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在中东的委任统治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英国在中东的委任统治研究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2
ISBN:9787501232796
作者:王三义
页数:342页

作者简介

《英国在中东的委任统治研究》论述了英国在中东的委任统治的历史成因的过程,对英国、法国在中东的委任统治分别进行比较研究,对“英国在中东的委任统治”做出客观评价也论述了英国在中东的委任对中东地区造成的深远影响。

书籍目录

导论 研究价值、现状与思路 一、研究价值及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第一章  英国在中东委任统治的背景 一、英国全球战略中的中东利益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协定与“中东计划” 三、从军事占领到国联“委任” 四、“委任统治”的产生及其性质第二章  英国推行委任统治的利益选择 一、战后英国国际地位变化及其影响 二、战后美索不达米亚形势及“政治走向” 三、英国的决策及伊拉克王国的建立 四、犹太移民与巴勒斯坦委任统治的开端 五、约旦河东岸局势变化与外约旦王国的筹建第三章 英国委任统治中的一般性问题 一、委任统治地经济开发问题 二、伊拉克和外约旦制度建设之得失 三、文化教育投入情况评估 四、维持委任统治的方式问题第四章  英国委任统治遇到的特殊性问题 一、中东地缘政治环境的特殊性 二、列强争夺的态势及其影响 三、地区差异与伊拉克的民族构成 四、“库尔德人问题”与摩苏尔合并 五、巴勒斯坦的复杂矛盾剖析第五章 英国的应对措施与委任政策的调整 一、从《丘吉尔白皮书》到《帕斯菲尔德白皮书》 二、《皮尔报告》的意义 三、《麦克唐纳白皮书》与英国对犹政策的转变 四、英国与伊拉克关系的演变 五、英国与外约旦关系的演变第六章  英国委任统治的结局及其对中东社会的影响 一、伊拉克40年代的政治变动 二、外约旦委任统治的结束 三、巴勒斯坦委任统治的终结 四、委任统治对中东社会的影响第七章  英国在中东的委任统治对比分析结论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英国在中东的委任统治研究》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内容概要

王三义,男,甘肃省清水县人,先后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分别于1991年、2002年、2005年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1999年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做访问学者,2005-2007年在南京大学历史系做博士后研究。现为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中国中东学会理事,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理事。

章节摘录

导论 研究价值、现状与思路一、研究价值及现实意义英国在中东的“委任统治”,“英国委任统治时期”的中东,是同一个研究对象,但可以有不同的研究角度,揭示的是完全不同的问题。从英国史角度看,“委任统治”只是大英帝国海外殖民统治方式中的一种,原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属地只是英国海外殖民地中的一块,英国中东关系只是英国对外关系链条中的一环。以“量”估算,有没有这么一块“委任统治地”,都不影响英国殖民地占世界第一;但以“质”估算,有没有这一块“委任统治地”,其影响不能低估。至少它涉及英国在波斯湾的地位,涉及英国与法国、美国的争夺,涉及英国与苏联新生政权的抗衡,涉及英国通往印度的运输线的畅通,涉及苏伊士运河作用的发挥,涉及英国对石油资源的彻底控制,涉及英国的经济命脉。研究英国史的学者指出,英国近代史主要探讨英国如何崛起、为什么崛起;而研究英国现代史,主要探讨英国如何衰落、为什么衰落。简单地说,殖民大帝国的繁荣,就是不断获得、拥有殖民地,有效控制和支配殖民地;而殖民大帝国的衰落,就是不能从殖民地获得利益,甚至逐步丧失殖民地。在英国“辉煌,”的殖民史中,对伊拉克的“委任统治”并没有获得预期中的利益,反倒增添了英国的负担。

图书封面


 英国在中东的委任统治研究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结合此书和《石油战争》,重述一战前英德矛盾、巴尔干战争及一战的起因。----十九世纪最后二十五年和二十世纪初,随着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欧洲列强包括日本在内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亚洲已近于瓜分完毕,澳洲已沦为殖民地,美国在美洲实行门罗主义,还大片“空地”的非洲正在被争抢。德国自然不甘示弱。1896年,在德意志帝国建国25周年纪念会上,威廉二世发表演说:德意志帝国不仅是欧陆性的而是世界性的,因此为了支持其遍及世界各地的商人,德国必须以世界强国自居。一年后出任国务卿的皮洛夫,很快便把威廉二世的战略付诸实践。只不过在获得霸权以前,他和他的顾问们承认面临风险:例如1897年制定、1900年建立的庞大海军,还有正在建设中的柏林——巴格达铁路,都可能引起英国或俄国的猜忌而发生冲突。但皮洛夫相信,只要同俄英两国保持良好关系,就不会发生危险。德国终将强大到没有哪一个强国、甚至强国集团敢于向它进攻。皮罗夫的自信不是毫无道理的。几十年来,德国一步一步地采纳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经济改革措施,建设全国现代铁路运输系统,给正在发展的国内工业相应的关税保护,再加上1871年后德意志帝国稳定而统一的政治环境,德国从70年代开始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惊人的经济成就。70年代还依然渺小的德国新兴企业,到90年代已把英国大型工业公司抛在了后面。1880~1900年这20年间,德国的钢产量增加了1000%;到1910年,德国的生铁产量达到了1460万吨,比英国多出了50%;到1913年时,产量则达到英国两倍有余了。从90年代开始,德国利用奥斯曼苏丹对英、法、俄的怨隙,通过经济技术援助、派遣军事顾问、修建巴格达铁路等方式逐渐渗透和获得了部分特权,乘机取得对奥斯曼土耳其的控制,逐步取代了英法的位置。英国感到了巨大威胁。柏林——巴格达铁路第一次把君士坦丁堡和奥斯曼帝国的亚洲内陆腹地与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地区联系了起来。这样的铁路,一旦扩展到巴格达,再延伸到不远的科威特,将在欧洲和整个印度次大陆之间建立起一条价格低廉而快捷的交通通道。在英国看来,这正是问题的关键。因为这样一来,它将威胁英国的所有全球战略核心:通往印度的运输线、对苏伊士运河通航的控制权、波斯湾的石油开采权以及具有战略地位的巴勒斯坦。为维护英国的贸易优势和战略地位,它不得不运用各种手段和伎俩,延误和阻挠铁路的建设进度。1903年,英法两国首脑和外交官频繁互访,1904年终于签订了《英法协约》,就非洲、北美和亚洲殖民地问题达成协议,划定各自的势力范围。1907年,又同相互敌视多年的俄国签订了《英俄协约》,俄国承认英国在阿富汗的势力,同时两国划分了在波斯的势力范围。从此,欧洲力量完成重新组合,进入了英法俄协约国和德奥同盟国集团的对峙。看一眼世界地图就会发现,从柏林到巴格达,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土耳其一字排开。只有一小块条状地带横亘在这条链条上,阻止了东西两边的联系,这就是塞尔维亚。塞尔维亚虽小,但处于德国与君士坦丁堡港和萨洛尼卡等大港口之间,如鲠在喉。如果塞尔维亚被征服,或是被利诱加入巴格达体系,将对英、法、俄极为不利。因此,利用并煽动这一地区的民族主义和扩张主义,在奥斯曼属地展开争夺,自然就是协约国的战略选择。1911—1912年,奥斯曼帝国同意大利发生战争,奥斯曼帝国战败,被迫割让大片领土。1912—1913,奥斯曼帝国同巴尔干属国(塞尔维亚、黑山、希腊和保加利亚)发生战争,帝国损失惨重(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3年,巴尔干属国之间因分赃不均又爆发战争(第二次巴尔干战争)。这些冲突如愿以偿,阻止了巴格达铁路的建设,同时也为一场新的冲突埋下了祸根。1909年“青年土耳党人”掌权后,同德国越走越近。1914年土耳其内阁三巨头与德国签订秘密盟约后,德、奥匈、奥斯曼形成同盟。萨拉热窝事件后,奥匈帝国认为塞尔维亚是幕后黑手,7月向塞尔维亚宣战。俄国要求塞尔维亚不要妥协,并针对奥匈进行了战争动员。德国此时上场了,它告诉奥地利人,它不会容许俄国人干预此事,随后向俄国宣战。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写的很有趣 至少了解了现代的叙利亚 伊拉克 约旦和巴勒斯坦的由来 搅屎棍英国真不是白叫的 阻止了阿拉伯世界的一个大面积国家建立的可能性 对我们来说倒是好事
  •     帮人买的,对方也没有做过什么评论,估计也就一般吧。
  •     没看完
  •     果然,光看历史课本使人愚蠢,看中国的历史课本无知啊。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