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理论 >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5-10
ISBN:9787505721197
作者:韩石山
页数:318页

作者简介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ISBN:9787505721197,作者:韩石山著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鲁迅和胡适:同时来到历史的交叉路口要不要把胡适赶出北大课堂北京大学学术流派的变迁鲁迅的幸与不幸新文化运动的起止时间第二章 胡适:如今我们回来了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真正的自由是什么给社会一点清凉作用白话文的意义和《白话文学史》的失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先行者第三章 鲁迅:新文化人物强有力的批判者鲁迅的耳光扇给谁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前后不同的两种评价鲁迅的思想资源新文化人物强有力的批判者第四章 从撤稿事件到两大营垒的对峙谁敢把鲁迅的稿子撤了《我的失恋》是讽刺谁的两大营垒的对峙和“新月派”结仇的第一步第五章 “青年必读书”中的暗斗孙伏园敲响了开场锣鼓还得往前推溯徐志摩的跑野马这可让鲁迅作难了鲁迅真的反对读中国书吗第六章 “女师大风潮”中的明争两方的阵势法日派与英美派鲁迅的用心与用力鲁迅与陈西滢的论战章士钊有多少书难说胜负的结局第七章 “闲话事件”中的纠缠……第八章 “三一八惨案”中的对抗第九章 少不读鲁读 老不读胡适参考书目

编辑推荐

  新文化运动以来对鲁迅最不认同的声音。  揭秘两大文化阵营的明争与暗斗。  展现两位文化界领军人物的全面较量。  这是令鲁研界汗颜的一本书。  这是一本“令鲁研界汗颜”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专著。作者韩石山有“文坛刀客”之称,近年来韩石山潜心于现代文学研究,本书是他研究成果的心血之作。 主要讲述了中国三十年代文化界的争论,揭示以鲁迅与胡适为代表的,两大文化阵营之间的冲突与斗争。展现两位文化界领军人物的全面较量以及新文化运动以来对鲁迅最不认同的声音。再现了三十年代文化界的繁盛与热闹场面,从“撤稿事件”、青年必读书的争斗、女师大学潮中的斗争、闲话事件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中,对两大学术阵营所代表的思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重现了当年活跃在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的一群文化精英之间矛盾与斗争。

章节摘录

  一九一七年秋季的一天,北京大学西斋丙字十二号宿舍里,后来成了著名历史学家的顾颉刚,与后来当过北京大学代理校长的傅斯年,正在商谈,是不是要将一个叫胡适的新教授从北大哲学系的课堂上赶走。  两人虽住在同一宿舍,却不是一个系的,顾是哲学系,傅是中文系。这一年顾二十四岁,傅二十一岁,同是二年级学生。他们不知道他们后来的事业,更不会知道他们商谈的事情,将决定北京大学学术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顾颉刚说,他们系这一学期来了一位新教授,叫胡适,是美国留学生,原先的教授从三皇五帝讲起,讲了两年才讲到商朝,这位新教授却抛开唐虞夏商,直接从周宣王讲起,同学们都说这是割断中国哲学史,这是思想造反,这样的人怎么配来北京大学讲哲学史呢。同学们想将这位教授赶走,他自己倒是觉得胡先生讲课还有新意,但也拿不定主意,希望对方去听听课,做个评价,以决定是不是将这位新教授赶走。  同是二年级学生,仅是学科不同,且顾还要长傅三岁,为什么顾要如此郑重地向傅请教以做定夺呢?  这就要说到傅的本事了。  傅斯年天分极高,十一岁时读完十三经,许多篇章都能背诵。在北大预科三年,已显出不凡的才学。和他同年级,后来成了著名文史学家的毛子水曾说过:在北大读预科时,傅曾对他说过:“张皋文在清代学者中,文章和学问都是第一等的,而都不是第一。”毛对傅所说的第一的含义虽不甚明确,但颇惊骇他诵读的广博,见解的卓异。其时北大预科尚是桐城派经学大师的天下,如此深厚的旧学功底,自然受到老学究们的青睐,新学生们的钦羡。此后不久,太炎弟子入主北大,所器重者仍是旧学,只是治学方法有所不同。这样一来,入本科后傅斯年又交了好运,很快便成为刘师培、黄侃、刘汉章这些太炎弟子的得意门生,尤其黄侃,更是视其为高足。傅斯年在学生中的声望,较预科时更其彰显。  再则,傅斯年在学生时期,就表现了极强的组织能力,是闹学潮、赶教授的一把好手。且不说在后几年的五四运动中,此人是集会游行的主要组织者,就在跟顾颉刚谈话前不久,便做了件漂亮的赶教授的壮举。据北大同学罗家伦回忆是这样的: 朱蓬仙是章太炎的门生,学问不能说没有,只是所教的《文心雕龙》非其所长,在教室里不免出了好些错误,可要举出这些错误,学生们的笔记终究难以为凭。恰好有位同学借到朱教授的讲义全稿,交给傅斯年审核。傅用了一夜的时间看完,摘出三十几条错误,由全班签名上书蔡校长。蔡先生是内行,看了自然明白,可他不信这是学生们自己发觉的,为预防教授们互相攻讦之风,于是突然召见签名的全班学生。同学们慌了,害怕蔡先生要考,又怕傅斯年一人承担这责任未免太重。于是大家在见蔡先生之前,一人分担了几条,预备好了方才进去。果然蔡先生当面口试,分担的同学回答得头头是道。考完之后,蔡先生一声不响,同学们也一声不响,一一鞠躬鱼贯退出。过后不久,遇到一个适当的时候,朱蓬仙果然不再教这门课了。(罗家伦《元气淋漓的傅孟真》) 傅斯年也很自负,听了顾颉刚的话,同意去听听胡适的课,以决定是不是将这个新来的留学生从北大哲学系课堂赶走。认真地旁听了几次课之后,傅斯年对那些要赶走胡适的同学们说: “这个人书虽然读得不多,但他走的这一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 于是胡适留在了北大哲学系。  当然了,胡适继续留在北大教书,不能说全是此事起了作用,但是对于一个刚刚回国的留学生来说,若是一出马便失了前蹄,从马上栽了下来,对日后事业的发展,不能说不是一个莫大的障碍。可贵处还在于,傅斯年从未以此自傲,多少年都没向胡适说过。傅斯年去世后,胡适在怀念文章中提及此事,不无动情地说:“我这个二十几岁的留学生,在北京大学教书,面对着一般思想成熟的学生,没有引起风波;过了十几年之后才晓得是孟真暗地里做了我的保护人。”(胡适《傅孟真先生的思想》) 听过胡适的课之后,傅斯年对胡适的治学方法很是景仰,从此之后,便疏远了黄侃等太炎门生,投奔到胡适麾下。不时趋访,请教学问,纵论时局。正是在胡适的家里,结识了同在北大读书而不在一个系里的罗家伦。在上引的文章中罗说: 我和孟真是一九一七年在北京大学认识的……我们开始有较深的了解,却在胡适先生家里。那时我们常去,先则客客气气的请教受益,后来竟成为讨论争辩肆言无忌的地方。这时期还是适之先生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以后,而尚未正式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也就是未正式以文学革命主张作号召以前。适之先生甚惊异孟真中国学问之博与精,和他一接受以科学方法整理旧学以后的创获之多与深。适之先生常是很谦虚地说,他初进北大做教授的时候,常常提心吊胆,加倍用功,因为他发现许多学生的学问比他强。(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适之先生于北大校庆之夕,在南京国际联欢社聚餐时演讲,就公开有此谦词。)这就是指傅孟真、毛子水、顾颉刚等二三人说的。当时的真正国学大师刘申叔(师培)、黄季刚(侃)、陈伯(汉章)几位先生,也非常之赞赏孟真,抱着老儒传经的观念,想他继承仪征学统或是太炎学派等衣钵。孟真有徘徊歧路的资格,可是有革命性、有近代头脑的孟真,决不徘徊歧路,竟一跃而投身文学革命的阵营了。以后文学革命的旗帜,因得孟真而大张。  顾颉刚劝傅斯年听听胡适的课,以决定是否将胡适赶走,在其起始,确实算不得大事,但谁又能料到,后来会有这一连串的结果呢。小事中每每隐匿着大的历史事变的开端,可惜这样的见微知著,常是许多历史学家事后的聪明。  胡适晚年也谈到了北大的新旧两派。在与胡颂平谈到清华出身的张荫麟时,胡颂平问:“倘使他不入清华而入北大,能在先生旁边作研究工作,那他一定会有特殊的成就。”胡适说:“不,北大里边也有守旧派,就是入了北大,也不一定会跟我学。他是广东人,或是出于守旧的家庭;如果他有好的师友,造就当然不同了。你不要以为北大全是新的,那时还有温州学派,你知道吗?陈介石、林损都是。他们舅甥两人没有什么东西,值不得一击的。后来还有马叙伦。马叙伦大概是陈介石的学生。”胡颂平又问:“傅斯年当初不是很守旧吗?”胡适笑着说:“是的,孟真是很守旧的。那时穿上大袍褂,拿着大葵扇的。”(胡颂平《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第63页) 还有一件小事,也颇能说明当年北大新旧两派之间的对峙与猜忌。一九一八年十二月,傅斯年和罗家伦响应新文化运动,办起《新潮》杂志,陈独秀对他们仍是心存疑虑。周作人在《知堂回想录》中说: 《新潮》的主干是傅斯年,罗家伦只是副手,才力也较差,傅在研究所也单认了一种黄侃的文章组的“文”,可以想见一年之前还是黄派的中坚。但到七年十二月,就完全转变了。所以陈独秀虽自己在编《新青年》,却不自信有这样的法力,在那时候曾经问过我,“他们可不是派来做细作的么?”我虽然教过他们这一班,但实在不知底细,只好成人之美说些好话,说他们既然有意学好,想是可靠的吧。(《知堂回想录》第376页) 傅斯年的转变,其意义在于,肇始了太炎门生在北京大学地位的衰落,开启了北大学术史上的一个新纪元,那就是留学英美的一批自由主义学者,终将成为北京大学真正的主宰。而这批自由主义学者,和太炎门生的抗争,也必然会越来越激烈,其中有学术理念的不同,也有政治见解的歧义,有私人间的意气用事,也有莫名其妙的人事纠纷。就大势而言,却是先进文化思想与传统文化思想的抗争。起初是学术的抵牾,后来便演变成思想认识的冲突,最终便是社会立场的异途。  当然,两派明火执仗的对立与打斗,是在多年之后。历史老人正在精心地安排着一次大的事业,暂时需要他们同心合力来做,之后才会让他们分其道而扬其镳。 这件大事,便是两派的鼎力合作,共同创建新文化运动初期的繁荣景象。

图书封面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新文化运动三大将蔡元培(留德,1868-11940)、陈独秀(留日,1879-1942)和胡适(留美,1891-1960)。1917年蔡元培执掌北大,从此北大学术研究全面开花。其文学系经历了桐城派、留日太炎弟子派和留英留美派三个阶段。胡适的人生观更为豁达,胡适的观点:我坚持我是对的,但我也支持你有反对我的意见;陈独秀则是我是对的,所以你一定是错的,这似乎是所有共产党人的态度,也就是非黑即白,而且非要斗争出个你死我活。鲁迅在1927年之后向共产党倾斜。书中明确不想讨论转变后的鲁迅,因为这已经成为一个禁区。毛泽东已经给鲁迅特别是晚年的鲁迅盖棺论定,称之为文化革命的先锋和斗士,已经把他划入共产党的阵营。鲁迅死后,共产党又把郭沫若扶正为共产党的文化领袖。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在27年还大肆攻歼鲁迅,由于毛泽东等需要树立鲁迅的光辉形象,所以立刻变贬为扬,态度和立场180度转弯,令人惊愕。作者认为,鲁迅只是文化革命的主将,而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不能把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1917-1927左右)的作用无限度地拔高。以鲁迅兄弟为首的《语丝》派和以徐志摩、陈西滢等人为首的《现代评论派》,双方交战激烈。但很多并不是涉及到谁先进谁落后,而很多是属于文人相轻,互相攻歼的论战。鲁迅的文笔向来犀利,而且经常乱打一气,譬如抨击李四光拿了兼职的钱那个故事,更可以感觉到有时候鲁迅还是很无聊的。不过作者明显偏向陈西滢这一方,有些事情似乎还是难以自圆其说。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反对杨荫榆章士钊的运动,鲁迅似乎被作者认为是背后的支持者。因此与陈西滢等人进行了旷日持久的骂战;后来的三一八惨案(1926年),段祺瑞悍杀示威群众,由于陈西滢的一篇不是很适宜的文章(说的是其中死亡的女学生并非自愿前往而死于非命)给人感觉就是北洋政府和段祺瑞的帮凶,因此招来鲁迅等人的讨伐。同年八月鲁迅前往厦门大学任教,并非人们想象中那样为了追求自由和逃避迫害,而是方便与许广平的恋爱而已。书中很大一部分的篇幅并不是写胡适,而是写鲁迅和陈西滢的论战,明显偏题。胡适对文学的看法:一是要清楚明白;二是要力能动人;三是要美。而且一生对此思想一以贯之。胡适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被明显共产党歪解。书中最后揭示了书名的原因。由于鲁迅的文章以古文功底为架子,言简而意达,并非少年所能理解而师法之。且其思想偏激,文中不乏谩骂之词,非少年学习的榜样,所以少年最好少看鲁迅的书。当然还有个别篇章,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是不错的。年纪大了一些之后有了一些批判能力,看鲁迅的书才会觉得有味道。胡适的文章大气易懂,不偏激,讲道理娓娓而谈,适合少年读书。而到了老年则会觉得太浅显了,就觉得没有什么味道了。胡适为一时之瑜亮,地位颇为超然,鲁迅和西滢的论战也由胡适做调和而止。撇开政治和文学不谈,我感觉到胡适的人格魅力,诚信,唯求心安,心胸坦荡,这些确实非鲁迅所及。
  •     和单位调了休班,在家等修理冰箱的上门。我的房间是朝南的,可以躺在床上,接受一整天的冬日阳光。我在这天里做了自己最喜欢的三件事:一、躺着,二、晒太阳,三、看书。只是这本〈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可不是一本闲品的书。作者说,要还鲁迅一个公道,也是还历史一个公道。他说鲁迅一直被人们称为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我们每个的学生时代,在课本里出现的最多的文章也就是鲁迅的。然而,事实不是这样的:鲁迅只是政治需要树立起的一个文化首领,他在一九二七年以后无愧于文化先驱革命战士的称号,但他却不是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作者旁引佐证,用大量的史料说话,看得出是下了一番工夫的。我看得有点急,因为急于要知道个结果,有些地方翻得粗了些,书里引用的大量当年唇枪舌剑我并没有细细句句地读。但是我觉得这并不防碍我领会作者的思想。总的说来,看完有点不舒服的感觉,被骗了。不是被作者骗了,而是被历史骗了。我们从小到大信以为真的东西,却可能与事实相去甚远。我记得钱穆老先生说过,历史是为政治服务的,要看是谁写的历史。这些年百姓似乎言论自由多了,希望能有多些书,让我们了解事实,把中国人失掉的那段历史接上。整体上我觉得这是本不错的书,但有一点,作者虽然说要主持公道,却感觉他在个人情感上是有些偏向胡适这一方的。
  •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起了一个很煽情、很养眼的名字,这表明作者写这部书时本身就带着强烈的个人情感倾向,在这种情感指引之下,韩石山虽然极力地想客观公正地做些评论,但心态已经很难做到客观公正的平和了。少不读鲁迅的理由,似乎因为鲁迅笔下太多的暴戾、凶悍之气,缺少影响少年心态的平和,同时鲁迅:"师爷刀笔"的尖酸刻薄对于少年心性也有不良影响,问题是少应该读谁?胡适吗?至少韩石山的意思是这样,但是胡适先生的考据癖又有何值得少年心性、血气方刚的年纪学习之处呢?幼年便平和如老翁,心如止水的状态难道期待其老年时再来点暴烈之气,这样才不危害社会??鲁迅的散文小说,有着古风,行笔有风骨,虽然基调上太过悲观,但至少对于少年的思想表达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故乡》、《社戏》等文字对于少年初涉写作时的用笔还是很有帮助的,我至今尚未老年,所以对老年和暮年心态适不适合读胡适不敢妄下结论,但我总觉得一个人倘在少年时不愤激,老年时便很难愤激了,少了愤激之气,鲁迅便不成为鲁迅了,韩石山似乎因为自己喜欢急,便不想别人像他一样愤激,期望他人平和如胡适一样,其实胡先生还是脾气很倔、很有脾气的。胡先生是安徽人,安徽人地域性格中有种隐忍的倔强,这种心态便是不是因为喜欢而去做某件事,而恰恰许多人认为你不应该去做而去做某件事,这种万千人非而吾往的心态,其实也是一种怪脾气,李鸿章有,陈独秀有,胡适也不能避免,只不过因为大多数时候胡适平和而被人忽略罢了。韩石山不能算是看透,至少对于陈源等人的评价还算是客观公正,但由于其论文基调抑鲁迅而扬胡适,此后的行文便很难平和了——何况韩先生从不是平和的人。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还原了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值得一读。对当今的时事,有参照价值。
  •     让我了解了新文化时期那段历史
  •     对于已经逝去的大师,最大的尊敬就是还原他们真正的人格。
  •     标题党。花了三四章来讲鲁迅如何骂人。分析胡适的少之又少。
  •     虽然我也喜欢胡适多过鲁迅,但韩先生您不能如此偏颇啊,连带周家兄弟一起,都带着既有成见。当然了,就当文学史看故事啦。
  •     有点主见
  •     其实就是在很繁复的讲那段历史,看了几页就弃了。这题目起得真好,我以为是深刻剖析鲁迅和胡适的思想的才买的。因为当我跟妈妈讨论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很同意妈妈给我解释的年少时读鲁迅太尖锐也体会不出他的深刻。我是很想理解一下后半句的结果这破书……
  •     了解了一些被忽略的事情
  •     除了题目为了醒目而与内容有所偏差以外,其余的部分写得是很好。考据详实论证充分。看来以后应当多读一读胡适的书
  •     全文偏题,充满偏见。
  •     算是自己近代文学史的启蒙吧
  •     多读胡适可以改善人性。
  •     前篇背景,中篇斯笔,后篇总结。 作者自知书名也是夸张表现,是强调只怕鲁迅的悲观笼罩了少年的心影,而跟随胡适却能了解到人类得以进步的声音,走出陷入鲁迅笔下一般国民性的命运吧。。。
  •     各种拼拼凑凑,没什么新意。
  •     被一篇文章提醒,原来我高中的时候还看过这本书,观感就是……不八卦毋宁死
  •     写的ok,虽然作者倾向明确...
  •     很好看,很喜欢!比西德尼谢尔顿好看啊!我就不喜欢鲁迅,作者写的很好!
  •     好!欢!乐!
  •     至少让我涨了点儿八卦知识
  •     从新对鲁迅和胡适有了新的了解。且胡适的民主,政见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知道了鲁迅和胡适在新文化运动的价值,也纠正了教科书上单一的衡量尺度。
  •     总要有人掀开历史的另一面 历史
  •     傻逼你好,傻逼再见。
  •     较为偏颇
  •     鲁迅:托尼的思想,魏晋的文章。这是原来说不知道的。 胡适:作文有三点:通达,动人,美。
  •     文人相轻呐,这本书,还是隐隐可以看出作者的主观偏好的
  •     对鲁迅是多大仇
  •     民国八卦各种精彩
  •     很翔实的资料和严谨的论证,受益匪浅。
  •     第一次读到对鲁迅这么狠的批评文字,是不是准,可能还需要更广泛阅读后才能有所判断,但确实对反思我们对鲁迅的印象和定位大有裨益。对胡适的评述不够深入,应该是因为只是在做对比,而非全面分析。书中的几段旧事重现很有意思。总之,值得一读,定有启发。
  •     不理解为什么这本书评价如此低,我很欣赏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不同的审视的眼光,有空会重读
  •     胡适说:“真正的个人主义在于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个东西。有时候,我觉得这个世界就好像大海上翻了船,最要紧的是救出我自己。救国需从救出你自己开始。”
  •     主题先行,一家之言。
  •     等我读完再说……
  •     其实还可以。对于民国文学界乃至文化界的各类事情理得很清楚。很费工夫的。
  •     褒胡贬鲁,不够fair。
  •     作者在卷首就提到自己力图保持中立,客观分析两人,全书依旧保持了明显的情感倾向,有点乱。
  •     用了2晚读到凌晨。或许是对这段历史所知甚少,从拿起书后就有“啊!原来还有这样的故事在背后”的感叹。对先生与胡博士更添好奇心,不过觉得书里地佐证有些拿来主义,有失偏颇也未为可知。
  •     对比分析做得很差劲,得出的结论不是那么让人信服
  •     高考五中监考的收获。不必理会标题,那是卖书的噱头。里面有人物关系,有他们的信。说到底,最难做到的是宽容,是不偏激。
  •     作者是个学者,很有个性啊,给鲁研界狠狠来了一刀。
  •     题目哗众取宠,文不对题,观点偏向性太明显,不过还是值得看看,胡适的牛B自不必说,鲁迅虽说被神化,也是很有两把刷子的
  •     一分给吸引眼球的好书名,两分在罗列资料上。除此只觉作者开始还算秉着公允的态度,其后便尽是意淫了。直到全书最后生拉硬扯扣题,如果是论文的话,要给不及格。
  •     书中倾向太明显。作者一开始就认为欧美派比本土派思想先进。对欧美派各种维护。只能当八卦书来看,当学术书来看,思想浅薄,有失公允,一定要称赞一句,那就是勇气可嘉。
  •     太纠细节
  •     很多年前看的,好像还写过评论。现在找不到了。隐约记得,作者好像要把文革的责任,都说是鲁迅的原因来着。懒得再读一遍了,我是觉得作者的想象力比较丰富。搞文学的,好像大多想象力丰富,逻辑奔放。
  •     非常好看
  •     封面的这句话说的好。
  •     分析新文化运动,分析胡适、鲁迅。很有趣味的再现了二十年代的一些文人撕逼的事,以及还原了鲁迅以及胡适等人的真实面貌。
  •     书名是最大败笔。里边的故人轶事倒可以扫盲一下。对他们的论断褒贬,今人似乎没那资格。
  •     内容还比较新颖,就这标题感觉与正文有点不着边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