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理论 >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7-1
ISBN:9787301173411
作者:(英) 斯道雷
页数:311页

作者简介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5版)》是国际知名文化研究学者约翰·斯道雷所著之经典教材,在西方学界经久不衰,是公认的媒介与文化研究领域最为权威的综述性著作之一。《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5版)》对文化研究这一学科的历史,传统及当下的发展现状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广泛涉猎文化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诸多重要的社会科学思潮,梳理国际学界对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是文化研究、媒介研究、大众传播学,文艺批评以及新闻学等领城内学者与研究生阅读,参考的重要文献。《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5版)》是原著最新版的中译本。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何为大众文化
文化
意识形态
大众文化
作为“他者”的大众文化

第二章 “文化与文明”传统
马修·阿诺德
利维斯主义
美国的大众文化:一场战后大讨论
其他人的文化

第三章 文化主义
理查德·霍加特:《识字的用途》
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分析
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构成》
斯图亚特·霍尔与派迪·维诺:《大众艺术》
当代文化研究中心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
经典马克思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
阿尔都塞主义
霸权
后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

第五章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
拉康精神分析学说
电影精神分析
斯拉沃热·齐泽克与拉康式幻想

第六章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克劳德·列维一施特劳斯、威尔·赖特与美国的西部电影
罗兰·巴尔特:《神话学》
后结构主义
雅克·德里达
话语与权力:米歇尔-福柯
全景敞视机制

第七章 性别与性取向
女性主义
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解读言情小说
《观看(豪门恩怨)》
解读女性杂志
男性研究与男性气质
酷儿理论

第八章 “种族”、种族主义与表征
“种族”与种族主义
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渊源
东方主义
反种族主义与文化研究

第九章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状况
20世纪6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
让一弗朗索瓦·利奥塔
让·鲍德里亚
弗雷德里克·詹明信
后现代流行音乐
后现代电视
后现代主义与价值多元主义
全球性的后现代
融合文化
后记

第十章 大众政治
文化研究的范式危机
文化场域
经济场域
后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重顾霸权理论
群氓文化意识形态

注释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编辑推荐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5版)》:未名社科·媒介与社会丛书(翻译版)

前言

欣闻北京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一书的中文版,倍感荣幸。至此,本书已拥有中文、朝鲜文、西班牙文与乌克兰文等多种语言版本。对我而言,能在中国最杰出的学术出版机构发表作品,堪称幸运。本书初版于1993年,及至第五版,其篇幅已经“扩张”了近一倍。比起17年前的第一版来,第五版显然更加丰富与完善。这些年来,我坚持不懈地对本书进行修订与更新,而我作出的最大改进莫过于论述焦点的改换,原因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发清楚自己究竟想要写一本怎样的书。因此,若你曾读过先前的版本,经由比较便不难发现第五版的优势与长处。写作本书的目的始终在于从历史与理论的视角出发,为研习者介绍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之间的批判性关系。除此之外,本书还可被视为一部文化研究的导论性著作,因我本人即是一位文化研究学者,采纳的方法亦是文化研究的方法。换言之,探讨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之关系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而我选择了文化研究的视角。不过,这一视角并非面面俱到,因为文化研究源头众多、传统纷杂。具体到我的著作中,主要的理论来源则是雷蒙德-威廉斯的著作及其引领的后马克思主义传统。在此传统之中,文化与权力的关系被视为研究的首要问题,本书的第四章与第八章对后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我真诚地希望中国的读者们喜爱这本书。我曾九次造访中国,每一次都受到热情的款待。假若本书的价值能及上我在中国快乐体验的一半,我便已然心满意足。能够拥有你们作为我的读者,是我莫大的荣耀。

内容概要

约翰·斯道雷(John storey)是媒介与文化研究领域知名学者,现任英国桑德兰大学媒介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文化理论与文化史,电影与文化记忆、消赞与日常生活等等。斯道雷教授曾多次访问中国,他的作品对中国文化研究的学科建设产生过较大影响。

译者简介:
常江,北京大学文学学士,硕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美国西北夫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媒介文化,传媒社会学与电影史。

章节摘录

插图:归根结蒂,女人的一切存在意义就在于她们拥有与男人不同的性别……尽管男性的目光始终停留在女性身上,但在他们心里却又同时拒斥着女性的形象:她们没有阴茎,会给自己带来对阉割的恐惧,进而也就会剥夺快感……于是,女性就成了一种符号,她们被展示在男性面前;男性则是观看行为的主动控制者,他们从对女性的凝视中获取快感。而同时,没有阴茎的女性又使男性时刻处于阉割焦虑状态中,这种焦虑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始终存在着。(13)为了挽救快感,也为了逃避原始的阉割情结带来的威胁,男性无意识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抵达“安全的彼岸”。第一种逃避的方式是细致审视创伤发生的原初时刻,这种方式常常导致“对负罪感的贬斥、惩戒与救赎”(同上)。墨维举例指出,黑色电影的叙事方式就是一种典型的焦虑控制方法。第二种逃避方式则是“以偶像崇拜的对象(fetishobject)来替代被凝视的女性对象,或者将被凝视的女性对象转化为崇拜的偶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化解阉割焦虑带来的危险,进而也就实现了心安理得”(13-14)。墨维举例:“对女明星的疯狂崇拜行为……就是偶像崇拜式的窥视欲试图在内部建立客体肉身之美的一个过程;经此,被窥视的女性对象变成了一个自给自足之物,她带给男性观众的阉割焦虑也就不复存在了。”(14)于是,观众对电影中女性的窥视就不必再通过影片中男演员的目光来完成了;大量的镜头开始以观众的第一视角直接拍摄女性身体(常常聚焦于女性身体的某些特殊部位),并通过此种未经介入的方式为男性窥视者制造出一种纯粹的色欲景观。墨维得出结论:必须摧毁大众电影的快感,将女性从种种剥削和压迫中解放出来,不再扮演“(主动)男性凝视之(被动)原料”的角色(17)。她赞同布莱希特的电影制作革命的主张,反对让电影继续“醉心于满足男性自我的神经官能需求”(18)。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打破影片的虚幻性,显露摄像机的物质存在,并在观众中营造一种“辩证而富有激情的疏离感”(同上)。更重要的是,“女性自身的形象总是被利用来营造这种疏离感(成为男性凝视的对象),因此她们只能带着伤感的悔意来看待传统电影形式的消亡”(同上)。

图书封面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这本书翻译得非常好,是最新版的。对照英文原文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了。对于掌握基本的文化理论是一本理想的读物。
  •     文化研究的传统有很多内部观点不一致的地方,是悬置未解决的问题。下面列举一二:1)是把大众文化看做是群氓文化(精英主义的观点),还是看做是大众对文本的生产和再生产?(文化民粹主义的观点)2)优秀的文化有标准吗?是高雅古典的文化,还是受到大众尊崇的通俗文化?或者是根本没有标准?3)大众文化对文本的不同解读,是依然受限制于生产之下,还是一种民主?4)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强调宏观政治经济对文化的结构性力量,那么应该从这种视角出发吗?应该怎样处理政治经济和文化研究不同视角之间的关系?是取其中之一吗?还是将两者结合?……正是因为悬置未决的问题,所以说文化研究面临着范式的危机。那么,在追溯了整个文化研究的历史脉络之后,作者亮出了自己的立场是:推崇后马克思主义的“霸权”理论。因为霸权理论对上述问题的解答都是:权力的争夺与意义的不确定。正是因为不确定、流动的、不是铁板一块的,所以它才解释力最强吧。不过作者很诚实地承认:本书未能开创一套全新的理论体系。的确,虽然亮出了自己的立场,但貌似还是缺乏有力的论证和进一步的研究。但是,诚如作者所言,本书还是勾勒出了一幅学术地图给沿袭者参考。这也是本书最大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吧。
  •     无需多言,如果你想接触相关的文化领域,这本书可以给你展示最好的脉络。没有空洞的说教,与浮躁的烦引。读完可以让你多出许多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中的些文化现象!贴上对于本书各个章节的总结以便参考:各个流派分类:一、“文明与文化传统”;经典代表:利维斯主义;阿诺德二、文化主义;1、霍加特《识字的用途》所表达出的思想,前半部以自己亲身经历为主线用 感性体悟来表达对工人阶级民间文化热爱;后半部分描述了二战后新兴文化产业对于传统工人阶级的冲击;在这里就开始把之前文明与文化传统对于大众文化“一锅端”的标准进行修正,在大众文化内区分出好的大众文化与好的大众文化(工人阶级民间)2、雷蒙德-威廉斯(伦敦大学-戏剧教授)对文化进行了三种类别的定义:首先是“一种理想的文化,意指人类的某种尽善尽美的状态或过程,以某种绝对真理或普世价值的存在状态”(此定义导引的文化分析为:人类文明秩序进程中起主要推动的真理、理念等)其次,文化的第二种定义强调其“记录”的功能,意指某种文化的现场的文本与实践。“文化是知识性与想象性的作品,是人类的思想和经验得以保存的各种具体形式”(2009:32)最后,第三种定义腔调文化的“社会性”,文化是某种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描述.他的贡献就体现在每个时代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都是“活”的,都存在着其自身的社会选择性,所以当我们进行一次文本分析时,应该具体投入到文化的特定立场中去解读,还原当时的历史语境,“竭力避免被特定的当代价值观”束缚了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在“文化得以被表达的总体性历史机制”与“文化被利用的现行机制”之间划出清晰的界限,才能让“真正的文化过程付出水面”(与马克思韦伯,价值中立比较?)三、马克思主义1、法兰克福学派的精英主义立场认为大众文化服从于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维护支持现有的体制,使人异化,而却感受不到。与“文化与文明传统”不同,后者是拒斥大众文化,因为它破坏了传统的稳定,社会的秩序,是群氓。而前者则认为是两者相互联手,异化大众。边沁的全景敝式监狱。2、阿尔都塞“问题域”,“客观的内部指向系统——也就是确定了哪些问题需要被回答的系统”P89其中包括回答的和从未被回答的,只有一个文本去回答力所不及的问题时,它的问题域才会显现出来。揭示问题域可以用他所谓的“症候式解读”如汽车广告解读。3、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他的理论介于 文化研究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之间,指出大众文化并非完全无能受工业文化摆布也并非具有完全的创造力量反抗抵制外来文化入侵,而是一种相互对话,协商的过程。当然主导一方将是统治阶级。一旦这种制衡力量形成后就会使人们陷入自我满足中。如殖民地特色的英语等。四、精神分析自从弗洛伊德发现人包括“自我”“本我”“超我”后,拉康就认为需要就文化分析进行相关的精神分析的介入。如格林童话《小红帽》中经典的“俄狄浦斯”情节再现。每个人自从离开母体后都先以异性家人为对象表现出喜爱的追求,后又由于无法实现使得自己偏向同性家人。这个摆脱过程就会产生相应的痛苦经历,视具体情境决定不同的后果。五、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由法国语言学家索绪尔创造。表示一个事物的意义取决于其自身被定义的意义在意义体系当中的位置,即差异性。如地震与dog本身都无意义,但是因为其所处不同定义而决定了其有效的所指。再如红绿灯。

精彩短评 (总计95条)

  •     要再看一两遍,还没看懂
  •     相比于第一条短评,我可是读了两个礼拜(大哭)。梳理得很明朗清晰的小册子。#need re#
  •     果真如作者所言,这部著作为大众文化研究“勾勒”出了“一幅学术地图”。此外,这样的翻译水准也真是无可挑剔了。
  •     国内的翻译版很少,只有北大出版的这一版,就是感觉很抽象,有些看不懂呢。
  •     不错,和想象中的一模一样~
  •     这本书的内容没的说,非常好,值得深阅读,另外,书籍封皮与内部纸张质量都不错。
  •     虽然是作为英语课学习的 但是文化研究无疑开启我学识的另一个世界 这本书很好懂 通过这本书收获了很多结构主义后现代女权主义电影理论福柯等等一大堆知识 任何高年级的学生都应该看下有关文化研究也就是性别权利知识弱势群体相关研究的书
  •     读了两个星期= =
  •     被亲切地称为“红皮书”。知识很丰富
  •     翻译加一星
  •     书的内容很好,就是里面有一点点瑕疵,但还是很好的理论读物。
  •     文化理论入门书
  •     这本书在同领域里算是涵盖的最全面的了,而且很有系统性,时代性也强,对于学习文化理论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     还不错,框架式的,相交国内学者的同类书,算比较严谨规范了
  •     诸种备课用书之一,还算好用。
  •     还没细看,翻了目录,觉得不错。
  •     斯道雷通过指出大众文化与不同的“他者”相结合可以引申出的无限的可能,从而对定义“大众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困难,指出大众文化是一种变动性的概念。并阐明了本书的主要目的:“在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之错综复杂的关系中,为各种各样的问题及其纷繁的解决路径绘制一个学科地图。”无需多言,如果你想接触相关的文化领域,这本书可以给你展示最好的脉络。没有空洞的说教,与浮躁的烦引。读完可以让你多出许多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中的些文化现象!
  •     例子很多 难以消化 文化:被书写的连续历史
  •     比较详细,正在学习中
  •     都说要读外国的专著,这本就是,够国外的了,翻译完还是那种国外的感觉,一如既往。还没看完,假期立刻它。
  •     为翻译打个六分吧
  •     个人素养原因吧,没看完,觉得翻译不太到位,看着比较吃力
  •     注定需要读第二遍的书
  •     通识课的推荐教材~考试的时候用着了~那门课成绩不错啊哈哈!
  •     当初是课上老师推荐的读书报告书目,这是非常好的综述性著作,如果只是希望略有了解看看这本书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如果希望有更深一步的阅读也可以把这本书当作一个目录。
  •     12年一不小心读了八遍,做了一本笔记。这是文化理论最佳入门书,没有之一。现在时不时还拿出来翻翻,可惜我的书被我弄丢了,现在这本是别人送的。
  •     很好 ,同学推荐的
  •     老师推荐的书,刚开始看,希望可以有所收获!
  •     大众文化,文化研究读物
  •     2016-10-16 去年读的时候没看出这么明显的指向性啊 //2015-10-04 特别好 G0/253
  •     很不错的国外教科书。
  •     研究文化产业的入门必备读物
  •     还不错,对各种流派都有简要精当的梳理和评价,也提供了相当切近现实的案例。虽然对某些理论有过于简化之嫌,但就作者所言的勾勒一幅学术地图而言还是够格的。此外,这门学科本来就带有很强的左派倾向。所以在理论评述和案例分析中的立场自然也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     读书报告会书目之一。导论性质的就会啥都涉及一些。知识量太大,读起来有些吃力,不过理论涉及很全面。
  •     还要再看几遍
  •     真正的左派是可爱的!
  •     粗粗看了一下目录,感觉是一部围绕文化来解读大众文化的书,其中章节标题涉及的内容比较泛,不知道是否值得细读?
  •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5版) ,应该说的确很好。非常值得看的一本书。
  •     大众文化研究课要用的教材。。。还没看,不过快递速度挺快的。赞一个。就是纸质看起来有点难受。
  •     翻译确实很赞,少见的流畅。又开启了我对新领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     教材,清楚明晰,有自己的视角
  •     举重若轻,入门佳品
  •     一般好不错 不好就不买了
  •     作为本学期的教材,这本书确实比较通俗,但是一点儿也不易懂啊。。。不过确实值得读
  •     经典书,值得拥有,就是翻译将通俗文化译为大众文化,有些别扭。
  •     John Storey的这本《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An Introduction》在国内有两个译本和一个影印本。第一个译本是杨竹山等人翻译的《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为张一兵和周宪等人主编的《当代学术棱镜译丛——通俗文化系列》中的一部,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二个译本是常江翻译的《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五版)》,是《未名社科-媒介与社会丛书》中的一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还有一个影印本,《文化原理与通俗文化导论(第3版)》,也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就一部导论性的学术著作来说,在国内几乎同时出现两个译本,这还不算常见,另一方面也足以说明这本书的份量和价值。就上述两个汉译本来说,常江的翻译更好,文辞晓畅,信达雅兼具;而另一本则翻译腔十足,读起来有些累。当然,这又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     翻译得不错,针对大众文化研究有较全面的导论,例子透彻,进一步阅读书目的推荐也好。“种族主义”与“真理政体”的论述具有启发性,赞。
  •     文化研究入门. 理论诠释了很多司空见惯.
  •     胜在脉络清晰。 用作基础教材特别好。
  •     买来看看,不知如何!
  •     基本读完了。北大出版的,翻译好,装帧也好。该书以大众文化为中心梳理了西方相关文化理论。对开始学习西方文化理论的读者来说是很不错的读物。
  •     第二遍,非常清晰
  •     还不错吧,没事可以看看
  •     1,斯道雷整理得好,是一本“精确”的故事会。2,常江老师翻译得好、经过仔细推敲了的。3,很大的亮点在于举例子。
  •     比较实在的一本书,很好。
  •     大众文化研究入门学习的好书
  •     这本书很不错,媒介类的书看起来挺有趣的!值得一读
  •     考研教程
  •     1610.1.在理论或研究综述上,彼得·伯克始终是一个典范,那种纵横捭阖的气势、信手拈来的论述、深入浅出的讲解,其他学者很难望其项背。约翰·斯道雷这本书,目前好像已经出到了第七版,但在以上三个方面,都力有未逮。不过,对于我们这种初学者来说,本书无论在观点的罗列、联系与论述上,还是在以大量引文勾勒观点的写作方式上,都值得借鉴;并且,虽是一本导论性著作,本书也不是杂米饭,而是杂交稻,作者尽量将不同理论,安排在恰当的章节中,以便在观点的承继与更新上,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同时,整个论述是以作者个人关于大众文化与文化研究的观点为基底,从而使本书显得不那么散乱。2.结尾那句话,似乎很感人。3.译者水平不错,而且,某些用词,特别让人喜欢。
  •     an introduction
  •     书很经典的,值得购买
  •     是一本考研的參考書,挺深奧的,要有一定水平了才能看的下去。
  •     都没来得及看
  •     蛮好的一本书,想学习大众艺术的可以看看,就是有点深了。
  •     专业老师推荐的,很好的书,脉络超级清晰,受益匪浅。
  •     讀的第三版,李根芳、周素鳳譯。
  •     书籍的纸张和质量很好,书中能够透析大众文化的特征,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     不错的一本书,要仔细读,才能有所感悟
  •     1.翻译的真好~既通顺清晰用词精准又很有文采,看起来很有学术&写作修养(连词介词关联词虚词)2.尽管讲的不全不深,但基础的概念定义特征都明明白白的,作为导论已经写得很好了!毕竟重要的是引导读者自己去深入地探索所感兴趣的。3.每章后面的拓展阅读也不错~4.我只认真看了我感兴趣的D哈
  •     啊啊啊这本真是概括得很好。
  •     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 左派理论阐述的不够清晰啊 读的十分精分
  •     经典文化学专著,需要仔细精读!
  •     学传播学老师推荐的必看书籍,拿到手后,感觉很深奥,估计学完传播学再读才会理解。
  •     前三分之一和结尾最佳,中期纯列举各理论基本内容,跟大众文化联系不太密切。
  •     大众文化与群氓文化。。。
  •     书不错,深入浅出,对把握西方文化研究的脉络很有帮助。
  •     条分缕析
  •     翻译总体上不错,很多理解起来挺容易。
  •     若是两三年前就能早些读完这本书,今天的我肯定不是这副模样。
  •     种族主义不了解,其他方面看下来感觉就是复习了遍
  •     包罗万象,导读啦
  •     整整读了一个星期!人家一个星期能读900页的英文文献,我这效率太低了。。
  •     好书。比南京大学出版社那本系统,是一个人翻译的,读起来感觉更好
  •     大众文化入门书
  •     最近观念在不断反转变化更新当中,有点担心自己陷入虚无的泥淖中。感觉传播学的研究就像夸父逐日,研究对象总是在不停变化,而你无法确切把握。这本书入门很好,对文化研究历史衍变的条理梳理得很清晰,简单概括了大众文化几大阵营的争论,扬弃同时延宕至今。但需要注意的是,文化研究起源自英国,有英国特有的传统历史贯穿其中,而我们拿来的时候还是需要慎重。
  •     例子和教材内容搭的挺好,名词解释的再更靠近原来的理论而不是纯粹被大众文化消化过后的就好了。另外Storey果然是对各种左派整合派文化精英主义敬而远之啊,批起来也总是不太在点子上。既是自上而下,也是自下而上这个点蛮活泼的。
  •     很好的学术书。
  •     还没有看,周围很多同学买,应该很不错
  •     读过陶东风的《文化研究》小册子之后,再读斯道雷这本,理解起来要容易多了。斯道雷先是从“文化与文明”传统(以阿诺德和利维斯为代表),文化主义(以霍加特、威廉斯、汤普森和霍尔的CCCS为代表),西马中的法兰克福学派、阿尔都塞的问题域、葛兰西的“霸权”理论,精神分析(由弗洛伊德述及拉康等人),再到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历数了有关文化研究的理论沿革。之后撷取文化研究课题中的性别、种族、后现代主义等进行例析。文化研究的核心是“文化和权力”的研究,其中最突出要数福柯关于“话语与权力”的论述,这部分还有待日后另觅专著补充阅读。纵观全书,还有一处最具价值的地方无疑是每章末斯道雷给出的拓展阅读,不惟的参考文献罗列,更可贵的是他为每一本著作添注了评语。#壹陆掃葉#17
  •     很清楚,有趣
  •     这本书告诉我们:大众文化与人类文明间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并非天生如此,而是被一步一步建构出来的。
  •     翻译非常好,扫盲读物。
  •     文化研究的必备参考书
  •     经典新版,值得阅读
  •     文化理论不错的综述。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