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转型中的世界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探寻转型中的世界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0
ISBN:9787501236626
作者:陈启懋
页数:383页

作者简介

《探寻转型中的世界:陈启懋文集》共含四个部分:“转型中的世界”、“中国对外关系”、“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理论探索”。“转型中的世界”是《探寻转型中的世界:陈启懋文集》的主体,共16篇文章。首篇“世界发展大势与当今时代特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了当今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前资本主义四种类型的国家,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今时代的特征、世界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探索。第二篇文章论述战争与和平问题,成文于1986年。接下来的“试论世界从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的过渡”等8篇文章都是在1989年苏联东欧发生剧变后写的,对两极格局瓦解后出现过渡时期的必然性、新旧格局转型期的特征、转型期动荡的根源、转型期的阶段性和发展趋势作了系统的论述。再接下来的6篇文章,剖析了世界进人转型期后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包括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9·11”事件、美欧俄围绕南奥塞梯事件的战略角逐等等。
“中国对外关系”共4篇文章。主要分析世界转型对我国国际环境的影响,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我国的外交政策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这些文章还系统阐述了在转型中的国际体系下我国国际定位的历史性变化、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谐世界的提出,以及我国外交政策的哲学、社会基础等问题,并针对国内外对中国外交政策的疑虑、误解作了系统的分析、澄清,对“中国威胁论”等错误观点进行了批判。
第三部分主题为“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作者自1986年起研究台湾问题,写过不少著作。这里选出较有影响的6篇文章。其中包括论述1996年台海危机、2003-2004台海危机的两篇,论述涉外事务中两岸关系的一篇,论述转型中的国际格局与两岸关系的一篇。“对蒋经国以后台湾形势的估计”摘自笔者最早的一份关于台湾问题的报告。还有一篇是早年写的与台独分子论战的文章。
“理论探索”部分共5篇。深刻变化中的世界形势和社会实践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问题,要求我们从理论上加以探索。近年来作者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努力。“社会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有一个新的发展”论证了产业革命、时代变化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关联以及在当今时代解放思想、与时俱今、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罗斯福‘新政’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涉及对资本主义的重新认识问题。“列宁和普列汉诺夫: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跨世纪的大辩论”涉及对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问题。“关于民主阶级性问题的历史考察”一文对民主政体的普适性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下民主政体的历史局限性作了历史的辩证的考察。

书籍目录

世界在转型中前进(序)转型中的世界 世界发展大势与当今时代特征 试论战后国际关系的变化与争取世界持久和平的可能性 试论世界从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的过渡 关于世界格局转换的历史回顾 转型期的动荡和世界新秩序的难产 冷战后大国政治角逐的新动向 冷战后亚太地区战略新格局 对走向多极格局的世界转型期形势的若干估计 大国关系调整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后冷战时期世界形势、矛盾、发展趋向的思考 21世纪世界形势展望 对苏联东欧变化及其对国际形势影响的几点估计 海湾战局初析 对海湾战争后世界形势的若干估计 对苏联剧变后国际形势的若干估计 略论“9·11”事件后美国安全战略的调整及其对我国国际环境的影响——兼论美国为什么下决心打伊拉克 后冷战时期的冷战余波——评美欧俄围绕南奥塞梯事件的战略角逐中国对外关系 中国大发展的国际机遇 中国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发展及其哲学社会基础 国际体系和中国国际定位的历史性变化 从世界革命到构建和谐世界:中国共产党政治理念的历史性转变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 对蒋经国以后台湾政局的估计 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中国的视角 1996年台海危机:症结与解决途径 国际政治格局与两岸关系 中国对外关系中的台湾因素 2003-2004年台海危机:原因、前景、预防新危机的途径理论探索 社会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有一个新的发展 罗斯福“新政”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 列宁是如何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谨以此文献给党的十七大 列宁和普列汉诺夫: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跨世纪的大辩论 关于民主阶级性问题的历史考察后记

内容概要

陈启懋,早年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曾先后任中共地下党组织南洋模范中学支部书记、暨南大学总支部委员、交通大学总支副书记。1949年10月后任中共交大总支书记。1951年起从事青年工作,曾任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青年联合会主席。“文革”中受冲击、迫害。1981年至1991年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1987年1月评为研究员。期间曾长期兼任上海国际关系学会会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总干事、副主席。现任上海环太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顾问、教授、上海国际关系学会名誉会长。主要致力于国际战略问题和亚洲太平洋地区政治、安全问题的研究。1986年后开始从事台湾问题的研究。1986、1987、1992、1996、1997年曾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普林斯顿大学、布鲁金斯学会、美国和平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和讲学。曾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许多论文。还曾撰写了大量政策建议和调研报告,其中不少受到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曾7次获得上海市优秀社会科学论文、调研报告奖。编撰有《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大转换》、《中国对外关系》等书。

章节摘录

  转型中的世界  世界发展大势与当今时代特征  一  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世界,对世界总体形势特别是战争与和平问题反复研究,并对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成败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全面、深刻分析的基础上,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重要判断。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根据邓小平这一科学论断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进一步明确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这一科学论断突破了某些曾在相当时期内起负面作用的过时看法和传统框框,不仅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今世界总体看法的重大转变,而且也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这一科学论断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我国的对外方针、政策、战略、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意义之重大、深远,是怎么估计也不会过分的。  党中央、邓小平高瞻远瞩点出了时代的主题,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但并未对当今时代的内容、基本特征等问题做详细的论述。这就对我国的理论工作者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同时也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在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前后,我国理论界对时代问题曾经展开热烈的讨论。大家在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一致表示同意和拥护的同时,对当今时代的内涵、特征等有关问题发表了大量意见,其中不乏许多真知灼见。特别是我国国际问题老前辈何方对现今时代的形成、特征、内涵、趋势和时代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做过较为系统的论述,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讨论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同意见。如在现时代的界定上,有些专家认为“当今时代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但也有些专家认为当今时代仍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或仍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此外还有各种提法。这反映了我国理论界在重大问题上的百家争鸣,也说明关于时代问题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中,第一个对时代问题作出系统论述的是列宁。按照列宁的论述,研究时代必须弄清:(1)时代的主要内容,即“具体时间、具体环境里的历史过程的客观内容”;(2)在这个具体环境里,“哪一个阶级的运动是可能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是“时代的中心”;(3)“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4)时代的历史背景的主要特点,等等。本文试图按照列宁的教导,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世界的现实情况和发展大趋势出发,对当今时代的特征作一探索,以求教于理论界的同志。  二  现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各种国际组织、跨国企业、机构林立,大量非政府组织涌现,在国际社会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迄今为止,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的主体。根据世界银行2005年发表的世界发展报告,2003年全球人口为62.7亿。这62.7亿人口分布在190多个国家中。这190多个国家根据它们生产力发展的不同状况和经济、社会、政治制度情况,大致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下面我们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试对这四类国家作一粗略分析。  第一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根据世界银行2005年的世界发展报告,这类国家共有24个,其中欧洲16个,北美2个,亚洲4个,大洋洲2个。总人口9.65亿,约占全球人口的15.4%。但国民生产总值要占到全球的78.12%。大部分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5000美元以上。但也有一些国家如欧洲的葡萄牙、希腊,大洋洲的新西兰,亚洲的韩国只有10000多美元。这些国家是新进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行列的,可以称为中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与那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有差距,但近年来发展很快,正在迅速赶上。  撇开少数新进国家不说,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经历了成功和失败、胜利与挫折、上升与停滞、稳定与动荡、战争与革命,特别是经过1929-1931年那次崩溃性的经济大危机后的以罗斯福新政为开端的改革,以及二战后一段时间里的高速发展,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列宁指出的垂死的、腐朽的状态,重新恢复了生机。目前这些国家不仅经济文化高度发达,而且在长期的反复和挫折中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和成熟的政治、法律体制,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政治运作也较规范、有序,不会因政党或领导人的兴衰变更而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也不大可能发生政变。这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性的进步,是资本主义的一个部分的但是重要的质变,标志资本主义已经从传统的资本主义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江泽民曾在一次谈话中号召加强对现代资本主义的研究。目前理论界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性质、特点、运行规律、历史地位、发展趋势还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是清楚的。这就是,今天这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能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例如,它们能够:(1)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和干预推动经济的发展,其手段包括利用调节利率、税收、汇率和货币发行量来影响经济的增长率,通过财政预算对国民收入的分配作某些调整,搞指导性的经济发展计划,等等。(2)采取政策措施推动科技革命并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使经济获得巨大发展。(3)有限度地调整生产关系,如制定反垄断法,防止产业垄断;制定遗产法,实行高遗产税;制定法规实行产权分离;有些国家还搞了工人共决权。(4)大搞社会福利,缓和阶级矛盾。(5)建立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贸易机制、秩序,建立各种世界性的经济监管机构,制定各种游戏规则。在经济上占绝对优势的这些老牌资本主义一帝国主义国家的主导下,这种经济秩序确有很多不合理、不公正之处,不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6)充分发挥各种智囊团的作用,改善决策机制,实行决策科学化等等。这些都说明,资本主义还有很大的自我调节能力,仍能容纳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当然必须清醒地看到,资本主义的这种高度发展,没有也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相反,由于科技革命和跨国经济的发展,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为生产的全球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显得更为突出。由此在全球范围内导致了贫富差距扩大,富国越富,穷国越穷。一些大企业主富可敌国,个人的资产总值比十几个贫穷的中小国家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还要高,而许多穷国的人民最低生活不能得到保障,这正是世界不安宁的重要根源。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本身,这一基本矛盾也必然会引起各种经济、社会危机、贫富悬殊、严重的犯罪、堕落、恐怖主义、种种政治丑闻、社会弊病,等等。这些国家尽管经济高度发展,人均产值达到2万-3万美元,但仍有一些人极端贫穷、无家可归。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还是有很大提高,中产或中间阶层占了整个社会较大的比重,这些国家目前政治稳定,不存在革命的形势。但社会内部仍然存在着各种改革的要求,出现这样、那样的群众运动。这些运动的目的不是推翻而是改善现有的社会结构。它们缓慢地推动着这些国家、社会的进步。  第二类,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目前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共5个,人口14亿,其中中国一个国家的人口就达13亿。根据世界银行2005年的世界发展报告,2003年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仅占全球的5%左右。社会主义国家都很年轻,还缺乏经验。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目前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处在发展中阶段。这不仅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还不够发达,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而且没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形成一套比较成熟、完善、运用自如的经济、政治、法律体制。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在进行改革,在艰苦的探索中前进。中国自1979年以来,特别是1992年明确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方针后,经济发展很快,改革、开放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由于人口众多,2004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1311美元,不仅远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而且也低于许多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在高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资源短缺问题、环境保护问题、收入差距和城乡差距扩大问题、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三农问题、在经济转型中出现的失业问题,等等,都亟待解决。因此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提出要在20年内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久前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提出要努力创建和谐社会,这不仅是令人鼓舞的伟大目标,而且也是全党、全国的紧迫任务。自中共十三大以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强调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中国实际出发作出的科学论断,显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社会主义学说起源于资本主义无法解脱的内在矛盾,是为了使人类社会摆脱资本主义自身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巨大矛盾并由此而引起的种种弊病、痼疾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从长远来说,社会主义一定会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自十月革命以来的80多年的历史中,社会主义虽然出现过重大的曲折与反复,但其本质上的优越性也有明显的反映。例如苏联在二战前的二三十年代经济发展的速度是很快的,在很短的时期里就赶上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卫国战争中,苏联在初期严重失利的形势下迅速动员起全国力量战胜了凶恶的法西斯德国,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  ……

图书封面


 探寻转型中的世界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