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文化传统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

出版社:吉林出版
出版日期:2007-12
ISBN:9787807624714
作者:丛日云
页数:510页

作者简介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是认识西方政治文化的一个尝试。不过,作者不是一般地谈论西方政治文化,百是从历史的角度来把握西方政治文化的精髓,研究西方政治文化的历史传统。我们要了解一个人,一个重要的途径是了解他的经历。一个单位要聘用一个职工,必不可少的一项是要对方提供一个履历表。一种政治文化,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积淀物,其中每一个要素都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都有其复杂的社会、地理、宗教、种族、历史机缘等原因。都经历了由孕生到成熟、由朦胧到清晰、分解与融汇、蜕变与新生的长期历史演进过程。本收通过对西方政治文化的历史考察,色勒出西方政治文化基本要素如自由、民主、法治、人权、平等、公权与制衡等价值的形成和演进的历史过程,以及各种要素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一个有机体系的过程,给读者一个比较系统的关于西方政治文化的来龙去脉的知识,这对读者了解西方政治文化是非常有益的。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编 古代希腊:城邦政治结构与公民文化 第一章 城邦——公民文化的摇篮  第一节 城邦政治文化的诸种前提  第二节 荷马时代——公民文化的孕育  第三节 城邦的形成及特征  第四节 斯巴达——“平等者公社”  第五节 雅典——公民自治团体 第二章 公民文化与公民理论  第一节 柏拉图——整体主义的鼻祖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城邦政治文化的集大成者 第三章 公民的思维方式——兼与中国先秦思想家政治思维方式比较  第一节 公民角色与政治认知方式  第二节 理性传统与政治分析方法  第三节 “一”与“多”——政治心态与思维定式 第四章 公民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人类在本性一上是城邦生活的动物  第二节 自由——公民的理想  第三节 正义——权利与义务的分配原则 第五章 希腊化时代的新观念  第一节 希腊化——后城邦时代的政治秩序  第二节 普遍的社会与个人  第三节 斯多葛派——世界帝国的新观念第二编 古代罗马:共和精神与法律传统 第六章 共和国——罗马人的创举  第一节 古代罗马和罗马人  第二节 前共和时代的王政  第三节 共和政制与共和精神  第四节 共和精神的衰败与共和国的覆亡 第七章 共和国的精神遗产  第一节 波利比阿——共和政体奥秘的发现者  第二节 西塞罗——罗马共和之魂 第八章 帝国时代——政治的蜕变与法律的昌盛  第一节 早期帝国——共和躯壳下专制主义的成长  第二节 晚期帝国的东风西渐  第三节 帝国的政治遗产  第四节 罗马法的政治释义第三编 中世纪西欧:日尔曼自由传统与基督教二元主义 第九章 中世纪的基础  第一节 中世纪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 罗马基督教  第三节 奥古斯丁——基督教政治信仰的阐释者  第四节 日尔曼人和“日尔曼因素” 第十章 法兰克与法兰西王国——封建主义及其政治  第一节 法兰克国家的建立、发展及历史地位  第二节 墨洛温王朝——日尔曼自由的丧失  第三节 加洛林王朝——封建制度的确立  第四节 法兰西——封建主义的全盛与君主制的成长  第五节 封建主义的尾声——等级君主政体 第十一章 英格兰——宪政与议会之乡  第一节 地理环境和民族特征  第二节 千年一贯的君主制  第三节 法治精神  第四节 代议制民主传统  第五节 “英国精神”——几点浅识 第十二章 政治的贵族气质与多元主义政治文化  第一节 多元政治秩序面面观  第二节 契约社会与权利斗争传统  第三节 政治的贵族气质泛言  第四节 政教二元化权力体系及其影响参考文献后记再版后记

编辑推荐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内容概要

丛日云 1956年生,辽宁凌源市人。法学博士。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西方政治学说史与西方政治制度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20世纪西方政治思潮》(主要作者之一)、《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主要论文有:《论黑格尔的国家概念》、《谈先秦诸子追求“一”的政治心态》,《古希腊人的公民观念》、《消极国家观:从基督教到自由主义》、《论文典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精神》、《西方政治法律传统与近代人权学说》等。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城邦:公民文化的摇篮:沿着西方政治文化这流上溯其源头,我们来到公元前8~前4世纪的古希腊城邦时代。这是有可靠文字记载的开端。在这里,最引人注目的特征就是众多城邦林立的极为独特的政治景观和发达活跃的公共政治生活。“公民”(Citizen)这个概念就形成于城邦政治结构之中,其原意为“属于城邦的人”。谈到“民主”(Democracy),政治学家们追根溯源,总是从希腊语中发现它的最初表达形式。的确,正是在城邦的背景下,希腊人赋予“民主”概念最原始的内涵。尽管在其他民族的历史上,人们也能发现某些民主的发达程度是古代任何民族所无法相比的。公元前数百年间曾繁盛于地中海沿岸的那些希腊城邦是十分独特的国家形式。构成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最基本的一些要素,就是在城邦的摇篮中孕育形成的。如果我们将古希腊的城邦文化与上古时代其他几个古老文化: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等文化,哪怕进行一个精力的比较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显著的差异。希腊城邦文化显示出鲜明的个性、独特的气质和性格。如果将这几个上古文明视为兄弟的话,其中希腊这位“小老弟”与那几位兄长似乎是同父异母所生。造成希腊城邦文明个性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有些深层的奥秘恐怕今天的研究水平还无力破解。不过,我们在这里可以将一些可以辨识容易把握的因素提出来加以讨论。它们包括:城邦形成的地理环境、城邦文化发展的历史机缘等。后边我们还要结合希腊政治史和政治思想史,讨论希腊人的民族特点,这属于先天因素;以及他们建立和发展城邦创造城邦文化的历史,也就是他们后天努力所选择和开创的道路。

图书封面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阅读札记上一篇日志《幸福的窠臼-<中国公民读本>》,介绍了丛日云先生的一本通俗性读本,这个读本旨在唤醒作为公民的“我”如何过得有尊严,有价值,有社会责任感。如何处理好我与国家、政府、社区、他人、法律及世界的关系。他强调了“我们”都应该是具有独立与平等人格的理性存在。当然理性并不总意味着善,很多时候往往意味着恶,承认了解这一点,也是一切管理活动(从国家到社区到家庭)所应把握的原则,从这个原则出发,我们可以作出符合人性的制度设计、道德预期及法律建构。《读本》从公民“我”入手,描绘了一幅公民社会的“理想国”,令人欣慰的是,这幅图景有些早已成为现实,有些正在实现之中,有些还有待公民们的努力争取,有些可能是我们无限趋近的目标。那么,作者何以写出这样一种与众不同的《公民读本》?作者的另一本《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丛日云著,大连出版社,1996年12月)提供了答案。与《读本》相比,这是一本学术味较重的书,但幸好不是一本拒人千里之外,只有同行专家方可读懂的书。一个成年人的性格气质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影响及教化综合作用的结果,一个民族的政治文化性格也应作如是观。西方近代以来以个体自由主义为主流的文化,其实也孕育了两千多年。从人类文化“轴心时代”起,西方政治文化就在不断的断裂式继承中往近现代演进。这个演进的可供查考的源头应是古希腊。黑格尔说过一句十分有名的话:“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和摇篮,政治文化也不例外。这本书从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西欧三个历史阶段,追溯了西方政治文化思想传统。具体而言,作者从民族性格、宗教信仰、哲学思想,自然地理条件和生产经济方式等多个方面,分析了西方社会现代政治中分权制衡、民主、平等、自由、法治的文化渊源。第一编阐述了城邦政治中的核心内容公民文化,第二编阐述了共和制与法律精神,第三编则阐述了基督教对国家与政治的态度,分析了法兰克王国时期封建领主政治文化及英国贵族政治文化,描述了教权与皇权的争斗与对立,对人的二元性进行了深刻分析,从而揭示出西方文化中对于国家和政府那么一种不信任的疏远心态的原因。这本书值得反复阅读,作者历史地剖析了西文政治文化遗传的情感心理基因密码,要理解一个区域的政治文化传统,必须从文化情感心理积淀入手。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启发我们从熟知的国家政治体制与政治事件去体会历史上的政治体制与政治心理,而一个时代的生产经济基础与人们的政治认知方式和情感模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去年6月,初读《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丛日云著)时,记下了这样的感想:对古希腊罗马、中世纪及近代西方政治文化遗产有了大致的了解。古罗马历经了古代所有的政治形态,为人类创造了辉煌的政治文化。西方政治的精华就是界定人民的权利,不断从君主、国王那里争取适当的权利,而这种权利的基础是普遍遵从的法律,西方人自古怀有对法律的信仰。中世纪基督教兴起进而一统天下,教会对于教徒的精神信仰的控制,为后来公民的私有领域保存了珍贵的地盘,也划定了西方人自由的界限原则,那就是法律。今年3月,重读《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对中世纪基督教信仰在西方政治文化中的深刻影响加深了理解。任何一种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的形成,从来都是相应的共同体与社群中集体意识与多元价值体系相互作用,最后达成平衡的结果,中世纪基督教教父奥古斯丁的思想对于西方政治文化影响巨大,与近代西方自由、平等观念的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今年10月,再读《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第十二章“政治的贵族气质与多元主义政治文化”。(第三编中世纪的西欧),抄下这些段落,这些分析揭示了基督教精神与现代西方自由平等与民主政治的内在承续关系:“在英国清教徒为自由而进行了几十年的抗争后,洛克发表了他论宗教宽容的通信,其中阐述了政教分离的思想。洛克认为,政府官员无权干预灵魂拯救问题,无权控制人的内心生活。教会也不具有强制性权力。于是,‘掌管灵魂的事属于每个人自己,也只能留归他自己’。(洛克《论宗教宽容》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8页)到美国建国时期,宪法正式确认了政教分离,把宗教信仰完全作为私人事务,政府不应以自己的权力支持或压制任何一种宗教。宪法修正案(权利法案)的第一条,就肯定了信仰自由。从此,教会政府权力领域的划分转变为个人权利与政府权力的划分,教会对政府的制约转换为社会对政府的控制和监督,个人权处取代教会权力成为国家权力的解毒剂和无限膨胀的障碍。”(第542页)信仰自由的实现,在世俗权力网上冲开了一道口子,它是近代个人所享有的一系列自由的先导。仔细分析近代人所得到的和得到承认的私人领域,其核心部分正是中世纪教会控制的领域。教会并没有给个人以自由,但它将这些领域攫为已有,从而防止了国家的干预。这是它不自觉地给近代人留下的一份珍贵遗产。正如萨拜因所说:“如果伦理的和宗教的体制不曾被认为大体上独立于并在重要性方面超过国家和法律的实施,那就很难想象自由能起到它在欧洲政治思想中所起的作用”(萨拜因:《政治学说史》,第228页)如果没有中世纪宗教自治和宗教自由信念的“残存物”,“则关于个人私生活和自由的现代思想就几乎是无法理解的了”(同上第239-240页)(本书第542页)。根据基督教的信仰,国家只具有工具的价值。它本身不是目的,它应该服务于更高的目。人因为有一个“精神的灵魂和一个超世俗的命运,”(马利坦:《人和国家》,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27页),因此其价值在国家之上。中世纪天主教会企图使国家附属于教会,这个努力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国家是人们得救的一个辅助性的工具的信念却树立起来了。这人信念经过近代的转换,便演变成国家是实现个人权利的工具的自由主义信念。基督教认为,人都是有原罪的,既使贵为帝王,也与普通人一样有原罪,并非人间神明,也不是完善的圣人。中国传统的“内圣外王”理想对基督徒来说是十分陌生的,柏拉图的至 至美的“哲学王”也不再被基督徒所追求。诚然,基督徒服从政府的权威,但它仅仅是世俗权威,绝不是精神上和道德上的权威。服从只是一种世俗的义务,绝不是从内心里对世俗权威的认同和依从。更不会把自己整个 的命运交给它去支配。近代自由主义认者相信,“信任为专制之母,“自由政府不是建立在信任而是怀疑的基础之上的”。且“权力腐蚀人,绝对的权力绝对的腐蚀”,权力本身就是个大染缸,故掌权者比平民更易败坏。这是自由主义对政治的一个基本估价。它无疑是基督教信仰这张底片上的显影。对政府不信任的另一面是对一般人的信任。自由主义把人视为有理性的成熟的人,相信个人有选择自己生活的能力。这种信任带来个人生活的自主(人权)和集体生活的自治(民主)。对个人的信任胜于对政府的信任,或者说,既然政府不值得信任,那就不如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种观念也源于基督教。基督教信仰也产生了人民控制政府的愿望和需要。历史上,基督教一真作为政府的对立物,合法地承担着督、限制、控制、制约政府的功能,具有高于政府的道义上的权威。它在赋予君主权力神圣性质的同时,也不断地揭露其世俗性的缺陷,因而为其附加了各种限制,使其神圣性具有可以撤销的特点。这种关政教关系与近代的立宪主义有着明显的历史联系。直到18世纪,美国宪法的制定者还说:“政府本身不是对人性的最大耻辱,又是什么呢?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联邦党人文集)。这就是说,人注定是有缺陷的,只要是人组成的政府,就不能给它完全的信赖,就应该对其实行监督和控制。这正是近代民主思想的基本前提和依据。(第544页)“以往教会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已经转换为社会和人民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当代美国新教神学家展尼布尔曾指出:服从上帝而不服从人的基督徒必然是极权主义的大敌。同样,他们也必然是近代自由主义者的先驱。正是在基督教信仰的温床上,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扎下了它深深的根”(第544页)通过这些文字,相信读者会重新认识基督教的意义和价值,进而更加理解儒教思想的意义价值和不足。读过中世纪部分,再回读罗马时代,我们更能理解西方人遵从法律的文化心理积淀。在第八章 “帝国时代――政治的蜕变与法律的昌盛”中,我们可以看到,罗马人是出于需要,而不是出于逆来顺受,接受了西方式的专制统治,但这种专制与东方的专制有着本质的区别。奥古斯都建立的是具有西方特色的专制制度。它出于特殊形势的需要而不是自然形成的。它的臣民是堕落的,也是难以驾驭的,但不是消极怯懦的。它必须从共和传统和人民的同意中为自己寻找权力的依据,尽可能使共和体制的外壳行使专制权力。(第307页)古罗马帝国的专制长达5个世纪。但是,这种专制并没有像中国的皇权那样形成一个连绵深远的根脉,以致它因有悠久的传统而具有天然合法性,使人根本不去思考它的根据和来源。罗马帝国的专制只是一种需要,几百年的专制并没有培养起臣民的忠君道德,也没有形成完整的被普遍接受的专制主义理论。许多生活于帝国制度下的知识分子仍怀念着共和国的自由,不肯将自己的灵魂出卖给专制主义。帝国时代典型的专制主义理论和观念可以概括为如下要点:皇帝之位出于神意,其所为自应协合天心;他在生之时本身并非一位神;他是罗马帝国的最高长官而不是东方式的君主;他不应将自己的权力视为一种个特权,而应当为一种职责;皇位虽不由选举决定,但也不是父子相传,皇帝要从贤明的人中选其最贤明者立为继嗣;他的生活应当克勤克俭,而不应当耽于享乐;他应当是臣民的父亲和恩人,而不是他们的主子;他是国家的第一位仆人而不是国家的主人;他的臣民是自由人,不是奴隶;臣民需爱他,他也需要爱臣民;等等。(第334页)所以,罗马帝国虽然存续了数百年,但并没有彻底切断共和精神之流,也没有使它完全干涸,而是使它潜入地下,积聚、融汇和运化着。到了近代,当它挟着新的能量奔涌而出的时候,便一发不可收拾了。它证明了在西方的政治传统中,专制政治根基浅薄,生命力脆弱。(第334页)从古罗马往前回溯,便是人类文明史上伟大的古希腊时期,作者分析城邦政治文化的诸种成因中提到大自然的惠赠对希腊文化的影响:这里有清新的空气,澄澈的海洋,风暴秀丽,气候宜人,是陶冶人的情操,发展人的精神和智慧的好地方。在这里,人们把生活的目标指向精神方面,产生了对智慧、美德和美的炽烈的热爱和追求,形成了精神价值重于物质生活的观念。(第6页)本书第一编古希腊部分的介绍了希腊人的城邦观念、公民观念、自由观念、民主观念、正义观念。将先秦诸子思想与希腊诸贤哲思想对比分析,是本编重要特色,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中西方政治思想文化“求知” 与 “实用”二者差异巨大但同样丰富的内涵和价值,也揭示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狭隘性和思想单调性。作者是中国人,在对西方政治文化进行评述时,自然是带着中国文化的观察视野和现实的关怀,有助于我们对比分析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长处与不足。本书最难懂之处可能是希腊人关于正义与权利的概念。这个部分需要反复阅读。关于正义,就是一种社会结构和政治机制和确定合理分配权利与义务的原则和尺度。正义观可能来自希腊人的自然观,他们认为自然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另一个是人格的神或宙斯,人们的行为必须符合自然的法则,这就是正义。也许相当于中国人所说的道义或天理。这本书让读者了解西方政治文化的源头和演变过程,以及这种文化兴衰更替的历史,展示了西方文明断裂式的发展路径,这种断裂其实就是一种脱胎换骨的跃进,具有历史发展的层次感,而中国文明则有延绵性,除了佛教文化作为一种外来思想,在哲理深刻性方面让正统思想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外,基本是本土的儒道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一种超稳定的心理结构。西方文明则表现出东西方文明的融合和冲突,从而创生了混合型的政治文化。其中法治精神、平等自由精神和基督精神,构成了西方政治文化的骨干。在读《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加深了对古希腊罗马和中世纪西方政治文化的理解,尽管这只是一部西方政治文化的入门读物,但正因如此,我才得没有被一般学术著作特有的晦涩的表达难住,依靠丛日云先生简明流畅顺,甚至十分生动的笔触,领略了近代以前两千年西方文明的光芒。西方文化的特点,是不断追索知识真理,不断惊讶地发现,不断地拷问,他们对强权政治有着本能的排斥,既使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各种形式的独裁者,在独裁者的煸动下,在民众的狂热中,也出演了一幕又一幕的人间悲剧。但他们最终没有放弃对人类行为作终极的反思。他们对人性的证明的迷恋,是传统中国人所难以想像的。这种思考的深度,恐怕只有以朱熹为代表的宋朝儒者可相提并论,但是朱子的一切努力,终究是为了证明专制统治秩序的合法性,既使宋儒贤者本人能以理抗势,但他们的天理论,束缚了多少读书人的手脚,让中国的读书人始终没有站立起来,而是匍匐在君主脚下,呢喃着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梦呓。所谓传统,可以说是一种经过数千年文化的发展变迁而积淀下来,成为一个民族集体意识或无意识。这也是这个民族选择怎么样的政制体制,选择怎么样的法律体系,创造怎么样的文化艺术和宗教的深层原因。追溯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的文化传统,其意义在于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邻居的昨天和今天,从而选择一种值得珍惜的生活,度过短暂的人生,并让后代子孙延续下去,不断追求幸福的生活,把对家族、民族和人类的美好期盼寄托在代代相传的传统之中。这大概就是我们阅读,我们生活的意义。最后,不得不赞叹作者丛日云先生行文的优美,在论述西塞罗的重要历史地位和影响时,他这样写道:“如果说罗马是沟通古代与中世纪和近代思想的桥梁,那么,西塞罗正是这种历史联系的的代表。他处于古代城邦民主政治和共和传统中绝的历史转折点上。他以生动的笔触,雄辩的语言,总结和阐述了城邦的民主思想与共和精神,使它们在此后罗马到帝国的数百年专制时代和相继而来的中世纪更为漫长的君主制的时代里,以理论和思想的形态绵延不绝,向专制和冬夜笼罩下的欧洲大地投射永久不熄的灵光。它缓解了专制制度的严酷,向落后的封建君主制渗入一些开明的酵素,提醒一代代西方人忆起罗马人的自由,激起他们对共和理想 的憧憬,从而为罗马共和传统的恢复并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准备了思想的种子。应该说,这位共和国的末世老臣,不负共和国赋予他的历史重托。”(第304页)以上只是精彩文笔之一斑,这种充满诗性的段落犹如晶润的玉珠,在全书中随处洒落。

精彩短评 (总计39条)

  •     可以说是政治学史基础内容的系统梳理,政治学初学者应当看的书,作者丛教授的学术功底也是值得信赖的。
  •     负责任地说,书很精彩
  •     听朋友介绍,然后说快要绝版了买的,翻了下感觉还不错,居然有中西对比很意外
  •     政治文化史
  •     政治文化传统,娓娓道来,妙趣横生。
  •     很好的一本书,相关人士值得看看
  •     我从看到目录就知道我不会排斥这样一本书的,因为有我喜欢的
  •     许多文化知识,打开眼界,看到中国的问题,西方所以先进的原因
  •     从书中所叙内容了解到,从古希腊的雅典,罗马帝国早期的共和国时期和欧洲中世纪都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每当战争来临而需要组织军队时,那些士兵都是自备武器和马匹。这样就导致一个现象,就是统治阶级力量较弱。西方的政治传统就是成为王室,贵族,平民长期斗争与妥协的结果。饭馆中国,就没有出现过这样一个时期,说明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组织十分发达,这就导致了皇权统治的官僚政治系统十分强大而形成了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
  •     西方政治思想史、政治文化传统的入门读物,虽然比较老了,但是值得推荐
  •     十年后又出新版,应该有个交代。政治思想史的另一种写法,在多年的老粗称霸之后,要摸到文化的脉络,却也难得。后来专门把握中世纪的著作,就练达多了。
  •     我很早就喜欢这本书
  •     很细,好书。
  •     以古希腊和古罗马为主,中世纪的部分单薄了些。近代部分干脆没有。近代的传统更重要吧。
  •     了解下西方政治文明发展背后的文化逻辑
  •     用心灵感悟,去探寻真理,树种浸透着著者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
  •     这本书将中外文化进行对比,揭示了两者的不同,值得一看
  •     深入浅出,读起来不晦涩。
  •     从水平方向上看,西欧并存着各种政治实体:帝国、王国、教皇国,以及多少具有独立地位的公国、伯爵领地、城市、主教领地、修道院等,每个政治实体都有特定的管辖权和管辖范围,其存在都有法律依据或历史根据,然而它们的权利和地位又常常相互重叠和冲突。在名义上,这些实体是属于不同层面的,帝国和罗马教廷属最高层面,其次是王国,然后是公爵领地、伯爵领地、城市、主教领地等。但在事实上,高一层面对低一层面的控制是有限的,他们往往互不统属,各自独立。从垂直的方向来看,西欧远没有形成统一的权力中心,更没有整齐划一的政治秩序。帝国与王国之间,领主与附庸之间,王国与城市之间、罗马教会与各国教会之间,都没有形成僵固不变的关系,更没有自上而下的绝对统治。每一种权力都受到来自水平方向或来自下层的权力的制约。
  •     有幸受教于丛老师。买丛老师的著作收藏一下。
  •     丛先生的讲述让人疑窦丛生,然而他的著作却是不折不扣的高水准的学术集合
  •     丛日云老师的一本集可读性与学术性综合的大作
  •     非常清晰
  •     这不过是一本历史书。
  •     基于地理、历史、人文、契约等的角度理解西方政治文化形成史。很好的读物。
  •     前半部分可以!
  •     谢谢丛老师这本书,算是给我启蒙了西方政治文化。
  •     书到手 脏 ! 皱 ! 劣质的包装 一点都不觉得是新书 不想骂人
  •     作者学术功底深厚,此书很值得一读.
  •     很好的政治思想史入门读物
  •     打基础的好书,看完这本,能学特别多的小细节。
  •     一口气看了50页,书的内容是很好的。但是给我发了一本不干净书皮的书!!尼玛,我是钻石会员啊,就这样对我。不过发货还是很快的,前一天晚上11点之前下单,第二天下午就到了
  •     短评:以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为界限,分为三编,运用西方政治文化的理论和概念。梳理出古希腊的城邦结构和公民文化,以及古罗马的共和精神和法律传统,以及中世纪的日耳曼自由传统和基督教二元主义。在上帝和凯撒之间,即是继续第三部分的最后,展开对西方中世纪政教二元体系和近代自由主义关系的论述。
  •     挺好 叙述非常全面 权当入门书籍 没有特别新颖的内容 参考资料也限于西方的二手资料 ; 议论的部分比例很小 主要关注早期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对后世民主起到的奠基作用 但是几句话带过 还是显得很苍白
  •     和丛日云其他著作的情况差不多
  •     
  •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笔者对西方的政治发源进行了提炼阐述,好懂,科普不错
  •     政治学、哲学、法律的可以看看
  •     作者对古希腊、古罗马政治文化传统剖析甚细,并有与同期中国政治文化的对比分析,读后收获不小。惜对西方中世纪政治文化阐述偏弱。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