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爹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情感 > 镜中爹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9-8
ISBN:9787108032393
作者:张至璋
页数:271页

作者简介

《镜中爹》讲述了:六十年前,上海码头,那条去台湾的大船,圆了儿时的乘船梦,却隔绝了一生的父子情,分离五十年后,万里寻父,三线布局,群策群力,再续情缘。在娘的九十寿宴上,岳母林海音低声严肃地说:"两岸开放了,你们怎么就不设法找老太爷呀!"一句话,点醒了我的责任;一句话,开始了天南海北的搜寻;一句话,接续了我和爹的缘分。追诉出两岸六十年的离乱史、隔不断的骨肉情……

书籍目录

楔子 时空上篇  台湾成长与怀念 第一章 镜中爹 第二章 台北童年    三张船票    台湾就在远处的海里    暂居大姐家    褪色的家书    我爸在大陆,失去联络!    反攻,反攻,反攻大陆去!    爹怎么没来台湾呢? 第三章 以剑镶珠,星月双辉    二叔什么样子?    娘第一次去外国,一生也就这一次    娘想不想去大陆?    迁居宜兰    娘给我的“财产”——脚踏车    维寅怎么不在呢? 第四章 孤独的现代人    失散与重聚    刻钢板的日子    大学生,少爷兵    我的步伐    不按牌理出牌    三十多岁才动笔写作,不见得晚下篇  大陆寻亲与感恩 第五章 寻人启事    人间有真情,世界充满爱    两个目的,三线布局    米字边儿,草字头儿 第六章 历史现身    公公,公公!    那段历史正在结束 第七章 爹的足迹    光荣工人队伍的一分子    二叔是公认遭受迫害的    那样中国味儿的女人 第八章 爹的孔雀没有开屏    文与图的世界    爹,儿来了! 第九章 重现后记 永不消失的晨光附录  萼芬姐的字字珠玑  沉寂了半个世纪的  张维寅与张至璋父子年代对照表

编辑推荐

  《镜中爹》一文发表后,获得了世界华文文学奖。这是一部个人与历史和解,血肉与血泪和解的书。一个怀抱历史悲怨的人,不可能完成这《镜中爹》。一个不能温柔透视历史的人,也不可能完成这《镜中爹》。一个没有赤子情怀的人,更不可能完成这《镜中爹》。  一张旧照片是他的镜中爹,一则寻人广告燃起无穷希望,一通国际电话如同春雷乍惊,一封撕破的信透露几许秘密,五本手迹册子蕴藏多少玄机?

内容概要

张至璋,1941年生于南京,1949年初随母亲赴台湾,父亲滞留大陆。政大法律系毕业,曾担任墨尔本、澳洲、大洋洲华文作家协会会长,现专事写作。其作品多次获得各类奖项:1995年澳洲联邦作家全额奖金、世界华文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等。著作:小说类:《飞》、《张至璋极短篇》

章节摘录

  上篇 台湾成长与怀念  第一章 镜中爹  我生长在江南,家中仍按老北平习俗,称父亲为爹,母亲为娘。  文学作品或电视影剧,有些刻意用“爹娘”代替“爸妈”,不只为表明时代或地域背景,也是为加强亲情意味,“亲娘淌下泪水”就是与“母亲在流眼泪”不同。这儿不谈文学,因为爹娘在我实际人生中,远非文学能比。  七岁以前,是个久远的年代,我的生活与一般孩童没有两样。  每逢爹娘带领两个姐姐和我,晚上散步到南京的新街口新开张的首都戏院看电影,我总盼望能在电影院吃到什么。哪怕回家的路上会走酸了腿,被他们拉着拖着,因为我已阖上了眼,而他们却起劲地谈着白杨、周璇什么的。  爹画图一流,每次应我所求,紧握住我的小手,教我画卡车、飞机、轮船。事隔半世纪,每忆及此,我仍能感受他手心的温暖。  爹还会折纸船,有篷的、没篷的、单篷的、双篷的。正方形纸折出来的船身宽,长方形纸折出的船身窄。爹甚至能用一张纸折出船边晾晒的衣服,然后像变魔术般,把衣服拆开,竟变成另一条船,依附在原先这条船上,令我吃惊不已,爹说这叫“双身船”。  每次折纸船总花不少时间,我却乐此不疲,憧憬着有天真去乘船的滋味。当时哪里知道,我与爹的欢乐竞这么短暂,甚至后来连他的容貌都模糊了,即使我一生都谨记折好双身船的要领。多年后,每当教自己的孩子折双身船时,就温习一遍,也重温一遍。  一九四九年初,爹不再跟我折纸船了,那段日子全家天天出门抢购米面油盐。上午抢,免得下午涨价。最后我们到了南京的长江码头下关,乘江轮去上海。江轮会叫,会冒烟,一夜船下来,令我兴奋无比,圆了折纸船的梦。  我们住在上海黄浦江边的大旅馆,姐姐天天带我到江边,等待更大的船,会漂洋过海、去台湾的船。我们也在码头找真的双身船,可是我却始终没见过。  对于上海,很清晰地记得一件事,就是天天央求姐姐,带我在旅馆上下楼坐电梯,从不嫌烦。那电梯有两道门,其中一道有铁条格子,姐姐说手伸进去会轧断。  我们终于搭上一条轮船,大得不得了,但是人挤人。后来回想,爹一定对娘及我们姐弟说了许多话,他们之中还一定有人含着泪。因为,爹没有登船,留在岸上。  爹和我们只通了两三封信,每封都寥寥数语,寄信的地址也不一样。爹在信中强调共产党来了后,生活很好,但是嘱咐我们没事不要通信,要通信也要由南京秦状元巷一位不认识的李先生转交,不是直接寄到我们住的丰富路。爹当时近五十岁,被通知又进了“大学”,还天天打篮球。娘保留着爹最后一封信。  我们不敢常去信,怕给爹找麻烦。隔了些时日,忍不住按地址去信,却一封封的没有回音。  一年年,就这样过去了。  老实说,小学时对于失去父亲,日子久了渐渐习以为常,记忆里不便的是参加作文比赛填表,父亲职业栏不知如何下笔。娘教了我,“陷大陆,失去联络”。  这七个简短坚定的字,虽是写给别人看的,但是却明示我,没什么指望了。  四十几年后,一九九二年秋天,满怀希望,我终于又踏上大陆。所不同的,这次是搭飞机,是由我移居的澳洲飞去的。  南京新街口的晚上,依然挤满人,挤满车,挤满树,也挤满嘈杂。那家首都戏院还在,门前也依然有爹娘拖着小男孩,进去看电影。黑压压的人群中,我不断闪躲走着,看不清他们的面孔,也看不清年纪,五十,七十,还是九十?忽然有人拉住我,问要不要以美金换人民币,我摇摇头。就在想捕捉这人的面容时,他已隐入人群。  我忽然领会,自己仅是十二亿分之一。  回头看看这黑压压的一大片,爹真在里面吗?  十二亿人里,像我这种遭遇的,又有多少呢?  有人调查过吗?  有人统计过吗?  走在那条狭长古老的丰富路上,我找不到儿时的故居。原来“解放后一切从头起”,门牌号码已从路的另一端倒过来编,单双号也左右对调,有的一户拆散,有的数户合编。东西是旧的,规矩却变了。然而我还是走到路的另一头,一家家数起,却发现许多门户内全有我模糊的记忆:石板小天井、曲曲拐拐的院落。一些七老八十的老妇人,在里面生炉火,晒床单,洗洗涮涮的。我问不出结果,得到的是一张张迷惑的面容,满脸的皱纹。我心中急躁起来。  这些院落里,哪间有过我的童年呢?  这些老人里,哪些见过我爹呢?  大概都没有。  可是我照了很多相,因为大概也有。那些满脸的皱纹,莫名地,令我亲切、温暖。饥肠辘辘,我疲惫地走出丰富路。当年那个小男孩看完晚场电影,怎么不会走酸了腿,走阖了眼?五十年是人生的大半,现在想回头走儿时的路,纵然门牌号码没倒过来编,环境也变了,哪能容你单纯地一相情愿?  城郊红十字会的人建议,不要一味寻找故居,该去试一试爹最后要我们转信的地址。我又燃起希望。秦状元巷在夫子庙附近,狭窄的石砖路,两旁是斑驳的石墙和木屋,巷道里只能走自行车。爹,一定来过这儿。这次我不再按照门牌,竟然很快找到李先生家,里面居然还住着他的表侄母子,可是他们没听过爹的名字。  原来李先生早已去世多年,要是活着也已一百一十岁。据他表侄说,李是民初革命元老,解放前是国民党左派。解放之初已六十多岁,但仍随许多人进了“华大”。华大是专为改造知识分子,或曾在国民政府任职的人而设的思想学校。华大只存在两三年,现在知道的人不多。  这人的判断是,他表姑父李先生也许与我爹是华大“同学”,也许爹只是受他表姑父监管的人之一,因此由他表姑父统一管制信件。他这样恳切地向陌生人说出家事,很使我感激,即使他能告诉我的就这么多。然而无论如何,我觉得像在空中抓到一根从风筝上断了的线头。看来爹再度进的所谓“大学”,真是华大。  随后一年,靠着妻祖丽的大陆亲戚萼芬姐的热心奔走,在一个机构内翻找档案,最后居然给我寄来当年华大的两页文件影印本。  我匆忙拆开信……  啊,爹的亲笔字迹,还有照片!  那是他在一九五○年,进入华大时填的出生及学历、经历表。家属栏,爹把我们的名字都谨慎地刻意更改了。姐姐用她们的小名替代,我的删除了第三个字,成了单名。娘的名字最为特别,混合了她的名及号,并代以谐音字。配偶下落栏,填的是“在台湾女婿家闲住”。  爹为什么改我们的名字?他当时心中担忧些什么?爹是为了自保?怕我的姐夫,因为在台湾地区的国民党政府中工作,连累到他?还是爹想保护我们?怕万一解放了台湾,共产党不满意爹,而株连到我们?名字不同,爹与我们就没了关系,我们不是也就不会受到他的连累?我看到爹清秀的字迹间,爬满了焦虑,隐藏着智慧。然而,不就是同一时期,我在台北作文比赛中填表,竟然连父亲栏都不会填,还要靠娘教我“陷大陆,失去联络”?  那张两时半身照里,爹穿白衬衫,头发整齐,有点上秃。爹有对大眼睛,是那样炯炯有神地盯住镜头。我注视良久,爹盯住的是我。刹那间,爹跳出了照片,与我面对面!他那样聚精会神地瞪着我,我却看不透他的心情。  那夜,我没阖上眼。  清晨,我悄悄进入浴室,旋亮灯。  小时候有次问娘,爹长得什么模样。娘说爹很像我,但是有点秃头。当时我心想,爹秃头怎么会像我呢?而现在这张照片,是一九五○年爹进华大前后照的吧?那不正是我小时候问娘,爹长得什么模样的年代?  多年来,我一直揣摩爹的容貌,如今事隔四十多年,终于看见了答案!  我抬起头,镜子里是个每天都看到的五十来岁的中年人。我睁大眼睛盯住“他”,那不也是跟爹一样炯炯有神吗?只不过头更秃了些,那是因为,“他”比爹大了两三岁。那么,再过两三年,爹不就是镜中这模样吗?那么,想知道爹后来是什么样子,不是我一走到镜前,就能知道了吗?即使再也看不到爹以后的照片,再也没有爹的消息,又何妨呢?  视线模糊中,我已看不清楚镜子,心中涌出一丝暖流。  就这一丁点,我与爹的故事。  就这一小片,相隔四十多年的牵连。  爹在华大“毕业”后的下落,那两页文件没有记载,无从追落。这件事我一直没告诉娘,以免她伤心。整个经过只有二姐和大姐夫知道,爹疼爱的大姐,早已在中年过世,爹没见过的二姐夫,也因车祸去世。最近一年,娘体力日衰,无法看报,我才敢写出来。  娘今年九十五。  爹比娘小一岁。  (按:本章发表于一九九五年底,获得世界华文文学奖。岳母林海音女士看了深受感动,积极鼓励寻找。数年后,事情出现戏剧性转折。以下各章写于二○○二年至二○○九年。)  ……

图书封面


 镜中爹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8条)

  •     历史洪流中的亲情之船刘宜庆宇宙中,许多星球的光和影,要走几百、几千光年,才能达到我们眼前,纵使那星球早在千万年前陨灭,我们现在还能看见它存在时的光辉灿烂。那么,事隔六十年,爹和我童年的影像,一定走到宇宙某处了?我们折纸船的欢乐,必定在某处重现了吧?1949年1月,上海码头。一家人正面临生离死别。爹叫张维寅,儿叫张至璋,如果他们生活在太平盛世,就会像我们,普通的一个家庭,吃着粗茶淡饭,过着安稳日子,享受团圆的天伦之乐。可是,那是战争年代,那是两种力量的对决时代,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渺小的个人,好像洪水中的浮萍,一个浪头打来,将一个完整的家庭冲散了,张维寅留在了大陆,张至璋和娘、姐姐去了台湾。幼小的张至璋乘坐的中兴轮,飘摇在太平洋上,爹告诉他,台湾就在远处的海里,那条去台湾的大船,圆了他儿时的乘船梦,却隔绝了一生的父子情……50年过去了,张至璋在娘的九十寿宴上,他的岳母林海音低声严肃地说:“两岸开放了,你们怎么就不设法找老太爷呀!”一句话,点醒了张至璋一生的梦想;一句话,开始了天南海北的搜寻。茫茫人海,隔着50年的光阴,到哪里寻找一位老人的踪迹,可谓大海捞针。一弯浅浅的海峡,流淌着血浓于水的父子深情。“爹”生死下落不明,这样绝望而又满怀希望的找寻,凭借的是蛛丝马迹的线索。一张旧照片是他的镜中爹,一则寻人广告燃起无穷希望,一通国际电话如同春雷乍惊,一封撕破的信透露几许秘密,五本手迹册子蕴藏多少玄机?张至璋将多年寻亲的经历写成这本《镜中爹》, 追诉出两岸六十年的离乱史、隔不断的骨肉情……父亲张维寅作为国民党的小公务员在大陆的个人遭际,张至璋在后来寻亲时,非常关心,他得知七十多岁的父亲,在上海一家工厂劳动,并没有受到太多的打击和批判,如释重负。张至璋到台湾后,最初得到父亲的信,随着政治运动的兴起,原来国民党的人员,都要被改造使用。张维寅不仅失去了和在台湾的家人联系,连亲弟弟也不能正常联系,“多年不见”,只能“遥相祝愿”。在张至璋寻亲的历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爹”这位孤苦无依老人心中的苦涩。在历史突飞猛进的转折点上,常常会转倒一批人,张至璋的叔叔是抗战时期中共特科的特工,潜伏在国民党的要害部门,在“文革”中被打成反革命。后来又被一纸平反。谁来抚平历史遗留下来的不幸呢?从一家人经历的中国往事中,可以感受到百年中国的风云和苦难。《镜中爹》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映像,是一曲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是历史愈合的伤疤,是两岸从敌对到沟通的缩影。一个不能温柔透视历史、与历史达成和解的人,不可能蘸着泪水写作《镜中爹》。一个没有赤子情怀的人,更不可能完成这本感人至深的《镜中爹》。在历史的大舞台上,受人瞩目的永远是叱咤风云的大人物,在战争年代,一将功成万骨枯,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只能化为一粒尘埃。《镜中爹》之所以让人唏嘘感叹,是因为透视那些卑微的小人物,如同历史洪流中的随波逐流的小船,不知何所至,不知何所终,他们的挣扎,他们的泪水,他们在时代大浪中的委曲求全,都让我们感同身受。我们跟随着张至璋的脚步,寻找他魂牵梦萦的爹爹,希望如肥皂泡破灭之后,再次上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之际,一个电话,欣喜若狂。《镜中爹》描述的细节和场景,像电影中的镜头转换,有一种让我们穿越时空的感觉,让我们感受到亲情永远流淌在我们身边:“爹画图一流,每次应我所求,紧握住我的小手,教我画卡车、飞机、轮船。事隔半世纪,每忆及此,我仍能感受他手心的温暖。”张至璋经历千辛万苦,在上海的一家工厂,找到父亲生前的亲友、同事,当他拿到父亲的遗物——在“文革”时期在笔记本上信手画的画,抄的新闻,他热泪盈眶,触手可及,是父亲的气息和温度,笔记本中画的可是南京的古城墙,那里有一对父子当年的欢笑。“爹还会折纸船,有篷的、没篷的、单篷的、双篷的。正方形纸折出来的船身宽,长方形纸折出的船身窄。爹甚至能用一张纸折出船边晾晒的衣服,然后像变魔术般,把衣服拆开,竟变成另一条船,依附在原先这条船上,令我吃惊不已,爹说这叫‘双身船’。”张至璋从杭州湾滨海墓场为爹上香归来,住在上海东方明珠附件的黄浦江畔,这里曾是爹工作过的地方,他忽然发现黄浦江上的“双身船”。这是从历史洪流中漂荡下来的吧,它曾一度载不动历史的乡愁,载不动一个时代的哀歌。这是带着父亲无穷的思念和孤寂泪水的“双身船”吧,也带着台湾亲人离散的悲凉和温暖的热度。六十年家国变迁,尽在一册《镜中爹》。世事如棋,大时代中的小人物,既不能控制自己的命运,也不能揣摩全局。我们在坎坷曲折的过去,对海峡彼岸的骨肉兄弟在干些什么,想些什么,也不知情。《镜中爹》仿佛是一座桥梁,让我们知悉宝岛台湾的社会,张至璋在台湾的成长和经历,何尝不是台湾60年的发展缩影。历尽劫波,相逢一笑,笑中有泪,我们从历史这面镜子中看到了什么?正如澳大利亚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怀特在他的传记扉页所写:“I am the stranger of all time.”我是历史中的陌生客。原来在历史洪流中,我们都很脆弱,都有一种无力感。能摆渡我们抵达安全之所的,惟有亲情与爱。历史的阴霾散尽,一缕永不消失的晨光,最值得珍惜!
  •     终于看完张至璋的《镜中爹》,像我这种神经大条的人都觉得惊心动魄,而且是在文字几乎没有抒情漫漶的前提下,仅仅是因为讲述了大时代里个人的痛感,普遍强悍隐忍矜持含蓄平和。这种平和先是将整个故事退回一个甲子之前,从1949这个大悲喜之年写起。就是张至璋讲的:母亲带我和二姐去台湾,与大姐相逢,父亲则留在大陆。80年代后,我去大陆寻找父亲,试图恢复父亲在大陆的足迹。但父亲已死,知情者无一生存。于是整个故事正如封面上的文字所道:“六十年前,上海码头,那条去台湾的大船,圆了儿时的乘船梦,却隔绝了一生的父子情;分离五十年后,万里寻父,三线布局,群策群力,再续情缘。”而至于书名“镜中爹”则是由于作者与父亲的长相极似,人到中年,对镜如见爹,想爹就照镜之故。并且也唯有在镜中冰冷的镜像中,才能和父亲重逢,叫一声“爹”。当然这种寻找并不容易,并且暂时只有干巴巴的毫无血色的不对等的风干了的大线条。而其间父亲辗转30余年的艰难世事,也只能用简单的几封信,几个见证人,五个笔记本,若干照片,一些履历表,甚至最后的火化单来揣测勾勒,而至于他的孤绝流离煎熬绝望,如果作为一个儿子去揣测的话,异常残酷。于是这也就有了书中无数叫人大恸的情节:比如张至璋发现自己的父亲改换了姓名,进而又修改了年岁,把自己的年龄少写了十年。他敏锐地认识到,父亲是想保护在台湾的妻儿。同时,父亲也知道今生重聚无望,自己必须单独面对人生的暮年。因此,他把岁数改小,为的是能够多工作几年,好多积蓄一点工资养老。而更让人伤感的是,一切竟完全如他所料:作为战争中失踪人员的妻儿,由于没有大陆方面的消息,张至璋和母亲姐姐在台湾得到了妥善的照顾,并没有成为“匪谍亲属”。而张至璋的父亲到了退休时,甚至没有北上北京和兄长重聚的旅费,在极为贫寒的状态中作为一名退休工人栖居上海。甚至1961年,六十岁的父亲还被派进锻压机床厂的成品间、包装间、淬火间当热处理工、包装工,直到1973年退休。。。当然,大时代的东西总是不好讲,比如一个家庭在两岸的遭遇对比。一边是运动频繁,一边是戒严数年。但个人痛感的书写却是实实在在的,而这种实在也是与那种模糊的、中庸的、“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式的集体痛感对抗的唯一方式。因为也只有将这种痛感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完整的、有过去有将来有根系的人身上,才能避免被集体痛感挟裹而下落不明乃至孤立而无告无援的境地。于是某种程度上,《镜中爹》也是在示范每个人:其实我们都有这种记忆的责任,比如记忆一个从你生活中消失多年的、对于你的少年青年中年全部缺席的的爹。
  •     可以跟水流云在英若诚传对照着看。但是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它显然不够浑然整体,太日记太流水了。作为一部记录,它挖掘的又不够深入。只能说,这是一部私人的书。他写给镜子里的爹。话说啊。现在看这些以1949为时间节点的东西。我都会情不自禁有个想法。那些留下的,信心满满欢欣鼓舞以为从此就是新世界的人们,你们可知前方几十年等待你们的命运是什么?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何须我历数?如今的Mainland,你们经过沧海横流的这几十年,又作何想?沈从文说,这是各在自己的位置上尽其生命之理。这在我们心里只是一句安慰吧,Destiny。强者和幸运的人通常会强调人有可为。在时代巨浪和暗涌里浮沉的人,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轨道,无法保全生命的尊严,无法守护至亲至爱的人,最最洒脱也只得一句destiny。

精彩短评 (总计90条)

  •     人间悲剧
  •     此书流行于“潜伏”前后。
  •     非常真挚的文字,非常真挚的感情.
  •     了解台湾的好书,故事让人感慨!
  •     相比于父亲的孤独和落寞,母亲的坚韧和从容,更让我感动
  •     原先的新闻人都本是文人,所以新闻性文章和文学性文章的差别不大,但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新闻和文学越走越远,所以对于我这样看习惯了文人文章的读者,对新闻人写的文章就是许多的不习惯,比如张至璋先生是有名的新闻人,价值中立、还原事实、代表公义的新闻素养自是令人起敬,但写起追忆往事和寻亲这样具有高度的私人性和情感性的文章来,仍然这样把握行文的话,就不是很让人有共感了。打个比方,看了海报以为是一部情感叙事戏,买票进了场却发现原来是部新闻纪录片。当然,这个评价也不尽恰当,只是表达这样一种感觉。
  •     三联做书确实细心,但是其实我看到那篇散文就够了。
  •     我喜欢双身船那段
  •     前半段可读性强,有深深的代入感。后半段琐碎大多是和作者息息相关的人物脸谱,对读者来说略冗长。作者是个感恩感性的人。
  •     好书。
  •     书的质量,非常 好,喜欢!!
  •     感动;可看到同步的两岸经历;
  •     有些失望哈
  •     儿子找爹,爹留下书册,在找儿子。只有上个世纪才有的亲情,令人留恋!
  •     感觉大不如巨流河
  •     勾起了一丝小情感!
  •     在杂志上看到《镜中爹》的简介,被吸引住了,即时打开电脑订购。如书的封面上的文字所道:“六十年前,上海码头,那条去台湾的大船,圆了儿时的乘船梦,却隔绝了一生的父子情;分离五十年后,万里寻父,三线布局,群策群力,再续情缘。”这就是故事最好的概述。由于作者与父亲的长相极似,人到中年,对镜如见爹,想爹就照镜,所以书名曰“镜中爹”。作者张至璋于1995年底发表了一篇题为《镜中爹》的文章(本书的首章),获得世界华文文学奖。其岳母林海音女士看了深受感动,积极鼓励作者寻找,就出现了书中的其他情节。张至璋是一位有着几十年经验的资深电视新闻从业员,曾担任台湾华视的记者、新闻主播,澳洲广播公司新闻编辑与节目主持人。因此,书中叙事的编排也如电视记录片中,不断有历史镜头穿插,可以不加改编直接摄制成一部电视记录片。在海峡两岸,镜中爹不是个案。一湾浅浅的海峡,又隔阻出多少寻常百姓悲欢离合的故事呢!
  •     “早告诉你有双身船吧。”
  •     不同的视角告诉我们在那个纷乱的时代人们的生存现实。
  •     值得一看 感人至深
  •     我好奇一个从小被带至台湾的孩子成长的故事,也好奇那个寻人的过程和结果。如果说有三星半的话,这是我最愿意打下的分数,没有看过张先生的短篇小说,仅这开篇的《镜中爹》及至后篇的漫漫寻亲路,因缘过往,并不如想象中般,不过也也许是因为我没有经历过,也没有那样的年龄阅历,终待时间。
  •     书挺好的,物流也快,可惜是我要赔给图书馆的
  •     同一时空的双线索,大陆与台湾,岂止是《乡愁》那么简单啊。
  •     文字的魅力和真情的魅力一样动人。

    作者个人的人生履历、处境、位置的特殊性,也对这本书有至为重要的作用。

    由大陆而台,由中文至他国,历史与个人、文化的对比与撞击,
    融合而成感人至深的寻找、思虑……
  •     一个持续了半个世纪的、纠结的思父情节,以及最终寻到父亲的遗物和栖身之地的感慨,让看完小说后的我也经历了一场同作者一样跌宕的情感历程。中国人的亲情观里,似乎孩子天生与父母不能分割,我也不例外。
  •     他爹和二叔都长得很帅。
  •     很喜欢的一本书,个人际遇与家国命运。。。很感慨的一本,推荐
  •     很感慨,都不知道怎么去形容
  •     挺感人的,还按照插图折了几只船哄骗小朋友,相当成功。书中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很直白,露骨。不错,至少能保留作者的真实想法,还是很不错的。
  •     读电子书就好。为什么三联恬不知耻地收了我29块!啊啊啊
  •     长处在于真实性,缺点在于写作本身,对语言文字的拿捏不到火候
  •     泪不停的流
  •     个人和民族的命运
  •     看完有着淡淡的感动,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我们现在的社会
  •     那篇文很感人,但其余的……看过才知道。
  •     一般,没什么内容。
  •     细细的看。
  •     要是书中在多加些作者台湾生活的内容就更好的。亲人两岸分隔,让人遗憾,大陆寻亲若能找到亲人或是找到亲人的遗物自然让人高兴,可是更多的人找不到什么,让人徒添悲伤。希望台湾能够早日回归祖国,也希望有更多的童女士,帮助那些寻亲的台胞或是华侨,政府也应该提供更多的方便,毕竟这些都是国家内战造成的。
  •     书不错,是正版,纸张也很好,内容也不错,是值得收藏的书籍
  •     半个世纪的思念。
  •     春节躲火桶里看的一本书,真挚的情感
  •     之前在和导师的聚会上同门大瓜推荐了这本书,但是一直都没看。每次在图书馆三楼借书的时候经过这排书架总要把这本书拿来翻两下,看看其中的图片什么的,在重复了这个动作十次以上之后,终于决定把它借回来看看。虽然在行文结构上本书还是有令人遗憾的部分,但是其中饱含的真挚情感却让人不忍卒读。在读这本书的几天内,满脑子都是张家的人和事,仿佛自己也融入了这个被海峡分开60年之久的家庭的悲欢离合。同时又想到若非作者及其亲友的身份地位特殊,恐怕也寻不着这许多线索,更多为时代所累的相似经历的家庭,怕是就这样骨肉分离不了了之了。这段时间正好看了不少父子关系的文学作品,自己也写了回忆自己成长中和父亲相处的故事,联系自己再读此书,竟是心有戚戚焉的。
  •     感情真实细腻,是本好书。
  •     爱、生命、政治……这几个概念参杂一起,我自觉阅历还远远不够去理清,尤其在这本书里,这几个概念是那么深,那么重。
  •     最平实的语言,最深沉的情感,看得我好几次眼睛都湿润了……
  •     比《我们台湾这些年》好看哈。
  •     很感人。家,国,绊。
  •     第一章写的很好,后面就差一些,不过个体的历史值得记录,值得一读
  •     整体还不错 蛮喜欢的
  •     这本回忆录记载了一个没有父亲的小孩儿在台湾的生活以及他长大后在大陆寻找父亲的旅程。在文中作者多次提“此时我在台湾在干什么有着怎样的心情,而父亲又在大陆干什么又是怎样一幅光景”这样的问题,不禁让人看了心酸,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多年之后充满伤感和惊喜的大陆寻父之旅中一一揭晓。应该说作者的在台湾的成长经历是非常幸福的,除去那些成长中必然的痛苦和快乐,作者并没有像埃里克森那样在父亲缺席的情况下陷入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困惑中,而在作者幼小的心灵中十分清晰地为父亲贴着“在大陆失踪,失去联系”这样的标签,无疑也在心里为父亲这个存在留着一扇门,始终怀着对某一天再见父亲的隐秘期待。随着寻父之旅中谜底一步步揭开,离父亲越来越近,心情也越来越沉重,因为这个被发现的事实足以让任何一个人动容:父亲为了保护在台湾的妻儿家人,隐姓埋名地在大陆生存了下来直至终老,而作为解放前为国民政府工作过,还有亲人在台湾的父亲,在大陆的生活注定不好过,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都能想象得到……你能想象吗?一个至亲用三十年的孤独隐忍换来了你的成长,你的身上留着他的血液,你的样子是他眉眼的印刻,他做了这一切然后悄悄离去,你再也看不到,因为这超越了时空的距离,也许你们之间唯一最近的距离就是,你站在镜子前面,看着那个镜中的自己,最像爹的你。
  •     写的比较平淡,没有龙应台的大江大海那般感人。
  •     如果一个人生长在非常年代,那么即使他个人再平凡,他的经历也可能成为一种传奇。这种“被传奇”写在纸上是深刻真挚的文字,落在身上却是一生难以言述的哀伤和遗憾。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一向缺乏对个体的关怀,但愿以后会慢慢好起来。也祝愿这片苦难的土地上,生者安乐,逝者安息!
  •     家
  •     没有预期的那么感动,但书确实不错,能了解到台湾社会的点点滴滴。
  •     姐姐看的,说还成
  •     买这本书是因为曾经的《聆听父亲》。每个人都有父亲,但是未必人人能和父亲相守、相聚。原因很多,但是是因为自己无法决定、改变的原因导致的,我们应该怎么办?怪不得谁,只能怪命运?作者“寻父”的过程很感人;作者对于与父亲无法相见、相联系的几十年写得其实很理性、很平静,几乎没有什么抱怨。在我这个年纪看来,还真是不容易。再看背景,作者依然是属于有话语权的人。这不是贬义,只是事实分析。因为我一直想看草根的类似的文章。
  •     家国下的个人父子情,各种情。
  •     快考试的时候我把你给读完了,想起那两处动人处,难以言语。波澜不惊的语言包含了那么多的深刻情感,谁能够?!明白了“静水深流”。
  •     马未都推荐的书,虽然说看书是讲心情和缘分的,但因为马老的推荐还是买了这本,闲时翻阅,也是赏心悦目。
  •     感动人心的好书
  •     特别是第一篇<镜中爹>,一种泪渗进心里的温暖和感动
  •     因为评论、因为信任这家出版社出版的类似作品,所以购之。
    还未及认真阅读。
  •     简短的小文,字里行间透露出深深地爱和思念。书的结尾是作者父亲和作者的时间年表,作者也曾感慨,当年他去美国的时候,父亲却在车间里做工人生产扳手。一步之差,物是人非。
  •     真实的历史往往比我们想象(被告知)的要残忍,镜中的“爹”,在片片拼图下慢慢完整,却已永远逝去。
    总归,有希望。。。。
  •     单位买的,还不错。
  •     值得一看
  •     最美好的章节出现在第一篇散文,欲语还休,欲语还休,其中况味只有当事人知道。
  •     海上漂
  •     好书!从文字到内容,很久没看到这么好的书了,一口气读完。
  •     看史书,不仅仅要看正史,在大历史背景下的个人生活才是组成了这段洪流的真实影像。一直喜欢看微观人物,微观历史,这本书正是这样的书,边阅读边为故事中的人物唏嘘不已,没有人会统计那段历史中有多少这样的悲欢离合发生,但是每一次阅读这样的故事,就会深深震撼很多读者的心灵。发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感叹。
  •     作者只能借着研读父亲生前摘抄和作画的小绘本来揣摩父亲的心境和思想 读到此特别心酸
  •     和《我们台湾这些年》中的有些情节对照着读,有点意思
  •     关于两岸骨肉分离与团聚的书刊过了不少,但镜中爹的视角确实独特。作者把会议的点点滴滴都凝入了寻亲的努力中。我们看到了血浓于水的力量,看到了台湾和大陆在不同时期的平行时空中的不同。。。。
  •     各种错综的关系联系起了台湾文坛的一大帮子精英 家族的历史连同于国运 读完第一章就被彻底打动(泪目)至诚的情感
  •     掩卷后,不觉陷入深深的沉思,为那些非个人所能支配和改观的过往,淹没在浩瀚的历史遗迹中,泪雨飞落,扼腕叹息,又怎抵得过活活的生离!别再重蹈,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父母膝前尽孝,不再悲吟“子欲养,亲不待!”
  •     除了电话和回家的路 过了一个安静轻松的夜晚~入手许久终于有空开读 ~从大江大海开始关注1949的伤痕 却是之后的太平轮、飘零一家、聆听父亲才真正被震撼~过1/4已能感觉到预埋的触情之线索和底下蕴藏的情感力量 洪流之中个体总是无奈而辛苦的
  •     读过巨流河和大江大海,这本就显得普通了。
  •     潘峰推荐
  •     文字朴实无华, 笔下的深情实在让人唏嘘.
  •     很感人的书,个人在历史里真如芥子浮于海,完全不能自主。作者的文笔也很细腻。
  •     大时代的变迁,真可怕
  •     寻找父亲的经过颇感人,尤其是看到熟悉的南京地名,很亲切。对作者小时候在台湾的经历很感兴趣。不过此书稍嫌琐碎了。
  •     张至璋虽然文笔一般,4分给阅读过后的思索。
  •     寒假在家看的,非常好。父亲永远是男孩子心中的标杆
  •     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本书的介绍,有点心动;在书店看了第一章,被深深感动了;终于买了这本书,断断续续看完了,又断断续续看了几遍,决定再去看看作者的其他文章。
  •     两个大陆的人,不断在命运中徘徊。。。乡土之情,始终不能忘怀。
  •     一篇优秀散文延伸出来的流水账。
  •     历史原因导致父子两岸相离的苦涩亲情
  •     灵魂在往生的路上会不断地回首吗?如此孤独终老的一生中他的思考是如何进行并被埋葬的?他为何没有登上那赴台的轮船?我还是没找到答案,我想这个时代最重也冲淡了最初的向往和所有疑惑。我们终究成为了历史尘沙中的过路客和陌生人。(本书的前半本毫无快感,引出来一个故事又戛然而止,其实我更多地想追寻他如何寻父的历史,以至于中间跳过一些他个人成长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后面亲人相见毫无疑问地还是让我感动了,)
  •     朴素真诚的历史。外滩在我心中顿时有了历史感!可惜没有早看到啊。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