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活在希特勒阴影下吗?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世界史 > 永远活在希特勒阴影下吗?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1-6
ISBN:9787108036407
作者: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
页数:235页

作者简介

德国人会永远活在希特勒的阴影下吗?两德统一并没有驱散希特勒的阴影,统一后的德国,纳粹时代依然是一个被回避的话题。除了1933和1945年,目前德国回避的话题中又多了一项内容:1989/1990。为什么会这样?“德国问题”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正是本书中某些文章思考的主题,所收录的文章,从18世纪开始,探讨当时对德国后世影响深远的自由和专制体制。作者的着眼点并不仅仅是德国历史,还有作为德国历史参照体系的欧洲的历史和整个西方史。只有放在这一体系中,衡量德国历史的标准才会清晰起来:那是西方世界的标准,历史中的德国曾经是西方的一分子,德国参与构建了西方世界,却不止一次地游离西方之外,最后一次游离引发了世界历史上的一场大灾难。

书籍目录

前言
一 普鲁士的革命只能造就国王
二 1848:艰难的革命
三 一位容克革命家
四 刺杀事件和不在场证明
五 反革命的革命
六 对内战的恐惧
七 被压制的罪责
八 千疮百孔的进步
九 1923:魏玛濒危
十 兴登堡——德国的灾难
十一 可避免的灾难
十二 沦陷之后的逆转
十三 融入西方
十四 柏林的巴士底狱
十五 永远在希特勒的阴影下?
十六 反面观
十七 11月9日
十八 波兰的解放和德国的统一
十九 矛盾的记忆
二十 什么是西方价值共同体?
名词缩写表
人名索引

编辑推荐

《永远活在希特勒阴影下吗?》是文化生活译丛之一。

前言

德国人会永远活在希特勒的阴影下吗?相较于二十年前,本书名提出的这一疑问已不太被人提及。在1986年的“历史学家大争论”中,我曾发表过一篇与本书同名的文章,讨论纳粹屠犹行为的独一无二性。这篇文章也被收入了本书中,并附有一篇我十年之后续写的回顾。1996年我思考的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真的只有保守派在宣扬“历史政治”吗?我们这些(自诩为左翼民主人士的)批判右翼修正主义分子的人,在言谈和写作中是否也在做类似的事情?时至今日,“历史政治”的概念早已变成了一个流行词,据我所知,这一概念最早是出现在“历史学家大争论”中(当年我在文中也使用过),为的是警示出于政治目的将历史工具化的危险。    两德统一并没有驱散希特勒的阴影,也不会驱散。“二战”结束四十年后,犹太人大屠杀才以其真正面目被德国人的集体记忆所承认,这一真面目是:大屠杀是20世纪德国历史中的核心事件。正因为如此,“历史学家大争论”才是一种必须之举。因为争议的真正主题是德国犯下反人类罪行的历史地点,而触发争议的则是某些将欧洲犹太人大屠杀行为相对化的尝试。    两德统一后的头十年里,奥斯维辛的话题无疑变得越来越棘手,越来越可怕。部分左派以犹太人大屠杀为名斥责联邦政府参与以维护人权为目的的武装行为。1999年,在派遣联邦军去科索沃的问题上,红绿党的联邦政府却倒打一枪,声称:正因为有奥斯维辛的历史,德国才更应义不容辞地对巴尔干进行军事干涉。    自此之后,犹太人大屠杀的话题逐渐退出了日常政治生活,这是一种进步,因为任何一种对这一罪行的工具化都会逐步走向庸俗化。面对历史,负责任的做法应是致力于如何在当下为负责任的行为创造条件。从这一考虑出发,需要做到两点:其一,德国人不应该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止步不前;其二,德国人不应把犹太人大屠杀视为历史中的唯一合理教训,夸大看待某些政治决策。    回顾过去几年的历史,可以发现,在统一后的德国,纳粹时代依然是一个被回避的话题。1933年之前的历史未必直接导致了希特勒的上台,却为这一事件及其后果创造了前提条件。本书收录的多篇文章正是以此为讨论对象,从18世纪开始,探讨当时对德国后世影响深远的自由和专制体制。    除了1933年和1945年,目前德国回避的话题中又多了一项内容:1989—1990。直到1 990年10月3日那一天,即两德统一之日,困扰人们一个世纪之久的“德国问题”才堪称真正得到了解决。为什么会这样?“德国问题”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也是本书中某些文章思考的主题。这些文章着眼的并不仅仅是德国历史,还有作为德国历史参照体系的欧洲的历史和整个西方史。只有放在这一体系中,衡量德国近代历史的标准才会明晰起来:那是西方世界的标准,历史中的德国一度是西方的一分子,德国参与构建了西方世界,却不止一次地游离于西方之外,最后一次游离引发了世界史的一场大灾难。    本书中的文章基本都曾发表在日报和周刊上。笔者针对的对象并非专业人士,而是更广泛的、对历史感兴趣的普通读者群:某些观点和引文因其提纲挈领的意义在书中重复出现了多次,一些直接引用的出处在注释部分都有注明,但因为篇幅原因未能概全。如果读者们对本书探讨的课题有深入了解的兴趣,容我推荐大家参考我编写的19、20世纪德国史(两卷本),书名为《迈向西方的长路》(Derlange weg nach Westen),2000年由C.H.Beck出版社出版发行,目前已重印到第六版。    2007年5月,柏林    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

内容概要

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Heinrich August Winkler)(1938- )
洪堡大学当代史教授,德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史学家之一。其代表作《迈向西方的长路》(两卷本)在国际享有盛誉,是有关德国19、20世纪历史的经典著作。

章节摘录

版权页:美国革命不仅是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革命,同时还是一次保守主义革命:他们诉求的是英国的子民们自古以来就一直享受的权利。为了取得胜利,美国革命需要打败一个外来的敌人:殖民宗主国英国。德国的犹太返乡者恩斯特·弗兰克尔是一位对我启发很大的法学家和政治理论家,在此我借用他的说法:“美国革命针对的并不是传统英国宪法权利的原则,它针对的其实是违背这一宪法的行为。而因为这场民主的胜利并不是以打倒一个阶层为代价,所以美国从来没有出现过对民主的仇恨情绪。”这种情况不应该也不可能在欧洲重复。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不仅在法国创造了一个反对革命的右派,还在欧洲大部分地区引发了对革命的仇恨情绪。这里的主要原因出在法国革命的进程中,尤其是从温和派到雅各宾派极端“恐怖”政策的急速过渡。托克维尔在19世纪50年代后半期这样描述这次大转变:“起初,人们讨论的只是如何更好地平衡权力,更好地制约关系,但很快,人们追随、追赶、狂奔的对象就变成了民主本身。起初,人们引用和阐释最多的是孟德斯鸠,到后来人们只谈论卢梭;卢梭成了革命辉煌期的唯一导师,并且将一直占据这一位置……”。两德统一后的头十年里,奥斯维辛的话题无疑变得越来越棘手,越来越可怕。部分左派以犹太人大屠杀为名斥责联邦政府参与以维护人权为目的的武装行为。1999年,在派遣联邦军去科索沃的问题上,红绿党的联邦政府却倒打一枪,声称:正因为有奥斯维辛的历史,德国才更应义不容辞地对巴尔干进行军事干涉。自此之后,犹太人大屠杀的话题逐渐退出了日常政治生活,这是一种进步,因为任何一种对这一罪行的工具化都会逐步走向庸俗化。面对历史,负责任的做法应是致力于如何在当下为负责任的行为创造条件。从这一考虑出发,需要做到两点:其一,德国人不应该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止步不前;其二,德国人不应把犹太人大屠杀视为历史中的唯一合理教训,夸大看待某些政治决策。回顾过去几年的历史,可以发现,在统一后的德国,纳粹时代依然是一个被回避的话题。1955年之前的历史未必直接导致了希特勒的上台,却为这一事件及其后果创造了前提条件。《永远活在希特勒阴影下吗?》收录的多篇文章正是以此为讨论对象,从18世纪开始,探讨当时对德国后世影响深远的自由和专制体制。除了1933年和1945年,目前德国回避的话题中又多了一项内容:1989-1990。直到1990年10月3日那一天,即两德统一之日,困扰人们一个世纪之久的“德国问题”才堪称真正得到了解决。

图书封面


 永远活在希特勒阴影下吗?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這個月蠻多納粹德國或二戰的書, 這本小書也推出一段時間,就拿來當先發好了。 《永遠活在希特勒陰影下嗎?》的作者Heinrich August Winkler是洪堡大學當代史教授,這本書是他這些年來在各大報刊或者是學校發表的文章收集而成的作品,內容時代當然是德國近代史,不過主題還頗多樣化。這幾年來的閱讀,個人認為,如果要研究德國,尤其是納粹時期,如果沒有讀過《第三帝國興亡史》跟哈夫納的作品,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如今,我會想要再推薦這本小書。作者Winkler對於這個時期的德國史有它自己的視角,同時,他討論的範圍也不是那些納粹的是非善惡等等問題,有很多是從社會因素跟歷史層面,還有放在整個歐洲大環境的視角去談,也頗有新意。普魯士對日耳曼民族來說,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存在。德意志國因其而生,也因其而敗。在1871年成立的那個國家的主要構成要素,長久一直左右歷史的局勢,皇帝、容克、軍官團,尤其是後兩者,直到納粹時期依舊保持著影響力。俾斯麥無疑的,是德國史上的偉大人物之一,也是十九世紀不可忘卻的一個角色,少了他,相信歐州歷史會轉個大彎。但,沒有人能夠超脫自身的侷限性,去做出之外的事業,這位「鐵血宰相」也不例外。他帶給了德國統一,但卻沒有賦予人民在1848年想要的另外一個目標:民主。誠如前述,這是吾人很難去強求的一種限制。即便是如此,日耳曼人本身,也許是出於對「三十年戰爭」中,血腥跟動亂的恐懼,他們始終是不歡迎革命帶來的暴力,任何過分逾越的變革,都很難見到,1848是如此,1918年也是如此。在民主的道路上艱辛的走著,直到1945年的徹底毀滅後,才誕生出新的一個國家出來。在這個基點上回頭看1918~1945,或許是威瑪共和本身的缺陷,還有政治人物對於戰後一些關鍵點沒有做出應有的堅持,導致這個國家在分岔路上越走越偏差,最後在1933年定調,12年後毀滅。其實,德國人對於發動戰爭這件事情,本身的“懺悔”程度不大,他們在意的其實是猶太大屠殺這件事情上。儘管有些學者辯稱,這如果與史達林或者是赤色高棉等人的所做所為相比之下,其實也沒有那麼突出跟特別,就又顯得不思反省了。不可否認的是,德國引發了二次世界大戰,後續的效應在雅爾達會議發酵,世界分成兩半,一部分的歐洲壟罩在鐵幕之下,直到四十五年之後,才又解脫。當然,日耳曼人本身也承擔了這樣的結果,這是他們“理所當然”要背負的。可如果單單的討論過去也顯得太過不思進取,如今,眼下的德國已經重生,但過去的經驗仍在,分裂的記憶,跟已學得的“西方意識”,或許都是他們可以拿來跟東歐鄰居分享,甚至引領的目標→三權分立、法治民主國家跟人權價值。本書的翻譯頗為流暢,內容不多,很有閱讀性,相當推薦給對於這個主題有興趣的朋友。共勉之。
  •     本书中收录的论文重复太多了,同样的段子在三篇以上文章中出现。总的来说,作者的观点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德国曾经游移到了西方价值体系之外(纳粹时期,民主德国时期),只有西方价值体系(自由、代议制民主、多党议会)才能使德国获得自由与统一。作者认为共产主义和纳粹都是一路货色,都是西方文明精神的对立面。但作者指出即使纳粹和共产主义都是独裁政治,也不能以斯大林“古拉格群岛事件”来为纳粹屠杀犹太人开罪,这点是正确的。只是作者自己不明白自己其实把持的是一种欧洲中心主义+进步史观。并不是说不走西方的代议制政府就一定是邪恶的政权,也不是说代议制政府就代表着光明之善。历史世界的复杂恰恰在于不能简单还原为二元对立的善恶之争。实际上真正的对立是无法取消对方的存在的。即使强行灭绝对方总会在自己内部产生反对自己的因素。另外,本书译者估计文史知识匮乏,很多约定俗成的译名都不懂:比如拉萨尔他翻译成“拉萨勒”,蒙森他翻译成“莫姆森”,特洛尔奇他翻译成“托雷奇”,伯恩施坦他翻译成“贝尔恩施泰恩”,德罗伊森他翻译成“德罗森”,前总理勃兰特他翻译成“布兰特”,德国城市卡尔斯鲁厄他翻译成“卡尔斯鲁尔”,等等太多,不一一枚举。不知道译者为什么要改成自己特别使用的译名。我一下子看到这些私造的译名还以为出了很多新人物呢。。。当然,这也不是什么根本问题,可能是我吹毛求疵了。但是本书103页上明显有两处错误,原文“1930年8月30日”似应为“1932年8月30日”,原文“1932年12月2日”应为“1923年12月2日”,这两处错误可以从上下文推断出来。希望将来再版时能做订正。
  •     《永远活在希特勒阴影下吗?》是德国历史学家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Heinrich August Winkler)的文集,汉译本二百页出头,容纳了二十篇文章。这些短小精悍的文章,多发表于大众媒体,目标读者并非专业人士,而是普罗大众,所以内容浅显晓畅。文集的标题,来自作者在1986年11月14日《法兰克福评论报》上发表的同名文章。在文中,温克勒写道:“在波恩内阁的圆桌会议上,在《法兰克福汇报》的编辑室,在众多历史学家的书桌前,一位冷酷的客人徘徊不去,这位客人就是纠缠不休的‘过去’。人们想赶走他,他却毫不屈服,并不断质问:‘为什么你们德国人会犯下20世纪的滔天大罪——欧洲犹太人大屠杀?’”这段陈述针对的是另一位历史学家恩斯特•诺尔特(Ernst Nolte)。此君于那年早些时候在《法兰克福汇报》发文,将奥斯维辛视作苏俄古拉格群岛的德国镜像。温克勒认为,这种“之前任何历史学家都没有提过的观点”,言下之意是犹太人大屠杀或可理解为“一种假想防御”,因为犹太人在战时很可能充当“第五纵队”之类的角色。如果这种阐释所言不虚,那么这的确是种非常危险的倾向,因为恶行被悄然转化为无奈。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的犹太死难者纪念碑前跪倒忏悔。这个充满勇气和善意的举动,传达出他个人以及联邦德国反省“二战”责任的决心。但是,在为世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它又无心地部分遮蔽了联邦德国内部的历史观分歧。温克勒的文章,可以看作历史观分歧的组成部分。像《朗读者》中的女主角汉娜,以及政治哲学家阿伦特笔下的艾希曼,都在个体层面表现出纳粹罪行对德国人影响的复杂程度。学者们的论争,自“二战”结束即开始酝酿,在1980年代中后期达到高潮。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乃是其中的重要议题。约略划分出的阵营中,有温特勒所说的那个“《法兰克福汇报》右翼联盟”,除了前文提及的诺尔特,还有试图将大屠杀的性质局限在“反犹主义”的弗里德里希•弗洛梅,及将犹太人国际组织比为“盗尸者”的恩斯特——奥托•迈茨克等人。而反方,除了温克勒,还包括那位被中国学者抢来抢去的的于尔根•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利用民主成就极权的纳粹之路本来就颇为令人费解,而民族自豪感的驱使、摆脱历史负担的诉求和对德国前路的忧虑等因素,使得这场争论具有更大的张力。“所有的政府都要为前任政府的政绩以及罪行承担责任,所有的民族也都要为该民族的过去负责。”阿伦特的总结再正确不过,但是付诸实践却几乎断无可能。逃避永远是最现实、经济且安全的选择。知识与实践的困境当前,历史学家能做些什么呢?毋庸讳言,历史学家既不是包治各种历史创伤的神医,又不是章鱼保罗那样的“预言帝”。像温克勒,他就没有预料到两个德国会重回统一的“民族国家”。通过检讨过去以寻求更好的未来,是历史学家的可能性之一,也是他们介入公众视野的较优方式。如巴巴拉•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说的那样,“使我们避免过去所犯的错误并在下次出现同样的情况时做出更好的处理”。同样的愿望,也催生了这本小册子。德意志的毁灭之路恰如书名,文集的主角是希特勒,但是他却常常隐藏在幕后,仅以“阴影”面目示人。书中的二十篇文章,打乱了发表时间,而以文章所讨论的历史事件为顺序。作者梳理了两方面问题:统一的德国如何成为纳粹生长的土壤,“二战”后分裂的德国将向何处去。格茨•阿利(Gotz Aly)把第三帝国称为“民族帝国”,意谓希特勒通过“造福”民众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实践来获取政权的合法性,并换得了大众的支持、沉默,告诉了那些那些“平庸的恶”。摒弃道德评价的话,第三帝国的内政和外交成就都堪称奇迹。另一方面,众所周知,为创造奇迹所付出的代价堪称灾难。在温克勒眼中,希特勒的上台并非“历史的必然”,而是“可避免的灾祸”。通过俾斯麦时代以降德国历史的追溯,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小概率事件背后一系列令人慨叹的错失。统一和自由无法并存,使历次革命乃至一战后的魏玛共和都没法取得其应有的效果。俾斯麦成就了德国的统一,却囿于利益集团的势力而无力实现自由。“在普鲁士,革命只能造就国王”,俾斯麦一语成谶——虽然魏玛共和国的宪法已经规定了公民的诸多政治权力,但是真正的议会民主制度要迟至柏林墙倒掉之后才降临德国。接下来,1919年春天,在内外交困当中,或许还受到了“缺乏反思的‘民族感’”的影响,艾伯特总统的社民党政府在最后关头放弃公布战争真相,使德国民众保留了“一战”是德国自卫战争的幻象,没能“和沦陷帝国的道德决裂”,也丢掉了洗刷“刀刺在背”恶名的机会。这样,“对当前问题的讨论已逐渐取代了对过去的反思”。当然,战败没有给德国的社会结构带来什么变化,“军方高层、政界高官、大企业主和易北河东的大地主们依然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温克勒正确地指出,“德国人的罪责意识越淡漠,凡尔赛的和平条约就会越发激发他们的民族仇恨情绪。可想而知,这种仇恨会激发复仇的呼声,为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埋下伏笔”,而无罪之说的“最大受益者就是希特勒”。在1925年的帝国总统大选中,保皇派兴登堡以微弱优势战胜共和派威廉•马科斯。那时他已经78岁了。魏玛宪法第48条赋予总统在危机时刻绕过帝国议会的权力,而让一个前朝遗老据此高位,共和无异于在自掘坟墓。昏聩的兴登堡类似于“代位皇帝”,他的施政(如果还有政可施的话)受到了普鲁士贵族和军方这两个利益集团的极大影响。利益集团成功地打击了左翼的社会民主党,议会失去了多数派,大权进一步集中于总统周围的小圈子。放宽历史视野来看,这些权术运作再一次确认了德国的未来命运。议会的分裂给了纳粹和德共等党派借议会扩张的机会,而它们根本不相信任何议会制度。只不过,夺取权力的需求,以及苏俄的干涉,令后者实际上总在帮纳粹党的忙。1932年的总统大选,使兴登堡的权力完全凌驾于议会之上,而在议会选举中纳粹终于成为了第一大党。转年,在各方角力、妥协和对德共的广泛恐慌当中,兴登堡总统做了他平生最糟糕的一个决定——希特勒被任命为帝国总理。温克勒不无惋惜地说,“兴登堡是一个不谙权术的人,看不清别人对他的利用。他被精明的军方利用过,被保守派朋友利用过,最后又被希特勒利用了……兴登堡是一个神话的名字,但他一直是被神话的对象,而不是神话的主人。他任由一切发生,因此也对世界史上的大灾难负有责任。”他亲眼见证了德意志帝国的勃兴,又亲手把它推进了深渊。除了他,还有巴本、施莱彻尔之类的政客和那些汲汲于自身利益的集团,在满足自己欲望的同时,用一次又一次的失误成就了即将到来的灾难。兴登堡死去后,连最靠不住的个人威望都消失了。虎兕出柙,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终于放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一切。独特的民族?当然,政客只是政治生活的一部分。魏玛宪法给公民以参与政治的权力——公投、违宪审查乃至直选总统。的确,希特勒某种程度上是人民的选择,但将其归结为选举制度的失败就属于过度阐释了。“让德国落后于西方社会的并不是其反动,而是其进步”,历史学家施塔德尔曼对于开明专制的评价用到这里倒也神似。魏玛共和的法学家们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但是他们被波谲云诡的环境所击倒。政治势力的混乱价值观给了希特勒乱中取胜的机会——“在这些彼此竞争的党派之间,并没有建立在人权和公民权这种基本共识上的共同价值观”将视角从庙堂里的政客转向江湖中的民众,可以看到德国历史中有利于第三帝国的一条隐线,其表现之一是“大众对西方民主的偏见”。当时,凡尔赛之耻进一步增加了这种偏见的力量,民族主义更能够攫住人心。公元9年,阿尔米纽斯(Arminius)率领的日耳曼部落在条顿堡森林战役中击败了瓦茹斯指挥的罗马部队,战场靠近今天的德国城市奥斯纳布吕克。这场辉煌的胜利,使罗马帝国征服莱茵河以东和阿尔卑斯山以北日耳曼尼亚(Germania)地区的计划落空,同时在日耳曼尼亚与罗马之间划出了文化和隐喻两种意义上的分界线。在公元98年完成的《日耳曼尼亚志》一书中,塔西佗像个人类学家一样对日耳曼人进行了记录:“说到日耳曼人本身,据我推测,他们应该是一种土著,从来不曾和外来的或亲善的异族混杂过……虽然他们人数极多,而体格则完全一样:他们都有着凶暴的蓝眼睛、金黄色的头发、高大的身躯……”同更早的一些作者类似,他所谓的“日耳曼人”,是对生活在日耳曼尼亚地区的若干部落的概称。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一区域的国家,无论是东法兰克王国还是神圣罗马帝国,其内部都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半独立的公国或王国。未能统一的德意志相对于西欧,仿佛是日耳曼部落之于罗马帝国的升级版,依然存在着分裂与落后带来的自卑与自大。1455年,散佚多年的《日耳曼尼亚志》于一家修道院重见天日。塔西佗对日耳曼部落的记载颇为详尽,却极可能道听途说得来,但是他的小册子成为了民族主义者创制日耳曼民族渊源的重要依据。这本风行一时的小书也成为纳粹的理论资源,希姆莱曾因此书而感慨于祖先的“伟岸、纯净及高贵”。从后人的剪裁与阐释中,不难看出从民族主义向种族主义的转化。这样,德国人具有格外强烈的历史主义渊源不足为怪。他们相信自己的文明是外在于西方文明的独特存在,并附着了许多成为真正强国和洗清耻辱的历史夙愿。在这种情形下,本来被预期为冷静观察者的知识分子,在民族主义的驱使下,也自觉地放弃了自己的思想独立。书中提到,对希特勒与纳粹持保留意见的历史学家弗里德里希•哈内克,在1940年时也为德国军队的战功而兴奋:“我的心中也充盈着对军队的喜悦、赞美和骄傲。竟然收复了斯特拉斯堡!怎能不为之欢欣雀跃!”而兴登堡的选举胜利,在“一方面要归功于大多数德国人对秩序、权威和‘泛党性’的渴望”。融入西方温克勒认为,政治势力的混乱价值观给了希特勒乱中取胜的机会——“在这些彼此竞争的党派之间,并没有建立在人权和公民权这种基本共识上的共同价值观”。那么,“如果他们真的有一种共同价值观,那么‘当事人的追求和奋斗’、‘他们的斗争’最终也不会走向那条如此远离‘伦理地平线’的道路”。纳粹覆亡之后,盟军对德国社会的改造,除了令德国重新分裂外,还带来了两次大战之间所没有的新机遇——两个德国可能就此完成价值观重建的任务。在首位总理阿登纳的推动下,联邦德国至少在政府层面限制了敌视西方的“德国特色道路”,转而积极地融入西方。1954年加入北约和1963年与法国缔约都是重要事件。知识界当中,哈贝马斯在1986年时曾经热情地呼吁,“联邦德国应毫无保留地向西方政治文化敞开臂膀”。若干年后,柏林墙倒掉,可以说两个德国的价值观重建都获得了最终胜利。学者们针对历史观的争论,就发生在这个重建与复兴兼容的大背景当中。1985年,美国总统和联邦德国总理一同到比特堡的士兵公墓纪念“二战”终战四十周年。温克勒认为,这个举动传达了“‘二战’被重新定义成了一次欧洲范围的普通战争”的信号。《法兰克福汇报》上刊登的若干篇文章,进一步鼓励了将德国的“二战”罪责,尤其是犹太人大屠杀弱化和相对化的尝试。“最后他们又回归了三百多年前的德国人早已得出的结论:一切历史都是罪恶史,德国的历史也不例外”。在《永远活在希特勒阴影下吗?》一文的末尾,温克勒写道,“比特堡的幽灵试图阻止我们吸取历史教训。它让我们充满对别国‘常态’的嫉妒,虽然这种‘常态’亦真亦假。它迷惑我们,让我们误认为如果修改历史,就能获得一种权利。它诱惑着我们再次走上那条曾经将我们引向灾难的道路。今天,我们是时候驱走那个幽灵了。”对此,他于十多年后的文章里回应了自己,“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克服狭隘的民族视角,用长远的眼光共同面对欧洲的过去与未来。德国要迎接这一挑战,这是我们从20世纪的灾难中吸取的经验教训。”经历过许多不幸的人们,应当能够从这种期许中读出希望。即便有太多不确定的事情,即便保证的可靠性有限,这份基于自我省思的力量还是指出了美好生活的方向。载于《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2011年11月号

精彩短评 (总计45条)

  •     文化生活译丛
  •     一个历史学家的视角,值得一看。
  •     建议和纳粹的相关历史一起看,会更加客观的看到一个纳粹阴影下的德国
  •     同样身为二战战败国的德国,比起日本人遮掩历史真相来说,德国人在反思他们的历史,在反思法西斯为什么会得以上台。在这本书中,了解到即使是在法西斯统治下的德国,普通德国人所追求的和我们一样,只是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稳定的生活。而那个时候的法西斯,看似是一个美好的出路。这本书从俾斯麦的铁血政策开始讲起,讲述德国人在一战后的历史政治,和德国未来的展望、
  •     #書友集推书# @書友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德国自宗教改革以降的政治历程与政治史。第二部分重点讨论二战后德国及欧洲政治思想史主流的变迁。前车不忘,后车之师。
  •       德国就像一辆双层巴士,乘客坐在上层,有着极佳的视野,有着高屋建瓴的思想,他们指点着江山,也给整个人类带来智性的指引;而司机却坐在下层,只能看到眼前的道路,却把握着方向盘,他听着同样坐在下层的普通民众的声音,决定着德国未来的走向,最后拉着整车的思想家们疯狂地行驶在前方是悬崖的道路上。这是《德国人》一书描绘出的德国历史。近二十年过去,这本当时让我读得很酣畅的书,能记下的大约就是这种说法了。    确实,在我们的印象中,德国总是矛盾地存在着,给我们呈现着双重的面目。这是一个诗歌音乐哲学的国度,也曾是一个专制刺刀枪炮的国度;这是产生了歌德、巴赫的国度,也是产生希特勒的国度;旧时德国的国徽是只双头鹰,一头盯着东方,一头朝向西方,这是德国的地理位置及其文化决定了这样的取向。事实上德国意志的分裂也是显而易见的,天主教的奥地利与新教改革后的德国就不说了,毕竟已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在德国还未形成统一国家之时,对于德国的形成至关重要的普鲁士,就与德意志其他地方有着迥异的气质。这个由容克地主骑士贵族组成的国家,具有浓烈的保守性,军国主义倾向也相当严重。而在普鲁士之外的西部,则又是另外一番情形,这里是市民及资产阶级组成的社会,他们深受西方的影响,向往着西方的政治制度及文化特色。这两种德国在这片土地上并行不悖。铁血宰相俾斯麦靠着武力,靠着专制,靠着铁与血,最终将两个不同的德国捏合在...一起,建立了强大的德意志帝国。这个穷兵黩武的帝国,发起了两次世界大战,最终承担了必然的后果:东德与西德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而分裂四十五年,尽管现在已经统一成一个德国,但留在德国人内心的伤痛,恐怕也非短时间可以愈和。    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所著的《永远活在希特勒阴影下吗?》,对于德国的近现代史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让读者对于德国何以成为纳粹德国成为现代的德国,有了一个较为明晰的了解。书中辑录的文章大多是作者陆续发于各个报刊专栏,因此文章写得很易懂也很好读。温克勒从普鲁士王国开始写起,从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帝国统一梦到恶魔希特勒的疯狂扩张,再到民主的现代德国的确立,历史发展的脉络叙述得非常清楚,虽是一篇篇独立的文章,读之亦如读一部完整的近现代德国史一样。书中涉及到德国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重点剖析了德国何以会出现纳粹,希特勒的阴影会永远笼罩于德国这样的问题,同时对于本文前面所提及的两个德国的问题亦有很好的见解,让读者对于德国民族的多样性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对于德国国家形态及其民族性格塑造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东边的普鲁士。骑士军官团的强大力量,让普鲁士的国力变得强大,也成为德国统一的推动力量,同时对于后来的德国,也打上了深深的普鲁士的烙印,并让世人认为所谓的德国的就是普鲁士的,普鲁士的特征就是德国的特色。其实,普鲁士远远不是德国,这个位于德国东部的野蛮的嗜血的保守的尚武的国度,只是德国的一面。德国还有另一面,那是康德与黑格尔的国度,那是巴赫与贝多芬的国度,他们代表着充满智慧的理性,也代表着洋溢美好的感性。他们在朝着西看,在吸收着西方文明的成果并深刻地影响着西方文明。    可惜,他们只是在思想上成为德国的胜者,而在政治上,在实际的权势上,仍然是普鲁士在占据上风,仍然是骑士军官团在主导着一切。他们把他们所沉迷的那一套,当成了德国的特色,认为德国应该走上一条与西欧其他国家完全不同的道路,抗拒着西方的文明,以着落后的政治制度及思维,去抵御西方的影响,并穷兵黩武四处扩张。直到俾斯麦,甚至直到希特勒为止,德国虽然在思想上已经远远领先于时代,然而在政治制度上仍然停留在中世纪,仍然属于野蛮与落后的国家。也正因如此,德国才会发动两次世界大战,并两次在大战中遭到毁灭性的失败。即使失败,德国政界学界仍有许多人依旧认为,只有普鲁士的模式适合于德国,因为德国有着与西方其他国家不同的国情,西方的制度不适合自己。    幸亏在德国有更多的智者,他们看出了德国的问题所在,他们也看到了西方制度所取得的成就,并且看到了这种制度的普适性。所以他们总是大声疾呼,抛弃旧有的普鲁士的一切,向着西方靠拢,接受现代西方的政治制度。只有融入西方,才是德国唯一正确的出路,其他的所谓德国特色道路,只能带领德国冲向悬崖。这也是德国的知识界甚至一部分政界,从失败之中得出的经验。其中哈贝马斯的话最有代表性,他说:“联邦德国应毫无保留地向西方政治文化敞开臂膀。”实际上,二战后的德国也是如此做的,当然此次智者的声音能够占据上风,而没有如以往一样被淹没于强大的骑士贵族的声音之中,是因为二战后整个普鲁士贵族体系已被摧毁,甚至连产生这种制度的地方也已经远离当时的联邦德国。同时,当时的占领军美国对于德国融入西方采取西方文明制度的鼓励,这种鼓励不但成就了一个现代的德国,同时也完成了日本朝着文明国家的转变。    现代的德国已经彻底地摔掉历史包袱,也不会永远地活在希特勒的阴影之下了,他们抛弃了自己的所谓特色道路,融入西方,毫无保留地向西方张开了臂膀,也才成就了现代德国的诞生。谁能说这样的德国就没有德国的特色了呢?一个有着“德国特色”的普鲁士是危险的,让世人害怕的,而一个有着西方制度的德国,才真正在历史第一次与日耳曼民族的精神相契合。 阅读更多 ›
  •     基本是报刊文章汇编。比较杂。作为历史科普读本还是不错的。
  •     很好读。日期的颠倒+阻止与组织错乱……各种问题让阅读稍稍不畅。
  •     非常引人入胜。给你看到一个德国人眼中的近代德国。值得一看。尤其是对政治历史感兴趣的朋友。
  •     需要对德国史和欧洲史有一定了解的,方才觉得读的尽兴。
  •     精华在最后一篇,很多观点和事例都是可以拿来类比现在的中日关系的……
  •     还不错的产品~~比较喜欢
  •     作者的史学家身份以及文章所面向的读者群,决定这本书适合作历史科普类读本。
  •     三联的这套书总体上还是不错的,比新知文库要容易理解一些。
  •     感觉涉猎的范围很广,德国还是和欧洲古典政治分不开。
  •     实话说,这本书装帧太一般了,纸质要是好点就舒服了
  •     一本关于德国问题的书:分裂与统一、衰亡和崛起、民族和民主、二战和冷战。
  •     了解德国近代历史文化的好书,推荐阅读。
  •     More than 德国历史
  •     非传记,而多是一些关于德国历史的回溯与思考
  •     近来我注意到许多关于对二战后德国战争罪责与纳粹主义的新反思与新认知,于是买了此书与《希特勒的民族帝国》两书,从中看到更独到的视角,因此觉得作为一个文科生,在关于对德国的认知方面,我们还是受CPC的意识形态教育太深,感觉若是要了解异国的历史时候,最好还是读他们本国学者的著作,而且是多人多书,使得更好的来对比、了解,才能做到客观,准确
  •     看不懂
  •     书中收录的论文重复太多了,同样的段子在三篇以上文章中出现。作者的观点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德国曾经游移到了西方价值体系之外(纳粹时期,民主德国时期),只有西方价值体系(自由、代议制民主、多党议会)才能使德国获得自由与统一。作者认为共产主义和纳粹都是一路货色,都是西方文明精神的对立面。但作者指出即使纳粹和共产主义都是独裁政治,也不能以斯大林“古拉格群岛事件”来为纳粹屠杀犹太人开罪,这点是正确的。译者问题更多。
  •     Heinrich August Winkler,Y师兄点评,大师也有拉屎的时候。大师写的边角文章很一般。另翻译很有问题。
  •     伟大却迷茫的民族啊
  •     作者历年发表的豆腐干的合集
  •     翻译错误较多,如把格利高里历翻成格鲁吉亚历,把波罗的海翻成巴尔干,把执政翻成领事。。。
  •     虽然是报章文章的集成,但确有一个非常整体全面的历史观,德国人如何在普鲁士帝国时期就开始曲折地实践民主,并一步步在历史的各种机缘中,走向今日的全面拥抱西方价值观和民主体制,获得了真正的独立和自由。由此出发看,纳粹的罪行才是无法相对化的,斯大林、波尔布特、毛从未认同过西方价值观。温克勒简直像是在说,有文化受过教育的人犯的罪和文盲的罪不可同日而语。
  •     不甚系统
  •     简短的把德国史从19世纪统一梳理到20世纪末再统一,德国似乎一直都在背负的十字架,也许只有通过坦然面对才能最终放下。不过作者的偏左翼视角还是使得一些论述更倾向于立场本位而非更为客观确实的政治,历史或者伦理对象。
  •     原以为是启蒙公知读物,没想到功底深厚
  •     我认为本书最好的部分是其结尾之处,作者对西方价值观的界定和诠释与传统的观点不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     前半部分根据德罗森的方法对德国从第二帝国到第三帝国的历史进行了四重解读,主要是普鲁士因素在整个历史化进程起到怎样关键的离合作用;后半部分则是二战战败为清算德国问题和德国融入欧洲提供的契机、战后德国放弃成为民族国家的动因内因与之在国家统一上的矛盾,作为标题的文章反而没什么新意
  •     德国的“体制问题”。德国虽在文化上参与西方,但出于历史原因,政制上仍是西方中的后进生。魏玛民主被视为战胜者的强加而遭厌恶,反而激发民族主义的兴起,客观上为纳粹的种族论调培育温床。战败后德国一分为二,西德对西方“毫无保留地开放”,东德却没有,体制差异也为合并后种种问题埋下隐患
  •     中间穿插了一段对于十月革命的解析,我感觉应该放在希特勒上台那段,虽然在时间轴上不大准确。以及本书是我今年目前读到得最精彩的书!
  •     德国的近代史评论
  •     不过需要一定关于德国史(不仅是第三帝国时期,从俾斯麦至两德统一)的知识积累才能完全看懂。
  •     三联的书的设计很小资的感觉
  •     挺好的
  •     了解德国近现代历史的好书,并非严肃的学术专著,而是读来轻松。
  •     不要以为讲的只有二战间的问题 涉及很广泛 见解很独到
  •     比较笼统,作为了解德国近代史的入门不错
  •     非理性,无民主,反革命。德国哪里错了?从细节中咀嚼出近世脉络。
  •     此书值得一看,对于了解德国历史特性,以及德国民族的特性有着很好的解读。为什么德国会出现纳粹,会出现希特勒?纳粹的经历,到底是德国历史症状的一次极端演绎,还是仅仅是德国历史的一次“反常”?这段经历又给德国带来了什么?以上种种问题,这本书都能做以简单的回答,并不一定完美,但是却会给人以思路,依此路继续思考下去。这是本书最为重要的目的。
  •     并非简单梳理纳粹起源及其战后阴影,而是讲述从三十年战争和东普鲁士时代起的国家主义、军事化倾向,以及德国人内心对秩序的顺从和对战乱的排斥。进一步地,探讨了德国为什么一直没有被纳入西方政治文明体系,直到二战结束后的重建时代。这一点非常重要,尽管它可能是一家之言。经过俾斯麦时代、魏玛共和国在民主和宪政上血的教训,直至今天德国人仍没有完全摆脱纳粹阴影,并时不时地有人企图开脱自己的罪责,譬如,将纳粹和共产主义相提并论,坚持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是受到大清洗后共产主义来袭的胁迫。这些谬论不可谓可笑,却照样有市场,值得永保警惕。另外,作者指出,德国对共同体后超越民族性的“欧洲记忆”负有最大责任:其一,二战是德国人发动的,它造成了欧洲的分裂;其二,战后德国分裂了,它同时体会了西方和东方的感受。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