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阅世六十年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国史 > 读史阅世六十年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2-6
ISBN:9787101085419
作者:何炳棣
页数:500页

作者简介

《读史阅世六十年》是何炳棣先生的回忆录,其中附有私人信札和学术评估密件,详述过去六十多年“读史阅世”的心得体会,反映出早期前辈留学海外的青年知识分子探求学问、开拓思想、融合中西文化的学思历程,也是近现代教育史、学术史辉煌的一页,实有传世意义。本书简体字版原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现因何炳棣先生全部著作即将由中华书局出版,此书亦由中华书局出版。推出精装纪念版。

书籍目录

序言/1
上篇 国内之部
第一章 家世与父教/3
专忆1 何家的两根砥柱/12
附录 家族与社会流动论要/23
第二章 天津私立第一小学/30
专忆2 少年时代的朱英诞/33
第三章 南开中学/37
专忆3 爱国纪录的创造者/48
第四章 一年插曲:山东大学/50
第五章 清华大学(上)/55
1.考试与入学/55
2.“发现”自己,磨炼意志/57
3.培养自修习惯/61
4.30年代的清华历史系/65
第六章 清华大学(中)/72
学运史料的几点考证/72
第七章 清华大学(下)/88
“天堂”与“精神”/88
专忆4 雷海宗先师/102
第八章 两年傍徨:光华与燕京/119
第九章 西南联大(上)/125
1.留美初试失败/125
2.“尽人事”/128
3.再“尽人事”/129
4.否不单临/132
5.东山再起/133
附录1 留学考试的英文水平/137
附录2 第四届中英庚款英文试题/141
第十章 西南联大(下)/144
1.建校史略/144
2.联大社群/146
3.学风(上):人文社科/148
4.学风(下):理工/150
5.个人生活漫忆/154
第十一章 师友丛忆/161
1.郑天挺/161
2.钱端升/165
3.陈体强/168
4.张奚若附:罗应荣/172
5.潘光旦/174
6.闻一多/176
7.孙毓棠/178
8.丁则良/181
9.冯友兰/184
下篇 海外之部
第十二章 纽约和哥大(上)/193
1.选校补忆/193
2.旅途观感/196
3.令人留恋的纽约生活/197
第十三章 纽约和哥大(下)/208
1.岁月蹉跎的焦虑/208
2.导师的选择/209
3.课程忆要/212
4.两次口试/216
5.准备话别/232
附录 美国入文社科博士生外语考试制度述要/235
第十四章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上)/237
1.西迁温古华/237
2.博士论文计划受创/240
3.哥大论文的完成/242
4.论文出版的受挫/247
第十五章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中)/253
1.国史研撰的序幕/253
2.埋首国会、哥大、哈燕图书馆/258
3.决心踏进汉学以外的世界/262
第十六章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下)/279
1.哈佛与明清人口史论/279
2.哥大与《明清社会史论》/285
3.学习“随遇而安”的人生哲学/290
4.极不寻常的邀聘与考验/296
专忆5 胡适/305
第十七章 芝加哥大学(上)/314
1.芝加哥创校及其特色/315
2.学校领导对中史教研的重视/319
3.国际规模的中国研讨会/329
第十八章 芝加哥大学(中)/342
1.课程的设计/342
2.研撰(上):一再出人明清的门槛/344
3.研撰(下):探索中国文化的起源/357
第十九章 芝加哥大学(下)/365
1.《东方的摇篮》引起的波折/365
2.新中国的号召/378
3.衰象:东亚教研的暗斗/380
4.师生关系/383
附录 中国文化的土生起源:三十年后的自我检讨/395
第二十章 老骥伏枥:先秦思想攻坚/415
1.重建与中央研究院的关系/415
2.画龙必须点睛/420
3.华夏文化中的宗法基因/426
4.儒家宗法模式的宇宙本体论/434
5.攻坚与翻案:有关《孙子》《老子》的三篇考证/441
卷后语/459
人名索引/467

编辑推荐

《读史阅世六十年》作者何炳棣先生堪为文科诺贝尔奖级的学者。是一部内容详尽的个人成功史,书中传递了艰忍自强的奋斗精神和永不停息的学术追求。作者凭借惊人的记忆力,复原三四十年代清华和西南联大的人情故事,还原大师诞生的现场。    《读史阅世六十年》是何炳棣先生的自传,他把自己一生求学和治学的经历“原原本本、坦诚无忌、不亢不卑地忆述出来”,既是他个人“读史阅世”的学思历程,也是一个大时代的缩影,丰富翔实,启人深思,堪为现代学人自传的杰作。

前言

十几年前接读杨振宁先生的《读书教学四十年》之后,我不由自主地就立下筹撰一部《读史阅世六十年》的心愿。时光流逝,转瞬间自童稚初听《左传》故事至今已大大超过原估的六十年了。只有从考取清华第六届留美公费(1943秋考,1944春夏之交发榜)起算,此书写撰的完成与出版在年代上才符合整整一个花甲。有鉴于六十这个数目,无论在西方文化发源地两河流域,还是在远古不断扩大的华夏文化圈内,都涵有非常丰富的意蕴,我决计保留原拟的书名,不去计较年代上的出入了。    本书主旨是把本人一生,在国内、在海外,每一阶段的学思历程都原原本本、坦诚无忌、不亢不卑地忆述出来,而且还不时作些严肃的自我检讨。我相信,唯有如此作法,此书才可望成为学术史及教育史等方面具有参考价值的著作。    由于近十余年主要研究对象是先秦思想中若干困惑学人两千多年、之久的难题,本书的写作不得不时断时续,所以书中各章的形式和组织未能一律。为了多向读者提供第一性的“史料”,有些篇章在正文之后另加“专忆”或“附录”,甚至“专忆”之后再加“附录”。例如第一章“家世与父教”正文之后,就是既有“专忆”又有“附录”。“专忆1:何家的两根砥柱”用意在叙述并分析我们金华何氏一家(族)四房之中,即使是事业上最成功者,对族人真能提携资助的能力还是有一定限度的。紧接着再以此“专忆”用在“附录”里作为一个第一性的实例,以加强检讨近十余年来西方研究传统中国社会、家族和科举制度的主要学人对家族功能过分的夸大、对科举制度促进社会血液循环功能过分负面看法的错误。作为一部学术回忆,本书决不躲避学术上的重要争论。    本书“上篇”其余的“专忆”虽然是应邀早已撰就的短篇,但其中“应酬”的成分微乎其微,都是补充本人早期学思历程中不同阶段的有用史料。清华及西南联大时期不少位师友,神貌言笑仍历历如新,其中凡一言足以启我终身深思、一行足为后世法、故事轶闻至今仍清新隽永者,不拘长短,都一一罗致在“上篇”之末的“师友丛忆”章。雷海宗先师对我治史胸襟影响深而且巨,所以在“上篇”享有最长的“专忆”。    这部学术回忆“上篇”国内之部与“下篇”海外之部,内容及写法颇有不同。主要是因为“上篇”代表个人学思历程中的“承受”(receptive)阶段,而“下篇”代表“学成”之后对史学知识的“奉献”(contributive)时期。由于中国大陆教育政策和制度革命性的改变,“上篇”回忆和评估的重点——20世纪三四十年代清华及联大兼容并包、自由思辨的学风,留学考试专科及英文写作要求的水准等等——目的都在探索提供“标准”,以备华语世界今后发展通识教育的参考。    年代上“下篇”涵盖过去半个多世纪。开头两章详述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工作的每个阶段,特别注重博士最后科目(英国史、西欧史)口试中长达两小时的问答。这是因为这种一向被公认是博士候选人最“难”的一关,不仅最足反映知识承受的深广度,而且是胡适以降几代人文社科留学生从未谈及的要目。其余诸篇章性质大致相同,都在陈述教学、选校、攻治中国史上一系列重要课题的经过与成果。但“下篇”决不是传统式的学术编年;相反地,我之所以穿插不少有关不同校风、校际竞争、个人专业内外的学术交游和论辩等等,正是为了避免学术编年的单调和枯燥。    如果本书对历史社科内外的广大读者都能具有一定的可读性的话,我将引为衰年尚未辍学的岁月里最大的报偿和欣悦。    对本书的写撰与完成有所贡献的是以下几位学人友好:加州大学尔湾(Irvine)分校图书馆东方部主任汪燮博士,十年如一日,几乎无时不在为我穷搜广借所需参考资料。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何汉威博士,自1993年初识即不断鼓励我从事治史经验的写作,一再供给有用史料,并备极用心地校核全部书稿中个别史实、人事、年代等细节。杨振宁先生不但核正了我对联大回忆中涉及的人名、街名等,还认为我对清华和联大数理教研的综合评估并不显示人文学者的外行。本书筹撰初期,与劳贞一院士和汪荣祖教授多次电谈治古史新思路时,曾获得他们积极的反应和鼓励。南开大学领导世界史教研的王敦书教授曾供给近年纪念雷海宗先师的文册和雷师《西洋文化史纲要》等遗著。同校郑克晟教授,除寄赠乃父毅生(天挺)先生纪念文集之外,还特别为我复印郑先生六十年前评阅第六届清华留美公费明清史考卷的日记一这是弥足珍贵的一手史料。在筹撰第十九章附录“中国文化的土生起源:三十年后的自我检讨”的过程中,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石兴邦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邵望平教授,不但屡度和我通信讨论,并且不时惠赠近年有些重要的考古论文集和海外很难及时获得的专门报告,有如鄂尔多斯博物馆的《朱开沟》——以动物为母题,富有浓郁“亚欧草原”气息的青铜器群的发源地。对以上诸位旧雨新知,我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香港商务印书馆总经理陈万雄博士对本书写撰和出版殷切的关怀,张倩仪女士对书稿内容及其他建议,黎彩玉女士始终耐心的编辑工作,都是我应该在此一并申谢的。    何炳棣    2003年11月10日于南加州寓所

内容概要

何炳棣,浙江金华人,1917年生于天津,1934年就读北京清华大学历史系,从蒋廷黻、刘崇铉、雷海宗、陈寅恪及冯友兰等名教授学习。1938年大学毕业,旋前往大后方云南,任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助教及教员。1944年考取第六届庚款留美公费,并于次年赴美,入哥伦比亚大学,专攻英国史及西欧史,1952年以十九、二十世纪之交英国的土地问题、土地改革运动及土地政策为题获博士学位。何炳棣获得博士学位前,已于1948年前往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任教;1963年转往美国芝加哥大学,1965年更荣任同校汤普逊(James Wesffall Thompson)历史讲座教授;1966年获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75—76年被公推为美国亚洲研究学会会长,乃该学会的首位亚裔会长,也是迄今唯一的华人会长;1979年获选为美国艺文及科学院院士;1997年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高级研究员。由于其学术贡献厥伟,他还被香港中文大学(1975)、劳伦斯(Lawrence)大学(1978)及丹尼森(Dennison)大学(1988)赠予荣誉法学及人文科学博士的学位。1987年何炳棣教授退休,嗣往加州大学鄂宛(Irvine)分校,任历史社科杰出访问教授,1990年第二次退休。

章节摘录

第四章  一年插曲:山东大学    我在1932年冬因学潮被南开中学开除,跳了一班提前混了个中学文凭,于1933年夏考入山东大学,1933年秋入学,1934年夏转学清华大学。在山大仅仅读了一年,可是这一年使我终身难忘。    在山大我主修化学,抵校后才知道化学系可能是当时全校最坚强的一系。系主任汤腾汉先生是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并经德国国家考试取得优等药物化学师执照。30年代德国的化学无疑是全世界最领先的。汤先生非常诚恳,不时到一年级定性分析实验室亲切“视察”,回答实验上较难的问题。记得最后几周学习如何化验矿石。从磨粉、溶解以至如何分析无法溶解的渣子,工序和难度都超过清华的大一定性分析。普通化学由傅鹰教授主授。傅是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理论物理造诣很深,尤精胶体化学。他的课要比清华张子高先生所教的普通化学高明得多。幸而那时有高班学长指教私下加读美国大二化学教本,才能在傅先生班上取得高分。傅先生一看就是聪明绝顶的人,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使一般学生不易和他接近。事实上他很幽默,喜欢和同学们谈科学水准和掌故。    除了化学之外,我在山大相当多的时间用在英文上,那时外语系主任是梁实秋先生。他决定将一年级新生(工学院的除外)先做一甄别笔试,然后分组上课。笔试第一名是主修化学的张孝侯,他得力于留美回国的哥哥的多年家中教导。张口语和写作都好,免修大学英文。我考第二名,不免修,分到甲组,教授是泰勒女士(Miss Lillian Taylor)。最不可解的是她明明是美国人,但三番五次地警告我们决不可学一般美国人的发音,尤其不准读出“滚转的R”(所谓的rolling r),一定要学牛津人的“a”。她英文发音和语调是比“皇家英文”都更“英”。多年以后才知道她在20年代是美国故意反抗礼教的“女叛徒”之一,这就说明何以她在20年代卜居北平,和清华哲学系教授金岳霖同居生女而不婚。    真幸运,这一年我有充分机会学习地道的英文口语,改进英文写作。记得全班刚刚读完爱尔兰当代第一作家James Joyce的Eveline这短篇小说之后,她出了作文题目,叫我们写一篇中国的Eveline。原著中这女孩大概十八九岁,住在首都都柏林,母已丧,父亲是不时发酒疯的工人。她结识了一个跑远洋的水手,两人已有默契,迟早结婚。这次水手回来,坚持两人乘船私奔成婚卜居澳洲。事实上,他已把她说服了,因为无论如何海外两夫妻小家庭的生活一定会比她目前的生活好得多。可是,直到就要开船了,她仍是半麻痹似的凝望窗外,始终不忍摒弃衰病潦倒的父亲;最后船和汽笛之声都在沉沉暮霭之中消逝了,她才被熟悉的手风琴奏出的凄凉的爱尔兰民歌惊“醒”过来。作文时我只需把都柏林换成胶州湾,把Eveline换成一个高密海滨的村姑,其余几乎可以照抄,只是完全用自己的词句。一星期后,泰女士在班上大声地叫着说,怎么全班都把题目作错了,全作成社会伦理的评论了,只有Mr.Ho写出一篇真正的短篇小说,背景是胶州湾,情调却又有点像Joyce。    总之,山大这一年,仅就英文训练和进步而言,已是一生难忘的一年了。    大一国文是游国恩教授主讲,他是江西人,国语很好,学问渊博,讲解深刻动听。可惜我那时精力都放在化学和英文里。由于对游先生印象很深,我离开山大之后一直注意他的行踪。知道他不久转到武汉,最后转到北大。在美国迟迟地才知道游先生与1946年被杀害的闻一多先生原来是两位《楚辞》的世界权威,我小小年纪在山大时虽然有眼,但还不能体会出这位老师是座“泰山”。难怪牛津大学郝克斯(David Hawkes)教授英语的《楚辞》名满天下,因为郝是牛津古典文学(希腊、拉丁)杰出的学生,1948—1951年被选派到北大跟游先生长期研读《楚辞》的。30年代山大中文系还有出名的古文学家丁山教授,国学方面相当有名的张煦教授和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的萧涤非教授,萧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专家。此外,赵太侔校长和前校长杨振声先生都是蜚声文艺界颇负时望的。总之,30年代山大的中文系是有声有色的。可惜我在山大的一年,闻一多先生已去清华,抗战期间我和他同在昆明昆华中学兼课,成为邻居,偶尔从谈话中发现他对青岛和山大具有美好的印象。    那时的物理系,也极有朝气。系主任王恒守非常能干,以个人的热诚吸住了杰出的王淦昌教授,并抢到由美刚刚回国的任之恭教授。王淦昌是清华大学毕业后赴柏林大学深造获博士的。五六十年代知道他曾任苏联都布纳核子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并是祖国成功试验原子弹及氢气弹的少数领导人之一。在我的脑海里,他的成功也是山大的光荣。任先生未回国前数年,已经是哈佛大学物理和无线电的专任讲师,那时华人在世界第一流大学任教之后才回国的实在罕见。任先生常和傅鹰先生打网球,我们在旁观看闲谈,无不钦羡,引为山大之荣。    由于年少识浅,那时对其他学系缺乏了解,只知道学校既设在青岛,山大海洋生物方面在国内领先,此外相信其他学系都具有相当水平。短短一年之中的总印象是:山大是自然环境极为优美、已具基础、规规矩矩、认真教研、正在发展、前途不可限量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我之所以一年之后即转清华重读一年级,完全是为了长期准备投考中美或中英庚款考试的便利。亲老家衰更增强了我力求尽速争取出国深造机会的决心。    30年代前半的青岛和山大生活值得回忆之处甚多。青岛真堪称人间画境,当一个十六足岁的我,在9月初暖而不威的阳光之下,首次远望海天一色,近看海湾和楼房圈住的海面晶莹得像是一块块的超级蓝宝石,波浪掀起片片闪烁的金叶的时候,内心真是想为这景色长啸讴歌。尚未走到栈桥,阵阵清新而又微腥的气味早已沁人心脾。那些常绿和阔叶树丛中呈现出的黄泥墙、红瓦顶的西式楼房群,配合着蔚蓝的天、宝蓝的海,形状和色彩的和谐,真应是法国印象派画家们描绘的理想对象!1985年夏重访青岛,海天依旧,大部建筑都已陈旧了不少,原来楼丛中出现了一些解放后所建灰暗的大砖楼,正如北京北海五龙亭外大而无当的灰楼群一样,部分地、无可补救地破坏了原有色调的和谐。    30年代山大膳食的物美价廉,至今令人艳羡。我包了教职员的伙食,好像是每月八元,每日三餐,午晚两餐比一般饭桌多一个大菜。肉类充足,常有海鲜对虾。早晨可以另自出去吃豆浆、烧饼、油条。胶州的大白菜和大葱是驰名全国的。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饭后无法去阅览室看报,因为那里照例是蒜味熏天。    男生宿舍是八人一大间,同屋有廷荣懋(改名廷懋,内蒙政军首长之一)、郭学钧(改名郭林军,80年代初任北京图书馆副馆长)。同班有王广义(改名王路宾,80年代初任北京大学第一副校长)、袁乃康(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副院长,已荣休)。女同学中郑柏林最诚恳、最用功,难怪她自新加坡回国后成为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英文版《中国建设》中曾刊过专文介绍赞扬她的教研成果。其余有成就的校友还不少,不能一一列举。1981年10月我回国参加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国际学术讨论会,武汉宴会坐在湖北省省长韩宁夫的右手边,才发现他是1935年秋入学的山大校友。郭学钧在京面告:七七事变以前,凡是山西到山大“留学”的,每人每年都得到阎锡山二百元的支助。根据这一重要史实,再参照以上我所做的欠系统的、主观的、但绝非无据的杂忆和评述,不难想见解放前山大在全国高级学府中应占的地位。    1933—1934年我在山大的一年,是我一生英文进步很猛的一年,是我身高达到极限的第一年,是广义教育行万里路的第一年;由于青岛大自然的号召,又是我一生“美育”开始的一年。    P50-53

图书封面


 读史阅世六十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书读完了,一个突出的感觉是作者内心怀有巨大的恐惧,他害怕被遗忘,他害怕寂寞,所以他通篇都在不厌其烦的自我表扬,拉来中外各路知名学人为自己垫背,也许他写过不错的论文,基本功也还扎实,但是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完全不能正视自己的内心——他只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什么什么。不要说令名永垂,现在如果不是搞那些偏辟而狭隘的研究,谁会有兴趣知道他呢?作者晚年仍不知疲倦地大搞翻案文章,其实追求的已经不是真知,而是热闹,那种害怕被人遗忘的感觉洋溢在字里行间……历史学家做到这份儿上,只有被人鄙视而已了。想与二司马比肩更是妄想,属于历史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人类找到了新的自欺之道——科学。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只有寂寞可以消遣,别无其他,选择这条荆棘路,是光荣的,也是绝望的,更是孤寂的……
  •     书的作者很自恋也很傲娇,这是不可置疑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各种自我认同。虽然有些时候不喜欢人家自恋,但当别人有资本自恋的时候,就只能是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了。作者确实很厉害,即使他有自夸的成分,但也不能否认他的成果,他治学的态度,他一步一步慢慢打基础,积累的坚韧毅力。从他在讲自己家事的过程中写到自己怎么帮助家人,跟谁又拉了关系等,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有话爱直说的人。作为读者从中得到的便是干什么都要好好打基础,在一行里能够做出成就,永远离不开踏实的态度与坚韧的努力。另,自己不努力,不可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也不可能会伴随着许多的机会。与本书作者的自恋与傲娇相对应的是其在书中偶次提到的余英时,何认为余自视甚高,但看《余英时访谈录》的时候,发现余是一个很谦逊的人,在谈话中便能看出余对他人的尊敬与认可。当然,心里是不是这样想的另当别论。所以,我想,虽然何有自恋和傲娇的资本,他的自恋与傲娇也并未影响我对他的敬仰,但我想,若能稍稍谦逊一些,我就会更加喜欢。
  •         1、个人的自传了解个人生平有重要意义,对于了解传主所生存的时代也有重要意义。何炳棣的《读史阅世六十年》可以帮助读者了解20世纪20—40年代辉煌的中国教育史,可以了解南开中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学校的运作和发展。特别是还能了解当时一个普通学生对时局的认识,这其中和当今官方历史中的表述很不一样。当然,自传往往免不了会宣扬自己的成功之处,同时为自己的缺点、失败辩护。历史学家本是研究历史的,以自己的经历作为客观对象来研究,企事业并不容易。何炳棣说自己要“把本人一生,在国内、在海外,每一阶段的学思历程都原原本本、坦诚无忌、不亢不卑地忆述出来”,看起来很好,但是也很难摆脱人性的傲慢和偏见。    2、虽然没有看过何炳棣的其他著作,但是他能以总平均分78.5分高居清华第六届留美公费生考试全体22科之首,是至2003年前仍是唯一当选过美国亚洲学会会长的华裔学者,自然非同凡人。不过,从何炳棣自述从求学到留学到最后在西方学界打出一片天地的过程中,他对师友、同学、同行、名人前辈对他学习成绩的表扬、专业著述的肯定都一一列出,以至于权属充满了真阳的内容,读者已经很难分辨自视甚高和过度自恋。不过何炳棣似乎也无意追求“德艺双馨”,感觉很享受自己的孤高。他说,“我想人性一般是这样的:越被人家看得起,自己也越有自尊心,也就越来越想做得更好。”这与很多中国学者或作家稍有名声或爆得大名即在鲜花和掌声中迷失而不思进取倒是形成鲜明对比,也许这正是老何的厉害之处。    3、中国式学者是看不懂也玩不了政治的,即便是像何炳棣这样学贯中西的历史学家,何炳棣在书中承认自己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对国内新气象只看到表面,未能探索新气象底层真正的动机。同样愿意忘掉的是70年代和80年代初所撰有关中国资源和经济前景的一系列文章。”一旦情感超过了理智,加上来之非学术界的表扬和优待,连何炳棣也难免丧失判断力,这是受过传统士人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的普遍弱点。    4、何炳棣在谈到李约瑟时说,“李氏毕生系统地宣扬中国文化深令国人感佩,但我50年代既有此感觉:唯有像李氏这样渊博、对西方科学之优越具有极深了解之人,在研究其他文化时才能具有十足的安全感,唯有具有十足安全感的人,才能对其他文化一般和偶或的长处予以慷慨的赞扬。”虽然我没有出过国,接触的外国人不多,但是从我所了解的情况及我导师两次西游回来所讲,西方人老牌帝国主义内心的优越感依然,如今对中国人礼貌只是客气,并显示自己的文明开化。其实这点不用出国,只要看看老北京人对外地人的态度就能完全理解。何炳棣在书中坦诚自己第一次参加留学考试的失败,承认自己将南宋晚年徐天麟主编的《西汉会要》误认为是北宋初年的王溥,承认他与张光直从学术观点到学术活动中的不睦,以及称赞部分学者,这背后是不是也是有他所说的“具有十足安全感”后的表现呢?    5、何炳棣久受西方人文环境熏陶,对新儒家的批判非常精到。记得大学时有老师对由唐君毅执笔事先征得张君劢、牟宗三、徐复观同意的《中国文化与世界》推崇备至,我找来看后总觉得在当今时代搞这些有恍如隔世之感。何炳棣的批判则直接命中靶心,他首先说明新儒家理论的虚空:任何卓然成“家”的学说都应该经得起严肃的批判而仍能成功地维护其基本立说的有点;任何学说都不应提出只许他人论其“净化”后的优点的特权”。然后指出儒家“为了自身阶级利益”“甘心为专制帝王所利用”的弱点,剖析了儒家理论中宗法基因的残忍和局限性,最后借用朱熹的话说“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说明了新儒家美化传统儒学试图重建礼乐的不切实际。    6、文人相轻是中国人的老毛病。何书中就讲到了陈寅恪对雷海宗的轻视、冯友兰对胡适的轻视,胡适对陈寅恪、马寅初的轻视。何炳棣与张光直的不睦其实也应算是文人相轻吧。    7、何炳棣有的讲述,不究竟是心直口快还是高级黑呢?例如谈到杨联陞时说,“杨联陞兄治史诀窍之一是先以日人著述为‘引得’,不时再加自己穷检遍翻所获的心得,所以在海外汉学界赢得博学无双的声誉”,这到底算是表扬还是揶揄?谈到费正清,说费正清“家中与学生及过客聚餐不过是吃‘热狗’和冷饮,照例要参加者自备或临时出钱”。说起在芝加哥大学经历时,说麦克尼尔两次对他说,认为三位新聘资深同事中自己才是真正完全满意的一位,这让其他两人情何以堪?有人说唐德刚为老师辩护时说“学历史的人当然更要说胡适之不懂现代史学,但是那目空当时的‘我的朋友’何炳棣就硬说胡先生‘不世出’。”何炳棣则说唐德刚误解他的意思,“我对胡先生的景仰之处决不是他的史学,而是他在整个20实际中国的独特历史地位”,面对唐德刚,你何必学郭德纲呢?    8、讲八卦始终是人的本能,何炳棣也不能例外。如他在将到自己在山东大学学习时的外教Lillian Taylor,顺便就讲Taylor在20年代在北平和金岳霖同居并生有一女。一般八卦文章总是大肆宣扬金岳霖如何一生痴恋林徽因,看到这里不禁让人心中大乐。讲到西南联大师友时,就讲孙毓棠的太太姚凤子是名满大西南的话剧明星,孙离开昆明时“曾以凤子托曹‘关照’,而曹竟与凤子发生暧昧”,不经意间就露了现代文学史上伟大戏剧家的另一面。当然,何对自己的隐私还是很善于保护的,对他和夫人邵景洛如何认识、如何恋爱完全不提,只对结婚生子一笔带过,这让喜欢八卦的读者实在有些扫兴。    9、何炳棣同样一笔带过的还有自己1942年回故乡料理父亲遗产以期接济天津母妹一段经历。他只说道:在沦陷区从事“经营”的十五个月(1942年2月底至1943年5月底返抵昆明)是个人生命史上最不堪回首、最失败的篇章。大多数时候,失败的经历比成功更容易塑造人,对研究个人也更有价值。何炳棣略而不叙,不知是有难言之隐还是不堪回首。    10、何炳棣的父亲自学日语研究过遗传学,曾对他说:“你祖父寿至八十三,祖母寿至八十七,隔代遗传很重要,好自为之,你也可能像祖父母那样长寿的。”何炳棣父亲48岁得子,这话中有对儿子的祝福,也含有可能无法看到儿子成功的憾意。何炳棣95岁时在加州寓所半夜起来喝水误入气管,送医治疗感染去世,应了乃父关于高寿的预言,不过因为喝水就这么去世好像还是让人觉得有点感慨。

精彩短评 (总计68条)

  •     读过何炳棣,方知超越余英时。
  •     乡贤著作。书中所述清华大学当年教育之美善,较诸今日不啻天渊,令人感慨。师友丛忆,颇涉学人掌故,亦多可观。
  •     最精彩的是上半部分,可一窥民国精英教育的水准。
  •     看一代大家的成长经历很过瘾,就是有时问题讨论太专业看不懂~!
  •     书的质量很好,内容很不错,适合较为广泛的人群阅读
  •     有学术,有八卦,又有个人及时代的历史记录,读得很欢乐,也深受启发。不过书中还是夹杂了奧、滾、姍、勻这样的字形没统一,强迫症发作时看得好难受。
  •     以学术为业的人应当好好看看!
  •     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关于西南联大的教与学,师与生。何先生治史方法很是钦佩。有一点很受用就是先做具体研究,避免空泛无着的论述,才能广博上有所突破。何先生的专业文章,没有读过。读了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后,才看的这本书。可惜学生时代已不再,早遇上这两本书,自己的学业可能还会更进一步吧。
  •     真性情 真学人
  •     个人 家族史,以小见大 很有价值
  •     一代学人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为学心路,何先生对人对事虽偶有偏激,但那一代学人身上闪光的东西非常值得今日后进学习,严重推荐!
  •     治史者扎实的写作方式,耐看,不过气度略逊
  •     本是专业老师推荐的书目老师要求写读书笔记的。。。于是。。就买了。看了一部分之后受益匪浅作者的成长经历,以及时代背景很鼓舞人心。
  •     才读一半,真的是本自己写的回忆录。远离学历史的,他们什么都记得。。。。读完了
  •     一读起来简直停不下来,一代顶级学人的真诚而充满学术价值的自述,跟着作者的叙述,从他的青年时代一步一步到后来的成名成大家,仿佛自己也一步一步成长一般。想到作者年轻求学时何其刻苦,不由得激励自己:能做的还有太多。
  •     何老真真是极其有趣又博学的人啊。。这本书一方面可以看作一篇近代学术史以及美帝各校学术风格以及博士培养的回顾,除此之外,可见的是何老的生活情趣,这一点可见于他在书中极其热爱介绍各地的“美食”,同时,本书岁数可见他对自己学术生涯的“自傲”,还有他对自己学术上“敌人”的调侃,以上种种都能反映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的性情。
  •     可帮助了解学术生活历程
  •     读了之后觉得各个阶层都会有天赋高的人,教育和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读经典确实会让人的底子变不一样。人跟人的巨大区别,基因只占一部分而已。
  •     推荐,和许倬云先生的书对照读
  •     很好看的传记
  •     何先生在书中有很多关于吃的描述,尤其是对一些小吃的记载,让人很亲切,原来这样的大学者也是如此的接地气~但是有一点,先生对于自己在考古学方面的成绩有点自夸了,尤其是对张光直的不屑,单凭一本书要想秒杀张光直有点说不过去,让崇拜张光直的我看后很不舒服。
  •     一般般。用处不太大,可以对研究近代学术提供一些帮助
  •     二读。中华书局精装本做得很漂亮,内容还是一堆猛料加何炳棣不断嘶喊"我牛逼我牛逼我就是牛逼!!"
  •     一个聪明、努力、目标明确的人。以治史的求真写个人治学史,有治史方法也有大师八卦(陈寅恪冯友兰胡适麦克尼尔等),都真实可信。所有说他自恋,个人觉得只是求真,成绩和赞誉皆有证据,难道非得谦虚地掩盖不成?他也说过自己虚荣,连竞争对手生病不能参加考试是自己的机会这种话都直写出来,说明确实坦诚。
  •     挡我学习者死、出回忆录黑人报仇神马的不觉得很带感么,想这样首先要成为白羊男&我觉得何炳棣曾经也是有参与政治和改变中国的热情,但是当右派无法在一群狂热的左派中安身立命的时候那种无助还是比较绝望的,当年的清华学生会同届小伙伴的那些事欲语还休&都是“我最牛逼你们都是傻逼”的态度,我更喜欢钱钟书
  •     那一个时代的人的求学治学经历与感受,个人的,也是时代的。遗憾的是,那个时代虽然相隔不远,但今天的人,已经读不懂他们了。文化断代,有使无知故。更有甚者点评里望文生义,深文周纳般的指指点点,缺乏半点敬畏,真是莫名其妙。
  •     明白了什么是“学术中人”
  •     纪念历史,不错
  •     何老目的明确,行动果断。
  •     真性情。增广见闻,十分有益。
  •     读罢此书,将何炳棣这个未曾听闻过名字的学者变成了与我隔空对话的校友、导师与长者。全书分“国内”与“海外”上下两部,为读者展现一个有anchor的学者样貌与成长历程,逾半世纪前的人事,读来依旧清新隽永。详情可参书评拙作。
  •     书好,送货也快。。。。。。
  •     一个牛逼而装逼的史学家(大不敬,自掌嘴若干)
  •     前辈学人人生,治学历程,又侧面描述我们过去的百年历史。
  •     真所谓才华横溢
  •     人大了,清议的热情也就减退了,一是顾虑的人多了,二是顾虑的事多了,三是习惯成了自然,欲说还休,自扮深沉。而互联网大了,所获得的资讯也就少了,想想自己多久都只去那几个地方就知道了,思维固化了,所知“专业化”了,在几次自顾自说的论战后,道德假High。或许出于以上的考虑,现在买书也趋向于两极化,一是专业越来越深,二是杂书越来越广,但真正细看的也为数不多。   最近翻完的也就两本,一是《城记》,一是《读史阅世六十年》。前者讲的是一个人和一个城市,梁思成之于北京,而后者讲的是一个人和一个专业,何炳棣之于历史学。   王军当年关于此书以及由此带出关于城市的想法在读库上看过,然而感觉依然还是存在着某种理想主义情结,正如本书一开始所描述关于胡同的巷战,挺者觉得是历史、且有自己的功能发挥,倒者则认为胡同是落后、不适应现代的生活,细数一下,当年论战的人应该还安在,不知看到现在四合院的天价该做何感想?同样的,当年梁思成认为社会主义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土地的国有化更适合发挥土地规划者的主观能动。而梁思成与当年苏联学者所争论的城市规划中要不要分区也是现代城市热议的话题,最浅显的是,当人们每天都要从郊区赶去城市中心,再复回到郊区住所,无疑是增加了成本的。当然,在那个年代任何东西都是与政治、军事挂钩的,大屋顶之争也使得梁思成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王军有一句话倒是说到了点子,梁始终没搞清楚...北京的政治第一性,而历史钩沉,北京的地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预防大战的准备。谈古溯今,现在虽然大战的阴影渐去,但是看看那些宏伟的大裤衩,谁说与政治、与利益无关?   初买《读史阅世六十年》时本以为会是本有意思的书,大家小书娓娓道来,然而真是翻来才发现时又长又琐碎,细枝末节的计较倒真搞不清是出于学术本能还是自身的不安全感,又或者两者皆有。一是对本家各杰出之士的描述,谈完后再点题:两宋以降,族对族人向上流动的功能是绝对不会大到海姆斯未明言、而几乎相信“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程度的,全族能否有新的成功者几乎完全要靠个人的天资、教育、意志和奋斗。二是谈及西南联大的种种经历和清华精神,最后才说,“无极倍数的无限小的总值仍是无限小”这才是对目前主张学术极端部门化的当头棒喝。三是关于当年的学生会以及在芝加哥大学的混战,由于本是孤证,奈何作者非要拿出书信来作证,倒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当然,作为一个历史学家,里面的学术部分还是值得我来高山仰止的,一是关于资产阶级萌芽的论述,二是关于孙子的考证,当年读李零的《兵以诈立》就说了孙子与老子的种种关系,认为孙子是老子的徒弟,是老子在军事上的具化,而何氏则认为,孙子要早于论语、早于老子,至于孙老关系还是一脉相承,不过这回孙子倒成了老子的老子了。 阅读更多 ›
  •     壮阔的人生,不懈的努力 见贤思齐焉,家国平天下
  •     书的内容很好,已经是在买第二本啦!快递也不错,比想象的早到了几天哦!
  •     学人回忆录之典范。毫无夸饰,据实直书,虽乏文采而胜义纷披,所述之民国学风足令后人怀仰,所论之治学甘苦尤堪后学深思。吾读是书而知前三十年之非。
  •     何炳棣果然是历史学大师,所用语言之精妙实在是难以用一言形容,收益匪浅,还在慢慢阅读消化中
  •     回忆录写成这么严谨,令人肃然起敬。可惜对历史一窍不通,何跟张光直吵的那架,到底谁更有道理哇?另外,他和新清史也吵过架,书里完全没有提到哎。
  •     10.14晚上读完
  •     书中的内容,正如杨振宁在封面上的点评一般,不仅仅是一个求学、治学的过程,更是一个实现个人伟大抱负的旅程。
  •     这是何大师的学术回忆录,可作为史学读书的参考。最后一章,何大师对杜维明等大师等新儒学大师们的学术批评,很合理,看得过瘾!
  •     买给伯伯的。他这几天都在读。很好!
  •     说了些自己的经历,很真诚,不过感觉输的后半部分没有前半部分那么好玩了。
  •     自吹自擂。
  •     彪悍的人生
  •     作者叙述自己的为学经历,对于关注中美留学史的人或许有用,也记载了一些老一辈学人的谈话和趣事,都可当资料用。但是没有像评论说的那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美国的学制或对治学有很大帮助。这是一部学有所成者的人生总结,里面不免有些沾沾自喜的口吻,呵呵,不过这个如果是真的也是可以理解的。总之,是一部好书,但是非我所需。
  •     这是一本有分量的书
  •     博士答辩那部分真让我等后学汗颜。
  •     梅花香自苦寒来
  •     何老先生让人敬畏
  •     确实是学霸启示录,学林掌故也十分有趣。刚开学黄老师推荐的必读书,利用国庆回家陆续读完。
  •     比广西师大版的多了人名索引,好。
  •     其实只看完国内部分,海外之部并未看。何老是真学者,书中尽述求学之路,看完感叹自己所挥霍的、早已逝去的青春年华。
  •     隔行如隔山,下篇不甚爱。生性喜八卦,哈哈。人生机缘巧合太多,所以犯不着怨天尤人或羡慕嫉妒,好好读自己的书,做自己的事,其他的交给命运来定夺。越来越像宿命论者了。何先生出身既好,天资亦高,又很勤奋,自述读书求学之路发人深省者甚多。
  •     对历史学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看。
  •     非常喜欢读回忆录,能满足我的八卦欲望。此书干货甚多,不过读来真是能感受到何炳棣先生扑面而来的满满优越感,虽然确实有炫耀的资本。
  •     不及上学记
  •     推荐给做历史研究的同学
  •     不錯的書,也算是史學專業入門書吧,能學到何先生的治史經驗,尤為精彩的是雷海宗回憶一節,一代史學宗師感人至深。建議歷史專業的人購買。
  •     何炳棣先生读史
  •     回忆录加论文,只不过那些学术文章片段我兴趣不大,反倒是民国和留美逸事我读的津津有味,总而言之何炳棣是天才,而且是家境殷实的天才。
  •     很自信的一位学霸
  •     讲真不大喜欢看传记,不过也是从这些传记中看出老一辈史学家如何研究历史。没有很仔细看,仅翻阅。大概自己还是喜欢世界史多一点,书中后部分关于中国史的研究真的拉过,有些惭愧。
  •     为了写篇文章读的这本书,本来打算只读UBC相关的三章。后来读了之后觉得各类掌故甚多,便忍不住读完了全书。不得不感叹何先生还是有才有个性之人,连回忆录也依然保持了犀利的风格。
  •     对我影响颇大的一本书。断断续续把它看完了,其中的许多是我未曾了解到的。文笔有些硬朗,看起来也很棒。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