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西方哲学史(第二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牛津西方哲学史(第二卷)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0-8
ISBN:9787546330938
作者:安东尼·肯尼
页数:405页

作者简介

《牛津西方哲学史(第2卷):中世纪哲学》主要内容:
倾注英国哲学史泰斗一生学术研究之经验撰写而成的著作!是一套能让哲学本身说话的著作,是对西方哲学历史上各个领域唯一具有权威性的导论性著作。
《牛津西方哲学史》是由英国学术院院长、牛津大学前校长安东尼•肯尼撰写的四卷本有关西方哲学史的新著。《牛津西方哲学史(第2卷):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第二卷)。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章  哲学与信仰:奥古斯丁至迈蒙尼德  奥古斯丁论历史  奥古斯丁论两个城邦  波伊提乌的慰藉说  古代晚期希腊哲学  卡洛林帝国时期的哲学  穆斯林和犹太哲学家  阿维森纳及其后继者  坎特伯雷的安塞姆  阿伯拉尔  阿威洛伊  迈蒙尼德第二章  经院哲学家:从十二世纪至文艺复兴  罗伯特·格罗斯泰斯特与圣阿尔伯图斯  圣波纳文图拉  托马斯·阿奎那  去世后的阿奎那  布拉班特的西热和罗杰·培根  邓斯·司各脱  威廉·奥卡姆  对奥卡姆的接受  牛津计算师  约翰·威柯利夫  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之外  文艺复兴时期的柏拉图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哲学第三章  逻辑与语言  奥古斯丁论语言  波伊提乌的逻辑学  作为逻辑学家的阿伯拉尔  十三世纪名称的逻辑学  逻辑命题与三段论  阿奎那论思想和语言  类比与一义性  中世纪语法学家的逻辑学  奥卡姆的心理语言  奥卡姆论真理和推论  沃尔特·博雷与约翰·威柯利夫  卢万大学的三值逻辑学第四章  知识  奥古斯丁论怀疑、信仰和知识  奥古斯丁论神的光照  波纳文图拉论光照  阿奎那论概念的形成  阿奎那论信仰、知识和科学  邓斯·司各脱的认识论  奥卡姆关于直觉知识和抽象知识第五章  物理学  奥古斯丁论时间  菲洛普努斯:亚里士多德的批评家  十三世纪的自然哲学  实在的无限和潜在的无限第六章  形而上学  阿维森纳论存在、本质和存在  阿奎那论实在和潜在  邓斯·司各脱的形而上学  奥卡姆的简化论纲领  威柯利夫与决定论第七章  心灵与灵魂  奥古斯丁论内心生活  奥古斯丁论意志  伊斯兰思想中的能动智力  阿维森纳论智力和想象力  阿威洛伊的心理学  阿奎那论感觉和智力  阿奎那论意志  司各脱对阿奎那  奥卡姆对司各脱  蓬波纳齐论灵魂第八章  伦理学  奥古斯丁论如何获得幸福  奥古斯丁论撒谎、谋杀和性  阿伯拉尔的意图伦理学  阿奎那的伦理学体系  作为道德家的阿奎那  司各脱论神的律法  奥卡姆的伦理学第九章  上帝  奥古斯丁的上帝  波伊提乌论神的预知  爱留根纳的消极神学  伊斯兰哲学家对上帝存在的论证  安塞姆对上帝存在的证明  达米安和阿伯拉尔的上帝全能论  格罗斯泰斯特论上帝全知  阿奎那论上帝的永恒知识和能力  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论证  邓斯·司各脱关于无限存在的形而上学论证  司各脱、奥卡姆和瓦拉论神的预知  库萨的尼古拉关于学问者的无知大事记年表引用文献缩写与常例参考文献插图目录索引

编辑推荐

《牛津西方哲学史(第2卷):中世纪哲学》:哲学与信仰:奥古斯丁至迈蒙尼德;经院哲学家:从十二世纪至文艺复兴;逻辑与语言;知识;物理学;形而上学;心灵与灵魂;伦理学;上帝;大事记年表;引用文献缩写与常例;参考文献;插图目录;索引。

内容概要

安东尼·肯尼爵士系牛津大学常务副校长,曾任贝列尔学院(Balliol College)院长和罗德学院(Rhodes House)院长。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肯尼一直是牛津大学哲学系成员,并且是许多美国大学的客座教授。他是英国科学院前任主席和英国图书馆馆长。
袁宪军(1958年3月~),河北省任县人,教授。复旦大学外语系硕士,北京大学英语系博士。代表作有专著《乔叟<特罗勒斯>新论》,译著《浪漫主义艺术》、《批评的剖析》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部精彩的著作……不仅仅是对西方哲学史的权威性向导,同时也是对每一个主要哲学研究领域的令人信服的介绍。……肯尼的行文风格非常清晰……他以一种轻松的笔调传达了丰富的内容,这只有那些最伟大的作家才能做得到…-这与其广博的学识和哲学智慧结合起来,使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还配有美妙的插图……  ——JamesLadyman《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    这部天才的、可读性非常之高的著作以典范性的清晰笔调呈现和分析了古代哲学家们为主要哲学领域贡献出的最为重要的思想和论证……插图的品质、美妙和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使这本书能够脱颖而出。  ——MaicoimSchofieId《伦敦书评》

章节摘录

  从职业上讲,我是哲学家,不是史学家,然而我相信,哲学史对于研究哲学自身很重要。认为目前的哲学状态代表了哲学探索的最高峰,这是错误的。这四卷哲学史的写作,目的是表明,那些已故的伟大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在许多方面并没有过时,而且,只要认真阅读我们有幸继承的那些辉煌的著作,就会获得哲思的光照。  在这四卷哲学史里,我努力做到既是哲学史家又是历史哲学家。多数作者写出的历史著作,有的按时间顺序编排,有的按主题思想编排,而我则试图结合两者,在每一卷均首先提供一个按时间顺序的概论,然后按主题思想讨论重要的、特殊的哲学论题。那些其主要兴趣在历史的读者,可以把重点放在按时间顺序的概论,同时参照按主题详细讨论的必要章节。那些更关心哲学问题的读者,可以集中阅读各卷按主题讨论的章节,同时参照按时问顺序的概论,以便把具体的问题置于相应的语境。  这四卷哲学史所面对的主要读者,是大学二年级或三年级的学生。然而,许多对哲学史感兴趣的学生都在修并非属于哲学范畴的课程。相应地,我努力显得对当代哲学方法和术语不是非常熟悉,我同时想以一种清晰的风格和轻松的心情写作,以便让那些不是因为课程而是为了智慧和消遣而读历史的读者喜欢它。  ……

图书封面


 牛津西方哲学史(第二卷)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令人惊骇的误译——评《牛津西方哲学史第二卷·中世纪哲学》第三章《逻辑与语言》的翻译我是看了这本书的前勒口上写的译者简介,才买了这本《牛津新西方哲学史第二卷》。可是当我选读了第三章后,发现里边的误译比比皆是,实在难以相信这位译者具有勒口里所说的那种高度。首先,这又是一例不搭界的外行翻译专业著作的“典范”。译者对所翻译的内容可谓几无所知,因为本章存在着对逻辑和哲学专业术语的系统性反复误译。之所以还说是“几无所知”,是因为其中有个别的生僻术语居然还是译得和业内学者翻译的一样。看来译者似乎很想努力译对,但是只知道几个个别的术语,而对这一章的话题没有背景知识,翻译就必定是在感到原文不知所云的状态下强行进行的,有系统性误译也就不奇怪了。本章的系统性术语误译主要有:普遍存在【共相。Universal就是可被多个个体所共同享有的属性,或曰共性。这个术语是一个很重要的哲学术语,特别是,这个术语是中世纪一个主要争议的核心。讲中世纪哲学不可能不遇到这个词。】真实、谬误(伪)【之所以说这也是误译,是因为它们出现的地方全都是逻辑核心术语“真”与“假”该出现的地方,作为核心术语,不存在把这两个词“依语境”变通翻译或近义词替代的问题,否则本章讨论的核心就没有了。】特异属性【种差。Differentia就是使一个种区别于同属之下其他种的特有的特征。】断定【谓述。当我们说“A是B”,或者“A具有B属性”时,B就在对A实施着predication。】明确的描述【限定摹状词。Description是指称着单一个体的名词性短语,这是专业术语,不是日常用词。】真理价值【真值。Truth value不是“真理”所具有的“价值”,而是我们在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真、假两个逻辑项目,此时它们就像是和数学上的“值”(value)差不多的东西。(诡异的是,后面文本中的有些地方又正确地翻译成了“真值”,但后面既然已经纠错,前面为何却依然错误?)】圆周率(157页第二段)【周期表。文科也是要学化学的,可是译者竟然忘得一点痕迹都没有。】模拟逻辑学【模态逻辑。Modal logic是关于必然、可能、必须、能够、应该、允许等情态动词概念的逻辑学。】假设理论【指代理论。诡异的是,在正文的其他一些地方,这个术语又被正确地译为“指代理论”了。不知道这是不是源自于这样的情形:译者没有把动词supposit认成suppose,但却把supposit的名词形式supposition理解成了suppose的名词形式。】一般的名称【通称词项,通名。】论点(170页起)【论证。传统逻辑的三部曲就是概念、判断、推理,推理就是论证,是指把几个判断(断定句)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形成前提和结论的分野。“论点”绝没有这个意思。】参考…(de re),断言…(de dicto)【从物…,从言…(或者译为个物式…,命题式…)。拉丁语de re的字面意思就是from thing,表示我们要对其施加操作或进行关注的,是句子里的词所代表的东西;de dicto的意思是from word(discourse),表示我们要对整个句子施加某个操作或关注。译者绞尽脑汁编出来的译名,和本义连点边都不沾。】我这里还没有把其他一些次要错误(或者说是问题)列在这里,虽然它们又与业内通常翻译不一样。从这些核心术语的误译中我们可以看出:译者几乎不知道自己翻译的是什么东西,所以要么不知道这些专业术语已有通用译词,要么因无法理解文本说的是什么而生造出与本义完全不搭界的译词。仅仅是这些核心术语错译算不上是惊骇。真正令人惊骇的是,译者以外语相关专业文学博士的身份,竟然屡屡译出念不通顺的译文,比如:《忏悔录》里对语言的描述,在早期的《论教师》里有过更丰富的描述。(132页)【完全念不通。不知道意思是不是:对语言的描述,在早期的《论教师》里比在后来的《忏悔录》里做得更充分?】用例证表明的释义似乎可以提供一条走出死胡同的道路,至少一些词语是这样。(133页)【“至少”后面应该加上“对于”。】在现代英语,我们靠使用引号来把这种混淆的危险降到最小。(134页)【“英语”后面应该加上“里”。】他一度对斯多亚学派很感兴趣,但是他主要关注的是他们的哲学的自然领域和伦理学领域。(135页)【应该是“哲学中涉及自然的方面和涉及伦理学的方面”。】我试图理解您我的上帝如您一样神妙的纯一和不变,好像您也是一个伟大和美好为其属性的主体。我设想伟大和美好是您作为一个像一个物体一样的主体所固有的属性……(135页)【完全无法理解这里说的是什么,因而无法修改。】当谓词“人”和“动物”用于表示一个人的时候,例如苏格拉底,他们在实质的范畴内对命题的主项阐述……(136页)【两个问题。一是“主项”前应该加上“进行”。二是注释项“例如苏格拉底”脱离了被注释项,这是不合汉语语法的,也是常见的硬译错误。这个短语应该以括注的形式放到“用于表示一个人”的后面。】偶然属性是属于或者不属于某个特定个人的一个谓词,对于那个人的存在并不抱有偏见。(137页)【偶性并不只是人才能有的,所以“个人”多半是“个体”的误译。另外后一个分句无法理解,偶性又不是人格体,何以能对谁“抱偏见”?】这一类不仅逻辑真理,即包括现代逻辑学家所谓的“形式蕴涵”,而且还包括其真理凭借科学探索才能发现的假言陈述。(140页)【“不仅”后应加上“包含”。“其真理”应该改为“其之为真要”或“其真理性要”。】所以,倘若我们欲使逻辑令人满意,那么我们必须从对语言的语法成份令人满意的描述开始,诸如名词和动词等。(141页)【注释项“诸如名词和动词等”脱离了被注释项“语法成份”,应当改成括注放在“语法成份”之后。】亚里士多德曾对名词和动词进行过区分,他的立足点是后者——而不是前者——包含着时间的表示。阿伯拉尔抛弃了这种观点:动词的确与时态同行,但名词同样暗含着时间的参照。(141页)【冒号的语法作用是提示出“这种观点”的具体内容,可是从语境判断,冒号后面的内容却是同“这种观点”完全相反的内容。应当把冒号改为破折号。】它们正是凭借唤起相应的思想来意味着某物,也就是心灵记起世界上的事物的概念。(143页)【注释项脱离被注释项。】离开了普遍名词“人”,就没有普遍的人,这是唯名论的真理方面。(143页)【应该是:除通称词项人以外,并不存在作为普遍的人。】在心灵里把一个概念与另一个置于一起以便于呈现它们为其概念的事物之混合或相同的时候。(152页)【完全读不懂。】这一类比理论被邓斯·司各脱否定,一是就理论本身而言,二是把它用于宗教语言的时候。(159页)【欧式语法】存在之概念不等于存在之概念存在之概念。(161页)【该用引号却不用,把人搞得一头雾水。】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司各脱〕被认为是关于逻辑学与语言学界限的一部很有意思的著作的作者:年轻的海德格尔作为博士论文研究对象的《思辨语法》。(162页)【一是冒号前后存在欧式语法,结果导致本来是人的“作者”经冒号“提顿”后就变成了一部著作。这里应该通过增译法而使译文通顺,比如把冒号改为逗号,再加上“这部著作就是”。二是最后一个分句本身就不通顺,不是让海德格尔“作为研究对象”,而是“作为海德格尔的研究对象”(应改为“作为年轻的海德格尔博士论文研究对象的《思辨语法》”,或者改用更符合汉语表述句子:“〔这部著作就是〕思辨语法,年轻的海德格尔曾以它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另外142页阿伯拉尔对being的讨论,翻译也很混乱。这里讨论的是“是”这个词的系动词用法和存在的用法。文本里的意思已经写得很清楚了:这两个用法的差别就在于,当把“是”后面的表语去掉,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是”时,“是”就表示存在。因此这里的be(is)只能统一译为“是”,而不能一会儿是“是”,一会儿又是“存在”,以至于让原理和例证都对不上号了。这本书其他章节我也翻了一下,发现一样有重大的翻译错误。看来又只有下次把这本书拿来卖了。看了这么多很有档次的学术著作都被译成这样,不管译者是专家教授还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老百姓都不例外,我就实在搞不懂国内译著的出版过程到底是怎样的了,难道这个过程不管经历多少步,都缺乏一个“把关”?
  •     前有高人辣评,我就不多说了。有疑问的去搜下译者就大概知道这本书译不好的原因了。专业书还是要专业译者,即便英语再好,很多专业术语还是会出错。这种哲学史类的书,本就不是谈一些精深的细节,属于领路书,结果最后毁在翻译上,不得不说是一次事故。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中世纪哲学思想,因其内在障碍(导言)长期忽视。“整个经院哲学的大厦,就像一座中世纪的大教堂”(导言),历史的眼光去看,它仍矗立在那里,辉映着过去与将来。
  •     书不错,以后要想办法配齐全
  •     牛津西方哲学史内容丰富,条理清晰,这是其中的第二卷,很不错。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也是这方面的经典,但内容就更为简练。
  •     牛津西方哲学史(第二卷):中世纪哲学!!
  •     研究哲学,想依靠一两本书是不可能的,这本书只是了解哲学、懂得哲学的一个起步,至于学习哲学,这仅仅是一个起步
  •     牛津哲学史内容无需做评价,希望有所收获
  •     牛津西方哲学史(第二卷):中世,不错的一套书。建议购买
  •     经典书,值得收藏
  •     书质量不错,正在品......
  •     作为课外的补充,需要反复的阅读,直到每个大名都能熟烂于心
  •     其实我只认真地阅读了第一册,第二册讲的什么我都忘了。
  •     期待中。。。。。
  •     半价入手 很划算
  •     从不让人失望
  •     哲学经典之作!
  •     哲学问题已经超深奥,看了很多本相关的书,
    此书真的简洁、易读,一句到尾好!
    最适合哲学入门的生手!
  •     该书编排很好,专业与专业人士均可购买。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