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嘎旗五十年-一个蒙古族牧区社会的发展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理论 > 阿巴嘎旗五十年-一个蒙古族牧区社会的发展报告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
出版日期:2006-9
ISBN:9787811082753
作者:吴楚克
页数:168页

作者简介

《阿巴嘎旗五十年》的写作缘由,是2000年内蒙古边防局的战友在我考察阿巴嗄旗时提供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产生的。因为,当时各地方县(市)都提供有关地方志方面的材料,但阿巴嗄旗还没有这方面的公开出版物,他们就拿了一些原始的统计和分析材料,我感到如果能够将这些材料很好地归纳整理出版,将会对阿旗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个想法与内蒙古边防局局长那顺巴雅尔同志所见正好相合,于是,我们共同下决心完成这件事情。2005年,我又把这项研究工作纳入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院“211工程”当中,使该项计划得以加速并有了出版保证。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阿巴嘎旗的历史与自然描述第一节阿巴嘎旗的历史发展与民族记录第二节阿巴嘎旗行政区划的演变第三节阿巴嘎旗所辖镇、苏木现状第二章阿巴嘎旗人民生活的变化第一节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善第二节国民经济计划的完成第三节改革开放在阿巴嘎旗第四节国民生产总值及各部类的发展第五节牧民生活的变化第三章阿巴嘎旗人口变化的分析第一节解放前、后阿巴嘎旗的人口变化第二节人口密度的分布及变化第三节民族构成分布情况第四章阿巴嘎旗普通教育的发展第一节改革开放前基础教育的发展情况第二节中学教育第三节民族教育现状第四节尊师重教的传统第五章阿巴嘎旗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第一节卫生条件和传统医疗技术第二节苏木卫生院和嘎查医疗机构第六章阿巴嘎旗的文化发展状况第一节民族文化教育水平第二节阿巴嘎旗现有文化机构第三节群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第四节新闻传媒的发展第七章阿巴嘎旗的交通、信息产业的发展第一节阿巴嘎旗历史上与外界的联系与现代化交通的出现第二节邮电信息产业第八章阿巴嘎旗的经济发展第一节畜牧业第二节从传统生产制度向现代生产制度转变第三节阿巴嘎旗的工业发展情况第四节走人困境的阿巴嘎旗商业第五节阿巴嘎旗与周边地区贸易附表后记

前言

  阿巴嘎旗有着辉煌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这里曾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民族英雄。正像所有建立过伟大帝国的民族都曾从自己的发源地开始迈向世界一样,阿巴嘎旗就是一个这样的发源地。阿巴嘎旗的特殊性还在于,在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生转型的相对时期里,阿巴嘎旗依然保持着传统社会的发展“惯性”,其牧业生产方式和居民生活传统依然顽强地保留着,直至今天,阿巴嘎旗的社会经济发展仍表现出相当的不平衡。以胡锦涛为首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后,再回顾阿巴嘎旗50年来的社会发展历程,我们终于可以认识到单纯追求发展并不能说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提高。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需要对市场经济有一个适应过程。而在转型变革期间,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可能是不平衡的,有的方面可能是提高了,而有的方面则可能下降了。单纯从现象上看,我们有可能看不到像阿巴嘎旗这样一个偏远的相对封闭的传统民族社会正在经历的巨大而深刻的变革。而这一切我们却可以通过教育、文化、医疗、交通、通讯等现代化标志的项目变化情况加以了解,可以通过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判断哪些生产行业在增长、哪些生产行业在衰落。  这就是我们这个研究课题的目的。  阿巴嘎旗50年来所走过的历程是人类社会变革的缩影。

内容概要

  吴楚克,蒙古族,1960年出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后。曾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现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任教授。曾出版《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与边防管理》、《民族主义与苏联裂变》、《文明论纲》、《中国边疆政治学》等专著,公开发表《蒙古时局与周边关系》、《建设当代中国边疆政治学的理论思考》、《台湾述评》等论文多篇。主要研究领域中国边疆政治理论,主要研究方向跨界民族与周边国家关系、当代中国民族发展问题。  赵巧娥,汉族,1967年出生。1987年毕业于内蒙古牧业学校,1997年宁夏农学院大专毕业,2001年宁夏农学院本科毕业。1996年9月至1 998年2月,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专业函授学习,获专业证书。旗党委宣传部任文明办主任,现在包头市社会科学院工作。在近20年的工作期间,在国家级及区级刊物发表的论文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刍议》等十几篇,其中两篇获国家级优秀论文奖。2005年6月--2006年6月完成了课题《加快包头市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的研究。

章节摘录

  第二章 阿巴嘎旗人民生活的变化  第一节 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善  长久以来,阿巴嘎旗牧民一直过着游牧生活。套马杆、勒勒车、蒙古包“三大件”是牧民当时经济生活简单便利的真实写照。他们以奶茶、乳、肉、炒米为主要食品。生产方式落后,牧民生活困苦。牧民家里几乎没有被褥,只铺毡或皮子,晚间和衣而眠。  而在民国时期,牧民生活陷入更加穷困悲惨的境地。如以牲畜换取各种日用品,当时一只三岁羊只能换得一块砖茶。旅蒙商人骗取大量的牲畜和畜产品,广大牧民生活愈加贫困。  解放后,牧区实现牧场公有,牧民们自愿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牲畜和畜产品产量连年增加,牧民的生活普遍开始好转。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优惠政策,保证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的供应。牧民的主食除肉食、奶食品外,白面、挂面、糕点能基本满足供应。在衣着方面,商业供销部门根据牧民衣着特点,注意抓好绸缎、布匹的花色品种供应与销售。在棉花、布匹凭票证供应时,对牧民增加定量,满足其需要。同时还实行售畜产品奖励布票、棉花票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牧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上世纪60年代开始搞定居轮牧建设,盖土坯房;70年代后建砖瓦房,家家户户购置被褥、毛毯等;80年代以后,牧民定居房建设得如同城镇一样,内部厅室设计合理,家具新颖,日用品追求高档。

图书封面


 阿巴嘎旗五十年-一个蒙古族牧区社会的发展报告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