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堡的大师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外国小说 > 彼得堡的大师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4
ISBN:9787533919405
作者:[南非] J. M. 库切
页数:273页

作者简介

《彼得堡的大师》在另一个向度上,库切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中人和其他作品的人物也邀请到1869年的彼得堡,让他们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一起在“地下室”、“火”等属于陀思安耶夫斯基话语的场景里,参与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生活中去。小说中,库切多采用现在进行时,并用他(he)来叙述,形成作品中的共时性。情节在共时性的作用下,使人物的自由行动处在一种关键时刻,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是库切让自己的主人公承受特殊的精神折磨,以此逼迫主人公把达到极度紧张的自我意识讲出来。正如巴赫金说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人公都是些思想家式的人物:具有伟大而尚未解决的思想的小人物。那么,在《彼得堡的大师》中,库切创造了思想的陀思安耶夫斯基。这样,不仅是陀思安耶夫斯基的作品人物具有开放的、鲜活的他人意识,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也拥有完全独立的声音,发出价值十足的议论,与作者形成多重的平等的对话关系。如果说陀思安耶夫斯基的小说是复调的,那么《彼得堡的大师》是复调的复调。在小说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人物以及那些有着特殊意味的场景
经过库切鬼斧神工般的裁剪和微调,呈现得扑朔迷离、亦真亦幻,形成了多层次的互文,折射出丰富的寓意。
1971年,库切回到南非,后在开普敦大学任教。其间,他深入研究俄罗斯文学,做过陀思安耶夫斯基专题。库切是喜欢实验的,也许在研究中,遗世独立的陀思安耶夫斯基还引起了他的共鸣,一种慢慢相借的感情使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进了小说,当然用的是他小说家的生花妙笔,来表达他对另一位作家的敬意。在对人的命题的探险历程和对现实的人文关怀中,库切和陀思安耶夫斯基是同行与对话者。库切成长的年代是南非种族隔离政策逐渐成型继而猖獗的年代,和陀思安耶夫斯基所经历的革命的俄国生活有着异形同构的特质。所以,库切孜孜不倦地叙述种族隔离这一特殊境况下人的状态,并引发对普遍的人性的探究,他的声调是悲哀的。正如《等待野蛮人》书名所昭示的,即便野蛮人不存在,我们也要想方设法把他发明和捏造出来。在库切笔下,人的内心深处总潜藏着魔鬼,不失时机地要把它投射到某种便利的替罪羊身上。同样的命题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这种魔鬼有时就寄生在无原则的恐怖主义中,表达了他对俄国革命的反省。在《彼得堡的大师》中,通过众声喧哗的对话和错综复杂的文本互涉,无论是库切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有一个政治的隐喻,一种政治的哲学。
然而,《彼得堡的大师》是澄澈的。也许这种澄澈来自库切对文字有力的节制和叙述上的冷静。但《彼得堡的大师》是动情的,也许这种动情来自一个作家对另一个作家深深的敬意。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彼得堡
第二章 公墓
第三章 巴维尔
第四章 白衣服
第五章 马克西莫夫
第六章 安娜・谢尔盖耶夫娜
第七章 马特廖娜
第八章 伊万诺夫
第九章 涅恰耶夫
第十章 制弹塔
第十一章 散步
第十二章 伊萨耶夫
第十三章 化装
第十四章 警察
第十五章 地下室
第十六章 印刷厂
第十七章 毒药
第十八章 日记
第十九章 火
第二十章 斯塔夫罗金
译后记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他和他的人(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讲)

编辑推荐

  1984年,库切的儿子死于意外事故,小说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继子巴维尔无止境的追寻与悼念,也许也寄托着库切内心的情感。这种父与子的二元话语关系不仅是血缘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充满现实和隐喻的意味。从某种意义上说,《彼得堡的大师》是库切最为放任情感的一部作品。

内容概要

J. M. 库切(J. M. Coetzee, 1940- ),1940年生于南非开普敦,荷兰裔移民后代。成长于南非种族隔离政策逐渐成形并盛行的年代。1960年他离开南非赴伦敦,从事电脑软件设计。1965年到美国攻读文学博士,毕业后在纽约州立大学做教授。1971年回到南非,在开普敦大学英文系任教。2002年移居澳大利亚。现为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成员,并在该校执教。
库切的小说《等待野蛮人》在1980年一出版,即摘取费柏纪念奖、布莱克纪念奖,为库切赢得了国际声誉。《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1983年出版,赢得英语文学界最高荣誉——英国布克奖。作品《耻》1999年再度获布克奖,使库切成为唯一的一位两次获该奖项的作家。1994年出版的《彼得堡的大师》获得爱尔兰时报国际小说奖。《男孩》(1997)和《青春》(2002)是自传体小说,披露他生活中不为人所知的一面。其他重要作品还有《幽暗之地》(1974)、《内陆深处》(1977)、《福》(1986)、《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2003)、《慢人》(2005)等。库切的每一部作品风格完全不同,意义多元。他是英语文学中获奖最多的作家之一,除了以上提到的奖项,还获得过法国费米那奖、普利策奖、2000年英联邦作家奖等。2003年库切荣膺诺贝尔文学奖。
“J.M.库切的小说以结构精致、对话隽永、思辨深邃为特色。然而,他是一个有道德原则的怀疑论者,对当下西方文明中浅薄的道德感和残酷的理性主义给予毫不留情的批判。他以知性的诚实消解了一切自我慰藉的基础,使自己远离俗丽而无价值的戏剧化的解悟和忏悔。
“他的自传体小说《男孩》主要描写了父亲的人格屈辱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分裂。但小说同时展现了南非老派乡村生活的奇妙场景,以及布尔人和英格兰人之间,白人和黑人之间永无休止的冲突。在续篇《青春》中,作者冷酷地剖析自己,刻画了一个以古怪的方式祈望获得他人认同的年轻人。”——瑞典文学院诺贝尔文学奖受奖词

图书封面


 彼得堡的大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看到“同人小说”,我总觉得没什么意思,一般是粉丝的意淫文,暧昧、肤浅。库切这本书也是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简称“大师”)的致敬之作,不是讲大师的历史,而是把大师放在一个虚构的场景里,并设计了大师养子死亡的虚构大背景。典型的“同人”风格。但是。一般但是后面是重点。但是这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库切的重要作品,如同获奖演讲《他和他的人》,和《鲁滨孙飘流记》的互文《福》一样,库切总能将“同人小说”升华到难以企及的高度,占据当代文学的高点。大师在书中对养子的思念,对女房东的爱恋,对革命的反思,种种描写都能在大师的诸多作品中找到蛛丝马迹。这说明了库切对大师的研究的深入性。另外,对去世养子的思念也同时是库切对自己去世儿子的一种感情表达。文中思想放纵、复杂、悲戚。有一种老男人的厚重感。另外八卦一下。文中大师经常通过与风韵犹存的女房东的性关系来感受去世的养子,并多次描写女房东女儿和去世养子的亲密感情。莫非暗示养子于这对母女有什么更深的关系?
  •     从第三章“巴维尔”开始,库切笔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一次用一种纯粹的男人看女人的目光观察安娜.谢尔盖耶夫娜,他想看看这个散发着最后的青春气息的女人一丝不挂的样子。当库切的小说中出现了这样的目光,我预示到了一场性行为的发生。果然,第六章“安娜.谢尔盖耶夫娜”中,大师同这个女人在大师黑暗的斗室里,在狭窄的床上,如同干茶烈火般地做爱。大师意味深长地亲吻了安娜脖子上的十字架。倘若出现在这儿的是一场“库切式性爱”,像《耻》中大卫.卢瑞教授一边上着他的女学生一边在心里嘲讽着爱玛.包法力用那种不要命的方式同一个男人干上一下午而得到的让她目光呆滞的“诗人们所说的极乐”,或像《等待野蛮人》中老行政长官把那个他不知不觉中深爱上的蛮族少女藏在自己的卧室,用植物精油擦拭她赤裸的、受伤的身体,自己沉浸在这份美丽的怜爱和情欲中昏昏入睡这样的情景,那么整部《彼得堡的大师》会因这份蹩脚而毁于一旦。苦行僧一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圣彼得堡这座被他视为苦难之都的城市同女房东发生一场风流韵事?不,他不是列夫.托尔斯泰。幸而库切是聪明的,他让大师同安娜的这场交媾具有了形而上的痛苦——大师近乎是乞求一样地期冀着,通过安娜的身体,通过这个曾与巴维尔的生活有交集的女人的身体,来“到达”他挚爱的、死去的继子。这恰如古中国神怪语境中的一个词——借尸还魂。在1869的秋天,负债满身的大师本应与妻子远赴德国在德累斯顿的别业里足不出户地躲避那些想要了他命的债主。库切却让大师返回圣彼得堡,悲痛欲绝地调查继子巴维尔的真正死因,并在这座对他而言炼狱一般的城市,几次三番癫痫病发作。这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之旅,整本的《彼得堡的大师》,便也是一次“借尸还魂”。但究竟是谁借谁的尸还谁的魂?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库切?是《群魔》中的斯塔夫罗金?是大师的继子巴维尔?还是库切自己那死于意外的23岁的儿子?这是库切真正的卓越之处,复调不只在文本里,也在意图之中。这本向钟爱的大师表明敬意的书里,库切用他的才华和耐心体味了一回大师的写作方式。他使用了大师费米陀式的对话,带着这种对话的核心——若起不了碰撞和冲突,人物绝不开口。他选用了费米陀式的场景,给人以无形的压迫感的场景——逼仄的斗室,墓地,打着吊灯的警察局审讯室,午夜的灯塔塔楼,昏暗的工厂地下室。他还选用了费米陀式的心灵独白,没有外部动作,与外在世界完全隔绝。他还让包括大师本人在内的书中人物,染上了那种费米陀式的神经质,交替着被不同人格所统治。但在大师的骨骼上,库切填上了自己的血与肉。这不仅表现在他改写了大师与继子水与火针锋相对的真实关系,在其中放任自己对已故儿子的哀思恣意流淌,更体现在词句当中,尤其是大师自己的心灵独白。库切的那份隽永的手艺,大师没有。不要忘记,就在大师还年轻时,那个还没有写出《地下室手记》之前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其手法的粗糙接近于下三滥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亲爱的读者”在其小说中层出不穷,哪怕是广为流传的《白夜》也逃不出噩梦一样的“粗糙”。书中的明线似乎是《群魔》,巴维尔的命案,大师的彼得堡之旅所遇见的一切相互碰撞的事件,包括谢尔盖.涅卡耶夫的出现,以及无法忽略的小女孩马特廖娜—— 安娜的女儿,她如同鬼上身一般对“革命”的激情和对“革命者”涅卡耶夫的信仰,都可以和大师在动笔写作《群魔》之前的际遇相吻合。而书中的暗线,得以把一切情节的背景全部勾勒出来的真正主线,则是《罪与罚》。大师坐着四轮马车,来到了《罪与罚》中拉斯科尔尼科夫居住的彼得堡干草大街,走进了安娜.谢尔盖耶夫娜对外出租的公寓,进入继子巴维尔的房间,与拉斯科尔尼科夫策划谋杀、藏赃、忍受巨大的心理折磨所在的一样的房间。他还遇到了拉斯科尔尼科夫的信徒涅卡耶夫,这个年轻人的智慧、偏执和凶残都与拉斯科尔尼科夫如出一辙。甚至当涅卡耶夫发现大师对自己慷慨激昂的“革命演说”毫无反应时,他会气急败坏地质问大师:“我跟你说得越多,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我就越难理解你怎么能写出拉斯科尔尼科夫这个人?”所以,《彼得堡的大师》把阅读也变成了一个外在的环形结构。这是一部小说,一部架空了人物和人物的历史的小说,也是一部关于小说和小说家(既包括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包括库切)的小说。要经历大师的这场精神之旅,必须要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开始,从《罪与罚》开始,但《罪与罚》却不是真正的起点,若想走进拉斯科尔尼科夫的世界,它前面的隐线必会把你推向《双重人格》和《地下室手记》。结束了《彼得堡的大师》后,你就可以翻开那本曾经被禁良久,被视为“反共反革命” 的《群魔》,可以“开始尝试那种滋味了”。“那种滋味如同苦胆。”
  •     他重新认识到一个现实,他的儿子,巴维尔在他心里并非是埋在冻土的铁盒子里的形象,巴维尔在他心里哭喊嘶嚎,他憎恨、绝望、孤单,以至于去追随涅恰耶夫以及他渺小的飘渺的信念。这些都是巴维尔对他的控诉。儿子与父亲的爱变成不交集的两条,彼此误解。他认识到,正是自己将巴维尔陷入这样境地。他不能原谅自己。为了救赎,必须承受痛苦,必须抛弃自己及一切,成为巴维尔,以他的形象继续存活,活在他得痛苦中。

精彩短评 (总计56条)

  •     No.71。库切里觉得这篇最没意思。和其他作品不能比。
  •     “正是在对人的弱点与失败的探索中,库彻抓住了人性中的神圣之火。”——诺贝尔授奖词
  •     让我认识了陀思妥耶夫斯基
  •     如果没读过陀氏该有多晦涩
  •     难得在自由选择的前提下看到一本一知半解的书……
  •     恋童的描写有些太过了
  •     才疏学浅没看懂
  •     太喜欢了。连着看了近5个小时。写得极好,译得极好。幸福得想哭。这是库切写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另类情书。开头情绪写得让我直接飙泪了。20130727
  •     库切的书没看过
  •     既可以当普通小说看,也可以关注和陀氏小说的互文关系。涅恰耶夫的形象塑造让我想起纳博科夫笔下的人物,而陀氏的心理总是和他的行为间有着微妙的脱节。和《群魔》的互文最后一节才明显揭露,半真半假的叙述才更具趣味性。
  •     名作赏析
  •     于矛盾中积蓄情感,爆发力量。大师就是大师
  •     同样是虚构大师之作,比《巴登夏日》在俄罗斯氛围的刻画上更胜一筹,围绕一个永不在场的“儿子”,库切故作深沉的笔触到底是要虚构一段《群魔》创造记抑或将其解构,不得而知。
  •     陀思妥耶夫斯基蛇精病。。
  •     有点忘了,容我再看一遍
  •     阴森森的。
  •     不得不赞叹作者和译者的妙笔与连贯引人入胜的情节及坦白的内心活动
  •     老陀粉丝表示soso
  •     库切就是南非的村上春树
  •     看酷切是因为王子的介绍,但一直都没能爱上。
  •     文笔真美啊,像是对老陀的注解,同时也阐述着作者自己的观点,一个对陀粉的巨型彩蛋 斯塔夫罗金果然是亲生的(。
  •     既然是把陀思妥耶夫斯基放在他自己的作品里,其实应该先看看鬼。
  •     一个作者笔下的另一个作者 悼念为辅 批判为主 一部不象小说的小说 阴郁 沉重 冷静 冰冷 原型的人物 半虚构的内容 真实?幻象?肉体的交媾 灵魂的错乱 我与你握手 与你交谈 欲寻求那个真理 最后发现你不是你 我也不是我 翻开这本书 你就开始尝试这种滋味 如同苦胆
  •     书里作为一个父亲看待儿子的感受,总觉得跟大江健三郎很相似呢
  •     一下子从南非就跑到俄罗斯,跨种族了,但这部作品更像一个结构产物,反倒适合改编,陀思妥耶夫斯基没研究过,故事还挺吸引人。
  •     看的副样,翻译过来的,难免有些拗口,但是书很好
  •     整部小说成了一股纯粹个人意识的流动,叙事的空间被溶解,人物、场景、对话塌缩软化,现实与内省缠结在一起,与陀氏擅长的心理剖析、群体性场景、思想激烈交锋的长篇对话的硬度形成鲜明对比,可惜并不显得高明……作者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为小说中心,但不是想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世界,完全只是借陀氏的身体来通向一种自我意识的浸淫,这种意识在结尾处到达了斯塔夫罗金,或巴维尔,或是他早丧的儿子,亦或他重新认知的自己……文体让人反感,总体感觉就是一部没多少深度还拼命故作高深没钱还想装逼的小众实验性文艺片
  •     第一次读库切
  •     书很不错,价格也给力
  •     我感到疑惑,既然虚拟的传记可以如此真实,那么真实的传记可以有多少想像呢(我不是指茨威格,绝对不是)
  •     前半段是库切自己化身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出的,和回忆录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毫无相似之处。后半段是库切自己对于涅恰耶夫的看法。这小说虽然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主人公,但实在是和陀爷没多大关系。只属于库切个人的一部小说
  •     太太实惠鸟~
  •     一种奇妙的阅读体验。等多读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回头再看一遍。
  •     看呀么看不懂
  •     阴郁深刻得令人难忘。
  •     心理描述非常好
  •     读不出那么深 什么什么也不了解 但是可以读下去
  •     各种作业间隔中抽时间读小说。读的第一本库切的书,很短,但是很有风格。以老陀为主人公的小说,来彼得堡帮助继子办理后事,误入无政府主义者的风波。库切对老陀的最高致敬,无时无刻不在的复调、父与子的争斗、灵魂脱离的感觉,当然还有老陀很少用的性意识。最后一张描写与影子对话,创作角色脱离之感,也是很有意思。最关键的是,读这样一本书几乎是一气呵成的,又很悬疑。有时间,继续多读库切。
  •     这整一本书,大概还不如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开头的一句“他的脸上却完全不由自主地突然浮现出他那平素经常流露出来的善良的、而对现在来说却是极为愚蠢的微笑。”
  •     书还没看,不过看简介应该不错。
  •     一本很独特的库切作品,没有入侵者,也没有奇怪的老人出场。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无政府主义者的直接会面算是高潮,库切在“道德性”问题上的探讨,发挥依旧稳定,不过一些情节的设计要么缺乏目的性,要么就用力不足。最后的“交出灵魂”,恐怕也有点自白的味道。
  •     陀氏已经够叫人头疼了,库切更是要叫人疼死。读懂这部小说是个困难的过程。我的理解是库切想借陀氏之口来阐明自己对俄国革命及二十世纪极权主义乌托邦的态度。但如果只有这些根本没必要写得这么艰深。话说描写彼得堡的场景很传神,让人想到《罪与罚》。
  •     这次库切的确很放肆自己的感情
  •     库切通过一定的虚构让陀思妥耶夫斯基回到彼得堡,在一系列的事情后,让他的思想得到改变,并为以后写出其他著作做铺垫,估计不读陀的书,貌似库切的这本书太好懂,
  •     这样的复调小说看起来真是同陀的精神状态一样亦真亦幻,彼得堡是四季分明的地方,陀难以离开的地方
  •     整本讲一个阴魂不散的故事,只觉得悲情,而且一点都不罗嗦
  •     说真的,就是一本垃圾小说。
  •     工作第一年或者第二年读的。
  •     费解但是好!
  •     在大学论文的存稿里读到原来以前还读过这本书。。。。哭了。。已经想不起来了。。老了 老了
  •     抽象思辨较多,细节极少。难懂。
  •     推荐野草同学来看我喜欢的库切写你喜欢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     文风假,内容单薄,作者稚嫩。
  •     库切向陀思妥耶夫斯基致敬之作。最喜欢末章,主人公陷入了一系列想象之中,才终于真正把陀氏的味道写出来。
  •     同人小说?反乌托邦?
  •     这本写的太冷静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