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差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8
ISBN:9787549527670
作者:(美)查尔斯·布考斯基
页数:224页

作者简介

查尔斯•布考斯基(Charles Bukowski,1920~1994),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诗人、小说家之一。阿尔贝•加缪称他为美国当代最伟大的作家,《时代周刊》评论他是美国底层社会的桂冠诗人。他的创作继往开来,独树一帜,被誉为“地狱的海明威”。
布考斯基年轻时做过洗碗工、卡车司机、邮差、门卫、仓库管理员、电梯操作员等多种底层工作,其写作的主题大多源自他的生活经历。
《邮差》是布考斯基的长篇小说处女作,也是其代表作之一,至今已被翻译成十六种语言。书中的主人公,人到中年的亨利•切那斯基是美国社会典型的失败者,从事着勉强糊口的邮差工作,支撑他的是啤酒和威士忌、赌马和一夜之欢的女人。每天他从宿醉中挣扎着爬起床,或者徒步于暴晒,或者被雨水浸透,游荡在洛杉矶无数阴暗的角落,试图在混乱、艰难的底层生活的折磨中生存下来……
布考斯基独立于美国文学的写作风格,便是从本书开始确立。

内容概要

查尔斯•布考斯基(Charles Bukowski,1920~1994),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诗人、小说家之一。生于德国,三岁时跟随父母前往美国。出版过诗集《花朵,拳头和野兽般的哀号》、《水深火热:1955~1973诗集》、《战争无止:1981~1984诗集》;小说《邮差》、《女人》、《夹心面包》、《苦水音乐》等数十部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
1994年,布考斯基在美国加州小镇圣佩德罗去世。墓碑上刻着“Don’t Try”。


 邮差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从《邮差》到《女人》再到《夹心面包》,布考斯基一直试图在底层生活的折磨中挣扎生存。《邮差》里的主人公亨利•切那斯基正是他的人生一部分的缩影。亨利是美国社会典型的失败者,但他本人丝毫不介意。从事着勉强糊口的邮差工作,支撑他的是啤酒、威士忌、赛马和一夜之欢的女人。每天的工作伊始都是在宿醉中挣扎着的,而后或徒步于暴晒,或被雨水浸透,游荡在洛杉矶最令邮差崩溃的街区和角落,可是他还是去挑战,挑战痛苦,就是寻找痛苦来忘记痛苦。那在英文里叫gut,即是有种。看完《邮差》后对亨利有种奇特的膜拜,书中的亨利虽然决绝,给人感觉是当你没办法为一个人付出并达到被接纳和感激的效果时,折磨对方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他同时又是一个绝对的绅士,人道主义和同情心经常会在他不经意间表现出来,尽管他不在乎什么“高尚”情操,比如信仰、比如文明。在我看来,那也是布考斯基的guts之一吧。
  •     布考斯基那张斑驳不平的脸因一些角度不同手握酒瓶的照片显得卓尔不凡。他立志甚早但成名甚晚(五十多岁),他是名符其实的大众诗人,来自底层成名后也没有寻求新的生活,他对自己的生活和命运既莫名憎恨又乐于其中。他刻意留给公众的形象其实是现代美国某种“悖谬文化”的象征:莽撞而又机警、落魄而又豪爽、精明而又粗鲁,所有这一切通过他对诗与酒的痴迷抒发出独具特色的力量。查尔斯•布考斯基(1920-1994)的父亲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被派驻德国的美国大兵(有波兰血统),母亲是德国人。布考斯基在德国出生,两岁时随父母迁居美国巴尔德摩,后又搬到加州帕萨迪纳(离好莱坞不远)定居。在洛杉矶大学读书期间布考斯基就开始写诗,他的志向就是诗人,此后一直在艰苦谋生和努力写作中挣扎,出版过多部诗集,直到在出版商朋友的请求下写出小说处女作《邮差》才算摆脱打杂谋生之苦。《邮差》的故事就是对他十多年间两次在邮局里工作的提炼和概括,这份工作使他对自己生活的环境有非常深厚的认识。就在他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过程中,生活也偷偷更新了他写作的风格。成名之前有一段时间,布考斯基一边写诗一边为花花公子写一些夸张粗俗的色情小说。他成名之后作品里仍然保留了很多色情元素,不过他已不再写赤裸裸的欲望,而是对欲望进行清算。欲望在他落魄的岁月是非常特殊的存在,给了他强有力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体现在他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布考斯基作品里女性的形象非常单调:性感、神经错乱、歇斯底里,以及具有自毁性人格。这些要么说明愿意他与之交往的女性群体很狭窄,要么说明他只对某一类女性感兴趣。他对女性的偏见,以及由此招至的女权主义批判,虽说都是有根有据的,但也很能难说是恰如其分的。实际上,无论布考斯基小说里那些女性的鲜活形象多么突出,他描写的只能算是世界的某个断面,准确说是那个由粗鲁男性培养出来的街头文化圈,而它与上流社会培育优雅举止的沙龙文化没有任何交集。底层男性的特点在布考斯基的小说中有清晰的体现:害怕和敌视警察,宁愿独自解决一切麻烦。这也是这种街头文化小说里最基本的戏剧冲突。因此小说里会涉及到一些非法动机和轻微罪行,但并没有滑向娱乐化黑道小说或犯罪小说,而是很地道的现实小说。故事里的冲突大多会走向滑稽的结局,形成一种黑色幽默风格的讽刺。布考斯基的小说会细致地描述行动步骤(就像海明威描写斗牛、拳击和钓鱼),偶尔会有一些小感悟,告诉你有哪些小事可能在不经意间将你毁掉,比如酒,比如欲望,比如漂亮女人,还有对命运的憎恨等等。这方面他有最丰富的经验,也有很灵巧的解决方法。这次出版的两本书《邮差》是长篇小说,《苦水音乐》是短篇小说集。《邮差》里的一个场景很能说明布考斯基小说的品质和它所描述的人物性格。主角切纳斯基去农场拜访妻子的祖父,老头很酷,养了一群水牛,某天用车载着切纳斯基去参观水牛。老头把纳斯基独自丢到牛栏里,自己则回到车里呆着。然后水牛突然出现并直奔而来,切纳斯基敏捷地从牛栏底下一头钻进水沟,等水牛走掉后爬出来对车里那些大笑不止的人说“现在我见过水牛了,我们要去喝一杯。”这个片断就可以作为布考斯基特色的一个生动的写照。
  •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是真实存在的,那一定是命运——终其一生无法摆脱的牢笼,凌驾在你自由的生命体上。然后从你意识到的那一刻起,你心甘情愿扮演起囚徒的角色,不苟言笑,纵情享乐,直到一纸死亡通知单宣判你的无期徒刑。我想Charles Bukowski就是这样一个形象,他的睿智之处体现在他从一开始就判定出了这场命运的性质——It began as a mistake。可毫无悬念的负隅顽抗会徒劳无功不说,还会赋予命运嘲笑我们的权利,这是怀有英雄主义情结的作者坚决不能忍受的。刀俎鱼肉的腐朽体制,水深火热的底层生活,命运无处不在,命运无孔不入,哪怕它苟延残喘,也能将我们生吞活剥、置于死地。我想,自己无疑是一个悲观的宿命论者。切纳斯基的命运跟邮局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先后任职邮递员和分发员,默默忍受不公平待遇的洗礼,流水线的工程让我不禁联想到富士康企业的运作。他是生活的奴隶,出卖自己廉价的劳动力,如同行尸走肉般用酒精和女人麻痹自我。正如作者所说——至少我和斯通在一起时我没有任何期待,而这里却没有任何意外。太过清醒势必会奋起反抗,所幸世上有酒这味疗伤良药,痛快服下,在醉生梦死中不省人事,在威士忌掺水的味道消失殆尽后,重复前日的颓废。我们都被打劫了,除了把自己灌醉,别无选择。切纳斯基还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即是写作。他写作仅仅为了写作,写作对切纳斯基来说和宿醉没有不同,不过是他的生活方式而已。这么纯粹的出发点多好,不被名利熏染,散发出世俗的种种恶臭。而这部作品的诞生就是那么简单——早晨就是早晨而我还活着。我也许该写部小说,我琢磨着。我真的写了一部。我喜欢书中字里行间渗透出的颓丧美,落魄,潦倒,才能孕育出这么真实的感同身受,虽然我并不认同他的价值观。我还被这句话悄悄下了蛊——我要整个世界或什么都不要,淋漓的极致注定会与社会脱轨,可我要驶向的无非是自己的玫瑰墓园。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男主角很有风度,作者对生活的描写很仔细,喜欢这书
  •     酗酒、抽烟、斗殴、满嘴脏话、搞女人……布考斯基用最真切的平白描述他的生活,真实最大程度地显露着。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许久没有的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我们中国太无视布考斯基的文学地位了!
  •     元气充沛
  •     不如短篇写得好,为什么有译后记?!
  •     记得翻译得不好。。。翻译的好的话看布考斯基就头疼,翻译的不好就会有愠怒了
  •     不喜欢
  •     看得难过,不该跟着看。惨败的愚蠢的姿态
  •     苦水音乐更好看
  •     根据他自己真实当差经历写的。基本就是宿醉啊,然后艳遇啊,然后工作回去继续搞,吐槽一些国企乱向。
  •     不知道好在哪,就觉得好看…很多地方笑出了声…翻译是不咋的
  •     不错
  •     我也在地狱里但写不出音乐来。 / 我宁可被爱情操。 / 接二连三的事让人无路可逃,你连想都不用想。 / 750ml威士忌、女人和罐子里的心脏。
  •     并不是新维加斯那个单挑死爪的邮差
  •     背离和割裂的勇气。
  •     贫穷有什么罪过?
  •     平淡。而且苦水音乐实在太好看了,一对比,这本就更无聊了。
  •     一个杰出文学家的诞生意味着一种全新的写作语言和思维方式
  •     翻译食屎吧
  •     布考斯基,把自己活的像部小说
  •     Don't try
  •     赶在今年结束前读完了。布考斯基,写作风格和名字一样特别。
  •     走自己的路,操自己的妞
  •     哦,耶稣基督,我从没在人性上观察到那么远,第五章真是神来之笔,看得我狂笑不止。哦,耶稣,但为什么这翻译还是那么带感,《苦水音乐》如此,向来都如此。
  •     纯粹的老流氓
  •     一本严重被低估的好书!!!!
  •     处女作一般。
  •     爱死布考斯基了
  •     翻译不如苦水音乐有感觉
  •     他的坦诚可能是出于真诚,也可能是作为一个流氓没有成本的袒露。任何拔高都是荒唐的,就像对世界本身给予美丑的评价。他像数百万计的臭流氓一样来过,他写了一本好书,仅此不同。
  •     記住這句話 “事情開始是一個錯誤”。
  •     我要整个世界或者什么都不要 I wanted the whole world or nothing.
  •     翻译没话说
  •     “我要整个世界或什么都不要。”(ps翻译很真情实感但是水平……
  •     布考斯基
  •     布考斯基没工夫跟人废话。
  •     翻译水平次了点。
  •     怎么这么好看
  •     今天的天气还是那么糟糕,依旧有不少人请假。嘿,快醒醒,候补邮差切纳斯基先生,又到了该你干活的时候了。这回记得带上雨具,并且别再把邮局的车随意丢在草坪上 ...
  •     每每读完布考斯基,浑身无力,脱骨去筋,灵魂出窍。
  •     作为处女座,水平不俗,而且恐怕受翻译拖累不少。布考斯基的作品其实一直想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荒谬和扭曲在底层人民的生活中表现得最露骨。很多过惯了好日子的人受不了他作品中的精液和呕吐物的气味,但实际上上层生活就是用工业香料伪装起来的大便。生活在底层,粗俗或不粗俗,有什么卵区别?
  •     抢劫了我们。 还是更喜欢道格拉斯。 以及翻译 蛋毬
  •     布考斯基的流氓语调配上粗糙到极致的翻译,别有一番风味,本来描述的也就是潦草的人生
  •     最后一句是经典,完美刻画了布考斯基的形象。
  •     不錯 不過感覺還差點什麼。
  •     这译本让我觉得自己被美事儿了一把,哦,耶稣基督。
  •     唯一的遗憾是翻译太差了,是百度翻译直接粘贴过来的吗?这部有些像布考斯基的自传,他一生都在和邮差这个无聊的工作对抗,也就是和他唯一的社会属性对抗,这点布考斯基和加缪很像,但不同的是布考斯基是自觉的不带思考的,他在做一些列选择时,包括是否对一个女人去爱,都是从一个不带任何属性的一个人的自身去考虑的,所以尽管在别人眼里他是失败的,但他是享受的。
  •     读布考斯基感觉也像读卡佛。亲切,简练,冷血。但是,冰川,有一种蓝色的火焰。 …… 冬天不说话,炉子生蓝火 蓝火极短,贴伏 如身体结满冰。 外面,寥廓天空 迎接一封信的胸怀比冬天要宽广。 …… 《春风引》/鲁茫
  •     读这本书的缘由是有一次看到作者写给曾经帮助过他的人的一封信。在信中,作者说他写作的目的是想把制度中的恶揭露出来,但是他发现除了制度之恶以外,还有更加深层次的恶存在。
  •     听说应该就着Tom Waits的歌读
  •     布就是我的另外一个影子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