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调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各国文化 > 反调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
ISBN:9787208108684
作者:(美)李炜
页数:200页

作者简介

一本无意时尚、无暇传统、无视市场、无关老套的西方文化散文集!
《反调》集结作者十三篇讨论西方文学、哲学、音乐以及艺术的文章,展现西方文化中最经典却又鲜为人知的人事物,从避世独居的阿根廷美学家到维也纳天才的少年诗人,从哀郁的法国文字玩家到擅长灰色调的德国画家,从缺乏进取力的波兰作家到善于激怒对手的奥地利写作者……作者旁征博引,徐徐道来,写文艺史上的事件典故,写傲慢的忧郁,写不可逆转的命运,写致命的完美……他的笔触犹如精细的雕刻刀,使得这些被遗忘在历史星河中的人物、轶事、创作风格变得可触、可叹、可感。

书籍目录

目录
13 在哲学的边缘/1
12 双情记/14
11 愚人动物园/24
10 死胡同里的冷幽默家/37
09 月亮上最高的人/54
08 魔鬼与天使/74
07 致命的完美/85
06 哀郁的文字玩家/101
05 灰色手记/113
04 失败的脱身术/128
03 职业恶人/142
02 黑暗之旅/156
01 后记/180
00 进一步的参考读物/190
* 《死胡同里的冷幽默家》与“后记”部分由于是翻译,其余均由陈青翻译。

编辑推荐

  《世纪文睿人文典藏·触角文丛:反调》是一本无意时尚、无暇传统、无视市场、无关老套的西方文化散文集!

前言

后记不久之前,我的一部小品得了个奖,继而也让它的作者面临了一个有关母语的问题:一个土生土长的台北人为何选择用英语写作?琢磨了半天,最终我只能说,因为我的英文比中文好,所以更适合用来写作。事实上,我不仅是英文写作更好,就连一般思考也都是用英语。但我并不是所谓的“ABC”(“American-born Chinese” [美生华裔]的缩写)。其实,使用英语对我来说一点也不自然——至少一开始不是。为了改变语言,我十五岁移居美国后就一头扎进了英语。像一名船难中的水手,与其祷告救援在船沉前抵达,不如一个猛子地扎进水里,奋力划动四肢,游向最近的陆地,因为这几乎是唯一的生机。转换语言的人都如此,必须在源源不绝的文字中急流勇进,试着不被险恶的语法暗流冲走,不被无穷无尽的词汇淹没。回头去想,这么做还真得有点勇气。但一个遭难的人很少会有当英雄的念头,他一心一意只想要存活。对一个青少年来说,“存活” 就是结交新朋友、融入新环境,在学校里不做那种不敢张口说话、老是被取笑的可怜虫。因此我在英语上投注了不少功夫。这让我没有变成那种一眼就能认出来的移民。即使是在纽约这个出名的文化大熔炉里,还是有不少外国侨民从未被“熔化”过。他们成天和同胞黏在一起,只读母语报纸,看那些从遥远国度传来的电视剧,除了祖国的传统饮食什么都不碰,就连衣着好像也从未随着潮流更换过。我年轻时常想,这样的人去了异国有什么意义?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后,他们仍不能用第二语言拼凑出一个像样的句子。但现在的我却不再那么肯定那些人需要怜悯,更不会去鄙夷他们。也许他们有意识的做出了抉择,也许仅仅出于恐惧、甚或懒惰,无论如何,他们拒绝被“熔化”,因而妥善保存了自己的母语;他们的发音依然清晰,提笔时仍可运用大量的词汇。这难道不值得褒奖吗?人们通常认为,一个人更改了他的主要语言,就切断了自己和母国文化的重要纽带。偶尔,还可能被垢斥为抛弃同胞和故国。实际上,更换语言这种事频繁发生,并不见得有太多寓意。为了开展一段新生活,人们往往需要同步接收一种新语言。真该问个究竟的是,以我们使用的语言来“界定”我们的身份,这么做是否合理?例如,一个女人必须说出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才能被认定为“阿拉伯人”吗?难道只因为她更擅用另一种语言,就不再能属于她的出生地?不应该这样吧?至少,我希望不是。理由很简单:我们使用哪种语言通常都是由“命运”所摆布。这一点在犹太作家贝克(Jurek Becker)的生平故事中可以得到充分的阐释:如果,今天站在你们面前的我被看作是一名德国作家,这只是出于一系列的巧合。我出生在枯燥乏味的波兰小城罗兹……如果我出生后不久德军没有入侵;如果我的国家没有沦陷;如果后来我和父母没有被赶进犹太人居住区、然后又从一个集中营送入另一个;如果苏俄红军没有解放我最后被关进的那个集中营,那么,我倒很想知道,今天我会站在谁面前,又会被看作是哪一国人……战后,我父亲——也是我们家除了我之外的唯一幸存者——莫名其妙地在柏林住下了。如果他移民去了布鲁克林,我岂不是成了美国作家?要是他选择了布宜诺斯艾利斯……或是特拉维夫?可是他没有。在我所能想到的一切可能性里,他做出最惊人的选择:他留在这里……并安排我成为一个德国人。贝克如此,可能我也相差无几。或许我用英文写作的“真正”原因在于,我母亲在纽约生活了许多年。如果她不是个作家;如果她没有和我父亲离婚;如果纽约的文化没有那么丰富;如果当初台湾的教育体制没有那么糟糕,从头到尾只强调死记硬背;那么,我也不大可能会改变我使用的语言。然而,生命中的重大决定往往都由不得我们自己做主。所以今天用英文写作的我,才常被称为“美国作家”,虽然这并不是我自己的看法。因为在内心深处,我仍旧是个说汉语的人。陷入沮丧绝望时,我依然仰仗这最初的语言来吼叫和哀泣。

内容概要

李炜,出生于台北,靠优异的数学成绩进入芝加哥大学,后转读文学系,开始苦修英、法、德、意、拉丁以及古希腊语。近年长住国内,并于《书城》杂志发表多篇文章。出版有《4444》等四种书。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不管是文学、艺术、历史、政治、哲学,在(李炜)笔下往往一两段,立刻理出重点。  ——台湾《联合报》    李炜虽然年轻,西学之博中有精却相当惊人,令我想到钱钟书……  ——上海《文汇报》    李炜约取的慢慢拿出来肚子里的庞大素材,是旁证主题,是风趣铺陈,是亲切抒情,是活泼对话,更是研究文学者少见的幽默想象……  ——台湾《吾爱吾家》    李炜用英语写作,写的是侵袭人灵魂的音乐,写的是傲慢的忧郁,他将身心灵肉糅进音符,用英文作载体表现出来,再和译者转译为母语中文,这种灵感渊源及文字形成的双重奏鸣,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创作,一定能出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海《新闻晨报》    芝加哥大学英美文学系毕业的李炜,博览群书,他在书写的时候,将世界各国的文学经典,以及作家对人生哲学层面的思考,全部自然融入书中……  ——台湾《人间福报》    (李炜)尝试,把大师精髓用每个人都会碰到的情境写出来,希望愿意花一点时间读书的人,都能理解。  ——台湾《中国时报》

章节摘录

  老实说,就算是双手沾满鲜血的贵族,也未必足以让一个人的恶名在死后继续远扬。  所以在1956年,当另一位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前去亲王在韦诺萨的故居朝拜时,会发现破败的城堡已被当地的村民占据,而且房客对城堡的故主也一无所知。  奇怪的是,到了1995年,德国导演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前往同一个地方拍摄纪录片《死亡的五重唱》,却发现有不少当地人自愿向他提供有关这位贵族凶手的详细信息,甚至还清楚指出了据称婴儿被强烈摇晃致死的具体地点。  这样大幅的转变只需两个字解释:名气。也就是说,杰苏阿尔多在作曲家和导演到访的四十年间突然声名大噪。  这样的经历——在辞世三百多年后又死灰复燃,确实少见。不过,历史上像杰苏阿尔多这样的人物本来就不多。他不单单是一名杀人犯,还精通鲁特琴,有男高音的嗓子,更是一位艺高胆大的作曲家,风格独特到可以赢得以创意著称的现代作曲家的赞赏。斯特拉文斯基、施尼特凯以及匈牙利的利盖蒂(Gyorgy Ligeti)都是他的仰慕者。  一个冷酷无情的杀人凶手怎能成为一一按利盖蒂的说法——“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呢?  除了剌死自己的妻子,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谋杀案后,他马上离开那不勒斯,前去韦诺萨老家的城堡避难。虽然当时的法律允许遭到背叛的丈夫采取极端手段,但他处死的两名人士都来自有权有势的家族,不得不小心应付。于是,他只能在恐惧和悔恨中惶惶度日,藉着创作来释放痛苦。从他笔下流泄而出的正是他那独特的音乐,充满了激烈的对比以及起伏跌宕的心情,糅合了刺耳的不协和音与甜美的协和音。  当连这种音乐都不能缓和他的情绪时,他就独自一人前往城堡的周围,发疯似地砍倒一棵又一棵树,直至树林被夷为平地为止。  这是个精致的细节——砍树,虽然也有人认为,亲王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便于发现来往城堡的复仇者。不论目的如何,这则掌故唯一的问题在于:不可能。光从赫尔佐格的纪录片就能看出,这片树林大到一个人要用至少二十辈子才能砍完。  ……

图书封面


 反调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李炜是台湾人,也是美国人。就他个人身份和经历来看,这些年国内一些大陆与港台教育和文学之争其实有些喧闹。哪里都有鲜花,哪里都有牛粪,哪里都有优秀,哪里都有哗众取宠。这样那样的问题非是地区所专属,而是共有。百度作者李炜的信息,出来的全是同名选秀歌手。只有维基上有提到是作家曹又方之子。很悲哀,不,应该说无奈又可笑。放假前一次和妈妈逛街,遇见一家书店,女人购物时候的战斗力简直了,我只好央求歇歇在这里等她。一进门最显眼位置的推荐书目全是心灵鸡汤的书。真的,一瞬间就不想进去了。不知道这个社会怎么了。咖啡店里喝个咖啡四周都是讨论创业融资;健身房举举杠铃都有人说买股票又亏了多少多少钱;公园里散个步老头老太太们讨论的都是房价又涨了;连一向去银行存个钱都必须我爸或我陪着的我妈也说谁谁家炒股翻了几番。于是,和朋友在没有那么私密的场合聊起文字,聊起现象,聊起画作,都会不自觉地小声又小声,事后颇有自嘲的说彼此太文艺了。是吗?文艺这个词在现在多么具有讽刺意味啊。这些东西本来就是组成生活的一部分,普罗大众每天耳濡目染的东西怎么就不现实了呢?难道只有写在鸡汤书里才真的适得其所吗?《反调》并不离经叛道,甚至它连反调都不是。反而十分的主流。只是此主流并非彼主流。作者所思所述有根有据,十分有趣。就像作者本人所说,只是想写一些自己想写的东西,如果能有更多人看见,那样更好。在网上找了许久,得知作者还有出版另外几本书,其中《4444》描写自己与母亲的传记很受欢迎,可以尝试一看。李炜不是这个社会所急需的作家。或许应该说,像李炜这类的作家都不是急需的。经济学上讲价值规律表现在价格受供求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知道现如今的书其价值是否配得上它的价格。在当今社会,连看本非成功、励志、鸡汤的书都要被说文艺,还有什么是不能被损毁的的呢?有时候,我也问自己,社会发展到今天都带来了些什么。资本、市场、金钱、名利、地位、科技、文化······到底是社会的发展衍变出了这些种种,还是这些事物推进了社会的发展。虽然有些像蛋生鸡鸡生蛋的问题,但细细想来,是不同的。因为社会的组成,不是一只蛋,也不是一只鸡,而是一群人。这些所有的问题,也可能毫不相干,只是我隐隐觉得,答案会让我惊喜,一如作者的文字。
  •     读李炜的《反调》,犹如在夜晚观星,旁边多了一位行家里手指引;恍然发觉原来一直被忽视的星群,竟然也发出那么璀璨的光。这本书意在把西方文化中最经典却又鲜为人知的人事物介绍给读者,把它们从被遗忘的深渊召返。正如作者在《后记》中说,“有许多被大众忽略的艺术家、作家与哲学家其实都是一流的,他们的才华与成就绝不亚于那些老是被吹捧上天的人物……我觉得有必要把这些值得认识、甚至深究的人物、轶事介绍给更多的读者。”显然,他做到了。该书在目录的排列上采取了13至0的反向形式,与标题“反调”相呼应。它描述了一群在艺术史、文学史和音乐史上被忽略却颇有价值的人物。他们才华横溢,个性鲜明。从避世独居的阿根廷美学家到维也纳天才的少年诗人,从哀郁的法国文字玩家到擅长灰色调的德国画家,从缺乏进取力的波兰作家到善于激怒对手的奥地利写作者……作者旁征博引,徐徐道来,写文艺史上的事件典故,写傲慢的忧郁,写不可逆转的命运,写致命的完美……他的笔触犹如精细的雕刻刀,最初在平滑的木头轻轻旋转,须臾从历史的纹理中打捞出清晰的人物过往,使得这些被遗忘在历史星河中的人物、轶事、创作风格变得可触、可叹、可感,并赋之以灵动诡谲的“光晕”。同时,该书非常符合“触角文丛”的“触角”之意,它开启了一扇窗口,通过它,读者不仅能了解各艺术家、作家的面貌,也能增加对一个逝去的时代,一整个艺术流派的认知。对于书中所提到的人物及其作品,不仅各章节中有配图说明,在最后一章中,作者还进一步指出了可参考的版本。作者李炜曾出版《书中书》,《碎心曲——音乐•哲学•文学•自杀》,《4444》等书,获得海峡两岸媒体及名家广泛好评。其中《4444》荣获2011年台北国际书展大奖,被誉为“一本颇为诡秘、饱含激情、充满想象力的才子书”。本书沿袭了作者一贯的写作风格,并保持了相当高的水准。

精彩短评 (总计20条)

  •     第一次在书城读到作者的文章就惊为天人,喜欢这种人物白描的方式,像茨威格。
  •     对于如何寻找切入点,作者有着敏锐的直觉
  •     翻译得尚算通俗,适合对这一题材感兴趣的读者。
  •     小众文艺怪才传记汇编。每篇都在尝试与传记主人公相契合的写作风格,炫技之余足见作者的有趣和不安分。
  •     反调的趣味
  •     高级鸡汤
  •     鞭辟入里
  •     杂是杂了点 中心思想还是挺合胃口
  •     作者博览群书,下笔舒放,却又事事有渊源、字字有识见,文体独标,是一部值得赏析的佳作。
  •     最近看书不在状态
  •     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不过也凑活吧
  •     我觉得很不错值得推荐哦 很符合我个人的品味 不俗的
  •     一如既往的精彩
  •     写的很中肯,不是那种空泛的矫揉造作一样的煽情,做作,值得一看。
  •     这其实是本人物文字素描 里面的人大都不认识 不了解所谓的正调也不觉得反调
  •     体验阅读量被碾压的快感~
  •     讲真的,读起来有点费劲,估计是因为里面介绍的绝大部份的作者和画家从来没有听说过……最顺畅的居然是后记
  •     我叫李炜“怪人迷”
  •     不喜欢,模仿《跳房子》的混编体系,有种故意卖弄的感觉。作者的阅读经历是很丰富的。写了很多性情古怪的作家,可惜文字很硬,打动不了我
  •     跟随作者抽丝剥茧、层层展开,且每一篇的布局结构都依照所写人物特性来编排,巧心独运。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