大时候的感受。我觉得这就像我刚开始读书那会儿,从郁达夫的散文到史铁生的感悟再到阿城的小说,我都在称赞,都觉得他们一个比一个更能驾驭文字,可当我在文学的世界里慢慢走远,看到的世界越来越多样化时,我所收获的美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意识到当初的短浅与狭隘。现在在读的黑塞和卡尔维诺,我在他们的作品里感受到了更多文字所特有的酣畅淋漓,以及文学带给我的无与伦比的快感。《读书的地点》那篇是作者比较私人的阅读经验,说的是再拿起一本书时没看到上面标记的时间,思绪就会被带回到过去,以及当初阅读的新鲜感,我就想起曾经听一位老师说过他很羡慕那些没有读过金庸的人,因为阅读的快感永远是在第一遍是最能打动人。最后一篇附录作者对阅读饱含忧思,他说信息化时代人们被安置在越来越狭小的空间里,所有的信息都由iPad提供,人们不再需要图书馆,有朝一日,当人们不在阅读的时候,人类将重返自然状态,与动物无异,那位万能的暴君将在地球的彩色屏幕里发出微笑。是,阅读是若干避世独处者在略微古怪的可以称之为精神之境的无形空间里共同感知到的那永恒的一刻。这是我在首图借的书,之前有一位读者看过,他也划了着重线,也写了一些笔记,字字遒劲,他有一句说:好书是花,阅读者是蜜蜂。我觉得好,就用这个作标题了。

做一个安安静静的读书者

  一直以来我就是一个蛮喜欢读书的人,不太记得小时候父母是怎么培养出我的阅读爱好的,可能是睡前故事讲得多,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最经典的画面就应该是一个呆呆的小女孩搬一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看书的模样。中学时喜欢在睡前看会儿书,当年觉得别的同学每天作业都来不及写而我还能每天看课外书简直棒棒哒,高中时候被同学带着看了一些当时很流行的书,安妮宝贝、安意如、郭敬明之类的,大学时代画风突然变了,不喜欢看青春文学,改看互联网、科技类的书了,而现在却在看一些属于蛇精病类型的书……    这么长久以来,我一直保持着一个安静的读书姿态,却从未思考过——为什么读书?    直到我看到这篇必须背下来的后记《 书:一棵钻出坟墓的大树》。    完全忘了当时是因为什么而种草这本书,总之它就出现在了我的想读目录里,然后就在图书馆借到了这本书。但是,阅读这本书的前半程,确切的说是这本书的前大半程都挺无趣的,感觉像是听一个有点无聊的书呆子唠叨,除了偶尔的几个句子让你会心一笑,大部分的阅读时光,略显枯燥,确实有点像是副标题所说的——是一本《毫无用处的万能文学手册》。    直到我读到最后的后记,瞬间有种要哭出来的感觉。他用一种迷人动情的使命感或者说宿命感,升华了我简单的阅读行为,就像给做好事者授予都市传说的勋章,就好像告诉倒霉蛋那是你的宿命。    作者的观点以我的理解用白话文来表达就是,单个人的阅读可能是无用的,但是对于人类文明而言,阅读和写作是文化的传承,由作者传,由读者承,每一次的传承都会随着作者或者读者的死去而终结,但是对整个人类文明而言却靠着这延绵不断的传承永续下来,战胜了时间和死亡。所以说,书是一棵钻出坟墓的大树,图书馆是墓地唯一的竞争对手。    在我看来,阅读和写作这对组合,是口耳相传的2.0版本,是对时空界限的挑战,孔子在颜回死后找不到合适的传人就开始著书立说,期待后世之中会有人继承他的学说。现在除了文字,还有影视,摄影,绘画等一系列的传播途径,而在千百年前,想要大规模、大范围保存和传播信息好像只有写书一种形式,所以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巨大推动作用尤为伟大,才会有一生忠烈却被几本传奇小说弄得遗臭万年的悲剧,才会有自古以来的纸书崇拜。    眼瞅着,辛勤的书写者以惊人的速度创造着可供阅读的内容,现在的问题已经变成——出书的人太多,书呆子明显不够用了。出书的门槛越来越低,美女作家,畅销作家,新锐作家一抓一大把。这一箱一箱的新书,若以销量论英雄,内容是一回事,包装的艺术、营销的手段显得更为重要一些。如果光看书名、封面以及推荐语,踩雷的机率高得吓人,阅读起到的删选作用就越来越明显了。推荐书,反而成了更加考验逼格的事情。    你读或者不读,书都在那里,只是那些不入眼的作品,即便出版发行了,不被欣赏,不被认可,永远离主流价值十万八千里。这就好像又回到了孔子时代,写作变成了寻找超越时间空间而存在的知音,如果这一世纪不出现,那就等到下一世纪,反正只要转化为字节,就能跟互联网一起不朽。    相比于文字本身的不朽,能够在人生这几乎可以说是速生速死的几十年里,浸润其间,窥一豹而明兴亡得失,观一叶而知风云诡谲,已经足够庆幸。阅读是我喜欢并且习惯的娱乐方式,用微博上看到的一句话来说,一位作家用多年功力写出浓缩的精华(速成畅销书除外),你不用讨好他就能传送给你,一打折20块,作者还得感谢你。想和别人不一样,想言语有趣,读书是最便宜的方法,并且,书很乖。确实,我已经找不到比读书性价比更高的事情了,虽然读书所带来的收获很难即刻变现,腹有诗书也不一定能够气自华。但读书作为一种个人选择,从一开始就减少了精力流向了其他更加粗放、盲目、浮躁,喧嚣的活动之中。那么,不作恶就是一种积极。    所以,做一个安安静静的读书者。至于,读什么书,怎么读,在养成读书习惯之后才有意义。    本书推荐理由:    1、普通阅读爱好者:其实个人并不是特别推荐这本书,只是后记写的极好,非常值得一读。    2、文学、社会学研究者:如果想要研究阅读文化,应该很有参考价值。

“我久居于宏阔的穹廊下”

近来我的读书有一半时间是在公共交通上,上下班时,外出办事或约见朋友时,包里始终带着一本,或两本,坐定了,就拎出来看,摇摇晃晃的,大概我眼睛已开始有点花就是这么晃出来的。每天在车上和等车的时间少说有两个小时,实在找不着更好的消遣。车上看书的麻烦之一是不能随手在书上钩钩画画,注意力容易被分散,读过某个精彩的句子后,回头再想找来重温时却遍寻不见,让人恍若以为梦中。这次标题用的是作者在本书中引用过的波德莱尔的诗句,看到这句诗时,我当即想到它就是我这篇读书笔记的名字,生活在书的世界里,如同久居于宏阔的穹廊下,多么美好的意象,就是它了。谁知提笔开写时,诗句已记不得那么精准,只得翻开书来找,颠过来过来倒过去过了几遍,也没找着它藏在什么地方,不得已,再从头开始一字一句读起这本书来,幸好,只读到第13页,诗句便映入了眼帘,我像遇见了老朋友般再从头到脚把它打量了个遍,怎么看怎么觉得美。我最初喜欢上读书可能是源于小时候的自卑、自闭和叛逆。小学时看小人书,初中时只读些《十万个为什么》、《世界之窗》、《中学生作文》之类的书刊,高中时开始疯狂痴迷外国文学名著。当时正值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人文和上海译文陆续出版了一套《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系列(共152册),上海译文出版过一套《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系列(共出版过95册),合起来我有买了超过50册,读的似懂非懂,但一直乐此不疲。高一时我住校,剩下菜钱买书,想油水了就跑回家大吃一顿。“对我来说,文字将帮助我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它们当众发生,却又神秘得不可思议。无论发生的原因如何,所有这些事情之间的关联是什么呢?这一切是怎样联结起来的?我对文字予以绝对的信任,相信它们可以告诉我问题的答案。然而我不相信话语。尤其我父母的话。我在承认话语的奥妙之前就已经感受到其中的权威,所以我一直对其持怀疑态度。我与权威之间总是存在着问题。即使到现在,也没什么比所谓的权威论据更让我愤慨了。众所周知,权威论据就是借助某个假定权威迫使提问者闭嘴。它们与理性对立,与绝妙的理性对立。绝妙,因为它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而权威论据则建立在蔑视之上。与我对权威的质疑相对应的,是我对书面文字近乎奇异的信任。”“比知识更加重要的——我们应该承认——是类比。文学,尤其虚构文学,是一种类比的方式。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通过类比进行理解的方式。我再进一步准确地说,它是一种不仅作用于智力,更诉诸情感的通过类比进行理解的方式。类比,情感。这正是它有别于哲学这种思维模式的地方,哲学以分析和智力为依据。”前一阵子读过的《权宜之计》让我想到文学的“类比”唤起功能。《权宜之计》讲的是一位前东德的访问学者逾期滞留在西德的经历,他割不断与东德的联系,又无法在西德安家生活,经常借酒浇愁喝的烂醉如泥,一直处于得过且过的状态。他在东德有一个前女友,却始终下定不了决心跟她提出分手,到了西德后结识了一位新女友,是一位从苏联还是波兰流亡来的女性,跟他有着相似的生活背景,一门心思想嫁给他,但这位流亡者却怎么也拿不定主意,裤裆里的小弟弟都陷入到不能起立的休眠状态。他的根已经断了,他创作不出新的作品来,但生活在继续,他不知道还要在那儿徘徊多少年才能挣脱出来找到属于自己的想要的生活。这部小说让我见识了什么是被阉割的男人什么是半个男人的样子,我也由此类比起我自己。出门打工十几年,此时此刻,一家三口分隔三地,有家难回,虽然我在外没去混个新女友之类,但实际的生活就像是一直处于被阉割的状态。权宜之计。“在我刚出道的时候(假如人能够不用出道该有多好),每当我出版了一本书就非常耻于上街。为什么我的喜怒哀乐如同性器官一样暴露在外,但所有人都不说什么?人们如此无心,如此匆忙或如此自我封闭,甚至连有人可能赤身裸体他们都看不见。或者他们很有礼貌,假装看不见。或者有人不读我们写的书。总之,圣日耳曼林荫大道日复一日地被一些从不停步驻留的暴露狂们走遍了,它们就是作家。读者是作家的同谋。安徒生赤裸裸地站在国王面前。”很多话到了作者嘴里,说出来的味道就变得绵长悦耳了,比如说上面这段。写字很容易暴露内心,从一个人的文字大致可以理出这些文字背后的书写者的脉络,不仅是他的所想所感,还有他自身的处境和状态。本书由很多篇短文组成,有的精彩,有的平淡。我把那些精彩的段落统统摘录了出来。正如作者所说,这是“扔过来几根多愁善感的肉骨头想让我们高兴得摇尾巴吗?”显然不是,“书是一棵钻出坟墓的大树”,我们在充斥着死亡气息的生活里望见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这棵大树上每一片靓丽奇特的叶子都焕发着勃勃生机,忍不住让人一一采撷。“我读的书越多,就越没有被教化的感受。阅读伟大作家的作品使我认清自己没有一刻不是野蛮人、无知的人、最不完美的不完美者,人家不相信我会为此沾沾自喜。我的内心缺少安宁,读书没有给我内心带来安宁。但我并不因此而怪罪书籍。”“我想,当探险者刚刚走进原始丛林时,他会对自己遇见的第一只千足虫惊叹不已;可是,当他在森林里跋涉数月之后,在他到达林中空地,看见仙女们在那里随着琴鸟的吟唱翩翩起舞时,他不会失去感觉而无动于衷。即使我们读了很多书,阅读的数量也不会使其质量有所折损。”“优美的表达:‘夏天在那儿,毋庸置疑的。’”“我所找到的这些优点令我决定忘记杜拉斯在她的许多小说里对动词‘哭泣’和名词‘泪水’的滥用。对于这样的一位相当无情的女性来说,此类滥用令人万分吃惊,我因此不由得暗自思忖:这是由其大脑所授意的对多愁善感之情的表达,换言之,这是一种歇斯底里,是一位无情女性的观念的客观反映,她认为如果自己不使用这些表达忧愁的程式化语言,我们就不会相信她受到了感动。”“青春和暮年(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过渡)是思想认识的两种全然不同的状态。我们不再是天真无知的年轻人,为了继续生存且不被权力碾碎而做的种种妥协带来了宽容,而我们知道有别于宽容但与宽容同样真实的东西,我们知道这是不容妥协的时刻,如果我们试图像童话故事里那样把拥挤攒动的蚯蚓变成修长挺拔的花朵,就要斩钉截铁地在蚯蚓群中笔直行走。生活是由事实组成的故事。生活是散文,而非浪漫诗歌。”“阅读是由若干避世独处者在略微古怪的可以称之为精神之境的无形空间里共同感知到的那永恒一刻。”福楼拜用了五年时间来创作《包法利夫人》,而司汤达采用四十二天就完成了《巴马修道院》的写作。“包法利夫人,就是我。”孟德斯鸠:“我从没有什么连一个小时的阅读都无法驱散的忧愁。”帕斯卡尔说:“我们从未生活于天国,可是我们希望能够在天国生活,而且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努力让自己幸福,尽管我们确定自己从来都不幸福。”他简单的做出结论:“我们会独自死去。”而且,这并不悲伤。失望是一个如同雨水或阳光一样的事实。与其说失望,不如说正是希望可能会令人伤心,因为它给我们带来的幻觉如同围巾一样围在我们的脖颈上,以便随后能更紧地扼住我们的喉咙。“阅读一本有趣的书与锻炼身体一样有益于健康。”康德“抨击性文章属于那类吃下肚很容易就饱的菜,它很快就让读者得到满足。虽然把书中被夸大的以偏概全看在眼里,我也发现唯有这种夸大和它的不公正才能捕捉到某些思想,那些无关痛痒的细小差别永远触不到的思想。而我再也离不开它那熊熊燃烧的怒火。读书:一个点亮自我、熄灭四周光亮的灯泡。”“我喜欢肉汤的原因之一就是看着那些熟肉片在绞肉机里被碾磨出汁来。这就是读书。”“是的,人们是出于对生活的反抗才读书。生活是做工低劣的产品。我们不断地在生活中碰到一些无用之人。生活充满了重复。生活的景致没完没了。假使生活向出版社的编辑毛遂自荐,那么它会被拒之门外。更何况,每当我想到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的那些对话,那些对话时多么迟钝笨拙、优柔寡断、老调重弹!我认为这是戏剧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之一。人类发明了戏剧,因为人们受不了那些可笑无用的谈话。而这恰恰说明了为什么生活的一大乐趣就是看剧本。”“假使我们观察人类,就会发现几乎所有人都过着一种或腼腆或有争议的生活,发现大多数人都忧郁而死。”“真正的生活,最终得以揭示和重见天日的生活,因而是我们唯一确实经历过的生活,就是喏喏喏喏喏喏;我说完了。”“我的思想逃离了我。我不得不一边说着话,一边突然从它的背后捉住它。”苏珊·桑塔纳“约翰,让我们看看你的短浅目光。”“一位作家,一旦他的书被合上,他就缩小、简化成为一个‘物’,简言之,一个几乎已经死亡的东西。一个木偶。阅读将他拉近读者,重新赋予他生命。”“当我们读书时,我们是在抹除时间。并非是‘度过时间’的意思,度过时间是指我们打着哈欠读着书,在乡下悠悠闲闲的度过一个下午,‘摸出时间’则是指认真读书,全神贯注地沉浸在书中。这种阅读跟人以时间不复存在的感觉。我们甚至模模糊糊地生出某种永恒感。这就是为什么从书中世界走出来的读者们有着潜水员的神情,目光朦胧,呼吸徐缓。他们需要少许时间以便重新回到现实世界。这就是为什么那些伟大的读者始终感觉自己青春年少的原因。他们的生命没有被某种使用时间的方式所消耗,他们将时间用在了听命于寻常时间以外的事情上。即使他们活到百年,仍然会青春永驻的辞别人世。每一次新的阅读都是一次在清凉海水里的潜泳,都是一个我们并非全然虚幻地征服了时间的时刻。”“昨天晚上,我去看《纽伦堡的名歌手》。八点钟开始。三个小时候,我看了看我的手表:八点一刻。”“我的一位作家朋友害怕坐飞机,他有个方法:带上一本书,只带一本书,那本书很难读,而且需要多做思考,因而它占据了他的全部注意力,使他远离恐惧。这本书,就是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以苦恼来治疗恐惧是精神科专家们未给予充分考量的治疗方法。”“书店里的这些顾客神情如此平静,如此沉浸于内心,好像一些慢腾腾咀嚼树叶的长颈鹿,但他们却是一个个充满热情的火球,内心沸腾、跳跃、全神贯注。”“当我们是作家并且正在写作时,一本读过的书有时候成全了我们正在创作的作品。它们不一定相像。您可能会讶异地发现作家与作家之间的相似性正是处于缝隙之中。虽然这种相似并不存在,但我们可以猜测出它可能存在于这些地方。由于另一个人的书成全了我们的书,应该珍惜它,否则就会轮到我们来成全他人的书了。于是我们开始读另一本书,一本同样引人入胜的书,因为我们在其中找到了一些自我的元素,我们还是始终不屑做。写作是将自我封闭于文学之中的活动。”“耳朵听声音比眼睛看图文更加漫不经心。耳朵面向所有的声音,眼睛则始终全神贯注于它所看的东西。所以雄辩的口才几乎正处于笔扫千军的反面。口头的雄辩几乎必须始终都是喧嚣花俏的,而书面的雄辩则可能显得干巴而简略。当我们对耳朵说话时,必须提高嗓音以盖过其他令人分心的话语声。还应当在讲到重要事情之前放慢语速。耳朵像一只蝴蝶。它只在物理上是固定的;但在感官上,它到处拍翅飞舞。如果因果关系没有被表达出来,我们永远不确定耳朵是否捕捉到了这些意思,因此才有了那些因此,这也就是为什么出现了那些为什么。”“我觉得自己关于世界的一切感性知识都在消逝无踪。我不再懂得任何东西。”“通过读书,我们使沉睡的思想重生。”“读书毫无用处。正因为此,它才是一件伟大的事情。我们阅读,因为它是无用的。”“读者的书,他的阅读,与他一同死去。至少看似如此。”“作品随后陷入了最最无聊的由对话淤积而成的烂泥潭。”

万能,确实。

读到夏尔·丹齐格的《为什么读书》三分之二处了。开始对书名:万能的文学手册有些话说。按丹齐格的逻辑,文学似乎是万能的,这种万能体现在精神层面。但是他又说读文学作品不能减轻我们情绪上的痛苦,给人以安慰,除非我们是一个感情淡漠的人;不能学到什么知识,只能明白某些类比;不能净化我们的心灵,充其量是个经过文学粉饰的坏蛋;得到的不是理性,而是疯狂。哈!读文学作品的我们究竟获得了什么!?毫无用处的。从小学六年级第一次读《哈姆雷特》开始,这么多年一直在读啊读啊。也曾想过不要再读书了,把读书的时间挪出来,去发展一些看得到,能令他人欣羡的“技能”。美术,音乐,舞蹈,摄影。不是都很不错嘛。到头来,任然是什么都不会做,只会读书。丹齐格说得很对“因为读书比其他的事情都有趣。”(要上课了,等晚上再来说说)

你为什么读书?

有时候会不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读书?当我翻开这本书的目录的时候,我似乎觉得找到了一些更好的理由......学读书读书的年纪自私的读者读书不会改变我们为了(无须先认识自己再)发现自我而读书书神为了被言说而读书隐形的芭蕾舞团阅读是再创作为了不令逝者长眠而读书只因爱而读书为了憎恨而读书滴里嘟噜!尖端小说读者的假定被动性顺从的女读者为了赶超半本书而读书为书名而读书为了不再是英国女王而读书阅读权利阅读空白为了手淫而读书为了自我反驳而读书为了形式而读书读书时间读书地点为了黑暗而读书为了学习而读书为了自我安慰而读书为了健康而读书为了美德而读书为了享乐而读书为了孤立自我而读书为了知道阅读并不能改善什么而读书乐趣之后为了已经读过而读书读书的危险为了不逃避而读书赞成阅读的读者的天真为了交友而读书阅读戏剧为了我们之间津津有味的读书乐趣而读书读者是一只装句子的口袋读物是文身为了发现作家未说的话而读书为了恶习而读书反理性读书面包皮读物阅读坏书(吸血鬼众生相)秘密与奥秘赌博式读书阅读古典作品阅读作者没写的东西为了再现青春而读书为了改变时间而读书为了不读(传记)而读书读书而无视作家阅读皱纹在书本以外阅读在飞机上读书在海滩上读书在(萤火虫的光亮) 书店里读书为了把书放在桌子上而读书读书如花朵绽放阅读书的细枝末节作家读书高声朗读读访谈录以朋友的身份读书读者是继承人他们的读物谁读代表作为了从麻木不仁中清醒过来而读书在纸张以外的其他介质上阅读为什么不读书怎样读书书:一颗钻出坟墓的大树所以,你为什么读书?

中文翻译实在不敢恭维

中文翻译实在不敢恭维 中文翻译实在不敢恭维 中文翻译实在不敢恭维 中文翻译实在不敢恭维 中文翻译实在不敢恭维 中文翻译实在不敢恭维 中文翻译实在不敢恭维 中文翻译实在不敢恭维 中文翻译实在不敢恭维 中文翻译实在不敢恭维 中文翻译实在不敢恭维 中文翻译实在不敢恭维 中文翻译实在不敢恭维 中文翻译实在不敢恭维 中文翻译实在不敢恭维 中文翻译实在不敢恭维 中文翻译实在不敢恭维

看过总有收益

丹齐格这几年在法国确实很红。说起来他也是高产的作者了,之前的诗歌、小说也没怎么断过,但一直没火,直到后来写起散文。仗着他自幼读的书多,脑子聪明,说话幽默又漂亮,短文章自然显得别致、精彩,于是粉丝数量大增。其实丹齐格要谈论的阅读跟普通中国读者概念中的阅读还是有挺大差距的。首先,这里的阅读专指文学作品,不包括知识性、学术性作品;其次,他的视野主要集中在欧美,当然,法语文学占了很大一块(毕竟这还是写给法国人看的)。作者和出版社十分聪明,给这本内核严肃的散文集配上了流行、俏皮的外表,许多文章的标题都显得不太正经,比如:为了手淫而读书,为了孤立自我而读书,为什么不读书……其实作者的口味不是一般的高(或者说老),书里漏出来的名字都是普鲁斯特、福楼拜、菲茨杰拉德、杜拉斯一类的,基本上都在经典的圈子里转。假如没读过这些人的作品,书里的有些话还真是有点一知半解,起码没法跟作者有共鸣了。总体上法国人对美国流行文化嗤之以鼻,看起来作者也是如此,尤其对布什所代表的保守派持批判态度,顺带着把《暮光之城》和它宣扬的陈旧道德观也批了一通(批得挺对,说到点子上了)。不管是否接受作者的言论(有时可能相当偏颇),作者坚信文学的价值,阅读的价值,这一点,每个严肃的读者都会买账吧。翻译不算出色,但好在作者的锋芒实在无法抵挡,时时处处从某个句子里钻出来给你一点惊喜和感动。

为何还要学文学(◎_◎;)

一个合格而标准的读书无用论者随时随地会出现在你的面前兜售他的读书艺术。我相信作者一定不会同意《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更不会与以分尸书籍而做原料的科研工作者一道,以读书有用论作为自己论著的跟本。因为,一个普通的读者确实面对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这个世间有那么多的事情,为何读书呢?却不说读书最终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或许价值本就是一场可笑的游戏。所以,读书,最根本的当然是无用的。在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大量的生活方式,旅行、游戏、绘画、音乐练习。现代科技让艺术已经变成为触手可及的物件的时候。艺术还是神殿的主宰么?还是那高高在上的缪斯么?这根本上还是一个悖论式的问题。就根本上,能读书的人必是闲得慌的人,是需要把自己的生命慢慢消磨掉的人。可笑的是,那些写就我们阅读的每一本书的却是在生活的边缘挣扎的人,至少这一点在早期小说出现之初是这样的。生活的模样千千万,你却选择了最装逼的一条,这不是荒谬是什么?就像是那句大实话,文学院从来培养不出文学大家。这是何等的讽刺。但生命的无常便是这样。有一段时间,没事可做的时候,阅读成为了安度焦躁的少年时光的唯一慰藉。作为读者,没钱购买就得靠同学之间互相交换书籍。我那时候便是能够读书读到哭的人。想来,那段有书籍陪伴的日子真的很幸福。我的家人并不爱读书,于是我便成为了一个标准的异类。当我姑父问,你考符号学的博士干嘛的时候,我其实心里在发笑,因为,不干吗。毕竟,最纯粹的爱好乃是一场对自己有意义游戏。就生命的本质上,一切我们做过的都是荒诞而可笑的无用功。有时候我在想,恩,生命还有这么长,我想做点什么让等待死亡的时光变得充实起来。看来,最有趣的的事情莫过于读书了。如果把等待死亡的时光当做等车的时光。我也可以澄净在幻想中,可以沉浸在和人闲谈中,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为何又要读书呢?我最喜欢做的事情是慢慢在大街上游荡。尤其是在黄昏的时刻,那种由白昼转向夜幕的时段可谓是世界上最美的图景。而白昼的光彩慢慢被黑色的世界取代,于是人们开始打开自己的另一面。大街上的各色人等开始晃荡出行,那些人就像是一群群游荡在天界的鸟雀,叽叽喳喳,喧嚣不停。于是,我便愿意慢慢从他们身边走过,看着他们在做什么。有时候,我会去书店观察人类的行为。最让我着迷的时刻乃是我观察人类阅读的时刻。人们沉浸子啊书本的世界中,时而哭时而笑,时而还会摇头叹气。或者是蜷缩在书店的一角,静静的阅读着什么。我记得最有趣的是,好几次我去青苑书店的时候,都会遇到我现代文学的老师。他总是漠然的蹲在地上,就像蹲在地头的刚刚采收完稻谷的农夫,淡淡的看着世界。我在他的脸上观察的是淡然而平静。其实他上课的时候,也会颇有些激进。而他在抽烟的状态总能让我联想起那群塞纳河畔咖啡馆中一脸落寞的作家。不论是乔伊斯,还是普鲁斯特。那群在世界上伫立了很久的灵魂永远把他们的落寞留给了这个世界,在淡淡的注目着世界中每一个同样孤独的灵魂。每一个深夜,我都不愿睡去,因为这个时刻是一天中最为静默的时刻,是一切的物与人都深深地沉入休息中的时刻。我时常感到,生命总是在黑夜漫长的时刻才会绽放思想的光芒。能够孕育严整肃穆、体系庞杂、抽象至极的只能是德国这个纬度颇高的地域。在浪漫而炎热的意大利,可爱的意呆立们总是在浪漫的世界中徜徉。我想这就是一个地域造就的一个地域的文化。读书这种无用的事情,大概也只能在充满颓废而浪漫的地方驻留。在时光暗淡和生活压抑的地方,想象力才能像插了翅膀的鸟儿到处飞翔。说到底,愿意把眼睛看瞎了还要读书的绝对不是经世致用的老学究,而一定是那个充满想象而浪漫多情的灵魂。终究到底,爱读书的也还是那些不满意现实的人,他们于是便要在自己的灵魂中铸造一个可能的世界。无论生活在哪里,只要有书,有想象力,生活照样可以变得多姿多彩。

reading

反正借书给我的小朋友说看到一半就觉得无聊,不看了。最近因为要写论文,也许,可能和写论文没有关系,我纯粹是一个喜欢看闲书的蠢人。总是就是喜欢这个牛叉的名字就对了。这个人说话挺辣得,适合四川人得我啊。那种霸道和自以为是的自信听和我口味的。喜欢的来看看啊。

【笔记】图书馆是墓地唯一的竞争对手

3p 理性建立在信任之上;权威建立在蔑视之上。与讲道理相比,人与人之间的相伴相交更重要。 12p 意志薄弱时刻,阅读就无比危险,因为此时很容易选择过于遵循你的思路或兴趣方向的书籍。 18p 一个好读者是纹身师,用批注和评语让书成为“钻出坟墓的大树”,而不是狼吞虎咽的“饕餮”或占有欲旺盛的“葛朗台”。 22p 自私不意味着自恋,我们并非是为了发现自我才去读书。当我们惊喜于自己受到的感动时,我们只会更加快乐。应该像个小偷一样,否则读书会变得太过道德化。 32p 我们出于利己主义而读书,但无意中达到了一个利他主义的结果。通过读书,我们使沉睡的思想重生。 55p 如果人们拒绝承担一切责任,那么我们的文学只会是一片牙牙学语之声。 84p 提供矛盾,需要矛盾。智慧的火花正是诞生于对抗之中。所以怀疑自己吧,质疑你正在阅读的内容吧。 88p 阅读是由若干避世独处者在略微古怪的—可以称之为精神之境的无形空间里—共同感知到的那永恒一刻,使我们从现实世界中暂时抽离。 93p 想在一本并非以教学为目的的书里学到些知识,等于付钱给别人,请他替我们思考。 110p 读者的放肆之处,在于行动之中的沉思冥想,在于远离实际功利的精神。我们在你们不断前行的力量中间加固着自己那可怜而渺小的存在,相互奉献着各自的绵薄之力。 111p 相比于电子游戏引起的癫狂,读书的沉浸却是平和、专注、令人有距离感,从而看似身处异国他乡。 121p 书里的人物不会背叛和隐瞒读者,于是他们容易忘了现实生活的冒险。 126p 读书的理由并非永久成立,种种理由都具有时间性。 136p 箴言是治疗痛苦的糖衣药片,是伦理学家愤世嫉俗的精髓。当一个人有了才华,就会忘记道德,发现情感。在生活里勇于承认错误、积极拥抱现实的硬球,既不会是箴言的读者,也不会是箴言的作者。 137p 箴言往往是一个由正题和反命题构成的二项推理,活像一个能把人压碎的核桃钳。正因如此,簇拥这些思想和情感的不是无知的青年,就是无情的老头。 142p 任何激情终结之后都会再现怯懦。箴言集属于需要用最慢的速度阅读的书籍。它们具有高度浓缩性,服用过量有可能会导致头晕目眩。 146p 书中不曾出现的内容可能比那些故弄玄虚更有揭示意义。所有的好书都是极具形式感的设计。 149p 读者或者喜欢虚伪,因为取向相同,或者不喜欢虚伪,因为另他不快;他可以宣扬他从而欢呼,或者蔑视它从而击破。 173p 出现于书名的“秘密”,就像拙劣电影里的妓女在抛媚眼。真正的秘密无法澄清,因为它生来就应该是深奥的。 194p 对艺术和文学焦灼不安的人酷爱传记,因为传记似乎是在作出解释。只是,传记不能觉察、甚至遮掩了秘密。 231p 书店让人们接受了文学,因为它让文学走进了商业。 241p 无价值不等于糟糕;再糟糕之中,有一个失败,我们可以顺着去猜测失败的原因。无价值与杰作一样,都晦涩难解,不同的是在无价值的书里学不到任何东西。 241p 当我们持之以恒地读书时,有必要连续阅读同一个作者的好几本书。如果这位作者擅长写作,亦即改造素材,那么他不会在与我们的初次相遇时就向我们揭示出他的种种特点。 256p 好的采访者知识渊博却不好卖弄,态度恭敬却不奴颜卑膝,有好奇心却非不通世故。 288p 不读书的最佳理由,就是:为了思考。因为最终,我们用来读书的所有时间中,我们就像是盘在吹笛子的舞蛇人面前的那条蛇。 290p 热情,是最合情理的(读书)方法。 291p 读书即是生活本身,而非其对立面。这种生活更严肃,少有激烈自负、琐屑轻浮和空虚的自负,多有稳定持久与自恃的骄矜,同时伴随着各种弱点骄傲、羞怯、压抑、退缩……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阅读为我们维系着一种超然于现实的姿态,这有利于我们思考。 292p 作者和读者结队向着失败前进,尽管最后总是死神获得胜利,艺术却最能持久地与之抗衡。 292p 读书毫无用处。正因如此,它才是一件伟大的事情。我们阅读因为它是无用的。 293p 死亡是一种忘却,当然如此,但它更讲生命一笔简化。读书为我们还原了生命那些值得崇拜的纷繁复杂,由它们来对抗死神的傀儡。

阅读是一种寻觅

在《书趣》那本书的读书笔记里,我说过自己对关于读书的书没有免疫力。所以,当我在图书馆新书专架上看到这本书时,它就成了不二的选择。作者夏尔·丹齐格生于1961年,法国小说家,诗人、散文家,在这本近300页的书中,他用了76个篇目,回答了自己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读书?丹齐格的答案几乎保罗万象,比如:为了发现自我而读书;为了憎恨而读书;为了不再是英国女王而读书;为了孤立自我而读书;为了恶习而读书;为了从麻木不仁中清醒过来而读书......够千奇百怪了吧。为什么读书?这是一个简单却不容易回答的问题,为了兴趣?为了学习?为了致富?为了感官刺激?为了逃避寂寞孤独?好像都是,又好像不仅仅是。季羡林在他的文章里提及张元济先生的一句话:“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 这句话也是这篇文章的标题。果真如此?所谓天下第一等好事,对孙中山而言难道不是革命吗?对西门庆而言难道不是泡妞吗?对武松而言难道不是打虎吗?对李逵而言难道不是杀人吗?对杜康而言难道不是喝酒吗?对我而言难道不是吃肉吗?对我儿子而言难道不是玩游戏吗?对我老婆而言难道不是打“血流成河”吗?看来人和人不同,确实是各有谱系,各有传承的。 清人金缨在他编述的《格言联璧》里录有二联:“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子孙必读书。”好吧好吧好吧,就算是读书好了吧。我们从丹齐格的众多回答中选几个看看。1、读书不会改变我们(20)作者说:读书几乎未让我们有何改变。然而即使读过拉辛的作品,坏蛋依然是坏蛋。反之,一个好人不会因为读了一本坏书就变成坏人。(20)好人读书会成为更好的好人,坏人读书会成为更坏的坏人,他是这个意思吗?可我高中时读过一本“坏”书,到现在都没“好”起来呢。2、阅读是再创作(32)作者说:我们出于利己主义而读书,但无意中达到了一个利他主义的结果。通过读书,我们使沉睡的思想重生。(32)确实,就像无法想象没有追随者的领袖一样,我们也无法想象没有读者的名著。读者会参与到作品的诠释中来,之所以说”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原因就在此。3、只因爱而读书(38)作者说:那些内心依然是少女、依然梦想爱情的妇女为纯纯蠢蠢的言情小说带来了三十万册的销售量,小说医治了她们的痛苦——由于嫁了一个胳膊肘儿拄着桌子吃饭的言行举止粗俗不堪的丈夫而产生的痛苦。(39)我很想问作者一个问题,像我老婆这种喜欢看金庸、古龙的女人,到底是因为她纯纯蠢蠢,还是因为我粗俗不堪啊?4、为书名而读书(52)这事儿我经常干,比如那本《十一种孤独》,比如这本《为什么读书》。作者说:当一个人在寻索时,他就会为自己找到他想找到的东西。字里行间是一个奇妙的空间,读者在其中穷尽推理论证来汇聚神奇之光,它给予他想要的东西:被说服。(54)一个很好的事例就是当年希特勒“借用”尼采的“超人”思想,把日耳曼民族上升到高于其他民族,尤其是犹太民族的地位,为其后实行的种族隔离、种族灭绝政策提供理论依据。5、为了手淫而读书(63)呃~~~,他是指的《废都》吗?我读过的第一本真正的淫书是《少女之心》的手抄本,那会儿正在一中读高中,书到手以后,我一口气跑到三江边上,激动不已地看完了这本小”书“,天呐!真是太~刺~激~啦!后来我有同学自己参与创作,虽然描写的有过之无不及,但却远远没有它们的模仿对象好看,看来东施怎么都学不来西施,名著果然就是名著啊!现在我知道了,动作描写无关紧要,心理刻画才是重中之重,要不然科学家怎么会说“大脑是最重要的性器官”呢!在这之前,我把《三言二拍》之类的书都当做淫书来看的,像神马“金明池吴清逢爱爱;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卖油郎独占花魁”等等。作者在书中说,法国国家图书馆曾用一个特殊的编码把馆藏的色情书都隐藏起来,那就是“地狱”。(63)看来天堂和地狱果然是同一个地方、不同的名字,呵。6、在海滩上读书(216)作者说:每次翻开司汤达的作品,我都兴高采烈地跺着脚,我兴味盎然地微笑着,我渴望拥抱他。每次翻开福楼拜的作品,他那浓重的虚无主义就如沥青般落在我的肩上。当然,还有他那令人钦佩的正直。(216) 能找到这样的作者和作品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就像遇到了自己的梦中情人,可她不仅不会拒绝你,反而百依百顺,任由着你来去自如和随意摆布。 可惜我没读过司汤达的作品,不能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体验丹齐格的感受。福楼拜的《情感教育》我看了约十分之一就看不下去了。惭愧惭愧惭愧。7、高声朗读(245)自1993年起,女导演奥布依开始拍摄一些正在阅读《追忆似水年华》的人。她一个接一个地拍摄,每人六分钟。其中有名人,也有默默无闻的人,有年轻人,也有老年人,有钟爱普鲁斯特的人,也有从未读过《追忆似水年华》的人,以及其他林林总总的各类人。这次拍摄被命名为《被阅读的普鲁斯特》,计划一直持续到2050年。许多参与者极有可能看不到结尾。我手脚并用算了一算,估计我多半也看不到结尾了,不过我毫不伤心,因为我极有可能连开头也看不着,谁叫我们的GDP只是排在世界第二呢。阅读者中有个年轻的花店老板,专门经营卡特莱兰,这种花在奥黛特和斯万(《追忆似水年华》中的人物) 的交往中意义重大。法国人对普鲁斯特的热爱可见一斑。94年底,我也买过一套译林出版社发行的《追忆似水年华》,精装1-3卷,45元。厚得像个枕头,我没勇气去读它,你明白的。丹齐格对《追忆似水年华》一书的结尾尤其喜爱,他在书中两次提及:在这部小说的最后,叙述者开始寻思,有朝一日自己是否会写自己的小说。丹齐格称之为“普鲁斯特式的问题”。 8、谁读代表作(270)作者说:我认为自己有生以来从未遇见过某位正在阅读一部伟大著作的读者。从来没有过。没有人。我从未见过任何人在阅读普鲁斯特、马拉美、托尔斯泰的作品......谁读那些杰作呢?(270)他在说我呢。......整本书看完,究竟为什么读书,作者也没给个总结性的说法,看来这个共性的问题,只能有个性的回答了。你呢?同学,你为什么读书?可别告诉我,都是你妈逼的。

不可日无书

我们从来不会去想我们为什么每天要吃喝拉撒睡,因为这是常识,但是有人会去想我们为什么读书,于是法国作家夏尔.丹齐格写了本有趣的书,叫《为什么读书——毫无用处的万能文学手册》,告诉我们为什么不读书?我发现如今要找一本有趣的书真不容易了,要不就是故作深沉,尽显老态,如余秋雨;要不就是假装大师,在北大被轰,如于丹;要么就是矫情、低俗、装逼、跟风,垃圾书多得是。《为什么读书》列举了几十个读书的理由:为了不令逝者长眠而读书,只因爱而读书,为了憎恨而读书,为了赶超半本书而读书,为书名而读书,为了自我反驳而读书,为了形式而读书,为了黑暗而读书,为了学习而读书,为了自我安慰而读书,为了健康而读书,为了美德而读书,为了享乐而读书,为了孤立自我而读书,为了知道阅读并不能改善什么而读书,为了已经读过而读书,为了我们之间津津有味的读书乐趣而读书,为了再现青春而读书,为了改变时间而读书......仅仅看这些标题就觉得有意思,最短的只有几句话,长点的也就几页,丹齐格围绕着读书的话题说得幽默智慧精辟。现在我的业余生活大多是读书,特别是在冬天,天早早就黑了,外面又阴又冷,除了带黄夏木出门散步,大多数呆在家。中国的电视太幼稚,上网又太浪费时间,屁大点地方也没什么好的娱乐方式,于是只有读书。黄夏木没睡之前和黄夏木一起读书,黄夏木睡了在床头和彦一起读书。加上买黄夏木的书,加上我的阅读兴趣广泛,我家每月在购书上的消费超过500元。这是一件好事,你看,黄夏木可以分清楚卡尔的绘本,哪本是《拼拼凑凑的变色龙》哪本又是《好饿的毛毛虫》了,我们的床头也堆满了书,这里面有我这期读三十本书的计划,当然杂志除外。在爱尔兰的都柏林有家名为 TOWER的书店的广告语是这样写的:“假如你上某人家发现居然没有书,休于他上床。”说得文雅一点就是:宁可居无竹,不可日无书。如果中国人也有这样的认识,恐怕光棍会呈几何数的增加。中国的光棍们不读书,都在做什么呢?在光棍节上淘宝网购物呗,仅这一天淘宝网的销售额就达191亿元,但你可以想象的是销售额中大多是服饰、电器、化妆品,有多少是属于书的呢?“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阅读维系着超脱,而超脱有利于我们的思考。读书毫无用处。正是因为这个,读书才是一件大事。我们在阅读一本书,因为它毫无用处。”我们为什么不读书呢?

一看这个名字就买了

在扬州大学附近的书店里,随意翻看着新上架的书。一看到这本书就决定购买一方面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理想国一方面是因为这是一本关于读书的书。我喜欢探讨读书。关于无用的知识。这是其中一本。我发现《三联生活周刊》还是值得明年订阅的,因为我发现,但凡我偶然发现,并且喜欢上的外国作者《三联》一般早就专访过不过,那时候,专访过我也没有认真看过。就像阿兰的波顿

书是一棵钻出坟墓的大树

合上书页,依旧满手余香。这书外表上有股讨人喜爱的萌劲,我本以为是如同Blink那种浅显的小说,也就单纯拿它当小孩似的消磨下时间没对他抱有多高期望,谁知拿到手里,才惊觉这明明是个实力莫测的武林高手,又惊又喜。从哪里说起呢?不知我是巧合还是什么,这书拿在手上读了二十几页,我就斩钉截铁觉得这作者定然和我一样是个天平座,一查,还真是!好吧,我只是觉得作者书里的观点读起来酣畅淋漓,许多我脑中偶尔闪现的还尚未成篇的思维碎片仿若都借着作者的口全说出来了,让我总是一边大赞对 我就是这个意思,一边又深深自卑 唉 我怎么说不得这么清晰精辟?!我还有个习惯,爱抄书。认同的观点就爱抄下来表示赞同,这书不厚我却整抄了三大张,足以见我与这书的相见恨晚。话语实难记录我读此书所获的奇妙之感,好像你的思想,跨越千山万水甚至时间,和另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居然频率相同,奇哉!以下记一些让我拍案相合的作者书中观点:“读书为理解世界,读书为理解自身,若读者再稍微大度一点,那么读书也可能是为了理解作者。”确实如此,好比人生。我们最初始于无知,因而对外界一切好奇,我们尝试理解世界的规则。而随着成长,我们逐渐看懂世界的规则,觉得世界发生的一切正常合理,这时我们就开始由看世界反观回自己。理解自己并学会控制自己与自己和谐相处是很难的一门学问,孔孟老庄都有大作于此。而真的能够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时候我们能够真正摘掉有色眼镜再去关照世界关照他人,既理解他人。就好像不知道谁曾经说过,人越成熟,越发现身边的人难以责怪,因为每个人做每件事的原因都显得合理了。就是如此。而我深以为,我对作者只能浅浅理解到他是爱书之人,以书为逻辑中心写成一本书很是强大。他爱司汤达和普鲁斯特,这两个人在作者书中无数次反复出现,倒是引起了我读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的想法。“比知识更重要的---我们该承认---是类比。文学,是一种通过类比进行理解的方式。”不是么。我正是通过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开始开窍,觉得,哦那好像说的是一个我熟知的故事,人物是我所熟知,事件是我所熟知,我强烈觉得那薄薄的小书是我整个世界的一面镜子。是类比。好的小说是一面优秀的镜子,真实反射现实和反射我们需要看到的未曾留意的现实,劣质的则如同哈哈镜或无用的镜子。好的作者擅长类比。比如作者说:"读书时我们就像在吹笛子的舞蛇人面前的蛇""书是一棵钻出坟墓的大树"。“未开化的时代的一个标志就是人们不再对无知感到羞愧。”好吧,用这句话回答书名那句 为什么读书 好了。微博QQ之类的蔓延让我感到不安,我看到世界如此光鲜亮丽人们乐此不疲注视着每一刻的新消息贪婪享受新鲜感与发表信息被关注的虚假快感。表象越来越繁复奢靡,我们的注意力被他们蚕食干净,于是心安理得地逃避内心的空虚不再对内心的空虚无知感到羞愧。而我不安,于是我看书。我需要常保内心对未知的谦恭,我需要常怀对真实世界的认知,我需要感觉自己笃定而踏实地真实生活着,而这正是书能予我的:真实,谦恭。而关于阅读方式的革命,我想作者给出了答案。作者说古老年代的人们曾用卷轴,而鄙夷当时作为新兴产物的书本这种纸质东西因为他们认为翻页会打断阅读。但如今书本代替了卷轴古人悲观的预测的却未曾发生。我想作者是想说kindle在未来也会替代书本吧,虽然无奈。毕竟,书最珍贵的是其中的思想而非外在它存在的形式。最后,吐槽一句,翻译水平不高。很多地方显得很罗嗦又不连贯。老一辈的翻译家在翻译完成后还有一道"点烦"的工序,杨绛一本《唐吉柯德》删掉十万余字却能不改其义,值得现代翻译工作者学习。

读书为什么

一 书籍并非造型艺术品    去年曾看过一个设计展,其中有一张海报上写着:藏书不难,看书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  如作者所写,“读者无需成为珍本收藏家,正如珍本收藏家不一定是读者一样。”  所以在开始阅读《为什么读书》之前,我让自己必须想清楚“为什么读书”与“为什么买书”是两个完全不同层面的问题。反观自身,确实是买书多于读书,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阅读者。我时常看着书架上排列紧密的书籍叹气,我不想让它们失去价值,成为被放置的造型艺术品。但我坚定地认为书籍确是可以升值的某种艺术品。只不过,摆在那里,毫无价值。彼此交融,能使我们都得到升值。  “漂亮的书,有时是最沉的书,有时又是最轻的书。这既不取决于作家,也不取决于摄影师和画家,而是取决于读者。”    能够认同的是,“书写的阅读是最专心的生活方式。”  一直以来,能够坚持的就是不动笔墨不读书。有时候不愿意把自己的书借给他人,并非吝啬,而是在我看来,每一本书其实都是不完整的。只有当读者完成了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相互补充,才能构成一部作品的完整。“一个好读者就是一个纹身师”,这像是阅读的使命。借给他人自己读过的书,其实已经不是借出这本原始的书本身,而是一本我与作者合著的作品。  “我所需要的印刷品是可以在上面划线以及在页面空白处写批注的书。有人告诉过我这是读书的最佳方式,事实的确如此。读者不是一个会吃掉书、使书消失不见的消费者。一个好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在书写。”  因此,从购买层面,书籍自然是一种消费品。而在阅读层面,书籍并非意味着消费或消耗,而是增值。    尚未尝试过的是,“在再次阅读的书上比照自己曾经做过的批注”。能够想象这件事情或许会充满乐趣。正是因为,当我们再次阅读时,所看的已不是最初由作者书写的作品,其中还拥有一个曾经或许幼稚或许天真或许故作深沉的合著者。让“评论又再生发评论”,书籍得以不断升值。    二 两个主体,两个行为    本书虽已“读书”为题,实则探讨了读者与作者两个主体、阅读与写作两个行为。或许可以有这样的公式:写作(作者)——阅读(读者)——写作(读者)。两者相互交叉、循环,“作家首先是读者”,“一个好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在书写”。    书中从不同目的、不同环境、不同类型等方面对这两个主体的两个行为做出阐释,可以统一的是,“书并非为了读者而作,甚至不是为了作者而写,它不为任何人而作。它是为了存在而书写。作者带有某种意图写作,都是某种形式的居高临下。作品被工具化了,作者远离了自己的本题。”“不为任何人而写,即便有,也是为了感觉而写。”  如此看来,当下确实有一些糟糕的作品,无法让作者与读者之间形成平等的关系。这大概也正是作者“对那些旨在教我学会某些东西的书籍产生反感”以及“更喜欢那些一挥而就的作品”的原因。这关乎写作的目的性,而在我看来,阅读的目的性在如今也被功利化和工具化。可见,无论出于哪一方被强加的目的,都会使阅读与写作这一链条失衡。而这两个主体与两个行为之间,需要的正是保持一种良性的平衡。诚然,可以恒定的平衡很难,但至少我们不能任凭这种趋向平衡的状态失去。    三 读者的身份    本书中给出三个比喻:读者如复活者,如吸血鬼,如继承者。  三种身份虽然出现在不同的章节,其中似乎也可以有一定的线索关联。我们的阅读,首先“是一种对话”,可以“不令逝者长眠”,是谓复活。进而从中汲取作者的思想、灵魂,如同吸血。最后,“一切的阅读活动,我们应该承认,都是一种再创作”,这是继承。  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图书馆是墓地唯一的竞争对手”。构成此对手,无疑是这三种身份使然。只是,作者似乎总是建立在一种死亡的基础上论述读者的身份。所以较之复活者与继承者,还是更喜欢吸血鬼这个比喻。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之必需,以此吸收,让自己饱满。  “读书为了理解世界,读书为了理解自身。如果读者再稍微大度一些,那么读书也可能是为了理解读者。读书令沉睡千年的木乃伊歌唱,不过我们并非因为这个才读书。我们不是为了书而读书,而是为了自己而读书。读者是最自私的人。”  那就让我们自私地,吸血吧。    四 特殊化的行为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为什么我们可以把“读书”这一行为做如此之多的阐释?本书第一页写到“读书是人类最具后天习得性的行为之一”,这个行为本身或许和洗澡类似,但我们为什么没有一本书去探讨“为什么洗澡”?读书这个行为本身,值得我们去特殊化、高尚化吗?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不读书的人是目光短浅之徒,读书的人是目光远大的人。”作为还算是读书的人,我对这句话表示一定认同的同时却又怀疑我们是否真的有必要把“读书”这个行为本身进行放大?  这样想下去似乎是进了死胡同,但这确实是读完整本书后想到的且未能解答的问题。也许我们真的不应该给读书这个动作或这个行为本身添加这么多的筹码。做平常化的读书,而不去想那些高尚而晦涩的意义,会不会感觉轻松一些?    五 读书自由    争取自由的人永远不在少数。言论的自由,新闻的自由,出版的自由,有无数人在这些领域试图做一点有限的扩充。那么今天,我们是不是也该谈谈读书的自由?  读书需要自由。我想这毋庸置疑。  但这涉及到另一个问题,我想这大概是除政治因素外实际限制读书自由的最大敌人,即从观念上讲,是否真的存在一些不能看的或是不值得看的书籍?如书中记述的图书馆“地狱”,又如作者年幼时对于“无害的读物”的厌倦。当我们把一本书定性为有害或是不值得时,我们观念中的某种偏见必然夹杂其中。去偏见化,应是一种共识。而带有偏见地读书,显然就像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它不会让世界变得更美丽,只会让自己失去看到某些色彩的机会。因为,世界的色彩,总是客观存在的。  “罪魁祸首既非书籍,也不完全是读者本人。一切都有可能存在危险。生活是危险的。”  总会有人随便翻看两眼书籍,或是仅凭书籍的作者与题目就断定这是一本不值得去看的危险的作品。这样的事情,当然在自身经历过,相信同盟者也不会仅我一人。我们是否该把这种行为称作对于读书自由的过分干涉?  不必把保护当做首当其冲的借口,也不必把个例当做普遍的担忧。禁区不在书籍,而在观念。  “坏蛋依然是坏蛋,只会成为被文学装饰过的坏蛋。反之,一个好人不会因为读了一本坏书就变成坏人。”更何况,这世上或许真的并不存在所谓的“坏书”。一切只因我们为读书这一行为,附加了太多的意义。    但我认同的是,确实会有质量不高的书籍。比如在前文提到的,在某种目的性下书写的作品。这是以作者的角度。除此以外,于读者,对于一本书质量的评定,并非恒定。这恐怕也是阅读的乐趣与成就感之一。“即使我们读了很多书,阅读的数量也不会使其质量有所折损”,反而会使质量不断提升。也正是前文所写,使彼此都得到升值。  如此而来的“吹毛求疵”是一种成长。与此相对的,“某些人是出于憎恨而读书。这是一些嫉妒同行的作家和嫉妒所有人的批评家”,于是又构成了某一种偏见。  曾在三年前写过一篇《吃骨头的人》,大意正是讽刺这些把吃骨头当做习性的人。如今看来,依然认同自己三年前的观点。我们当然需要批评,每个人也应绝对拥有批评的权利。只是该想为什么而批评,或是为什么不批评。  总之,不可为批评而阅读。这是对阅读体验的束缚,大概也算是对读书自由中应当包括的某一部分的亵渎吧。    六 我读    我已开门见山,我不算是一个优秀的阅读者。一方面在于阅读的数量,另一方面恐怕在于阅读的状态。读此书最大的感触是,作者记录一些阅读感想或是在阅读过程中思考的问题,确是我从未思考甚至从未留心过的。  书中记述了作者从年幼时就开始的读书人生,边读边想,读书在我目前的生命中又留下了多少痕迹呢?    印象中让人舒适的理想化的阅读经历不多。曾总是为了追求外在环境的安静而读书,其实只是内心不够安静罢了。作者提到他“如同疯子般读书的那些时期”,反观自身,不过只有“如同疯子般买书的那些时期”了。  感触最深的是,在不同年龄、不同心境下所买或所读的书籍,反之又映射了那个年龄和那种心境。这种感觉像是听音乐。有次深夜,无意间听到几年前自己听过的歌,脑海中浮现的竟非歌曲的旋律或歌词,而是在几年前听这首歌时的自己的模样,甚至连当时的姿势都可以还原。所以无论书籍还是音乐,都是在某种程度上的与某一时刻的自己契合。而后随着成长,推翻,再创造。如此反复,得以看见自己。    个人如此拙劣的读书生涯倒是有一点可以与作者相契合,关于书店。我曾在《征》里写过自己对书店的情结,一如作者在本书中所写,“不读书的人不知道在书店里所能感受到的那种兴奋之情”。是读书带来的特有快感。    七 到底,为什么读书    写了这么多,好像也没能回答本书题目中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读书。  本书共七十余篇文章,其中有近一半的文章题目都是“为了……而读书”的结构,似乎确实是在回答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而在这些论述中,有褒有贬,最终总结出来,不过也是一些对读书这一行为进行引申化了的意义。如为了发现自我而读书,为了自我反驳而读书,为了孤立自我而读书,为了再现青春而读书……读书的理由可有千百种,但这些似乎并不可以成为那个最根本也最充分的理由。  于是我想,读书这一情感化的感性的行为是否可以用这种相对理性的思维去阐释?归根结底,不过就是一种“读书欲”吧。如作者形容,“与那无法满足的情爱欲望相近”,亦如购物于女人。唯有欲望,能够如此诱人,却又无法言明,甚至缺乏理智。不是正如读书吗。    欲望的所在,自然也要有其独特的吸引力。如果要我从本书中找出一些能够大体描述这种吸引力存在的句子,我会摘抄:  “在阅读过程当中,是两者的单独相处”,是“在公然地享受孤独”。  “阅读使我们从现实生活中脱身而出。”“当我们读书时,我们是在抹除时间。并非是‘度过时间’。从书中走出来的读者们需要少许时间以便重新回到现实世界。他们将时间用在了听命于寻常时间以外的事情上。”  “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阅读为我们维系着一种超然于现实的姿态。”    “读书毫无用处。正因如此,它才是一件伟大的事情。”所以,真正的答案或许正是——为了,“不为了什么”,而读书。附 也要批评  在豆瓣上给这本书的评价只打了三颗星。两个原因。第一,翻译得不尽如人意。作为一部译制作品,翻译的质量对整本书的影响至少要占到一半以上。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经常因翻译的不顺畅而影响阅读与思维的连贯。我本以为这是由于我个人读得外国作品太少而不能适应这种“翻译腔”,后来上网看到对于这本书的评价中,“翻译不好”已经成为了一个共识。这显然就不是我个人的问题了。第二,书中涉及很多以法国为主的欧洲作家及作品(从本书的脚注数量之多便可以见得),这当然是作者博览群书的一种体现,但对于中国的读者,至少对于我来说,那些冗长而陌生的名字就像是一个个障碍,让读者在阅读体验上大打折扣。以至于看到后面,凡是遇到障碍,全部绕道而过。这一点或许是我个人的问题,确实不能习惯。由此看来,我或许还是更适合看些中国本土作家的作品呵。

读书如花朵绽放

读书如花朵绽放。(Lire comme une fleur) 未开化时代的一个标志就是人们不再对无知感到羞耻。      上面两句话出自夏尔·丹齐格的《为什么读书》。这篇文章的题目,便借用了此书的一个章节的标题。这句话对于我来说,很“治愈”。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做“毫无用处的万能文学手册”。每一篇文章都是一篇关于阅读的杂文。文章深浅不一,内容各异。关乎于阅读场所、阅读方式、书籍,一切和“书”相关的内容都被夏尔·丹齐格的笔下所包容。他的文笔并不晦涩,但平心而论也确实和我们的语境有些距离,或许是我们无法理解法国人的文化性格,或许是译介的方式磨去了文字的光泽。但是,这仍旧不失为一本耐人寻味的读物。    “万能”的含义,不仅是因为其涵盖的范围之广,这本书的读者群,可以是学者也可以是普罗大众。我将这本书视作文化研究的参考读物,也当做枕边马上的消遣书籍。这本书充满着人文情怀和阅读意趣,这也许源自于丹齐格先生的渊博阅读,也源于法国文学和文化的气质。书中的每一个标题,每一段文字都与阅读有关。阅读的定义,也不仅仅局限于文字,还涉及图画等多个领域。兼具现代感和传统价值,把时尚的阅读与一些古老而又经典的大部头相融合,绝非轻易之举。这是一本资深阅读者所作之书。希望它的出现,能够稍微地撩起人们大多已然泯灭或不再旺盛的阅读兴趣之火。  我们之中的一些人似乎还有读书的习惯,但是我们从未像夏尔·丹齐格这样关心过和思考过一切与阅读与读物相关的问题。读书,和我们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我们时常以怎样的方式去阅读?我今天天马行空,信手写了几笔关于在地铁上阅读的想法。算是受到丹齐格的影响所感。寥寥几笔,权当对于丹齐格先生的致意和呼应吧。      地铁上阅读实在是一件难事,至少在中国是这样。地铁有效地帮助公共交通系统缓解运输压力。可惜做到的还远远不够。上下班的压力让地铁里每个人只拥有站立和喘息的余地,尽可能地保护好自己的包包财物,足矣。何来的空间阅读呢?阅读,只存在于地铁飞驰在城市边缘的线路时,人群站立得松散,你可以随意地倚靠在列车的任何一个位置,甚至是一根立柱。无人贴近你身旁,或是需要共享一根立柱作为站稳的把手。      列车飞驰,除了外面广播的机械播报,列车的运动带来的巨大噪音,周围人各种各样的嘈杂声音,都能被阅读隔去。但是他们同样能阻塞思维。当然这并非是所有热衷阅读的人所烦恼的阻碍。心无旁骛者大有人在。      广州地铁上很少有读书的人。我曾看到过几个。他们手上的书大多都是正在准备应考某个考试的参考书,那是考证一族或是预备升职的人需要的。一些中学生会在地铁里背单词,看英语语法书或是做题。除此之外,除了拿着报纸读一读打发时间的人以外,我再也看不到“手不释卷”之人的身影了。其他的人,要么面无表情地放空自己,胡思乱想,我时常这么做。要么就盯着地铁移动广告电视,我对于上面的广告已经看的有些恶心了。要么就是捧着手机,聊天、玩游戏,也有少部分的人看手机电子书。但是请相信我,电子书里绝对都是打发时间的文章,要么谈情说爱,要么来几次促进血液循环心跳加速的恐怖悬疑故事体验。地铁里人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绝对是给自己壮胆的好场合。这样明亮的灯光,充足的人声气息之中,便少了几分恐惧。光天化日,人来人往的地方,在我看来就是最舒服的阅读盗墓恐怖悬疑故事的场所。      我以为,广州的普通上班族,都在逐渐地失去阅读和读书的兴趣。阅读之于他们,仅仅是报纸、消遣的杂志和需要处理的文字文件。书成了无缘触碰的绝缘品。它们被束之高阁。它们的用途是满足虚荣心吗?其实也不尽然,我相信其中也包含着无暇阅读或无力阅读的无奈。远离书本长远,阅读能力会下降,人的惰性总会告诉自己“算了今天太累了,还是看看电视舒服”。谁说“阅读障碍”只是一种疾病呢?我想不妨视为一种社会病,就是“阅读心理障碍”。    阅读行为的稀缺,是因为许多人把当下所烦忧所欣喜的事物放大在自己的眼前,成为了一叶障目的借口。人们常说自己很忙,自己现在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哪里有时间去阅读呢?阅读为什么不可以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呢?太阳底下无新事,阅读同样可以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书中的章节片段,情节故事,都可以融入你的生命之中。你在书中历练生活体验人生,回到生活继续走你的路。为何不去试试看呢?  政府提倡“阅读”,媒体评述中国人的阅读量下降。阅读还是不属于这个物欲横流,利欲熏心的浮躁时代。没有一点静下心来欣赏一话一落叶的情怀,也自然不必太过奢望这个民族重拾书卷了。放慢脚步很难,但我们还是保持一点微弱的理想主义期待吧。全文完摘录:1、杜拉斯是个喜欢恰如其分地直抒己见的人,正如所有的严肃作家一样,他们都无视世俗地描述事实,那些当权阶层出于自身安宁的考虑而绝口不提的事实;2、一个书名只有伴随着坐着的名号才具有完整地意义。3、如果人们拒绝承担一切责任,那么我们的文学只会是一片牙牙学语之声。4、作家大概是唯一不要求拥有纯粹性、完美性、正确性的文人,他们甚至把这种缺失变成自身的一个要素,但也不至于因此沾沾自喜——除了卢梭之外。我们读书,是为了在别人身上看到自身缺点的景象,那些我们队自己遮蔽起来的缺点。5、我认识一个人,他最难听的骂人话就是:“那个人这辈子连一本书都没翻开过。”6、我们不应该觉得这本或那本不适合我们是因为我们配不上它。有些读物其实配不上我们。7、因为是做晚课的时间,那位负责抄写佩特罗纳作品的修士撩起长袍跑向食堂时弄掉了一些书页,它们与酒瓶的包装纸混杂在一起,或者变成了蝴蝶翅膀的一部分?8、有时候,现在对于过去的优越感相当可笑。9、生活是由事实组成的故事,生活是散文,而非浪漫诗歌。10、毫不妥协的青春时代已经过去。我们意识到我们将要死去,意识到在人生道路上前行时,只能做到尽可能最好,而非最好。

绝非一本简单的小书

这绝非一本简单的小书。由于缺乏文学——尤其是法国古典文学的修养,每晚睡前看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仅像是为了完成在年度阅读书单上画一个勾的任务。有书评说这本书的翻译并不出彩,算是温和的观点了。在我看来,好像是法国译著的通病,这类书的翻译都生涩得可以,生怕读者发现不了这是一本法国文学译著。总体而言,从这本书的内容及文风不难看出作者是一个精英气很重的法国作家。漠视一切美国快餐式的流行文化,对于目的性强的色情文学和肤浅即食的新闻报道亦是不留情面地给予批评。甚至是杜拉斯这样的文学巨擘,作者也宁愿客观地指出她某些作品的矫饰。若干好句还是摘抄了下来。整理完毕,这才发现作者对书名提问的回答:为什么读书?为了和自己角斗,超越自己对这个世界在认知上的浅薄与狭隘。也为了理解作者,全神贯注地投入于阅读之中,边划边读,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和个人的种种棱角。

为了“拔剑四顾心茫然”而读书

《为什么读书》的作者夏尔.丹齐格很了不起,通过全书随随便便的文笔,作为读者我的惭愧胜过于崇拜。因为此君此作,有种为了全世界乐于读书的读者而“精神分裂”的勇猛态度。一开始我没看作者是谁,还以为这书是西方读者群的集体作品,有些篇章非常精辟,有些显得粗鲁不堪,还有精英人士的刁钻刻薄和顾盼自得。当我发现它们都是一个人写的,我才发现我是个多不合格的读者。丹齐格写的读书理由,应该已经囊括大多数人的感受,我在里面读到了起码10条以上我也有的理由,这让我很不爽。读者难免自恋,总以为自己是一些作者的知音,或不阅读的人群中的先知。不过卸下自恋,读者内心的柔软和脆弱,应该是相通的——如果没有谦卑的人生态度,谁愿在一本书里下潜又上浮呢?用于阅读的时间,大多数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真的。之所以阅读完毕后让人有抬头挺胸的气魄,那是因为“自我”得到了养分,而让人遗忘了“自我”受到的牺牲。我从来不觉得阅读有多了不起,或“阅读改变了我”这种和“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划上等号的话。丹齐格也是这么想的,他在“读书不会改变我们”一文中写道:“即使读过拉辛的作品,坏蛋依然是坏蛋。与之前没有教养的坏蛋相比,他只会成为被文学装饰过的坏蛋。反之,一个好人不会因为读了一本坏书就变成坏人。读书的坏影响和它的好影响一样都是个愚不可及的传说。”获得知识让人快乐,这是肯定的;素质提高使人为了尊严而活,这是正面的。但要问我阅读真的是让人最快乐的事么?我越来越倾向于否定态度。我觉得我最快乐的时候,是5岁以前的日子,随着年龄离30岁越来越近,我才迟钝地发现,我在一些伟大的小说、散文、电影剧本、宗教经典等文本中寻求的快乐,其实就是5岁以前的快乐。那是孤独的快乐。不能熟练说话,没有语法约束,不必考虑谁的面子,哪的规矩,什么前途,何为成功,左边或右边,男女之间只有开裆裤没有时尚感。我能清楚地回忆,那时的自己会为一些大人看不到的东西傻笑半小时或痛哭几十秒,讨厌归讨厌,但最终还是被大人抱起来亲着脸。才在发育程序上走出第一步的身体,无比孱弱,但做什么都是凭本能。有时我幻想,若有那么一个空间,居民只有婴幼儿,真善美根本就不用去追求,真善美随时在发生,不,根本就没有真善美,只有“咿咿呀呀”的一片欢腾和战争。不必阅读,就有智慧。“读书读傻了吧?”不知道这是不是你读到这里时的感受。还有更傻的,我决定说我的“为什么读书”了,我相信这是丹齐格再读十年书也写不出的理由——“为了拔剑四顾心茫然而读书”。窃以为,李白能写出这么多只此一家的诗,正是因为他骨子里有很多“5岁以前的快乐”。这么说倒不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都是人嘛,我和李白都有过5岁前的时光,所以这一点我们是一样的。我窃用李白的这句诗来阐述阅读理由,当然不是从他“做官的痛苦”上出感慨,而是“知识分子”的共性。还得回到丹齐格身上来,虽然他写不出这题目,但他已经写出了这理由。在“为了孤立自我而读书”一文中,他写道:“读书是一种孤立人的严重行为。那些真正的读者被人厌恶的事实总是令我印象深刻。早在童年,我就曾因为读书受到攻击,他们憎恨我的与众不同。”“这些人是群体思维的先锋,这种思维受不了看到有人在公然地享受孤独。读书对于实用主义者来说是个丑闻。”很多次在阅读后,我会茫然地看看周围,对这个环境充满疑惑。我疑惑我怎么已经到27岁了?放下书本我能去做些什么?疑惑了半天,你猜怎么着,要么我放下了书本继续长大,要么重新拿起书,变成小孩。于2013年4月26日发表于《台州日报》

Read For Nothing

从出生那天起,读书这两个字对于我来说仿佛就被赋予了一层高深的含义。读书,意味着与别的小朋友不一样;读书,意味着能去书城买书然后吃一顿美美的麦当劳;读书,或许在我也不知道意味着什么的时候,就在我心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小的时候是很喜欢很喜欢读书的。我指的小时候是在小学4年级以前。那个时候妈妈会给我买许多小说,《基督山伯爵》、《长袜子皮皮》、《悲惨世界》、《泰戈尔诗集》……这些都是我一想到书,脑海里立马能蹦出来的名字。对于他们,我熟悉且陌生。现在回忆起来,更多的是不是书中吸引人的情节,而是当时我迷醉的略微蹦跳的小心脏。仿佛细心品尝一块美心双黄白莲蓉月饼,白莲蓉做的是多么细致可口啊,口腔里的每一寸空间都萦留着清甜的莲香,然而你知道这还不是最好吃的部分---当你一小口一小口往前探进,脑海中回忆起上一次吃到蛋黄时的滋味,而舌尖最终真的探到因牙齿挤压而渗出的蛋黄油时---就是这种幸福。难怪书中说,阅读是由若干避世独处者在略微古怪的可以称之为精神之境的无形空间里共同感知道的那永恒的一刻。但这样的美好并没有持续多久。我开始渐渐把读书当作通往功利的道路。从初中到高中前半段学习时间,我是实实在在沉不下心来仔细阅读一本书的。每次阅读一本书,我都像是要下定了极大的决心,脑海中幻想着---当我读完这本书,我就会成为一个更有文化的人。带着这样的幻想与不得不读的学校课本,我勉勉强强读了几本还算不错的口碑读物。其中就有《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偷书人》等等。这些在北美销售榜上高居不下的书。我仿佛是抱着敬仰的心去读的。但是过程却并不像自己想的那么美好---我几乎是在忍受着那些烦人的文字,用尽全力把自己按在凳子上读的。其中或许还有些微的谴责。我怪我自己,为什么从前的感觉找不回来了。仿佛小小的可爱的我,再也不见了。但是同时内心又有一个声音在说:别读了,读了也没什么用。说到这儿我能得出一个结论了----我竟是处于功利而并非享受地读书。而到大学之后如饥似渴的阅读竟也是因为功利。我希望因为读的这些众多的书让我在人群中能散发出某种不一样的光辉。说到底是处于不自信。我仍没有享受。而我之所以能够坚持一年时间不断地读书或许也是因为我把它变成了一种习惯。像一个朋友,离开了他我会很不习惯。与其说是离开这个朋友不习惯,倒不如说我离不开阅读时的安静的我自己。-----这也能算一个理由吗?直到我阅读了这本书。但是说实在的,它也并没有给我多么大的启发。并且读到后1/3的时候,由于作者讲述的我完全不曾了解过的作家及著作还有他对读书的近乎可怕的执着,我几乎是skimmed to the end.像是读一篇托福阅读似的,没有信息点就直接略过。但其中一些句子却是让我很受鼓舞的。它们像是在肯定我。这种受赞扬的感觉自然会让人有种飘飘然的倾向。丹齐格说,文字是抽象而无私的东西,它并不为了获得什么而表达。丹齐格还说,人们对文学的一个定义,就是它或许是唯一不以有用为目的的文学形式。他也曾长篇大论的说,我们可以阅读回忆录、政治纲领、天文学专著、桥牌教程,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获取知识。而知识微不足道,因为所有人都能取之以自用。很多野蛮人或笨蛋的脑子里也塞满了知识。比知识更重要的---我们应该承认,是类比。文学,尤其虚构文学,是一种类比的方式。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通过类比进行理解的方式。再进一步准确地说,它是一种不仅作用于智力,而更诉诸情感通过类比进行理解的方式。类比、情感,这正是它有别于哲学这种思维模式的地方,哲学以分析和智力为依据。这对于我来说就像一颗安心药丸,并赋予读书这种行为一种更高尚的含义----无所求的精神活动。口口声声的无用在我看来却比宣传册上的各种功用更加啊吸引人。谁说人一生当中只能做有用的事,谁说读书仅仅是为完成某种功效,又是谁说读书会耽误所谓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正事了。突然像是解脱了。或许可以有这么一段对话:“----为什么读书?”“----那为什么走路?”“----读书尤其是文学有用吗?”“----那又是谁规定每走一步都有独特的意义呢?”我们阅读着,行走着,并不特定通往某一个方向。我们阅读着,行走着,却都并不为了什么。

为什么

  我为什么要读书?甚至我还读了这本书。我原来以为这只是一本轻松的读书类书籍。我错了,错得非常离谱。  作者显然是个精英份子,文章虽短小,可是内容相当深刻。有许多地方我都没办法理解,也许是文化差异,但也可能是知识浅薄。实在令人汗颜。不过书中观点我还是赞成的。就是读书是本能,我不考虑能学到什么,是否喜欢,书店是否存在等乱七八糟的东西。我只是喜欢读书。既简单但又不那么简单。看读者们自己怎么看了。

翻译毁一生

整体来看,本书有句没篇,个别句子极其漂亮,但谈的不深,有玩弄文字之嫌,不太真诚。最重要的是,翻译的真烂。广西师大选书水平不差,但翻译真不行,一开始我以为是原著作者本身风格,后来发现根本不是,就是译者水平不行,我甚至觉得她是直接用翻译软件翻译的。我勒个去,那直译的僵硬感,简直跟连续睡落枕三天一样。

对数字阅读充满厌恶感的读书人

最近一段时间的观察,得出一个不是很严谨的结论:对读书有神圣的偏执喜欢的那群读书人,似乎都不太能接受数字阅读。本书的作者应该就是一例,整本书都是在读书的种种理由,不读书的那些的个中原因,文章最后,作者用一段伤感中带着警告的段落结束了全书,似乎要表达的就是对于把书香和翻页的快慰全部销毁在ipad里的一种恐惧。“当纸质读物最终消失,那些牢骚满腹的人会带着痛苦的满足感挖苦道:我早就料到了;我们则反问:那又怎么样?我们早已不再看古罗马的卷轴书,仅有少数渊博的学者知道它们曾经出现过,但古罗马的文学依然存在,部分地存在着。比满腹牢骚者更悲观的人会说,信息化将更好地为权贵服务,他们可以把人类安置在越来越狭小的公寓里,因为人类不再需要图书馆,而一切都存进了ipad;有朝一日,当所有这一切都被浓缩成一个极小的小红点,他将较早的不安地闪光,然后,亮光断断续续、越来越少。”学院一位被我们称作“女神”的老师,研究方向主要是新媒体网络传播,经常和学生探讨对于数字阅读的体验和看法,她的观察是,年轻人对于数字阅读并不是十分有好感,原因大抵是他们本来就把读书作为品位和标榜和象征,拿着一本“上档次”的书仿佛就是在告诉身边所有的人:嘿,你看我是个文化人哦。另一位偶像派青年男教师,常在课堂上表示对于电子阅读嗤之以鼻的态度,他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部分有知识分子优越感的“读书人”对于纸质阅读的眷恋。似乎只有把一本带着独特的气味和手感的纸质书拿在手里,一边阅读,一边带着感想地来回抚摸和翻转才能抒发阅读过程中的每一个感慨和体悟。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内容和介质完美结合的综合体,如果一个ipad、kindle在手就可以说拥有万卷宝库,仿佛显得对于书籍缺乏了一点敬畏,如果连一点空间一点纸张都又吝啬又拧巴,叫什么读书人。

翻译还能再差一点么?

给个还行的评价,完全看在作者的份上,从译文反着猜原文意思,这在我浅薄的阅读经历里并不多——通常我是直接放弃的,但这个作者和他说的东西我挺喜欢。举例说明:吸血鬼小说,我装出比自己事实上更加喜欢它的样子。我利用它们以使自己显得并非仅仅阅读那些珍本或杰作——不过,你们瞧,我正好背道而行,用便宜书来装装样子。当尼克和蕾娜在马兰镇举行结婚典礼时,有些英国人看到我躺在草地上读我的普鲁斯特,就以半揶揄半钦佩的口吻说:“这真是您的暑期读物吗?”很长时间以来,每年夏天,我都重读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中的某一卷的全部或者部分内容,其实那些书没有什么非常复杂的地方,除非是由于读者想在书中看到或矫揉造作或指责或仰慕的那种普遍情结,而我们甚至都不应当留意这些。这个关于阅读姿态的问题真是异常古怪。有些读者阅读某些名著时不是对他人而是对自己故作姿态。嗯!如果这样的姿态能使他们阅读那些书也罢!除了中段说普鲁斯特的那段故事以外,前面和后面的句子,您能一口气不带超高分辨率地看懂么亲?当然,这只是个例子。能不让读者这么遭罪么?谢谢

书是一棵钻出坟墓的大树

半本书Evernote笔记。读书是纹身:1. 我的思想逃离了我,我不得不一边说着话,一边突然从它的背后捉住它。----苏珊.桑塔格,《重生》(reborn)2. 任何激情终结之后都会再现怯懦。---于勒.巴尔贝.多尔维伊,《日记》3. 阅读箴言等同于纹身,如此相像以至于那些并不一定酷爱箴言的读者,当他们发现一句令其印象深刻的箴言时,甚至都回将它纹刻于自己的身体上。为了发现作家未说的话而读书:1. 读者完全能识破虚伪。为了恶习而读书:1. 而某人甲回答说再一次参加晚宴之后,某人乙给他讲了一个奇特的故事而这个艳遇故事不断地被延迟,赋予叙述一种精确的节奏,一种手淫不停地被打断而不断推迟快感到来的精确节奏。反理性读书:1. 在艺术里,理性令在世者开心,疯狂则令遗作作者开心。面包皮读书:1. 一位作家,一旦他的书被合上,他就缩小、简化成为一个“物”,简言之,一个几乎已经死亡的东西。一个木偶。阅读将他拉近读者,重新赋予他生命。阅读坏书:1. 我们一边阅读着某本糟糕的书一边自言自语道:多么遗憾啊!一个那么好的想法竟然未被加以很好的利用!于是,有人把它从那部有可能被人遗忘的作品里抽离出来,对它加以完善,甚至因而挽救了原作。秘密与奥秘:1. 小说是对奥秘的一种澄清。人物的奥秘。我们在他人的眼里似乎始终简单如一,因为我们通常只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一面,一种经过简化的既适合自己也适宜于他人的性格。一旦我们过世,这种礼节消失之后,我们才变得复杂难测。2. 一个(小说里的)人物,就如同一位死者,某个被人们在各个方向翻过来调过去以便弄明白其构成的人。3. 不过,对于许多小说家而言,人物还是如同一个人,一个在重要关系上被缩减为(他们认为,这时为了他们的方便着想)阳光的一面和阴暗的一面的人。这是一种机制。它的关键部分是个秘密。赌博式读书:阅读古典作品:阅读作者没写的东西:为了再现青春而读书:1. 阅读回忆录,尤其是政治回忆录,可以令青春再现。我们曾经经历那个时代。我们欣悦而惊讶地重新发现了那个时代。当时的政权曾经掩饰的事实真相被揭露出来了。为了改变时间而读书:1. “抹除时间”是指认真读书,全神贯注地沉浸在书中。这种阅读给人以时间不复存在的感觉。我们甚至模模糊糊地生出某种永恒感。2. 这就是为什么从书中世界走出来的读者有着潜水员的申请,目光朦胧,呼吸徐缓。他们需要少许时间以便重新回到现实世界。3.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伟大的读者始终感觉自己青春年少的原因。他们的生命没有被某种使用时间的方式所消耗,他们将时间用在了听命于寻常时间以外的事情上。为了不读(传记)而读书:1. 就像我们的思想不会出现在X光照片上一样,艺术家顺利完成作品时所出现的那个天赐的时刻也不可能被一部传记作品捕捉到。从某种意义上说,传记掩盖了奥秘。读书而无视作家:1. 劳伦斯说:每个人都有一个群氓自我和一个个体自我,对于不同的人,两者各自的比例有所不同。阅读皱纹:1. 面孔是唯一写实主义的书本。在书本以外阅读:在飞机上读书:1. 飞机的外观美与其内部的不舒适成正比。尤其是乘坐远程客机旅行。天知道这些远程客机是否真的远程。它们使我想起《热情如火》的导演比利.威尔徳曾经说过的话:“昨天晚上,我去看《纽伦堡的名歌手》。八点钟开始,三个小时后,我看了看我的手表:八点一刻。”在海滩上读书:在书店里读书:1. 书店里的这些顾客神情如此平静,如此沉浸于内心,好像一些在慢腾腾咀嚼树叶的长颈鹿,但他们却是一个个充满热情的火球,内心沸腾、跳跃、全神贯注。为了把书放在桌子上而读书:读书如同花朵绽放:阅读书的细枝末节:作家读书:1. 当人们在青年时代阅读大量的书籍时,我认为那是为了成为作家,而如果这个梦想没有实现,那位伟大的读者就会成为不显露于外的作家。随着光阴的流逝,他忘记了自己的作家梦,继续读书。如果他不感到辛酸的话,那么这样很美好。高声朗读:读访谈录:以朋友的身份读书:读者是继承人:他们的读物:谁读代表作:为了从麻木不仁中清醒过来而读书:在纸张以外的其他介质上阅读:为什么不读书:1. 不读书的最佳理由,就是:为了思考。因为最终,我们用来读书的所有时间中,我们就像是盘在吹笛子的舞蛇人面前的那条蛇。

气氛不对

也许是因为对外国的作家不太了解,所以读起来有点困难,没有什么特别印象深刻或强烈震撼的话,最近在寻找一些类似于这种寻求读书意义的书籍,之前读过一本书 叫什么名字的忘了,但最起码还有印象最深的一段就是说读一本书,不要先找它的不足,而是要先看它哪里写的好,这也是一种收获,在还没有《读完为什么读书》这本书的情况下,但至少我到现在为止没有受到特别深刻的启发


 为什么读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