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世界史 > 纳粹德国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9
ISBN:9787544720830
作者:【美国】克劳斯·费舍尔
页数:652页

作者简介

《纳粹德国:一部新的历史》讲述了德意志第三帝国从19世纪晚期的起源到20世纪中期灾难性毁灭的历史,深入讨论了纳粹主义的神奇魔力、纳粹德国体制的实际运作方式,以及与大屠杀相关的诸多难题和德国人的认罪困境,这使得《纳粹德国:一部新的历史》成为研究希特勒及其罪恶帝国的最全面、最权威的著作。

书籍目录

上部
第一章 集权主义的诸种起源
欧洲背景
德国背景
第二章 军事失败和经济崩溃的心理创伤,1919-1923
第二帝国的终结
处于革命骚乱中的德国
魏玛和凡尔赛
政治混乱、暴动和金钱的终结
第三章 阿道夫·希特勒的崛起
希特勒的祖先
童年时代的人格定型
青春期的幻想
无家可归的局外人
希特勒在慕尼黑
战争拯救了希特勒
观念的诞生
小结
第四章 纳粹党的兴起,1919-1923
从红色革命到白色反革命,1918-1919
纳粹党的起源和成长
党的成员、财政和准军事组织
第五章 啤酒屋政变及其后果
1923年11月8日~9日希特勒政变
对希特勒的审判
兰德斯堡和((我的奋斗))
纳粹党的分裂
第六章 政治荒野的年月,1924一1929
魏玛共和国破裂
希特勒重建纳粹党,1924-1929
扬格计划和大萧条的来临
第七章 纳粹党掌权
议会民主的崩溃
纳粹党的崛起和布吕宁的终结
巴本和施莱歇时期
致命的拥抱:保守主义精英选择了希特勒
结论谁支持了希特勒?
下部
第八章 权力的稳固,1933-1934
纳粹党对政府的攻击
一体化的方法和工具
……
第九章 集权主义的种族国家
第十章 纳粹德国的生活
第十一章 通向战争之路
第十一章 闪电战:德国权力的扩张,1939—1941
第十三章 欧洲新纳粹种族主义秩序
第十四章 纳粹德国的战败,1942—1945
结论 德国罪行问题
纳粹德国大事年表

编辑推荐

《纳粹德国:一部新的历史》:一部关于希特勒及其罪恶帝国最全面、最权威的历史,纳粹主义到底具有何种魔力?在纳粹体制下什么东西可以生存?纳粹运动会卷土重来吗?

内容概要

克劳斯·费舍尔,1942年生于德国慕尼黑,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获得文化与知识史学博士学位,目前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州圣玛利亚市阿兰汉考克学院。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一部最好的纳粹德国史,它填补了长期以来的空白,有可能成为今后几代人的基础读本。  ——瓦尔特·拉克尔这是一部杰作,如果我只能选择拥有一部纳粹德国史。那么本书就是我的选择。据我所知,它是研究希特勒德国最全面、最权威的著作。  ——罗伯特·怀特从19世纪晚期的起源到20世纪中期的灾难性毁灭,费舍尔对纳粹德国进行了有条不紊的杰出分析……这是他十年计划的顶点,并且有效利用了许多新的资枓和观点。  ——《图书馆杂志》费舍尔是一位博学的历史学家,他所完成的工作是十分庞大的,是对目前我们所认知的希特勒及其罪恶体制最为清晰全面且极具洞察力的完美综合。  ——《外交事务》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二是以调解的姿态将德国约束在地区性的安全条约当中,从而缓解防御联盟的强硬态度。法国外长向苏联和波兰提出建议,希望维护这一安全安排,但是波兰人坚决拒绝了他的想法,而苏联人见风使舵。1934年,巴尔都在马赛被刺杀,他的计划终止了。他在外交部的继任者皮埃尔.赖伐尔没有成功地建立孤立德国的壁垒。正当希特勒企图突破德国的外交孤立的时候,1934年发生的两个事件使他的政权的性质成为公众的焦点。第一件是6月对罗姆的清洗;第二件是奥地利的纳粹分子在7月没有成功地推翻奥地利政府。尽管对罗姆的清洗是纯粹的国内事务,但是它显示了纳粹党人是冷血杀手,至少很快向世界显示,在没有恰当约束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做出什么事来。更为严重的是,至于外交政策,7月流产的纳粹政变加剧了德国和意大利关系的恶化。1933年,希特勒企图与意大利建立紧密的关系。正如先前所提到的,在饿的奋斗》中,他坚持认为德国在欧洲有两个天然的盟友——意大利和英国。他将墨索里尼视为贴近自己思想的人,视为代表意志和命运的人,他使得德国的民主侏儒得到了羞辱。但是墨索里尼并没有回敬这种恭维。事实上,他对希特勒私下里充满敌意,并且公开地反对元首在外交政策上的计划。这位意大利领袖知道希特勒将曰耳曼血统的人融合到德国当中的意图,这在峨的奋斗》开头的段落里得到了表述,并且在1919年纳粹党的党章中得到体现,这种意图包括生活在南蒂罗尔的奥地利人。

图书封面


 纳粹德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一、我一直有一种印象认为,是德国人民选择了希特勒。然而这种不加区分地谈论“德国人民”,是十分有害的。正如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指出,只有那些不切实际的共和主义幻想家,才会把人民想象成同质体而非不同阶级的集合。实际上,纳粹党没有一次在大选中获得半数选票。(当然,对于当时状况下的德国,投票率令我十分怀疑)仅有的一次是最后一次多党选举下,和胡根贝格的德国国家人民党联合获得了半数议席。但事实上,魏玛共和国后期的政治生态是撕裂的,极端化的。自1929年以来,议会在逐渐失去其作用,特别是从没有背景的巴本内阁以降,内阁逐渐从议会制向总统制转化,更多地通过总统法令而不是议会来行使它的职权。议会所能做的,不过是反映着日渐崩坏的德国社会,充当一个无力的指示剂罢了。所以,对于依靠合法政治途径夺权的纳粹党来说,取得大多数人民“实质上”的支持变得越来越没有必要——只要在声势上取得“形式上”的繁荣就行了。对于希特勒来说,更多地工作需要放在以兴登堡为核心的右翼保守主义集团身上,放在军、工业资本家身上。至于议会,选举,街头政治,只是为了给自己在政治斗争中增加筹码罢了。二、鉴于上述分析,那么参与政治斗争的政治家们都应该被给予非常的重视。首要的便是兴登堡。作为一个犹豫不决的老人,兴登堡的温和保守倾向使得他拒绝给德国一剂猛药,不论是巴本还是施莱歇,当他们企图用紧急状态控制局面时,都被老总统拒绝了。然而,当希特勒被推上总理宝座时,兴登堡再说什么,也为时已晚。三、纳粹党的意识形态是很有趣的。它给自己定位在“人民党”,似乎是为了争取整个德国的选民。“国家社会主义”当然也是一个十分其妙的东西。作为宣传鼓动的天才,希特勒自然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面对左派,则强调其“社会主义”的一面,而面对右派,则强调其“民族主义”的一面。当然总体上说,纳粹党的核心基础还是城市下中产阶级和农民阶级,自然是强调民族主义为多。民族主义极端起来,就有了反犹主义,当然在大资本家面前,这些东西还是要乖乖藏起来的。唯有一件东西是可以堂而皇之地挂在所有人面前,那就是反共和主义和反民主,毕竟魏玛共和国是一个“没有共和主义者的共和国”嘛。但考察它的执政,我们则会发现,希特勒本人并没有什么一贯的施政方针。除了反犹,反民主,以及举国一致的战争体制,希特勒在一般性的事务上总是不加干预,而放手给几个下属相互竞争着完成。而纳粹党在夺取政权之后,希特勒也强调了要从“革命党”过渡到“执政党”,这使得纳粹党并未能颠覆旧德国的文官系统。
  •     摘自《新浪博客》 作者:王 军  希特勒不是通过政变,也不是通过武装暴动取得政权。希特勒是通过当时魏玛共和国正式的政治程序被总统兴登堡认命为德国总理。  希特勒在啤酒馆暴动失败后修正了政治路线:决定通过民主的手段消灭魏玛共和国及其民主制度。也就是说,经由民主取得国家领导权,然后依法消灭宪法和民主。他的这个路线不是秘密的而是多次公然宣布的。社会周知。1930年以后,希特勒及其纳粹党投入极大的精力和财力参加议会选举。成绩似乎不错。  魏玛共和国的政治虽然有了一些现代民主的包装,诸如选举、议会辩论、政党等等,但是其政权更迭基本上还是由政治寡头的秘密策划控制的。所谓的保守派中坚分子集团对德国政治具有举足轻重的控制力。希特勒利用胁迫和诱骗的手段取得了保守派的妥协。保守派也轻信了自己能够对希特勒实施必要的权力约束。1933年希特勒被认命为总理就是这种妥协的结果。1934年,总统兴登堡死去。希特勒取得了集总理和总统于一身的元首地位。  但是不应该简单的说希特勒纳粹暴政是民主的产物。希特勒的掌权似乎是民主选择的结果。实际上,他也仍然是秘密政治和阴谋的产物。当时的魏玛民主存在很大的缺陷。如果说魏玛民主是一种现代民主的话,它充其量也只是一种极不健康的民主体制。因为,政治权力是缺乏有效的法律和制度约束的,而且一些基本的人权不具有绝对的不可侵犯性。因此,政治家可以操纵程序以合法方式废止人民的一些基本人权,可以废止政党多元和其他民主制度。似乎可以说,魏玛共和国只有民主之外表,而没有法治之精神。是一种法治不及各的幼稚民主政体。所以,不应该简单的说希特勒纳粹暴政是民主的产物。这种言论是误导性的。  1929年开始的世界范围的大萧条帮助了希特勒的掌权。希特勒吸引当时德国民众的经济策略带有当时时代的印记:国家介入经济生活,国家开工提供就业岗位,挽救倒悬于水火的群众。许多措施与美国罗斯福总统的新政不谋而合。不知道究竟谁学习了谁,或者真的是英雄所见略同。1933年希特勒上台那年正是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始的年份。  当年看了《拯救大兵瑞恩》,被片头诺曼第登陆的血腥惨烈所震惊。觉得全人类都应该从历史中记取教训联手反对暴政。“必须反对暴政”,这是我当时的信念。但是,暴政并非总是一目了然的。很多时候,暴政隐藏在伟大目标甚至某种标榜为“母爱”或“父爱”的外观之下。赤裸裸的暴政少见了。纳粹历史给我们极大的警示。民主容易成为暴政的借口,尤其是不健康的民主更可能成为暴政得以爆发的制度跳板。“合法的暴政”尤其具有破坏性。
  •     上部第一章 集权主义的诸种起源欧洲背景先规避三种历史学方法论谬误:一是“后发生的某件事必然是先发生的某件事的后果”的分析所引发的谬误;而是无限的原因追溯所产生的危险;三是强加历史进程决定论的解释(目的论与历史事件无关联性的冲突)。(历史学的本质是什么?知兴替?因果论?考据癖?“提出观点并用史料证明”)“本书的观点是:国家社会主义是现代极权主义右翼的变种,是左翼集权主义的对应物。极权主义可以被定义为,通过现代技术专家治理的国家对人类个人和公共行为的完全控制。极权主义必须被理解为一个观念上的类型,而不是一个历史的现实。事实上,德国远没有做到极权主义,但这并没有使对这个词的使用及我们的主要观点——国家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对公民生活的完全控制——失去有效性。没有谁很么概念能够解释现代世界中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但是极权主义这一概念比其他许多概念更好地捕捉到了一些20世纪运动的本质。”“德国和其他一些国家转向极权主义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们没能将传统的体制和现代工业文明的要求整合起来。”“民主的传统存在着两个变种——自由主义和集体主义,前者体现了洛克式清教徒意识的个人主义前提,后者体现了卢梭和雅各宾主义公共强制的观点。自由主义和它的各种变种后来发展成英美思想风格,着重强调代议制政府、自由、平等和人权;同时,集体主义产生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它们要求私有财产的废除、对物品的公共所有权和“真正的”平等。然而,这两个运动都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产物,它们都沾染了世俗的、反宗教的色彩,认为人可以通过经济的富裕和对幸福的追求实现自我。好的生活被视为拥有物品的生活,民主的两个分支只是在可能获得好的生活的具体方式上存在着区别。自由主义的传统偏爱个人主义和自由市场的途径,集体主义的传统则维护资源和所有权的公共组织,把它作为实施公共利益的唯一切实可行的方法。”恐怖统治时期(法语:Terreur),又称雅各宾专政,法国大革命时1793年-1794年间由罗伯斯庇尔领导的雅各宾派统治法国的时期的称呼。在这一段时间内,法国政府为了得到彻底的政权,将嫌疑的反革命者送上断头台,严格限制物价。该时期有数千人被残忍杀害。雅各宾派(激进共和主义派)在1793年的起义中战胜温和共和主义派,夺取了政权。但是,雅各宾派执政也为法国历史作出了一些贡献,比如推广教育,提倡宗教自由,废除法国殖民地的奴隶制等。1794年,热月政变爆发,罗伯斯比尔被斩首,雅各宾专政结束。“然而,民主途径的实施没有抵制住专制君主传统”“在19世纪后半叶,所有的政治运动都受到了三大强有力的潮流的影响,它们是民族主义、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经济要求促生殖民主义,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密不可分,经济扩张又强化了帝国主义,经济与政治的互动关系;19世纪最后二十五年达尔文的生物学在知识学占据的主导地位;张伯伦《论人类种族的不平等》(1853-1854);瓦格纳音乐;启蒙运动后对理性的反叛,新浪漫主义兴起;尼采叔本华弗洛伊德荣格;)雅利安人:在20世纪,纳粹分子改变“雅利安”原来的意义,用这个字眼指“高尚的纯种”,认为金发碧眼最常见的北欧人是最纯种的雅利安人,以德意志人为代表的日耳曼人是雅利安人的典范。但从人种学的角度来看,在尼泊尔及印度属于婆罗门与刹帝利种姓的深肤色的族群也是雅利安人。 纳粹德国曾经打算建立以祖先雅利安族为统治阶级的世界帝国,并以此为纲领对其他民族(如犹太族、斯拉夫族等)屠杀并奴役之。“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部落仇恨返古的大爆发。”极权主义首先是对发生在19世纪晚期飞速发展的工业变化的回应……它用自然的活力同现代工业精细的规则制造出来的堕落的精神状态作斗争……企图通过回到原始状态医治内在的分裂,它指出现代性是对古老真理的颠覆;其次,极权主义代表着20世纪式的传统宗教信仰,在许多方面,它是宗教生活世俗的对应物。第三,极权主义跨越了意识形态的界限。斯大林兴于左,法西斯主义兴于右……左派极权主义是工人阶级的激进化,右派极权主义是中产阶级的激进化。德国背景混合的社会制度:第二帝国,1871-1914:德国历史的主题之一是政治的碎片化(德国的统一迟至1864-1871年之间俾斯麦依靠普鲁士军事力量获胜,而非民主一致的结果,德国军事化传统,高贵权力)。根据达伦道夫的观点,德国既是社会主义的,也是资本主义的。民众的国家化对种族主义的推崇:“最紧密的关系经常孕育出最大的仇恨……人们普遍认为,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这两个民族的心理经常出现趋同和相互渗透的现象”;“德国确实是诗人和哲学家的国度,因为压制性的封建制度使得将创造性的力量纳入政治的渠道变得特别困难……德国人和犹太人在哲学抽象的层面找到了公共的基础”;“魏玛原型”:歌德、席勒、赫尔德等古典大师在19世纪初期创造了一个十分短暂的文明飞地。较大的德国是19世纪末期成型的,它是俾斯麦的普鲁士化的德国,是铁血的土地,而不是诗人和哲学家的国度。反犹政治化:“德国的反犹太主义的方式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方式是相似的,它本质上市一个失落的社会集团怨愤的表达。这些集团忍受了大多数来自经济萧条的痛苦,同时因为他们的困难而攻击俾斯麦或犹太自由主义”;“正如汉娜阿伦特所认为的那样,许多银行家是犹太人,甚至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银行家一般都具有犹太人的特性”;(希特勒的世界种族主义非个人幻想而是有思想基础及科学发现依据的)第二章 军事失败和经济奔溃的心里创伤,1919-1923第二帝国的终结处于革命骚乱中的德国魏玛共和国的悲惨命运一开始就注定,“由于同意不削弱德国军队传统的结构,埃伯特和他的多数派社会党不知不觉地帮助了仇视民主进程的军队机构的存在。在整个魏玛共和国时期,军队经常成为企图毁灭民主共和国的右翼极端分子的聚合点”;拥有事实豁免权的“自由兵团”魏玛和凡尔赛1919-1933年德国屈从两个主要的文件——《凡尔赛和约》和《魏玛宪法》1919年魏玛立宪,“没有一个单一的政党能够获得明确的治理授权,意味着民主程序能够发挥作用的唯一方法是组成联合政府,然而这种权宜的安排带来了产生内部分化的政府的危险……在整个魏玛共和国时期,没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少数派内阁和内部虚弱的大联合一直动摇着稳定的民主政府。最终,当这种有缺陷的民主程序不再起作用的时候,德国的政治家们转向极权主义的解决方法,建立超越议会的集权内阁和依靠行政命令的统治,这就为完全的独裁统治铺平了道路”(民主进程的混乱导致人们的印象:民主制造混乱与腐败)《凡尔赛公约》旨在经济、政治上彻底摧垮德国:莱茵河左岸割让法国,有丰富矿藏的萨尔山谷归法国,泽和走廊划给波兰……(德国经济重建才是对欧洲复兴有利的?)政治混乱、暴动和金钱的终结魏玛共和国面临烂摊子:鲁尔区被法国人占领;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图林根和萨克森两个州获得了权力;共产党的暴动折磨着汉堡;巴伐利亚落到右翼反革命分子的手中,这些家伙威胁要从德国脱离出去;德国的东部边境受到波兰人威胁;四百六十万马克才抵上一美元。第三章 阿道夫希特勒的崛起希特勒的祖先(开篇写法:希特勒吞并奥地利翻遍父亲出生地的倒叙)私生子,可能的四分之一犹太血统童年时代的人格定型青春期的幻想“像那些被希特勒吸引的缺乏批判能力的大众的思想一样,希特勒的思想只不过是‘对词语的爱好而已’,对行动具有高度的煽动性”(两试不中的文艺愤青)无家可归的局外人,1908-1913希特勒在慕尼黑,1913-1918“出于某种历史的巧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几位伟大的历史人物都生活在慕尼黑的施瓦宾区。列宁就住在施莱斯海默尔街106号,同希特勒住在一条街上。在阿格尼斯街54号,离列宁居住的地方只有四条街之隔的地方住着奥斯瓦尔德 施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他们三个人在许多方面彼此极不相像,然而都具有强烈的预言感和对当下的蔑视。他们看到了西方传统在绝大多数发面的颓废和堕落。实际上,他们成了19世纪资产阶级文明的掘墓人”战争拯救了希特勒,1914-1918“战争像酒一样流入了我们的身体。我们从花雨中出发,去寻求英雄之死。战争是我们伟大、权力、光荣的梦幻。它是男人的工作,是沙场上的决斗,沙场上的鲜花将染上鲜血。在这世界上不再有更可爱的死亡。”(诗人恩斯特 荣格);德国战败“后方破坏说”观念的诞生小结(心理学分析的有效和有限的有效性)希特勒的性格特征:对犹太人偏执狂般的恐惧;将世界分为尖锐的、毫不含糊的对立面的鸽笼心理;习惯性地需要将内心的感受投射或外化为一些外部的替罪羊——犹太人、和平主义者、民主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等;没有能力和他人,特别是女人构成亲和的关系,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都表现出冷酷和操纵的态度;极端地专注于非现实的幻想和宏大的幻想;欣赏残酷的力量和成功。第四章 纳粹党的兴起,1919-1923从红色革命到白色反革命,1918-1919因为革命的左派的领导人几乎都是犹太人,所以许多巴伐利亚人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布尔什维克和犹太人是同一种东西。后来希特勒把这话总思想灌输到每个德国人的思想中。纳粹党的起源和成长德国工人党(啤酒屋政党之一)的埃卡特被希特勒尊为精神教父;希特勒入党负责宣传和招募,“使听众变成了共同的表演者……直觉告诉他:中庸对任何政治家来说是致命的,尤其在大众政治和国家面临绝望的时代”;重视对象征物(万字徽)和神话的需要(他甚至愿意从他仇恨的共产党和罗马天主教会那里学习和借用一些东西,典礼仪式、制服、集会);Heil Hitler,Heil在德语中有宗教、医学含义,即“拯救”、“医治”;党的成员、财政和准军事组织从开始的小业主、工人为主到真正的大众政党,“纳粹党的成功不是因为资本主义大亨们的财政支持,而是因为它是真正的大众运动,它的魅力超出了阶级的界限和职业的限制。将这些不同的团体和个人结合在一起的,是强烈的民族主义感情,是对共产主义的恐惧,是对民主的魏玛共和国的不信任,是一种弥漫的反犹太主义。”第五章 啤酒屋政变及其后果1923年11月8日-9日希特勒政变对希特勒的审判兰德斯堡和《我的奋斗》希特勒的世界观不是建立在正规的学院传统之上,而是主要植根于虚假历史和神话学基础中的……它是一种建立在返祖性力量之上、而不是正规的体系或逻辑连贯的概念之上的普遍存在的情绪。它是一种富有动力的力量,换句话说,它存在与神话和部落的偏见当中。这就是为什么所有构建纳粹思想先行者世系——费希特、黑格尔、特赖奇克、瓦格纳、尼采——的企图,都是简约主义和还原主义的原因所在。希特勒相信,德国利益的自然空间在欧洲东部和幅员辽阔的俄罗斯(反法国,提倡与英国、意大利结盟)“所有的宣传都必须是通俗的,必须使宣传的精神水平适应最愚笨的人的理解能力,对于这些人来说,宣传是直截了当的。因此,宣传的精神水平被调节得越低,它所吸引的大众就越多……科学的东西用得越少,越考虑到大众的感情,它的成功就越是明显。”纳粹党的分裂极端主义的退步不要是德国经济稳定的结果第六章 政治荒野的年月,1924-1929魏玛共和国破裂魏玛共和国中期(1924-1929),也是人们通常认为兴旺的或者黄金般的20年代,出现了国内繁荣的短暂回归和同时发生的国际关系的宽松。借助后见之明,现在我们知道主要依靠美国的巨大借贷——总数超过了二百亿美元——同时依靠西方列强对德国承担债务义务的更为宽松的态度。共和国的出现是偶然的,几乎没有什么德国人理解或喜爱它的民主宪法……共和主义政府所建立的统治,对相关的每个人来说是受到最少反对的。不断增加的反共和主义集团相互仇视,其程度远超过它们对共和国的仇恨。对这一事实的认识,使得共和主义对于所有的德国人来说成为最没有分歧的选择。不幸的是,当德国人开始信奉极端和单维的意识形态,同时放弃政治的合作以寻求武力解决问题的时候,这一事实并没有得到认识或重视。这种极端化在党派政治的领域尤为明显。除了政治制度上的分裂,文化上也有分裂:20年代代表特征是相对论和海森堡的测不准理论(量子力学代表人,理论基础为相对论和玻尔的原子模型,海森伯测不准原理是通过一些实验来论证的。设想用一个γ射线显微镜来观察一个电子的坐标,因为γ射线显微镜的分辨本领受到波长λ的限制,所用光的波长λ越短,显微镜的分辨率越高,从而测定电子坐标不确定的程度△q就越小,所以△q∝λ。但另一方面,光照射到电子,可以看成是光量子和电子的碰撞,波长λ越短,光量子的动量就越大,所以有△p∝1/λ。经过一番推理计算,海森伯得出:△q△p≥h/4π。海森伯写道:“在位置被测定的一瞬,即当光子正被电子偏转时,电子的动量发生一个不连续的变化,因此,在确知电子位置的瞬间,关于它的动量我们就只能知道相应于其不连续变化的大小的程度。于是,位置测定得越准确,动量的测定就越不准确,反之亦然。”),布莱希特《三分钱歌剧》基本上市一部歌颂强盗的无政府主义戏剧。(他山之石,拿来主义之后面目全非)希特勒重建纳粹党,1924-1929扬格计划和大萧条的来临德国经济的停滞原因不是因为战争,而是德国经济某种内在的或者说是结构性的缺陷。德国经济的致命弱点在于它的非竞争性和高度的国家控制的倾向。决策并不掌握在承担风险、乐意对新的思想进行试验的企业家手中,而是掌握在谨小慎微的国家公务员、封建大农场主和特别依赖与国家支持的企业家手里。过多的小农场主缺乏生产能力、技术专长和足够的运作资本,这加重了德国经济体系的负担。另外,人数膨胀的城市小资产阶级主要由小店主和不断增加的白领组成,他们同样也缺乏竞争性,拒绝变化,在政治信念上经常是反动的,他们也降低德国经济的发展。德国经济本质上市一间纸牌搭建的房屋。使它倒塌的原因是1929年在美国发生的经济大崩溃……因为金融债务和对满足自身需求的国外贷款的过分依赖,在战后数年中,德国深深地陷入在这种体系中。第七章 纳粹党掌权议会民主的奔溃纳粹党的崛起和布吕宁的终结巴本和施莱歇时期致命的拥抱:保守主义精英选择了希特勒结论 谁支持了希特勒?本书将国家社会主义的起源归结于一个跨度六十年的特殊环境,其中包括反犹太主义、民族主义、帝国主义、战败、《凡尔赛和约》、西方大国的报复性态度、灾难性的经济环境、德国不稳定的政治制度和党派、兴登堡及保守主义派系的短视、希特勒超凡的领袖天才。纳粹的三种类型支持者:出于信仰,出于社会经济的自我利益,出于机会主义或者赶时髦的动机。出于信仰的追随者代表着纳粹运动最坚实的核心……假如说存在着“纳粹党人”或“法西斯分子”的原型,那么他既不属于资产阶级也不属于无产阶级,而是一个在社会上无依无靠,认同于反革命的、种族的意识形态的局外人。尽管他来自中产阶级的背景,但并不真正认同种蝉阶级的价值观,因为他认为这些价值观是颓废和唯利是图的。同时,他也厌恶普通的大众和他们对平等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典型的纳粹党人视自己为介于中产阶级保守主义和工人阶级社会主义之间的第三种力量。辩证地说,他企图通过消除以上两者最为推崇的对立思想——民族主义或社会主义——对两者加以综合。法西斯主义是以上两种思想的混血儿,它的德国变种按照希特勒自己的内心冲突和妄想得到了明确的界定。对希特勒有帮助的因素包括:敌对政党领导的平庸、《魏玛宪法》的缺点、对《凡尔赛和约》的普遍敌视、不断增长的极权主义情绪、统治精英层的关键分子的逐渐变节。希特勒利用了纳粹党策略和管理上的优势,以及自己的操纵天才,完全欺骗了一个在1932年依然在阻碍他的唯一集团——围绕在总统兴登堡周围的保守主义派系。“我们沿着德国民主城堡安静的走廊行进,彼此微笑着问候,只要轻轻点点头就行了。我们用手指推了推自己的脖子,确定我们的头依然牢牢地留在肩膀上面。”许多德国人在后来的十二年里,一直保持着这样的手势,其中许多人失去了他们的项上人头,再也不能把它们安上去了。(侩子手的比喻)下部第八章 权力的稳固,1933——1934纳粹党对政府的攻击偏爱的策略是渗透和调整,而不是革命一体化的方法和工具蜂鸟行动:清洗罗姆第九章 极权主义的种族国家所有极权主义的体制的本质在于铸造一种新的、同质类型的人类存在,并且将这一人类存在用种族或者意识形态的术语加以概念化。因此,极权主义带来了人的标准化,这种标准化在纳粹德国是根据种族的概念构想的。元首和元首原则纳粹党纳粹党从一开始就受到一个在专业上有缺陷的小资产阶级斗士集团的领导,这些人极为好战,没有什么道德原则。总之,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政党,因为尽管它没有什么能力为历史建立任何肯定性的东西,但是,通过其内在的虚无主义倾向,它能够消灭整个社会结构。国家体制国中之国:党卫队第十章 纳粹德国的生活大众诱惑的美学和心理学青年和教育妇女和家庭宗教和教会西方社会在形而上已经枯萎的灵魂,使得真正的意志相信不可能的事情,出现了“血液与土地”的伪宗教,它是基督教世俗的替代品,将最终的意义集中在当下的时空,而不是未来。在这个意义上,纳粹党人视后来出现的雅各宾派分子,他们计划进一步将西方社会非基督教化,并且用一种新的、更为真实的“雅利安至上论”的福音取而代之。纳粹统治下的文化状况约有两千五百多位作家或自愿或被迫离开了德国爵士乐是第三帝国的“禁果” 使用电影宣传经济和劳动力事实上,纳粹经济既不是社会主义的,也不是资本主义的,它是两种体制奇怪的混合。给它定性的最好方法,是称它为和平时期的战争经济。(用地缘政治的要求来驱动自己的经济)种族主义和反犹太主义“水晶之夜”,大规模屠杀犹太人的开始第十一章 通向战争之路,1933-1939两次大战之间的强国希特勒的外交政策里宾特洛甫和新纳粹外交政策穿过危险区,1933-1937西班牙危机是西方外交的重要转折点,因为它使墨索里尼作出了与希特勒结盟的决定。吞并奥地利苏台德危机和慕尼黑绥靖推动(绥靖)这种行为的东西与其说是无知或胆怯,不如说是恐惧和罪恶感:害怕出现又一场残酷的战争;对德国剥夺了一个大国的地位并对它加以羞辱感感到有罪。另外绥靖者痛苦地意识到他们缺乏军事上的准备。还有他们对共产主义的恐惧远远超过了对希特勒的恐惧。捷克斯洛伐克的毁灭最后的危机:波兰第十二章 闪电战:德国权力的扩张,1939-1941战争心理和战争能力闪电战和胶着战:1939年9月1日-1940年5月10日针对西方的战争英国之战地中海战场:巴尔干和北非,1940-1941巴巴罗萨行动:入侵苏联第十三章 欧洲新纳粹种族主义秩序纳粹对大陆的占领纳粹的罪行降低体温的医学实验 集体绝育和阉割计划大屠杀的前奏:东部的种族灭绝政策没有抵制希特勒的种族灭绝计划将永远是德国军队的一个污点。(可以摆脱对杀戮的责任)大屠杀“当最后一层皮下脂肪消失的时候,我们看上去像一具皮包骨头的骷髅架,我们看见自己的身体在吞食自己。机体消化着自己的蛋白质,肌肉消失了。然后,身体失去了任何抵抗力。一个接着一个,我们囚屋里小社会的成员不断地死去……我们每天晚上捉着虱子,这时我们会产生相似的想法:这是我的身体,它已经成为一具真正的尸体。我已经成为什么了?我只是被围在铁丝网后面的一大群人当中的一部分;我只是因为失去了生命意义某一部分而开始腐烂的一大群人。”大屠杀是公开的秘密,梵蒂冈教廷是第一批知道大屠杀并决定不采取任何行动的机构之一第十四章 纳粹德国的战败,1942-1945命运转折点:斯大林格勒和“突尼斯格勒”进入意大利和墨索里尼的灭亡希特勒和德国人的失败纳粹在海上、空中和实验室里的失败对德国的包围:从D日诺曼底(1944.6.6)到“突出部战役”同盟国进入德国:1945年1月至5月苏联对德国东部的入侵导致了德国现代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驱逐民众行为希特勒和第三帝国的末日“炸弹的恐怖将富人和穷人的住房一起毁了。在总体战的劳工办公室里,最后的阶级障碍已经坍塌了”(戈培尔)宣传部长可能已经从一视同仁的普遍轰炸中获得了极度的满意,因为这是国家社会主义的最高成就。结论 德国罪行问题历史保守主义,恩斯特.诺特尔的观点是纳粹除了消灭的是种族而不是阶级外,与苏联人没有什么区别。纳粹分子认为,他们正在使用种族灭绝的方法是出于自我保护的,他们要以此抗击也在发动灭绝战争的敌人。(纳粹主义相对化)一个分裂的国家是不会过度地担忧自己的民族身份的(东西德)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罪行的种类——刑事罪、政治罪、道德罪和形而上罪。国家、民族不能被控有罪,罪犯是个人。

精彩短评 (总计82条)

  •     德国需要元首,就这么简单
  •     2012。集权国家都一样,与意识形态无关。斯大林并不比希特勒高尚,丘吉尔只是一个无赖。德国人民的行为充份说明了平庸之恶。平庸之恶!
  •     要是细节更全面的话,得 两本 600多页了~
  •     书的质量不错,品鉴完后再做详细评价
  •     一直没机会读,这次恰逢小长假,可以在家安心看看!
  •     翻译太恶心,很全面
  •     略读
  •     关于希特勒心理和个性的阐释印象比较深。至于国家社会主义的各项政策?嗯,人家的历史,我们的现实。
  •     比起另外一本《第三帝国的兴旺》来,这本的感情色彩要少的多。是一本不错的了解纳粹德国史的书籍
  •     史料翔实,讲解透彻
  •     书名应该更正为“第三帝国德国”,纳粹这个译名本来就是有误,应该为“民族社会主义”,纳粹党就是”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实质即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高度集中相结合所产生的怪胎,元首语解释了这个畸形关系,“个人为了国家就是民族主义,国家为了个人就是社会主义”。
  •     内容理论性很强,分析透彻
  •     客观,详实,深刻,对这段历史的分析极其到位,写集中营部分的感染力简直强得令人作呕。不过很轻微的历史修正主义也不是不能容忍吧,毕竟那是他们自己的国家。
  •     内容还没看,大体翻了一下,主要是叙述,缺乏可读性
    纸质不好,排版拥挤,像盗版
    内容很多,慢慢啃喽~
  •     很真实的内容,给人呈现出一幅幅清晰地画面,值得收藏
  •     历史学上的好书,对自己如何学习历史有巨大的作用,好书!作者文字功底和译者水平都很好
  •     书的侧页面有一条深深的圆珠笔的划痕,想调换,太复杂,像**那样简单就好了。唉。。。
    3分是书的表面质量,不是内容,内容还没看。
  •     了解国家社会会主义党的好书
  •     是近70年来对纳粹德国最完美的诠释
  •     书翻译的略有些问题吧,至少我看了那么多二战书籍,一看这书就觉得很不通顺。。。观点也不能说多新,但是能提出一个系统的历史脉络就是很难得了。。。再大的罪恶也是一步步演变的
  •     比新华书店便宜多了,绝对正版
  •     我很喜欢。很好看。,
  •     其實已經忘光光內容了...
  •     书很厚,然后内容挺全面的~~~
  •     该书相当深奥 要看明白还需时日
  •     对二战的历史很感兴趣。
  •     一个全新的视角,论据,分析和描述。

    和以往众多的纳粹史相比注重于丛“人”的角度着眼。
  •     比较全面的分析了纳粹德国的形成
  •     语言无比晦涩深奥,绕脑子呀,读的云里雾里,完全不知作者所云。。
  •     非常不错。首先了解了纳粹德国出现的各种原因;其次作者向我们提供了不同的对历史分析的角度,包括从重要人物的成长经历、个人性格、心理学方面,非常有借鉴意义;再次,书最后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对罪行的划分(刑事罪、政治罪、道德罪和形而上学罪)对我们如何看待日本对华侵略的罪行提供了有启发的视角。
  •     全面了解了纳粹德国
  •     2016-02-27 比夏伊勒好+1
  •     比较厚实,刚看了几十页,感觉不错,从宏观往微观看,或许可以了解是德国改变了希特勒
  •     纳粹德国:一部新的历史
  •     一口气看完了,写的不错~
  •     本书需要在安静的场合,静心阅读。和国内作家写的希特勒有较大不同,更客观,也更有深度。值得拥有。另外,《战后欧洲史》也非常不错。
  •     很严谨的一本历史书,慢慢研究中
  •     内容很全面,很喜欢里面的观点——民族是无罪的,罪行是个人的,但是翻译水平真是不敢恭维,强烈建议看原版~~
  •     写的不错,就是有点枯燥,很专业。
  •     3534543534
  •     超级棒的一本书...
  •     写的比较到位
  •     相比著作本身,翻译稍微有点弱。
  •     纳粹德国-一部新的历史
  •     送货给力!东西很好!
  •     前半部写的是很精彩的,希特勒这类人,法西斯意识形态产生的诸多根源。后半部的阅读同时也加深以前自己的一个判断,纳粹在德国的崛起确实是一个偶然的事情,最应该反思的是德国集体主义的传统。最后一章作者的结论是非常好的,将历史的反思真正交还给德国人,那一切的悲剧也许就不会再发生
  •     老公的书,他很喜欢
  •     对第三帝国的崛起和灭亡做了详细的描述,也有一些反思。
  •     了解一下那一段比较沉重的历史
  •     这本书很好,对历史感兴趣的错过了就可惜了。
  •     其实翻译文字也还好啦,并不是那么不堪,很多批评翻译不好的评论似乎有些过分了……
  •     菊与刀和它相比简直弱爆了!!
  •     书很不错,正在看
  •     开什么玩笑 这书是放在老鼠窝里的吗 封面那么旧 都不知道开封了多少年了
  •     在书店翻过,回来就买了
  •     从理论上论述第三帝国兴衰的好书,观点客观、有说服力,行文流畅,可读性强。
  •     这本书江苏人民出版社有出,出版社的朋友说会送我一本,等啊等啊,等不及了,结果买了一本。哈哈。译林版与江苏人民出版社都出。
  •     这本书的内容没的说,原来在学校图书室借过没看完,一直惦记着,这次终于买了一本。但是送来的书质量比较差,封皮上划痕很多,让我有点失望。
  •     历史的必然和偶然,一场社会民主革命。
  •     很好,比夏伊勒好多了。
  •     国家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彻底的两码事……其实我觉得很多人,很多人心里都有纳粹倾向,源于一种社会达尔文主义……
  •     内容不错。开拓眼界。本人仅略知一些二战知识。
  •     比起其他同类书有出彩的地方。
    不过还是基础读物。
  •     这本书,历史价值含量高,有很多第一手资料,而且叙述逻辑也很严密,语言流畅,不过角度有点单一,总是强调希特勒的心里活动,而没考虑当时的社会和国际情况,不过总的来说,此书很棒
  •     复杂的长难句是表象,内容还是很有逻辑的说。
  •     爱不释手。无论英雄枭雄,运气都是顶级的好。
  •     有体系地为读者梳理了一遍第三帝国从发家直至衰亡的全过程,力推
  •     比夏伊勒好+1
  •     了解了纳粹时期的德国
  •     绝赞的好书,我看过的最好的纳粹德国史,秒杀第三帝国的兴亡。这本书角度客观,分析深刻,从一战开始分析德国社会的结构和纳粹的起源苗头,文笔优美,箴言警句无数。这部不倾向历史的记载,而是以分析和论述作为主干。手法类似于《万历十五年》,但是更加宏观和深刻,概述性极强。对希特勒等人的心理学分析也令人赞叹。大学图书馆看到这部书一直念念不忘,之后淘宝遍寻无货,在孔夫子入手两套收藏。
  •     刚刚收到,拆开包装后就看到书表面上有点小瑕疵。之前看了《第三帝国的兴亡》不知道这本书对于二战这段历史如何描述,期待ing
  •     书从集权主义的起源及其发展讲起,接着讲述一战结束后德国现有社会制度的崩溃和向新社会制度转型时期的种种混乱。第三章讲述了希特勒的身世和他的极端思想的形成过程。4-7章讲述了纳粹的形成、发展直至其掌权。8-9章讲述了纳粹权利的巩固和其制度。10章讲述纳粹统治下一些普通人的生活状态。11-12讲二战前纳粹对周边国家的吞并和二战开始到苏德战争开始期间的战争进程。13章讲纳粹对其统治下的欧洲的统治秩序。最后一章讲德国战败。
    书比较专业和难懂,建议只是想找一本普通历史书来消遣的人不要看。
  •     不可饶恕。
  •     深入浅出的通史,方法论科学,写法也讲究。作者本人心怀森森滴道德焦虑和民族救赎感,虽偶有执,但提出的问题与反思有启发。我还能看得再慢点吗……
  •     书很好。我对这段历史很感兴趣。。发人深思
  •     书很厚,不过内容不错,会学到东西,但除非对这本书很感兴趣,否则得需要点耐心来读,我目前还没看完。。想买这本书来装B的话就别买了吧
  •     极权专制的国家社会主义虽已失败,但其阴魂却在东方找到了依附地。历史但经验值得注意!
  •     人格不健全
  •     读者的功底非常扎实,深入地介绍纳粹思想的深刻来源、发展历程以及纳粹政权的点滴历史,虽然有点学术味道,但细读起来很有味道,是本需要N刷的书。
  •     看了半本,翻译的一般。 社会主义就是不分国界的鼓动工人阶级搞阶级革命。 而国家社会主义就是鼓励中产阶级集中在国家的大旗下搞体制化建设。 日本的皇国史观和我国的现在都接近于国家社会主义。
  •     对二战前后德国的历史有兴趣的可以一看!作者详细地剖析了国家社会主义在德国产生的根源,也对纳粹政府的结构进行解释。 如果往下深读,会发现这本书的可读性很强,适合多次阅读。
  •     面对巨大的罪恶,我们反而要保持理智跟公允,不然只会异化成道德审判跟居高临下的施暴。正如施罗德所说“没有人希望我们为一个罪大恶极的政权所犯下的罪行感到内疚,但是,我们有责任承认历史并肩负历史的责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