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民国大文人》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学者 > 细说民国大文人

出版社:现代
出版日期:2010-6
ISBN:9787802446472
作者:民国文林
页数:391页

一本认真又耐读的佳作

这是一本写得很认真,又很耐读的难得的佳作。民国多彩的舞台,那些带着中国传统文人风尚的往事,如数家珍般向你道来,不仅仅是为追溯历史,更是在关照当下的人生,人的精神世界,我们的理想与追求,看似遥远了,却在我们内心萦绕,因为我们的身上或多或少地也流淌着这样的血。

细节而不繁琐

文中罗列了大师们的点点滴滴,却归类的非常好,因此读起来很顺畅。大师的趣事、轶事读来生动,让人很有亲切感,不再高高在上,而在我的身边。

留得余香向星辉

中国名士辈出的时期大致有两个:魏晋南北朝、民国年间。然魏晋南北朝有《世说新语》一书,而民国年间文人雅士思想家的雅趣轶事却散落不全,各类回忆录,轶事体作品浩如烟海。幸得民国文林夫妇,将各类资料搜集、整合、编纂,细致入微,又将各个人物的生活、学术、轶事等方面分门别类,类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却又不同于刘氏。更为难得的是,作者在编著的同时又著而不评,保持了相对的客观性,更加本真地还原了那时的大师们的真善美。诚如作者所说:文稿始终“努力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用八卦的形式来表达严肃的内容,用轻逸的笔调来展示厚重的主题;二是对历史人物,不溢美,不隐恶,以期展示人物复杂多元的历史面目及其学术价值,三是尽量用客观的事例说话,而将自己的观点隐藏在纸后,不让价值判断影响事实判断,更不希望用作者的思考来代替读者的思考。如果读者朋友读完后,感觉到了问题的开始,而不是思考的终结,笔者幸甚。”当时追帖的乐趣除了可以体味那些真正的学者的风采,更可以在帖子中闲话古今,探讨各类话题,一时间,仿佛有了民国当年那种乐于谈论的氛围。一路走来,其间的各种欢乐,各种争执,各种言谈,仿佛历历在目。整个帖子如同一间茶楼,容我们这些些有文人情怀的茶客们插科打诨不亦乐乎,与本书相得益彰。记得当时看帖之时,中途自己有看刘超的《笔杆子:晚近文人的另类观察》和章诒和的《伶人往事》,那些文人与伶人吊诡的命运,灿烂的才华,读来令人叹息不已。故而,对民国文林这部书,印象最深刻的,有熊十力争执之后喜欢抱以熊拳,有金克木的呆气,有黄侃的不羁,更多的熊十力和言慧珠一起被批斗的场面,还有吴宓教授那句:“我要吃饭,我是吴宓教授。我要吃饭,我是吴宓教授!”看得几近泪下。也许,从当年的学者身上,看到了我们渴望已久的某些精神,那些执着于献身于热情、献身于文化、献身于国家的精神,在现在地方所欠缺的。故而我们追忆大师们,我们在茶馆内谈天说地不亦乐乎,更多的,是纪念我们的“民国情结”,“西南联大情结”,“北大情结”,一种对那种偃仰啸歌,抚今追昔的氛围的追求。另一方面,作者三修其稿,精益求精的精神更是令人敬佩不已,也是作者对那些学者的致敬吧。望此书如同那些文人大师们,留得余香传世,将崇尚自由的精神星辉洒向各地。

关于读书

我已经很长时间不爱读书了,更喜欢看电影和翻杂志报纸,活着就上网浏览新闻,每天搜索点怪力乱神的奇异事件,作为喝酒吃串时的谈资。有个朋友给我推荐了易读上的这个帖子,说作者是个极有思想的人,上班打瞌睡的时候,我就习惯上去看看,我很少泡论坛,因为不喜欢看无聊的人在上面说无聊的话,有人打情骂俏,有人互相对骂,甚至问候对方的长辈,连一些女人也练就了刀枪不入如同城墙般厚的面皮……所以易读是个好去处,可以省略掉很多你不想看的,如同过滤网。这个帖子是个奇特的帖子,楼主不骂人,至少我没见过,有人说他和稀泥,我想也确实如此。但我感觉,他是个真诚的人。抑制不住好奇心,我去天涯论坛的煮酒论史板块看了看。看多了,看这个帖子便成了我每天的习惯,不看,总少点什么。我喜欢作者的真诚,虽然这本书里极少看到作者自己的观点,但字里行间都透着他们的真诚,极力地用客观的、公允的、却又充满感情的笔调刻画他们热爱的这群逝去的大师们,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背后沉甸甸的中国文化的精髓!

读民国文人,最爱胡适

这本书我期待已久,因为本书的压卷之作,胡适篇。胡适是中国文人史上的一个异类,因为他独特的人格,用孙郁先生的词来说,就是“清朗”!胡适倡导自由主义,但他内心确实个儒家,在我看来,胡适用儒家标准要求自己,却用自由主义宽以待人,他既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又是一个儒者,是中国文人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殷海光说胡适是个大乡愿,我不以为然,一个人从少年时代就以君子自省,即使是个乡愿,乡愿了一辈子,也造成了君子了。我以为,在中国近代的文人学者中,以学识论,胡适并不是佼佼者,但以见识论,胡适当是第一人。有朋友说,胡适的清朗,鲁迅的古怪,是中国近现代文坛双璧,他们分别代表了民国文人人格高度的两个方面,一个是孜孜不倦地建设,一个是不遗余力地鞭挞,用力不同,但都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期待本书第三卷的鲁迅篇。

胡适小传

胡适少年即暴得大名,在美国留学归来的船上说出这样的豪言壮语:如今我们回来了,你们请看分晓罢。回国即投入如火如荼的新文化运动中,打起“白话文革命”的旗帜,亲自上阵,投掷出《文学改良刍议》这一颗“文化地雷”,用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为文言文敲响丧钟。当五四运动被狭隘的民主主义冲昏头脑,政治登台、文化靠边之后。他由街头返回书斋,以西方实证主义精神“重估中国学术”,著哲学史、考证章回小说、研究水经注,将中国诸多思想领域引上了学术研究正规。他在野时奉行“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创办争论刊物、抨击时政,不惜多次“触怒龙颜”。在朝时,书生意气地组建“好人政府”,结果四处掣肘,碰壁而归;面对国难危亡时“驻美大使”的任命,明知书生无用,仍旧毫不推辞“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上任两月就累出了心脏病。 胡适是那个时代的“学术超男”。虽然顶着36顶名校博士帽,他待人却依然温暖和煦,毫无架子。上至总统,下至贩夫走卒,都是他的朋友。“我的朋友胡适之”的名号就像“及时雨宋江”,人人都以认识胡适之为荣,甚至深宫之中的废帝溥仪也“钦点召见”,闹得满城风雨。王府井承华园有一道他所独创的“胡博士鱼”,他怕老婆的新闻也是报纸热衷的娱乐八卦。留学时期,他曾经沉溺于打牌不能自拔,也曾坦承“看女子篮球赛,只是去看大腿”;胡适回国时,虽尚未获得博士学位,对于“胡博士”的头衔竟也欣然笑纳;他发表的第一首白话诗《两只蝴蝶》89年后才风靡大江南北;他是位收藏家,喜欢收藏火柴盒和博士学位;他还是个为做媒不惜触怒老婆的“月老”,点了志摩—小曼、从文—兆和等十几对鸳鸯谱…… 历史学家唐德刚说“胡适是近代中国惟一没有枪杆子作后盾而思想言论能风靡一时,在意识形态上能颠倒众生的思想家。” “经过五十年之考验,他既未流于偏激,亦未落伍。始终一贯地保持了他那不偏不倚的中流砥柱的地位。开风气之先,据杏坛之首;实事求是,表率群伦,把我们古老的文明,导向现代化之路。” 鲁迅这样评价胡适:“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 有朋友说,胡适的清朗,鲁迅的古怪,是中国近现代文坛双璧,他们分别代表了民国文人人格高度的两个方面,一个是孜孜不倦地建设,一个是不遗余力地鞭挞,用力不同,但都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细说民国大文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