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的丧失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理论 > 必要的丧失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7-08-01
ISBN:9787542625762
作者:(美)朱迪思.维奥斯特
页数:279页

作者简介

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我们离开别人,别人也离开我们,我们放弃了许多我们所爱的人、事、物。失去是我们为生活所付出的代价,它也是我们成长与收获的主要源泉。在我们由出生到死亡的人生过程中,我们同时在放弃的痛苦中前行。
我们必须应付必要的丧失。
我们应了解这些丧失是如何联系到我们的收获。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部分 分离的自我第一章:分离的高昂代价第二章:终极联系第三章:独立第四章:私“我”第五章:爱的启示第二部分 禁忌与不可能的事第六章:你什么时候把新来的小孩送回医院去?第七章:激情的三角关系第八章:身体与命运第九章:内疚与完全第十章:童年的终结第三部分 残缺的联系第十一章:梦想与现实第十二章:便利之交、昔日之交、萍水之交、忘年之交、刎颈之交第十三章:婚姻的爱与恨第十四章:救救孩子第十五章:家庭情感第四部分 爱怜、失去、离开、放手第十六章:爱恋与哀悼第十七章:转换的形象第十八章:吾老矣……吾老矣第十九章:死亡的ABC第二十章:重建联系

编辑推荐

  《必要的丧失》中引用很多艺术家自己的叙述,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抑郁症发作时的绝望及痛楚。而理解,是很重要的一步。

内容概要

朱迪恩·维奥斯特,华盛顿精神分析学院的研究员,从事了将近二十年的儿童与成年人内心世界的写作。

图书封面


 必要的丧失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在我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从旧书堆里翻出这本书,开启了探索本我的新道路。我曾今探索过90后的孤独——以自己作为解剖对象。《必》告诉我的是,我们的在很久以前受过伤害,这种伤害决定了将来的生活方式。正如书中所说:“这种损害虽然是永久的,但不致命。”我们的成长过程不断的丧失,不断的受伤,如果伤得太深,恐怕就会改变面对世界的态度。我想,看书是正视内心的过程,极力推荐90后的童鞋看《必要的丧失》。回望过去,我们将可能走向自我完成。
  •     必要的丧失李华芳在乔治·阿克洛夫眼里,经济学至少要和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连在一起,叫做ASPE。这种整合社会科学的野心,自帕森斯搞大系统开始就有了。对于我这样的笨人来说,只有借用“马赛克”的方式,将读到的一点一滴先积累着,看到时候能不能拼出一个更优美的图案来。朱迪思·维奥斯特的《必要的丧失》是属于心理学领域的通俗作品,不同于我曾经评论过的《奖励的惩罚》,两者关心的方向有所不同。前者重在阐释经济学上的“成本”概念,尤其是机会成本。维奥斯特如此写道:我们通过丧失、离别与放弃来成长。机会成本的意思就是说面对机会你放弃的就是成本了。所以张五常以前曾经说过,所有成本都是机会成本,没有机会,就没有成本。就是指这个而言的。而《奖励的惩罚》关注的是另外一个方向,就是不同于平常的经济学激励,奖励有时候未能促进绩效的改善,这是什么原因。说实在话,将这两本看起来毫无关系的书,放在一起,不仅仅是因为它们都是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的,而且是在ASPE的框架下,这两本书所说的东西恰好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现象。《必要的丧失》书名就已经能够说明一切了,为了“成长”必须有代价。这种逻辑再往前推进一点,就是为了业绩必须激励。而《奖励的惩罚》却恰恰指出金钱激励员工的措施有时候往往并没有想象中有效果。当然朱迪思·维奥斯特是弗洛伊德在美国创立的华盛顿精神分析学院的研究员,因此其分析方法多多少少带有弗洛伊德的痕迹。而且在《必要的丧失》中,其主要讨论的是儿童与成人的内心世界。维奥斯特的重要观点是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经历的生活是好是坏,都取决于我们的丧失经历,以及我们如何对待丧失。这里丧失意味着那些不可避免的东西,例如不管怎么样努力,你年老的亲人总会死去等等。维奥斯特并没有给出如何应对的答案,但她解释了对丧失的反应如何塑造了我们的生活,这或许是一个好的开端。 不过我个人的看法是,用如此冗长的篇幅对于说明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似乎有点过了。如果是要展示优美的文笔,那么这一简单的道理似乎也是可有可无的。 朱迪思·维奥斯特著:《必要的丧失》,吕家铭、韩淑珍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8月1版1印,28元。--------------------------------------------------------------------------------李华芳是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思想库报告》主编,【读品】出品人。更多详情: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75b4201007wkq.html
  •     必要的丧失是人生成长的必然,是符合“道”之规律的,而只有了解到关于人自身那些潜藏的阴霾,才能让心见着阳光。。。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好书,好书,受益匪浅
  •     翻譯不可讀
  •     讀過兩遍的書現在想重讀...
  •       “因为不完美就是现实,所以我们不再期望理想化的人际关系,这是一种放弃
      
      ,也是一种丧失。”由此想到了两个字:舍得。我们在众多的选择中承认不完美,其实选择既是得到也是丧失,舍意味着得,得意味着失。
      
       “对丧失的另一种防护策略是,不由自主地去关心别人。我们以帮助那些痛苦的人们来缓解自己的痛苦。通过这些善举,我们不仅减轻了过去的无助感带给自己的痛苦,还能从自己所帮助的人身上找到自己当初的影子,帮助了他们自己便得到了心灵的慰藉。”
      
      “放弃那种孩子般的非黑即白的单纯是我们人生中另外一种必要的丧失。在这次丧失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在成为这个自我、这个“我”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放弃一体状态带给我们的快乐,不得不放弃那种缥缈的关于安全的幻想,不得不放弃那种非好即坏的、令人宽慰的单纯。在成为这个自我的过程中,我们步入了一个孤独的、无力的和充满矛盾情感的世界。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恐惧和荣耀,说道:‘这是我。’”
  •       没找到感觉,读了一半,后面随便翻了下,最后一章还是看懂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能是看多了那种科学的研究,反正我对这种心理分析类的不太感兴趣,觉得有点神乎其神,不可思议,也没什么共鸣,以后有机会再读读吧。
  •     谢谢秋水的点评,正好邹欣也提到这本书,下单去也。
  •     经典就是经典
  •     我有时候看着人们的痛苦,心存悲悯,然而无计可施,因为要走出来,唯有靠自己,很难借助外力。
    ------------
    是的。
  •     巨大的愤怒
  •     是有一次在实验室熬夜的时候在导师的书架上发现的,她原来是学心理学的。后来分了好几个晚上悄悄看完了。书名的震撼是最大的。内容不是特别好懂,不过让我有点能理解导师为什么可以那么从容地接受二八定律吧。
  •     最近读到最好的一本书,每章做笔记地细读。
  •       失与得从来都是并肩前行的,我们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在得到与失去中,在快乐与忧伤中开始了长长的旅程。
      《必要的丧失》或者并不是一本心理书籍,它虽然给了心灵上的慰籍,却更加重了我们内心的忧伤,甚至有些我们没有看清的暗,都被提示得如此昭然。它更像是一本散文集子,通体散发着忧伤的气质,你越深入她的内心,你便看见自己的内心,那些痛啊,一一显现。
      独自来到这个世界上,本身就是与母体的第一次分离。而日后母亲的种种漠视或者分离,都会导致孩子一生的疏离。是的,再次望见了童年,那些遥远地却永远也不会模糊的往昔,伴随着多少内心的孤单与忧愁。我们以为长大后一切都会变好,但是长大后的孩子内心依然是个孩子。这种安全感的丧失,是我们无法把握的。
      成长的代价,总是高昂的。来自兄弟姐妹的争夺,童年不期然地结束,终生都在父母的影子下生存,中年又过快地降临,我们变老了,一生就是这样,让人感觉到无尽的丧失。
      在读这本书时,我一次又一次与内心相遇,它们都如此清晰地射中了我的痛苦。似乎那些感受,都一一在我的世界里发生过,常常是觉得读不下去,眼前晃动着以为早已想不起的往事。原来,它们一直都住在那里,它们从来都不曾消失。
      但是又在那些悲悯中,原谅自己的悲怆。总是把错误归之于自己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错。
      书中说,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为努力成为自己而奋斗。我们被别人定义成他们想要的样子,或者他们以为的样子,其实,我们常常有内心的挣扎,我们常常觉得那不是自己,我们努力要摆脱。可是没有人告诉我们要如何去做,内心的声音是如此微弱,常常需要时间的代价才能够换回真实的颜色。
      但是也唯有经历真实的苦痛,我们才能剥下别人为我们种下的圈套。唯有清晰的面对不堪的岁月,我们才知道哪些东西当舍哪些当留。疼了,才知道伤在哪里,才知道原来别人也与自己一样,经历了如此多重的苦楚,才知道,自己的疼痛,原来不是不能忍受。
      认清了丧失,是生命的必经过程,也便会原谅许多自以为失去的东西,因为它们原本就是要存在与延续的。认清了丧失,我们也便知道,许多东西,可以放下了。
      
      
  •     当从整个生命的角度,看现在所经历的种种痛苦,会觉得其实没有那么那么难以承受了。没有完美的我们,也没有完美的时刻。我总有种幻觉,觉得好像某个时刻一切都会很好,而这样的时刻不过是幻想罢了。我们总会经历种种。我们用一生来经历这一切。站在生命终结的时刻,才知现在每一刻的灿烂,活着每一刻的灿烂。也许也正如,没有死的提醒,我们也不会知道生到底是什么样的味道。我们都会死去。我们的生活中总会经历不断的丧失。没有完美的幻觉。生活教给我们不得不接受。生活教给我们真实。直视那些不愿直视的东西,也许才能真正让人明白成长和自由到底是什么意思。原来,人生,还有那么多的路要走。
  •     谢谢cindy。
  •       看了一大半了,从婴儿到成人,每个阶段都表现出不一样的心里,没个阶段都有不同程度的丧失。主要的丧失还是爱的丧失。婴儿时期起初丧失的是母爱,然后是兄弟之间的争夺,少年时期的,以及到青春期的性,成人的婚姻。整个看下来,有些地方不是很清楚明白,需要多加思考。
  •     难得一见的好书,推荐给所有小伙伴们:)
  •       我为这本书打了五星,这对我这种苛刻的人来说,的确难得,要知道,整个上半年阅读的132本书中,也不过只有两本打五星的书。
      
      我并不是盛誉它,从我的阅读体验,从我与很多人交流的经历,我的个人经历。
      
      虽然我这样喜欢这本书,但读到中间的时候,已经决定,在读完之后,把书赠给朋友,若我需要,我以后可以再买一本。我认为朋友比我更需要这本书,于我,这也是“必要的丧失”。
      
      很多关心我的朋友,提醒我一定要抓紧找另一半,不是为了现在,而是为了老年不孤单、有人照顾。我感激这些好意,不过我也清醒地明白,伴侣的作用不是只此而已,若无精神上的契合,何来身体上的悉心照料?书中有一部分,是专门讲述人们尤其是女性在中年和老年的危机心态,女性比男性更难面对衰老的世界,我也正在老去,我能够想象那幅图景,但我没有惧怕,之所以要读这么多书,尤其是象《必要的丧失》这类与心理相关的书,其实,就是要做好准备。
      
      生老病死,不会因为惧怕就不发生,适当的压力,是进步的阶梯,但不能过分,我不惧怕,就是因此,我会老去、死去,会病,会衰弱,甚至不能自理,但是,我必须要在能够自理的时候,决定生命的质量,甚至决定我如何死去,以及干净利落地处理身后事,漂漂亮亮,清清净净。
      
      何谓学习?学习是为了什么?
      
      每个人学习的目的不一样,对于学习的理解也不同,对我来说,非常简单,通过学习了解并实现生命的意义,处理好生活,让自己和身边的人快乐。 物质和精神上的独立,是学习的结果,我之所以说这本书适用的人群很广泛,是因为,从婴儿到老人,都需要学习成长,成长没有止境,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甚至,即使是自己的生命结束之后,成长也还在继续,因为,一个人的死亡,会让其他人明白,生命的意义。
      
      查尔斯•汉迪在父亲去世后的葬礼上,看到很多人因他父亲的去世而赶来表示哀悼,才明白父亲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地位,从而思考生命的意义何在。我在阅读了《不朽》之后,对于所谓的不朽并不看重,但是生命中的确存有意外,如果,当我离开,而我的文字还在,能够继续给一些人以启迪,这也是一桩善事,至于名字是否被记住,这个真的不重要。
      
      但这也并不是说,因为存有“启迪”人们的愿望,就虚饰自己。
      
      “健康的成长包括必要的放弃。当我们面对必须以牺牲自我为代价来换取认可时,即使我们心中渴望得到认可,我们也应该放弃这种渴望。”
      
      作为驱动力的一部分,当然我也渴望人们的认同,但是,我认同作者说的,“我们所说的认同感指的是,我们感到自己最真实、最强大、最深刻的自我,虽然经常变,但是能够超越时间而存在。这是一种比任何差异都要深刻的自我认同感,是真正的自我,一个能使其余所有的自我都凝聚在它周围的自我。”
      
      我以前,并不认识我,我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地认知自我,当然这个过程中,我也接受了太多的丧失。
      
      我在读柳宗悦《民艺四十年》的时候,想起我小时候,爸爸曾经买过一只刷牙的牙缸给我,那个牙缸,真是太漂亮了,米黄色,印有花卉,造型很美,但是,被我表妹不小心给摔碎了,我非常心疼,把碎片包起来,放了很久,直到现在,我仍然能够想起它完好的样子、色彩、花式。还有我的小狗,在去外婆家回来,发现小狗死了,很伤心地埋掉它。还有生命中第一次遇到亲人的死亡,即使是去上学,在课堂上都还在不住地抽噎……慢慢地,亲人离世越来越多……
      
      我记得那些痛哭的长夜,也记得怎样花费了两年的时间,才从母亲去世的悲痛中走出来,痛苦的成长历程,也使得我慢慢蜕变,我如何从一个连牙缸碎片都要保留的小孩子,成为现在明确了“舍得”真义的成人,有形的物体终究都会消亡,肉体也是同样,生离和死别可以切割掉形体上的联系,但是精神上的联系,却不会断除,它们会成为我的一部分,影响我、变造我。
      
      成长中的冲突,如何渐渐和谐,这有多重外因和内因,但若永远逃避,不敢正视自己和外界,则成长没有可能。婴儿需要成长,大人也是。身为父母的人,才会懂得自己的父母对自己是如何深爱和付出,独立,并不仅是对孩子的要求,也应用来要求自己,不把孩子看作自己生命的延伸,给予无理的要求,也不视为生命的全部,永不放弃自己的梦想。有些父母,在孩子上大学后离婚,这的确令人嗟叹,但站在另一角度,结束悲剧也未尝不是好事。有些父母,在孩子离开家后,无所适从,于是一遍遍拨打孩子的电话,从中获得慰藉,这对孩子,其实也会形成束缚。
      
      而我之所以明白了死亡并不可怕,是因为这是生命发展的规律,如同自然界里面的草木,只是人的生命周期比草木长一些,如果活着的时候,能够体会到生命之美,享受每一天,其实,死亡真的不是那么可怕。而同样的道理,衰老也不是,人体的衰竭,也是自然规律,顺应它,不需要做出太多的努力,更不要因为手中有权有钱于是妄想长生不老,那些,只是徒劳,面容会衰老,而内心的丰富,则会与日俱增。
      
      若能安享生命的春夏秋冬,在每一个季节里,做该做的事,春花秋月,夏风冬雪,而不是总是渴望错季,也许,看法自会不同。接受所有的丧失,甚至是主动地离弃,因为,要放手,应该在合适的时刻,不是到了非离不可——就象送人礼物,应该在别人需要的时候,而不是自己用到残破,不要了才去送人,如此,自然不会传递美好的心意。
      
      “我们要努力把那个更富有智慧和理性的中年自我与那个我们挥手告别的、热情奔放的年轻自我融为一体。”
      
      这本书中包括了各个阶段的重要丧失,但它不可能包括人生中的所有,生命千差万别,呈现出无数的个体色彩。我有时候看着人们的痛苦,心存悲悯,然而无计可施,因为要走出来,唯有靠自己,很难借助外力。
      
      一本书,也是外力,它是一种提醒,但是否能够发挥作用,还要看它是否在内心中真正产生影响和作用力。
      
  •       一直觉得这样的研究性书籍很难啃。可事实上我错了,读起来非常有意思.作者也写到了自己周身的经历,这点让读者身临其境,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回想自己当时的想法和行为。一直觉得心理学研究者一直不断地进行人性,同时也是对自我的剖析,这点非常伟大。文章中的论述非常经典,比如我非常赞同的如下一段文字:毫无疑问,一个非好即坏,非是即非,非继即止的世界是单纯的,生活在那里使人感觉放心。毋庸置疑,即使所谓的正常人也会偶尔陷入分裂。然而,现实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有模棱两可之处的。承认这一点,对于我们而言是困难的。放弃那种孩子般的非黑即白的单纯是我们人生中另外一种必要的丧失。
      人在成长过程中从无知本我走向拥有意志的自我,可能会有人说这是从单纯走向了复杂,但是这种蜕变是必不可少的,从结果看来心智进步好处当然大于弊端。世界存在无限种可能,单纯划分黑白(且这黑白的划分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教育所致)简化了世界,到思考与抑制自己的欲望,这是成为社会人过程中的一种必要的失与得。
  •     内容薄弱,个别篇章有亮点,不推荐。
  •       主要是对弗洛伊德各种理论的复述和扩写:
      无意识、人格阶段、性、梦。
      那种婆婆妈妈毫无节制的所谓文学性笔调起初令人生厌,
      但渐渐地,个别处竟也另有几分絮叨的情意。
      同卡伦·霍妮的作品比起来,本书女性特质更明显,
      但没多少深度或原创
      ——当然,对畅销书要求不能太高。
  •     绕口令呢啊
  •     本书浸淫着教唆发疯,赞美癫狂,享受病态的味道。 搞艺术,你要有必要的丧尸
  •     人若有丰富的内心,平淡的生活也能过出滋味,就像一把老紫砂,清水也能出茶香。当然也需要新的滋养。
  •     20130318—20130708由此可见我校图书馆借书时间可以这么久!!!非常好读的一本书,翻译略有问题,但问题不大。内容有益又简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读人。唯一的缺憾大概是这本写的太早,现在的很多社会现象并未提及。
  •       我与这本书有着非常奇怪的缘份。
      自去年开始,我反复在不同的场合看到这本书。
      这在我的读书史上是从未有过的现象。
      这书,我曾读过,知道生命中的很多事情是可以放弃的,也最好能够放弃。
      so what?
      为什么它还要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地在我面前出现?
      
      也许,我以前所谓的懂,并不是真的明白。
      
      直到今天,我才有刹那间的领悟。
  •     LS,看完本书就不掉泪了,呵呵
  •     长篇累牍的废话,冗长。论字字铿锵的重要性。简单的案例成堆的罗列给人凑字数的廉价感。
  •       “必要的丧失”,这个书名让人想起,人生之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循环“舍得”,人们常说“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得,有得才能会有舍”,人生一张单程的车票,在拥有和丧失的双轨上驰骋。
      
      《必要的丧失》这本书也是认识人生的一面镜子,这本书按照人生的不同阶段分为了四大板块,“最初的分离:脱离母体”、“成长的代价:内心冲突”、“情感的挣扎:爱与哀伤”“中年的疑惑:韶华已逝”在若干心理案例和文学形象分析的支持下,作者娓娓而谈,以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阐释着似乎普遍的人生。
      
      但对于我来说,这样的叙述尚未有足够的力量让我承认书中的人生面貌是一种普遍的人生样貌。
      
      的确弗洛伊德的理论是二十世纪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学理论,他让全世界的人认识到了本能,认识到了潜意识的存在,认识到了力比多的力量。但这种理论是否是最为全面的人生阐释?人生是否真的是弗洛伊德理论的面貌?每个人是否都具有“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这些问题,恐怕都不能完全地进行肯定的回答。曾有学者指出,弗洛伊德在理论建立过程中,过于依赖有利于自己理论展开的病人经历,这使得该理论的普遍性受到质疑。这一点,在这本书以弗洛伊德理论为基础上的著作,也有所体现。
      
      本书的作者,展开叙述过程的两大依据,一是心理案例,二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经历。对于前者,我们知道心理医生和自己的病人之间有一种保密协议,那么即便是在同行之间的交流时,或著述案例时,必然要对原始的案例情节进行一些改动,如果是转述,则期间的变化更会有些扭曲;对于后者我们知道文学作品在反应人生上,大多要使用一些夸张或变形的手法来塑造人物,所以在普遍性上虽然能够反应一些人的浓缩性,但是否会因为“过度化的效果”而产生另一种遮蔽人生呢?总之,基于两种可能存在扭曲和过度化渲染的材料上的分析,是十分令人怀疑其阐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的。
      
      不过,总的说来,这本书中所叙述的案例和故事,还是有其文化上的价值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文化范围内,家庭的孤立性的存在状态,人伦范畴规范的不完整性,而在这种孤立和不完整下产生人际关系,也是了解西方文化的一个侧面。
      
      最后说一句,这本作者的文笔还是非常不错的。
  •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会经常碰到丧失这两个字,并被要求不得不接受丧失的事实。其实没有谁是愿意接受丧失这个事实的,即使此时的丧失并不能够给自己造成什么无可挽回的伤害或损失,但是尽管如此,能偶欣然接受的人还是少之又少。
      
      自私者说没有必要的丧失,只有必要的获得。睿智者则说必要的丧失是最好的获得。我们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自私者,但是有谁是那个名副其实的睿智者呢?《必要的丧失(25周年纪念版)》是一部提出了关于成长的各种思考,并引导阅读者在不断的思考中有所得悟的心灵读本。
      
      书中详细罗列了为了成长我们必须要放弃的方方面面,其中不仅包括与所爱之人的逝去,还有“因各种原因造成的丧失,如离开、被离弃、改变、放弃、谋求发展,还包括我们有意无意的浪漫、梦想的破灭和期望的落空,追求自由、权力和安全感的幻想成为泡影,以及那个一度被认为是无坚不摧、青春永驻、永生不死的年轻自我的丧失…….”这林林总总的丧失,本身即是生活的一部分,“它们普遍存在、无法避免、不可阻挡,它们必不可少,”因为这些失去、离别和放弃会使我们不断地从昨天过度到今天,从稚嫩过度到成熟,换句话讲,没有昨天的不断逝去,我们就不可能拥有今天以及不断到来的给人无限憧憬的明天。没有丧失也便没有成长。
      
      《必要的丧失(25周年纪念版)》从人类的诞生——胎儿顺利脱离母体开始,到伴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始终存在的内心冲突,到成年人世界中爱与哀伤并存的情感挣扎以及在太多的中年疑虑之后接受所有甜美的却不完美的人类联系……等贯穿一个人生命履历中各个方面的精神分析,提出了丧失的普遍性原理,并为完美研究丧失与成长中的关系提供了有效的支持,最主要的是他为阅读者认识丧失和究竟以何种心态面对那些丧失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极具的说服力的建议。
      
      必要的丧失是最好的获得。既然丧失是不可避免的,那么选择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丧失则是我们所必须要思考的。而帮助我们通过思考做出判断也是《必要的丧失(25周年纪念版)》这本书的根本价值。
      
  •     有失去才有得到
  •     我们交出珍贵的东西来换得成长。
  •     看过后,对于尚未经历的丧失,能有些心理准备。摘录心理学研究的段落比较多,有时候觉得不知所云。
  •     自分をになれ。
  •     以散文性叙事为形,以精神分析为体,以人的出生入死为线,探讨了丧失、放弃、分离的事实、意义和对策。基于人本主义的精神分析有利于理解自身,不过社会、文化的影响所涉较浅——东西方文化对于loss有着不同的哲学思考,其差异难以用个人成长来解释。大概,人的一生就像是雕塑的过程,逐渐去掉多余的部分形成自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最先看到这个书名,以为是本小说,借来看了才发现是本心理学的读物~但还是受益匪浅~
  •     爱、幻想、依赖,和不可能实现的期望,这些使我们所有人为了成长所必须放弃的
  •     这就是生命吧
  •        在我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从旧书堆里翻出这本书,开启了探索本我的新道路。
       我曾今探索过90后的孤独——以自己作为解剖对象。《必》告诉我的是,我们的在很久以前受过伤害,这种伤害决定了将来的生活方式。正如书中所说:“这种损害虽然是永久的,但不致命。”我们的成长过程不断的丧失,不断的受伤,如果伤得太深,恐怕就会改变面对世界的态度。
       我想,看书是正视内心的过程,极力推荐90后的童鞋看《必要的丧失》。回望过去,我们将可能走向自我完成。
  •     你真是大神,上半年也不过200天的时间,你就读了132本书,你这是在读书呢,还是在看书皮呢?在江苏卫视的一个节目《一站到底》中见过一个人,不到30岁,说自己已经读过两万本书,你和他差不多了,真是大神,不过是神棍。
  •       
      
      哲学家威廉•詹姆斯和文学家亨利•詹姆斯兄弟举世闻名,而现实生活中他们纠葛不断。威廉对亨利极细腻的写作风格冷嘲热讽,“看在上帝的份上,赶快说吧,快点收笔吧。”亨利反唇相讥,“我一听到你读我的文章就感到惋惜,总是希望你马上住嘴——看起来你天生就不会‘欣赏’它……”威廉还曾经拒绝被选入文学艺术学院,因为他“那肤浅、自负的弟弟已经进入了此学院”。事实上,如此类兄弟或姊妹之间的纷争所在皆是,即使不像詹姆斯兄弟这样戏剧性,也潜隐于当事人的心理深处。其根源在于,每一个人都希望独享父母的爱,而另一个弟弟或妹妹的出现却使自己面临着独享的丧失,不免发生幻梦的破灭,若不能加以相应调适,显然会影响以后的人生之路。其实不仅是独享父母之爱的丧失,其他诸如青春的逝去、爱人的离去、亲人的离世、自我内心的纠葛等,都会渐次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各个阶段,考验着我们的肉身与心灵,息息相关个体的成长。美国心理学家朱迪思•维奥斯特的《必要的丧失》,即探讨着在成长之路上无所逃匿的丧失,“人的成长之路由放弃铺筑而成”,“不管我们多么聪明,都必定面临丧失的结局”,既然如此,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探讨与面对这必要的丧失,显然是明智和富于教益的。
      
      如何成为独立的自我,及成长的烦恼
      
      朱迪思•维奥斯特立论的根基是精神分析学说,她服膺于弗洛伊德的这一观点——“我们的那些充斥着美好希望、恐惧和情感的过去栖身于我们的现在,我们的潜意识拥有巨大的能量,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事件”。以这样的学说为底,人生最初的丧失自然要追溯到生命之初,脱离母体意味着丧失的开始,每一个人都有分离的焦虑:“我要妈妈。”孩童时期妈妈的呵护周到备至,但无时无刻都陪伴在身边是不现实的,从短暂的离开,慢慢过渡到愈来愈长的分别。其间,孩子体尝到失望、苦恼、疏离,在小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浅不一的印痕。多数幸运者,未受伤害,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平复了这些痕迹,自当从来没有发生过;不幸者,遭遇创伤,再也无法愈合,时时被风吹草动撩动隐痛,久远不息。而不论何种情况,我们都明确地知晓,在踏上人世的路途之初,丧失便跟随我们而来了。
      
      童话中的彼得•潘是一个不愿长大的孩子,这个形象出现是人们对丧失产生焦虑与恐惧情绪的意识外化。极少有人能够停止身与心的双重成长,但有意或无意的抗拒却极为普遍,彼得•潘形象之颇受欢迎可以在这里得到解释,其寄予了人们潜藏心底的一种渴盼。而人的成长意味着,属于童话的归童话,属于现实的归现实,我们终归要赢得分离和自我,这是我们生而为人应该做到的,爱和勇气缺一不可。
      
      在成长的过程中,烦恼是如影随形的,爱的分割的烦恼、性别的烦恼、本能的愧疚感、担负责任的压力,总是在各种阶段或无时无刻地侵袭着我们。每个人都是天生的专权者,但他人的存在,将爱从独享的梦想中击碎,冲突从内心至外部无所不在。这种丧失是我们成长的代价,妥帖应对之会使健康的成长早日到来。维奥斯特引用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话语:“姐妹们和兄弟们可以分享其他同时代人分享不了的东西(不管其他时代人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即亲密的、可引起共鸣的家庭历史的细节。”也即是说,丧失的同时伴随着获得,如果能辩证地面对,“我们处理这种爱与恨,恐惧、内疚及放弃的能力将会逐步增强”。
      
      内疚感与责任感是相依相连的,虽然这限制了我们的自由,但却是必要的丧失,因为“是我们为文明的发展而付出的代价的一部分”。俄国托尔斯泰的《复活》中,贵族军官聂赫留多夫有一次上法庭做陪审员,发现被审判的罪犯竟是自己多年前始乱终弃的女孩玛斯洛娃,他的良知被深深触动,忏悔自己的罪孽,从此走上了救赎之路。内疚的产生是因为良知的存在,其给予我们的感觉绝不轻松,谴责面向了自我的内心,对个体构成了极大的约束。我们知道,一个完美无瑕的自我被内疚感轻易地击碎了,我们无法随心所欲,无限制的自由不可能获得,必须重新修补残缺的自己,以平复陷入低谷的心灵。
      
      哲学家布贝尔说:“人,就是能感到内疚并能正视内疚的生灵。”内疚阻止了我们的快乐,唤起了沉重的责任感,我们丧失了“轻”,获得了“重”,得失不成比例,却让我们完成了健全的人格。
      
      不完美的现实与情感的挣扎
      
      在美国电影《革命之路》中,弗兰克、爱波夫妇满怀理想,憧憬着美好的生活,搬到了颇含寓意的“革命”路上的革命山庄,但安逸的中产阶级生活渐渐消蚀着他们的信念,两人的隔阂与分歧愈来愈大,终至酿成了不可收拾的悲剧。没有现实是完美的,也没有现实是糟糕到不可容身与补救的地步;我们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现实的常态,我们要在丧失与弥补之间平衡。维奥斯特说,“现实感能让我们准确地评价我们自己和世界,接受现实意味着我们对这个世界和我们自身的限制和缺陷做出让步。”我们不能对现实退让到底,因为那样将会失去我们的独立性与全部自由;我们也不可将现实拒之门外,因为每一个人本来就生活在现实之中,谈何自外于世界?人是可以自主选择的,他对现实与自我的看法将决定其选择多大的退让,以及中和点放在何处。这是人的伟大之处,也是可悲之处,因其选择的差异有着巨大分歧,造成完全不同的走向,可能意气风发、潜力释放,也可能蝇营狗苟、不知所终。不过不管怎样,这都是人们自己做出的选择,即使不能获得完全的自由,但关系紧要的按钮是由自己揿下的。
      
      人们都会或早或晚地意识到,“生活充其量也只是一个约束的梦,而现实是由不完美的联系构成的”。事实上,参差之美才是世界的常态,任何事物过于完美,必定是值得质疑的;残缺是世界,亦是人性的存在方式。能认识到这一点,或许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求全责备是人的一种本源心态,但生活的残酷极容易就打破玫瑰色的幻梦,将人拉回灰色的地面,面对现实的人生。在这种情形下,幻想的破灭并不是坏事,它使人们有勇气接受人世中必要的丧失。
      
      维奥斯特说,丧失种类繁多——许多事情都蕴含着丧失:我们的下半生、最终的失去、离别、放弃。在残缺的现实面前,这是残酷的,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每个人必要经历。丧失,有之于他人的丧失,有对自我的丧失;前者的哀伤与悲痛自不待言,后者的迷惘苦涩缠绕难解。每个人都在心底深处有着对自己的期望,希冀将这个美丽的环画得更加圆满一些。但造化的弄人处在于绝不顺从人们的意愿,总是要绕上弯曲的小径,把原本的幻影打破,没有人可以获得十成的回馈。常言所谓“青春期的迷失”和“中年危机”均在此列,其实,何止这两个阶段,人生的任何时期何处没有丧失与迷惘?庆幸的是,理智、情感与洞察力伴随着我们,对阴暗面的疏导与克制,对生命活力的唤醒,使我们度过了一个个人生的站点。
      
      “如果我们不经历丧失,就无法深爱所得的一切。如果我们无法放弃、离开,就无法成为分离的人、有责任感的人,无法成为联系着的人和内省的人。”丧失是断奶,是割裂,是分离,痛是显而易见的,但却为每一个人之旅程中不可或缺。丧失使我们从安全的幻想中惊醒,必须选择独自去面对尘世间林林总总的危机,以及璀璨的风光。我们离开了原有的羽翼,从焦虑中获得了证明自己的机会,努力争取独立个体的自助成长,同时映照着外部世界与自我的内心。我们的自由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却惊诧地发现自己拥有了选择的自由,虽然道路坎坷,却可加入更多自我的意志。我们明晓完美表象的虚幻,不完美的世界才是踏踏实实的真相。人世的路途中,丧失纷至沓来,我们从容面对之,因其必要,亦因无论如何,这个世界会永远继续下去。
      
      
      
  •     女作者,不一样的解读
  •     已走过的太少,未经历的太多。为何我还会以青卖老。虽然奢望不经历太多丧失,但是的确是成长成熟完善自己的一部分。
  •     NECESSAR LOSSES yep, sometimes it's just necessary to lose
  •       失去的和得到的《必要的丧失》
      
       我们都关注我们没有得到的东西,同时舍不得失去我们所得到的,可是却最不珍惜这些已经拥有的。奇怪吗?其实这很合理,如果相反,我们不关心我们没有得到的,只满足我们所拥有的,不在乎我们所失去的,那么岂不是更可怕了吗?
      
       生命的过程一方面在得到,一方面在丧失,就好像我们行进在一维的时间之中,你向前走去的同时也就告别了过去,可是我们总是纠结于失去,更甚于得到,同样一件东西,没有得到和得到后失去对我们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没得到也许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得到以后的事情却让我们的痛苦和失望加倍。
      
       人的一生会将我们得到的所有宝贵的东西,都丧失掉,丧失梦想,丧失青春,丧失健康,直到最后丧失了我们的生命为止。所以应该学会应对必要的丧失。
      
       这是一本非常不错的心理学书,可以把心理学分成两种,一种是把人的心理拆分来看,只研究某一部分,某一个领域,而另外一种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的是人生的学问,我喜欢的是后者。可是在书店中一架又一架的心理学中真正以人生为探究目标的书其实很少。像《少有人走的路》那样的心理学书不多。
      
       本书的作者下了很多功夫,在书里面列举了大量的心理学案例,可以说写得很精彩,这么厚的一大本书,我读了很久,但是并不感觉特别难读。书的结构是按照人生的过程来写的,从最初的脱离母体,到成长的代价,到情感的挣扎,然后是中年的疑惑。最后一个阶段,中年的困惑中就包含了老年。可能是为了平衡篇幅就没有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
      
       书很厚,我感觉最精彩的是开头。不过就全书的内容来讲其实和丧失的关系并不是很大,更多的是对人生的各个阶段进行了一次分析和解剖。让我们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去看待我们生命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人生是一门学问,值得我们去认真的思考琢磨,只是我们更想把人生当成一次娱乐,一次游戏,开开心心的就过去了,哪有那么复杂的问题让我们去思考和研究,所以像作者这样理性的人,真的不多见。不过人生那么漫长,上天赋予了我们智慧,又怎么能不去思考这些问题呢。
      
  •     很深刻,谢谢
  •     你是处女座的么?
  •     这本书还没有看过,看上面的评论,好像是得失的问题。万事万物都有一个轮回,有失有得。
  •     好书。
  •     至今还没完全理解……
  •     没有丧失,就没有未来
  •     不曾失,何来得?不曾得,何来失?
  •       不知是翻译问题还是原文如此,此书既像是学术著作又好像抒情散文,找了半天找不到重点,搔了半天搔不到痒处。四大部分二十章看目录井井有条,看内容不知所云。有一度我以为自己在读麦克卢汉,人家是传媒学大师,行文晦涩也拿他没辙,你朱迪丝·维尔斯特一个小老太太,怎么也谙于此道呢?奇怪的是,此书如此难以卒读,居然会有两个我一直比较敬佩的人写书评力推,我看了他们的书评,觉得倒还比原书写得好点。这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啊?真丧尸也!
  •     近期读到的枯燥无趣的书,也许是期待太大的原因。
  •       
      
      在不得不舍之前,人们依然有许多原由舍不得失去。尽管星云大师也曾说,有舍才有得。什么是必要的丧失?就是一些不得不失去的期望。比如,对婚姻的美好期望,对生命的渴求,对儿女的期待等等。
      
      我倒着先从第四章“中年的疑惑,韶华已逝”开始阅读这本书,这一章阐述中年人面对生命中不得已的丧失的哀伤,治愈与态度。哀伤是一个过程,通过内化,将失去的人内化为我们内心世界的一部分,我们才能结束哀伤。这一观点,有助于我们对结束哀伤抱持信心。对于内心困于哀伤之中的人,则具体分析是病态的哀伤还是僵化的哀伤。前者表现为不能放弃或不愿放弃,后者则将死者曾经拥有的每一样东西都保持原样。还有一种回避哀伤,是自欺欺人。借助精神分析学家的观点与真实案例实境的解说,从哀伤入手分析,再到走出哀伤的探讨,完成面对丧失前的第一步,慢慢结束哀伤。
      
      人到中年,其实更多是讲给年老色衰,并为此失去安全感的焦虑的女人的。男女性发展的差异,角色的分工,以及中年不得不面对的曾经回避的问题,于是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接受现状,将分裂的自我修复并慢慢融合。人之将老,仍可以有健康与希望。老人可以回顾一生,而后辈则应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最让人感动的是有人问一个七十岁的女人,为什么这把年纪了,你还寻求治疗?回顾了自己的丧失和希望,她做出了令人难忘的回答,“医生,所有我剩下的就是未来”。愿天下的老人身体健康,也都可以这样积极乐观。
      
      诗人华莱士-斯蒂文森说“死亡是美的化身”。“不知死,焉知生”,我们不得不面对不断的丧失,只能接收和适应,接受一切“甜美的却不完美的人类联系”,适应一切哀伤和变化中的自我。
      
      在第三章“情感的挣扎:爱与哀伤”一章中则深入浅出了解说了现实与理想(理想褪色:生活是受约束的梦)、友情、婚姻、孩子以及家庭五大方面的问题。让人明白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应该做的事,让人更现实、清醒和无奈地放手。或许就像作者所说“作为父母、子女、配偶和朋友,我们都曾怀有一些期待,然而随着我们放弃那些徒劳的期待,我们也学会了对那些不那么完美的联系心怀感激”。
      
      
      回顾全文,作者朱迪思-维奥斯特的行文诚恳,借助心理分析,以理服人;借助真实故事,以情动人;而间或其中的诗文或小说人物的讲解又为整部心理著作添上了温润醒目与慰藉的色彩。倒读的书本,观照人生,可以放下,可以释然,可以有所悟。即便丧失,也心怀希望与感激。----我想这是作者行文最终要告诉我们的话。
  •     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脚得这种神逻辑的书读不下去么?
  •     最终都会找到一种平衡
  •     我也是这样的
  •       中国词语:舍得
      外国丧失心理学家说的《必要丧失》
      是一个意思
      
      了解生,是一个消耗过程
      明白死,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
      
      之后
      人若同意,其实他对于自己的人生是有选择的
      此时,才可以创造很多快乐和繁荣的生活
      
      因为,人明白,已经等不起了
      生命在一点点流逝
      舍弃在持续发生
      丧失在继续
      对于死的焦虑,适应的焦虑
      除了用创造新生来对抗
      否则每一天将过的充满焦虑和没有平静
      
      一根筋思维,能解释大多数人的痛苦
      下面是一些一根筋事实:
      1.生活只可以这样过(大部分人的过法)
      2.就业的顺序必须是挤进头破血流进名牌中学,大学以后以后,再进一个大公司拿一份稳定的薪水(然后大部分人发现,大学读出来,还是没有适应能力,大学读出来,竟然不喜欢自己学的东西,大公司的钱也不足以应付生活)
      3.我必须要在30岁前结婚,生孩子,20s是最佳生育年龄等等。(因为大部分人这样,所以我不愿意去错过最佳生育时间)
      4.此处省区若干字
      总之,一根筋就造成了:住进了写着我名字的房子,睡着合法妻子,照顾着亲生儿子,还是有痛苦。
      
      多数人会说:我莫名烦躁,我空虚,老子心烦
      表达能力好的人可以说得更清楚:孩子是我时间上的牵绊,感情则是情感需求上的牵绊
      
      于是,夜深人静,没有人陪酒陪玩的时候,我们由于很难独自面对真实空虚的内心,会产生一个疑问:到底什么是生活?我要怎么过啊?
      
      《必要的丧失》这本书解释了:生活就是一个复杂的,不断适应新情况的过程。单身的,有被社会歧视的焦虑,结婚有孩的,有为了孩子学区房放弃自己就近公司工作租房的焦虑。出国旅游的,总有一天是要回来面对现实。有职位的感叹,那么多责任,我真想不要这些职位和钱......
      
      那么,你能够扔掉一根筋,用更系统化,更全面的思维方式也应对生活吗?
      
  •     生活中需要你的提点 让我们们有勇气去打破一些常规的事务
  •     好看的理论。
  •     非常精彩的一本書,將他人諱言的‘喪失’講的順理成章,講的溫情脈脈,閱讀的時間中生命的成長被顯化出來,只是一聲輕歎。
  •     通过学习了解并实现生命的意义,处理好生活,让自己和身边的人快乐。 物质和精神上的独立,是学习的结果
    支持。
  •       一个月的时间,只还是粗略的看了一遍,最后倒是突然让我联想到了无间道3里边的台词,“过去就让它过去,明天还要开始”。
      作者一口气写下了贯穿人的一生的losses,带着你经历了一次完整的人生旅程。
      还算连贯通顺,看起来不算累。
  •        丧失,不仅包括我们与所爱者的诀别和分离,而且包括我们意识到和未曾意识到的浪漫梦幻、不能实现的期望、自由权力和安全的幻想之丧失,以及那曾被认为是永不衰朽、坚强有力和长生不老的年轻自我的丧失。 是的,丧失,必要的丧失,不得不的丧失,必须去面对的丧失,终生的丧失。。。。。。它们无所不在、不可避免、不可抗拒。 这些丧失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我们通过丧失、离别和放弃而成长。人的发展之路是由放弃铺筑而成的。 我们终生都通过放弃成长着。我们放弃与他人的一些最紧密的关系;我们放弃自己曾经拥有的部分;在我们的梦幻和亲密关系中,我们必定面对我们我们永远不会拥有的事物和我们永远不会成为的人。 情感的注入让我们易于丧失。有些时候,无论我们如何聪明,如何努力,我们都注定要丧失。 J.维尔斯特在她的《必要的丧失》中认为,理解人生的核心就是理解我们如何对待丧失;我们自身以及我们的生活决定于我们的丧失经验,无论是好还是坏。 按照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我们充斥着希望、恐惧和情感的过去存在于我们的现今,我们的无意识是形成生活中的事件的巨大力量;意识、对所做之事的认识以及自我了解,对扩大我们的选择和希望的范围都大有裨益。 我们对丧失的反应通过种种途径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我们认识这些途径的开始,就是智慧和充满希望的改变的开端。 第一部分 分离的自我 第一章 分离的高昂代价 让我们通过想像回到自己已经不记得的生命的最初时候。 我们被抛出了子宫,一无所有的来临,我们是无助的依赖别人的婴儿。母亲将自己置于世界和我们之间,让我们有所依偎而不会不知所措地焦虑不安。我们绝对需要母亲,甚至她是我们最大的需求。我们可以忍受她所做的任何事情,除了遗弃我们。 然而我们全部被母亲遗弃了。她离开我们去商场、去工作,或者在我们需要她的时候却不在。她要过自己的生活。可是,当我们需要母亲——我们需要母亲!——而她又不在时,我们怎么办? 我们无疑要生存下去,短暂的分离我们肯定经受得住,但随之而来的忧虑却可能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烙印。 在幼年,特别是六岁之前,如果我们有过多的时间离开我们需要并渴求的母亲,我们的感情就会受到伤害,就象被烧上油投入火中那样。 分离焦虑既包括母亲不在时独自面对危险时的恐惧,也包括母亲在时害怕再失去的恐惧。 有人把这种幼年的丧失比作大面积烧伤,那种痛苦另人无法想像,伤口的愈合却艰难缓慢。 一个全职太太,在六岁的儿子去上学、丈夫去工作,房门砰地关上之后,对自己说,“我很孤独,我感到失去了活力,我被遗弃了。我要用多长时间才能使自己平静下来。人们要是不回来,会出什么事呢?” 这个妈妈的婴儿时期被绑在摇篮里,她要是哭的话,到及格小时后妈妈回来的时候,眼泪已经干了。 成年后她温文尔雅、讨人喜欢,很多人觉得她是个欢乐快活的人。但她自己知道她易于消沉。她害怕未知的事物。“我不喜欢冒险,我不喜欢任何新的东西。”她最早的记忆就是焦急地等待将要发生的事。她害怕过多的责任——“我指望总有人照顾我”。 分离导致挫折感和渴望,使孩子们忧伤而狂乱。 想像一下,把一个孩子带离母亲,他会感到无法忍受。尖叫、哭泣、打闹,他会急切地绝望地寻找离开了的母亲。他会抗议,因为他还有希望。但母亲还没有来。。。还没有来,抗议就会转为绝望,转为一种凝聚着不可名状的悲痛的低沉压抑的渴望状态。 当久别的母亲回来时,另人诧异的是,许多儿童——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儿童——很冷漠地问候以前的母亲,仿佛在说:我从未见过这位女士。 疏离——爱的情感的中断——以众多的方式对待丧失:因为一个人离开自己而惩罚他。疏离是戴着面具的愤怒。强烈狂暴的愤恨是对被遗弃的主要反应之一。 疏离是一种护身术,用来解脱所有爱和恨的苦闷。它可以是几小时、几天,甚至一生。 分离使心灵冻结,而不会更加深情。 幼年时的严重分离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感情的创伤,因为它们破坏了人与人的基本的联系——教导我们如何爱的母子纽带。 没有这种早期爱恋的滋润,我们无法成为完整的人——我们将发现做人实在是件难事。 抛开关于对母亲依恋的原因分析,人们通常认为,大多数婴儿到6-8个月的时候已经养成了对母亲的特殊依恋。于是,我们生平第一次开始了爱。 无论爱是否与对人类的基本需求相联系,它都产生了一种对失去被爱者(乃至丧失的威胁)的极端敏感的脆弱性。如果这种可靠的早期依恋对人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那么破坏这种极为关键的纽带,即分离的代价必定十分高昂。 在稳定、充满关怀的关系范围内,多数正常的分离不一定会带给我们心灵的伤痕。无疑,工作了的母亲同孩子能建立一种互爱互信的人际联系。 但是,当分离危及早期依附时,建立信心、信任以及建立“(在生活中)我们要(并且应当)通过他人满足需求”的信念就非常之难了。 如果我们的初次联系不可靠、或遭到割裂或损伤,我们就会把这个经验以及我们对此的反应转移到我们对自己的孩子、朋友、情侣以至商业伙伴的期待上。 我们觉得会遭到遗弃,便缠着爱人说:别离开我。失去你我就失去了一切。没有你我会死。 我们会觉得遭到背叛:你看,我早就知道不能信任你。 我们觉得会遭到拒绝,便提出非常过分的要求,大大超出进程以至让别人无法达到。 我们觉得别人会使我们失望,变确认别人迟早会使我们失望。 因为害怕分离,我们变产生了所谓不安和疯狂的依恋。我们经常招致我们害怕的事物。 通过难分难解的依赖和疯狂的需求,我们赶走了我们所爱的人,因为害怕分离,我们便在忘掉了自己的历史的情况下,反复把我们回忆不出但又潜在的过去请假于新的布景、新的演员和新的表演。 如果“记忆”意味着我们能想起妈妈离开、自己孤独地呆在摇篮里的场景,那么没有人会认为我们清醒地记得幼年丧失的经历。我们只记得我们一定感到过孤独、无能为力和有所需求。 四十年后,当六岁的儿子和丈夫离开当一扇门砰地关上了,一个女人被原始恐惧的浪潮淹没。这种不安就是她对丧失的“记忆”。 当丧失迫在眉睫或被认为是变幻无常的时候,丧失便会造成不安。不安的核心是希望。 但当丧失永久化的时候,不安(抗议)就让位给消沉(绝望)。 于是,我们不仅感到孤独和悲伤,而且感到自己负有责任(我把她赶跑了)、无助(我没法让她回来)、自己不可爱(有什么东西使我不值得别人爱了)以及绝望(那么我将永远如此了)。 研究表明,幼年的丧失使我们对以后遇到的丧失很敏感。所以,我们在中年对家庭成员的死亡、离婚以及失业的反映可能是极度的消沉,正如无助、绝望、愤怒的孩子们一样。 不安是痛苦的。消沉是痛苦的。也许避免遗言丧失更为安全。当我们实在无力自治一个人的离开,我们就会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免受分离之苦。 情感离异就是这类防护措施致意。如果我们不挂念的话,就不会失去我们关心的人。 如果一个孩子想妈妈,而妈妈一而再、再而三地离开,这孩子就会懂得爱和需求的伤害太大了,在他以后对人的关系中,他可能会少要求给于,几乎不注入任何事情,从而成为离异者。岩石感觉不到痛苦,岛屿永不哭嚎。 对丧失的另一个防护措施是一种不由自主的对他人需要的关心。 我们以帮助痛苦的人们代替自己受苦。通过慈善行动,我们不仅减轻了我们过去的那种无助的感觉,而且与得到我们良好关照的人的认同。 第三个防护措施是早熟的自由意志。 我们很小就要求独立。我们很小就明白我们的生存不能依靠任何人的爱和帮助。我们使无助的孩子装扮成自我依靠的承认,仿佛穿上一层脆弱的盔甲。 “我妈妈让我等她,这使我养成了等待和期望的习惯。这习惯使现在的任何时刻都从空无一物变得极有意义。” ——玛格里特 鲁滨逊 小说 《家务管理》 幼年的丧失和过早分离体验,会扭曲我们的期待和反映,也会扭曲我们以后对生活中必要丧失的看法。 但丧失终生存在。 前言
      
  •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说得人直想掉泪
  •     我最喜欢的一篇书评。谢谢秋水的爱与付出。
  •     意外的相遇,难得的好书。
  •       看书讲究缘分,在实体店翻到这本书的时候,就心动过。以至于在闺蜜要我推荐书的时候,立刻迫不及待把它推荐出去。那娃是个行动派,立即买了要读一读。结果,她没读下去,反倒是成全了我。
      
      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像是一次很认真的内省,和内心的自己对话。套用了精神分析的观点,虽然很多内容难免有些偏颇,但是确实是能有所思有所想的过程。从婴儿、少年、青春期、成年、中年、老年,从友情、亲情、爱情,从占有、一体、分离、适应......这是一本很全面而认真的讲述。
      
      故事很多,观点很多,内容也很多,足足让我记了四页的笔记。但多少还是有所感触和收获的,尤其是关于友谊的部分,虽然有些观点说得难免有些绝对或者不可接受,但是当你开始问自己,和自己内心去交流而不是去排斥那个真是的自己的时候,也许,我们可以把丧失的伤害缩减到最小。
      
      想起一句话,觉得很适合里面的一段内容,我们爱,是因为我们感受到爱;我们恨,同样也是,那也是因为爱。
  •       看了这本书,我想到我小时的一个故事。我是沉默的人
      我不记得那时我有多大,总之,很小,在外婆家,爸爸带我和表姐出去散步。有一段路比较难走,爸爸拉了表姐的手,没有拉我的手,因此我很生气,回去的时候,他要拉我的时候,我跑掉了。我不喜欢和别人分享我的东西。
      友情也是,当我认为很重要的朋友忽略我的想法的时候,我即认为我不是那么的重要,我俩的距离也是拉开了。
      我害怕失去,所以也不敢开始一段恋情。
      道理都是懂得,我不愿意面对我可能的失去,所以也就不曾拥有。
  •     最近我正在一个丧失的阶段,我不停告诫自己"捨得",真的好難~
  •     你怎么回事
  •     说的都懂 做起来太难
  •     : B821/2124
  •     清醒的生活是一场不受控制的梦
  •        当我们呱呱坠地,离开原有舒适的环境,来到这个世界,踏上漫漫人生路时,我们要面对很多困难,正如《必要的丧失》讲述,为了成长我们必须要放弃的东西,不仅包括与所爱之人的分离,还包括我们有意无意的浪漫、梦想的破灭和期望的落空,追求自由、权力和安全感的幻想成为泡影,以及那个一度被认为是无坚不摧、青春永驻、永生不死的年轻自我的丧失。这些丧失是生活的一部分,它们必不可少,因为失去、离别、放弃会使我们成熟,没有丧失便没有未来。美国心理治疗专家朱迪思.维奥斯特,在这本书中告诉我们,不完美是我们人生各阶段不得不面对的。世上没有那么多的心想事成,世界不会围绕我们转动,但也不必对人生沮丧,我们要做的是翻开这本书,它会帮你真正地静下心来,让你拥有健康的心态。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从最初的分离起笔,到成长的代价,再到情感的挣扎,最后落笔于中年的疑惑,四部分紧紧相连,融合30多位心理分析专家观点,200多起经典案例,用精神分析带我们走出依赖、偏执、欲念、纠结的心理沼泽。
       书中描写的内容引起了我的兴趣,随着阅读的深入,慢慢被精神分析吸引,简单的梦境可以阐述出不为人知的潜意识,那些尘封的记忆,慢慢浮现,去探寻我们童年经历的一幕幕场景。读到永远抱着对婴儿哺育期的金色幻想,会使人在精神上拒绝成长一句,让我想起了彼得潘,那个永远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的童话人物。
       SHE演唱的《不想长大》,也是彼得潘综合征的表现,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也就是这本书所言,没有丧失,就没有未来,只有面对现实,审视自身,慢慢学习,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蝴蝶终会破茧而出……
      
      
      
  •       不破不立
      评《必要的丧失》
      
      动物界里有名老鹰重生的故事是这么说的:当老鹰活到40岁,它的爪子开始老化,不能够牢牢地抓住猎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能碰到它的胸膛;它的翅膀也会变得十分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它在飞翔的时候十分吃力。在这个时候,它用它的喙不断地击打岩石,直到旧喙完全脱落,然后等候新的喙长出来。之后用新长出的喙把旧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它们再把旧的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等待5个月后长出新的羽毛。这时候,老鹰才能重新开始飞翔,从此可以再过30年的岁月!人非完美无缺,也不是一无是处;人生就像那半杯水一样,一直不会空杯,也不会满杯。在生活中,我们舍弃了一些,也获得了一些;在成长中,我们舍弃了很多,也获得了很多。如果真切看到了人生的本质,我们也许会把丧失看成一种必要了。《必要的丧失》告诉我们:丧失是我们为生活付出的代价,也是我们得以成长和收获的源泉。
      
      如果是这样看待丧失的话,我们可以坦然面对人生的各种“盘剥”了。从呱呱落地,我们丧失了和母亲脐带之间的联系,却换来了身体独立的自我;从我们独立开始生活丧失了父母的庇护,开始了自己独立的生活。我们不停追逐少年时的梦想,甚至不惜一切努力去获得自己的名利,在获得的时候发现已经丧失了儿时的童真,只留下一些甜蜜的回忆。我们为了自己的生活开始舍弃一些东西,却发现自己在生活的积淀中慢慢地丰富起来,成就了以前甚至不敢想象的梦想。某种程度上,我们的现实就是建立在必要的丧失基础上的;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很好:不破不立。
      
      所以,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性的心态去看待丧失,因为面对丧失,我们的反映方式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成长、生活同样面临很多抉择,每次抉择都会丧失很多东西,最终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自己不得不接受的挑战。在苦恼、彷徨、苦闷甚至悲痛中,经常需要面对丧失,以自己的舍弃换取自己人生的新感悟与积淀,不断累积自己的阅历,造就自己生活的喜怒哀乐。哲人说:你就是你想要的那个人。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终究会成为那样的人,但同时,你要舍弃你的原来,还有其他样式的人。舍得之间,彰显智慧。
      2013-1-19
      
      
  •     全书一直在强调: 不要紧,所有人都过得很糟糕,而生活本来就是狗屎。但,请从破裂矛盾中寻找快乐。
  •     一本还算易懂的书,仿佛讲故事似的,但毫无疑问很有一种学术观点。认真看看,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也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看来这本书对秋水老师触动很深
  •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丧失的过程。成熟与否,在于你是否接受不完美,甚至是失败。
  •     衰老和死亡那几章写的不错,前面若干章有凑字数嫌疑。
  •     主要是在讲精神分析的东西,和必要的丧失感觉没有什么关系。
  •     不知道是不是没读懂
  •     我实在不是很喜欢精神分析派凡事都追溯到童年、父母情结和性意识的分析模式,虽然“必要的‘我’的丧失和获得”又的确是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     死亡定义生命,丧失定义成长。这是有温情的作品。
  •     no...
  •       不知道曾在哪里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简短的言语中道尽了人生的沧桑、辛酸与无奈。本书作者朱迪思·维奥斯特想必也听过类似的话,并感悟颇多。而当她将这些感悟用理性的语言加以阐述,便有了这本《必要的丧失》。
      
      作为一本面向大众的通俗心理学读物,本书的篇幅稍显厚重。不过好在叙述相对平易,并无故做高深之卖弄“专业”,反而别有文学情调,因此读来并不吃力。初版距今已有25年,却仍能有新版面世,本身就是读者对其的肯定。仅算内地中文版,之前便已有88版和07版。今次的“25周年纪念版”为重新翻译,一遍读下来,通顺无碍,就是相比三联07版,用词少了点书卷气。不过,翻译风格更多还是个人喜好问题,或许有人觉得此种译法更符合原文的格调也未可知。
      
      在书中,朱迪思以一个心理学家的洞察力,辅以身为女性的细腻,将我们一生中所经历的丧失一一道来。从降生人世起,直到衰朽老去,丧失始终与我们如影随形:呱呱坠地意味着与母体的分离,从此我们失去了与母亲一体的安全感;童年时我们获得了父母予取予求的爱,但随着年龄增长,这样的感觉一去不返;生为一个个人,我们必须承受种种孤独、伤害、误解;我们曾试图找回原始的羁绊,正如“俄狄浦斯”的古老神话所昭示,但最终因为社会与道德而不得不放弃;我们曾想通过“爱”来重新体验一体化,然而终究难免失望;我们曾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永不老去,但无情的岁月终将使这个永远年轻的自我消逝;我们曾有狂热的理想,却最终不得不接受现实的约束;为人父母后,我们对孩子付出无偿的爱,可孩子却最终要离我们而去;死亡夺走我们的至亲与挚爱,面对死神我们只能徒留哀伤;我们自己也将随着岁月而衰落老去,失去以往的健康、青春和活力;直至最后,死亡将夺走我们的生命……
      
      然而,朱迪思列举出这些人生的丧失,并不是为了感叹人生无常,哀伤岁月无情。恰恰相反,讨论丧失,是为了让我们明了,这些丧失是我们成长路上必须付出的代价,是“必要的丧失”。虽然作者在序言中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精神分析学家,但她无疑深受精神分析的影响。在对“必要的丧失”的说明中,她大量引用了弗洛伊德以降的多位精神分析学家的观点,以及许多心理治疗案例,甚至不乏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对于丧失的描写,可谓旁征博引,包罗万象。显现了其对缺失心理的深厚研究功底。当然,这样的写作方式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那就是过多的引用有时候反而让人觉得作者缺乏自己原创的观点。其间得失,只能说见仁见智了。
      
      其实,作者着眼于“丧失”,说到底还是为了道出那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没有失去,也就没有获取。正如古谚所说“有得必有失”,“必要的丧失”之所以必要,因为唯其如此,我们才能成长,才能收获。是啊,和母体分离带来了孤独和焦虑,但也因此赋予了我们独立和自由;成长路上,我们经受性别、人格、家庭、环境种种限制,但也正是这些限制塑造了真实的自我;长大后,我们不再如孩子那般予取予求,为所欲为,却因此懂得了责任的重要;我们失去了无条件的关爱,难免失落,但建立在独立和彼此尊重基础上的爱,岂不更加值得追求;放开孩子的双手令人伤感,但是见证一个新生命的独立与成长,应是无可比拟的成就;年轻时的理想会褪色,但是经得起现实磨砺的,才是真正值得追寻的;亲友的逝去带来伤痛,却也教会我们生命的可贵;永不衰老的年轻自我终将离去,但会带来一个更加睿智、理性、成熟的自我;岁月无情,我们的生命在不断消逝,但是我们可以用生命,去交换比生命更长久的;作为个体,我们终将迎来死亡,但个体的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群体得以延续,生命得以繁衍,世界得以生生不息的必需……
      
      因此,不要再执迷于那些失去的东西,不要再哀伤那些丧失带来的经历。因为,丧失才是铺就成长之路的基石,是为收获播撒而出的种子;因为,如果你不曾失去,那又谈什么拥有?
      
      懂得了这个道理,便读懂了本书。
      
      PS:最后还要提下本书翻译,虽然整体通顺,文笔也不错,不过注释有些少了。如果能对书中出现的那些心理学家生平及文学著作略加评注,想必对于读者来说大有帮助,此为本书一瑕疵。
  •     听不进去 以后重读
  •     感觉有小温暖
  •     最深刻和最本质的人生箴言集。
  •       得失,两个字,可能需要用一生去领悟。古人云:有得必有失。汲汲于名利,车呀,房呀。我们普通人总是太在意自己没有获得的东西。我们总是想要得到,得到。我们过分关注我们的目标——想要得到的东西的时候,却忘了,一些东西正在流逝。而且似乎不可逆转。我们也曾为失去的东西痛苦,甚至悲痛欲绝。睿智的人说:不要太在意你失去了什么,要想想你拥有什么。从心里学的角度来说,也要在意丧失了什么。
      《必要的丧失》封面异常庄重。以散文的笔调,告诉我们人生其实是有一系列的丧失组成的,在我们经意或者不经意之间。细细想来,不由得你不承认,确实如此。从我们一出生,就是一种丧失,脱离的母体;还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很怕妈妈离开,这是一种分离焦虑,我想每个人应该都会留有一点印象吧,比如我,就还记得爸爸妈妈离开后,我醒来嚎啕大哭,虽然这是过去了二三十年。而人到中年之后,对韶华的流逝,女性对青春容貌的不复存在时心有体会的。更可怕的事,进入老年之后,面对着身体状况的普遍下降,考虑如何面对死亡时无法避免的。生命的逝去是最后的丧失吧。
      显然,作者比我们考虑跟周全,除去上面提到的我们很明显能感觉到的丧失之外,还有,比如孩子去上学,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丧失,而对家长来说,同样,孩子独立去上学,也是一种丧失。更重大的变化时,孩子长大成人,成家。这一关对一些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不容易过的一关。
      我觉得本书最精彩的部分是面对生命的逐渐丧失,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部分亲人先后离去,尤其是最亲密的人的离去,会使我们倍感伤痛。当你有过类似的经历的时候,再读到作者的文字,觉得真是读到心坎离去了。那丧失之痛,如在眼前。而当我们自己人到中年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双亲的身体健康,一方面也要考虑一下自己。面对死亡的态度千千万,很多人感到害怕,更多的人担心的身体健康恶化后,所受的罪。有些人特别的坚强,一直同疾病做斗争。也有选择自杀的。我觉得,面对死亡,我并不会过于惋惜,就是害怕死亡前受苦,但求死得快。
      在我们从生到死的过程中,丧失既促进了我们的成长,最后也会带走我们的生命。很多丧失是必然的,要坦然面对。这是《必要的丧失》带给我们心灵的启示。
      
  •       必要的丧失,最终都会给你一个平衡点
      ——我读《必要的丧失》
      文\蠹鱼
      近日读《必要的丧失》,是美国朱迪丝•维奥斯特写的一本心理学。非常厚重大气的一本书。内文针对一系列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丧失组成,再到接受和成长的一个过程,使我们的心灵变得很强大。对于每个人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文字中浏览,你的内心会逐渐平静。在你迷茫、彷徨、沮丧的时候不妨打开它,它会给你一个接受现状的理由,会使你很安静,也很乐于接受现实,使你不至于苦苦挣扎而苦恼不已。有些时候,书籍就是起到一个医者为你疗愈的过程。
      
      内容很真诚,也很恳切。告诉我们:没有丧失,就没有未来。读罢,这是一条由丧失铺就的成长之路。文章作者引经据典用大量的哲学、精神分析学等观点来阐述,还有自己的个人经历,以及大量的经典例子进行突破你内心的障碍,为你疑难解惑。读这样一本书,仿佛看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你会很容易和自己的生活相结合起来,使内心得到宽慰。在普遍意义存在丧失的面前,我们会更加容易取舍,给内心一个平衡点。这样活在当下,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无助干扰使得内心变得凌乱不堪,最终都会被另一种方式转化。无论权力受限,还是潜能得不到发挥,都会宽慰你,使你承认落空,把丧失的如影随形的不堪,都整理出来,教你“断奶”后的平衡,使你“放下心事,际会未来”!
      
      本书分为四大章节来进行分析。先由最初的分离到成长的代价,再由情感的挣扎到中年的困惑。从生到死,这样一个人生过程来一一开解你,使你欣然接受。最初的体验,由分离的焦虑、一体幻想、独立意识、人格分歧和爱的限制组成。告诉我们,由生命的最初阶段的丧失、分离、恐惧、荣耀,这样一个内心因失去而孤独、失落而纠结的情绪,善意传达不必纠结过往,会有多样更好的不同的方式得到改观,再通过创造加以满足。人嘛,总会有一种平衡令你更好拥有生存的本能。
      
      在成长的代价里,主要描述内心冲突。无论是爱的分割,还是危险的欲望,以及性别局限、内疚过度、责任领域等,都一一巨细把内心的冲突写得淋漓尽致。情感挣扎则写爱与哀伤,把褪色的理想、婚姻的幻想,以及角色的分配,详细来阐明。你会看到,这就是人生,这就是人生所需要经历的一切,其中的滋味、取舍,在我们今天看来,这就是如何更好地使自己得到内在的平衡。中年困惑告诉你韶华已逝,使你如何迎接哀伤,迎接生命的衰落,迎接死亡,最后重建!使内心不在苛求完美的一切,也不幻想完美,这是真正调整与接受的一个过程。其实这是一本开启心灵智慧的书籍,为你疗愈,为你打开充满希望的改变之路。
      
      这样的一种获得,谁说丧失不是完美呢?虽然有“断奶”的痛苦,但最终都会给你一个支撑的平衡点。必要的丧失,舍也是一种得,它会使你会更好地前行。
      
      
  •     虽然我之前对自己说再也不读精神分析学的书,但这本书还是给了我惊喜。没有过度地强调弗洛伊德的理论,而是有更多抚慰人心的心灵解决方案。要成为个人遗憾记忆和这个残酷竞争世界的幸存者,我们可以更有信心。
  •     希望初中时就能读过这本书
  •     我关心你治愈没…
  •     nice book
  •     女性作家比较亲切,大量引用诗和别人的叙述。生活之不完美因为丧失之必要。每章最后对如何来正面弥补这种丧失描述不多。
  •     “如果,当我离开,而我的文字还在,能够继续给一些人以启迪,这也是一桩善事,至于名字是否被记住,这个真的不重要。”这也是我想毕生追求的目标。
  •     写的很好,喜欢看你的书评
  •     楼主读书速度略叼
  •     需要再看一遍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