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共12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国史 > 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共12册)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2
ISBN:9787309048995
作者:陈尚君
页数:4663页

作者简介

《旧五代史新辑会证》(12卷),是二十四史之一的《旧五代史》的最新辑本。《旧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中唯一的辑逸书,现在的通行本是清代乾隆间修《四库全书》时,邵晋涵从《永乐大典》和《册府元龟》等书中辑出,不是原书。这个辑本曾得到梁启超的高度评价,但其工作疏忽而漏辑文献、因政治忌讳而任意篡改原文等问题非常严重。抗战以前,史学大师陈垣就曾提出重新校订此书的设想,近二十年间,海峡两岸也有许多学者作此倡议,但因所涉文献极其浩博繁杂,此项工作始终没有完成。
陈尚君教授从1994年接受复旦大学出版社约稿,历时十一年,方得完成。全书约375万字,内容方面有很大增加和修订,据不完全的统计,共重新辑录纪、传、志53篇,新增列传60篇,删去清人误收者9篇,增补逸文数万字,改动、补订、删除、乙正史文近万处,适当调整了原书的编次,同时附录了该书据以编修的五代实录的遗文达100多万字。本书的学术价值,一是提供了这部正史的相对完整可靠的文本,是清代二十四史定型后的一个新文本,二是对五代时期的纷繁史事作了全面的清理,三是提供了五代实录为主的大量第一手历史文献,揭示了该书编撰时所依据和删除文献的基本面貌,开创了正史注本的一种新范例。

书籍目录

前言凡例引用書目卷一 梁書一  太祖紀一 卷二 梁書二  太祖紀二卷三 梁書三  太祖紀三卷四 梁書四  太祖纪四卷五 梁書五  太祖紀五卷六  梁書六  太祖紀六卷七  梁書七  太祖紀七卷八 梁書八  末帝紀上卷九  梁書九  末帝紀中卷十  梁書十  末帝紀下卷十一 梁書十一  后妃列傳一  文惠王太后  元貞張皇后  張德妃卷十二 梁書十二  宗室列傳二  廣王全昱  廣王友諒  惠王友能  邵王友誨  朗王存  安王友寧  密王友倫  郴王友裕  博王友文  庶人友珪  福王友璋  賀王友雍  建王友徽  康王友孜卷十三 梁書十二  列傳三  朱 瑄  朱 瑾  時 溥  王師範  劉知俊  族子嗣彬  楊崇本  蔣 殷  張萬進卷十四 梁書十四卷十五 梁書十五卷十六 梁書十六卷十七 梁書十七卷十八 梁書十八卷十九 梁書十九卷二十 梁書二十卷二十一 梁書二十一卷二十二 梁書二十二卷二十三 梁書二十三卷二十四 梁書二十四卷二十五 唐書卷二十六 唐書二卷二十七 唐書三卷二十九 唐書五卷三十 唐書六卷三十一 唐書七卷三十二 唐書八卷三十三 唐書九卷三十四 唐書十卷三十五 唐書十一卷三十六 唐書十二卷三十七 唐書十三卷三十八 唐書十四卷三十九 唐書十五卷四十 唐書十六卷四十一 唐書十七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卷四十三 唐書十九卷四十四 唐書二十卷四十五 唐書二十一卷四十六 唐書二十二……纪傅索引

图书封面


 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共12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可以当注本看,民国老金的全书是不肯能的,除非有出土。中华新本出来可以比较下 吹毛瑕疵下 文字版本没对校过,辑书的地方有妄断近检册府 悉想见十国春秋及大典对勘五代史质 因想到几本书目录一、《舊五代史》的成書和编次 二、五代史官制度與五代實錄 三、《舊五代史》改寫五代實錄的具體分析 四、《新五代史》的問世與《舊五代史》的旁落 五、明末以降《舊五代史》原本的蛛絲馬迹 六、清輯本平質 七、中華書局校點本的評價 八、重校重輯說的提出與本書的學術追求 九、關鍵是充分利用《册府元龜》 十、源出五代實錄文獻的存錄 十一、本書輯校若干問題之說明 目 錄 前言 凡例 引用書目 卷一 梁書一 太祖紀一 卷二 梁書二 太祖紀二 卷三 梁書三 太祖紀三 卷四 梁書四 太祖纪四 卷五 梁書五 太祖紀五 卷六梁書六 太祖紀六 卷七梁書七 太祖紀七 卷八 梁書八 末帝紀上 卷九梁書九 末帝紀中 卷十梁書十 末帝紀下 卷十一 梁書十一 后妃列傳一 文惠王太后 元貞張皇后 張德妃 卷十二 梁書十二 宗室列傳二 廣王全昱 廣王友諒 惠王友能 邵王友誨 朗王存 安王友寧 密王友倫 郴王友裕 博王友文 庶人友珪 福王友璋 賀王友雍 建王友徽 康王友孜 卷十三 梁書十二 列傳三 朱 瑄 朱 瑾 時 溥 王師範 劉知俊 族子嗣彬 楊崇本 蔣 殷 張萬進 卷十四 梁書十四 列傳四 羅紹威 趟 犨 子巖 弟昶 翊 王 珂 兄珙 卷十五 梁書十五 列傳五 韓 建 李罕之 馮行襲 孫德昭 趟克裕 張慎思 卷十六 梁書十六 列傳六 葛從周 謝彥章 胡 真 張歸霸 張歸厚 張歸弁 卷十七 梁書十七 列傳七 成 汭 杜 洪 鍾 傳 田 朱延壽 朱 褒 趙匡凝 弟匡明 張 佶 雷 滿 子彥恭 卷十八 梁書十八 列傳八 張文蔚 薛貽矩 張 策 杜 曉 敬 翔 李 振 卷十九 梁書十九 列傳九 氏叔琮 朱友恭 王重師 朱 珍 李思安 鄧季筠 黄文靖 胡规 李讜 李重胤 范居實 卷二十 梁書二十 列傅十 谢 瞳 司馬鄴 劉捍 王敬荛 高劭 馬嗣勳 张存敬 寇彦卿 卷二十一 梁書二十一 列傅十一 龐師古 霍 存 符道昭 徐懷玉 郭 言 李唐賓 王虔裕 劉康义 王彥章 賀德倫 卷二十二 梁書二十二 列傳十二 楊師厚 牛存節 王 檀 卷二十三 梁書二十三 列傳十三 劉 鄩 賀 瓖 康懷英 王景仁 卷二十四 梁書二十四 列傳十四 李 珽 裴 迪 韋 震 高 途 盧 曾 孫 張 儁 張 衍 杜荀鶴 羅 隱 仇 殷 段 深 卷二十五 唐書 武皇紀上 卷二十六 唐書二 武皇紀下 卷二十七 唐書三 莊宗纪一 卷二十八 唐書四 莊宗紀二 卷二十九 唐書五 莊宗紀三 卷三十 唐書六 莊宗紀四 卷三十一 唐書七 莊宗紀五 卷三十二 唐書八 莊宗紀六 卷三十三 唐書九 莊宗纪七 卷三十四 唐書十 莊宗紀八 卷三十五 唐書十一 明宗紀一 卷三十六 唐書十二 明宗紀二 卷三十七 唐書十三 明宗紀三 卷三十八 唐書十四 明宗紀四 卷三十九 唐書十五 明宗紀五 卷四十 唐書十六 明宗紀六 卷四十一 唐書十七 明宗紀七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八 卷四十三 唐書十九 明宗紀九 卷四十四 唐書二十 明宗紀十 卷四十五 唐書二十一 閔帝纪 卷四十六 唐書二十二 末帝紀上 卷四十七 唐書二十三 末帝紀中 卷四十八 唐書二十四 末帝紀下 卷四十九 唐書二十五 后妃列傳一 貞簡曹太后 劉太妃 魏國夫人陳氏 神閔劉皇后 韓淑妃 伊德妃 昭懿夏皇后 和武曹皇后 宣憲魏皇后 王淑妃 孔皇后 劉皇后 卷五十 唐書二十六 宗室列傳二 克 讓 克 修 子嗣弼 嗣 肱 克 恭 克 寧 卷五十一 唐書二十七 宗室列傳三 永王存霸 邕王存美 薛王存禮 申王存渥 睦王存 通王存確 雅王存紀 魏王繼岌 弟繼潼等 從 璟 秦王從榮 從 璨 許王從益 重 吉 雍王重美 卷五十二 唐書二十八 列傳四 李嗣昭 子繼韜 繼 儔 裴 約 李嗣本 李嗣恩 卷五十三 唐書二十九 列傳五 李存信 李存孝 李存進 子漢韶 李存璋 李存賢 卷五十四 唐書三十 列傳六 王 鎔 子昭誨 王處直 子 都 郁 李繼陶 卷五十五 唐書三十一 列傳七 康君立 薛志勤 史建瑭 李承嗣 史 儼 蓋 寓 伊 廣 李承勳 史敬鎔 卷五十六 唐書三十二 列傳八 周德威 符存審 子彥超 卷五十七 唐書三十三 列傳九 郭崇韜 卷五十八 唐書三十四 列傳十 趟光逢 趙光胤 鄭 珏 李 琪 蕭 頃 孔 循 崔 恊 卷五十九 唐書三十五 列傳十一 丁 會 閻 寶 符 習 烏 震 王 瓚 袁象先 張 溫 李紹文 卷六十 唐書三十六 列傳十二 李襲吉 馬 郁 王 缄 盧汝弼 李敬義 李德休 蘇 循 子 楷 卷六十一 唐書三十七 列傳十三 安金全 猶子審通 安元信 安重霸 劉 訓 張敬詢 劉彦琮 袁建豐 西方鄴 張遵誨 孫 璋 卷六十二 唐書三十八 列傳十四 孟方立 從弟遷 張文禮 董 璋 卷六十三 唐書三十九 列傳十五 張全義 朱友謙 卷六十四 唐書四十 列傳十六 霍彦威 王晏球 戴思遠 朱漢賓 孔 勍 劉 玘 周知裕 卷六十五 唐書四十一 列傳十七 李建及 石君立 高行珪 張廷裕 王思同 索自通 卷六十六 唐書四十二 列傳十八 安重誨 朱弘昭 馮 赟 朱洪實 康義誠 藥彦稠 宋令詢 卷六十七 唐書四十三 列傳十九 豆盧革 韋 說 盧 程 李 愚 任 園 趙 鳳 卷六十八 唐書四十四 列傳二十 薛廷珪 劉 岳 封舜卿 從子翹 寶夢徵 李保殷 歸 藹 孔 邈 張文寶 陳 乂 劉 贊 何 瓚 許光義 崔 沂 卷六十九 唐書四十五 列傳二十一 張 憲 王正言 胡 裝 崔貽孫 孟 鵠 孫 岳 張延朗 劉延皓 劉延朗 劉仲殷 卷七十 唐書四十六 列傳二十二 元行欽 夏魯奇 姚 洪 李 嚴 李仁矩 康思立 張敬達 卷七十一 唐書四十七 列傳二十三 司空頲 曹廷隱 蕭希甫 藥縱之 賈 馥 馬 缟 羅 貫 張 格 許 寂 誠 惠 周玄豹 淳于晏 聶延祚 韋 寂 卷七十二 唐書四十八 列傳二十四 張承業 張居翰 馬紹宏 孟漢瓊 卷七十三 唐書四十九 列傳二十五 毛 璋 聶 嶼 石知訥 陶 玘 溫 韜 段 凝 孔 謙 李 鄴 卷七十四 唐書五十 列傳二十六 康延孝 朱守殷 楊 立 寶廷琬 張虔釗 楊彦温 卷七十五 晉書一 高祖紀一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二 卷七十七 晉書三 高祖紀三 卷七十八 晉書四 高祖紀四 卷七十九 晉書五 高祖紀五 卷八十 晉書六 高祖紀六 卷八十一 晉書七 少帝紀一 卷八十二 晉書八 少帝紀二 卷八十三 晉書九 少帝紀三 卷八十四 晉書十 少帝紀四 卷八十五 晉書十一 少帝紀五 卷八十六 晉書十二 后妃列傳一 高祖皇后李氏 太妃安氏 少帝皇后張氏 皇后馮氏 卷八十七 晉書十三 宗室列傳二 廣王敬威 弟赟 宋王敬儒 福王德 通王殷 韓王暉 虢王重英 楚王重信 壽王重乂 郯王重胤 夔王重進 陳王重杲 重 睿 延 煦 廷 寶 卷八十八 晉書十四 列傳三 景延廣 李彦韜 張希崇 王廷胤 史匡翰 梁漢顒 楊思權 尹 暉 李從璋 子重俊 李從温 張萬進 卷八十九 晉書十五 列傳四 桑維翰 趙 瑩 劉 昫 馮 玉 殷 鵬 卷九十 晉書十六 列傳五 趙在禮 馬全節 張 筠 弟 華温琪 安崇阮 楊彦詢 李承約 陸思鐸 安元信 張 朗 李德琉 田 武 李承福 相里金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六 房知温 王建立 康 福 安彦威 李 周 張從訓 李繼忠 李 頃 周光輔 符彦饒 羅周敬 鄭 琮 卷九十二 晉書十八 列傳七 姚 顗 吕 琦 梁文矩 史 圭 裴 嗥 吳承範 盧 導 鄭韜光 王 權 韓 恽 李 懌 崔居儉 李 象 卷九十三 晉書十九 列傳八 盧 質 李專美 盧 詹 崔 棁 薛 融 曹國珍 張仁愿 趙 熙 李 遐 尹玉羽 張 彭 鄭雲叟 卷九十四 晉書二十 列傳九 萇從簡 潘 環 方 何 建 張廷蘊 郭廷魯 郭金海 劉處讓 李 瓊 高漢筠 孫彦韜 王傳拯 祕 瓊 街審 趙彦之 李彦珣 卷九十五 晉書二十一 列傳十 皇甫遇 王 清 梁漢璋 弟漠瑭 白奉進 盧順密 周 瓖 沈 斌 吳 巒 翟 璋 程福赟 郭 璘 卷九十六 晉書二十二 列傳十一 孔崇弼 陳保極 王 瑜 鄭 阮 劉遂清 房 孟承誨 劉繼勳 鄭受益 程 遜 李 郁 何 澤 王 贽 馬重績 石 昂 陳 玄 卷九十七 晉書二十三 列傳十二 范延光 張從賓 張延播 張繼祚 胡 饒 婁繼英 楊光遠 子承勳 盧文進 李金全 卷九十八 晉書二十四 列傳十三 安重榮 安從進 王令謙 潘知麟 張彦澤 趙德鈞 子延壽 蕭 翰 劉 晞 崔廷勳 張 礪 卷九十九 漠書一 高祖紀上 卷一百 漢書二 高祖紀下 卷一百一 漠書三 隱帝紀上 卷一百二 漢書四 隱帝紀 卷一百三 漢書五 隱帝紀下 卷一百四 漢書六 后妃列傳一 李皇后 卷一百五 漠書七 宗室列傳二 魏王承訓 陳王承勳 蔡王信 湘陰公赟 卷一百六 漢書八 列傳三 王 周 劉審交 武漢球 張 瓘 李 殷 劉在明 馬 萬 李彦從 郭 謹 皇甫立 白再榮 王 松 韓 祚 王 玫 李 昭 張 鵬 卷一百七 漢書九 列傳四 史弘肇 楊 邠 王 章 李洪建 弟 業 閻晉卿 聶文進 後 贊 郭允明 劉 銖 卷一百八 漢書十 列傳五 李 崧 蘇逢吉 李 龍 敏 劉 鼎 張 允 盧 撰 劉景巖 熊 皦 任延皓 卷一百九 漢書十一 列傳六 杜重威 李守貞 趙思綰 王景崇 卷一百十 周書一 太祖紀一 卷一百十一 周書二 太祖紀二 卷一百十二 周書三 太祖紀三 卷一百十三 周書四 太祖紀四 卷一百十四 周書五 世宗紀一 卷一百十五 周書六 世宗紀二 卷一百十六 周書七 世宗紀三 卷一百十七 周書八 世宗紀四 卷一百十八 周書九 世宗紀五 卷一百十九 周書十 世宗紀六 卷一百二十 周書十一 恭帝紀 卷一百二十一 周書十二 后妃列傳一 聖穆柴皇后 楊淑妃 張貴妃 董德妃 貞惠劉皇后 宣懿符皇后 卷一百二十二 周書十三 宗室列傳二 剡王侗 杞王信 越王宗誼 曹王宗讓 紀王熙謹 蕲王熙誨 卷一百二十三 周書十四 列傳三 高行周 安審琦 安審暉 安審信 李從敏 鄭仁誨 張彦成 安叔千 宋彦筠 卷一百二十四 周書十五 列傳四 王 殷 何福進 劉 詞 王 進 史彦超 史 懿 王令温 周 密 李懷忠 白文珂 白廷遇 唐景思 卷一百二十五 周書十六 列傳五 趙 暉 王守恩 孔知濬 王繼弘 馮 暉 高允權 折從阮 王 饒 孫方諫 卷一百二十六 周書十七 列傳六 馮 道 卷一百二十七 周書十八 列傳七 盧文紀 馬胤孫 和 凝 景 範 蘇禹珪 卷一百二十八 周書十九 列傳八 王 朴 楊凝式 薛仁謙 蕭 愿 盧 損 王仁裕 裴 羽 段希堯 司徒詡 邊 蔚 王 敏 徐台符 符令謙 王 著 許仲宣 卷一百二十九 周書二十 列傳九 常 思 翟光鄴 曹 英 李彦頡 李 暉 李建崇 王重胤 孫漢英 許 遷 趙 鳳 齊藏珍 葉仁魯 馬 鐸 王 環 劉遂凝 劉遂雍 申師厚 張彦超 張 穎 劉仁贍 卷一百三十 周書二十一 列傳十 王 峻 慕容彦超 閻弘魯 崔周度 卷一百三十一 周書二十二 列傳十一 劉 噑 張 沆 張可復 于德辰 王 廷 申文炳 扈 載 劉 衮 李 詳 賈 緯 趙延义 沈 遘 李知損 孫 晟 皇甫暉 卷一百三十二 承襲列傳一 錢 鏐 子元瓘 元瓘子佐 俶 馬 殷 子希聲 希範 希廣 希萼 希崇 楊昭恽 劉 言 高季興 子從誨 從誨子保融 保 勗 梁 震 王保義 卷一百三十三 承襲列傳一 李茂貞 子 從 從 昶 從弟茂勳 李仁福 子彝超 彝 興 韓 遜 子 洙 高萬興 子允韜 卷一百三十四 僭偽列傳一 楊行密 子渥 渭 溥 李 昇 子 景 宋齊丘 王審知 子延鈞 延鉤子昶 審知子延羲 延 政 卷一百三十五 僭偽列傳二 王 建 子 衍 孟知祥 子 昶 卷一百三十六 僭偽列傳三 劉守光 劉 陟 子 玢 晟 晟子鋹 劉 崇 子承鈎 卷一百三十七 契丹 卷一百三十八 奚 吐 渾 韃 靼 党 項 突 厥 吐 蕃 回 鵑 于 闐 高 麗 渤海靺鞨 新 羅 黑水靺鞨 南詔蠻 蠻 昆明夷部落 占城國 卷一百三十九 志一 天文 卷一百四十 志二 曆 卷一百四十一 志三 五行 卷一百四十二 志四 禮上 卷一百四十三 志五 禮下 卷一百四十四 志六 樂上 卷一百四十五 志七 樂下 卷一百四十六 志八 食貨 卷一百四十七 志九 刑法 卷一百四十八 志十 選舉 卷一百四十九 志十一 職官 卷一百五十 志十二 地理 附錄 一、不知歸屬佚文 二、相關文獻彙輯 修《五代史》詔(宋太祖) 《澠水燕談錄》(宋王闢之) 《郡齋讀書志》(宋晁公武) 《直齋書錄解題》(宋陳振孫) 《玉海》(元王應麟) 《五代史闕文》序(宋王禹偁) 進《舊五代史》表(清永瑢) 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舊五代史》提要(清紀昀) 御製題《舊五代史》八韻(清高宗) 《舊五代史》编定凡例 請照殿版各史例刊刻《舊五代史》奏章(清紀昀) 《舊五代史》鈔本題跋(清彭元瑞) 孔荭谷校薛居正《五代史》跋(章钰) 孔荭谷校薛居正《五代史》跋(鄧邦述) 影庫本《舊五代史》跋(熊羅宿) 影印内鈔《舊五代史》緣起(熊羅宿) 嘉業堂刊本《舊五代史》跋(劉承幹) 百衲本《舊五代史》跋(張元濟) 《校史隨筆. 舊五代史》(張元濟) 中華書局校點本出版說明(節錄) 三、清輯本以《索倫國語解》 重譯契丹等族專名對照表 紀傳索引
  •     4-17-8.27讀是書竟。前數冊有若干誤字,如“云”誤“雲”,密集于403-408頁,引書中凡動詞“云”皆作“雲”,此非編輯不用功,恐輯錄时简体输入(或引網絡版簡體复制粘贴)再word转繁体。陳尚君本人恐不至如此,疑屬學生苦力偷懒所致,然陳亦难逃校对粗疏之失。書中引《冊府元龜》及《五代會要》補帝紀,雖偶有考订此二書之繋年疏误,而失考者居多,《元龜》紀一事,往往兩見,文字全同而時間互異;或《元龜》與《會要》時間互異,此必有一誤。編者因循未改,兩入于帝紀對應時間下,且不注明重出之處,頗費翻檢。余于全書中尋得數十條,勘定約十數條。雖然,此書實用性大優於舊五代史。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要出新,不研究,通读而已。
  •     如果研究五代史,此书不可或缺。
  •     感谢+敬佩
  •     其实第一次知道此书是在大四即将毕业之时,通过老师介绍的,时过境迁,自己现在看五代史时,知道做历史需要细细研读史料
  •     旧五代史本来就是辑佚出来的,这一套复旦大学的版本很不错,碰巧又要写论文,买下来好好看吧。
  •     印刷質量不錯,紙張也很好,是2005年出版的書,在現在看來價格已經不算高,值得購買
  •     很不错,比新五代史价值大,不过可惜还是有些内容已经见不到了哦
  •     网上说这套书不错,等到了我准备上几张图,供大家参考。书到了,印刷字迹清晰,就是纸张略薄了点,其他还好。我这套书有点旧,书周围有斑痕,希望只是个别现象。
  •     品相非常满意,服务很周到,送货很及时。
  •     功力不凡
  •     6月23号下了一单,4.9折。24号下午2点半开始,满200减50,取消了那个单,重新下单,还是4.9折,没多久就涨到319.3元。预计7月14号----17号到手。17号上午看,预计8月7号---18号到手。下午再看时,即将发货。17号23点13发货,从江苏昆山发货,20号上午11左右收到。等了好久终于到手。12册书,有个胶袋包的,外面是纸箱。繁体竖排的,4663页,人名索引14页。2005年12月1版1印,印数1---3100册。定价380元,4.9折,满200减50元,最后140.09元到手,这应该是最低价格入手了,不到3.7折。高兴啊,慢慢看吧。
  •     大爱,非常好的书,陈先生的力作。当当送货速度也不错。
  •     做这种书汇集大量材料实在功德无量
  •     如果研究五代史,此书不可或缺。
    《旧五代史新辑会证》(12卷),是二十四史之一的《旧五代史》的最新辑本。《旧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中唯一的辑逸书,现在的通行本是清代乾隆间修《四库全书》时,邵晋涵从《永乐大典》和《册府元龟》等书中辑出,不是原书。这个辑本曾得到梁启超的高度评价,但其工作疏忽而漏辑文献、因政治忌讳而任意篡改原文等问题非常严重。抗战以前,史学大师陈垣就曾提出重新校订此书的设想,近二十年间,海峡两岸也有许多学者作此倡议,但因所涉文献极其浩博繁杂,此项工作始终没有完成。
      陈尚君教授从1994年接受复旦大学出版社约稿,历时十一年,方得完成。全书约375万字,内容方面有很大增加和修订,据不完全的统计,共重新辑录纪、传、志53篇,新增列传60篇,删去清人误收者9篇,增补逸文数万字,改动、补订、删除、乙正史文近万处,适当调整了原书的编次,同时附录了该书据以编修的五代实录的遗文达100多万字。本书的学术价值,一是提供了这部正史的相对完整可靠的文本,是清代二十四史定型后的一个新文本,二是对五代时期的纷繁史事作了全面的清理,三是提供了五代实录为主的大量第一手历史文献,揭示了该书编撰时所依据和删除文献的基本面貌,开创了正史注本的一种新范例。
    印刷质量不錯,纸张也很好,是2005年出版的书,在现在看來价格已经不算高,值得购买和收藏!
  •     想凑齐他所有的著作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