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社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理论 > 文化与社会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1-12
ISBN:9787546367026
作者:[英]雷蒙•威廉斯
页数:352页

作者简介

《文化与社会》是雷蒙•威廉斯的成名作,1958年首次出版后已多次再版并被译为多国文字,被誉为英国新左翼的开创性之作,文化研究领域的经典。
作者以“工业”、“民主”、“阶级”、“艺术”、“文化”五个关键词为主题,选取了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中叶活跃于英国思想界、文学界的四十位著名作家和思想家,通过分析他们对工业革命以及文化问题的不同论述,梳理了文化观念的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的变革,勾勒出影响20世纪文化思潮的重要传统。

书籍目录

前  言
1987年版前言
导 论
第一编 19世纪的传统
第一章 对比
一.埃德蒙•伯克和威廉•科贝特
二.骚塞与欧文
第二章
浪漫主义艺术家
第三章
穆勒论边沁与柯尔律治
第四章
托马斯•卡莱尔
第五章
工业小说
《玛丽•巴顿》(1848年)
《北方与南方》(1855年)
《艰难时世》(1854年)
《西比尔,或两国记》(1845年)
《奥尔登•洛克,裁缝兼诗人》(1850年)
《费立克斯•霍尔特》(1866年)
第六章
J. H. 纽曼与马修•阿诺德
第七章
艺术与社会
普金、罗斯金、莫里斯
第二编 中间时期
一.马洛克
二.“新美学”
三.乔治•吉辛
四.萧伯纳和费边主义
五.国家的批评者
六.休 姆
第三编 20世纪的观念
第一章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
第二章
理查德•托尼
第三章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
第四章
两位文学批评家
一.瑞恰兹
二.利维斯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和文化
第六章 奥威尔
结 论
大众与群众
大众传播
大众观察
传播与共同体
文化与何种生活方式?
共同体观念
一种共同文化的发展
索引

编辑推荐

《文化与社会(1780-1950)》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前言

前言文化观念及该词的一般现代用法,是从我们通常所说的工业革命时期开始进入英语思维的,本书即以此发现作为本书的组织原则。本书试图展示这个过程如何以及为何发生,同时探讨这个观念从开始到现代的演变过程。因此,本书说明和阐释了自18世纪晚期以来我们面对英国社会变革时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反应。只有在这样的语境下才能充分理解“文化”一词的用法以及该词所涉及到的各种问题。1946年至1948年间,我曾与克利福德?柯林斯先生(CliffordCollins)和沃尔夫?曼科维兹先生(WolfMankowitz)一起合作编写过《政治与文学》(PoliticsandLetters)的评论文章,本书要探讨的正是该刊物所关注的问题。我们当时的目的在于,依据我们这一代人的体验探究“文化”一词所描述的传统,并在可能的情况下重新阐释这个传统。在初步探索阶段,我从这两位前编辑同事那里获益良多,对此我铭感终身。1950年后,本书写作正式开始,我要再次特别感谢柯林斯先生,以及我的同事安东尼?麦克林恩先生(AnthonyMclean)。在写作过程中,我曾与汉弗莱?豪斯(HumphryHouse)先生及弗朗西斯?克林根德先生(FrancesKlingender)多次商讨并获益匪浅,他们虽英年早逝,却因其大作享誉身后。此外还有很多人对我提供过帮助,特别应该提到的有贝特森先生(Mr.F.W.Bateson),贝尔钱伯斯先生(Mr.E.F.Bellchambers),亨利?柯林斯先生(Mr.HenryCollins),科尔曼先生(Mr.S.J.Colman)以及史密斯先生(Mr.H.P.Smith)。我的夫人就原稿与我逐行商榷,在某些章节的写作中,她实际上就是合著者。不过,本书出现的看法或谬误均由我个人负责,与他人无关。因篇幅所限,我在文中未能就所涉及词汇及意义所发生的变化一一详尽列举。随后我将以《工业革命期间英语的演变》(ChangesinEnglishduringtheIndustrialRevolution)为题发表专业论文,提供相关依据。本书中因某些简要论述可能会出现一言以蔽之这样常见的毛病,因此恳请对这些词汇怀有特别兴趣的读者务必参考刚刚提到的论文,以便获得新的证据来支持现有观点。本书付印之时,我一直在考虑本书能为后续研究提供怎样的有益指引,此处注明,或许会有些用处。首先,我们从不同角度入手,殊途同归,似乎已经基本建立了一个新型且普遍的文化理论。在本书中我一直在努力澄清文化传统,下一步要做的或许是重新阐述其基本原则,把文化理论看作一种整体生活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我们还需要从这个角度出发,考察一种扩展性文化的概念,研究其详细过程。因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种扩张性文化(anexpandingculture)当中,但是我们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摇头懊恼上,未能对其本质和现状谋求更为深刻的认识。在识字、教育层次、出版物等我们视为定论的文化史问题,我们迫切需要大幅度的修正。此外,为了制定完善的共同方针,我们还需要详细考察当前文化扩张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最后,在专业批评领域,我们或许可以扩展我们的分析方法,通过各种各样的调查研究,重新界定创造性活动和传播概念。上述工作都困难重重,但是如果能够了解在认识这些问题时,我们所使用的词汇有怎样的来龙去脉,可能会有帮助,本书便旨在于此。本书部分章节已以其他形式刊载于《批评论文集》(EssaysinCriticism)和《大学与左翼评论》(UniversitiesandLeftReview)。雷蒙•威廉斯

内容概要

雷蒙·威廉斯(1921—1988),20世纪中叶英语世界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文化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被誉为“战后英国最重要的社会主义思想家、知识分子和文化行动主义者”。出生于威尔士乡间的工人阶级家庭,毕业于剑桥的三一学院。战后至1961年,曾任教于牛津大学的成人教育班;1974年起,在剑桥大学耶稣学院担任戏剧讲座教授,直至去世。
雷蒙·威廉斯著作宏富,主要有:《文化与社会:1780—1950》、《漫长的革命、《乡村与城市》、《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与文学》、《写作、文化与政治》等。

章节摘录

版权页:这段评论摘自乔治·艾略特写给莎拉·汉纳尔的一封信。如果我们对她的评论逐点考量,并将其与常规现代影响结合来看,就会发现很难再由此回溯到罗斯金的思想了。当然我们不能像艾略特那样轻信罗斯金在经济论述方面的“傲慢与荒唐”。罗斯金固然现在已经没有经济学家的权威地位,但是他研究社会和经济问题的方法,比同时代任何人都更接近我们现在所用的方法。我们反驳了艾略特的保留意见后,再来做另一种修正。“艺术的真理与真挚的伟大学说”,如果这种说法对我们有任何意义的话,只能是提醒我们摈弃罗斯金的美学。我们仔细想想就会发现,“人类的高贵与尊严”是一个过于笼统的说法。“希伯莱先知的灵感”,以及“精彩的片段”,只能暗示出为什么如今罗斯金的著述以艰涩难懂闻名。各种罗斯金协会逐个销声匿迹,他那些题目奇特的论著也都湮没无闻,我们毫无意义地忙着讨论他的性生活如何如何。但是,毫无疑问,要理解传统,还必须要读一读罗斯金的作品。尽管利维斯博士觉得“很容易确定罗斯金的地位和意义”,我却没有这样的信心。我们必须要阅读他的作品,并且与传统联系起来阅读,否则我们会陷入另一种错误,霍克(Mr。GrahamHough)所犯的那种错误:假设“关于艺术及其与宗教和社会秩序之间关系的新思想全部(似乎是)源自罗斯金如密林般的著述。”我们要真正理解罗斯金的思想,有必要把他看作为“文化”这个复杂观念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人物来看待。

图书封面


 文化与社会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这是由文化研究课堂讨论而引发的一篇非正式小文。在文化研究课堂上,带领文艺学研究生细读分析文化唯物主义重量级老炮雷蒙•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英文版(1958)。感觉对威廉斯无比留恋。他为英美的文化研究,在资本主义全球化新阶段,开了个博大精深的好头儿,并很靠谱地与法国结构主义和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等理论控,实现了不卑不亢的对接,入手就非常高,并且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历史上本来就语焉不详的文化理论话语进行了清算、盘点,预留了生机勃勃的生长空间,对无限开启的发达资本主义全球时代诸多新症候,提出了很好的研判、诊断,开辟了实践与改变的路径。然而很可惜,这样一个好开端,被资本主义自我防护的种种强大资源所活生生绞杀了。感觉威廉斯如同《指环王》里面的老当益壮的好巫师甘达夫,后继无人。其后面的霍尔和伊格尔顿走向了理论控的银样镴枪头的支离破碎,如同《武林外传》里面的“秀才”,起不到文化实践意义上的接力作用。这真是说明“知易行难”的道理呀。日后的秀才们,迷失于理论话语的发明创造的嘴炮儿中,完全“无动作”了。其实,无“行”,也意味着其“知”,并不是能得到扎扎实实实践检验的“真知”。(学习这些新理论,能满足文科青年求知的求知欲、好奇心,这自然是好的。然而除此之外呢?——获取知识资本,变成硕士博士,谋一个教职饭碗?与自由主义、保守思想打打嘴炮儿?从单纯的求知,到获取知识资本的过渡的水到渠成,正好体现了一个学者生涯的稳步成熟,也活生生体现了马克思所说的“异化”吧?)而自“甘达夫”稍微嫌早的逝世之后(享年67岁,1921-1988,算是英年早逝吧?太可惜了),资产阶级文化妖氛日炽,人文知识分子在理论建设上的雄心,反衬了其职业上的自私(这里批评得过于严厉了,人家在资本格局中不得不以此为生呀~)、自闭,文化格局整个儿地不好了,以至于时至今日,英伦大众和青年文化,基、腐横行,美帝的文化垃圾也极多。香港电影《岁月神偷》中,说鱼缸里的金鱼,只有7秒钟的记忆。在资本主义文化(包括同时期的“中国特色XX主义”)的精致鱼缸中,我们每一代人的文化记忆,其实连7秒钟也不到哇。许多识文断字的高深之徒,其实也忘记或者假装忘记自己是谁,从哪里来的了。不说这些了。总之人文学科的知识精英应该自我检讨才是。知识分子确实辜负了社会呀。不禁想到威廉斯的博大精深的健全开阔的文化视野,是否得益于其工人阶级的出身呢?(当然,公平地说,他是幸运的。在他那个时代,资产阶级文化的新花招儿,还不足以逼他就犯。日后,任凭您是啥出身,也不一定能逃脱得了。)所以,在课上,大家关注了威廉斯对工人阶级的深厚感情问题。当然了,他出身于一战后英国威尔士的一个铁路工人家庭,1921年,工党崛起之时,这确实应该算是很正点的英国工人阶级背景吧。(英国工人阶级,当然也算是世界历史上最正点的工人阶级了。)然后他年纪轻轻加入英国共产党,念了剑桥大学,在二战中服役,作战法西斯好几年,然后成为了学者。30岁前,他就真是有很多发言权了,让人觉得很有分量。这等发言权,这等分量,是我等出身于当下诸阶层的研究生班师生所自然而然看重的。觉得威廉斯的亮点,权威之一,自然是其强烈的工人阶级背景(或者说“营养”?)。有了这样的背景和营养,他说出来的对于工人阶级的评价,自然有分量,不敢小看,或者用网络流行语来说,叫“不明觉厉”。——因为我们这些鼠辈,完全没有带入感,无法用自己的经验,来证实或证伪。挑出几句他的态度、说法:"要英国的中产阶级不认为工人阶级巴不得成为和自己一样的人,这确实是件难事。"(——听起来很过瘾,希望如此吧。)“工人阶级由于他的地位,自从工业革命以来还没有产生清楚地意识到的文化。它所产生的文化是集体的民主机构,诸如工会、合作化运动或政党,认识到这个文化是重要的。”当然,“在那些认为文化的含义是知识与想像作品的人看来,这样的成就可能并无意义。”(——这话,值得在下面,对照对中国工人阶级的研判,展开来说。)“工人阶级运动在对待教育、学问以及艺术的态度上,总的说来,是有良好的记录的。。。。这样的记录,与那个最积极、最明显地剥削工人的资产阶级的记录相比较,毫不逊色,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由这些话,联想前一阵子,王小波遗孀,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老师“准”出柜博文“对所谓拉拉身份曝光的回应”(咱才疏学浅,搞不懂她到底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也不在意)一文里面对其伴侣“他”的一段评价:“他不但自己是工人阶级,而且他的父母也都是最最质朴的老工人,善良至极。记得有次好友林春对我讲过这样一句话:‘其实工人阶级中有很多人是非常优雅的。’意思是优雅并不仅仅属于社会的上层和知识阶层。虽然他们爱说粗话,也从来不享用高雅的文学艺术,但是优雅是一种生活态度。优雅和质朴是可以并存的。比如,托尔斯泰就穿粗布衣服下地干农活,而谁又能说托尔斯泰不够优雅呢?”李银河所说的好友林春,女性,是海外华人学者,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学者。林春和李银河的话,十分类似于威廉斯的,所以也不可轻轻放过,值得思考他们为什么都这么说。总之,像威廉斯等中外的一部分知识精英,都认为工人阶级很高明,在当今文化整体格局中,是具备救赎社会的能力和可能性的阶级。而且,对威廉斯来说,工人阶级的价值取向,不在于中产阶级意义的自由竞争、个人奋斗,或者靠纳税人的钱养活的社会“服务”者(公职人员,公务员——西方意义上的),而是团结协作,改造社会。这些很有分量的话,被我和我的班上的学生注意到了。(不错,加分。——至少我们没有狭隘到忽略之。)但是——如何将其整合入我们的社会经验和感知?*************************下面才是干货正文,真正对此的货真价实的讨论。说我本人吧。我本人感受不到我所见的中国工人阶级有啥救赎力量。(后面我会说出原因,以及威廉斯的话语为什么仍然有盘活的价值。)先说说我的小时候以来的真实感受。再说说现在对社会、历史的参照性思考。好吧,我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但我小时候的知识分子的地位如同孙子一样,与今天完全不是一回事儿,这也必须说明。我1971年生人,父母文革前大学毕业生,文革后去“五七干校”干农活儿劳动改造,户口也没了。干校结束回到北京,辗转安排借住人民文学出版社职工的一个杂院儿。那里面有工人阶级(司机、排字工人、校对工人和其它工种等),也有知识分子(主要是编辑,也有民国时的知识分子老人家在这寒碜的破院子里养老,这里不展开说了)。我现在所能回忆起的院儿里的工人的生活习惯,已经是76年以后到85年,改革开放发轫初期的情况。(后来我们家就搬到知识分子成堆的高楼里去了,工人阶级也纷纷搬走,阶级和阶层的区隔一步步显现在80年代中期?)工人家庭成年人基本上不看书,天儿热的时候在院子里乘凉、喝茶、下棋,聊天儿,基本上是老北京市民那一套。知识分子也差不多,不过是打家具的木工活儿手艺比工人阶级差点儿。而我父母和我,若在14平方米的小屋里面写作业、工作、备课,会觉得外面比较吵。我在84年小升初的前夜(那时还要考),窗外还弥漫着邓丽君的“你是一朵向日葵~~”,妈妈只好出来请求他们关掉两个喇叭的双卡式录音机,好让我睡好。在物质追求上面,我们院儿里的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也没啥区别。那时候大家的工资也没啥区别,知识分子的外块,要日后才渐渐有的。于是先是12寸黑白电视机在1981、82,然后是单门的雪花或香雪海冰箱。。。而当胡同里下暴雨,把胡同口的国营菜站给淹了的时候,有老编辑也忍不住去抢漂浮在水面的不要钱的茄子,结果反而拖鞋被水冲走了~(我不能再多说各种细节了,再说就伤和气了。)总之,您看,知识分子也很猥琐。在我今天看来,当时不论知识分子还是工人阶级,都不具备文化“救赎”的资格和底蕴。(现在也一样~)淹没一切性格和风采的底蕴,是北京的前工业时代小市民文化。而淹没北京小市民文化的更大的底蕴,是华北农民的500年土气。(华北农民朋友不要躺枪哟~我这只是修辞比方而已~)总之,我的童年工人阶级体验,与威廉斯、林春、蔡翔、李陀的相违。那么就来分析推知一下他们各自的“情感结构”?(借用威廉斯的方法和术语?)首先我判定出:英国的工人阶级是原创性的,历史最深厚的,与中国工人阶级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后者在百多年的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俨然是持续断裂的,简直如同“量子力学”模型一般。威廉斯说的没错儿:英国工人阶级“所产生的文化是集体的民主机构,诸如工会、合作化运动或政党。”——这是真的。集体的民主机构如工会、合作化运动、宪章运动的民主诉求、工党,都是英国工人的原创。这些,连莱茵省手工业区域律师家庭出身的马克思都没有真正体验过——他只熟悉流亡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的德国手工业工人小群落,而并不了解真正的产业工人群体。恩格斯稍微好一点儿,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作为业主,只是观察和分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并未扎扎实实地参与。这么说吧。威廉斯笔下的工人阶级,我信得比较多——通过对中国工人阶级缺席的那些历史元素和传统的认知、比较。(中国工人阶级,何曾产生过原创的集体的民主机构,诸如工会或政党?这就如同青春期自发地原创地去谈恋爱,和看了琼瑶和韩剧里面的谈恋爱之后,自己去模仿着并时刻问自己:我这个谈恋爱“像不像”谈恋爱——肯定不像嘛!)而介于英国工人阶级和中国工人阶级之间的俄国工人阶级等,也仍然不是原发原创的,也仍然不像,不大可能具备威廉斯所说的英国工人阶级的上述传统属性。再说说如同量子力学一般断裂发力(激发?~)并被讲述的中国工人阶级。我很好奇,10多岁的邓小平等在法国雷诺汽车厂做工到底有多久?对法国工人阶级的生活,体验具体如何?当他们回国到上海,面对上海滩的产业工人,实际的“情感结构”如何?与苏俄书本上所转述的,有多大差别?下一个中国工人阶级的“量子瞬间”,就是蔡翔、李陀老师等“工人贵族”的社会主义瞬间了。我儿时的记忆,是胡同里的工人有免费的蓝色劳动服工装穿,在工厂或工场有免费的类似于北冰洋桔子汽水的冰镇饮料喝,还有洗热水澡的设施。这在工资都一样多的情况下,是比知识分子等其他市民阶层优越的。难怪在林彪的军队势力倒台前、68年大乱之后那段军队进入各单位“支左”时期当兵是最佳出路之外,当工人一直是最佳的人生待遇,难怪都是干部子弟当工人,文革结束后还实行父母退休子女顶替进工厂的制度。这样一种工人阶级,是国家政治经济层面所曾经讨好的一个阶级。——蔡翔、李陀这些当年的工人精英,当然怀念啦。况且,蔡翔李陀老师们,他们同时就是耍笔杆子的知识精英,或者说是当时国家所需要的“工人出身”的知识精英,与一般的工友,又不一样。(我们的那个时期的工会,以及官方诉求,又有哪一个如同历史上的英国工人阶级那样,是原创并不断生成传统的?)下一个中国工人阶级的量子瞬间,就是乡镇企业在80年代中崛起——从翻砂铸铁等开始,涌现出了大邱庄、华西村、东莞的密集制造业等。严格用我们国内正统词汇来说,这些不是工人阶级——其实何尝不是?再下一个瞬间,是东北等全国大量工业基地的三角债务、老化、二次创业、下岗再就业……农民工……现在叫新工人……您看,全然都是量子力学化的瞬间。完全没有类似于英国工人阶级的200年的好几代工人家庭的传统。在我国,上述任何工人,都是一代人的事儿(基本上,或两代),之前都是农民或国家干部,之后未知……所以,说白了,我国不论知识分子、干部,还是工人,三代以上,都是农民。最强大的,是农民传统。我们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产业工人传统。我也在看E. P. 汤普森的历史巨著《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很惭愧,还没完全看完),揣测出,英国工人阶级的“优雅”和知识、智识、组织性,还来自于一些前工业时代传统,比如说一些行业行会组织的工种,在工业革命后没有消失,碰巧发扬光大了,于是那种自豪感、敬业、专业感,团体意识,也保存和发扬光大了。再者,历史上的一些工种,与时俱进,跟上了科技革新的潮流,从工匠自身,就涌现出大批科学家发明家,所以在工人阶级里面就有科学技术、理性思维的水准。好了,对这个话题,我也在摸索自己和威廉斯、林春、蔡翔、李陀的“情感结构”,仅仅是摸索而已,并不成熟,仅仅写给自己作为一个阶段性记录。又想到。威廉斯晚年,应该也亲历了撒切尔夫人等的私有化,和英国工人阶级的基本消失。不知那时的他,晚年的他,又想了些什么。***********************隔了一个晚上,今晚补写几句。我不太了解英国。威廉斯晚年所发生的,撒切尔、李根等的自由主义私有化、刺激私人竞争、扩大赤字等手段,在英国基本上与工人阶级进行了对决。煤铁工人、工会,在大罢工的唾面自干后,基本消失了。然后利物浦、伯明翰、谢菲尔德等老工业区成为鬼域。但到了今天,在新闻报道中,这些地方似乎获得了新生,什么电子和文化创意产业啦,总之很酷,成为了繁荣值蹿升最快的地方。很想问问熟悉英国的朋友——这些地方真地很酷么?社会矛盾都消化了么?关于中国的非农业的工人阶级到底有多深厚的问题。——江南制造局、汉阳铁厂和兵工厂这些晚清洋务运动的遗产,有没有造成世袭罔替的工人阶级群落?南满铁路和东北一些日本人遗留下来的重工业区呢?若产生了几代人都不种地,靠现代大工业生产、靠操纵机器来换取生存的中国人,他们的三观,与农民及其下一代,和经商、行医、阿兵哥、职员、知识分子等,会有怎样的不同?在电影《钢的琴》里,确乎看到了下岗工人焕发主体性、重申自身主体价值的感人的想象式社会问题的解决。我也有亲戚是类似的或更高辈分工人阶级。我深感他们中间,确实有聪明才能和自豪感,心灵手巧,在工友小集团里面侠义、抱团、互助。在的哥里面也隐约有这种倾向。然而推测这与英国传统工人阶级的派头,还差很远吧。英国工人阶级是与机器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同步一路走下来的。而从我国最早的汉阳铁厂、南满铁路开始,机器生产都是天外来客的遭遇,感觉自然不会一样。况且英国历史上各种的基层草根教会组织,又在无产阶级、资产阶级里面滋养了多少崇高的心灵!在喜剧电影《一脱到底》里面,英国老工业区潦倒之后,工人们都改行去跳脱衣舞了~《钢的琴》,也救赎不了什么。——但弥足珍贵,是难得的一种声音。但无论如何,这尺度力度,比200年前的英国文人,都差太远了。(又想到威廉斯对19世纪“工业小说”的评论了。)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很传统,很批判,很受益
  •     一种知识考古式的回溯梳理,极为深入细致,从一个活生生的整体上寻找到极易被忽视的缝隙、肌理,这种解剖的力道最是引人入胜。如何在观察力的尖锐敏感与判断评价上的该不该作引申、以什么方式向哪个方向引之间平衡,也就是视角与方法之间如何达到平衡,值得好好学习。
  •     触动极大的一本书。
  •     这部作品虽然描述的是英国社会,但正可对 应于当前工业化的中国文化现。如何运用工业、阶级、文化等来分析当下中国的现实,此书可作为参考,你懂的。
  •     对文化研究很有借鉴意义,威廉斯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对大众文化给予支持,立场非常坚定,理论支持也很到位,分析的很透彻,值得一读。
  •     这本书是出于拓充资深专业素养买的,很全面地介绍了文化这个概念在欧洲的发展
  •     对自己立场的时时反思,“立法者”自省的姿态一下子摸到了知识分子在文化与社会中的脉门。要好好重读。
  •     想知道,作者的另一本名著《关键词》什么时候能重印。这个价格买到这样的书很欣慰。
  •     翻译不好。
  •     重读预定。
  •     第一遍混乱+不以为然,第二遍有点意思了
  •     英国文化热潮中“文化立国”理念的最早提出者之一,此书甚好
  •     大作!肯定会影响我很多
  •     通过了解以前的文化,可以更好的发展现有的文化。
  •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一直是文艺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论题,同样也应该为社会研究者所关注。这本书不应该只被视为是文化研究的著作,而且应该纳入到政治哲学的视野中来。该书视野宏大,对于理解英国文学史也不无裨益。
  •     并没有读懂
  •     看看英国新左翼的开创性作品
  •        愚以为,读到《文学与社会》才真正发现威廉斯之所以牛的原因,关键就在于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出入文学、政治、历史等文献的才能以及始终坚持不放的马克思主义原则。然而伊格尔顿的著作中几乎处处都能看见威廉斯的身影,尤其能看见这本《文化与社会》的身影。不知道是受老师影响太深还是想提升老师并借以自重,伊格尔顿似乎老将自己的老师与诸如布尔迪厄、拉康、阿尔都塞、罗兰巴特等著名理论家搁在一块(参见《理论之后》第一页)。细想之,多亏了上帝不是个结构主义者,短短的时间之内带走了那么多二十世纪叱咤风云的理论大师,伊格尔顿方能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界如日中天,因此如今的他也似乎不需要借老师自重,那么产生这种影响的唯一可能就是老师对他影响太深了。在此略述二例:
       众所周知,《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是国人对伊格尔顿最熟悉的作品,其中英国文学的起源这一段的分析尤为精彩,起码从这里我第一次知道资产阶级凭借小说这种不入流的东西来攻打傲慢的贵族所死守的philology城堡。但是看过《文化与社会》才发现,原来威廉斯这老头早就萌生过这种思想,只不过威廉斯主要的是关注中产阶级与小说以及教育普及之间的关系(参见本书p385)这样一想,由于带着历史主义的视角,威廉斯对于大众文化的力挺也变得非常可以理解了。此外,威廉斯在《漫长的革命》一书中对re***** public历史发展过程的详细分析完美的诠释了这一思想。
       又如,很早就被翻译的伊格尔顿的名著《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中“作家与倾向性”那一章看着何其眼熟啊,最后才发现《文化与社会》中“马克思主义文化”那章不就是前者的鼻祖么?但是伊格尔顿不厚道,只在开始顺带提到了老师一句,威廉斯只好到《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中的alig**ent&***mitment一章再重新详细阐述了一遍自己早期的思想,并且将之理论化了。
       又比如,《后现代的幻象》讨论过本书的共同文化的观念,这里对共同文化的讨论其实是明目张胆的抄袭,威廉斯在politics and letters(1979:110)一书中对伊格尔顿抄袭其共同文化概念提出了批评。《甜蜜的暴力》逃不过威廉斯的《现代悲剧》(《现代悲剧》中引用锡德尼的话:“so as he ,that was not ashamed to make matters for Tragedies, yet could not resist the sweet violence of a Tragedie.”这个很难说是巧合吧?)。更不用说伊格尔顿也曾讨论了威廉斯最关心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问题,从镜子隐喻的角度对反映论的驳斥到底是伊格尔顿抄的老师呢还是老师抄的学生,这个我们也不得而知,也懒于 考证了。真的是互文性的典范啊,或者是按照伊格尔顿的说法:这是最后现代的地方。
       不过,我必须申明,对于伊格尔顿我自己是非常尊敬的,他的文风我也很喜欢,他的影响似乎与乃师也不相上下(毕竟威廉斯与霍尔携手开创了文化研究)。如果放在一个后现代语境来说,互文性的含义就是作者将消失在文本的背后,所以一切都丧失了标准和基础,用巴特的话说就是:作为读者的我借以诞生。
  •     从这本书第一次认识雷蒙 第一次明晰丰满的辩证与扼要的表述是多么重要 这是每一个文学理论初学者需要的理性和深刻
  •     很不错的文化研究著作
  •     关于世界近代历史文化的关键词,对理解历史有帮助。
  •     好吧。不明觉厉
  •     文化研究的必读书,我们老师推荐。
  •     雷蒙威廉斯力作, 文化干预社会的历史脉络,经典。
  •     英格尔斯的老师 文化与社会 文学批评和左翼重要作品
  •     文化之于社会,既是形成动因,又是形成结果,只是翻译又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     冷静、敏锐、慈悲;而且在这三个面向上都达到了极致。不应当半途而废任意一本威廉斯的书。“把有教养的少数派和‘反创造’的大众对立起来,这样的观念容易形成一种有害的傲慢和怀疑主义。”疑心豆瓣许多指天骂地的高赞转播都是在这种自我确证中巩固一种没有出路的差序格局和互相认同,纵然在此平台上永远能收获叫好和拥护。在竹内好那里充满了悲壮色彩的所谓“火中取栗”,威廉斯早已有条不紊、细致沉着地进行着了。
  •     文化研究的必备书之一,奠定了英国文化学的一本书
  •     这本书终于又再版了,这次可以拥有一本了。文化研究中的经典之作,应该也是发轫之作!
  •     不错的书,非常喜欢。文化与社会,看看。
  •     不读威廉斯如何洞悉文化史研究的基本问题呢?
  •     背景知识太欠缺……读的费劲
  •     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对“民主”、“文化”“工业”“阶级”“艺术”的历史梳理。基本立场是反利维斯精英主义,对共同文化的倡导,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
  •     非常清晰地呈现了“文化”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根据穆勒、柯尔律治一直到奥威尔的文字给出了一条一以贯之又不失戏剧性的线索。不过所选取的研究对象都是英国人,所以并不清楚结论有多大的普适性。
  •     感觉威廉斯对18世纪的了解好像不多,基本上的一部分只是文献综述,写到20世纪明显就流畅了很多。
  •     刷新了我對馬克思主義文論的理解力
  •     不愧是大家的书,即便现在看来也是受益匪浅。
  •     文化研究经典书
  •     新左派的观点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有点不吃香,人们往往把“左”与文革惨痛的记忆联系在一起,不过随着权贵资本对人民的盘剥,当下中国社会的思潮已发生了重大转向,左右两派争论激烈,各种理论甚嚣尘上,但无论何派,像此书分析精到,梳理各种思想的指点迷津之作却未曾见。
  •     研究文化、社会 应该也是值得多多的书
  •     工业、民主、艺术的纠葛之中,勾勒出作为整体生活方式的文化与社会的复杂性。有历史支撑的分析就是读着靠谱,前言部分都觉得挺有启发。。。”同情性理解“基础上的批判性分析,积极很多。不过愚钝的脑袋吸收还是不大好,惨淡的记忆力。。。
  •     越发觉得现在阅读的最大收获是一种认识论的扩充,而非仅仅是其分析本身。尤爱威廉斯对于群众的公式性解读,让人意识到分析者的局限,甚至是某种内生的傲慢。至于文化是一个过程一种生活方式,喜欢,但不惊喜。
  •     这个是思想史啊……不好读
  •     伯明翰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早就期待重版,终于等到这本书啦
  •     很有文化内涵
  •     做文化研究的必读书目。
  •     对于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历史,什么是阶级,还有这些词的历史出现过程,都有了解释
  •     重读一遍,其义自见……
  •     18-20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之后思想文化史,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文学批评,文化研究的英国传统
  •     为了完成专业作业才读的,不得不膜拜威廉斯。大众文化观角度写得最得我心。
  •     一直比较有文化气息的这本经典著作。
  •     《文化与社会》中,威廉斯用文化研究的视角,论述了18世纪晚期以来英国社会变革在人们思想和情感上激起的反应。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将文化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展示了文化是如何发生,又为什么会发生,及其从开始到现代的演变过程,综合讨论了工业革命以来的文化观念及其现代意义。
  •     p348:从经验中汲取意义,并使这些意义具有活力,(这)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
  •     成名作亦是代表作。研究英国社会与文化。马克思主义者
  •     For he is a jolly good fellow, he is a jolly good fellow! He is a jolly good fellow~ And so say all of us!
  •     让人更好地了解文化与社会的关系
  •     了解文化与社会关系的好书
  •     英国新左翼的开创性作品,文化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
  •     作者雷蒙德·威廉斯很用心的一本书
  •     相比起馬克思主義與文學這本書要好理解多了 ... 可能童老師說的置換出更高的難度過後進行深入的思考就是這個意思。威廉斯在書中下狠招開始做文本分析后所有的問題就顯得是那麼的透徹,類似於說思路的導向究竟是趨近於現實的分野還是概念性的解讀威廉斯都拿捏得相當到位。但也確實刻意看出相比起前一本書他的思路還不夠全面與豐富,可以再做對照來把概念從文本當中抽離分析。
  •     奇怪,作为文化研究的奠基人,威廉斯1、读经典;2、关心重要的问题;3、细致分析多过广征博引。14101
  •     观点新锐,开创性经典之作!
  •     与中国现代研究跳不出一个个框框架架不同,这是一本发散思维的文化理论杰作!书中讨论的“文化唯物论”是一个值得现在我们国家仍然耽于肤浅尚未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这本书是每一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者必须阅读的“圣经”。
  •     文化研究不得不读的经典
  •     还没看,近些年买了很多文化研究的书,看介绍买的,聊备。
  •     很好的书,介绍了文化与历史,要好好看。
  •     结语赞
  •     文化与社会:1780—1950(英国新左翼的开创性作品,文化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 版本很好,内容简洁明了,物有所值,,,,
  •     值得一读 好 英国新左翼的开创性作品
  •     经典著作 专业针对性强
  •     一部很好的反应当时经济大发展时期的现在发达国家经历的相关现象 理论联系实际的很好的总结性作品 对于自身的知识储备有很好的作用 对于自己价值观的素养也有帮助的作用 是一部比较好的作品 推荐大家阅读
  •     读不懂
  •     著述文献的阅读量不够,所以体会的不深刻,读起来没有舒适感。我想我还会重读
  •     非常极其好,见读书笔记。
  •     雷蒙威廉斯终于出新书了,期待~!~!
  •     此书是文化与社会关键词的加强版。了解18-19世纪英国社会文化的必读书目。
  •     看起来不是很顺畅,需要提高知识水平……
  •     雷蒙斯把文化定义为一个社会的整体的生活方式,联想起齐泽克的判定,“政治的文化化”,“政治区隔被自然化和中立人为‘文化’的区别,换句话说,变成不同的‘生活方式’”,可以明白当代文化研究大热的原因。
  •     可以体会一下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之作,再反思一下中国式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之作
  •     我看过的特别好的书之一!!
  •     看评价还不错,我应该坚持继续读完!
  •     今天第一次读,匆忙读了三十页,非常喜欢书的文字,翻译得也很亲切易读,第一章讲伯克,决定找他的书一读。
  •     研一的时候读完全找不到兴趣点。考北大期间翻出来再看,方觉好得不得了。非常细腻生动地梳理了英国工业革命时代社会思想史。再一次感到做理论看似逻辑为先实则感性为重。好的理论家首先要有媲美文学家的感受力。
  •     很棒的书,解惑良药
  •     实在太爱威廉斯爷爷了~都要给你跪下了!鞠躬!
  •     与文学关系紧密,值得一读。这些书价格都贵。
  •     英国文化研究的经典读本
  •     1讲真 艰涩 2读第二遍后 方觉渐入佳境
  •     文化相当程度上是政治的代名词,文化间的冲突表面上是美学的冲突,其实质却是意识形态的冲突,我们把棘手的政治问题移交到文化领域是因为在这个领域里能最正当地标榜少数人而贱视“大众”,尽管实际上“群氓”只是一个颇具审美色彩的捏造概念而已。
  •     看完《漫长的革命》,再来看此书,就当其是前者的前传吧。威廉斯将文化视为过程(让我想起怀特海),是becoming(又让我想起海德格尔),而不是doing或静态的being。亮点:1.没有所谓群众,有的只是将人视为群众的观察方式;2.技术的使用并未取代任何形式的社会活动,变化也源于共同体生活的整体环境;3.传播问题的解决在于确保多种立场的信息通过共同渠道得以传播;4.不能将文化类型简单的阶级化;5.阶级的区别在于对社会关系的本质持有不同看法;6. 共同体的概念基于团结原则。
  •     这是一本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 原来90年代是北京大学版本 最近又出新版了
  •     要了解英国文化研究路子,此书入门啊
  •     真·思想家,我想象中关键词研究的风范。有机会重读。(这个“有机会”的具体表述是,如果我对文中分析的文本更加熟悉了)
  •     书是好书,对我来说太难了,提到的人太多完全是胡完的,罪过,罪过
  •     啊呀,这本书对外国文学了解太好的话很难读懂!!
  •     原著略读的,译著也没例外,有点可惜。旁征博引,视野开阔。以后可能还需要再拣起来。
  •     呃,是今天巨困吗?看得我......前面有些看不太明白,后面的还好。还是看看各位的评论吧。。。。。。
  •     好书呀,完全更新了我对文化的理解。
  •     看看我们的文化处在什么位置。。。。没有进步,没有文明。
  •     读文科文学,看这些书在所难免
  •     核心观点感觉再说-文化穿行在工业、阶级、社会、民主之间,沿着19世纪以来的传统,在对工业主义的批判中构想人类完整性,还未完全看懂,结论部分翻译似有问题,读不下去。ps文学作品要多看点了,根本不够用……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