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尔凯郭尔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学者 > 克尔凯郭尔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5
ISBN:9787544707244
作者:【英】加迪纳
页数:127页

作者简介

《克尔凯郭尔》主要讲述了:他是孤独的哲人,他是信仰的骑士,他是现代本文存在主义的先躯。作为19世纪最具创造力的思想家之一,克尔凯郭尔的许多观点完全处于主流思潮之外,他对康德和黑格尔的伦理与宗教理论所作的回应,他的主要观点与费尔巴哈、马克思等人学说的对比,他对人的存在善所进行的探究,这些在《克尔凯郭尔》中都有评论性的阐释。

书籍目录

前言缩略语生平与个性哲学背景一个时代的不道德性存在的模式真实性与主观性自由与自我结语索引英文原文

编辑推荐

《克尔凯郭尔》英文原版是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通识读本”丛书中的一种,副标题为“非常简短的导论”。但作者对克尔凯郭尔思想的介绍实际上超出了“简短的导论”的范围。他从克氏的思想理论背景(特别是休谟、康德、黑格尔等人的理论)、其思想的形成过程(包括与费尔巴哈、马克思等同时代思想家的对比)和基本理论倾向以及对存在主义等往后西方哲学的影响等方面对克氏哲学作了全面、系统和具体的阐释,可以说是一部相当完整的关于克尔凯郭尔的论著。

前言

译林出版社约我为他们即将出版的帕特里克.加迪纳的(克尔凯郭尔》一书写个序言。我翻阅了该书清样,感到这是一部介绍克尔凯郭尔哲学思想的优秀著作,值得向读者推荐。本书英文原版是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通识读本”丛书中的一种,副标题为“非常简短的导论”。但作者对克尔凯郭尔思想的介绍实际上超出了“简短的导论”的范围。他从克氏的思想理论背景(特别是休谟、康德、黑格尔等人的理论)、其思想的形成过程(包括与费尔巴哈、马克思等同时代思想家的对比)和基本理论倾向以及对存在主义等往后西方哲学的影响等方面对克氏哲学作了全面、系统和具体的阐释,可以说是一部相当完整的关于克尔凯郭尔的论著。克尔凯郭尔的思想体系相当复杂,他怪诞的个性以及隐喻和非逻辑的文风更增加了对他的理解的困难。但是本书作者对克尔凯郭尔的理论作了清晰的梳理,读者从本书的各章节中不难领悟克氏有关思想的脉络。作为一部通俗著作,本书的写作很是成功。

内容概要

作者:(英国)加迪纳 译者:刘玉红

媒体关注与评论

“帕特里克·加迪纳的这本杰作,使克尔凯郭尔的双重形象鲜活起来:他既是一位思想家,也是一个凡人。”  ——《独立报》“在某种意义上,克尔凯郭尔代表了为浪漫主义的赎罪,也是对浪漫主义的复仇。”  ——阿伦特“可以设想,当年王国维先生读的若是史尔凯离尔,其《人间词话》的写法就完全会不同。”  ——刘小枫

章节摘录

插图:在任何时候,他从不低估困扰自己的残疾和困难。不过,还是有人说他从小被当成一个“疯子”来培养,这些尖锐的话让我们不难理解为何克尔凯郭尔对自己的成长方式颇有微辞。即便人们说这样的话是因为他的父亲,他对这个男人的感情仍是矛盾的:父亲活跃的——哪怕是怪异的——想象力令他着迷,父亲的才智和雄辩令他印象深刻。他在记忆中对父亲怀有深沉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奇怪地糅合了敬爱与惧怕。克尔凯郭尔儿时的一个伙伴称他在家里的生活是“严格与怪异”的神秘交融,而在私立学校的学习也没有让他获得多少解脱。他是一个男孩,可身体贏弱,行动笨拙。他认为自己的外表毫无魅力,对此他又极为敏感。于是他从不参加体育活动,经常成为别人欺负的对象。不过,在別的方面,他可毫不示弱。很快,他发现自己智力超群。后来他承认,当受到威胁时,这一点成了有效的自卫武器。他言辞锋利,容易伤人,尤其善于发现他人的弱点。据传,他擅长揶揄,喜欢挑衅,能把他的同班同学说得直掉眼泪。结果,他和周围的人变得疏远起来,成了一个孤独内向的人,令人忧惧,不讨人喜欢。他的同窗所描绘的这一形象可能不太吸引入,不过却预示了他成人后最直接、最引入注目的特征,即思想特立独行,讽刺人木三分。1830年。十七岁的克尔凯郭尔到哥本哈根大学求学。开始一切尚好。第一年,他选修的基础课程十分广泛,包括希腊语、拉丁语、历史、数学、物理和哲学,并以出色的成绩通过相关的全部考试。接着,他踵武自己的兄长彼得,开始攻读神学学位。彼得具有学术研究的天赋,但十分自负。

图书封面


 克尔凯郭尔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出身与意义】克尔凯郭尔出身于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家庭,其父一直严格以旧约的精神治家,使整个家庭弥漫着浓烈的宗教气氛。他虽因经商致富,但常为贫穷时诅咒过上帝以及有过通奸行为而自认有罪,担心上帝惩罚,惶惶不可终日。后妻和五个子女先他逝世,更使他备感震惊,深信这是上帝特意使他领受无穷的痛苦和孤独。他的这种阴暗低沉的心态对小儿子索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索伦有先天生理缺陷,体弱多病;他虽然聪颖过人,但生性孤僻内向,行为怪诞,以致同其父一样终生都为有罪和受惩的宗教情感支配。他后来在日记中谈到:“我早年的全部生活环境笼罩在最黑暗的忧郁以及最阴沉的压抑的迷雾里,竟至于弄成我现在的样子,实在是没有什么奇怪的。”克尔凯郭尔被认为是使欧洲哲学发展发生近现代转型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所实现的转型的主要内容就是以孤独的、非理性的个人存在取代脱离人的客观物质或理性意识的存在来当做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个人的非理性的情感活动,特别是厌烦、忧郁、绝望等悲观情绪代替感性或理性认知,特别是代替黑格尔主义的纯思维、理性和逻辑来作为揭示人与世界及上帝的真谛的出发点,而这也正是他的全部哲学和宗教研究的出发点。克尔凯郭尔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与传统哲学对立起来,特别是把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的批判当做自己哲学的根本方向。对黑格尔主义的批判几乎成了他全部著作的一根轴线。他认为,黑格尔哲学的根本错误在于把逻辑必然性当做实在的统一性的最高原则以及理性和实在的统一性的保证,并由此陷入了“客观主义”。因为黑格尔把纯逻辑,即纯思维或者说客观精神当做一个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统一整体和封闭的系统,当做唯一真实的存在,并企图由此推论出其他领域的一切。世界无非是这种客观精神的必然显露,一切具体的、特殊的存在无非是这个普遍存在的实例,是这个整体中的某一阶段中的某一成分。按照这种观点,个人的存在也是被决定的,因为个人也无非是这种普遍的、纯思维的偶然的表现。人的自由是一种被理解了的必然性,人的道德和宗教情感是普遍理性的附属品。这样人实际上失去了自己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失去了作出决定和进行选择的可能性,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和自由,从而也将使自己忘却了对所发生的事件的责任,取消了个人从伦理上对待自己和世界的可能性。黑格尔哲学是一种用思想整体来牺牲个人、使人非人化的哲学,是对人的地位和尊严的一种蔑视。值得提到的是:克尔凯郭尔在批判黑格尔时,竭力驳斥老年黑格尔派把黑格尔的体系看做是对基督教的充分论证的观点。后者认为,基督教并不认为理性和信仰这两种因素是人类精神的两种相互对立和排斥的东西。尽管它们各有特点、不能相互取代,但它们有着必然的联系,形成为人类精神和意识的一个统一整体。从圣保罗开始,基督教就力图将希腊的理性文化与犹太的信仰文化融为一体,而这种努力在黑格尔体系中得到了最后的完成。黑格尔哲学是对基督教信仰的一种思辨的论证。克尔凯郭尔认为黑格尔主义对基督教和宗教生活以及信仰本身的思辨论证完全是虚妄的。其全部论证都犯了亚里士多德在《前分析篇》中早已指出的循环论证的错误,即把待证明的结论当做前提。黑格尔待证明的结论是他的纯逻辑体系的统一性和实在性,然而他却总是把这种统一性和实在性当做他的整个论证的前提。这样他的论证必然似是而非。有的西方思想家认为,“就其一生和著作的影响来看,克尔凯郭尔更多地是属于20世纪,而不是属于他自己那个世纪”。曾说自己是双面人“一面开颜,一面哭泣”《日记》【最高存在】《实践理性批判》:我们只有设想存在一个至高的自然推动力,最高至善才有可能在这个世界上实现。费希特认为,上帝作为一个“独立的存在物”这一观念是不可思议的,我们无法对其进行逻辑分析,所以应用“道德世界的秩序”这一概念来进行替代。黑格尔一开始的立场与康德相同,视道德为构建“一切宗教的目标和本质”。黑格尔认为,我们感到陌生或是成为“他者”,是因为我们参与到了囊括一切的宇宙进程中,其潜在本质是心理的,精神的,也即“世界精神”。费尔巴哈认为,宗教里的上帝不过外化了人自己的本质,是想象的,理想化的,是“人类的心灵之梦”。人对上帝的了解不过是对自己的了解,神学最终被证明是人类学。【当今时代】克尔凯郭尔在《文学评论》上发表了《当今时代》:事实上,一切事情都有指导手册,很快全世界的教育都将意味着背诵更多或较少的评注。人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不过为了得到一种见解,他们不得不在数量上结合起来。“没人,没有一个人,敢说我”人生的成败不是看他是否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标,而是他完全认同这些目标,与此相关的是做事的精神,追求目标的热情和真诚,而不是其看得见摸得着的结果。【认知】柏拉图在《美诺篇》中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该如何获得真理呢?如果已经获得了,那无需再追求,若还没获得,那怎么确定获得的是真理呢?他指出,解决的方法在于我们认识到,认知意味着主体意识到蛰伏在内心中的东西。黑格尔就认为,柏拉图仅仅把知识看做“回忆”(Erinnerung),这与他自己的观点有相似之处。克尔凯郭尔则说:真理,不是从外部介绍给个人,而是本身就存在于个体之中。应该说这些说法的本质都是一种流行的理性主义,在这种情景下,教师的作用只能是偶然的。【黑格尔】他认为历史是“观念的具体化”,其结果是,个体的地位相应下降,萎缩到仅仅“代表”其所处时代的世界精神。克尔凯郭尔则认为,人们太容易“在事物的整体中,在世界历史中迷失自我”,把自我的个体身份淹没在诸如时代精神或是人类进步一类的集体观念之中。【维特根斯坦】“一个诚实的宗教思想家犹如高空走索的人,他的双脚几乎只是踏在空气中,得到的支撑微乎其微,不过,这样行走确实是有可能的。”
  •     是对这本书和刘小枫老师另一本书的杂感。草率记下,免得睡醒忘了。(*这两天都在乱翻书以至于已经和天朝人民有时差了……OTL*)====高中时读过克尔凯郭尔的《非此即彼》,没有读懂。像误解许多人误解尼采一样误解了他。如果懂了,不至于后来掉进萨特的“真•存在主义”和各种后现代坑里爬不出来。我觉得我的三观一直很奇葩。18岁之前都是所谓真•自由主义者(罗素王小波卢梭伏尔泰),乐观向上宽容人性相信启蒙。上大学前两年见识了各种奇事,长了点心,终于开始意识到理性的局限,从康德读到费希特,进而萌上浪漫派:相信为内心而生活就是真理,脱离尘世就是高贵了。然而,浪漫主义者没有给出一个在现世中生活的最高准则;“美”本身也显得软弱无力。这一观点导致了后世普遍观念中“德国人的双重性格”:外表臣服于世俗权威,只追求精神自由。这间接导致了1871年之后德国的“另一种道路“:”国家这个怪兽,最后终将吞吃它自己的人民“。我当时以为,这样的生活已经足够好了。但这正是浪漫主义的弱点:它的矛盾在《浪漫主义的根源》第一章里已经显明。伯林没有给出任何简明的定义,而是用了一串雨果式的夸张华丽的排比句:““简言之,浪漫主义是统一性和多样性。它是对独特细节的逼真再现,比如那些逼真的自然绘画;也是神秘模糊、令人悸动的勾勒。它是美,也是丑;它是为艺术而艺术,也是拯救社会的工具;它是有力的,也是软弱的;它是个人主义的,也是集体主义的;它是纯洁也是堕落,是革命也是反动,是和平也是战争,是对生命的爱也是对死亡的爱。”(《浪漫主义的根源》)这种自相矛盾有嘲笑为软弱和sentimental之嫌。尼采同样看到了理性主义的局限性,又痛恨这软弱,于是跳出来发明了“超人”——虽然虽然舍斯托夫认为,尼采君想杀死的是形而上学意义上的上帝而不是真正的上帝,但其意义相差无几。如今知乎上任何一个人都知道批判“弱者的道德”,讽刺一切不解放“人性”的行为,哪怕这部分人性仅仅是兽欲。可想而知,怀有十八世纪那种乐观进步主义踏入二十世纪的人(如茨威格),活到最后多么绝望。克尔凯郭尔的卓异之处在于,他看到了以理性为绝对的谬误(康德、黑格尔),却没有像尼采一样树立新的崇拜对象,也没有像二十世纪的存在主义者一样,把理性之后的世界描述为虚无幽暗的深渊。他重建了信仰超越理性、且独立于理性的不可或缺的价值。今天,在这个以政治正确为纲的多元主义社会里,我们能看到各种对道德与公义的嘲讽,然而这些人不知道,他们今天所推崇的”人权“如果离开古老的律法,压根不可能存在。不反人性的文明,比如罗马帝国晚期那种酒池肉林荒淫社会,不可能以一种稳定姿态长久存在。以前读尼采时,感觉他把理性倒塌后的虚无的可怕描述得淋漓尽致,提出的却是一个糟糕的解决方案,不比马克思好多少。——但如果他们都错了,谁能说自己的智慧是正确的?这几年来,我走了许多弯路,也对自己曾经怀有的康德式的价值观深深动摇过。我承认了理性的局限,却不可能认可尼采的设定——我这样悲观软弱、肉体和精神都弱小的人,当然没有成为”超人“之类的潜力。如果世界只受社会达尔文主义或黑暗森林法则支配,我这样的人恐怕难逃一出生就被丢去喂狮子的命运。丛林法则不会教给你伦理与爱,它只追捧最强者,把一切弱者扔进历史的车轮下。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设定下,一切伦理、价值、形而上学,乃至理性本身都没有意义。怪不得希特勒说:”如果德国人民输掉了战争,说明他们命该如此,不配做最优秀的统治民族!“可是那一切没有发生。我还活着,而且承认我错了。错得心安理得。理性的高峰之后并不是只有虚无的深渊。有更好更艰难的路在那里,我却看不见它。那时我以为自己足够勇敢,有能力忍受虚无;或者说,宁可忍受虚无,也不愿探寻道德律的根源,接受一个被启示的有意义、价值和爱的人生。后者看似沉重,却比无根基的不能承受之轻好得多。我曾经的偶像加缪也错了。西西弗斯只是个巨人,他无法创造真正的意义,只能信靠更虚假的东西作为安慰,比如欲望,比如心灵鸡汤和成功学化的机场书店哲学。有人或许满足于此,但我相信,西西弗斯并不幸福。Lachesis 2014.7.27
  •     克尔凯郭尔作为存在主义先驱的地位一直到他去世多年才显露出来,历史上不乏这样的哲学家,因他们的思想超前于他们所处的时代,所以他们的价值要在死去以后的时代才被需要,于哲学家本人是不幸,于他之后的时代却是大幸。       克尔凯郭尔的是个丹麦的宗教神学家,年青的他放弃婚约正式投向上帝的怀抱。当时德国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式微遭到谢林等人的批判,青年黑格尔学派开始用非理性主义精神重新解释黑格尔,而克尔凯郭尔把这种非理性主义思潮与宗教中的非理性主义相结合,形成他个人的哲学思想。       反黑格尔主义是克氏全部著作的一根轴线。他和黑格尔一样企图把个体和上帝联系起来,但二者方式想反。黑格尔是认为纯逻辑纯思维的绝对理性是惟一真实存在,他把主观上帝纳入理性范畴。而克认为超越理性思维和逻辑的上帝才是绝对存在,作为偶然的个体可以自主和自由地用内心体验趋向上帝,所以他强调个人的自我拯救,反对集体的宗教形式。 正是这种强调 人的非理性存在的意义以及人的个性和自由的思想,将西方哲学发展引向后黑格尔时代,开创了现代哲学发展的新思潮,启发了以尼采、海德格尔、萨特、加缪、安兰德等为代表的一批存在主义哲学家,       理性主义让个人自由屈服于理性冰冷坚硬的框架之下,在框架之内安守本分,接受历史的决定。而克尔凯郭尔则用信仰将个人从理性压抑的框架中真拯救出来,他后来的存在主义者则将个人意志搁在理性之上,直到坠入荒缪和虚无。对今天的人来说,理性与非理性仍然是个难以分出上下的问题,比如说,到底是用理性的逻辑推理去推论该不该追求一份爱情,还是跳出理性任听凭个人自由意志任意驱逐呢?

精彩短评 (总计52条)

  •     不是我想要知道的。
  •     正文很绕口,好在序言作者救了你,讲的明白。间接了解了一点儿黑格尔 。
  •     一个诚实的宗教思想家犹如高空走索的人,他的双脚几乎只是踏在空气中,得到的支撑微乎其微,不过,这样行走确实是有可能的。——维特根斯坦
  •     在《北欧文学论》审稿时看到石老师提到这位哲学家,发现他在哲学史上的重要性和部分观点很和我的口味,于是先找本介绍他的小书来看看,就挑中了这本,虽然因为工作忙时断时续,但总算还是看完了(果然平时还是要少看点电脑手机,多读点书比较好,隔一段时间不读就感觉自己傻了好多),整体感觉非常满意,读起来很顺,有空写个小总结吧,免忘,最近记性越来越糟了。
  •     存在主义之父;Leap of faith。这哪只是introduction啊……中枪都中成筛子了。
  •     看懂了80,写克尔凯郭尔的部分非常清晰。关于黑格尔和康德的部分看的非常难受,还好有导读。
  •     涉及到黑格爾的那些地方有些隔,後半部分不錯
  •     最后两章实在读不下去了,有点怀疑人生,究竟是翻译问题还是自己的能力问题。
  •     莴老 宣布 正式入 祂老 大坑
  •     印刷好,能够体现人物的思想和生平。。。。
  •     “信仰排斥理解”的观点总觉得在克尔凯郭尔之前就有经院哲学家说过了,忘了是谁,对其存在主义式的解释可以算是独到之处吧。另外,作者用词也太装逼了吧,这毕竟是通识读物好吗。。。和大问题完全比不得。。。扣一星
  •     概念性的东西如果不稍加注意就只是一句话而已。要去看他的书。
  •     翻译生涩,外语感太强烈,大堆定语从句的堆积令人看的很吃力,讲康德和黑格尔背景的那章简直一片混乱,丫的电子版还没有英语原版,不过可以想见原版也写得不咋地,常常写道诸如“这很能说明问题”这类句子就戛然而止,没有丝毫注解是什么问题,如何形成等,个人也并不是特别喜欢存在主义在宗教领域的运用,还是感谢萨特把他引入了现世此岸。
  •     又一本普通人看伟人如自己的传记,但这句话有些意思:“他感到自己基本上成了一个生活的旁观者,而不是一个行动者,永远在重新体验他人的经验和思想,却无法拥有任何属于自己的东西。”
  •     三星半,刘放桐老师写的序言非常不错,后边论述的具体部分真心没太看懂……
  •     对于这货只能看到这个地步了。
  •     这本书翻译得也真是够差劲的了 这么简单的东西都没法译好
  •     分段有这么难吗…?这本算是把克尔凯郭尔的思想讲的比较系统的了,虽然它后面关于焦虑和恐惧的一些观点值得推敲,不过这不算什么,最大的缺点是行文实在让人读着疲累。
  •     克尔凯郭尔把精神境界分为三个层次,审美、道德、宗教,审美指感性境界,以感性需求为中心;道德是理性境界,承担义务和责任;宗教追求为信仰献身,是以痛苦为特征的人生最高境界。
  •     本来由于丹麦语对克尔凯郭尔非常有兴趣,顾青也说为了读他值得学习丹麦语。但这本实在比同系列福柯那本还难读懂,886。
  •     读于2013年
  •     为什么读的时候给我一种看翻译本就像是在读英语的感觉。
  •     已对克氏吐槽无力。
  •     “克尔凯郭尔从来没有明显偏离过一个观念:就像献身于其他的存在模式一样,献身于基督徒的生活方式总归是一件个人决定的事情,每个人必须自主行动,不可能有什么客观的理由来证明其正当性。这一观点在伦理理论和宗教思想两个领域都很有影响。”
  •     二刷+笔记。讲到《致命的疾病》结束。前半部分讲黑格尔的清楚,可是讲克尔凯郭尔对黑格尔的批评有点乱,尤其是第五章,把一大堆人的思想混着讲。
  •     闺蜜推荐的哲学家,看了非常喜欢,把我纠结却讲述不清的问题描述的通透无比,下一本看《非此即彼》
  •     也不怪你,基尔克果自己的问题。他还是如施特劳斯说的,适合当文学家。
  •     太多时候,我们学习英文的时候只有看原版小说,其中味道大多休闲。有的时候,读伟大的哲学思想,用英语来读,也别有一番风味,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去字字精彩!
  •     对他与康德和黑格尔(尤其是后者)思想的比较,可以看看。
  •     太可怕了这还是通识读本吗……
  •     中规中矩的关于克尔凯郭尔的介绍,他对于人之主体性和主观性的宣誓令人动容,看完极想把他的作品都拿来读一读。更加明白为啥薛伟请焦虑和恐怕的时候老爱提他。《致死的疾病》和《焦虑的概念》,心理学从业者真可以去读一读。另外还对《非此即彼》《恐惧与颤栗》充满了兴趣。
  •     克尔凯郭尔介绍…1、审美模式vs伦理模式 (每个人都必须自主行动)2、宗教是一个独立自主的领域,正当性无法通过外界评价…作为存在主义的先驱,有必要了解一下…
  •     叔本华,克尔凯郭尔,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我喜欢的人还是有一定的连贯性的。。。
  •     那一坨克尔凯郭尔就没读完过
  •     比较好的一点在于,介绍了许多同时代哲学家的思想,有一个很好的参照效果!
  •     逼格对我来说有点高。
  •     黑格尔把逻辑必然性作为实在的同一性的最高原则以及理性和实在的统一性的保证,于是人类只是绝对精神实现自己计划的工具,人失去了自我选择的可能性、真正的自由以及相应的责任,老年黑格尔派把黑格尔体系作为基督教中理性和信仰融合的完成(上帝是纯逻辑纯思维的绝对)更是否定了作为可能性存在的个体与超越逻辑超越思维的上帝间的一对一关系。人生道路三阶段:审美阶段:追求感官享乐,空虚无聊痛苦乃至绝望,唐璜。→伦理阶段:道德准则,追求普遍性和理想,以“善”为目标。道德义务和个人履行之间的矛盾导致负罪感,苏格拉底。→宗教阶段:为信仰支配,直面上帝,荒谬感,亚伯拉罕。
  •     断断续续糊糊涂涂地看完了,作为一个在他生前生后都不受重视,死了几百年一直到20世纪才因为存在主义被推崇的思想家,还是希望更多的介绍他对后世的影响,而不是他的整体思想啊……就看出他提出的焦虑这个概念影响很大了了……这书写的也不太友好,好难懂……
  •     这四块钱花的太值了,行文翻译都不晦涩,但需要一点神学基础。
  •     被康德和黑格尔拖着走的祁克果“导论”。
  •     这套牛津通识读本作为向导,领我入门,科普伟人和理论,意义重大。克尔凯郭尔,之前总是在别的书本中出现,早就感兴趣了。这是了解他第一步:存在主义的先驱,时代的“叛逆者”,思想的巨人。其创造性的思想理论,影响后世。我会继续看其著作,虽然这本看得有点吃力,但我的认知水平会越来越高。
  •     读完之后对于自己在两年前读到吴宓《文学与人生》中宗教部分的自己理解的错误有了补充。115页,7小时。
  •     翻译的太差。就大概了解了下是个存在主义的先驱。
  •     复杂。
  •     1、审美的存在:只为眼前而生活,从外部期待一切,让随意发生的事情掌控自己。2、伦理的存在:把自我看做一种设定的任务,注意力指向自己的本质,有意识地承担起对自己的责任,通过对自我的反思认识到他真正想成为什么,这种自我理解基于他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潜力。3、宗教的存在:信仰和理性无法和解,信仰是意志的表达,不应是理性的推理。只有主观接受才是有决定性的因素,因为真正有意义的是作为主观的向前看,而不是作为旁观的向后看。4、渐进的跨越:从审美模式通向伦理模式的途径被视为一个渐进的精神运动。每个人必须找到自己的路,不管显得多么矛盾,最终使其得以超越伦理模式的极限。5、关于焦虑:害怕是有明确的对象,焦虑指向某种虚无的东西,发生在当自由俯视自己的可能性,抓住有限性来支撑自己时。
  •     作为introduction而言,我觉得真不够好。作者对比很多,康德和黑格尔的论述过于蔽芾,反而使得克尔凯郭尔的部分不够明晰。其次,翻译还勉强吧…(没读英文),但是,把「seventy thousand fathoms of water」这么有名的一句名言译成「七千英寻」,我还真心不能忍啊……我反倒觉得牛津系列《存在主义》那本书比这个讲得好。克尔凯郭尔明明那么有魅力,这本小册却讲得味同嚼蜡,或许我还要再挑一本入门级的书再看看吧…
  •     戳心窩
  •     原本我准备看完这本入门再去看克氏其他作品,结果看完后对克尔凯郭尔反而没什么兴趣了。这算是好还是坏?
  •     想当自由学者搞学术,首先得自己有钱。
  •     第四章:存在的模式 审美的、伦理的、宗教的
  •     文字太绕,序言也不能拯救我了...
  •     过于晦涩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