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正義(全二冊)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論語正義(全二冊)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1990
ISBN:9787101002232
作者:刘宝楠
页数:800页

作者简介

《十三经清人注疏:论语正义(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分为两册。自汉至清,经学在各门学术中占有统治的地位。经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而清代则是很重要的也是最后的一个阶段。清代经学家在经书文字的解释和名物制度等的考证上,超越了以前各代,取得了重要成果,这对我们利用经书所提供的材料研究古代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以至科技等,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清代的经学著作,数量极多,体裁各异,研究的方面也不同。其中用疏体写作的书,一般是吸收、总结了前人多方面研究的成果,又是现在文史哲研究者较普遍地需要参考的书,因此我们在十三经清人注疏这个名称下,选择这方面有代表性的著作,陆续整理出版。所选的并非全是疏体,这是因为有的书未曾有人作疏,或虽然有人作疏,但不够完善,因此选用其它注本来代替或补充。礼书通故既非疏体又非注体,但它与体记训篡等配合,可起疏的作用,故也入选。大戴礼记不在十三经之内。但它与礼记(小戴体记)是同类型的书,因此也收进去。对收入的书,均按统一的体例加以点校。
清代的经学著作还有不少有重要参考价值,这有待于今后条件许可时,按新的学科分类,选择整理出版。

书籍目录

凡例卷一 学而第一卷二 为政第二卷三 八佾第三卷四 卷五 里仁第四卷六 公治长第五卷七 雍也第六卷八 述而第七卷九 泰伯第八卷十 子罕第九卷十一 乡党第十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 先进第十一卷十五 颜洲第十二第十六 子路第十三第十七 宪问第十四第十八 衡灵公第十五第十九 季氏第十六第二十 阳货第十七第二十一 微子第十八卷二十二 子张第十九卷二十三 尧曰第二十卷二十四 何晏论语序附录 邓玄论语序逸文清史稿刘宝楠传

编辑推荐

《十三经清人注疏:论语正义(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是由中华书局出版的。

内容概要

刘宝楠(1791-1855),字楚桢,号念楼,宝应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
优贡生,道光二十年(1840年)年进士,历任文安、元氏、三河、宝坻等县知县。刘宝楠5岁即孤,由母亲乔氏教育而成。幼从家学,受业于叔父刘台拱。
早年曾在扬州、
仪征教书,主讲广陵书院,与刘文淇、梅植之、汪喜孙等人交往甚密,是“扬州学派”的杰出代表。支伟成在其《清代朴学大师列传》中誉刘台拱、刘宝楠、刘恭冕为“宝应刘氏三世”。刘宝楠任知县时,关心民众疾苦,勤于听讼。著作有《论语正义》、《释谷》、《殉扬录》、《宝?图经》等20余种。其中《论语正义》不仅弥补了宋人邢(日头丙底)解《论语》的疏陋不足之处,且多所阐发,成为研究《论语》指南。《宝应图经》记载了宝应地理环境的民生利病,以及历代名人事迹等,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章节摘录

插图:

图书封面


 論語正義(全二冊)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更多雜誌,請見 http://bbs.lehu.shu.edu.cn/Article.aspx?aid=149899《大戴禮記》不在十《三經之》內(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1)“十《三經之》內”當作“《十三經》之內”是詩《書》《禮》樂(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2)“詩”當作“《詩》”“《禮》”當作“禮”後放此(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16)“放”似當作“仿”武王間於太公曰(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17)“間”似當作“問”故茍免。’(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42)“’”衍古者年八歲而出就外傳(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43)“傳”似當作“傅”故以天知命自任(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45)“天知命”似當作“知天命”《論衡·問孔篇》亦作“毋違。(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46)“。”後脫“」”意車羊門。”亦是其制,(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68)“。’”似當作“,”“,”似當作“。’”周則復始,窮則反本【聲注:“周”下有“_”】(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72)“_”似衍“雍徹”是樂歌(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80)有誤其迫切當亦因此【聲注:“亦因此”下有“___”】(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86)“___”衍或能爲崇(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121)“崇”當作“祟”《評議》、《溫故錄》二說(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126)“《評議》”當作“《平議》”過在於容非’(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145)“’”當作“」”邢《疏》,云(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157)“,”衍古連、輦字通”……周曰輜輦。’”(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167)標點有誤《釋名·釋宮室》:“寢,寢也……”(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178)疑有誤王氏引之《經傳釋辭》(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179)“《經傳釋辭》”當作“《經傳釋詞》”《後書·桓譚傳》(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186)“後書”當作“後漢書”皆所師古所不取矣(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186)首“所”疑衍然猶不輕諡“衣”(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188)“衣”似當作“文”於「菟」爲字(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194)“於「菟」”當作“「於菟」”故宜從《古論》作『崔子』也(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195)“『崔子』”當作“「崔子」”《釋文》:『吾黨之小子狂簡』絕句,鄭讀至『小子』絕句。」(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199)標點有誤少長之字(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201)“字”後脫“,”《故文王官》人三者並舉(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203)“《故文王官》人”當作“故《文王官人》”今文「籔」或爲「逾。」(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215)“。」”當作“」。”故引《論語》文以相續。」』(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283)標點有誤疑“儀”是字(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294)“字”後脫“。”當以「巿」爲本字(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313)“「巿」”當作“『巿』”聞此童子之言而商所執【聲注:“商”下有“_”】(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321)“_”衍側其之音爲「緇」(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322)“其”當作“基”或作系旁才(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322)“系”當作“糸”○正義曰(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323)“曰”後脫“:”從系,屯聲(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323)“系”當作“糸”『公會吳于橐皋』」(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330)“」”衍自皮弁而下如大《夫之服。」》(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336)“《》”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357)“」”衍後鄭謂七人【聲注:“鄭”下有“_”】(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上冊368)“後”下脫“_”則此所云“二十三章”三字(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下冊437)有誤以“先進、後進爲仕先後輩”者(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下冊439)“「” “」”衍卽此 【聲注:“所”左轉90度】云“不及門”也(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下冊440)“ ”當作“所”一曰三復白圭之玷(劉寶楠著. 高流水點校. 論語正義[M]. 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下冊444)“曰”當作“日”
  •     本文试图阐释《论语》中诗、礼、乐的关系。诗教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占有的特殊地位。而诗教与礼乐的紧密联系也尤其值得重视。“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者,《诗》《书》也;‘行’者,礼也;‘忠信’则礼之本。《记》 所谓‘忠信之人可以学礼者’也。《诗》可自学,孔子‘引而不发,以促其自学。’……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其父曾皙,固己白道暮春会友之乐,而终之以‘咏而归’矣。”(张须,《论诗教》),可见这三者在教育中是互相启发、不可分割的。孔子的教育方式非常特别,他总是能不依成法,把活生生的经验体会传授给他的弟子,他打开弟子们的心灵的界限,使他们的心灵敞开,向着某种东西——这就是由诗启发,在诗中体悟礼、仁等的活的精神,最后进入乐的境界,孔子所谓的“吾与点也”。从孔子的燕居中我们也能体会到孔子这种乐的精神:“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马曰:“申申、夭夭,和舒之貌。”;《四书集注》:燕居,闲暇无事之时。杨氏曰:“申申,其容舒也。夭夭,其色愉也)。中庸教导君子贤人曰:“君子慎独。”而孔子的精神境界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无逾矩”,无须再“如履薄冰”地“三省其身”,而是一言一行都能够自然而然地合于道,这正是“成于乐”的表现。阅读古代经典要“以子解子”,以经典解经典,并结合后人的注疏理解古典作品。这里的注疏主要采用的是清人陈宝楠注疏的《论语正义》。着重阐释下面这一句: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古人对这句话的注疏中强调诗、礼、乐与性情,与教育(修身)的关系的,大致如下:兴于诗:包曰:兴,起也。言修身当先学诗。礼者所以立身,乐所以成性。《王制》:……盖诗即乐章,而乐随礼行,礼立而后乐可用也。《易》与《春秋》,夫子不以教,其教唯以《诗》《书》礼乐。《论语》不及《书》者,《书》言政事,成德之后自学之也。朱熹《四书集注》:诗本性情,有邪有正,其为言既易知,而吟咏之间,抑扬反复,其感人又易入。故学者之初,所以兴起其好善恶恶之心而不能自已者,必如此而得之。诗言志![唐以前古注]:皇疏引江熙云:览古人之志,可起发其志也。《尚书.舜典》:诗言志,歌咏言。“志”乃“心之所之”。 【从以上疏解我们看到,诗可以作为学的起步,乃是因为,诗言志,首先体乎情也,学习者能够融入诗境。孔子并不教学生诗的意思,而总是“引而未发”,鼓励学生自己去在生活,修行中体悟诗的丰富意义。这种例子我们能在《论语》中找到很多,如,“小子何莫学夫诗?……”,又如,孔子对他的儿子说:“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孔子之所以不教诗,很大可能是孔子认为诗三百决不限于当时作诗人的具体语境和单一意义,而是随着新的语境,诗三百的意义会呈现出无穷无尽丰富的意蕴来。在学习、政治、体仁上都有很大作用。如《论语.子路》篇,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由此可见孔子是很重视诗的活学活用的。又如《学而》中,子贡能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理解成不断修身,锻炼自己,由“贫尔无谄,富而无骄”达致孔子所言的“贫而乐,富而好礼”(注意在这个对话中,诗、礼、乐的关系——诗刚好融会贯通了乐、礼。)。《诗》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两句实则为形容词,形容“像切磋好的骨器,琢磨好的玉器。”子贡则运用成“精益求精”的意思。孔子赞道“赐也,始可以言诗也,告诸往而知来者。”由孔子的赞扬,我们看到,诗不仅是学习的起步,而是贯穿“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个过程始终的。而孔子说的“始可以言诗也”,不能理解为传授,而是与学生一起探讨,发掘《诗》的新境,而言诗在于体会礼,乐,体会仁的精神。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诗对性情的陶冶。教育作为最重要的政治问题,犹以诗教为重,诗教不同于近代的所谓“教育灌输论”,正因为美德是不可灌输的,但却可以由体会诗的意境达到对人性情的陶冶,达到潜移默化,所谓“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为读诗已经是个体心性的美好的经历,经历自然不同于只是听人说出来的道理,后者完全可能不进入听者的耳中的,而诗则不同,尤其在孔子的时代,诗是入乐的,诗教首先就是乐的精神,所谓“其乐融融”,有了这种对乐的体悟,才能立于礼的精神而不是囿于礼的形式。所以《礼记.经解》中记载了孔子之言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立于礼:礼以恭敬辞逊为本,而有节文度数之详,……故学者之中,所以能卓然自立而不为事物之所摇夺者,必于此而得之。【只有乐于知礼守礼,才能真正地立于礼。“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诗乐的陶冶正是使人融入一种乐的精神,不能够乐于此,亦不能立于此。《里仁》中孔子说:“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正义》疏此句时,言礼曰:“先王虑民之有争也,故制为礼以治之。礼者,所以整一人之心志,而抑制其血气,使之咸于中和也。《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中和。”可见礼也关乎性情。礼节人情以“中”。“立于礼”的过程中由始而勉强,继而自然,正在于诗乐对个体生命脉络的滋润。学礼通道。“通道”有欣喜。于是礼的运用是达乎的境界是美的,是乐的。(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成于乐:[集解]包曰:“乐所以成性。”皇疏引王弼云:“言有为政之次序也。夫喜惧哀乐,民之自然,感应而动,则发乎声歌,所以陈诗采谣,以知民志。风既见其风,则损益基焉,故因俗立制,以达其礼也。矫俗检刑,民心未化,故必感以声乐,以和神也。李曰:诗者,起于吟咏性情者也。发乎情,是起于诗也。止乎礼义,是立于礼也。删诗而乐正雅颂,是成于乐也。三经一原也。退之得之矣。论语传注:诗之为义有兴而感触,有此而肖似,有赋而直陈,有风而曲写人情,有雅而正陈道义,有颂而形容功德。……论伦无患,乐之情也;欣喜欢爱,乐之官也;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天地之命,中和之纪,学之则易直子谅之新生,易直子谅之新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是成于乐。【《礼记》:十三年学乐、诵诗、舞勺。舞,含礼,含乐,上升到理论之美。《王制》春夏学诗乐,秋冬学书礼——重浊时学重浊之事。“学而时习之。”“时”因而也有适时、恰时的意思。诗与乐的关系前已述,不赘。另外注意礼与乐的关系。《史记》中提到,礼法乎地,有奠基,规矩之效。而乐犹如天的运作一样,始终生生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乐的精神正是如天地般“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两种德性的交互作用所生发的有所执守、有所革新的精神。】
  •       记忆中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应该是初一时的《论语》六则,相信八零后这一代学习过人教版教材的人都有深刻印象——这是我们对之乎者也的最初认识,知道古人说话原来是这样的。  其中有一则,原文如下: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几句话出自《论语.述而》。当年教科书的解释是:默默记住,学习不感到厌烦,教导别人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到了什么呢?一直对这个解释是深信不移的,认为这几句话同时体现了圣人的勤奋与谦虚。这几日翻到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又细看这一节,发现书中集录了几位大家对这一则的注解。郑注(郑玄)认为“何有于我”的意思是上述几种德行是夫子独有而别人皆无;而朱熹认为,这句话应该理解为:我除了上面的几个,也就没有别的优点了。  虽然这两种说法并不比人教版的解释更合常理,但毕竟郑与朱去古未远,对圣意的理解不至于偏差太大。刘先生又旁引《孟子》中的典故,说明孔子也认为自己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德行,所以最后的“何有于我”理解成“我只有这几个优点”比较合理。  我不知道人教社的老先生是怎么得出他们的解释的。或者他们在别家书里找的到出处,或者干脆是他们的臆测。因为他们做出的解说,即容易让人接受,又会同时对学生们进行德育,可谓一举两得,至于是否忠于孔子的本意,那倒是不重要了。  自有六经以来,各家的注解就是众说纷纭。《论语》因为口语化程度高,争议相当较少。佶屈聱牙的《尚书》与微言大义的《春秋》,才是真正的难解读。所以少见语文教材里有从这两部经里选文的。作为基础古文教育的课本,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原文的本意,至少要把几种不同的理解罗列出来,这才是严谨的态度,而不应该只依据教材编写者以及他们背后指示者的喜好,把所有的经典都解说成又红又专的檄文,好像古代社会一直有两个对立的阶级,那些诗歌文章都是被压迫人民的悲鸣。当时学习过《诗经》里的一首《七月》,硬是把“殆与公子同归”解说成“女奴隶被奴隶主强抢回家去”,他们对统治阶级的攻击可谓不遗余力。以至于我现在听到蟋蟀叫,想有一点浪漫的联想,立刻就会想到奴隶主的狰狞嘴脸,完全破坏了这首诗原先的美感。  所谓“六经注我”,对经典的解说本无绝对的是非。但是教育家的任务是把各种可能性介绍出来,让学生有自己的判断。而不应该只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把本来干净的语句变成洗脑工具。这种做法一直有,直到现在电视上的各种XX说《论语》《庄子》,他们在那里信口开河,哪里知道注释一部经典有时是一生的事业,需要多少考据的工夫与白首穷经的勇气。佛经故事里讲,乱讲禅理者,死后堕入野狐道,不知乱讲《论语》者,又得何种业报?  近期,某前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著名宗教界人士一直在湾区活动。在一次公开集会中,他一直大讲慈悲行善等等,听得外国人民云山雾罩。不过湾区人民对他的一个论断很是理解:”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神(God)“。我不知道活佛的这句话引自何典,应该不是出自佛经。据我所知,活佛转世仍在轮回中,那么,就不可不对自己的言行谨慎,免得落入野狐道中了。

精彩短评 (总计60条)

  •     内容不用说,中华书局的东西,差不到哪去。印刷很次,很多字模糊,欠墨,印刷厂的机子多长时间没洗了?排版太“紧凑”了吧?您怎么跟盗版学?字小得必须戴眼镜看(本人30多岁,视力1.5)。这个价格出个3、4本一套的没问题吧?中华书局你得对得起你的牌子啊~~~~
  •     每一字都有考据来历,可知汉学之扎实。但个别考订过于繁琐。如有精力还是选《集释》为好,展一书而诸说皆备。
  •     版本不错,纸张也不错。印刷不如铅字印刷实在,不够亮。字体没有设想的大,对于有着大量繁体生僻字的古籍来说,笔画较稠密,应该印大一点。正文与注解在视觉上的分别不是很鲜明。但是相比古籍影印本,这种点校本要好得多,既古典,又便于阅读。比起现在浮夸的图书市场,那些满是插图、通俗故事和白话译文而且还是节选的版本,有这一本,总算胜于无。平心而论,78的标价是相当浮夸了,卖价也不算便宜。但是这类书那么难找,总算是买到了,还是要肯定一下的。
  •     如果有心研究论语,或者文科硕士以上学历者,这个版本的论语还是要看看的。你总不能拿着杨伯峻的本子说你看过论语吧——如果你已经不止大学学历了。
  •     关于内容——想买的在买以前都会了解些大概了,就不说了;印刷也可以,就是字有些小。纸有些薄。
  •     此书自二〇一五年十月始读,断断续续,至今日卒业,人之怠惰,有如此者。前所用皆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末后数卷因家居未携归,用此本耳(上海书店)。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我今三十将过五矣,其于学问之道亦有以自立乎?思之愧恧,勉之勉之。十七年四月九日筱堂记于宁乡梅家田寓次,是日天阴微雨也。
  •     nb的书
  •     字太小,二刷打卡。
  •     豆瓣应该设一个读了一半读不下去就不读了的选项
  •     看得我要哭了
  •     书很不错,价格略高,在研读中
  •     清人多注重训诂, 刘宝楠的这本《论语》注释也是如此, 不过义理方面也是非常严谨到位的。
  •     满分,很好,很满意,非常满意!
  •     中华书局再版重印的这批书都有一个毛病,就是版权页字体尚可字迹很清晰,但内容可能因排版人工问题没有重排,用的可能是老底版,字迹不是很清晰,要是也是激光电脑排版就完美了。买了这么多,只有《南唐二主词》最清晰。
  •     清人十三经注疏。有汉魏古注。清晰明了。
  •     考据的极其详细,真该一读再读,相比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更喜欢刘宝楠的
  •     清人注疏十三经很好,要是陈奂的诗毛氏出来就好啦。
  •     义理严谨。我的建议是把四书读上三十遍再看这书。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本书光看原文就行,读上个三十遍基本上也就能背了,然后再看这论语正义,效果显著。如果没有基础一上来就啃论语正义,且通达,只怕这种大毅力之人万中无一吧
  •     书的质量没有想象的好,呵呵。
  •     国人都该读的书
  •     这个版本适合我 有感觉
  •     上下两册
  •     可以和程树德的《论语集释》一起读
  •     不能背诵原文,读起注疏来真是麻烦啊
  •     可能是注论语的太多了,评价都不好下了。但此书给我的感觉就是一般,而且特别烦,连个“曰”字都要解释,跟作者的学派风格有关。我看过的注论语的书都不是很好,我想自己注:),大家准备钱买我的吧,哈哈
  •     感觉不好。除了拿来一遍也看不下去。感觉没有程树德的集释本好。
  •     印刷質量尚可,值得購買。
  •     没有读完~
  •     孔子的博客文集附弟子跟帖
  •     中华书局评为训诂第一,诚有感触!
  •     有几处印刷不清楚。
  •     经典之作,收藏和研读两相宜。
  •     拿它做教材多好!
  •     正版图书,竖排印刷,要改变一下阅读习惯
  •     读一辈子
  •     试问:还有心思与能力探求古书中的奥秘么?沉迷于现世的光怪陆离,什么都看不清。此书装帧、封面是个人喜欢的风格
  •     刘宝楠果真厉害!点校得很好,看了以后大获收益,对我写论文很有帮助。第一次看繁体竖排还这么顺手。论语真是个好书,浅显易懂,哲理深刻。
  •     注解太罗索,功夫下到了,却让人烦
  •     很难,要仔细看,每字每字看了后就有不同感觉了
  •     解释详尽,清人著作。可配合杨伯峻的《论语译注》,钱穆《论语新解》一起看。
  •     有劉氏而無程氏之書。
  •     伟哉夫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     真正開始讀聖人書
  •     虽然是平装,但手感比某些所谓的精装好多了,不习惯的是它是繁体竖排的,可能看起来会很慢。。。
  •     其训释文中之义,遍历众经,通纳诸意,实为广博。
  •     读过三章。。。
  •     比起程的《集释》,还是更喜欢这本。虽然两者没什么可比性。《集释》里的材料大部分刘宝楠的书里都有了。而且刘宝楠裁得比较统一。《集释》有的地方真叫一个七零八落没头没尾。
  •     补记
  •     此书一出,朱书可破。
  •     要有耐心,多读几遍,二,三年方有所得。
  •     大山说这是最好的本子
  •     虽然是老版的繁体竖排版,但是印刷质量挺好的,字体很清晰。论语正义可以说是学习研究论语的一本挺重要的书,博采众家之言,确实为一本好书!
  •     正义部分挑着看的…
  •     要籍補錄。
  •     研究论语的必备之书,印刷也还不错,没有像之前的评论里写的那么不清晰,注解有点小,不过古书的注解一向小,习惯就好。
  •     多心斋考试逼我读了一半,很不错~
  •     能读的都读了……
  •     20150827-1018.R1. 20150816.南山书城.
  •     刘氏书出,则朱子书可废。又涨价了啊。
  •     图书馆那本儿破得连皮都没有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