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上下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世界名著 > 战争与和平(上下册)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7544714396
作者:(俄)列夫·托尔斯泰
页数:1370页

后记

大约四五年前,译林出版社约我翻译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我对这位伟大俄罗斯作家是十分崇敬的,对他的创作也比较了解,喜欢读他的这部名著,因此就答应了下来。经过几个寒暑的伏案工作,终于把它翻译完了。现在回头一看,发现我这个“垂垂老矣”的人居然完成了这么大的一个工程,自己也不免感到有些惊讶。《战争与和平》这部巨著很早就传入我国,到目前为止已有多种译本,其中凝结着几代翻译家的心血。我在接受翻译的任务时有这样的想法:我是在前人所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翻译这部作品的,应该有所前进,否则我的工作将失去意义。我是一个俄罗斯文学研究工作者,应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关于俄罗斯历史和文学的知识,在全面深入研究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翻译,使自己的译本有新的特点。首先我研究了《战争与和平》的出版过程,目的是为了给自己未来的译本找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原文版本。起初我曾想根据目前最全的《托尔斯泰全集(百岁纪念版)》(一九二八一一九五八)的版本翻译,后来经过比较,发现它并不理想(这一点我已在《译序》里作了说明),便转而采用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之交出版的《托尔斯泰文集(二十二卷集)》的版本。这是到目前为止比较完备的版本。我的新译本就是根据二十二卷集中的第四一七卷(一九七九一一九八一)译出的。同时,为了方便读者查阅各卷内容,征得出版社同意,决定将《托尔斯泰全集(百岁纪念版)》中《战争与和平》(第九一十二卷)正文后面的各章内容概述译出附于书后。其次,我在翻译过程中认真研读原文,碰到在理解上拿不准的地方时,参阅了美国纽约一九三一年出版的康·加尼特的英译本(可惜的是,未能找到毛德的译本),力求做到正确理解和忠实表达原文的意思,尽可能避免误译,使自己的译本在译文的准确性方面比以往有所提高。与此同时,阅读了俄罗斯学者的有关著作,查阅了大量材料,写了《译序》,对这部小说作了全面的介绍和说明,并且根据需要给小说的正文加了六百多个注释。这就使这个新译本具有较强的学术性。我们知道,《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史诗性的历史小说。其中写了许多历史事件和大批历史人物。所加注释之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就是说明这些事件和介绍这些人物的。在新译本中对比较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二百多个历史人物都一一加了注。对某些历史地名也作了说明,这是因为将近两百年来中欧和东欧各国的疆界和地名发生了不少变化。例如,1805年的所谓“三皇大战”的地点奥斯特利茨以及1807年俄法两国皇帝会晤和签订和约的蒂尔西特究竟在何处,现在已很少有人知道。经过查对,译本中注明奥斯特利茨即今捷克的斯拉夫科夫,蒂尔西特就是现在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的苏维埃茨克。有的地名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叫法,例如现在的维尔纽斯当时德国人称为维尔纳,波兰人称为维尔诺。小说中有时用这个地名,有时用那个地名。译本中对此作了说明,以免读者误认为是两个地方。《战争与和平》里曾多处提到《圣经》里的人物和故事,引用了其中的话,此外还有不少典故(例如引用了莫里哀的《可笑的女才子》、《斯卡潘的诡计》和《乔治·当丹,或受气的丈夫》中的名言以及伏尔泰等人的警句),新译本注明了这些引文的出处,以便读者查对。此外,对我国读者可能不大熟悉的各种宗教节日、宗教仪式和民间习俗也作了简要的说明。小说中有少数细微之处人们在阅读时常常容易忽略,已有的各种译本也未能将其指出。这次在翻译过程中注意到了这些问题,经过研究和查找有关材料把它们解决了。例如,小说一开头安娜·舍列尔在用法语说话时把“Bonaparte”(“波拿巴”)说成“Buona-Darte”。书中不少上流社会人士也都这样称呼。经过研究了解到“Buonaparte”是意大利语的发音,上流社会人士这样称呼,是为了强调拿破仑是科西嘉人,包含轻蔑的意思,于是便在小说中的人物比利宾提出要去掉拿破仑姓氏中的“u”音时加了一个注来说明这一点。又如,小说中有两处用了“莫斯科”一词,一处在第一卷第三部第十四章,另一处在第三卷第二部第二十章,照字面译,怎么也觉得别扭。经过查对,原来“莫斯科”一词在当年俄国军人嘴里有特殊的含义。托尔斯泰曾在《一八五五年八月的塞瓦斯托波尔》中说,在许多部队里军官们常常把士兵叫做“莫斯科”,有时这个词还有“全国人民”、“全俄国”的意思。新译本也在注释中对此作了说明。在翻译过程中发现,小说在少数细节上有前后不相符的地方。例如第一卷第一部末尾写到安德烈公爵在上战场前玛丽娅公爵小姐送给他一个脸已发黑、穿着银袍的古色古香的小圣像,后来当他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受伤被俘被抬走时身上挂的变成了金质小圣像。又如,安德烈公爵未加入过共济会,而后来他对皮埃尔谈到他有共济会发给新会员、让他们赠给心爱女人的手套。这显然是前后矛盾的。此外,小说中巴兹杰耶夫、别格、布里安娜小姐、绍斯太太等人物的名字或父名也有前后不一致的地方。新译本中都一一指出并加以说明。译名的问题是这样处理的:著名的历史人物和重要的地名采用通用的译法,其他历史人物和小地名按照所属国家语言的读音译出。某些属于上流社会的虚构人物相互称呼时常常既用俄文名字,也用相对应的法文名字,译本中一律照译,在法文名字首次出现时,用脚注注明其相对应的俄文名字。法文名字均照法文读音译出,例如瓦西里公爵的女儿的法文名字为“Helene”(有时用俄文字母拼音,写成“TneH”),以往的译本译为“海伦”,现照法文读音译为“埃莱娜”。按照著名学者维诺格拉多夫的说法,《战争与和平》具有“双语言”或“多语言”的特点,这指的是小说里夹杂着外文,尤其是有较多的法文。过去多数译本在正文里保留法文或别的文字的原文,用脚注注明它的意思。新译本把外文直接译出,只用不同字体来表明它是外文,这样做既便于阅读,又可节省篇幅,同时也并不违背作者的意愿,因为他本人曾在一八七三年的版本里改变法文加注的做法,去掉了正文里的法文,代之以俄文。众所周知,托尔斯泰笔力雄健,他的语言风格既有别于普希金的明快晓畅,又有别于屠格涅夫的优美清丽,显得浑厚刚劲,纵横恣肆。在他的作品里长句较多,而且句子结构比较复杂,有时一个句子要占大半页。我不大赞成为了求得译文顺畅而任意地把较长的复句断成几个单句,或者任意去掉译者觉得累赘或难译的修饰语的做法,主张在忠实原著、如实地传达出原文的内容和保持作者的语言风格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译文流畅。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新译本中某些难译的复句处理得不够理想,译文不免显得有些生涩。这是要请读者谅解的。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行和朋友的支持和鼓励,在这里就不一一表示感谢了。这次与译林出版社约定交稿的期限并不短,但是最后还是显得比较匆忙,未能像托尔斯泰多次修改他的作品那样对译文进行反复的推敲和修饰。同时由于译者水平有限,译文中难免会有不当之处,敬希读者批评指正。译者2002年3月

作者简介

俄罗斯伟大作家列·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不朽名著。作家以一八一二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本书具有史诗的气魄,画面广阔,人物众多。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称这部小说为“伟大作家的伟大作品”,读它“胜过读几百部有关民族学和历史的著作”。

书籍目录

译序
第一卷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二卷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第三卷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卷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尾声
第一部
第二部
关于《战争与和平》一书的几句话
各章内容概述
译后记

编辑推荐

《战争与和平(套装上下册)》是经典译林之一。

前言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的名著。它篇幅很大,洋洋洒洒一百二十万言;结构复杂,几条叙事线索齐头并进,相互交错;人物众多,大批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同时登场;内容丰富,反映了十九世纪初叶俄国和西欧历史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下面将就这部小说的创作和出版过程、体裁和结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人物形象和上世纪六十年代上半期出版了《托尔斯泰文集》的二十卷集。其中《战争与和平》(第四一七卷)主要以一八六八—一八六九年的版本为蓝本,采纳了一八七三年的版本的分卷方法和其中托尔斯泰本人所做的修改,并根据手稿和其他原始材料进行了校勘,改正了各种错误和编辑的不正确的辨读。七八十年代之交出版的《托尔斯泰文集(二十二卷集)》中《战争与和平》根据上述二十卷集印刷,不同的是,这个版本除附有作者撰写的《关于(战争与和平)一书的几句话》一文外,在每卷后有更为详尽的注释。现在这个版本被认为是比较完备的版本。《战争与和平》,如上所述,共分四卷,外加一个尾声,从1805年7月写到一1820年十二月,时间跨度为十五年,居于叙事中心的是一八一二年的卫国战争。第一卷可以说是全书的一个独特的引子。它从写和平生活开始,可是一开头就提到拿破仑,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这一卷介绍了全书的各个重要人物,其中的许多人将成为一八一二年各种事件的参加者。同时写了1805年的几次战役和俄军的“失败和耻辱”,照前面说过的作者的构思,这显然是为写一八一二年胜利作铺垫。第二卷写1806年到一八一二年前发生的事,这是向一八一二年战争的描写的一个过渡。在这一卷里战争的场面退居次要地位,叙事重点放到写和平生活上,通过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相互之间的关系、利害冲突、爱情纠葛、某些人的思想道德探索的描写,展示了十九世纪初俄国社会生活的真实画面。这一卷和平生活的景象的描绘可以说是此后的战争描写的烘托和反衬,而其中主人公性格的进一步揭示则为描写他们在战争开始后各自的表现提供了更加充分的依据。第三卷集中写一八一二年的战争,既写军事行动,又写战时的生活以及在战争环境里各种人物的表现和遭遇。而高潮是八月二十六日的波罗金诺会战。最后写到俄军放弃莫斯科和法国人占领该城的情况。第四卷写法军在莫斯科停留数周后撤离的情况和俄军的军事行动,最后写到法军的的溃灭,同时用一定篇幅专门写了游击战争。《尾声》交代了主要主人公战后的生活情况,最后以1820年十二月几位主要主人公关于彼得堡的秘密组织的谈论和争论作结。从这个简单介绍来看,作者改变了他从现代(从一八五六年)写起回溯到历史的构思,变成完全写历史。原来作者计划带领主人公经历1805到一1807年和一八一二年的战争以及一八二-五年的十二月党人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最后他只W到1820年,对十二月党人的起义只作暗示而集中写一八一二年战争,这就使得整个叙事中心突出,结构紧凑。不过人们仍然可以从小说的描述中看到一个大的浪潮平息后另一个浪潮正在掀起的迹象,并且猜测到不同的主人公在新的浪潮中将会有的不同表现和不同命运。《战争与和平》把十九世纪初叶俄国和西欧的一系列重要的历史事件纳入表现的范围,诸如俄、法、奥、普几国的政治外交关系,申格拉本战役,被称为“三皇大战”的奥斯特利茨战役,弗里德兰战役,俄法两国皇帝的蒂尔西特会晤和蒂尔西特和约的签订,斯佩兰斯基的改革,拿破仑的入侵俄国和一八一二年战争的爆发,斯摩棱斯克的失守,库图佐夫被任命为俄军总司令,波罗金诺会战,俄军放弃莫斯科,法军进城和莫斯科的大火,俄军的侧进和塔鲁季诺战役,法军撤离莫斯科和俄军的追击,游击战争,法军的溃灭和俄军的胜利等,都在小说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反映。与此同时,小说中有一系列历史人物出场,其中包括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和统帅库图佐夫、法国皇帝拿破仑和他的元帅们以及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等。 这部小说对十九世纪初叶俄国社会生活作了全面的反映。作者揭露了宫廷和政界军界各派错综复杂的关系和争权夺利的斗争,描写了上流社会的各种社交活动和领地贵族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写了平民百姓的生活状况。小说中对大大小小的晚会、舞会和宴会,对赌博、决斗和打猎的场面都描绘得非常具体和生动,还写了某些民间习俗,例如过节、占卜等。另一方面,小说反映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心理,尤其是表现了国家危在旦夕时各个阶级思想的动向和情绪的变化。 小说在写贵族阶级的生活时,着重写了四大家族:鲍尔康斯基家族(老公爵及其子女安德烈和玛丽亚)、罗斯托夫家族(伯爵夫妇及其子女尼古拉、彼佳、薇拉和娜塔莎)、别祖霍夫家族(老伯爵和他儿子皮埃尔)和库拉金家族(瓦西里公爵及其子女伊波利特、阿纳托利和埃莱娜)。这几个家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年轻成员之间的爱情纠葛和婚配以及相互之间的冲突和恩恩怨怨的描写,构成了贵族生活的真实写照。 此外,小说中有大量关于战争、历史、哲学的议论。议论多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特色。 根据以上介绍,《战争与和平》这部作品似乎突破了传统的长篇小说的成规,别具一格。当年托尔斯泰在发表第一部时曾请求《俄罗斯通报》的编辑不要把他的作品称为长篇小说。后来在《关于一书的几句话》这篇文章中又说:“这不是长篇小说,更不是长诗,也更不是历史纪事。《战争与和平》是作者想要而且能够用表达它的形式所表达的东西。”确实,《战争与和平》在体裁上不落一般的长篇小说的窠臼,有所创新和突破。它具有历史小说、社会心理小说、家庭纪事小说和哲理小说的某些特点,全面地反映了俄国一个特定时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气势雄伟,具有史诗性的规模,因此有人提出把它看做史诗性的历史小说。这个看法为大多数俄罗斯学者所认同。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在托尔斯泰酝酿写作《战争与和平》的年代,俄国社会矛盾激化,封建农奴制度出现了危机。在这历史的转折时期,托尔斯泰也像他的许多同时代人一样,关心和思考着俄国的命运,力图认清历史发展的动力。在这前后,他通过办学和作为和平调解人进行的活动,与农民群众有了较多的接触,加深了对他们的了解,思想感情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开始承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巨大作用。从他在六十年代初写的长篇小说《十二月党人》的前几章来看,虽然其主题仍是探索俄国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但是主人公拉巴佐夫这样说道:“我应当说,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我最感兴趣的始终是人民。我的看法是:俄国的力量不在我们身上,而在人民身上。”这段话无疑表达了作者本人的思想,说明他的世界观开始发生转变。 一八一二年卫国战争的胜利,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和他们在重大历史事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托尔斯泰在小说写作过程中最后决定不以十二月党人起义为中心而以一八一二年卫国战争为中心,可以说这是他由于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而作出的选择。 根据托尔斯泰夫人的记录,托尔斯泰曾于一八七七年三月三日说过这样一段话:“要把作品写好,应当喜欢其中主要的、基本的思想。譬如说,在《安娜·卡列宁娜》中我喜欢家庭的思想,在《战争与和平》中我喜欢人民的思想,这是由于一八一二年战争的缘故。”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战争与和平》的中心思想。 这“人民的思想”首先表现在肯定一八一二年战争的人民战争的性质以及人民群众是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上。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对人民战争的特点作了生动的说明。他把俄法两国比作进行决斗的击剑者,当俄方感觉到受了伤,有生命危险时,便不顾剑术规则抄起大棒狠击敌手。他在用这个比喻时,首先肯定俄国在生死存亡关头有运用一切手段进行自卫的权利。他说,尽管法国人抱怨不遵守规则,尽管俄国上层觉得用大棒打人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人民战争的大棒仍以一种可怕的和威严的力量举起来,根本不问一问谁的趣味和规则如何,带着几分傻气和纯朴,但是目标明确地、不看一看是什么就举起来,落下去,狠狠地揍法国人,直到把侵略者完全赶出去为止”。 托尔斯泰批驳了官方文献和某些历史学家对一八一二年战争所做的错误解释,肯定了它的正义性,赞扬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自我牺牲精神。小说中写道,自从法国军队进入俄国国土之时起,尤其是在斯摩棱斯克大火之日起,一场全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声势浩大的卫国战争开始了。斯摩棱斯克商人费拉蓬托夫宁愿放火把自己的店铺烧掉,也不愿让它落到魔鬼手里,莫斯科近郊的农民为了同样的原因,不把干草卖给敌人,把它付之一炬。人们用坚壁清野的办法对付法国人。各地出现几百支大大小小的游击队,它们在得到政府正式认可前,已消灭了几千敌军。有一支由教会执事率领的队伍在一个月里就抓了几百个俘虏,还有一个村长的老婆瓦西里萨,她打死了几百个法国人。就这样,游击队员们一部分一部分地消灭着拿破仑的军队。

内容概要

作者:(俄国)列夫•托尔斯泰(Tolstoy.L.N.) 译者:张捷

章节摘录

第一部“怎么,我的公爵,热那亚和卢卡已是波拿巴家族的采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领地。我可要事先告诉您,如果您不对我说我们已在打仗了,如果您胆敢为这个敌基督(说实话,我相信他就是)的无耻行径和暴行辩护,那么我再也不认您这个人,您已不是我的朋友,您已不是您所说的我的忠实的奴仆了。哦,您好,您好。看来我把您吓着了,请您坐下来谈吧。”1805年七月,宫廷女官和太后玛丽亚·费多罗夫娜的亲信,赫赫有名的安娜·帕夫洛夫娜·舍列尔在迎接第一个来参加她家晚会的达官贵人瓦西里·库拉金公爵时,说了上面的这一段话。安娜·帕夫洛夫娜已咳嗽了好几天,她像她说的那样得的是流感(流感当时还是一个很少有人使用的新名词)。请柬是在上午由红衣听差分送出去的,在所有请柬上都写着同样的话:假如您,伯爵(或公爵),没有更好的安排,假如在一个可怜的病人家里度过一个夜晚不使您感到可怕,那么今晚七时至十时将非常高兴地在寒舍恭候光临。安妮特·舍列尔“我的上帝,好厉害的攻击!”进了门的公爵丝毫也没有因受到这样的迎接而觉得不好意思,就这样回答道。他身着近臣穿的绣花官服,脚穿长统袜和半高勒皮鞋,佩戴着几枚星章,扁平的脸上带着愉快的表情。他说的是我们的祖先不仅用来说话而且用来思维的文雅的法语,说话的语气温和,自信而又宽厚,只有长期置身于上流社会和宫廷之中的要人才用这种语气。他走到安娜·帕夫洛夫娜跟前,朝她俯下他那洒了香水和油光发亮的秃头,吻了吻她的手,就在沙发上坦然自若地坐下了。“首先,亲爱的朋友,请您告诉我,您的身体如何?快说,好让我放心。”他声音和语气也不改变地说,从他彬彬有礼和表示关心的话里透露出一种冷漠甚至嘲弄的意味。“当精神上感到难受时……身体怎么会好呢?难道现在有感情的人能安心吗?”安娜·帕夫洛夫娜说。“我想,您整个晚上都将待在我这儿吧?”“可是英国公使的庆祝会怎么办呢?今天是星期三。我需要在那里露露面。”公爵说。“小女会来接我,送我去。”“我原来以为今天的庆祝会取消了。我承认,我觉得所有这些庆祝会和放焰火都开始变得乏味极了。”“要是人们知道您的这个想法,那么招待会就会取消。”公爵说道,他像上了弦的钟表一样,按照习惯说着连他自己也不想让别人相信的话。“别折磨我了。您说说,关于诺沃西尔采夫的紧急报告作了什么决定。您是什么都知道的。”“怎么对您说呢?”公爵用冷淡的、闷闷不乐的语气说。“作了什么决定?他们决定,既然波拿巴已破釜沉舟,我们似乎也准备这样做了。”瓦西里公爵说话总是慢吞吞的,好像一个演员背旧剧本的台词似的。安娜·帕夫洛夫娜·舍列尔则相反,尽管她已四十岁了,但是仍然充满活力,容易冲动。热心人的名声使她获得了社会地位,有时,当她甚至不愿意这样的时候,为了不辜负认识她的人的期望,也只好继续做一个热心人。安娜·帕夫洛夫娜脸上总是挂着矜持的微笑,虽然这微笑与她姿色已衰的面容不相称,但是却说明她像宠坏了的孩子一样,经常意识到自己的这个可爱的缺点,不过她不想、不能而且也不认为有必要去克服它。谈论政治事件谈到一半,安娜砷自夫洛夫娜激动起来。

图书封面


 战争与和平(上下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一两个月的时间,零零碎碎地看,终于看完了这部巨著。刚看10来页,就被吸引住了。为了记住复杂的人物,我还列了一张表。事实证明,很有帮助!要说读后感,感觉千言万语不知道从何说起。简单说,我读到了人性,人生的悲欢离合,有时美妙有时凄惨的爱情故事。对俄国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对欧洲也有了不同的认识。俄国社会完全由贵族统治。贵族生活奢华,贫富差距很大,但他们的确不是草包。他们有才学,而且品德高尚,绝不贪生怕死,像安德烈公爵,尼古拉等都是身先士卒。他们对皇帝的崇拜、爱戴好像是非常真诚,而不是仅仅功利的。书中的爱情故事,令人惋惜。哎,说不清楚。
  •     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就听说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大名,知道他有三部名扬世界的小说,而其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战争与和平》了。在刚刚上大学的时候,由于害怕自己理解力有限,所以一直不敢去想阅读这样一部,生怕开了头却遇到进退两难的局面。大三开始,在阅读了外国的几部小说之后,终于可以开始涉足。在了解中,都说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我也不知道比较中国的《红楼梦》到底怎么样,当然我过去是放弃了对于红楼的阅读,因为文言以及语言风格都让我感觉吃力,主题方面我也比较回避,毕竟是关于清朝的官家内院的儿女故事。但是对于社会现实的否定以及逃避是明显的,其次将女性平等对待也是中国小说开天辟地的一件事。《战争与和平》却是把目光放在国家的反对外来侵略与批判封建官僚体制以及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人类民主思想,人类人性的分析与批判,社会个体的爱与忧愁,青年人的创造等等上面,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时时惊叹。曾经有一个只爱好哲学的朋友跟我说,小说家没有什么用,因为伟大的人只用说出伟大的话就可以了,如果一个小说家耗费毕生精力来打造一部小说,还不如直接说出他的思想。这种看法的在我认为的错误是明显的,因为一个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果没有自己经历生活或者深刻考察生活,说出的话又有何意义呢。在思考小说的成功之处在哪里的时候,我想起在南怀瑾百度百科看到的他的一句话,小说的人物名字是假的,但是发生的故事确实真的。而历史书上面除了名字是真的,没有一件事是真的。看到此话,我当时就觉得实在是有道理。古代的史官在记录帝王将相的言论时,难道没有粉饰。历史上只有几个流传千古的伟大帝王,那些平庸无能的帝王的正史写得那么美妙,那个故事是真的呢。即使唐太宗那样的,玄武门兵变杀兄的故事,在后人读他们的历史时感觉到的有理有据,难道没有粉饰?人性中的恶,是无可否认的,胜利者书写的历史哪能战胜常识。哲学家的话语有一家之言的成分,而小说家的故事确是在告诉我们,在那样的历史下,人们的生活活动被写成那样,我们民间的生活如今依然可以感觉到其书写的可靠。在阅读托尔斯泰另一部著作《安娜卡列尼娜》和契诃夫的中短篇小说时,我发现,沙俄贵族的生活天天在舞会聚会中度过,何等恐怖。比如,在战争与和平中,皮埃尔的夫人,埃莱娜,自从和身为伯爵的皮埃尔结婚后就天天参加舞会,然后就是各类王公贵族的宴会。书中的知识分子皮埃尔都厌倦这种生活,但是埃莱娜却永远不会,她最终死在了纸醉金迷中。《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也是在舞会中认识的弗龙斯基,他们的不容于世的爱情也是在各类舞会聚会中酝酿产生发展。契诃夫的小说,《脖子上的安娜》中的女主角更是如此。我们相信小说真实描写了那个时候的上层人物的活动,他们的遭遇以及人生的发展在我们看来是符合那个时候的社会潮流的,比如,娜塔莎的哥哥尼古拉罗斯托夫在军营的生活,以及弟弟彼佳的参军,都是我们置身其中的话可以相信的。历史的真实情景在小说家的描述中可以让我们感觉思考,让我们发现作者的用心。一个出色的小说家不需要在他的小说中议论自己的人物的命运以及成因,因为其一生的遭遇无形中已经告诉了后世的读者。一百四十年之后的我们对于小说第一主人公安德烈公爵的一生,依然会悲痛不已。他是一个追求完美以及有激情有斗志的生活的年轻人,他的父亲老公爵也同样如此。他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着顽强的追求。比如,安德烈公爵在1807年进军服役的时候,他的父亲表达了这样的意思,你可以战死,但不可以让我丢脸。安德烈在年轻的时候期待成为英雄,像拿破仑一样的英雄。拿破仑年轻时候就建功立业,1804年称帝的时候后日的大文豪雨果才两岁。我们可以想见,安德烈对于人生成功的看法是多么的现实在那个时代。在他第一次负伤的时候,他在战场仰望蓝天,才发现了人世无常,功名利禄如浮云的道理。是不是感觉很熟悉,因为中国古代文人经常由此看法。托尔斯泰如此安排,合情合理合当时。安德烈遇到女主人公娜塔莎的时候,被她身上的那种人性中自然可爱的成分打动,爱上了她。怎么理解,我告诉我自己,那就是你看到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然后她的声音相貌自然的让你心醉。当然,托尔斯泰是如此安排的。这样的安排我也认为巧夺天工,为什么呢?因为安德烈公爵醉心于军功章,他要像他老爸一样威震军营,还有就是让他老爸看得起他,因为老公爵实实在在就是一个专制主义者和完美主义者。作者安排安德烈公爵与娜塔莎订婚但又让娜塔莎堕落一次,而这又惹怒了安德烈。这种安排跟金庸在《神雕侠侣》对于小龙女的安排有相似的味道。因为娜塔莎出于自然,内心纯洁,在进入交际圈后被人利用然后陷入圈套,这本身是可以理解的,她被奸诈的埃莱娜的哥哥阿纳托利勾引,险些与其私奔。安德烈知道后感觉受到侮辱,放弃了与娜塔莎的婚约。在战争的最深处,也即博罗金诺会战中,安德烈身受重伤,托尔斯泰老先生给他安排的死期将近,在包扎站,安德烈见证了他的横刀夺爱这阿纳托利的死亡,他瞬间就原谅了他。为什么呢,因为国家利益民族历史大于一切啊,听说郁达夫被他妻子戴绿帽子也是这么说的,何其伟大啊。安德烈在将死之日,希望见到娜塔莎,当然,作者也圆了他的瞑目请求,在拿破仑进入莫斯科的时候,罗斯托夫伯爵一家离开莫斯科恰巧碰到了安德烈的病车,然后娜塔莎照顾了他一个月,他也安然欣然瞑目。对于作者的安排,我始终有意见,因为一个经历死亡,经历战争,爱情,毁灭重生的人,该如何生活,我很想知道。托尔斯泰为了满足自己的化身皮埃尔与娜塔莎结合而让安德烈去死,我真不愿意看到。(关于第一主人公安德烈的意见我还有很多,此处省略很多字啊。。。)书中并列的第一主人公皮埃尔也是一个大人物,他是一个私生子,但是成年的时候突然获取了巨大财富和地位,他就是 别祖霍夫伯爵。皮埃尔是安德烈的朋友,他们的感情特别深,应该可以称为真正的友谊。皮埃尔是一个花花公子,我们没有看到过他的抱负,他的努力奋斗,他就是托尔斯泰的化身,但是他是个思想者,他有很多的社会理想,他有自己的道德观,但是他的实践都是失败。他的人生就是哲学家的人生,现实让他痛苦,但是他无处藏身。书的结尾他成了娜塔莎的丈夫。书中,最最重要的女人,娜塔莎,是一个清纯的美少女,特别可爱,深得人心。关于她的文字很多,但是在这里,我不方便议论,但是我喜欢这个人物,就像我也喜欢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一样。 书中的重要人物,尼古拉罗斯托夫,也花了很多笔墨,跟安德烈类似,但是尼古拉比较不自主一点,他的人生很成功。安德烈的妹妹,玛利亚公爵小姐,最终带着本属于安德烈的万贯家财成为了 罗斯托夫伯爵夫人。她和哥哥不一样,她逆来顺受,同样也获取了幸福。娜塔莎的表姐,尼古拉的初恋情人索尼娅,托尔斯泰最终让他成为了老姑娘,用意何在啊? 难道纯洁的爱情竟然必须让渡给社会物质的再分配吗(因为尼古拉娶了玛利亚公爵小姐)?皮埃尔的夫人埃莱娜以及她的父亲兄弟,也是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书中还写了领导俄军打败拿破仑的库图佐夫将军,此人的思想最有意思,他从不主动出击,只是刻意不打失败的仗 。因为他相信拿破仑远征必定要失败,何必出军阻止敌人的失败呢,这完全是托尔斯泰主义。拿破仑也是重点描写的对象,不过托尔斯泰仿佛不怎么看得起他,将他描写成为了一个小人物,因为在托尔斯泰看来,人民和历史才是主导社会的主力。 托尔斯泰在本书中的议论,特别多,基本上每卷每章前都有他的经典议论。比如在 第四卷第四部13节的地方,描述了皮埃尔在战后的受欢迎,作者说,原因在于皮埃尔开始承认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思考,承认不可能用语言说服一个人改变看法。比如在1052页,作者在阐述为什么战争年代人们依旧歌舞升平的原因时说,我们之所以不喜欢印象中的国民同仇敌忾是因为我们没有想到每个人依旧有生活需求,不可能天天像北朝鲜一样剃个飞机头喊着打败美国,灭亡韩国。还有在历史的航船,行政长官在风平浪静时候总觉得是自己推动了历史的前进,殊不知其实他只是跟随历史人民的大船的前进。托尔斯泰的议论确实精辟。他说的那句,上帝喜爱残缺者的芬芳,残缺者是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那句话据说出自战争与和平,可惜我在读了一遍此书的情况下并没有看到。托尔斯泰在解释法国侵略俄国的战争的原因时不承认那是拿破仑的意志,因为他认为破轮只是一个小人物,只是历史海洋的一只破轮而已。同样,在讨论法军进入莫斯科城,莫斯科居民退出城市后莫斯科城被毁的原因时,他也说只是因为城市是由木头做成的。 两百年后的我们,距离1810年已经整整200年了,历史的航船依旧前进,但是灾难和悲剧以及人性的残缺依旧随处可见。为什么呢?伟大的小说家的作品,是不是该读一下呢?而不是被问及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时喊一句战争 和平,人类的永远主题,战争 和平与爱。
  •     集中表现在第二次服役参加战斗时的内心活动,对于一个已经“死”过一次的人来说,这里的描写很难让人信服,这会大大影响阅读体验。此外,具备现代科学训练的读者也应对全书的基本立论进行质疑。

精彩短评 (总计47条)

  •     我想将大胡子比喻为一头轻捷的大象。叹服。
  •     一个多月啊...
  •     纳博科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撇开他的前辈普希金和莱蒙托夫,我们可以这样给俄国的最伟大的作家排个名:第一,托尔斯泰;第二,果戈里;第三,契诃夫;第四,屠格涅夫。
  •     伟大的著作,宏达的规模。对于战争,对于伟人作者抱着一份蔑视;对于伟大的俄罗斯人民,作者抱着巨大的热情;对于男女主人公,作者抱着最大的同情和爱,叙述着他们的爱恨情仇,他们感情的成熟,人性的探索。
  •     3个星期,读完大作,我也不知道为啥要选这么古老的,130多年前的东西看,离我那么远,民族习俗历史那么陌生。或许就因为够远,所以每天可以扎进去神游会,然后又被拉回现实,来来回回几次,感觉时空穿越[微笑]小说本身波澜壮阔,评论的人千千万,我也没啥水平,但最后的两章简直是托翁坐在我面前神神叨叨的历史观思辨,特别的可爱又严肃,甚至有些东西今天看来,有些...幼稚,真的就是幼稚的历史观,但那可是在130年前呐,所以我又非常的敬佩。
  •     小说看似对历史的平铺直叙,却又深刻表达了每个人物与自身弱点的抗争以及对命运的探索,让人感受到作者自身对人生的思考与挣扎。
  •     这不是一部史诗,相反,从头到尾解构了史诗。托尔斯泰清楚地表达了他对所谓“伟大人物造就历史”说法的完全否定,他关注的是成千上万自由意志者如何造就历史的洪流,由此打破了诸多神话。我相信在他眼中看到了真实的战争,而历史本身是一个巨大的谎言。
  •     立体的历史画卷,带我走进那个时代作为旁观者看着书中人生来死去,通过阅读获得了那个时代真切的参与感。
  •     鸿篇巨著!
  •     本来是一步小说而已不应对历史唯物论有过多的辩论,但是它的纪实手法确实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宏伟。另外,作者在小说中提出的历史事件并不是以个人伟大人物的意志所决定而是以千万人的意志所决定的这一论点让我在观念重构深感不安之后思维得到了提升继而感到满足。
  •     耗时四个月终于ending,200年前的欧洲史伴我度过咖啡店,灰机上,台北捷运,上海季风,化妆室,和班车上的碎片时光。相当于九本明朝那些事吧...
  •     六百万字的名著啊,看到最后一章的篇幅在探讨历史哲学时,我觉得我自己居然很认真的看完这部书是个多么难得的成就
  •     过长,平淡无奇,看到快一半时弃了
  •     皮埃尔第一次与埃莱娜众人看好却悲剧的婚姻。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战斗的命令不只有单一的几个不由拿破仑意志为转移,就是描述历史事件时历史学家们不合事实的说法、伟大人物在历史事件中只起微小的作用。议论部分啰啰嗦嗦,一个意思写上好多页。
  •     太长了,外国小说长篇议论的代表作品。
  •     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真是被里面描写的战争画面和社会风貌震撼了
  •     张捷译本超过127万字,即便撇开那些议论,这样的长度也足以形成文本的强度,使得故事的内核让位于情感的渗透,就如同连续剧别于电影,只有在人物身上投射情感才看得下去(对作者也是一样,毛姆说安德烈与皮埃尔的原型都是托尔斯泰自己)。它的伟大在于,虽然主要人物仍集中于上流社会,但托尔斯泰展现了一副全景、进行的历史画卷,就像他写奥斯特利茨和波多金诺战役那样,不光有主干、全局的形势,也有那些枝枝蔓蔓、却充满启示的细节(比如军队的无意识、战场医院的惨状、浮泛的舞会与决斗),对我来说,最爱的部分还是几位主角在历史洪流中的蜕变,安德烈在战场上的仰望天空、往返老家经历的死树发芽,狩猎归来时娜塔莎对尼古拉说我们再也不会更快乐了,以及皮埃尔俘虏后的心如止水,这让我回想起自己曾有过的高度精神化的青春生活,我们都成长了。
  •     跳过了议论的部分。
  •     花了一个月断断续续的读完了,我还蛮讨厌尾声的部分的,娜塔莎发福,玛利亚小姐成了一个蠢女人……可怜的索尼娅依旧那么可怜。所以尾声就略过不少没看了。向安德烈公爵致意崇高的敬意吧。
  •     描述一下评价的主要内容战争与和平
  •     和几百年前的人物还是有隔阂,不太能了解他们的心理。托尔斯泰对拿破仑评价很低啊
  •     非战争部分,即和平部分还看得下去,理解一些。一旦涉及到战争,就乱套了,感觉乱糟糟,加上作者加了许多历史方面的东西,更加理解不了。有谁能告诉我战争部分是不是要了解俄国那段时间的历史才能够很好理解呢?
  •     我学到的,托翁对于历史研究的观点,淡化(否定?)个人意志(如拿破仑或亚历山大一世)对于历史进程的决定性影响,强调事件变化发展存在着的、我们无法完全把握的规律……其实让我比较感触直接的,是书中主要人物在经历中性格,思想的不断变化。书很深,且广,读完后感觉到这个层次的文学作品所表达的不同之处。晦涩难懂之处不少,但是读下来,接触这样的思想感觉很好
  •     托老的三部曲,最后读的一部。 向托老致敬! 承认人有自由意志,但是无往不在加锁之中。自由,爱,民族,世界,上帝,伟人,民众。托老想了很多,当然写的也不少。。。。。。
  •     断断续续终于把这个大部头看完了,喜欢的不得了
  •     大师究竟是大师,不过我必须承认,这一次通读《战争与和平》后,只怕今生我都不会再通读此书
  •     “只要善于等待,一切都会及时到来。”记忆最深的是库图佐夫的这句话。
  •     这不是一部史诗,相反,从头到尾解构了史诗。托尔斯泰清楚地表达了他对所谓“伟大人物造就历史”的完全否定,他关注的是成千上万自由意志者如何造就历史的洪流,由此打破了诸多神话。我相信在他眼中看到了真实的战争,而历史本身是一个巨大的谎言。
  •     快递很给力,书送人的应该还不错
  •     最爱安德烈,参战前,第一次参战时,第一次参战后,遇到娜塔莎时,第二次参战时,频临生死之时,向安德烈公爵致敬!喜欢后来的皮埃尔,在整个过程中的精神思想上的成长,他们经历中的思想上的矛盾和最后得到的思想自由!
  •     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陪伴我度过2015,2016,这两位是我这难以形容的两年最大的收获。
  •     托翁笔下的人物总是复杂多变的,尾声实在看不下去了。看过的篇幅最长的书了,纠结了那么久之后居然还是买到了一个不咋地的版本,张捷翻译的略微生硬,很多句子不够顺畅。五星给书的内容,三星给此版本。
  •     在被人的“哦!”、“啊!”、“呦!”和“竟然在看这书”之中读完这这部鸿篇巨制。
  •     从个人生活史跳脱到民族史,从民族史跳脱到战争运动史,从战争运动史跳脱到具体时空的大史诗,从大史诗跳脱到历史学,从历史学跳脱到方法论比较和形而上历史学,肥肠非常宏大
  •     这本书的精粹,就是托老在书中絮絮叨叨议论的部分……整本书对我的历史观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确实是一部经典之作。
  •     跪了。
  •     这么多年前看完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之后终于看完了那本最厚最厚的武侠小说也算了却一桩心愿
  •     应该说,这本小说基本上是反应了当时俄国社会、尤其是上层社会的风貌。有战火硝烟,也有家庭烟火,对战争和国家、人民的关系做了深刻的探讨。唯一的不足就是嘴炮打过头了- =
  •     大爱这本书,但托翁笔下的人物总是很难激发起读者一腔的热爱或恨,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如你我、一个个日常中的人一样复杂、多面。而只有穿透人物的层层性格,以及置身于时代的广阔背景之下,才能感到战争的荒谬,以及安德烈、娜塔莎等人的高贵可爱。
  •     好书可以看
  •     有血有肉的小人物构成了历史的大事件,很多时候历史事件不是由于英雄人物的智慧、勇敢和能力决定的,可能只是运气,或者其他不知道什么的小事决定的。人们想要改变历史,其实啥都没变,只是历史本来就是这样,你觉得历史可能是你书写的,或者他书写的,其实都是想多了,夸大历史人物的功绩和贬低历史人物的功绩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如果没有谁谁就会怎样之类的假设太多,其实都是为了满足我们自己对历史人物的想象,为成功或失败寻找英雄或者替罪羊。只是我们自己的想法在打扮着历史这个小姑娘。平凡人是最伟大的,他们构成了全部,推动了前进。战争与和平给了我们很多这样鲜活的人物,很多角色让我喜欢,伟大。
  •     读得太艰难了...
  •     伟大的小说,高尚的人们
  •      列夫·托尔斯泰描述了战争的另一面:战争的目的不总是那么道貌岸然;士兵不总是英勇杀敌;将领不总是英明神武。一场战争的胜利与失败不是因为某个伟大的军事策略,而是万千个事物互相影响的结果,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趋势。
  •     便宜了皮埃尔
  •     2016-03 120万字读了2个月读了一班,情节的空洞和价值观的扭曲都刷新我的阅读下限,以为是阅读能力问题,看了BBC的连续剧发现也就如此。
  •     唉,读到尾声真的很不舍,有种“人生太长,托尔斯泰太短”的遗憾(but,想到还有普鲁斯特就心宽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