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性情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各国文化 > 中国人的性情

出版社:长征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5
ISBN:9787802044906
作者:阿瑟·史密斯
页数:253页

作者简介

《中国人的性情》一书被译成法、德、日等多国文字,使阿瑟·史密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并一度成为西方世界研究中国、看待中国的依据,也成为来华传教士的必读之书。在《中国人的性情》中,美国传教士阿瑟·史密斯试图不偏不倚地描述中国人的性情,但由于无法超越文化与时代的偏见与局限,基督教的普世精神与偏见、西方中心主义及其文化固有的优越感构成了其观察和叙述中国的既定视野。因此,阿瑟·史密斯描摹在异域文化背景上的中国社会及中国人的性情会变得模糊甚至扭曲是在所难免的。

书籍目录

编者序阿瑟·史密斯小传导言一 保全面子二 节俭持家三 勤劳刻苦四 恪守礼仪五 漠视时间六 漠视精确七 易于误解八 拐弯抹角九 顺而不从十 思绪含混十一 不紧不慢十二 轻蔑外族十三 缺乏公心十四 因循守旧十五 随遇而安十六 生命力强十七 能忍且韧十八 知足常乐十九 孝悌为先二十 仁爱尚善二一 缺乏同情二二 家长里短二三 株连守法二四 相互猜疑二五 缺乏诚信二六 多元信仰二七 中国的现实与时务附录鲁迅评《中国人的性情》辜鸿铭评《中国人的性情》

编辑推荐

  一个西方基督教传教士眼中的中国,一部了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人性情的权威之作,一本让美国总统罗斯福盛赞的惊世之书,一部备受鲁迅、辜鸿铭等大师推崇经典名著。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中国人的性情。

前言

  《中国人的性情》(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一书是美国公理会传教士阿瑟.史密斯(Arthur H.Smith)在华传教22年后的一部代表作。其内容最初只是阿瑟.史密斯为上海的《华北海日新闻》写的,文章发表后轰动一时,不仅在中国而且在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地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1894,年。作者把这些文章汇编成册,由美国纽约弗莱明出版公司结集出版成书,该书又被抢购一空。后来,该书被译成法、德、日等国文字,使他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本书共总结了二十七种中国人的性情,引证丰富,文笔生动,或褒或贬。无不言之有据。由于本书所概括的中国人生活在晚清时期。那时的中国陈规陋俗颇多,故而作者笔触略显低沉,自然不乏针砭之辞,时至今日,读来仍使人警醒与深省。公平地说。在揭示中国国民的民性与中国晚清政体同中国现代化之间的深刻矛盾方面,他的确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再者,这位博学而且不乏善意的传教士在中国生活了数十年,走访了中国许多的农村和城市,一直从事救灾、医药、慈善、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状况有较深刻的认识.比较直接地了解到中国及其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其思想有偏向中国的一面。但由于阿瑟。史密斯是晚清时期西方来华的一位传教士,其立场和观点无疑会受这一身份和时代的局限,其视角与结论摆脱不了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的局限,所以其许多论述自然带有明显的片面性,而且也存在诸多矛盾对立之处。  史密斯是位细心而诚实的观察家。忠实而且翔实地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在本书中,阿瑟.史密斯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试图不偏不倚地刻画中国人的性情,但细心与诚实并不意味着客观、准确——在我们自己看来,他的这种努力远远不够,书中的很多描述和对许多事例的理解都失之偏颇。比如,在我们的传统风俗中,往新娘身上撒麦麸或谷麸是取“麸”与“福”的谐音。

内容概要

  阿瑟·史密斯,Arthur Henderson Smith,美国公理会传教士,中文名明恩溥。l845年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毕业后开始学习神学。1872年,他接受美国公理会差遣与妻子来华传教,先在天津学习汉语并传教,不久到山东,后又转至河北等地,从事农村布道传教、救灾、医药、慈善、教育等活动,并兼任上海《字林西报》通讯员。晚年,他在北京郊区从事神学方面的写作,1932年去世。史密斯在中国居住长达五十多年,成为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对西方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至今还在希望有人译出史密斯的《支那人气质》(即《中国人的性情》)来,把这本书当成一面镜子,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几点说得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鲁迅    书中所历叙的中国人的特性,不但是一个事实,为明氏一般明眼人所见到,并且,就生物淘汰的学理而言之,也确乎是一些无可避免的结果。  ——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 潘光旦    非常快乐地读了你的大作《中国人的性情》,决非其他书所能比拟,我觉得对中国的了解加深了许多……今日,德国大使对我说,在他读过的所有关于中国的作品中,尊著是最好的。  ——美国前总统 罗斯福    美国人心目中的映像的幻灭,是由一本读者甚多的著作来加以完成的,即明恩溥牧师所著的《中国人的性情》……书中关于中国社会差别的叙述十分引人注目。该书同时标志着一个新的阶段,成为后来的社会学分析的基础。  ——美国著名的中国学学者 费正清

章节摘录

  一 保全面子  “面子”这个词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用它来描述中国人的一种“特性”?这太荒谬了!在中国的语言中,“面子”这个词并不单指人的脸,它是一个集合名词,具有多种复杂的含义,实际上,它所包含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我们所能描述或理解的范围。  为了理解“面子”的含义,哪怕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我们必须了解这样一个事实,即中国人有非常强烈的表演欲,做戏是其本能。戏剧可以说是唯一的全国性的娱乐活动。像英国人热衷于体育、西班牙人热衷于斗牛一样,中国人对戏剧充满了热情。只要稍加煽动,他们就会摆出演戏的架势,或鞠躬行礼,或下跪叩拜,像模像样地扮演起某出戏中的某个角色。在西方人看来,这有些滑稽和可笑。  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也是很戏剧化的。比如说某个人被人误解,在他要澄清事实时,即使只有两三个人在场,他也会大声地说:“我是当着你们的面说的,你们都在场。”给人一种面对众人的感觉。如果事情解决了,他会很骄傲地走下舞台;如果没有得到解决,他会觉得自己没脸下台。其实仔细想来,我们就会发现,这些与事实毫无关系,只是形式的问题。  在一出戏中,要想获得喝彩声,只要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说出一句漂亮话就可以了。我们不需要去探询幕后是什么样子的,看尽世上所有好戏岂不更好?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一切依照戏剧化的样式行动就能很有“面子”。也就是说,在他们投入剧情进行表演时,或不理,或小看,或喝倒彩,都是让他们很“丢面子”的事。  在正确理解“面子”所包含的意思之后,人们就会发现,这个词本身就是一把打开中国人许多重要特性之锁的钥匙。  捎带着说一下怎样做到有“面子”——这其中的方法和学问远远超出了西方人的理解。西方人常常误入事实领域,而忘记了中国人生活中戏剧化的因素。对西方人来说,中国人的“面子”就像戒律一样,是一种不容置疑的潜在力量,这二者之间的区别是,“面子”没有任何规则可言,可视社会传统或公众常识而反复无常,或取消,或变动。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必须承认中国人和西方人存在着差异,对同样的事情绝不可能用同样的眼光或观点来看待。  在调解村庄间无休止的争吵时,“面子”的平衡问题是“和事佬”首先要仔细考虑的,而且是必须慎重考虑的,就像过去欧洲的政治家考虑力量均衡问题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一个东方人来说,要想公正地解决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从道理上来讲,他们抱有这种愿望,但实际上只能是按比例对“面子”进行分配,即平衡各方当事人的“面子”。在诉讼的裁决中,这样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其结果多以不分胜负而不了了之。  给人送一份丰厚的礼物,算是“给他面子”。但如果礼物是私人所送的,受礼人应该只收下其中的一部分,全部接受或统统拒绝的情况是很少见的,也可以说是从来没有过的。一些人渴望保住面子的例子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因为自己犯错而受到了指责或者自己的缺点被人指出,也算是“很丢面子”的事,这时候,为了挽回颜面,不管证据有多么充分,当事人都会极力否认。  比如,网球不见了,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是被一位苦力捡到了,可当找到他时,他很生气地予以否认,然后走到丢球的地方,很快发现球就在地上(事实上,球是从他的长袖里掉出来的),并且理直气壮地说:“看,这是你‘丢’的球。”女佣把客人的铅笔刀藏在她主人的房间里,以后在桌布下面发现了,她会得意洋洋地说是她找到的。在这种情况下,“面子”都保住了。一个仆人不小心弄丢了主人的一件东西,他知道自己必须要赔偿,或者从工钱中扣除相当的数目。于是,他主动提出辞职,并故作清高地说:“用来赔偿那银匙子的钱,我不要了。”这样,他的面子没有受到损伤。  一个人明知道有笔债款没有办法收回来,但这个人还是找到欠债人,严厉地斥责对方一番,以此表明他对这件事心中有数,绝不会善罢甘休。这样一来,虽然他没有要到钱,但他保住了“面子”,从而保证将来不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一个仆人工作失职,或者拒绝做他分内的事,当他确定主人决定辞退他时,他会故意再次犯错,并主动提出辞职,以保住他的“面子”。对我们来说,宁可死了也要保住面子,似乎是很不值得的,但据说,中国的地方官在被杀头时,被准许穿着官服受刑是一种特殊的恩惠,并以此来保住他的“面子”!  二 节俭持家  “节俭”这个词表示持家的原则,尤其是指家庭的收支关系。按照我们西方人的观点来理解,节俭表现在三个方面:控制花销,杜绝浪费,用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来调节用度。据此来看,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中国人都是节俭的能手。  中国人的饮食相当简单,这是旅行者对中国最初的印象之一。众多的人口似乎全依赖于几种食物为生,像稻米、各种豆子或豆制品、谷子、青菜和鱼。这些食品,再加上其他一些很少的东西,就是亿万中国人的主要食物,只有在逢年过节或有特别的事情时,才添一点儿肉。  现在,很多人注意到了,西方世界在想方设法地为贫穷的人提供物美价廉的食物,但我们必须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即在中国平常的年景里,每个成年人花不到两分钱就可以得到足够一天食用的食物;即使在灾荒的年月,成千上万的人甚至每天只靠不到一分半钱也能维持生命。从某个角度来说,这意味着中国人的烹饪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对于外国人来说,虽然中国人的食物量少、粗糙、乏味甚至倒胃口,但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在饮食方面是一流的烹饪大师。在这一方面上,温格洛夫·库克先生把中国人排在法国人之下,英国人(包括美国人)之上。我们不敢像库克先生那么确定中国人有资格排在哪个国家之下,但他们肯定能排在许多国家之上,这是毋庸置疑的。  如前所述,中国人的食物种类很少,但是,即使从生理学家的角度来看,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中国人对主食的选择非常高明。尽管食物原料非常简单,但制成品却花样不断,品种繁多——他们的烹调技术非常精湛,就算是对中国烹饪术一无所知的人对这一点也是有所耳闻的。  另外还有一个事实,虽然我们很少注意到却极有意义,即中国人在做饭时很少浪费,所有的东西都尽可能地物尽其用。几乎所有普通的中国家庭,饭后的剩饭菜都会留着下次用,哪怕是已经分文不值了。看一看中国人的狗和猫的身体状况,就足以说明这个事实了。这些动物挣扎在“死亡线上”,靠着人们的剩饭剩菜苟延残喘。  新兴国家中的人们的浪费是大家见惯不怪的。像美国这样生活富裕的国家,每天浪费的东西能够支撑6000万亚洲人过上比较好的生活,这点是我们完全可以肯定的。我们希望这些浪费的东西能把更多的人养胖,而不是被白白地扔掉,希望他们更节俭一点儿,就像许多中国人“吃饱”后仍把剩余的饭菜收起来留到下次用一样,甚至茶杯里的剩茶也要倒回茶壶里,下次热过了再接着喝。  还有一个事实,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这就是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对吃的东西过于讲究。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不能吃的东西,什么东西迟早都会成为他们的网中之鱼,口中之食。  在中国的北方,干活时普遍使用马、骡、牛和驴,有的地区还用骆驼。我们下面所叙述的事实,在读者看来肯定会认为是过于节俭了——牲畜死亡后,无论是死于意外,还是老死、病死的,一般都要被人们吃掉。  不用大惊小怪,这种做法被中国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即使牲畜可能死于胸膜肺炎一类的传染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在他们看来,这种病畜肉比死于其他疾病的病畜肉质量更差。病畜肉吃了会产生某种疾病,但由于出售的价格便宜,人们也就甘心去冒险食用了。  死狗、死猫也像死的马、骡、驴一样被吃掉。我们曾经亲身经历过几起村民煮吃死狗的事,狗都是他们下毒毒死的。有一次,外国医生知道他们这么做,就给他们讲了吃这种肉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但狗“已下锅”,曾经吃过这种肉而又没有得病的人是不可能放弃这顿美餐的,他们不以为意,照吃不误,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在狼吞虎咽之后,他们居然真的平安无事!   ……

图书封面


 中国人的性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具有浓重时代局限和个人感情色彩的一部关于中国人性格的书,作者试图用一种中立的语气表达,但是我看来还是贬多褒少,也难怪,那个年代或许国人就是那个样子,而且依稀能够看到影响到现在的种种劣根性,不识为一部了解那个年代中国人的好书。同时也是一部了解当代中国人骨子里面劣根性的好书,发人深省。
  •     很惭愧,我没读过,但在中国生活了54年的阿瑟传教士读了,然后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对中国社会、中国人的性格进行了分析。尽管有的地方略显幼稚,但有的方面却一针见血。当然,100年,随着社会的进步,国情的改变,中国人的性格也在不断变化当中,但有些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东西仍然在那里,岿然不动。因此,在看书时,作为一个中国人,经常会摇头无奈一笑,一个外国人也把中国人看得清清楚楚啊,关于好面子、重虚假的礼数、功利性地行善、盲目的孝道、无诚信、勤勉忍耐、历史的叙述等等。
  •     间歇地在课上盯着手机看,文字很平实,感觉是在读说明文。但是看着看着不经开始差异,一百多年前的外国人所观察到的中国人的性情竟然还可以套在现在的人身上。虽然没有书中所说的那么夸张,但是的确说得很准。可以很容易地把里边的描写套在身边的人身上。一百年前写的书却仍然可以用来分析周围的人们,也正是因为有着这一百年的时间障碍,让现代的我们可以对着里边的描写轻轻一笑,默默地反省下。一百年的时间可以大大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对一个名族的性情改变却只能是微乎其微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预言帝
  •     文字通俗易懂,许多方面的描述(如中国人重男轻女、压抑自我意识等)也一语中的,但作者明显带有强烈的职业倾向,对中国人的各项抨击中对中国人持无神论、多神论、泛神论最为痛心,最后得出的结论(基督教才是中国的最迫切需求)让人不敢苟同。一味以为自己的信仰比其他民族优越,强加于人,即使出于善意,也像是逼迫孩子遵从自己心意的独裁式家长
  •     很有意思的观点~
  •     可能是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期望值太高了吧,只恨书商的宣传太不靠谱
  •     满客观的 看看那个年代的中国人
  •     这书戾气挺重的。不过也没法要求作者客观。 不过这么多年也没变就是了。
  •     据说鲁迅力荐此书。临终前十四天还写道:“我至今还在希望有人翻出斯密斯的《支那人气质》来。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那几点说的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书里总结了中国人的多种性格,并佐以大量例证。人总是对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充满好奇,要么拽着别人问“哎你觉得我是个怎样的人”,要么听见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总是特别留意特别放在心上且一再琢磨。这本书满足了这一心理,可惜评价过于诚实,诸如漠视时间、漠视精确、缺乏公心等,让人几乎恼羞成怒,又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是事实。也有一些,是当时的时代背景局限,例如过分的勤俭持家、不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低下,如今都已大为改观。
  •     100多年前外国人观察到的中国人性格。西方的学者很善于从亲眼见到的事物中去推断结论,而且看到了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特征。这和本国学者比如柏杨研究的中国人又有不一样之处。
  •     读完这本书,才发现现今中国在政治、社会和生活上的一切问题原来是百年前的延续。革命、新中国……人心却未更新。
  •     具有浓重时代局限和个人感情色彩的一部关于中国人性格的书,试图用一种中立的语气表达,但是还是贬多褒少,也难怪,那个年代或许国人就是那个样子,依稀能够看到影响到现在的种种劣根性,不识为一部了解那个年代中国人的好书。
  •     隔太远了……
  •     翻译出来的语言 有些别扭 所以看了 不全
  •     中国政治家的生活与国事文件好像卢梭的《忏悔录》一亲,充满着最崇高的情感和最卑鄙的行为。中国也可能有很多清廉的官员,而从其所置身的环境来看,他们完全是无助的,根本无法实现自已心中可能存有的远大抱负。
  •     100年前外国传教士眼里的中国人。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中国人需要改良的是个人品德。
  •     批判中国人性格的先驱,后面才到鲁迅。
  •     一针见血以偏概全并存的一本书,相比较百年前,国人的物质生活改善了,但精神层面的论述再过百年仍不会过时。
  •     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     结果过了一百年,中国人还是中国人。
  •     ''在中国的经典中,完全没有玷污人类心灵的描写...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拥有如此神圣的作品。整部著作完全没有放荡的描写和粗鲁的语言,完全可以在英国任何一个家庭中大声朗诵''。倒数第二章看到这段,觉得挺有意思,似乎中国经典是那种日神气质强势得多。刚拿到手时对封面和出版社很无感,搁了两年才拿出来看。全书读来还是乐趣多多的,就是一种让人读来舒服文雅的criticism,略去作者身份不表,许多语句拿到今日也可谓先见。ps这老头子当年在中国过日子大概得被各种吐槽无力的事折腾透了吧。。
  •     互相看总会有点偏,不过作者写的好好笑,很多细节非常逗
  •     还是比较客观的
  •     年代太久,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
  •     与当下的情况相差有点远吧。。
  •     感觉有些心情已经被抹杀的差不多了,不过确实有些更了解我们本土的文化。
  •     一百年有多远,远的已经是两个世界
  •     互联网时代的推进,未来的中国可以预见必然会全盘西化。
  •     娱乐书籍·~
  •     即使再熟的外国人看中国也还是不透彻的……
  •     得结合文化历史生态与经济学进化心理学去研究 PS:可以一看
  •     看的时候有时眉头舒展,有时咬牙切齿,有时心悦诚服,有时觉得胡说八道。但从另一个视角看中国还是很有意思的,而且更加明白当时鲁迅国人性格的感情了
  •     先听的有声读物,再看的书
  •     尽管是一本经典书籍,但是由于时代局限性、以及作者自身的问题,对于许多问题的看法和阐述存在偏差。借用鲁迅的话“把这本书当成一面镜子,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几点说得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     通过这本书认识了辜鸿铭,对我来说他的评论才是这本书的精华
  •     到位
  •     对于在其他国家生活过的外国人而言,由于他们熟悉现今其他国家的经历,要减轻中国人的不幸遭遇,一个简单明了而十分必要的方法就是迁移国外。
  •     那些一直存在的东西才是最可怕的
  •     处于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国人的丑态还有外国人的视线——有鞭辟入里的见闻,也有令人捧腹不已的误解,值得一读的书但是一堆上纲上线的人到底是要闹哪样,五毛和美分真是无处不在
  •     鬼子的视角总是那么独特,参考《寻路中国》
  •     : C955.2/6063-4
  •     一语惊醒梦中人,我的周围总有这样的中国人。
  •     虽然有很明显的立场和时代的局限性,但是还是有很多值得惊醒的东西。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这样的书,用碎片时间搞定
  •     没变
  •     有时会看得很脸红,会想骂“你个SB鬼佬胡说八道”,认真想,100年过去了,我们还是这样的。哎。
  •     中国人的精神分裂
  •     一百年过去了,中国人的很多个性依然没有改变:1,要面子;2,顺而不从;3,思维含混;4.缺乏同情。
  •     十九世纪的中国,城市建设和西方不能相提并论。当时的社会,还是以农村人居多,即便是当时的都市,姑且这么说吧,也还是乡下气息很重。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说乡下就怎么不好,我也是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因为乡土气息浓郁,所以才更能显示出中国的传统来。而这些传统,有的现在似乎已经不再了,比如书里提到的过于节俭,不过,我小时候,可是接受着这样的教育长大的。还有,书里提到的好多好多情况,在现实社会中依然能够找出影子来,“缺乏同情”、“随遇而安”,“缺乏诚信”等,当然,我们不能因为现实中有,就说这是全部。怎么能够以偏概全呢?看书而已,看过之后多些思考才是,而不能咬着不放,说作者是老外你怎么能这样说!不过,看来作者真的是为了写出研究、观察了不少。Now, 07:46, January 25th, 2014。
  •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没有变。我们所瞧不上眼的清末国人,他们的基因还始终在我们的骨血里奔腾不息。
  •     超有意思的一本书。百年前的外国人居然能写得如此透彻,同时也说明中国人基本还是百年前的样子。
  •     一些性格写得不错,但是总体上来说属于落后的美国人看落后的中国社会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