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解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理论 > 消解文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301147986
作者:(英)迈克・费瑟斯通
页数:238页

作者简介

《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对于我们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理解大有裨益,探讨了文化领域的形成和变形,以及全球化对文化领域的影响:全球化进程提供了一个舞台,不仅可以敞开一个“各种文化的万国博览会”,而且也提供了一个种种文化更加抵牾冲突的场所;全球文化,也不是一种共同的文化,而是差异、权力争斗和文化声望的竞争将在其中进行到底的一个场所。

书籍目录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总序前言第一章 导论:文化复杂性的全球化消解文化的整体性全球的现代性与文化的复杂性第二章 文化领域的自主化商品化消费的生产象征产品与社会秩序浪漫主义、欲望与中产阶级消费结语:文化领域的发展第三章 人格、统一性与有序的生活人格与生活秩序伦理学与美学后现代主义结语第四章 英雄生活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英雄生活英雄伦理、特立性与文化领域女性、消费文化和对英雄生活的批评第五章 后现代的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对后现代的解释全球化与后现代理论全球化与后现代第六章 全球化与地方文化文化的全球化地方文化结语第七章 地方主义、全球主义与文化认同地方主义与象征共同体作为共同体的民族全球化与文化认同结语第八章 旅行、迁徒与社会生活的想象社会与社会生活的固定形象文化整合与植根(rootedness)全球的现代性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自晚清曾文正创制造局,开译介西学著作风气以来,西学翻译蔚为大观。百多年前,粱启超奋力呼吁:“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子欲自立,以多读西书为功。”时至今日,此种激进吁求已不再迫切,但他所言西学著述“今之所译,直九牛之一毛耳”,却仍是事实。世纪之交,面对现代化的宏业,有选择地译介国外学术著作,更是学界和出版界不可推诿的任务。基于这一认识,我们隆重推出《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在林林总总的国外学术书中遴选有价值的篇什翻译出版。  王国维直言:“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所言极是!今日之中国已迥异于一个世纪以前,文化间交往日趋频繁,“风气既开”无须赘言,中外学术“互相推助”更是不争的事实。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愈加迅猛,文化交往愈加深广。全球化和本土化两极互动,构成了这个时代的文化动脉。一方面,经济的全球亿加速了文化上的交往互动;另一方面,文化的民族自觉日益高涨。于是,学术的本土化迫在眉睫。虽说“学问之事,本无中西”(王国维),但“我们”与“他者”的身份及其知识政治却不容回避。但学术的本土化决非闭关自守,不但知己,亦要知彼。《当代学术棱镜译丛》丛书的立意正在这里。  《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是《当代学术棱镜译丛》丛书之一,内容丰富翔实。

前言

  本书的各章完成于最近五六年当中。其中大多数文章有的一开始是会议论文,有的是为编论文集而写的。把它们从这一时期写的文章中挑选出来,是因为它们表达的主题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1991a)一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扩展与深入。不过,它们并没有直接讨论表述后现代主义,而是力图从两个主要的关怀来探讨后现代主义的基础。第一个关怀是文化领域的形成与变形(deformation),它关系到文化自主化及在此过程中自主人物(英雄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的类型等问题。第二个关怀是全球化的进程,在我看来,它能为与后现代主义相关的诸多问题提供更广阔的知识背景。

内容概要

  迈克·费瑟斯通(Mike Featherstone.1945—),英国社会学家,诺丁汉特伦特大学TCS研究中心教授、主任。主要著作有《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1991)等,《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是他的又一部力作。  译者简介:杨渝东,北京大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人类学研究所讲师。

章节摘录

  因此,对形成我们这种或统一或破碎的文化感的学术内外的进程,以及更广阔领域中的文化生产者进行考察,就构成了本书的一个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都是文化的生产者,因为我们所从事的实践,不仅是在对前人留予我们、我们在社会生活中须臾不离的文化库进行再生产,而且当它沿着更替不断的代际链这个人类生活重要构成要素传递时,我们也是在对其加以改造和形塑。不过,我们整体参与文化的生产与消费的程度,由于历史阶段和社会的不同而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同样,社会中的不同群体也是如此,差不多每一个社会和每一个社会实体都存在着自己从事生产与传播文化的专业群体(传教士、艺术家、知识分子、教育工作者、教师、学者、文化中间人等等)。当然,这些群体通过生产和调动文化的能力而获得的权力并不是畅通无阻的,这本身要取决于他们与那些通常来说要更为强大的群体,譬如经济与军事专业人士之间的相互依赖与力量平衡。因此,我们关于一种文化的价值、意义、潜在的统一代或者充满危机的品性的整体感觉,不仅取决于我们自己所处的社会生活的条件,而且还取决于那些文化生产从业者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某些文化从业群体的权力可能会上升到一定的程度,使得某些特殊的文化形式获得显著的自主性和声望。在第二章我将关注这个问题,探讨那些导致文化领域得以形成和自主化的进程。自l8世纪以来,相对独立的文化领域随公共领域( Habermas,1989)的形成而得到发展,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声望亦一路相随向上攀升,并且达到了对某些中产阶级群体来说艺术成为了一种英雄的生活方式,而且它比生活本身还要更为重要的程度。

图书封面


 消解文化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这是英国社会学家迈克*费瑟斯通关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下,后现代主义以及相关文化表现的述说。后现代化主义指向的就是文化的去中心化和文化复杂性的引入。奴隶制是现代性的奠基石,暴露出启蒙事业的普适性、意义的固定性、主体的统一性等观念所蕴涵的根本的种族中心主义。全球文化不要把它理解为一种共同的文化,而是差异、权力争斗、文化声望的竞争将在其中进行到底的一个场所。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经济与文化的不同中间状态,对于各个民族(国家)的社会来说,所谓的团结性和整体性正在全球化的进程下逐渐瓦解。文化的整合性、同质化、统一等进程虽然还在发挥作用,但是所受到的挑战也是明摆着的。把社会看作一个团结的整体性实体,这种观点的主导型就涵盖了‘亚系统’、‘亚文化’、‘层次’和‘维度’等概念。对社会内部维度的这类关注,忽视了很多社会间和跨社会的进程,比如: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跨越边界的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进程;移民、遭放逐者和难民的流动;军事、文化和经济的扩张。不要把现阶段所谓的后现代状态理解为一个状态,而应理解为一个过程。现代化理论其实是建立在如下设想之上,即各个社会是沿着内部的发展轨迹在发生变迁。‘结构’、‘分化’、‘复杂性’等则被认为是在所有的时间和空间中都发挥效用的普遍性变量。要研究特定群体间和阶层派系间的力量争斗与相互依赖,它们提高或削弱了文化专业者的力量,以及社会对它们文化产品与理论的评价。需要关注的是他们之间必然联系与向理论化的发展这两方面,强调处于相互依赖与力量争斗的不同个体或起或落时,这两种理解在解释力上具有的相互排斥性。我们的过去意识并不主要来自于书写文本,而是靠行动的仪式操演和仪式语言的形式。‘没有地方感’这一类的观点存在着一个危险,即仿佛所指出的都是那些可以普遍施加影响的进程,而且这些进程永远都不会在历史中发生变化。新中产阶级拥有对地方不同的依附感,在构建想象共同体方面有不同的适宜性。不了解学者、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的文化生产,以及文化中介将文化产品包装和传递给不同的受众与公众的方式,就不能断定文化专家所说的危机必然跟他们宣称那样,是普遍的社会和文化危机。价值只有被不同群体实际地使用调配,才会有效地存在。接纳融合、多元信仰、宽容差异和他者性,这是后现代理论倡导的一个特征。在西方现代性中发展的启蒙观有一个假设,即可以通过理性与科学去发现自然和社会世界的结构。还会制造出有用的技术只是以驯服世界,但同样也带来相似的社会技术以改善社会生活和开启‘好的社会’(推动韦伯的是在其背后一股源自强烈的责任伦理而永不停歇的巨大力量)。世界的多元主义概念可以说是一种鲜明的对当下系统碎片化的西方的理解模式。在愈加复杂的全球实体中面对其变幻莫测的权力平衡关系,如何从理论上对复杂性做出解释,正是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与西方现代性的基础和价值体系越来越明显的相对化所面临的核心问题(特征:符号与影像漫无目的的混战、风格的折中、符号游戏、规则的混肴、缺乏深度、虚幻与古怪价值的杂烩、强烈的情感承载、形象凌驾于语言、历史现实感和传统现实感的丢失以及主体的去中心化)。外来群体获得了社会权力与信心,社会的对比与紧张感增强了。现代性打开了一个欧洲自我认知的过程,在其中东方与世界上的其他地方都被框在前现代的传统主义的形象当中。欧洲通过殖民主义在空间上的扩张,以及由此造成的物品、人口与信息的流入,在一系列的社会与文化生活形式与空间中制造了各式各样的含混与失序的模式,这都有助于产生一种越来越强的‘新奇感’、‘当下感’,以及时间飞速即逝的感觉。文化存在着某种一致性模式的假定,不仅难以适用到与封闭社会相对的开放社会,也难以适用到与统一社会相对的多元和分化的社会。后现代主义时代,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历史的多元性,那些在历史中被压抑的叙事也表明不存在统一的特权式的历史,只有各种不同的多元历史。后现代文学出现一个趋势,好批评牢固不变的认同观念,而赞扬无序、融合与杂糅。20世纪后半叶,全球的力量平衡朝着不利于西方的方向发展;跨越民族国家边界的跨国的商品、人口、形象与信息的流动强度越来越大。广告不仅在利用、转变或替代传统的高雅文化,以促进商品的消费和加深大众蒙骗,而且还把注意力放到了商品的象征层面。经济学的兴起是建立在一个独特的经济领域的崛起的基础上,取决于经济专家在数量和权力上的逐渐增长。经济交换的胜利并不必然会导致传统文化和高雅文化出现残缺,但这意味着一种新的‘人造’文化从‘底层’被生产出来,并遵循商品生产的逻辑要来取代它们。消费阶层的界定与三类物品的消费有关:主类消费品(比如食物)、技术类消费品(旅行和资本装备)以及信息类消费品(信息产品、教育艺术品、文化与闲暇消遣)。后现代主义特征:首先是一场运动(从强调整体、系统和统一的宏大叙事的普遍主义抱负转向强调地方性知识、碎片、融合),其次是对象征等级的消解(高雅与大众文化的区别坍塌),三是一个日常生活美学化的趋势,四是对主体的去中心化。在生活环境的格局和日常见闻中四处可见的广告、影像和出版物的发展,足以说明消费文化加强了日常生活这种美学化的程度。注重再生产、生计维持、共同惯例、女性领域、待人接物的能力的日常生活,随着注重工具理性、变迁和牺牲的生产世界的绝对合法性出现问题而获得了自己的生命力。民族国家和政治集团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不应被排除在外:这将以包括贸易战和不同形式的战争在内的生死竞争为主题。民族是通过一系列或多或少具有一致性的形象与记忆来加以表述的,这些形象与记忆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群体的起源、差异和特殊性。集体记忆指向群体在过去的经历,在与其他那些共享着原初经历的人的相互接触中,这些记忆定期得到了强化。民族国家的重要他者所产生的外部压力,以及不断升级的权力斗争,都使得为民族构建一种认同变得越来越重要。依靠赋予创造民族大业的优先性以及它所具备的权力资源,民族国家可以重新发明抵制、调整、甚至是控制市场渗透的记忆、传统与实践。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难得能看懂的
  •     虽然在观点上未能做到推陈出新,但是论据的完备和论证的逻辑都难以挑剔。后现代神话的祛魅功夫已然功底深厚。
  •     虽然标题里是后现代主义,满书引用齐美尔,但把现代性讲得明白。 (好奇为什么页码印在靠书脊侧//G112 11
  •     过于严谨的学院写作风格,或许是西美尔的书刚看不久,倒难以忍受这样的学院风。通篇除却后现代主义讲得还有点深度,消费文化方面却是极为肤浅的浅析。谈及人性只对韦伯的理论分析,而忽视了弗洛姆。这是一大遗憾。在这样的标题下原本可以出一部鸿篇巨作的。
  •     伯明翰学派著作!
  •     有意外惊喜 里面好多Simmel!
  •     现代性
  •     再读
  •     齐美尔和韦伯都没有读,羞愧。
  •     难得有书把现代性理论总结得这么明白,仅次于《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     哎。路还长,有些地方看不懂
  •     英雄生活与日常生活部分最有趣,尤其是在这一问题上韦伯与齐美尔的差异,全球化时代的认同部分作者受到人类学在地文化思考以及Maffesoli部落主义影响很大。
  •     “‘后现代’应是一个过程而非一种状态。”那这个过程结束了又是什么呢?
  •     后现代理论家以裂变反对统一、以无序反对有序,以多元主义反对普适主义、以融合论反对整体论、以流行文化反对高雅文化,以地方主义反对全球主义。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