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力的奇迹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愿力的奇迹

出版社:文化艺术
出版日期:2009-11
ISBN:9787503939365
作者:马明博
页数:246页

作者简介

我读《愿力的奇迹》,如饮甘泉。——莫言鼎力推荐
生活是一串由烦恼和痛苦串成的念珠,而禅者是能够微笑着捻动它的人。学佛读禅,可摆脱烦恼,获得解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在《愿力的奇迹》中,作者以地藏菩萨的愿力为切入点,以四大佛教名山中的九华山(地藏道场)为载体,以通俗优美的散文体语言,结合一个个发人深省、启人心智的禅宗故事,系统介绍“佛教的智慧与慈悲”,“给人信心,给人勇气,给人欢喜,给人力量”,为读者解决现实生活中所要面对的种种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照,能净化心灵,助你脱离烦恼,心生菩提。

书籍目录

推荐序·莫言自序壹  在大觉寺醒来  01  缘来如此  02  我们是彼此的灯  03  月亮的味道  04  感谢你,为我照亮前方的道路贰  灵山九华  01  大地的莲花  02  花瓣与露珠  03  灵山一会,俨然未散  04  各自的朝圣路  05  柯村一笑叁  明月前身  01  三生石上  02  漫游的灯盏  03  明月前身  04  自性地藏  05  没看到他,但我知道,他在这里肆  欢喜地  01  散文片断中,隐约甘露寺  02  把握当下,佛在祗园  03  佛法并非化城寺的展品  04  在百岁宫五百罗汉堂,寻找前身  05  幽冥钟上,一只栖息的蝴蝶  06  回香阁的金塔  07  “另—个我”,在旃檀林徜徉  08  肉身殿外的忧思伍  愿力的奇迹  01  我们身体的地水火风  02  神奇的舍利  03  愿力的奇迹  04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05  沉重的肉身  06  临终的眼陆  陪云漫步  01  山路上的《心经》  02  闲坐观蚁忙  03  陪云漫步  04  品茗香樟花园柒  地藏本愿  01  弘一法师的哭泣  02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03  世间多少地藏  04  我们内心中的黑暗捌  寂静的流水  01  起止凤凰松  02  水深处的十二因缘  03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04  六种不同的盐玖  林下相逢,山中作伴  01  山中何所有  02  与菩萨为友  03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04  佛有爱  05  生活在别处  06  小石头与中观

编辑推荐

  在痛苦面前,微小的勇气,胜过丰富的学识。微小的勇气,来自愿。愿,是步入禅境的第一道门。发愿,为习禅者必具的行门。  在九华山、地藏道场,你会感觉到:只要有愿力,就会有奇迹。  愿力是克服障碍、超越自我的能量源,也是成就一切事业的根本。诸佛都是以愿力来成就,都有很多度众生的愿力,阿弥陀佛有48大愿、药师佛有12大愿等等。在九华山,借助愿力,地藏证得正果,出家人屡屡造就“肉身舍利”的奇迹,而对于众生来说,只要我们学会加持愿力,就能破除烦恼,生欢喜心,获得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内容概要

马明博,问禅人,茶隐士,文字客,云游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天下赵州生活禅》、《一日沙门》、《禅遇》;主编有《滚滚红尘拈花微笑——文化名家话佛缘》、《蓝眼睛与菩提树——外国文化名家话佛缘》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读《愿力的奇迹》,如饮甘泉。  ——鼎力

章节摘录

  “生活在别处”,这句话出自法国诗人兰波笔下。这个美丽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句子,是19世纪一个法国天才诗人用一生时间为之努力争取的梦想。  兰波以它作为诗句,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以其作为小说的书名。开玩笑地说,兰波创造的这句话,写在巴黎大学的墙壁上,并没有多少人知道,而米兰?昆德拉?把这句话弄得世人皆知了。  近年来,我接触了许多禅修者。有许多是我的读者,他们在读了我的书之后,和我进行交流。就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时,我发现,他们虽然学禅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刚皈依,有的学禅半年,有的学禅多年,但大都没有得到受用。  受用,辞典上解释为享受,得到好处。在禅林中,指享用,又指灵活运用机法。如达于自由自在之境地,能随己意而任运自如,称为受用如意。又,学者受到师家之点化,顿然开悟,其后不再受任何系缚,称为受用不尽。  释迦佛的教导,我们在实践之后,要以有无受用为衡量的标准之一。  对于是否从佛法中得到受用,我提问了三点:“学禅之后,你的身体是否变得轻松安祥?你的心灵是否变得开放平和?在待人接物中,你是否充满喜乐?”  许多禅友的回答并不乐观。  我提醒说:“如果一点也没有体会到,请你马上反省一下。对照释迦佛的教导,查一查哪里出了问题。不要在错误的路上狂奔。此刻停下来,就是进步。如果能体会到一点,那也说明你已得到了受用。如果能体会到三点,我要恭喜你,因为你不但前进的方向对了,而且非常精进。”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人其实不能生活在别处,所以也不能禅修在别处。  释迦佛好比拥有一座花园的人,园中种满莲花。我们羡慕他园中的莲花,甚至梦想到那里享受花香。释迦佛告诉我们,如果从此时此地开始,从身边开始,我们一棵一棵地种植莲花,等莲花开放时,我们不必到他的花园里,也已生活在花香之中。  2  经?过柯村时,南泉、南溪想再拍些地藏菩萨大铜?像的照片。  宗学师把车停在路边,我也跟着下车。望着远处云遮雾绕的群峰,我合十低眉。  作为过客,终究要离九华越来越远了。  “禅师应该在距离你三座山之外的地方,由于受到崇山峻岭的阻隔,你想见他就要不辞劳苦地跋涉。惟有通过这段跋涉,你才能感受到禅师智慧的启发和激励。”一位禅师曾这样说。  然而,如果在九华山住过几天,有幸对愿力有所体会的话,此生之中,无论身在何方,九华山、地藏菩萨都会和你在一起。  路边的沙石间,有一块精美的小石头,静静地躺着。我看到了,笑了笑,但没有俯身去捡它。  因为我想到了一个故事。  山脚下,一位禅修者看到一座古旧的佛塔。塔旁路标写着“通往最美的佛境”,指向上山小道。走过千层石阶,禅修者走到半山腰时,感觉太累了。  他见到另一个路标,上面写着“你已经?走了一大半,努力一下,马上就会看到最美的佛境”。  禅修者鼓励自己,继续往上走。  在风景优美的山顶上,只有一个安放佛像的石座,却没有佛像。  禅修者走过去。  空荡荡的石座上,摆放着一个小木牌,上面写着:  “在这里,如果你没有见到最美的佛境,请下山,继续禅修。”  3  中午饭后,南泉、南溪睡了。我请费业朝先生到大觉寺客堂,一边品茗,一边求教。  对于九华山川地理、人文典故,费先生可屈指道来,不愧为名副其实的“九华通”。经?常带游客上山下山的他,与形成九华肉身之前的大兴和尚、明净和尚、仁义师太、慈明和尚等,都有过较多接触,对他们有着深入了解。  1992年9月6日,九华山很有名气的“站着睡觉”的“疯和尚”明净法师安然示寂。弟子遵和尚生前保护其身的嘱咐,将其跏趺坐缸。1998年12月1日开缸,其肉身完好,颜面如生,体有弹性。肉身现供奉于旃檀林老大雄宝殿佛像的右后首,受香火供养。  “当年他在世时,一直为人所轻视。他的衣服都很破,别人不穿的他捡来穿,浑身上下破破烂烂。他农民出身,没有文化,出家又晚,又不会讲经?说法,没有人把他放在眼里。  “明净法师俗姓徐,出家后,原?来和他熟悉的人依然喊他‘老徐’。他听了也不生气,只是嘿嘿一笑。刚出家时,他与其他僧人一样住僧寮,也躺着睡。后来,他坐着睡,用被子包住腿,坐在禅凳上,一坐一晚。这种只坐不卧的睡觉方式,佛门称为‘夜不倒单’。再后来,他感觉屋子里人气秽杂,就不进屋了,干脆在院子里过夜。也正是从这个时候,他开始站着过夜。不冷不热的时候,他站在院子里;刮风下雨的时候,他站在屋檐底下;三九严寒的时候,他站在大雄宝殿佛前面,就是平时香客来了磕头的地方。从卧到坐到站,可以看出明净和尚的修行越来越深。”  费先生听说旃檀林的明净和尚站着睡觉的事后,感觉很奇怪,当时他想,人睡着了意识不能主宰时,他靠什么保持平衡?为此,他专门测试了一番。  “有一年深秋,我接待了几个来自新加坡的游客。他们听说有一个和尚站着过夜,叫我陪他们去看看,我就领着他们去看了。那时天已经?很冷了,开始下霜了。我们去的时候,是夜里十点多接近十一点的样子。当时,明净和尚站在一棵大树底下,他的胡须上已经?结了霜,他呼吸出来的气已经?成白雾了。那时候我很淘气,想知道他会不会是假装的,就做了个试验。我和他很熟,过去我下放的时候,他还没出家,我们经?常在一起玩儿。我用手电筒照了照他的眼睛。一般来说,如果人醒着闭着眼,用手电一照,眼球在眼皮底下肯定要动的。而他眼球一动不动。我们几个人围着他转了几圈,仔细地观察了一下,我发现,吸气时,他的身体微微地后仰;呼气时,他的身体会微微地前倾。一个人站着睡着了,能够保持平衡,这真是个神奇的现象。”  对此,费先生归纳为“站禅入定”。  “香客们拜佛时,他在一旁说:‘拜我好了,我是真佛。’人们听了,都以为他在说疯话。明净和尚修慧若愚,偶发颠倒妙语,被人们视为‘疯和尚’。”  肉身供奉于九华后山双溪寺的大兴和尚,生前名言“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如今广为流传。  大兴和尚,俗名朱毛和,七岁时被人贩子拐卖,九岁时被家人找回。24岁时,碰上南北军阀混战,他被抓入伍,做司号员六年。31岁时,他逃离部队,来到九华山百岁宫出家,做挑水驮粮等杂役。后外出行脚,朝礼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等佛国圣地。41岁时,重返回百岁宫,做水头五年,每天领众挑水供全寺僧众饮用。1958年,64岁的大兴和尚到九华山后山双溪寺,为佛教生产队放牛二十多年。  这期间,大兴和尚如疯似傻。他经?常与当地百姓嬉戏,有时还会无缘无故骂人,“你们都是傻子,都是我的儿子。”据介绍,他骂人的语气极为平和,就像拉?家常话似的。当地村里的孩子也总是找机会戏弄他,追着他问:“和尚,你放了几头牛?”他不理睬他们,只顾走他的路。走出几米远,他慢慢地把头转回来,慢条斯理地对孩子们说:“我放了你爸一头牛,你妈一头牛,还有你一头牛。”他说完又走,孩子们乐得直蹦。  一日,他挑柴进城去卖,寺里等着油盐下锅。他一大早就出发了。路过一村庄,看见一位大娘拔菜园篱笆当柴烧,知是人老体弱砍不了柴,便将肩上所担之柴送给了大娘。回到寺里没法交差,他于众僧中大喊大叫:“我今天认了干娘了,我有母亲了。”当家师也没有责罚他。  据当地人说,大兴和尚有“神功奇迹”。有一个村里的小孩受了惊吓,痴呆呆的,被大兴和尚撞上。他走上前去,用手在小孩头顶上拍了三下,小孩竟回过神来,没事了。孩子父母心生感激,留他吃饭,他也不客气,边吃边说:“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  就这样,村里有哪个小孩受了惊吓,都要请他去,他一去小孩准好。  “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这句话后来成为大兴和尚的口头禅。  散文家、九华山甘露寺住持藏学法师有文章写道,大兴和尚曾“失火”烧掉老双溪寺。那是一年冬天,下雪了,大兴和尚刚用火盆将被子烤暖。猛然听到外面有孩子在打雪仗,他很兴奋,忙将火盆拿下床,然后出门跟孩子们疯玩去了。没想到,火盆中的火引燃了他的房间,一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大火很快烧掉了双溪寺。他还是疯疯癫癫的样子,嘴里咕哝着那句疯话“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  在当地政府及信众的护持下,双溪寺得以重建。大兴和尚住进寺后低小的临时房间,他依然很疯很脏。1985年4月的一天,大兴和尚对寺中住持说“要起单”,法师问他去哪里,他不说;问他什么时候走,他说三天后。第二天清晨,大兴和尚摔了一跤,摔得不轻,他不能行走了,只好整天躺在床上,两眼直逼天空,嘴里不时说“空、空、空”。三天后,他真的走了,时年91岁。  因他走时预知时至,僧人们认为他有修行,于是将他的遗体装缸。过了四年,僧众们将坐缸揭开一看,见大兴和尚如活人一般,衣帽鞋袜都已腐烂,他的头发、指甲却长出了不少。于是,寺中建大兴和尚肉身堂,专门贴金供奉。  费先生跟大兴和尚见过面,但不很熟。在他的印象中,大兴和尚很豁达,也有些玩世不恭。有人说大兴和尚缺少礼数,费先生认为那是“不拘小节”。他的衣食住行,在世人眼里,完全是傻乎乎的。世人所追求的名闻利养、喜乐享受等,对于他,已经?实在没有什么吸引力。  仁义师太的肉身,现供奉于九华街通慧禅林。  在费先生眼里,仁义师太的一生,颇具传奇性。  师太俗家姓姜,东北人,原?籍辽宁沈阳。1940年,30岁的她到山西五台山出家,得法名仁义。仁义潜心修持,农禅并用。1942年,仁义考入沈阳中医学院学习医学。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仁义毅然报名参加志愿军,后随军入朝,以医术之长,救治伤病员。1953年底,回国到通化某医院工作。1963年,被下放到农村。1982年,师太再赴五台山,在塔院寺,受具足戒。1983年,师太朝礼九华山,长住于通慧禅林。师太以医术与众生结缘,施医舍药,利益大众。  1995年11月28日,仁义师太圆寂,享年85岁。装缸三年后,僧众开缸时,发现仁义师太端坐缸里,黑白相间的发根又长出一寸左右,牙齿完好,皮肤毛孔清晰,身体尚有弹性,入缸十指相向的手势已有变化,右手稍抬高作捻针状。这是她几十年来为病人扎针的姿势。  “仁义师太手里拿的是度世金针。没有缆车那时,我们做导游的,每天要走天台上东崖,上山下山,几个来回,腿肿得走不动路。我多次找师太扎过针灸。”说这些时,费先生满脸感激之情。  “在我印象中,师太自我要求很严格,但她对人却很慈悲。她在九华街上开过门诊,帮助山里人解决病痛。来看病的人,如果有钱就给一些,如果没钱,给不了也给治。  “师太修行非常了得。在我看来,师太是潜行密用。举一个例子,从我见到师太到她圆寂,这十多年中,我没见到她发过一次脾气。”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句歇后语,提醒人要“得过且过”。有谁?曾想到,撞钟也是佛门的一种修行?  九华山面恶心善的慈明和尚,曾在九华山幽冥钟亭撞过多年的钟。  慈明和尚,俗姓陈,江?苏高邮人。9岁出家,33岁时依止扬州高旻寺来果老和尚参禅,得师赏识。新中国成立后,他一度参与兴建水利,在根治淮河的工地上,他一人挑数人的筐土,重400公斤,获政府表彰颁发奖旗,旗上绣“八百斤”三个大字。1961年春,他朝礼九华山,先后在多家寺院常住。1979年,住九华山东崖钟亭,撞钟十余年。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雨雪,他都按时撞钟。  上山下山,一来二去,费先生和慈明和尚熟悉了。  “慈明和尚身材高大,不怒?自威,让人见了感觉害怕,可是谈话时,他却和蔼可亲。这个面恶心善的和尚,平日里头戴济公帽,手持方便铲,走在九华山道上,走一步念一声佛号。  “有一年,有一批来自美国的游客来九华山进香,我为他们做导游。在幽冥钟亭,游客们拿出大把的美金供养他,他摇摇头说:‘不要。’游客感到奇怪,问他是不是嫌少?他说:‘不是,是佛有戒律,沙门不捉金钱。’清代的才子袁枚不是写过‘佛因香火富’吗?我看到的慈明和尚却不爱财。所以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一次,费先生带游客经?过幽冥钟亭时,正看到慈明和尚做饭。他把米装进搪瓷缸子,再加入一些水,悬挂在大香炉上,用香火煮饭吃。香火能有多大的热量,所以他吃的饭大多半生不熟。吃饭前,慈明和尚朝着山巅大喊一声:“开饭了。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一缸子饭,外加二块咸萝卜干,就是一顿。  费先生讲了一件有关慈明和尚的趣事。  “台湾地区的游客来九华山,见到慈明法师,供养他一些巧克力。有一天,我陪游客来幽冥钟,游客参观之际,慈明法师把我拽到一边,用手捂住我的眼,往我嘴里塞了个东西,问:‘好吃吗?’我一尝,是酒心巧克力。问慈明和尚:‘你怎么不吃?’他笑着摇着头说:‘这个东西我不能吃,吃了就犯戒了。’我很奇怪,又问他:‘你怎么知道这里面有酒?’慈明和尚没有回答。”  1991年11月26日,慈明和尚预知时至,留下四句偈语:“妄我成生灭,如是不变迁。真持亦放下,谁?住叹空也。”他对徒弟说:“老僧走后,你可按佛教仪轨入殓装缸。三年后开视,可见我法身不腐。”  1995年3月,僧众们开启慈明和尚装身之缸,见到完好的肉身,毛发尚存,喉节清晰,体肤无损,关节尚能屈伸,遂请至肉身宝殿,现供奉于肉身殿北侧地藏禅寺大殿中。  费先生认为,佛门修行,有理入与行入。慈明和尚所修的是行入。“从形式上,慈明和尚不食人间烟火;从思想上,他很豁达;他不会说法,不会坐下来和人讲大道理,但他跟谁?都能接上话,他的言论也从不拘泥于佛教理论。有人尊重或被人瞧不起,对于他都无所谓,他只管每日撞好自己的钟。”  多年前,我从报纸上读到过有关九华山百岁宫无瑕和尚肉身的报道。到百岁宫参访时,也瞻仰、参拜了无瑕和尚的肉身。在九华山可以看到的肉身中,无暇和尚肉身是年代最久远的。来九华山之前,通过相关资料,我部分地了解了无瑕和尚。  无瑕和尚,法名海玉,明代高僧,顺天宛平(今北京市)人。23岁时,他在五台山出家,后云游参访峨嵋等佛教圣地,来到九华山后,在插霄峰摩空岭结茅安居,取庵名“摘星庵”。无瑕持戒清修,以烟霞为伴,不食人间烟火,饥食黄精、葛根,渴饮山涧泉水,刺舌血拌和金粉,抄?写《大方广佛华严经?》,历时二十余年,抄?完81卷。  1623年秋,110岁的无暇和尚作偈一首:“老叟形骸百有余,幻身枯瘦法身肥。岸头迹失魔边事,洞口言来格外机。天上星辰高可摘,世间人境远相离。客来问我归何处?腊尽春回尽见梅。”嘱弟子将其遗体坐缸,三年后再见,安然而逝。  三年后启缸,其肉身面色如生,身体完好,遂装金供奉。其弟子“建寺宇,造戒堂,立方丈”,易庵名“百岁宫”。明崇祯帝获知此事后,敕封海玉为“应身菩萨”,题额“为善为宝”,赐海玉肉身塔名“莲花宝藏”。  说起无暇和尚肉身,有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8年),百岁宫失火,僧人要把无瑕和尚肉身请到外面,以免烧掉。这个肉身平时搬起来很轻,一个人就可以搬走,但起火那天,上来七八个人抬也抬不动。僧人们说:“你老人家不走,大家都不走!”此时,无瑕和尚肉身的双手抬了起来,惊动了天龙八部,降了一场大雨把火浇灭。无瑕和尚肉身的手心从此掌心朝下(引自《百岁宫应身菩萨事迹记》)。  费先生说:“圆寂一两百年后,这个手是不是能??得过来,就不敢说了。据我估摸,应该是他当年在山洞里面,完成了他浩大的血经?工程之后,把81卷血经?就放在自己的跏趺坐的脚上、膝盖上,然后两个手就搭在书上圆寂的。在他的两腿和两手之间的这个空档,应该就是那一摞血经?。没有装订过的血经?,81卷差不多是这么高。”  “文革”期间,九华山有五尊高僧肉身先后在“破四旧”的风暴中被毁。当时,百岁宫的僧人惟能、普光、悟广等人为保护无瑕和尚肉身,冒着生命危险,深夜将其隐藏在寺外的一个山洞里。1977年10月,僧人们把隐藏在山洞中的无暇和尚肉身请出来时,当年安放肉身的铁架都已锈烂,肉身却完好无损。  当年,无暇和尚刺血抄?写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现珍藏在化城寺九华山佛教文物馆中,至今完好无损,朱色未褪,字迹清晰端庄,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  费先生说:“除了上面说到的这几尊,九华山还有庙前镇天台下院供奉的普文和尚肉身、甘露寺供奉的慧诚和尚肉身等。据我粗略地观察,形成肉身的僧人,大多数生前不被人重视。”  费先生的话,让我想起《法华经?》的常不轻菩萨。  释迦佛说,在威音王佛教化众生的佛土中,有一位菩萨谦虚恭敬,每逢见到出家、在家修行人,不管其行为如何,都恭敬礼拜,并向他们赞叹说:“我非常尊敬你们,不敢有所轻视,为什么呢?因为你们都行菩萨道,将来都要成佛。”  有心不洁净、嗔恨心重的人,不但对此菩萨的作为不屑一顾,甚而破口大骂,“你这个没有智慧的人,来自何方?口中自言‘我不轻视你们’,还来给我们授记,说我们将来成佛,我们用不着你这种虚妄的授记。”  对于这样的呵斥辱骂,这位菩萨不生嗔恚,继续如此修行。有时,众人用木棒打他,用瓦石投他,他在躲避时仍然高声说:“我不敢轻视你们,你们将来都要成佛。”  因为他常这么说,所以人们都叫他“常不轻”。这位菩萨临终时,在虚空中听到威音王佛说《法华经?》,由此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皆得清净,并广为四众讲经?说法,以前打骂的人无不信服,都前来顺从听法受教。  这位常不轻菩萨就是释迦佛的前生。  这些道成肉身的僧人们,是愿力的奇迹。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超越了众生无法逾越的障°?。真正的忍耐不是软弱,而是富有力量的标志。只有不被仇恨、报复的欲望驱动的人,才能保持正确的判断力。忍辱,不生嗔恨之心,是利益他人的最好的方式,如常不轻菩萨一样,坚信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陀。  同样是沉重的肉身,他们在我们中间,却能够成就金刚不坏之躯,默示佛门的智慧与慈悲。我们则拖着沉重的肉身行走在世间,为满足个人的愿望努力操持。到抵达生命终点时,我们得到些什么、留下些什么、成就些什么?  与费先生对话时,有一只蜻蜓从室外飞进客堂。它在我们头顶上盘旋了一会儿,折身向门外飞走了。显然,它对我们的对话不感兴趣。

图书封面


 愿力的奇迹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这几天看了本书叫《愿力的奇迹》,看书名就觉得挺不一般的啊,什么叫“愿力的奇迹”啊?作者以亲身游历九华山,地藏道场为时间顺序,记录着自己的所到之处,同时每到之处都思考着佛与禅的奥秘,与高僧谈禅,探讨生命的最终价值。全书仅仅一共246页,却可以让一颗城市中浮躁而功利的心得到匆忙中的静思,可以让疲惫的灵魂得到彻底的放松,可以让自以为是的精神得到更高层次得到提升。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的意义何在?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佛这个东西吧,我觉得要比哲学还要哲学,说不准亚里士多德也是释迦摩尼忠实的信徒。也许就是看似简单的几句五言诗,人却要用一生来参透其中的真谛。我一直也是个中信无神论的人,自打看完此书真是受益匪浅啊,或许真的应了那句烂俗的台词“不是神,是人,只是干了人干不了的事”书中有些是作者自己悟出是句子,虽不华丽,到却让人深思,或许这正好印证了佛的朴素与高深莫测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三生石,只不过是迷失了自己的就精魂,无法明白,时间所有的相遇,都是别重逢。”“在痛苦面前,微笑的勇气,胜过于丰富的学识。微笑的勇气来自愿。愿,是不如禅境的第一道门。发愿,为习禅者必具的行门。”“在这个世界上,佛是已经觉悟的众生,而作为众生是我们,都是将来要觉悟的佛。”“释迦佛好比拥有一座花园的人,园中种满莲花。我们羡慕他园中的莲花,甚至梦想到那里享受花香。释迦佛告诉我们,如果从此时此刻开始,我们一颗一颗地种植莲花,等莲花开放时,我们不必到他的花园里,也已生活再花香之中。”“生活是一串由烦恼、痛苦、串成德念珠,禅者是能够微笑着捻动它的人。”“佛法就是活法。有什么样的朋友,就要什么样的世界 。”据《僧祗律》记载,“一刹那即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宜弹指,二十弹指为宜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为三十须臾。照此计算,一须臾为48分钟,一罗预为144秒,一弹指为7.2秒,一刹那为0.018秒。也就是说,在一秒钟内,人的内心里会接连生起56个念头。行为心理学认为,念头不断积累会形成想法,想法不断积累会形成行动,行动不断积累会形成习惯,习惯不断积累会形成性格,而性格即命运。佛教认为“命字我立”,即命运掌握在每个人的手里,改变命运的原理与方法,即关照心念。如把人心比作池塘,每生起一个积极、乐观的念头,则一年一莲花;每生起一个消极、悲观的念头,则一念一荆棘。我们的心地,是开满微妙香洁的莲花,还是长满制造苦楚的荆棘?这一切,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心。如果能够活在当下,把握好当下一念,一年一莲花,处处莲花开,则与佛同心,“如佛在祗园。”开完此书又是一个人生转折点啊!
  •     ·野渡一直很喜欢各种香味。去年夏天某日随手闲记的一首小诗《灵魂香》中,就曾提到过各种香味:天竺薄荷的香,法国香草的香,柑橘草叶的香,玫瑰香露的香,紫色罗兰的香,青草的香,莲花的香,桂花牡丹的香,红色浆果的香……而在这各种各样真实的香味里,始终,我更为喜欢淡雅幽远一些的香味,不事张扬、清凉冷静的香味。这样的香味,也许更多的藏在一些不太知名的草叶之中。当然,我更为喜爱的,是我们的心灵深处所散发出来的自然香味。我认为,人的灵魂也是有香味的。那个夏日的那首诗,我强调了这心灵之香。  读到这一段话:“释迦佛好比拥有一座花园的人,园中种满莲花。我们羡慕他园中的莲花,甚至梦想到那里享受花香。释迦佛告诉我们,如果从此时此地开始,从身边开始,我们一棵一棵地种植莲花,等莲花开放时,我们不必到他的花园里,也已生活在花香之中。”在一本叫做《愿力的奇迹》的书中。我微微一笑。内心有芬芳弥漫,淡淡温暖。  没想到在这个深秋季节,邂逅了《愿力的奇迹》。作家马明博的这本书,散发着簇新的特有的书香之味。封面上黛蓝色的群山连绵深处,是否喻示着其中藏着很多很多的宝藏?  《愿力的奇迹》中,妙语精句,如草原明露,如大海珠贝,俯拾皆是。这本书,讲的是作者在中国著名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九华山的一段际遇,讲他对于地藏道场的种种领悟。九华山我未曾去过,佛教,我亦是门外汉。然而,读这本书的每一段文字,却让我有置身其中的清凉之感:流水淙淙,鸟声啾啾,山林草密的深处,偶尔遇到的一袭袈裟红衣,一阵幽淡的山风、一朵不招摇地灿烂着的小黄花……我想告诉作者:你在九华山所领悟到的美,善,真,愿,我在书中也真切地领悟了。愿你知,那一份经由文字所抵达的感恩,是怎样有如光芒,照彻进一个人的心灵!  作者说,佛性无处不在。那佛性,就是每个人能觉悟的本能。觉悟的光芒,不仅在大觉寺,不仅在灵山九华,不仅在三生石,不仅在明月,也不仅在肉身舍利,不仅在青松之上,不仅在清流之中……更在虔诚向善向净的人心中。佛性如水,能净化人身;佛性如灯,能福照他人。好的文字,其实也有这种光芒辉映的功能。  联想起我所在的广东江门——这个著名侨乡,一年一度的书香节让书香弥漫整个城市。而我猜度着,那些手捧着书本常读不倦的市民读者,他们该当如我一样,深谙这书中的迷醉之香,与我们城市景观中的百花千草所散发的香味一起,是我们安宁生活中的一种必需。一切,诚如作者在书中所言:“我没看到他,但我知道,他在这里。”是啊,虽然人生活着总多少有些不如意,但有花草,有书本的陪伴,换了佛陀,他定然也期许着这样的生活。  那么,就这样,坐下来,在纷攘世界的一个小角落,慢慢慢慢,读手中的这本《愿力的奇迹》,听那天籁的音乐,知悉有一种光芒和芳香,在身彻弥漫。
  •       我读《愿力的奇迹》,如饮甘泉。——莫言鼎力推荐  生活是一串由烦恼和痛苦串成的念珠,而禅者是能够微笑着捻动它的人。学佛读禅,可摆脱烦恼,获得解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在《愿力的奇迹》中,作者以地藏菩萨的愿力为切入点,以四大佛教名山中的九华山(地藏道场)为载体,以通俗优美的散文体语言,结合一个个发人深省、启人心智的禅宗故事,系统介绍“佛教的智慧与慈悲”,“给人信心,给人勇气,给人欢喜,给人力量”,为读者解决现实生活中所要面对的种种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照,能净化心灵,助你脱离烦恼,心生菩提。

精彩短评 (总计74条)

  •     刚出版的时候买了一本,看得不忍释卷。碰上特价再买一本送人。非常好的一本书,看完了真想去一趟九华山。
  •     不但把地藏菩萨大愿和地藏经的要旨在书中讲得明白,还引用大量佛经及大德的语录,是一本帮修行人更好了解地藏菩萨的书,也是一本向对佛教有兴趣朋友的普及书,更是一本弘扬孝道因果等传统教育的看本。值得阅读。推荐!
  •     每晚睡前读一篇,身心宁静,安然入睡。
  •     给朋友买的,他点名要的书
  •     不好的,我就不买啦。。。
  •     力荐这本书,这是本游记,是本佛刊,是本文化史,作者笔风优美,总是能将一些很普通的画面,用诗意般的语言来描述呈现在你面前,然后又带领着你,去领悟佛家的精髓。
  •     莫言推荐的果然不错,里面有很多值得去深思的哲理~
  •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感觉到心里很平静,很安逸,里面的写的内容可以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这是我第一本了解佛教的书,佛教的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地方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就单单拿个禅定来说,一个人如果可以禅定下来,是利用本身的心性来了解自己的内在是有很大的益处,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交流一下。
  •     很好的一本书,禅道~~
  •     买来还没看被朋友借走了,据说内容有点深奥
  •     美好往往不会即时实现,但我们还要不停的构筑美好,因为我们坚信愿力能创造奇迹。
  •     佛法无尽,心中有、感同身受,心共鸣。
  •     写九华山写得不错的一本书
  •     书的内容不错,只是我不知这是新书还是旧书,发给我的书如从旧书摊出来的!
  •     马先生的书,好书。我正在买,快买全了,
  •     好喜欢 安安静静的 也可以带给你领悟
  •     现在没心情看这种书了,哎
  •     最喜欢的就是这本,包装很好。薄膜还在。书的内容也很好。喜欢看禅类的书。这本内容不深,笔墨悠扬,不管你信不信佛,都是会有积极的作用的。
  •     读了两页。终于明白有一见钟情也有一见相厌。文字没有灵性,不论是果然下雨还是江北人士对于江南山地的惊讶,都让我。。。难得的不能忍受。
  •     有愿望就有力量,有佛法就有办法!
  •     偶然遇到的书,陆陆续续三年才读完。其实三年前我不怎么读得进这种闷闷的书,不过现在读来,很是清凉惬意。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无论人还是事。
  •     读《愿力的奇迹》,依然如我读《一日沙门》一样,几乎是手不释卷,一口气读完,掩卷长思,深为马明博先生的笔力和禅味折服,是芸芸众生做人为事的很教材,很有教益。
  •     书的包装、印刷质量很好,文字清新淡然,给人以宁静的感觉,在喧嚣的城市以及快节奏的生活中,在空闲时间阅读这样的书籍让人不曾迷失前方的道路。值得推荐给周围的朋友。
  •     这本书写的是作者在拜佛时的感受.
  •     有愿有梦才有美好的人生,值得学习,挺不错的一本书
  •     本书行文比较优美,借境说法,充满诗情画意,同时也饱含佛法。但是行文之中也含有较多灰色,不是一个真正禅者心态。
  •     很好看的文字。
  •     作者这一套参访4大明山的心路,是接引众生的明灯。期待参访峨嵋的佳作!
  •     “生活是一串由烦恼、痛苦串成的念珠,禅者是能够微笑着捻动它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三生石,只不过是迷失了自己的旧精魂,无法明白,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在痛苦面前,微小的勇气胜过丰富的学识。微小的勇气来自愿。愿,是步入禅境的第一道门。发愿,为习禅者必具的行门。在这个世界上,佛是已经觉悟了的众生,而作为众生的我们,都是将来要觉悟的佛。释迦佛好比拥有一座花园的人,园中种满莲花。我们羡慕他园中的莲花,甚至梦想到那里享受花香。释迦佛告诉我们,如果从此时此地开始,从身边开始,我们一棵一棵地种植莲花,等莲花开放时,我们不必到他的花园里,也已生活在花香之中。” ——文笔优美。静水流深。娓娓道来。
  •     书到手就迫不及待得拜读了,真心的推荐一下。好书!
  •     比试读的感觉好
  •     且行且唱,自修自证....
  •     静下来读这本书带来的必是感动。
  •     有愿力,必有奇迹
  •     一口气买了9本书,第一本捧起她来欣赏,很美的文字,很深的意境,可怎么才第四页,就因为插图的关系,抹杀了那一面的文字,只剩一幅图和一片空白,少了一整面呀,完全衔接不上,翻翻后面,仍有此现象,于是,有些失望。。。。请速更正!!!
  •     马明博的又一本值得看的禅修书。
  •     马老师还是不错的 至少真诚
  •     很喜欢作者,文字给人想象的空间很大,读这本书的时候有种很奇妙的感觉。
  •     等了很久的好書。
  •     马明博居士的文章朴实清澈,一颗真心弥漫全篇,高深的佛理化作汩汩溪流,沁人心脾,读来亲切,如故人久别重逢,有着说不出的欢喜。
  •     这本书非常好,值得大家抽时间看一看!
  •     大国学基金会于2010年6月14日捐赠
  •     简单易读,很不错的一本书
  •     好书!
  •     看似闲庭信步云卷云舒,却是没触动我内心深处
  •     还没看完,感觉还可以吧!
  •     没水平不是作者的错,但是没水平还出来骗人就不对!看了10页真想撕了它。
  •     让人在工作之余能放松心态。
    大部分时候,平和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
  •     印刷不错,到货速度也快。
  •     文字比较做作,看着有点空空的感觉.没什么实在的内容,不紧凑.
  •     九华山佛境小品,读来如饮甘泉
  •     禅不是消极的,禅是要人正视自己的内心,精进,自持
  •     愿力的力量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在和马明博笔下的喝茶聊天中侃侃道来。
  •     就是一般的游记,读起来挺无聊的,内容没有名字这么吸引人
  •     相信自己的心力
  •     整本的散文集配零星的佛法常识,喜欢读干货的不推荐购买
  •     同事推荐的,说这本书影响了她此后一直做事的风格和方法,而且按此事去做事,感觉心态调整了很多,事情的达成更顺畅了。同事不信佛,至今不信,但她按佛理做事,得到了收益
  •     愿力的奇迹(莫言 推荐)
    这本书是冲着莫言推荐来的,还没看,应该不错。
  •     我有点想走近佛了…
  •     非宗教,非奇迹课程。宁静而清风拂面。
  •     马明博居士的大作,额喜欢!朴实、浅显易懂,大道藏于拙。
  •     不需要莫言推荐就很好。
  •     书看了两遍,还借给亲戚看,都很喜欢,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使自己在烦躁的工作中平静下来
  •     非常好的一本书 。
  •     与我自己的“愿力”哲学不一样,书名可改为《游九华山》,图片拍的还可以,配上一句话,还不错~
  •     信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     好书,正在读.
  •     很好,很好!
  •     书内内容就像书名一样,只要行善发愿便会有奇迹出现。世间事都离不开因果,只是机缘没有成熟而未发生罢了。请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和物,一沙一世界,更何况是有觉悟的人呢?!
  •     愿力真的不可思议
  •     喜乐交织,但求一心
  •     我还没有看到奇迹
  •     买书初衷是好奇,写的是莫言推荐的。书到时,一摞书中这本无外包装,而且还有些灰,于是先翻读别的书,无意间读到它时,让我的心头一颤,朴实、清新的文字中蕴涵着禅机,让我爱不释手!让我在喧闹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丝宁静。也许这就是缘分!触动心灵的一本好书!非常值得一读!
  •     一个学佛的人偶然把一本书漏在我这,在约好交还的前两天,拿起浏览一番,谁知竞欲罢不能。
    它是游记,它是关于地藏的书,它记录的九华山的高僧大德,讲述了踏足九华山的历史人物,还有作者等对对生命与佛学的领悟,等等..这些都不是他的过人之处,关于佛的书我接触的不是拿因果报应吓唬人,就是讲理的大白话..少有如作者古文功底之深厚,遣词之优美,几乎每一页都有精彩之处。读了令我有齿颊留香之感.!我马上到当当寻找----没有!到其他的地方找-----也没有!
    因为它的名字叫《人生何处无灵山》台湾出版的!
    我恨恨的自我安慰,我相信和你的缘分,我们一定还会见面的。我决定找机会去香港大海捞针。
    明天就是还书的日子,半夜乍醒,再也无法进入梦乡,索性披衣下床,虽然来不及读完,拿出纸笔摘抄些也好。
    带着满心的不舍,从头看起。在我已看过的台湾序言中,赧然出现---本书在大陆的名字叫
    《愿力的奇迹》
    找到了!
    我无法形容我激动的心情,我相信是我的愿力令地藏菩萨给我了一个奇迹。感谢菩萨!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