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的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各国文化 > 镜子的历史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2
ISBN:9787508601489
作者:(美)彭德格拉斯特
页数:370页

作者简介

镜子里空无一物,却与神秘、宗教、科学、商业和艺术结缘。
作为人类,照镜子反映的是我们自己矛盾的特性。一方面,我们想看清事物的真实面目,想探索生命的神秘之处。另一方面,我们又想让神秘的东西保持神秘。我们渴望获得确切的知识,但是同时又陶醉在想像、幻觉和魔力之中。
“镜子:无人能知晓,却告知了作的主要特性”。德国诗人雷纳·马里亚·里尔克一语中的。在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魔幻小说里,厄里斯德的镜子展示了“我们心中最深切、最迫切的欲望”。而镜子的历史告诉我们,我们在镜子中能看到什么取决于我们把什么带到镜子跟前。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创世纪之前的面孔
第二章 魔鬼出没的世界
第三章 上帝之光
第四章 镜子中的理性
第五章 神圣与世俗
第六章 我思故我在
第七章 冲破天空的障碍
第八章 颠倒一切
第九章 巨眼
第十章 我愿永不老
十一章 星星的影子
十二章 宇宙的命运
十三章 最后的反思:幻想与现实

内容概要

马克·彭德格拉斯特, 独立学者和科学史专家,哈佛大学新闻系毕业。专门从事新闻调查和独立研究工作,并为《纽约时报》、《泰晤士报》、《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主流媒体撰写文章。

图书封面


 镜子的历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当焦未对准时,图象会出现模糊,模糊也许才是世界的本质,也是哲学与一切艺术的本质,而我们与世界或历史保持在准确对焦的距离上时,差别与选择出现,而世界则退回到它的隐秘与晦暗之中。摄影是错误地看世界还是正确地看世界?是要看出世界的本质还是它的假像?不同的角度与对焦表现个人在距离问题上的省慎……”达·芬奇《论摄影》。并没有这些达·芬奇所写的《论摄影》的文字,这段文字只是我在博客上为某张图片而配的说明,也就是说,我这一切全是我的虚构。但它引起了一个叫达文西的女士的好奇,该女士博阅群书,但不曾听说过达·芬奇写过《论摄影》这回事,于是她向我打只这本子虚乌有的著作。在达·芬奇的时代并没有摄影术,相机的产生要更晚,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这位大师不知道摄影的原理,“古代中国人、阿尔哈曾和列奥纳多·达·芬奇都知道照相机暗箱的玄相。”马克·彭德格拉斯特在《镜子的历史》一书中如是写道。这证明我无意中的虚构竟然有可能暗合历史事实,如果达·芬奇愿意,他有可以会写下这样一本书。因为他对光学有深造的造诣,对镜子也有浓厚的兴趣,并且有效地在艺术生中使用了镜子。“各种各样的镜子深深地影响了列奥纳多·达·芬奇。他利用平面镜来评论他的作品而不是创作作品:‘当你想看到画的总体效果与代表大自然的那件物体的效果是否合拍,你就用一面镜子来反映一下那件实际的东西……镜子应该被视为向导……如果你非常善于作画,那么你的画在镜子里看应该是很自然的。’”马克·彭德格拉斯这样评论。不过达芬奇很好奇:“为什么一帽画从镜子里看要比在外面看好呢?”达·芬奇对镜子非常感兴趣,我想每一个喜欢玄想的人、每一个有想象力的人,对镜子不可能缺乏兴趣,诸如博尔赫斯、梦亦非……达·芬奇的笔记本中常常写到镜子,他甚至记载了用金属铸造镜子的配方,设计过研磨和抛光镜子的机械装置,而且讲述了一些镜子的传说,甚至探讨过镜子制造业者的秘密。同样,他也讨探过为何镜子将其反映的物体左右颠倒过来。在达·芬奇之前,镜子早就出现,石器时代的镜子是用黑曜石磨制,约在公元前6200年左右,在如今土耳其科尼亚附近发现。而在埃及的埃尔巴达里发现的一块透明石膏板,周围有木屑痕迹,可能是镜子外框,这算人类比较正式的一块镜子。而最早的青铜镜子发现于伊朗,约为公元前4000年。镜子的用途一般是陪葬、祭祀、辟邪、日用,从古代到现在,几乎如此。但镜子也是迷惑人的最好工具,著名的科学家、炼金术士约翰·迪就上过当。这个伊丽莎白时代的“达·芬奇”是个神童,1542年15岁时进了剑桥大学,他每天只睡4小时,大量阅读的结果是它精通天文学、数学、乐律、光学、地图绘制、航海、地理、密码学、医学、神学、法律、文学、历史等。他认为纯数学公式提供了一种完美的镜子,人类能从中看到存在于世间凡物之上的真实的境界。他研究光学,对镜子着迷,在他看来,如果你手持一把剑或者匕首向镜子冲去,你就会突然间放弃进攻。因为你在空中看到了一种形象在同你进攻。“这乍听起来很怪,但是你若是看见了应就会觉得更加神奇了。”他说。在这种对镜象或曰幻象的迷恋中,他碰到了骗子爱德华·凯利,关于他之间的故事,我曾在另外两本书中也读过,一本是《哲人石:探寻金丹术的秘密》,彼得·马歇尔所著,保罗·纽曼《恐怖:起源、发展和演变》也提到了这件事。凯里以前是个罪犯,被割掉了一只耳朵,但迪认为他是个渊博的人,与他成为朋友并带他回自己家中,凯利利用镜子故弄玄虚,“唤出精灵”说话,当然,这镜中的精灵不过是皇帝的新衣,迪是看不见的,凯利曾肆无忌惮地说,镜中的某个男精灵说:“智者受骗犹可怜。”但迪却不曾醒悟。某一天,凯利报告他在镜中看见一根白色柱子,上面有四个头,他、迪、他们二位的妻子,神意指示他们要肉体结合,迪深信不疑,将自己的妻子简·迪劝到了凯利的床上,终于圆了凯早一直想要搞上美丽的简·迪的美梦。第二年简·迪生下了一个男孩,但无人知道这个孩子的父亲究竟是谁。马克·彭德格拉斯特评论迪说:“神秘学和科学的镜子能反映出同样真理光芒的时代即将结束,他只是这个行将结束时代的最后知识分子之一。他是迪所留下来的遗产和他的镜子也帮助了世界科学的进步,而正是这些科学的进步使我们的宇宙观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迪站在了历史的一个十字路口上,在这里魔法和科学终于分道扬镖了。”在神秘的与魔法的镜子时代之后,我们碰到了望远镜,望远镜也是镜子的一种,法国的科学家阿德里安·奥祖曾制作过600英尺长焦距的透镜,而最有名也是成绩最好的望远镜家族是18世纪的赫歇尔家族,威廉·赫歇尔是当时最有名的天文学家,他得到到国王2000英镑的资助,建造了一架镜片直径为4英尺、镜管长达40英尺的望远镜。而他的儿子约翰·赫歇尔则用20英尺的望远镜观测了整个南太平洋的天空。他曾为了纪念他父亲而写下这样的句子:在冬日的夜里我们的父亲在这里观天象,/他的双目里注入了亚当之前的星光,/群星在他的头上跳着神秘的舞蹈,/闪烁的眼睛给他辛勤的工作带来吉祥。而他的姑姑卡罗琳·赫歇耳一直是他父亲威廉·赫歇尔的助手,在威廉的影响与指导下,卡罗琳成了最早的女天文学家,被选为皇家天文学会的会员,她却谦逊地说:“我并没有为哥哥做什么,只是像一个训练有素的小狗那样为主人做事……我只是件工具,是他把我磨得尖锐了。”对于她发现了慧星这件事,她说:“那只是小孩子的游戏。”她96岁高龄时,告诉一个朋友,说她躺在沙发上时,“用脑袋里的一只眼睛在屋子的一角设计了整个太阳系,并将每一颗新发现的恒星安排在了合适的地方。”镜子彻底地从神性与魔法的世界进入了天文学的世界,所以在《镜子的历史》一书中,马克·彭德格拉斯特用绝大部分篇幅讲述了光学的进展、天文学的进展、望远镜的磨制历史,在他眼中,镜子更多情况下指的是望远镜。时间进入20世纪,在黑尔与里奇的梦想与冲动中,他们制作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望远镜,直径为200英寸(5米),镜片由纽约州北部康宁玻璃公司制造的派莱克斯耐热玻璃圆盘。1934年3月25日,第一次浇塑镜片,结果先是一个工人由于太热而昏倒,然后是支撑架中间的硅石砖砂芯断裂,让工程失败。这年的年底,第二次浇铸,成功了。1936年,这块大镜子被放在铁箱子里运走,箱子上用大字写道:“派莱克斯玻璃200英寸望远镜镜片,康宁玻璃制品公司制造。”它的保险金额是10万美元,在3000英里的两周的旅途中,学校都停课让学生跑出来观看,铁路两旁站满了人群。望远镜安装在帕洛马山,1947年安装完毕,磨镜大师马库斯·H·布朗为魔制它献出了11年的光阴,在其后的岁月里,这架望远镜揭示出了红移、新的星系和类星体,这样都改变了我们对宇宙和宇宙进化的观点。“他们乘坐小型电梯登上圆顶高处……在这里,他们还可以直接看向镜片里。在镜片里,群星游动,就像天上的鱼池里游动的白色鲑鱼那样。”马克·彭德格拉斯特这样优美地写道。在光学镜片之后,是射电镜片,但它已不是想像中的镜子的模样,在我写这篇文章的贵州最偏僻的农村,家家户户为看电影都安装了卫星天线,最新的卫星天线接受器不再是一个金属大锅,而是一个凹镜状的金属丝编织体,它可以效地接受卫星信号。射电望远镜的镜片,就是这种卫星天线的模样,当然,它会大得多,在我附近的平塘县,一个群山组成的天坑里,就用来建造大型射电望远镜“镜片”。镜子从神迹到魔法到天文学,从矿石到青铜到玻璃到没有任可映像的射电镜片,与人类的文明一样漫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镜子所有的秘密都被解开,比如为何镜中的图像会是左右颠倒的?但约翰·沃尔特与凯瑟琳这对兄妹却制作了“真正的镜子”,在这样的镜子中,景像不再左右颠倒,但不知达·芬奇看到了会作如何感想,倒是我以上提到的那个与达·芬奇同名的女士达文西(达·芬奇也译为达文西)在前一段时间如是给我解释了达·芬奇的好奇:她说:一个简单的生活场景,随意拍下后,看起来就会比实际的场景要好看,有感觉。你知道为什么吗?在艺术上被称为“框住的风景”。某个风景,给它安上个框,装裱一下,就觉得是画了。艺术心理上有专门研究的。你想过“风景如画”这个词吗,指的是画比风景要美,西方没有山水画的,直到大约16世纪才有 因为古代的自然风景,应该很脏的,哪里会美的。16世纪才出现了以佛兰得斯为核心的风景画,人们开始照着画上的风景去看世界,只要像画的,就觉得美。“如画”是艺术上的一个被研究的名词,可惜懂的人可不多。”我认为这段画解释了她的同名大师的疑问。镜子里的事物就是被框住的风景,也就风景如画了。但这只是镜子魅力的一部份,至于镜子全部的秘密,这种人造物的秘密,迄今为此并没有全部得到确切的解释与运用,就制过作望远镜的艾萨克·牛顿爵士所说的那样:“我不知道世人怎么看我,但我自己认为我就是一个孩子。我站在大海边玩耍,时不时找到一个光滑的石子和漂亮的贝壳,而真理的大海却在我面前静静涌动,完全没有被世人所挖掘和探索。”

精彩短评 (总计23条)

  •     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当年可不同寻常
  •     人类一面想通过镜子穷尽一切了解真实的东西,一面又想保持其对事物的神秘...不过要从创世纪一直写镜子的发展历程 确实读着有些无聊
  •     有趣的角度,让人产生“历史还可以这样写”的感慨。
  •     垃圾书,结构极散,文笔生硬,根本没耐心看下去,只想说这个外国人纯粹是在故弄玄虚,这都写的什么什么啊?!
  •     说是镜子的历史其实是部光学简史,从望远镜的发明到各种凹凸透镜的改进,学术的部分很难看懂(当然你得考虑到光学是我挂的专业课之一),期间穿插一些名人八卦(教学课本上你只能看到各种大牛用名字命名的定理而很难看到哪怕一点点个性)……走马观花翻了一遍,作者(或者说翻译)文笔不够有趣不打算再仔细看。
  •     叹为观止
  •     读了几页,不了解西方文化,看得相当艰涩
  •     和镜子关系不大,更像是光学、天文学的发展史
  •     适合天文爱好者阅读
  •     我讨厌物理!据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不存在盲人@@...有意思~
  •     镜子里是魔鬼出没的世界。很多时候,我并不敢直视镜子里的自己。
  •     我们如果还在“外国的月亮比较圆”这本书中多次提到中国,墨子……也许会让你对祖国有新的认识
  •     与其说是镜子的历史 不如说是望远镜的历史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     我只读了感兴趣的那部分
  •     科学史学家,从宗教中的自我认知讲到宇宙望远镜,挺有意思的,尤其是前面,后面有点无聊
  •     翻译得好难懂
  •     没什么趣味性,像一个记事薄。
  •     罗马那段儿和牛顿那段儿印象深刻
  •     從希臘羅馬說到十七世紀,關於鏡子的發明、製作、被使用、被賦予意義以及被再度賦予意義,涉及歷史、宗教、神話、科學以及技術等。
  •     古代的部分比较有趣
  •     Google上看的节录,原书恐怕买不到了
  •     大部分是天文内容。
  •     很有那么点意思~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