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批评往何处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评述 > 文化批评往何处去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7546345642
作者:徐贲
页数:335页

作者简介

文化批评基于独立的思想和判断。它是知识分子介入社会事务和公共政治的公民行为;它剖析、评价与“共同的善”相关的政治文化、社会观念和群体价值,难免会触及“不方便”的政治敏感议题。1990年代的“文化讨论”撤离了1980年代业已形成的政治敏感议题,丧失了文化批评的公共政治锋芒,变成一种精致而无目的的游戏,陷入了无所适从的困境。
叩问“文化批评往何处去”,就需要重申文化批评的公民政治作用和坚持知识分子的思想批判传统。这样的文化批评是未来中国公民社会发展和宪政民主建设所必不可少的。

书籍目录

再版序:文化批评往何处去
引言:“文化讨论”中国式的文化批评
第一辑 文化批评和公民社会
文化讨论和公民意识
“我们”是谁?——论文化批评中的共同体身份认同问题
第二辑 文化批评和社会伦理建设
学术规范的社会理想——从“新国学”的价值观谈起
从人文精神到人文教育
当今中国文化讨论需要关注的伦理话语
第三辑 文化批评和大众文化
影视观众理论和大众文化批评
能动观众和大众文化公众空间
当今大众文化批评的审美主义倾向
第四辑 文化批评的政治文化关注
重提“政治文化”
“文革”政治文化中的恐惧和暴力
什么是中国的“后新时期”和“后现代”?——“现代性”在当今中国的政治文化意义
第五辑 第三世界的文化批评
后现代、后殖民批判理论和民主政治
从本土主义身份政治到知识公民政治——第三世界知识分子及其文化批评
第三世界批评在当今中国的处境
附录1公共知识分子:记忆有目的,言说有立场
附录2中国知识分子可以从德国政治文化学习什么?
后记

编辑推荐

《文化批评往何处去:80年代末后的中国文化讨论》是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

内容概要

徐贲  1950年出生于苏州,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英语文学博士。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兼职教授。著作包括: 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als、Disenchanted Democracy、《走向后现代和后殖民》、《文化批评往何处去》、《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全球正义和公民认同》、《在傻子和英雄之间:群众社会的两张面孔》、《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并编有《复归的素人:文字中的人生》(父亲徐干生的回忆文集)。

章节摘录

版权页:2.批判主体和社会政治空间对抗意识和批判主体是和“压迫”联系在一起的,而作为社会问题的“压迫”以及与之关联的“被压迫”意识都必须首先放到实际社会政治关系和环境中才有实际意义。这是后殖民批判走出认识和主体困境的第三种途径。在被压迫和反抗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被压迫者并不意识到压迫的情况并不鲜见。“压迫”本身就是批判意识对现实中权力分配不均衡现象的一种诠释。后殖民批判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开启和增强第三世界人民对当今错综复杂的压迫形式的意识,这也就是它的思想解放意义。在西方社会中,来自第三世界的少数族裔并不人人对统治意识形态都有批判意识。少数族裔和白人之间固然有肤色、语言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但这些差异并不会自动产生政治上具有对抗意义的“身份”(identity)意识。种族身份不是自然民族特征的总和,而是一种伴有政治要求的特定意识。身份意识和它的政治要求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和意识形态条件下才能形成。黑人、亚洲人和阿拉伯人早就存在于美国社会之中,为什么这些族裔的知识分子直到不太久以前才提出文化平等、民族身份和历史这类问题?这倒不是因为当今美国少数族裔的生存处境比早期当奴隶的黑人和修铁路的华工更不堪忍受,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因为美国公民社会中的平等和权利价值观,就其深入人心和社会共识影响而言,已经达到了一个能允许讨论少数族裔的文化和权益问题的水平。这种社会变化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

图书封面


 文化批评往何处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是一个加速现代化、世俗化的过程,社会核心话语变成了商业立场,一切话语都要靠金钱来衡量,一切逻辑都需用利益来阐释。在整个中国历史上,这30多年都是值得记忆的,因为从没有一个时代,我们的物质会变得这样丰富,但也从没有一个时代,我们精神会面临着如此荒漠化的风险。  商业给我们带来了利益和更多的视角,但也给我们带来新的“公地危机”,礼义廉耻这些维护一个社会稳定的根本因素,正在利益的蚕食下,变得松动、动摇,甚至脱落。当一个社会的道德基础不断被削弱时,它的可持续发展又何从谈起?  正如明清易代之时,固然有无数仁人义士抛头颅洒热血,但与此同时,却是大规模的自相残杀,在战争的压力下,人们的心理突然崩溃,向以文明著称的江南,甚至出现了互相屠村、屠乡的现象,甚至出现了无人不带刀,远行必被害的可怕景象。  明末是江南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与巨额海外贸易给人们带来了惊人的财富,但与此同时,道德环境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两极分化造成一部分士人耽于享乐、骄奢淫逸,无所不用其极,而另一部分未受益群体则充满怨气,向往着一次性的解决方案。随着戾气不断积累,文化与制度又未能及时解决,结果,人们只好依赖暴力,最终酿就惊天惨祸。  事实证明,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永远不能脱离文化立场,一旦文化缺位,社会就会呈现出失衡效应,不同层面的人们因丧失了沟通的渠道,无从价值调整和磨合,这就很难避免暴力、崩溃的局面。  徐贲先生继承了上世纪80年代的话语逻辑,对过去30年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进行了重新的梳理,直指文化批评将向何处去这一根本命题,并为我们展示了文化批评缺失后,所带来的社会硬化、权力无约束、戾气上升等问题,而这,正是我们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阻力,在今天,我们必须正视并及时解决,否则很可能贻害未来。  重建文化立场,就是重建逝去的道德良知,就是复归人们对现实的信心,就是给生活以正确的目标与解释,就是对公权力予以有效的约束,就是为各方意见建立一个协调机制,就是为积压的情绪找到一个形而上的方向,从而让排遣变得有序和有效。这,体现了在纷繁的当下,一份难得的清醒和远见。 读家:唐山北京晨报
  •     文\左页1947年,由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撰写的《启蒙辨证法》出版。在书中,两位哲人试着去总结一个刚刚离去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性世界流淌的一切,包括理性、身体、欲望和情绪都被证明能被外界的力量所利用,并服务于极权主义体制。他们试图对当时甚嚣尘上的“文化进步”幻象进行反驳,恐惧一种极权社会的出现,不过这种新的极权主义并非刚刚逝去的法西斯,而是20世纪30和40年代的美国。这本书的结论无疑是充满悖论的,不过他们也让人们记住了一点,那就是强大的资本主义“文化工业”正在走向雷同于法西斯的统治,让一切人性趋于走向其背面,“快乐本该帮助人们忘记屈从,然而它却使人们变得更加服服帖帖了”。1964年,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延续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担忧,一种没有反抗,批判趋于停顿的极权社会已经形成。资本主义的“文化工业”似乎已经造就了一种单向度的社会和思维。不过在马尔库塞的书籍出版的当时,美国正处于一种叫做“享乐主义”的“大众文化”氛围之中,这种文化强调的恰恰并非马尔库塞所谓的“服从”和“缺乏反抗”,而是对于自我欲求的无限膨胀,自我和个性在那个时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张扬。所以,马尔库塞的结论就像法兰克福学派一贯的主张一样,让人无法从“常识”的角度进行判断,充满了悖论和迷惑。不过这就是法兰克福学派一贯的文化批评风格——挑战“常识”,深挖“真相”,揭露表层“幻象”。但是,“常识”本身就是一块是非之地,葛兰西早就是说过,“常识”只是不同政治派系争夺并寻求阐释机会的战略高地而已。所以重要的是对“常识”本身进行界定,并条理清晰地分辨不同的政治和道德立场。到底什么是“常识”呢?它似乎仅仅就是一个“解释”而已,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也正是基于“常识”基础上所形成的“大众文化”的“被动性”。不过在徐贲看来,这种“被动性”似乎并不符合电影观众,此时的观众是主动的,“意义和快乐是观众自己生产,自己需要的”。在《文化批评往何处去:80年代末后的中国文化讨论》一书中,他借用英国文化批评的观念,强调英国文化批评家费斯克所谓“生产性文本”的概念,“大众是在日常生存和对文化工业产品的消费的碰撞中制造大众文化的”。这一观念直接挑战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观念,暗示了个体自由选择、美国式民主社会的可能,也暗示“大众文化”本身孕育的“公民社会”的兴起,以及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同样可以作为民主和自由辩论的“公共空间”。在此基础上,反观中国80年代末以来的文化批评,徐贲也颇有微词。他在这本书中直接点出了中国知识分子为了逃避政治风险,文化评论日趋“专业化”和“精英主义”并“祛政治化”的倾向,同时以虚假的“后殖民主义理论”或者“文化民族主义”代替“公民社会”建设的倾向。“文化讨论总是通过文化问题在关心中国应当成为一个怎样的国家,形成一个怎样的社会”,这是徐贲对于文化讨论应该担负的责任的概括,也是他对于中国文化批评的期望。而对于中国具体要成为一个怎样的国家和社会,徐贲的答案非常明确,那就是一个美国式的、不局限于具体的心理、情感和传统的“超民族社会”。在谈到身份认同的问题时,他浪漫地说道,“现代中国成员的身份是中国公民,不是新浪漫主义上的‘老百姓’,也不是‘炎黄子孙’”,所以现代中国的“爱国主义”也应该倡导哈贝马斯所谓的“宪法爱国主义”。总之,在中国、中国政府、中华民族之上,还必须要有一个强调基本的人权、民主和自由的“公民社会”存在,而一切的文化批评和讨论也应该以此目标为指归。徐贲作为长期生活和任教于海外,并积极热心关注中国社会和文化问题的公共知识分子,对于上个世纪中国80年代初期,以及之前的辛酸历史有着比较深刻的切身体会。他在中国众多知名媒体中开设了专栏,介绍美国公共生活的点滴,一直在为国内读者讲述美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的状况。尽管他也许很难体会国内知识分子的处境,总是固执地认为国内知识分子专业和精英化的倾向,或者所谓的“文化民族主义”的立场一定是在逃避什么,或者处于某种无奈的被动局面,不过他提供的某种视角和蓝图确实值得现今的中国知识分子学习和借鉴。至于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是否过时,而中国的文化批判又是否一定要按照徐贲给出的方向行进,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其实不在于这些意识形态层面的争论,而是取决于一种韦伯意义上的“政治现实主义”——我们选择民主只是基于环境的原因,而并非任何不可动摇的原则。所以所谓的文化批评也只能是基于对中国的现实处境的理性而严谨的分析和研究,而不是任何意识形态的粗暴动机。在上个世纪的50至60年代,雷蒙•阿龙曾经把韦伯称为“我们同时代的人”,不是因为韦伯提供了确切的答案,而恰恰是因为他的问题一直存在并引起争论。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也同样如此,其实争论本身是关键,而不是咄咄逼人的结论。《文化批评往何处去:80年代末后的中国文化讨论》,徐贲 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1月版。

精彩短评 (总计39条)

  •     书已经看了一半。着实是一本可以让人静下心来看的书,边看边思考。敢说,敢写。
  •     徐本先生早年出版的书,这是第二版,可以人八九十年代的文化批评现象
  •     徐先生的书至今都收集齐了,非常喜欢!
  •     书中的许多文章写于二十多年前,却仍旧能和时下的状况贴合。如果公众生活依旧为国家权力所钳制,文化批评又能往何处去?
  •     还行,内容还没看,书的质量挺好
  •     本书阐述了“普通知识分子为什么要做公共知识分子”这个问题
  •     我们的那些文化批评家应该多看看理论再下笔。
  •     很多东西没法说得更深。
  •     好看
  •     看完后思如泉涌
  •     探讨的后极权社会。。你可以联想,因为我们就生活在这中间,一针见血,和国内那些所谓的专家教授不是一层次。原因很简单,项研究也没法研究,禁区太多
  •     关于文化,何去何从?批评赞赏,见仁见智!
  •     后殖民后现代的抵抗性移植到中国当代后极权情境后,应该看到造成压迫的主体首先并非第一世界,在这样的前提下知识分子的身份、策略、使命,均指向建设公民社会和宪政民主。介绍性的评论始终有些“拿来”他人的话语作嫁衣的感觉,细究其论述应该有许多可商榷的地方。可是十五年的诸多字句都能直接与当下对接,让人好不伤感。
  •     英国绅士最时髦的谈话内容就是谈天气,中国学者最擅长的学问就是谈文化。
  •     真想抽没看过这本书之前的自己一大嘴巴。
  •     你一定要读徐贲
  •     透彻地分析了我们所面临的当前中国人的精神状况,为更有力量的文化批评指出了方向。
  •     1.大众文化看上去有雷同性的模式和类型,是大众文化活动的一种特殊认识方式和运行机制。配方程式的分类,甚至不同文化中的相似分配方程式(中国的武侠。日本的武士,欧洲的骑士,美国的西部牛仔) 2.“后极权”出自哈维尔:后极权处境中权力的声音不再可信,但他仍然能够迫使受他控制着和他同谋,一起装作那声音仍然可信的样子。在今天的中国,就是如此,它依靠的是更巧妙的政治恐怖手段。
  •     第一次比较多的接触这方面的东西,所以还是很有一种新鲜感。不过,由于是辑录的形式,文章上并不连贯,问题的阐述也显得不系统,有些散、乱
  •     已读十页,编校错误三个。
  •     1.此書終於在大陸得以出版;2.作者為了收集博士論文材料出國,“六四”使得他去了不能再回來,這是命運的眷顧;3.本書立場不在本國利益集團;4.極度反感“公共知識分子”的提法,幸好書裏不這麼用;5.仍然存在有良知的知識份子,雖然無用但倍感欣慰;6.一直覺得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信仰的民族,但文中“信仰與權力高度結合”的說法使人眼前一亮;7.或許這本書看起來理論研究過多,實則並不枯燥。
  •     最近很多人骂吉林出版集团,不过我挺待见这个出版社的,因为徐贲的几本书都是这里出的,据说以前是给北大出版社的,结果...非喜欢这本书的再版前言,推荐:http://book.douban.com/reading/10881573/
  •     好生涩,只能说不是普知读物,想入门想了解文化批评的同学可选择其他相关读本
  •     比我想象的差一点
  •     选读部分,徐的观点很有意思。喜欢他的论述思路和文脉。
  •     很多见解在今天予人的启发性仍然很大。
  •     写于90年代,却丝毫未过时。理论多但抓得精准,适合读者自己结合实例脑补。
  •     各人有各人的理解,无须杞人忧天。
  •     清醒。平和。理性。
  •     完全可以再通俗一点
  •     很好看,后面在批汪晖么。。。
  •     谈的命题不错,但总体上学术味太强,不适合一般大众
  •     徐贲:《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政治是每个人的副业》
  •     这是我看的徐贲写的第三本书了,先前抱怨他写的《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晦涩,在附录中接受采访时,徐贲说出这是“隐微写作”。通过解读别人的作品,让别人说出自己想说而说不得的话。 书中强调文化批评的对抗性,对现代性、后现代、后殖民批评进行了论述。结合中国现实,对本土知识分子、新国学进行了批评。可以引发一些思考和醒悟。
  •     值得一看哦。思想深刻。有内涵。
  •     就是很喜欢徐贲啊
  •     徐贲的第二本书。“隐微写作”,胜在深刻解读,理论虽多却不显枯燥。结合中国现实,高度理性、平和、洗练。
  •     不一样的视角,反思中国80年代以来的文化批评,很值得看
  •     忘却89年是可耻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