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的想像力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理论 > 社会学的想像力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5-03
ISBN:9787108020963
作者:(美)米尔斯
页数:260页

作者简介

《社会学的想像力》堪称米尔斯一生学术精华的大成之作;它以批判美国社会学界的成果作为全书的探讨主题,运用知识社会学的观点,并结合作者在社会阶层等方面的研究经验,批判传统学科的抽象与僵化界限,由此强调“社会学想像力”的重大意义。
本书初版于1959年,现在已成为英语世界,乃至世界各地社会学教学中广受推崇的入门经典;1989年美国社会学界还就本书发表30周年召集学者进行回顾性的专题研讨。现在这个中译本据牛津大学出版社刊行的40周年纪念版译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前景
第二章 宏大理论
第三章 抽象经验主义
第四章 形形色色的实用性
第五章 科层制气质
第六章 科学哲学
第七章 人类的多样性
第八章 对历史的运用
第九章 论理性和自由
第十章 论政治
附录 论治学之道
致谢
索引
译者后记

编辑推荐

  《社会学的想像力》初版于1959年,现在已成为英语世界,乃至世界各地社会学教学中广受推崇的入门经典;1989年美国社会学界还就《社会学的想像力》发表30周年召集学者进行回顾性的专题研讨。现在这个中译本据牛津大学出版社刊行的40周年纪念版译出。

内容概要

C·赖特·米尔斯,美国著名的批判社会学家。他早年求学于威斯康星大学,广涉社会与政治理论,兼修史学和人类学,25岁获博士学位。50年代初以《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举成名,并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他在知识社会学和美国社会阶层研究这二个方面都有杰出的成绩,则被视为其主要代表作,他与人合作编译的《韦伯社会学文选》亦被认为是权威译本。米尔斯1962年病逝于纽约,年仅46岁,死后被誉为“当代美国文明最重要的批评家之一”。

媒体关注与评论

  “学术前沿”丛书,旨在译介二战结束以来,尤其是本世纪60年代之后国外学术界的前沿性著作,以期促进中国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反思,并回应当代学术前沿中的重大难题。  “学术前沿”丛书启动之时,正值世纪交替之际。而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历经百余年艰难曲折,正迎来一个有望获得创造性大发展的历史时期。我们愿一如既往,为推动中国学术文化的建设竭尽绵薄。

图书封面


 社会学的想像力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8条)

  •     《社会学的想像力》问世三年后,米尔斯就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因此有人说这本是米尔斯献给社会学的“天鹅之歌”。很多时候我们是通过一部作品来认识一个人的。对于这本在国内具有很多争议的社会学作品,我们在包容性的接纳和吸收米尔斯的观点和呼唤的同时,可以去思考米尔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人写出这么一部遭遇了冰火两重反映的书。我认为这本书对社会学本身的理论或研究方法的贡献与韦伯、马克思、涂尔干等人的著作无法匹及,但是或许米尔斯也无意于此,这本书的闪光之处也许就在于他想表达的一种自由的理性的学术风范,一种对前人的反思,对他所处时代的自省以及对后来者更能接近事实、真理的期待。他的思维焦点就集中到了“社会学的想象力”,根据米尔斯的说法,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全貌。我没有太明白这种想象力具体是指什么,但我认为米尔斯在此是想追寻一种路径,指明每个社会学家,乃至每个社会科学的学者,为什么应当选择掌握社会学的想象力。同时米尔斯批判了一个当今知识分子阶级的社会定位,塑造了他理想中的知识分子的群体形象。 通过对第一、二、七、九这几个比较感兴趣同时也易引人思考以及产生了少许的心得的章节包括附录的精读和对其他几张的泛读,我认为此书的重点之一是继米尔斯的《白领》(仅看过本书概要)进一步提出大众社会中的人性问题,即所谓的“快乐机器人”的问题;另一方面,更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知识分子或社会研究者在面对这样一个正在形成中的大众社会时所应采取的立场、姿态和涉入方式,尤其是提出了以想像力来追寻一个公众社会的理想——用马克思的话说,米尔斯在这本书中不仅要“解释世界”,还试图“改变世界”。米尔斯在书中非常明确地指出,“在我们的时代,成为议题的正是人的本质,以及我们怀有的对人之为人所具有的种种限制的可能的意象。”他认为,当代两种最为主要的社会思想传统,即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来源于启蒙运动,它们对人性的假定都认为理性和自由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自由的个人是理性之载体”。然而,现时代的问题在此被米尔斯精辟地归纳为:“理性的增进并不必然伴随着自由的增进”(这句话我非常喜欢)。这个问题在第九章中得到了非常具体的阐释: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庞大的合理性组织的增多,但是本着合理性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秩序并不一定是增进自由的手段,实际上,它们往往用于暴政和弄权,用于剥夺个体理性思考的机会和作为自由人行动的能力。由此,造就了只有合理性却没有理性的个体。例如,教育的普及塑造的是只懂技术的白痴和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而不是具有独立的理想思考的个人。随着工作和消费领域的合理性化,个体“不仅与产品和劳动相异化,而且与消费,与本源意义上的休闲相异化”,沉溺于消费社会制造的种种幻想之中,拼命玩乐、消费、“享受快乐”,而失却了反思的能力,成为“快乐的机器人”。事实上,米尔斯在《白领》中曾经描述的新中产阶级,恰恰是“快乐的机器人”最好的现实写照。“快乐机器人”与“大众”同为一枚硬币的两面。在某种意义上,大众即快乐机器人的集合。而在快乐机器人充斥的大众社会中,“继续根据人性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单纯地假设在人作为人的深层本质中,存在着对自由的渴望和理性的意志,已经毫无意义。我们必须问的是,是人性中的什么东西,是当前人类处境中的什么东西,是在不同社会结构中存在的什么东西,使快乐机器人流行?又有什么来抗拒这一潮流?”正是在这里,米尔斯将希望寄托于“社会学的想像力”上,他痛切地写道:“我们所力图理解的是世界并不总是让我们所有人政治上都充满希望,道德上自我满足,也就是说,社会科学家们有时发现自己很难扮演无忧无虑的白痴。” 米尔斯在文中回答说,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心智品质,这种品质可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的全貌。米尔斯是一位注重历史社会学的学者,他曾提出过,所有的社会学研究都是在经验层次上的研究,既然这样,所有的研究都离不开对于历史的研究,历史研究是社会学研究的重点,甚至是全部。所以米尔斯强调在历史上进行社会学的研究。就如他的那个著名的例子一样的,喝咖啡表象了什么?吉登斯将它所意涵的概念归结如下,首先,喝咖啡并不只是一种提神的东西,它作为我们日常的社会活动的一部分还具有象征价值。第二,喝咖啡远远不止“喝”那么简单,咖啡是一种含有咖啡因的饮品,对大脑有刺激的作用。许多人和咖啡是为了提神。第三,某人喝了咖啡就等于卷入了遍及世界的一种复杂的社会和经济关系。第四,饮用一杯咖啡的行为足以推定过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它的存在牵涉到了西方曾经对于南美和非洲的殖民。最后,咖啡还是当代许多关于全球化、国际贸易、人权和环境破坏的争论的焦点。利用米尔斯的视角,这样的一件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却牵涉了如此多的社会问题。米尔斯认为,社会学家和普通人一样“置身于这个时代创造历史的主要决策之外”并为之承担后果,但是却又能力也有必要积极介入政治和公共事务,在公共议题方面展示出社会研究所具有的科学性,做到以理服人,从而影响具体的历史进程和结构变迁。因为,在社会学的想像力的帮助下,社会学家拥有了关于社会的结构的知识,明了个人困扰和更广泛的社会结构、历史进程之间的关系,因而也就具备了一种“脆弱的权力手段”。因此,社会学家要积极介入政治和公共事务,打破焦虑和淡漠,刻意提出有争论的理论和事实,鼓励公共生活的讨论,使人们能够触及生活世界的真实,而不使公共生活依赖官方定义。“他应当为社会所做的,就是反抗一切摧毁真实公众而创造一个大众社会的力量,或者从积极的目的看,他的目标就是帮助培养自我修养的公众”,让“所有人都成为具有实质理性的人,他们的独立理性将对他们置身的社会、对历史和他们自身的命运产生结构性的影响。”社会学的想像力的重要性于是在这样一个追寻公众社会的过程中表现出来,而在米尔斯看来,只有真实公众占主体的社会才是一个民主社会。米尔斯说:“我不相信社会科学能拯救世界……我所具有的知识使我对人类的机遇有非常悲观的估计。但即使这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境地,我们还是必须问,如果凭借智识确能发现摆脱我们时代危机的出路,那么不正轮到社会科学家来阐述这个出路吗?我们所代表的——尽管并不总是很明显——是对人和人类处境的自觉。”我们作为社会群众的一份子,理应都具有这种自觉,但是现实是大多数人在一种权力意志下独立思考的能力逐渐丧失,天然的生存意识所带来的反抗性日益疲萎,很多社会学者得出“大众是愚昧的”这种出于忧患意识的论断也无可厚非,所以这种自觉在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更应该由处于社会科学实践角色范围内的人来更好的担当、实现和完成。在第二章《宏大理论》中,米尔斯用四段话便转述出了帕森斯的整本书:“让我们来想象某个东西,我们可称之为“社会系统”,在其中,个人彼此参照,进行行动。这些行动往往是非常有序的,因为个人在系统中共享价值标准,共享以得体、实用的方式行为的标准。这些标准有的可称之为规范,那些依照规范行为的人在相似的情况下趋于作出相似的行动。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出现了“社会规律性”,我们可以观察到它们,而且它们往往是非常持久的。我把像这样持久且稳定的规律性称为“结构性的”。也许可以把社会系统中所有这些规律性看做一个巨大而错综复杂的平衡。可我现在打算忘掉这个比喻。因为我想让你把我的概念:社会均衡看作真实之物。 主要有两个方式来维持社会均衡,一旦其中之一或二者都无效,则会造成失衡。第一个方式是“社会化”,指的是把一个新出生的个体培养成为社会人的所有方式。社会对人的这种培养部分地在于让他们习得采取社会行动的动机,而这些社会行动是为他人所要求或期望的。另一个方式是“社会控制”,我指的是让人们循规蹈矩以及让他们自己循规蹈矩的所有方式。”这种简化了的描述的逻辑十分清晰,一目了然,斯宾塞的原书我没有看过,但是可以推测出米尔斯在这里应该没有断章取义,他对斯的批判完全立足于他高超的概括能力和在此能力上获得的独具一格的认识见解上。为了帮助宏大理论家从毫无实际意义的空中楼阁走下来。米尔斯开始思考宏大理论的基本起因,他归结为思考的层次太一般化,以至它的实践者们无法合乎逻辑地回落到观察上来。 (当我们考虑一个词语代表什么时,我们涉及的是它的语义学的一面,当我们在它与其他词的关系中考虑它时,我们涉及的是它的句法学的一面。 从宏大理论家研究中出现的系统性缺失中,我们能学到的一个深刻教训是每一个自觉的思想家都必须始终了解,从而能够控制他所研究的东西的抽象层次。要想阐明这些观念的句法和语义的维度,我们必须了解在每一个观念之下所存在的特殊性的等级,我们必须对这个等级的所有层次加以考虑。)在声称提出了一个“一般性的社会学理论”时,宏大理论家们实际上是在构造一个概念王国,这个概念王国排除了人类社会的许多结构性方面,排除了被人们长期以来正确认识为理解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方面。就像在第七章《人类的多样性》所讲的那样,从古至今,人类经历了漫长的上百万年的进化,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形成了不同的结合方式、制度形式,要想研究人类社会,既不能割裂历史通过研究某一特定时间段的发展历程总结出一般规律,也不能把某一个民族的发展规律应用到更为广泛的其他民族上去,这就注定了社会科学研究必然不能忽视这种多样性。就像阿尔巴比在影响深远的《社会学研究方法》所坚持的那样,社会科学研究的三个基本原理的第一个就是变异性原理(variability principle),变异性是人类社会的本质,社会科学不是研究类型的,而是研究变异与差异的。米尔斯也说“人类的多样性构成了现在和未来的全部社会世界,这是社会科学所应关注的”。但通过对形形色色团体的举例我们感受到了一种难以下手的无序性,研究对象的无序表象使得观点和研究程序趋于无序,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科学的混乱。但这无序的表象后面是否隐藏了不为常人所熟识的有序的可能?米尔斯给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他坚持以有序的方式科学地理解人类的多样性,他要求观点尽可能的简要同时综合,要求观点源自问题。为了定位社会科学涉及和具体研究的问题,要求社会学研究与历史现实的层次以及这一现实对个人的意义保持长期的紧密的联系。因此,学者需要对“社会结构”这一贯穿历史始终的线索进行充分性和比较性兼顾的研究,基于现时代组织方式由政治国家决定,他引入了“民族国家”的概念。在此,米尔斯用了不短的篇幅阐述“民族国家”这一社会结构的研究单位,包括特征、意义,与社会学研究问题的关系等。通过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的观点补充说明了选取小于民族国家作为研究单位的不可行。在此基础上,米尔斯比较了传统上和学术上社会结构作为社会科学一般性单位的争论,包括古典和现代、社会学和经济学研究方式研究对象的改变,继而发现了划分学科的依据正在逐步弱化乃至走向消失。提出了宝贵的具有创新性的观点:学科分界线的流动性日益增强和概念在学科间流动的更加容易也就要求社会科学的研究要与问题同步而不是单独地局限于本学科的传统理论体系传统研究对象,要运用不同学科的学术工具,这其实与后现代主义理论所秉持的“由特定的历史事件研究历史、认识世界和发展历史学”的观点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显示出了米尔斯高超预先性的眼光和深厚的对人类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在第七章末尾他对社会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进行了预测性应然性的描述,从构建“分析模型”到整合各分支的动力归纳出社会学研究问题应该立足于对独立存在的系统的假设,米尔斯的理性思维也使他认识到研究关系的实际困难,包括课程设计和学术经历,语言上的混融以及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单一学科教科书本身的局限性,此外他还揭示了社会科学统一的真实含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在于要依循问题的界限进行专业化。这一点也是我们初涉社会学的这部分人应该格外注意的,我认为他对学科特点和学科发展变化趋势的预测,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对我们研究、学习的深入起到了很好的指导意义,这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后来者的殷切希望,对独立的审时度势的学术品质的呼唤。米尔斯还在附录中详细介绍了他的治学之道,从建立学术档案到进行社会调查,步骤是相当明晰的。比照吉登斯在《社会学》中介绍的社会学研究的通常方法,也会发现是更有创造性和可操作性的一个示范。读到附录的时候再回望此书我首先意识到的一个收获就是,或许我还不能提炼出像涂尔干所坚持的社会学研究的几个准则,不清楚是否存在一种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准则。但就在这本初读感觉十分晦涩的书中,米尔斯教会了我在社会学的学习乃至研究的时候应该摒弃和注意避免的东西,社会科学的研究,既不是隔空架梁孤芳自赏,也不是缘木求鱼主观臆断,而始终应该立足于历史层面上的经验事实,还当担负起知识分子的天然使命去关注公共议题,坚持自身的理想和价值,充分发挥出他所倡导的自由的想象力成为追求理性的先锋。从米尔斯留下的照片可以很轻易的发现他是一位个性张扬、特立独行的学者,但这种张扬与自大无关,这在当时是一种罕见的学术品质,是对前人割断历史、背离科学的嗤之以鼻,是出于对理性完全忠诚不懈追求而衍生出的自我肯定。做学问的人贵在这种独立风范,就像涂尔干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打破以孔德、斯宾塞为代表的倾向于心理还原论的研究方法,从而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自己独立的思考提出了社会学研究应该遵循的几大准则,成为后世社会科学者从事研究的标尺和典范。而在《社会学的想像力》中,米尔斯所体现出的批判精神,更是这个时代,一名以学术为业的知识分子的必然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姑且不论其他社会学家对米尔斯的批判作何回应,《社会学的想像力》仍理应是社会学、乃至社会科学的领域中一本具有特殊魅力和思维火花的著作。
  •     本人拿到书,看了标题,第一反应就是:到底是想像力还是想象力?从小学到大学,印象中都用想象力,而不是想像力。由于手头没有权威工具书,所以在网上搜了一下对想像与想象的辨析,不得不说,无论从最初词汇的产生,还是日后众人的运用,“想象”与“想象力”两个词才是符合汉语语法规范的。虽然是本书的译后记中,译者说,台湾最初也翻译为“社会学的想像”,但鄙人以为,无论台湾也好,大陆也好, 都需要用规范字,所以这本书的正确翻译应为“社会学的想象力”,而不应弄成“想像力”。附录:1、http://shrb.dzwww.com/shzx/zh/200704/t20070409_2098466.htm“想象力”还是“想像力”2007-04-09 08:35:00 作者: 来源:   最近不少读者打电话,询问报纸上登出的“想象力”“想象”等词是不是用错了,应为“想像力”和“想像”。  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在“想像”一词词条的解释中这样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已确定‘想象’为推荐词形。”  由此可见,规范的用法应为“想象力”和“想象”。2、http://www.pep.com.cn/xiaoyu/jiaoshi/xypx/xy_jcdy/200312/t20031229_72244.htm想起了韩非子“想象”还是“想像”?我想起了韩非子说过的一段话,也许可以让我们得到一点启发。《韩非子·解老》:“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按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希”通“稀”,“希见生象”,即很少看到活象。这段话的意思是,由于地球生态的变化,人们很少看到活象,得到死象的骨头,便按照骨骼的样子想出活象的模样。所以凡靠主观意识去推想者,都称之为“象”。我认为这段话也许便是“想象”一词的出处。既然想的是“象”,那当然不能用单人旁。否则,反而是用了一个别字。不知诸君以为然否?(蔡建)何必走回头路韩非子关于“想象”的解说,生动有趣,有如寓言,因而屡被引用,连上一世纪50年代日本大修馆出版的《大汉和辞典》,也曾用作书证,可见影响之广。然而,这一说法是靠不住的。段玉裁在注《说文解字》时,在“象”“像”二字条下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似古有象无像。然像字未制以前,想像之义已起。故《周易》用象为想像之义,如用易为简易、变易之义,皆于声得义,非于字形得义也。韩非说同俚语。”他认为“象”字只不过因为同音借用一下,和“大象”没有任何关系。韩非之说同“俚语”一样不可信。那么,“像”字制出以后呢?段玉裁也有说法。他注“象”字时说:“许书一曰指事,二曰象形,当作像形。全书凡言象某形者,其字皆当作像,而今本皆从省作象,则学者不能通矣。”注“像”字时又说:“凡形像、图像、想像,字皆当从人,而学者多作象。象行而像废矣。”可见,按照段玉裁的观点,不但“想象”应是“想像”,而且“象形”也应是“像形”。那么,为什么事实并未如此呢?因为出版物上“皆从省作象”,“而学者多作象”。这就出现了“象”行“像”废的局面。这就是说,早在段玉裁时代,“想象”已经压倒“想像”。这是文字“从省”的产物,也是“学者”选择的结果。既然如此,何必走回头路呢?(解志雄)“想象”比“想像”合理“想象”与“想像”这组异形词,在书刊上使用频率相当,《现代汉语词典》将“想像”列为推荐词形,其实从理据上看,“想象”更为合理。首先,从语素表义的合理性上看,“象”字更胜一筹。分析词的内部结构,“想象”和“想像”都是动宾(或述宾)结构,即“心造或悬想(某种或某些)形象”(这是根据该词的词义概括出来的)。在此前提下,我们可以确定“象”或“像”是作为名词性语素出现在“想xiàng”一词中的,因此在分析语素义时可以不考虑“象”或“像”用作其他词类的情况(“象1”指动物大象,虽然是名词,但与我们的讨论无关)。从这两个语素本身的意义上看,“象”更具涵括力。举凡与“形状;样子”有点关系的皆可谓之“象”,例如“景象”“天象”“气象”“印象”“表象”“现象”“形象”“抽象”,所谓“万象更新”“万象归一”之“万象”正表明了“象”的涵盖面之广。而“像”只限于“比照人物制成的形象”(如肖像、画像)或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某种镜面反射或折射后所形成的与原物相似的图景(分虚像和实像),义域狭窄。“想xiàng”的内容却是无物不包的,当然宜用“象”字。其次,《现代汉语词典》在给“想xiàng”进行解释时,两个义项中都出现了“形象”一词:“①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②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设想:不难~/~不出。”释义中的两个“形象”都与“象”字对上了号,却与“像”字不搭界。(匡吉)至于对本书内容的看法,他日再谈吧。但至少本人并不觉得该书应该有那么高的地位,不管是其观点的新颖性,还是其写作的严谨性——很可能因为本书写作年代吧,当时可能是新颖的观点,今天似乎没看觉得有多少出奇之处。  
  •     在某种层面上来讲米尔斯就像历史上许多天才一样,英雄短命,死的过早,他死的时候才46岁。有人说韦伯是最后一批博学者之一,那么吉登斯则是仍在世的最后一位社会学大师,而米尔斯则更像在社会学刚崭露头角的天才少年,他是太有天分了。《社会学的想象力》确实给了我一种思考:社会学到底是什么?社会学最核心的品质是什么?我一直觉得要掌握一门学科或一种技巧,最有效地方法是将这一领域的范式拿来看。但是否看多了我们就可以摸清门路了呢?这其实不是绝对的,你尽管可以模仿出这一样式的表面,但对于更深层次不易被看到的东西,还是忽视的多。米尔斯在书的开头就可看出他的自信和不满。他前半部分系统的批判了以帕森斯《社会系统》为典例的宏大理论的晦涩难懂、经验主义的技术研究的机械和缺乏新意、实用主义的目光短浅以及整个社会科学呈现出一种科层化的趋势。对这些理论的批判应该说是很容易看出的,米尔斯并没有对这些范式的开创者持全盘接受的态度。为什么这些批判了不起呢?这其实深层次的原因是文化心理因素在起作用。自孔德创立社会学以来,应该说历代都有社会学大师,只不过有些年代多点,有些年代少点。而要大师之路往往是需要时间来检验的,我们这个时代不是说大师少了,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太短了!而对于一些社会学的初学者或者平庸的教师来说,他们心知自己和这些大师级的人物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在社会学几个巨头创造的若干道路上亦步亦趋,他们满足于经验主义研究中的一些图表,并对其中的数字和模型自我陶醉,凡事皆以实用为最终目的……这类人真的不能过度责怪他们,因为他们实在智力有限,视野狭隘,志向狭小,更谈不上什么批判了。在书的后一部分,米尔斯提出了他建设性的设想:既然人类社会本来就是多样的,我们还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可供研究,在理性和自由的引领下,我们为什么不能换一种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呢?他说:“他们需要的以及他们感到需要的,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能使他们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他们之间事情的清晰全貌。”对于这种社会学的想象力,我在凡伯伦、韦伯、布迪厄、马儿库塞、鲍曼等人的著作中有看到,无不是充满惊人的原创性。有一个问题,即社会学的核心到底是什么?是什么特性让它区别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我无法知道孔德在创立这个学科时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但我想直至现在还没有哪一位理论家能真正挖掘出里面的精华。但只有这样社会学才能真正独立(而不是万精油),才能获得更广泛的影响力和价值。

精彩短评 (总计58条)

  •     他描述的是种能力,你可以判断自己是否有,至于如何习得,还要结合个人情况,因为等你意识到自己需要这种能力时,多半已经成年
  •     偷偷说,真的读不下去。
  •     第一次读的时候兼职不知所云,后来了解到的那个年代美国社会学的背景才多少有些眉目。以后还要重读,常读常新~
  •     喜欢,,,,,,,很好
  •     你是文艺复兴精神的拥趸,还是快乐的机器人?
  •     不仅是社会学的,也是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某些观点和批判非常犀利
  •     对回归真态和人本的唤醒,是重拾想象力的前提。耳提面命,纠偏有形无形中已陷入桎梏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者,任重道远。
  •     看完第一章我已經憤怒了!如果我英文能夠突飛猛進,那還真的要感謝這些翻譯作者們!
  •     目测很多人认为自己看懂本书,其实根本没看懂。可参见李康的新译本。
  •     正版,内容更是经典,值得一读
  •     慢慢悠悠读了两遍,并没有像大多数吹嘘的那么震撼,可能是因为书里的观点早就熟悉了。比较有用的是书后的附录,整一个如何做学术指南。至于“社会学的想象力”,什么“心智”,这些都玄得很,米尔斯不一定说清楚了,看了你只是觉得空而已。
  •     经典名著,值得细细品读!
  •     再读一遍准备
  •     社会学经典著作
  •     米尔斯超赞,无奈翻译太差,读了一年。
  •     果然还是拿在手上踏实
  •     因为翻译…我看到第一章就不想看下去了
  •     治学之道
  •     一分扣在翻译。第一次了解赖特·米尔斯是在本科撰写关于中产阶层的毕业论文,提到了他的《白领:美国的中产阶层》。没想到关于社会学本身的学科、学界现状他也有如此广泛、深厚的研究体验。前半部分看得非常艰难,主要是因为我没有进行相应的社会学理论梳理,对其流变、分支、弊病更无从体察,好在对我来说本书的精华在于附录,作者对研究初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告诫和建议,散落在文中的对青年学者从事研究活动的提醒也相当多。总之,这是一本无疑展现作者对社会学研究者及活动的辛辣的批判,同时又寄予下一代研究者希望的经典。若我以后有了一定的研究经验再重读此书,想必会有另一番收获。
  •     1. 什么是自由?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做事情的,也是可以自己做出选择,而是要知道自己面临哪些选择?Know the Unknown. 2. 治学知道:做笔记
  •     一二三章及附录治学之道打卡。一个斗士的批判。
  •     50年代末,美国社科界都在努力地在全球推行现代化理论,为美国的意识形态优越性做注脚。在这样的背景下,米尔斯与天下为敌,批判知识体制化下的专家和以宏大理论与抽象经验主义为机器的学术工业。60-70年代很快就证明了米尔斯的预见,美国社科危机重重。这样的批判在今天的中国仍然有其意义。
  •     我又读错书了,然而发现读错了又不忍弃书还要挣扎地读完……以及我发现社会学家特别喜欢讲社会科学云云…一本50年代的社会学方法论批判,有些话真是不知所云…
  •     读之动容。当千万男女陷入自身困境,囿于周遭而不明所以,“社会学的想象力”会给你整体性的视野和洞见。
  •     社会学的自我声明:我有用我有用我真的好有用!
  •     缓解研究初始者焦虑感的真挚之言。定期重读《治学之道》。另外,即使被批评地再多,半百年前那些危险的趋势,在今天也没有丝毫消减。
  •     翻了下,不知所云
  •     本书不愧是最好的社会学入门书,确切说是社会学价值观的输出,本书在探讨学术政治的章节非常有意思,作者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社会性的,积极入世的社会学价值观,利于你能够更好的从事学术研究,甚至成为学术权威,不过不太明白为什么要翻译为“想像力”,而非“想象力”。
  •     学者是一种生活方式。不用太看成曲高和寡这一类的论调啦,就像其他职业所赖有的生活方式一样,时尚圈内的光鲜使然,旅行者的随遇而安,劳力工作者卖力气生存,学者也有自己的脾气和秉性罢了。
  •     没看
  •     為甚麼要有標題..
  •     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时代之中,才能理解他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己的命运,他只有变得知晓他身处的环境中所有个人的生活机遇,才能明了他自己的生活机遇,在很多时候,它是一个可怕的教益,而在许多方面,它又是美好的。
  •     这是一本总括性的书。作者阐述了社会学方法论上的诸多弊病以及它们对于大学教育、研究风气等的不良影响。附录部分对于将以或正以学术为业的人在研究方法上极具指导意义。
  •     包装好..价格便宜
  •     犀利且理性的吐槽役,第二到第六章阅读起来较慢,前破后立,经典。
  •     最好的入门书也是最值得时常回头看看的书,特别是在自己尝试独立开展研究的时候,能带来稍许启发和宽慰
  •     呵,翻译。
  •     代表作,值得一看,促销时买,价格公道。
  •     因为翻译少打一星,这个翻译真的不是不准确,处处能感觉到翻译者的不认真。。
  •     對已有社會學範式的反思,但還是沒看懂,畢竟沒接受過社會學訓練。
  •     讨论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学研究/教学方法吧。李金铨教授推荐。
  •     社会学的想象力
  •     翻译差评!!!估计有些句子作者自己都理不顺!
  •     类似方法论读本吧…讲了社会学的现状 也提了作者关于发展的想法 对于理论方法论迷惑的 看着可以明白些东西
  •     翻了一遍,对于入门学习社会学和研究社会学都挺有帮助。
  •     “快乐的机器人”
  •     学术和个人生活之间的关系。
  •     翻译很一般,米尔斯有点新马,道理比较浅显,实行起来非常困难,又一个囚徒困境。经验主义见效快派系已成,若想想打碎谈何容易
  •     不深刻太表面
  •     翻译版本严重影响理解
  •     英文版的更好读
  •     社会学研究方法批判,不适合非专业读者。
  •     做研究记笔记的方法论。
  •     不懂社会学,压力好大,应该是指建构吧。。
  •     社会学的著作比我想象的要难读很多 以至于看了一半终于看不下去.. 但在看得下去的部分,观点 逻辑 表达都很精彩,纯干货。 「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之中,才能理解他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他只有变得知晓他所身处的环境中所有个人的生活机遇,才能明了他自己的生活机遇。」 码
  •     算是对量化研究的反思
  •     有声书。老实说,这个听有声书的效果不理想,主体部分没听懂多少,朗读的人用力过猛,引述部分常常用假声读,太出戏了。倒是附录关于作者的治学观听得比较分明。
  •     哎,隔行如隔山,读得我真累,一头雾水。下次得做笔记。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