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1
ISBN:9787510809989
作者:张知本
页数:121页

作者简介

《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国民党湖北省主席口述历史》以辛亥革命元老张知本先生的生平为线索,主要介绍了清末科举、武昌起义的背景、起义后革命阵营分裂为几大派系的缘由、国民党分裂的内幕等。此外,还述及了他主政湖北的概况,参与制定宪法和主持司法行政改革等经历。

书籍目录

弁言
前言
一、家世与教育
(一)家世
(二)幼年
(三)两湖书院
(四)张文襄尊师重道注重实学
(五)科举之弊
(六)负笈东瀛
二、辛亥革命前后所见
(一)学成归国
(二)辛亥武昌起义
(三)起义初期之湖北司法
(四)袁世凯最初之议和代表
(五)武昌起义后之派系纷争
(六)袁世凯之权术与黎元洪之柔暗
(七)略论首义三数人物
(八)起义前后二三事
附录一:中华民国司法部第一号布告
附录二:中华民国司法部第二号布告
三、革命之中挫与再起
(一)革命阵营之分裂
(二)发动零陵起义护法
(三)护法与贿选
(四)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五)国都问题及护法国会
(六)孙中山先生之气度
(七)未出席西山会议
(八)上海法政大学之创立
四、国民党之分裂
(一)北伐军攻克武汉前后
(二)我和桂系的关系真相
(三)扩大会议
……
五、出任湖北省政府主席
六、“中国立宪故事”纲目说明
七、大陆“沦陷”前夕
(一)反对迁都与和谈的主张
(二)人阁之经过
(三)对蒋总统下野、李宗仁代理总统之感想
(四)谈张治中
(五)南京竞选副总统时之内幕

内容概要

  张知本(1881—1976),号怀久,湖北江陵人。两湖书院肄业,日本法政大学毕业。曾任同盟会湖北支部评议长、鄂都督府司法部长、国会议员、上海法政大学校长、湖北省主席、行政法院院长、司法行政部长等职。到台湾后,又任“国策顾问”
、资政等职。他以宪法研究为专长,素有“法学泰斗”之称。著有《宪法论》、《社会法律学》、《辛亥革命论》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张知本先生于我国宪政之贡献,如富兰克林之于美国宪政。  ——蒋介石侍从秘书、国民党权威理论家、《中央日报》总主笔陶希圣    武昌起义,以同盟会为主干,其他重要之革命团体,一为文学社,一为共进会,……此两派均以为在起义时应居首功,意气飞扬、度量狭隘,拔剑击柱、恣睢无度。  当时兵骄将悍,自予黎刺激极深。袁世凯窥知其情,乘机利用陈宦透过黎之秘书长饶汉祥,设计陷杀张振武(民元八月),以削弱革命党人在长江中游之力量。黎欲借刀杀人,乃一任陈、饶摆布,此种阴险手段,激起革命党人同声指斥。黎曩者忠厚之誉,亦大为损伤。孙武是否参与杀张之举,虽不得而知,但揆以两派间之宿怨重重,以及孙当时与饶之密切关系,佥认渠曾预先闻知。  ——摘自本书

章节摘录

  王监督乘机劝告各生:“爱国应去虚骄之气,否则爱之实足以害之。即如此次事件,应先明了中俄疆界,若俄人果有侵占,首应据理力争,如不成再行宣战。爱国行为需要准备与学问,宜趁此时机将两国疆界弄个清楚。”  学生聆悉后心悦诚服,嗣即由邹分教(代钧)讲中俄界记,历半年完毕。考试前我等画地图,默记那七八字一个之翻译地名,准备虽苦,但收效极宏。此次爱国运动,能转变学生热烈之情绪为求学问之动力,使爱国不落于口号与盲动,政府、学校、学生三方面之表现都值得赞扬;而当局能因势利导,把握教育原则,尤为难得,后来我自己从事教育,每爱引证此件往事。  书院负责人称监督,翰林出身,各科授课教授,称分教,余前已言之,管理事务者称监学,其次为提调,由知府或道台兼任;余经历监督凡三人,即梁先生鼎芬(字节庵,广东番禺人)、王先生同愈(字胜之,江苏元和人)与黄先生绍箕(字弢,浙江瑞安人)。  分教月薪银一百两,并配房屋一栋,其时候补道尚无此待遇。复因张文襄尊师重道,故能集海内外之绝学以为师资。在校因避呼师长之名,寝久已无复全部记忆,日记又未携出,无从详述,殊为歉然。   ……

图书封面


 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张知本在就任李宗仁的司法行政部长后,感于时局不堪,对朋友诉说:“我做了开国的司法部长,现在又做亡国的司法部长。”一句话,可见张的党内地位,也可见张的仕途坎坷。当然,这跟他在关键时刻的政治判断有关。所以他既是首义的大佬,又是被排挤的孤臣。三十余年过去,不仅仍在同一个位置打转,还两度被开除党籍。他的主要问题是西山会议和扩大会议,最后又倾向桂系。这方面内容他几乎没有细谈。大陆的金以林有本书叫做《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是从自己的博士论文改的,堆砌了大量的有关史料,如果感兴趣,倒是可以翻翻。本书的访谈是1960年在台湾做的,谈话肯定大有保留(“说真话多有顾忌,说假话又无价值”),所以书看起来遮掩藏盖断断续续,也不意外。摘些有趣的内容看看:1,黄兴在两湖书院高张一级,地理与体操成绩很好,常拿第一名。两湖书院深受张之洞重视,是两湖第一学府。每年开学,张必亲率文武百官至校。张先率众人对孔子神位行三跪九叩礼,然后在学院正堂,百官由张带领,学校老师(成为分教)由监督带领,分立东西两侧。此时张之洞年逾花甲,学校职员多出其门下,但张仍要代表书院学生的家长,向西侧行叩首全礼。不能不谓庄严肃穆。两湖书院待遇极佳,张所在班级毕业后全班公费留日。2,辛亥革命时,刘公(字仲文)是武汉地区共进会负责人,仗义疏财,首义时还以捐官所用从家中支出五千两费用。因此,刘被同盟会预定为都督。但刘因都督守备武汉,需军事能力过人,推辞未就。一时主持乏人,退而选择黎元洪。黎当时与学界关系密切,口碑甚好。绝无后世讹传“从床下拖出”之事。军政府成立,张出任司法部长。3,清政府派荫昌援鄂。荫昌迟迟其行,设司令部于火车,车前后各置一车头,胜则进,败则退。4,武昌起义后,军政府守城士兵早晚遇居民入城,往往用刺刀挑落帽子,强行剪辫。后被上峰下文制止。5,孙中山成立中华革命党后,不少党员未加入而脱党。张回忆原因说“唯因参加中国革命党须盖指纹,此种形式,在从前唯罪犯及卖妻鬻子者用之,被视为大不名誉之事。”这个细节固为党员脱党原因细节之一,但主要原因却是孙中山在改组新党时,感到国民党党纪涣散,要求中华革命党党员盖指宣誓“绝对服从”他个人的缘故。6,民国元年,中山先生在武汉层论及南京、武汉、北平、洛阳及新疆皆可立为国都。7,曹锟贿选的价格为议员每人票价五千元。8,张认为:汪精卫聪明有余,稳健不足。他举例:有一次在保和殿开会,汪担任主席,南京飞机投弹,汪竟抓了皮包就跑。(汪精卫在后来被刺杀击中胳膊,碎碎念:“我完了,我完了。”被陈璧君怒斥。与此类似。)他又引戴季陶“胡汉民欠一厚字,汪精卫欠一重字”的评价,支持自己观点。9,张治中在重庆时,对领袖崇敬已极,无以复加,讲话提及“委员长”便须立正,即为张氏所始创者。关于张治中之善于逢迎蒋氏,民国军政两界要人多有提及,或许不虚。
  •       口述史有两种,因传主而异。一种传主年老话多,恨不能将生平所见无分巨细统统说一遍,顺带着给自己“洗冤”,塑造形象。另一种则言简意赅,只勾勒粗线条,碰到历史关节处更想偷偷溜过去,访问者不多长个心眼,就会漏宝。张知本的《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国民党湖北省主席口述历史》属后一种。  张知本是同盟会元老,亲历过武昌起义并任军政府司法部长,名列西山会议派,曾主持起草“五五宪草”,最后,以95岁高龄逝世于台湾。凭此身份和资历,他完全可以说出厚厚一大本,可实际上他三缄其口,整理后的文字不到9万字。如果你知道担纲访问工作的是郭廷以先生,就更佩服张老先生打太极拳的功力了。  但话少不代表料也少。太极拳于柔中带刚,一推一挪间突然发力,劲道十足。张知本亦为高手。别看他摆出一副往事如烟的洒脱姿态,却有意无意地爆了许多名人的糗事,我数了数,躺着中枪的有黄兴、蒋介石、汪精卫、李宗仁、唐生智、何应钦、阎锡山、陈立夫、张治中、程潜……遍及国民党各派系。张知本堪称“吐槽帝”,将“民国范”层层剥去。  例如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痛感“同党人心涣散”,决心把国民党改组成中华革命党。他自拟入党誓约,规定党员须绝对服从领袖,无论资格多老皆须重立誓约,并加按指印。该举措激起强烈反抗,造成大分裂。从前我一直以为黄兴等人是反独裁、珍视个人自由,历史书也如此解释。张知本同样婉拒加入中华革命党,理由却教人哭笑不得。原来摁手印这类形式,“唯罪犯及卖妻鬻子者用之,被视为大不名誉之事。”这才是大多数国民党人最不满的原因。看来,宏大历史背后的真相未必宏大。  当然,吐槽也是门学问,吐什么、怎么吐大有讲究。张知本对“槽点”的拿捏堪称精准。他和蒋介石历史上多有分歧,但后者位高权重,赴台后且需仰其鼻息,不好直接挖苦。他遂玩起了春秋笔法。  淮海战役临近结束,蒋介石在南京官邸召集中央党部开会,磋商时局。张知本反对弃守南京,并认为和谈无望。“不忠、不孝、不信、不义之人,何能与之谋和平。城下之盟尤其不是和平。和平绝非单方面所能觅者。”或许为他的意气所感染,作总结发言时蒋声称不迁都。散会后,张知本将决定告知下属,嘱咐他们镇静。但下属坚持让他去总统府、国防部察看。张看了吓一跳,原来那些单位“正以大卡车疏运”!  此时南京已人心惶惶。1948年底,中共公布国民党战犯名单,张知本观察到上榜者不仅不反驳,反倒“纷纷辩白,迹近乞免”。此情此景,“与辛亥开国之规模有天壤之别”。张毕竟不是傻子,立刻组织本单位人员疏散。而对蒋的自相矛盾,他始终耿耿于怀。  批评蒋介石要婉转,对阎锡山则不必客气。张知本口中的阎老西吝啬、偏狭。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冯玉祥、阎锡山等VS蒋介石,双方都在争取张学良支持。南京方面派出宋子文、吴铁城等大员,“带了大批金钱陪张学良嫖赌吃喝”,阎锡山只派了一个人去,路费都没舍得出。少帅会倒向何处,不言而喻。张知本还说,当时山东、河南一带有红枪会,要价十几万元,阎没给,“蒋给了几十万,结果这些地方武力都给南京方面收买了过去。”  赴台之初,阎锡山仍为“行政院长”,大约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存在,提出“保卫台湾案”。张知本忍不住当面讽刺道:“我们曾提案保卫广州、保卫重庆,而均告失败。今日如再宣言保卫台湾,恐将影响台湾人心。”这番话臊得阎锡山面红耳赤。  张知本还吐槽李宗仁“政治修养不够”、程潜“颇讲权谋数术”,抨击陈立夫“常有不当之举措”,爆料张治中曾在重庆搞个人崇拜,“讲话提及"委员长"便须立正,即为张氏首创”。不过单看个人好恶,他印象最差的似属汪精卫,所举事例可谓阴损。  有一次在北平保和殿开会,汪任主席,期间遭逢空袭,汪竟然吓得抓起皮包就跑,连会议停止都顾不上宣布。这一“汪跑跑”的搞笑形象,数十年后仍令张知本发笑。他接着吐槽了汪的“成名作”。张知本引述传言称,清末汪刺杀摄政王之所以败露,正是因为他神色紧张,为人识破。“证之以保和殿我亲见的情形,不免相信这传说是可信的。”张对汪的评价是“聪明有余,稳重不足”。这亦为当时很多人的看法。  张知本之所以能成为“吐槽帝”,首先和他老革命的资历有关。他是国民党元老,见多识广,对陈立夫等后辈能倚老卖老,点评一番。他曾参与西山会议派(尽管他闪烁其词),对反共迟缓的汪精卫内心不免有些鄙夷。其次,他基本在司法领域转,出任湖北省政府主席时实权也有限,相对超然的地位使他少牵绊,派系色彩不那么明显,敢于吐槽。  但抱负也因而受限。1933年起张知本主持起草《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即后来俗称的“五五宪草”),起初他主张“军人退职未满三年,不得为行政长官;又提议现役军人,不得作政治主张”。这当然符合宪政精神,却遭到强烈抵制,后妥协为“军人退役方能竞选”,仍被朱培德、何应钦等人反对,终于不了了之。1936年宪法草案经立法院通过,已和张知本的初稿天差地别,所以,他一直努力撇清自己和“五五宪草”的关系。及至1948年“行宪国大”,后又以《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冻结宪法,张知本更有吐槽无力之感了。  去台后回首往昔,他反思到:“大陆失败原因甚多,但宪法之未受重视,亦为原因之一。无宪法则无根本武器……我们如有一部经过充分讨论、郑重制定之宪法,必能有助于举国之团结……可惜大家都未把制宪当做国家大事去做,甚至往往意气用事。”局势至此,除了吐槽,张知本也无能为力。已刊登于2012年7月1日《信息时报·悦读纪》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看个新鲜,说是回忆,有些部分也掺杂了后来读过的笔记,比如冯自由的《革命逸史》和辜鸿铭的《张文襄公幕府纪闻》。
  •     书口述的比较白,从不同角度了解一下历史还行
  •     里面的徼文大气磅礴 很好
  •     同类作品应该继续多出版一些
  •     1.书很薄,八卦倒不少,多隽语警句,那段著名的党部内外皆无党员的话,书中就提到了。2留日的法律人,宪法学专家,当时虽然也不把宪法当回事,起码拟草人还算大学者政治家。349年的败局,败的仓皇讲得仓促,真让人感叹,读太多的书,打仗能不输?
  •     但是篇幅太小,一天看一本,有骗人之感。
  •     书名起得太大了
  •     这本书有点意思,鲁迅和胡适两人有共同的地方。
  •     这是大陆引进的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系列》丛书之一,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读起来也轻松。
  •     “法国巴黎,美国波士顿,中国武昌,东西两半球同产共和,是为地不爱宝;七月四日,七月十四日,十月十日,前后三百年,若合符节,猗与天生蒸民。”
  •     主要价值在于1911-1928年间的相关内容回忆,口述者是此间多个历史事件的参与者。附的照片里,有一张杜月笙大管家万墨林的照片,就是《城邦暴力团》里的万老爷子的原型。
  •     叙述比较口语化
  •     《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国民党湖北省主席口述历史》以辛亥革命元老张知本先生的生平为线索,主要介绍了清末科举、武昌起义的背景、起义后革命阵营分裂为几大派系的缘由、国民党分裂的内幕等。此外,还述及了他主政湖北的概况,参与制定宪法和主持司法行政改革等经历。
  •     中研院的口述史之一。张知本草拟过宪法,最重视军人不干政,却也是出于切身体验,非高屋建瓴一统全局者。其未参加西山会议,却不反对名列其中,盖反共意向一致也。针对1948年的“战犯名单”,上榜者不仅不力抗,反倒“纷纷辩白,迹近乞免”,让见识过辛亥大业的张老先生也不得不徒然叹息啊!
  •     给领导买的,不错!
  •     感觉 口述者 张知本还是比较书生气吧。。。
  •     张知本识见、学问都不怎么样,其回忆的价值在于吐槽——蒋介石、汪精卫、李宗仁、陈立夫、张治中、王世杰……读罢此书,“民国范儿”可以休矣。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