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米海尔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情感 > 我的米海尔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8
ISBN:9787805677132
作者:[以色列] 阿摩司·奥兹
页数:238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阿摩司·奥兹的成名作,也是迄今为止奥兹全部创作中最负盛名、最受赞誉的一部作品。自1968年发表至今三十年来,已再版五十余次,翻译成三十种文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文学系女生汉娜与地质系学生米海尔邂逅相遇,不久便结成眷属。婚后,米海尔潜心学业,挣钱养家,却忽略了妻子的感情追求。往昔的一对恋人逐渐产生距离,漂亮而感伤的汉娜不禁失望、痛苦,进而歇斯底里……

内容概要

阿摩司·奥兹,当代以色列文坛上极具影响力的优秀作家。他自幼受家庭影响,阅读了大量以色列经典作家及十九世纪俄罗斯作家的作品,表现出出色的文学天赋。早在耶路撒冷小学接受启蒙教育期间,他所作的诗歌和小文章便经常见诸学校报刊。在基布兹时,他利用休息时间勤奋写作,后来每周得到一天特批的写作时间。自六十年代登上文坛后,奥兹先后发表了九部长篇小说《何去何从》(1966), 《我的米海尔》(1968),《触摸水,触摸风》(1973),《沙海无澜》(1982),《黑匣子》(1987),《了解女人》(1989),《费玛》(1991),《不要称之黑夜》(1994),《地下室中的黑豹》(1995);三个中短篇小说集《胡狼嗥叫的地方》(1965),《一直到死》(1971),《恶意之山》(1976);杂文、随笔集《在炽烈的阳光下》(1979),《在以色列国土上》(1983),《黎巴嫩斜坡》(1987),《天国的沉默》(1993),《以色列、巴勒斯坦与和平》(1976)等;儿童文学作品《索姆哈伊》(1978)。他的作品不仅在以色列十分流行,而且在世界上影响很大,曾获多种文学奖,并于一九九八年以色列建国五十周年之际获以色列国家文学奖。

章节摘录

  序言  钟志清    中国和以色列地处亚洲大陆的两端,两国之间的了解也像隔着崇山峻岭。   不错,我们知道上帝与犹太先祖亚伯拉罕等立约,犹太人做了上帝的选民,雅各与上帝摔跤易名,才有了以色列“十二支派”。    我们知道犹太民族的历史苦难深重,饱经沧桑,数千年颠沛流离,几乎罹临灭顶之灾,直至一九四七年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才获得一块栖身之地,并于一九四八年五月宣布独立。   我们也许更清楚犹太民族的文化神秘幽远,种下了一个具有探索价值的犹太文化之谜,即两千年前就已经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宗教经典《旧约》。它不仅记载着上帝耶和华与犹太人的契约关系,实录下犹太人上下求索、艰苦创业、兴邦立国,乃至身经乱离的命运,同时也不失为文学总集。无论是《创世纪》中数不尽的情结典故,还是《雅歌》、《诗篇》、《哀歌》中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都曾启迪过无数人的奇思妙想。古老的希伯来文化一向被奉为世界两大文化源头之一。近代犹太人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分别从社会、科学、人本领域对近代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数不胜数的犹太人从不同方面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也经常通过电视屏幕及其他传播媒介了解到,现今的以色列一直战祸频仍,纷争不已,恐怖活动此伏彼起。  但是,除此之外,以色列当今社会的真面目,当代以色列人的日常生活与喜怒哀乐,谁又知多少?  文学是借助审美手段反映现实生活与作家心灵历程的独特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了解社会与人的一个窗口,是沟通民族心灵的一座桥梁。“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每个民族的文学均负载着那个民族深厚的历史积淀、集体无意识与民族凝聚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将阿摩司·奥兹的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是一个相当好的选择。作为作家,他不但杰出,而且相当“以色列化”。  阿摩司·奥兹出生于一九三九年。父母在排犹声浪四起的三十年代,受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从俄国移民到以色列,梦想在巴勒斯坦找到自由的“希望之乡”。父亲耶胡达·阿里耶·克劳斯纳博学多才,嗜书如命,懂十几门语言,一心向往做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比较文学教授,但始终未能如愿。母亲范妮娅漂亮贤惠,多愁善感。  奥兹童年时代的耶路撒冷由英国托管,日常生活蒙上了一层英雄主义色彩:地下活动,爆炸,逮捕,宵禁,搜查,英国兵,阿拉伯帮,迫在眉睫的战争与恐惧……古老的英雄神话仿佛成了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儿童故事讲的都是耶路撒冷的过去和沦陷。据奥兹回忆:“父母将我送到一座希伯来基础小学,学校教我缅怀古代以色列王国的辉煌,并且希望它在烈火与热血中复兴。”在那个躁动喧嚣的时代,奥兹的理想就是“做一个英雄”。  十二岁那年,母亲自杀,这一事件不仅结束了奥兹童年的梦想,而且对他日后的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奥兹本来就和父亲不和,母亲故去后,他对家庭的反叛意识愈来愈强。十四岁那年,奥兹离家投身到胡尔达基布兹,并把自己的姓氏克劳斯纳改为奥兹,希伯来文意为“力量”。在那个颇具原始共产主义色彩的世界中,奥兹开始了文学创作。后来,基布兹将其保送至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攻读文学与哲学学士学位。按奥兹自己的意愿,他想继续攻读硕士,但未被批准。他只好回到基布兹教书,并从事写作。直到后来功成名就,他才到英国牛津求学,获硕士学位,后又获特拉维夫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一九八六年,奥兹因儿子患哮喘病不得不离开生活多年的基布兹,搬到南方沙漠地区的阿拉德小城居住(据说沙漠地区的干燥气候有利于治疗哮喘),不久便被本·古里安大学聘为文学系教授。  阿摩司·奥兹是当代以色列文坛上极具影响力的优秀作家。他自幼受家庭影响,阅读了大量以色列经典作家及十九世纪俄罗斯作家的作品,表现出出色的文学天赋。早在耶路撒冷小学接受启蒙教育期间,他所作的诗歌和小文章便经常见诸学校报刊。在基布兹时,他利用休息时间勤奋写作,后来每周得到一天特批的写作时间。自六十年代登上文坛后,奥兹先后发表了九部长篇小说《何去何从》(1966), 《我的米海尔》(1968),《触摸水,触摸风》(1973),《沙海无澜》(1982),《黑匣子》(1987),《了解女人》(1989),《费玛》(1991),《不要称之黑夜》(1994),《地下室中的黑豹》(1995);三个中短篇小说集《胡狼嗥叫的地方》(1965),《一直到死》(1971),《恶意之山》(1976);杂文、随笔集《在炽烈的阳光下》(1979),《在以色列国土上》(1983),《黎巴嫩斜坡》(1987),《天国的沉默》(1993),《以色列、巴勒斯坦与和平》(1976)等;儿童文学作品《索姆哈伊》(1978)。他的作品不仅在以色列十分流行,而且在世界上影响很大,曾获多种文学奖,并于一九九八年以色列建国五十周年之际获以色列国家文学奖。  《何去何从》是阿摩司·奥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其背景置于约旦边境附近的一个基布兹。德国移民鲁文·哈里希是基布兹的诗人、导游和教师,妻子伊娃抛弃他及一双儿女,与前来度假旅行的堂兄弟私奔德国,留下鲁文与女儿诺佳及儿子盖伊相依为命。伊娃出走后,流言四起,说女教师布朗卡·伯杰与鲁文有染。布朗卡有丈夫、子女,丈夫埃兹拉是基布兹的卡车司机,喜欢夜里出门运货,哥哥是耶路撒冷的名博士,可谓门庭显赫。时光就这样一天天逝去,鲁文的女儿诺佳已长得亭亭玉立,情窦初开的姑娘对曾被自己拒绝过的年轻小伙子拉米萌生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埃兹拉在一个深夜强暴了诺佳,致使诺佳怀孕。一度希望诺佳做儿媳的拉米母亲再不愿让儿子同“血管里流着母亲不洁的血”的女孩子有任何瓜葛。鲁文对女儿深感负疚,不再同布朗卡往来。诺佳拒绝堕胎,离开基布兹,与埃兹拉的关系告终。埃兹拉与妻子和解,重新回到她身边。后来,拉米的母亲去世,拉米与诺佳结婚。  《何去何从》不仅讲述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基布兹人的故事,同时也描绘了基布兹生活的危机以及新老两代人之间的代沟。  基布兹是当代以色列社会的一个特殊产物,本世纪初由新移民先驱者创建。在基布兹,人人平等,财产公有,颇有原始共产主义的味道。奥兹最初到基布兹时,那个世界对他来说比较陌生。他拿不动锄头,还要写诗,由于多年生活在知识气氛浓厚的耶路撒冷,所以他讲一种特殊的语言,惹人发笑。老人们喜欢同奥兹聊天争论。他们知道奥兹有志于小说创作,觉得有必要把自己的一切事情都交给他,以便得到安全的保存。因为在基布兹,一切归于公有。无论房产、花园,还是人们终生照看的果树,什么都传不下来,留下的只有回忆和经历。奥兹成了老人们的忠实听众,无疑得到了一笔可贵的财富。当时,基布兹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即使同现在贫困线下的生活相比也显贫穷,每人吃半个鸡蛋,每张桌子共用一把餐刀。人们具有一种不安全感,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但是在基布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非常默契、亲密,能够净化人性中某种不纯洁的因素。也就是在那个世界中,奥兹意识到理想与理想者本身的不一致,意识到梦想与梦想者之间的距离,意识到试图改变世界的伟大理想与狭隘的自私心理之间的矛盾。尽管奥兹在基布兹生活多年,但一直对基布兹持批评态度,认为基布兹虽是先驱者们“出色的想法”,但同现实世界却相去甚远。  奥兹的基布兹思想直接影响到创作。《何去何从》中的伊娃曾因丈夫鲁文之故毁弃了与堂兄弟的婚约,后来又心甘情愿地随他私奔慕尼黑。一方面是因为搞艺术的堂兄弟爱她,需要她,她本人也像《创世记》中的原型夏娃(伊娃谐音)一样禁不住诱惑;另一方面则是她富于幻想、追求精神生活的天性与基布兹严格的生活格格不入,对丈夫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颇为不满,因而执意离去。诺佳也是一样,她称自己是“山的女儿”,然而在基布兹这个毫无隐私权可言、一切均公之于众的地方她感到非常压抑,于是向往另一个所在。奥兹之所以给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取名为“另一个地方”(希伯来文书名),是因为他想表明一代新人对先驱者信仰的怀疑与挑战。  十二年后,奥兹又完成了另一部以基布兹生活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沙海无澜》。青年主人公约拿单与《何去何从》的诺佳一样,也决定离开基布兹,梦想到一个有爱情、有冒险、有秘密奇遇的遥远所在。  约拿单出生在基布兹,并在那里生活了二十余年。父亲约里克是前任内阁成员、工党领袖,现为基布兹书记,专横跋扈而热衷政治,沉醉于往昔的辉煌岁月;母亲哈瓦盛气凌人;妻子里蒙娜温柔漂亮,却头脑简单。在丈夫眼中,她显得毫无意义,夫妻生活平淡如水,约拿单因而备感压抑。正当他打算离开之际,一个笃信斯宾诺莎哲学的俄罗斯青年阿扎赖亚来到基布兹。第一次到约拿单家做客阿扎赖亚便为里蒙娜的美色所倾倒。由于天气之故,他不得不留宿,约拿单意识到此人可代替自己的位置,说不定能够唤醒里蒙娜这个“睡美人”。约拿单突然离去后家里起了轩然大波,父母互相埋怨,里蒙娜默默地忍受着,阿扎赖亚则大肆传播自由思想。  约拿单冲向内盖夫沙漠,他想穿过边境,前往约旦的红石城佩特拉。他深知自己在越过边境之际便有被阿拉伯士兵俘虏的危险。抵达边境时,他同军营里的女兵有一夜之欢,堪称体验到了爱和危险且又有了秘密奇遇。有的评论家认为:“约拿单恐怖地发现,‘真正的人生’原来就是通向死亡,通向地狱之路。”他所向往的佩特拉红石城也成了一座地狱,于是他决心重回基布兹,与妻子及阿扎赖亚和平共处。  约拿单虽然重新回到了基布兹,但并不意味着他同父亲之间的冲突得到了缓解。父亲是本·古里安、列维·艾希科尔的同代人,这批人代表着建国者们追求的正义与和平的信仰与创造力。但与之相对的是,先驱者们的妻女、土生土长的以色列人似乎缺乏上代人的精神支柱,即使在抵御外敌侵略的战斗中也是这样。父辈们是为了实现复国主义理想,而年轻一代则是为了生存,这种冲突不可避免。从这个意义上,阿摩司·奥兹的小说表现出当代以色列人信仰的失落。由于终日生活在战争的隐患之中,许多以色列人的内心深处不免产生一种强烈的生存危机意识。  《我的米海尔》是阿摩司·奥兹的成名作,也是迄今为止奥兹全部创作中最负盛名、最受赞誉的一部作品。自一九六八年发表至今三十年来,已再版五十余次,翻译成三十种文字。表面看来,这是一部爱情小说: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文学系女大学生汉娜与地质系学生米海尔邂逅相遇,不久便结成眷属。婚后,米海尔潜心学业,挣钱持家,却忽略了妻子的感情追求。往昔的一对恋人逐渐产生距离,漂亮而感伤的汉娜不禁失望、痛苦,进而歇斯底里……作者在开篇便用女主人公的口吻写道:“我之所以写下这些是因为我爱的人已经死了。我之所以写下这些是因为我在年轻时浑身充满着爱的力量,而今那爱的力量正在死去。我不想死。”这段极富抒情色彩的文字在文中几次出现,一唱三叹,动人心弦。  若单纯作为一部爱情小说,《我的米海尔》可能比较普通。但它不仅仅局限于对婚姻与家庭生活的描写,正如阿摩司·奥兹所说:“若问我的风格,请想想耶路撒冷的石头。”引自1997年4月1日本文作者与阿摩司·奥兹的访谈。耶路撒冷的石头具有许多层面,负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在犹太人的心目中,耶路撒冷是一座极富历史感的城市。三千年来,迦南人、亚叙人、巴比伦人、希腊人、罗马人、犹太人、穆斯林、十字军相继征服过这座城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耶路撒冷成了英辖巴勒斯坦首都。巴勒斯坦分治后,耶路撒冷成为一座国际型的城市。直到一九六七年“六日战争”老城才重归犹太人所有。  作为犹太人,阿摩司·奥兹对耶路撒冷充满深情。“我爱耶路撒冷是因为我出生于此。”“这是我出生的城市,我梦幻中的城市,我的祖先和人民痴心向往的城市。”但在奥兹心目中,耶路撒冷“从未真正成为以色列国家的一部分”。在《我的米海尔》中,奥兹不止一次地写道,耶路撒冷是座让人伤心的城市,并借汉娜之口道出,“那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个幻影。四面八方都是山。”“我生于耶路撒冷,但我却不能说耶路撒冷是我的城市。”小说把耶路撒冷比作被人围观的“受伤女人”,暗示它处在阿拉伯世界的重重包围之中。汉娜到北方基布兹过逾越节时,为不再受耶路撒冷的困扰而感到轻松愉快,甚至对这座古老的城市心生恨意。将耶路撒冷置于否定的层面上进行抨击这在犹太作家的作品中确属罕见,足见作家“爱深恨弥深”的情感。同时,作家又把笔端伸进耶路撒冷的神秘生活之中:冰冷的石墙,幽深的小巷,令人炫目的日光,喧嚣嘈杂的市场,黑漆漆的森林,灰沉沉的天空……婚礼上的踩玻璃仪式,希伯来大学校园内阴冷的建筑,街上神出鬼没的小贩,教会学校的孩童,悠扬的教堂钟声,独立日,西奈战争,住棚节,逾越节等等,这一切不仅为我们展现出五十年代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描绘出那个乱世之秋的社会场景。  《我的米海尔》确立了阿摩司·奥兹在以色列文坛上的重要位置。小说通过女主人公汉娜的眼光观察世界,感受人生,手法上匠心独运,行文流畅自然。汉娜自幼与邻居家一对阿拉伯双胞胎青梅竹马,双胞胎任由她支配,能够满足她的强权与施虐意识。但结婚之后,她从丈夫那里得不到这一切,于是她绝望、抱怨、发泄,近乎歇斯底里。汉娜的性格本身具有很多弱点,但是奥兹采用女性口吻叙述故事,展开情节。如此丰富地表达出女性意识在现代希伯来文学史上堪称独创。  著名希伯来文学批评家格肖姆·谢克德认为,《我的米海尔》带有明显的自传色彩。多愁善感的汉娜有些像奥兹的母亲。奥兹承认,他的许多作品中均有自己生活的影子。在创作《我的米海尔》之前,小说中的许多人物便在他的脑海里徘徊了很久,却又挥之不去,令他整整花上近三年时间进行创作。  另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是《费玛》。这部作品布局精巧,情节始于一九八九年二月十二日星期一凌晨,到一九八九年二月十七日星期六安息日结束。主人公费玛是一位五十四岁的离婚男子,在一家妇科诊所做招待。费玛年轻时是个诗人,其诗作深深感染着耶路撒冷的读者。他称自己是百分之百世俗的犹太人, 但却笃信希伯来神秘哲学,感觉整个世界上充满着上帝的灵光。他博学健谈,关心政治,尤其是关心动荡的以色列现实,喜欢同友人在咖啡馆谈论现存体制,研讨诗歌。同奥兹一样,他也笃信阿以和平,但父亲巴鲁赫却是个右翼极端分子。费玛意识到,是因为母亲的过早离世才造成他与父亲之间情感上的隔膜。每天夜里他在梦中辨认母亲的形象,早晨起身记下自己的精神活动历程。  在某种程度上,费玛堪称奥兹的负面,所以显得比较愚钝。他在思想上是个英雄,但在行动上却是个反英雄。如果人们接受他的建议,那么他无疑能够解决以色列所面临的问题,成为举世瞩目的诗人。但这个世界却背弃了他,他“感到自己的灵魂已死”,缺乏雄心、信心与自我兴趣。用他前妻的话说就是“什么也不爱”。在他看来,“爱情必然导致灾难”,而“缺乏爱情”又会造成“屈辱和伤害”。他同妻子在一起时缺乏激情,但把妻子赶走后又觉得心神不宁。  奥兹用传统小说的叙述方式,把日常琐事、政治见解、耶路撒冷的现实社会融到一起,展现出个人与社会、性欲与政治、梦幻与现实、善良与邪恶的冲突。他不仅表现当代世界,而且追溯古老的以色列文化传统。  小说的希伯来文原名为“第三种状态”。作品对此进行了相关描写:连绵的阴雨过后,太阳喷薄而出。星期五耶路撒冷的早晨,一切犹如创世之初,这美妙的景观刺激了费玛,使他顿悟出在“沉睡”与“清醒”之间存在着“第三种状态”,“第三种状态”具有哲学意义。奥兹曾解释说:“‘第三种状态’不仅指梦幻与现实之间的状态,也是喀巴拉神秘教所提到的中和状态,是对不需做任何决定的世界的渴望。如果让费玛在散步和打盹间做出选择的话,他很难做出决定。睡觉固然令人惬意,但散步也不坏。最后,他决定穿睡衣散步,于是乎皆大欢喜。”“这也代表着对一切矛盾归于和谐后某种复音状态的渴望。这是小说中的一个深奥问题。”总体上说,《费玛》是阿摩司·奥兹九部长篇小说中最富哲学色彩的一部小说,进而被称作“宗教小说”。  构成《费玛》小说中的另一个主要内容是费玛同女性的关系。阿摩司·奥兹擅长描写家庭生活,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是他全部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一九八九年,奥兹发表了一部长篇小说,题名为《了解女人》,产生很大反响。小说的主人公约珥是以色列摩萨德组织的一名特工人员。作品写的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约珥的妻子伊芙瑞娅触电而死,邻居前去救助时也不幸身亡,从此谣言四起。约珥提前退休,搬到特拉维夫,与岳母、母亲、女儿生活在一起,养花,烹饪,为女人们操持家务,同自己并不爱的女邻居交欢,经常坐在电视机前入睡,最后到一家医院当了一名志愿者。  作为摩萨德组织的一名特工人员,约珥曾经不相信一切人,不相信一切事。退休后,他盼望把自己解析人的本领转入剖析他所忽略的家庭世界。触电而死的妻子,患有癫痫病的女儿,以及年事已高、身体欠佳且总在喋喋不休的岳母和母亲,她们究意是怎么回事?于是他全身心地去了解生活中的女人。小说书名“了解女人”出自《旧约·创世记》第四章第一节“亚当了解夏娃,他的女人”(中文通行译本均译作“亚当和夏娃同房”)。了解女人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约珥寻找自我真实、追寻生命意义的过程。约珥与妻子共同生活了二十年,不忠似乎已经成为习惯。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了自己的国家和义务。退休前夕,约珥曾被老板唤去,要求他到曼谷寻找一名恐怖分子的前妻,他拒绝了。顶替他前去执行任务的同事落入陷阱,惨遭伤害。约珥以前背叛了家庭,而今又觉得愧对以色列。一个人把终生贡献给了神圣的生活,其结果却是一种失落。他是否要对妻子的事故、女儿的痛苦、同事的死亡负责?所有这些问题悬而未决,对读者无疑是一种挑战。  以上介绍的五部作品向读者展示了奥兹创作的总体风貌。奥兹一向推崇希伯来文学大家阿格农、布伦纳、别季切夫斯基等人的创作,酷爱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及美国作家梅尔维尔等的作品。他的创作手法与叙事技巧主要得益于上述文学大家的影响,他用讲故事的方式向我们娓娓动人地描述当代以色列人的生活,“语汇极其丰富”。  近代希伯来文学自复兴以来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家和诗人,但纵观整个希伯来文学发展的脉络,所描写的基本上就是形形色色犹太人的艰辛历程。有些评论家认为,希伯来语和意第绪语作家所探讨的不是“个人的意义”,而是“犹太人的意义”。在他们那里,语言已不单纯是一个载体、一个工具,而是一种文化。作为六十年代登上文坛的“新浪潮”作家的代表,阿摩司·奥兹一方面注重描写家庭生活,剖析人生,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同时又受到集体无意识的侵扰。用他自己的话说,“倘若这种歇斯底里的犹太纽带非常坚固,没有它我又怎么能够生活?我又怎能放弃这种对集体共振与部落纽带的沉溺与迷恋?如果我将这毒瘾戒掉,我还剩下什么?我们岂能过普通、和平的生活?我们当中谁能?我不能。”在他看来,一个希伯来文作家不可能只为爱情而描写爱情,不可能只去描写人类总的境况。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则不难理解阿摩司·奥兹作品的多层面特色,从其流畅舒缓的字里行间发掘出凝重与深邃的意蕴。  阿摩司·奥兹不仅是一个天才的作家,而且是一个出色的社会活动家。他一直呼吁阿以和平,亲自参加过一九六七年的“六日战争”和一九七三年的“赎罪日战争”。他不但撰写长、中篇小说,而且写有大量的政论及随笔,题材包罗万象。时至今日,奥兹的作品已被翻译成三十余种文字,译介程度之广在以色列当代作家中仅次于耶胡达·阿米亥。其作品在欧美世界亦反响很大。国外对阿摩司·奥兹的研究已深入到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各个角度,可谓仁山智水,妙论迭出。在我国,九十年代初才出版了第一个希伯来短篇小说选集。此次将一个以色列作家的五部作品一并推出,算是希伯来文学在中国翻译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了。

图书封面


 我的米海尔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9条)

  •     这本书看了我很久,始终没有想好好读下去的心情。只是凭着“既然读了开头,不读到结尾就没有办法领会作者的意图。”这样的想法硬撑着读完了。结果并没有什么微言大义,去豆瓣上查了下,看到大家的评论都集中在“婚姻的名存实亡”这一点上。原来这本书花了那么大的篇幅就讲了这么个微不足道的故事么,女人与男人结婚,却因为控制欲没有办法得到完全的发挥而郁郁终日。在母亲,儿子,丈夫等多种形象上发泄罢了。这书对我没有吸引力的原因在于,在我所见过的婚姻里,基本上没有什么幸福可言,所有的婚姻基本上都是名存实亡的。女性对男性多方面的不满,而男性则顶多以微笑和不理解来应对。每当母亲哭着对我控诉父亲的不对的时候,我就能透过这些破碎的言语看到两人之间关系的名存实亡。婚姻是枷锁么?这与我又有什么关系。也许这枷锁套住了汉娜,让她的生命黯然失色,可是谁又能不被套住呢?稍微累了点就整天呻吟吆喝,写了这么一大长篇狗屁东西。终究还不是控诉对婚姻的不满么?说那么一大堆又真正传达给人多少呢?母亲在哭诉时我就极为不耐烦。更何况是看这么一本书了。阿莫斯奥兹作为以色列作家,或许对家庭生活的确非常有研究。可是写这么多不言自明的婚姻闹剧真的有必要么?就像人人都知道“知识就是力量”之类的普通格言,那你还去写一个普通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的故事还有必要么?是人都会产生审美疲劳吧。最后还加上了丈夫找到外遇这种普通人连说都懒得说的无聊桥段,到底是想说明什么呢?男人的性欲望无法满足,不想被控制,从而去寻找另一个性伙伴这种丑恶的事情,像散文一样的写出来又能怎么样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来都没有真实,人必定是自私的,婚姻也永远不会是完美的。爱注定要死亡,女人注定要哭泣。不论我们用再多的字去弥补也没有用。阿莫斯奥兹。你输了。
  •     虽然这本书,是奥兹最有名的,但不是我最喜欢的。。我喜欢他那本了解女人。。无意中发现的这个作家(北图),今年在首图找到了他一系列的书。。读了一个过瘾。。。爽。。
  •     像一年前在机场中转的三小时里读完《你喜欢勃拉姆斯吗?》后得出的结论一样,我把《我的米海尔》中希伯来文学系毕业的少妇之臆想理解为对生活的对抗。她不屑生活,畏惧时间,冷酷淡漠。我的米海尔是一位地质学家,或者注定将成为一名地质学家。他克制,理智,用一种有条理的逻辑说起“岩石圈”、“沙石”、“变质岩”。他能把十分复杂的东西解释得简单明了。他陈腐。他的克制让汉娜第一次感到一种内在的紧张,出于一种对自己从未拥有过的东西的向往。汉娜觉得“前寒武纪”就像用密电码发出的信息。她以为在米海尔吐露的这些深沉冷静的词汇背后,会有她痴迷的狂烈,就像岩石圈下面就是地壳,而地壳下是炽烈奔涌的地核。阿摩司·奥兹一开始就为汉娜埋下了疯狂的种子。她会愉快地想起九岁那年患过的那场白喉。她患病时会想象自己是女王——结婚后她把女王梦更具体化了,她将是但泽城的女王,冰雪女王。高烧加剧她的梦,正如后来她会被发烧的喜欢慑住心魂。九岁时,她的医生很有预见性地告知她,是你不愿意恢复,因为有些孩子喜欢生病,拒绝接受治疗,这是由于生病在某种程度上可达到一种自由境界。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性。醒来时,汉娜会产生某种失落。尽管米海尔承认:“汉娜,要做你丈夫的那个人,一定得很强悍。”但汉娜被他即时的求婚震颤了。他让汉娜感到安宁,当然汉娜接受了他的求婚。汉娜容易受到一种即时的感动,比如,米海尔说,你的脚脖子很美。她被脚脖子这个词吸引了。尽管汉娜在米海尔与朋友浪笑时会感到自己不存在,自己受到了耻辱,但米海尔的一个拥抱就会让她感到温暖。他不再是她臆想出来的东西,他是真实的安宁的存在。尽管在举行婚礼之前,汉娜不喜欢米海尔的姑妈和父亲,但是她也不在乎,她对未来家庭可能压根也没有其他向往。她只是义无反顾投入生活。然后多年以后,厌恶地问米海尔,你或者究竟是为了什么?米海尔说,你的问题没有意义。人不为什么活着,活着而已。婚后生活就像米海尔说的那样。阿摩司·奥兹写无聊的生活,用重复的“日子悠然而逝,什么痕迹也没有留下”这样陈腐的句子,辅以对耶路撒冷的荒漠,冷风,暴雨,沙滩等景色描写。他的句子简洁直接,主谓宾了事,像一行行冷酷的诗,然而诗里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情,因为汉娜百无聊赖,对任何人和事没有热爱,恨也不太明显。米海尔和儿子在集邮,兴致勃勃地。汉娜往留声机里放唱片,蜷进扶手椅里,疲倦的双脚放在身下,织毛衣,听音乐。放松。透过窗户能看见隔壁的女人往阳台栏杆上晾被子。「我没有思想,没有感觉。时间是一种强有力的存在。我故意不理睬它,目的是想贬损它。我对待时间的方式恰恰与年少时对待粗鲁男人无礼目光的方法一模一样:我并不避开目光或掉转头去,而是露出轻蔑的冷笑。避免恐慌或尴尬。好像在说:“有什么呀!”我知道,我承认,这是一种可悲的防卫。但是欺骗本身更加可悲和丑陋。我并无奢求,只是希望玻璃应该保持透明。」汉娜强迫自己记下每一时每一刻发生的每一件事。她的目光像意象制造机。“花园一头有个破水龙头,有俄罗斯平原,有纽芬兰,有群岛,我流放此地。有时睁大眼睛,我会看到时光。时光像夜间巡逻的警车驶过,红灯急剧闪动,而车轮却缓缓前行。”约拉姆,一位年轻的男孩,喜欢作诗。他暗恋着汉娜,汉娜希望挑逗约拉姆说出他的真话,引他成为一位诗人,而不是正统犹太教教《圣经》的那种老师。但这最后一场疯狂的反抗以失败告终。汉娜发烧了。伴随着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的战争。战争的狂乱和汉娜发烧时的快感交错,汉娜简直要烧坏了。这似乎是全书最高潮的时刻。汉娜迷恋词语。她说她依赖词语,就像悬崖上人依托着唯一的栏杆。“耶路撒冷正在扩建公路。现代排水管道。公共住宅。有些场所甚至让人觉得这儿是个普通城市:壁纸的街道两旁到处是公共座椅。这一印象稍纵即逝。要是你掉转头来,便会看到,居于这些火热朝天建筑场面之中的是岩石遍布的田野。橄榄树。贫瘠的皇帝。郁郁葱葱的山谷。牧群在新建的总理办公厅外面吃草。绵羊安详地啃食。老牧人坐在对面的石头上一动不动。周围一片山岗。废墟。风吹树林。居民。”如同一场汉娜曾经在心里许下的诅咒,身边的邻居一一死去,所有的耶路撒冷人慢慢死去。汉娜仍做着自己是指挥龙号和虎号航船的女王之梦。汉娜对当下即刻的描述令人着迷。“耶路撒冷近来突然满是漂亮女孩儿。”“两个姑娘从我身边经过,浑身洋溢着强烈得不可抗拒的美。他们的开怀大笑俗不可耐。”汉娜想,这是个自由的过渡,人人都可以随心所欲。我看,他们可以去投湖。汉娜生气了吗,当然生气了。汉娜骂人了吗,当然。“安息日快乐。”汉娜冷漠地说。儿子和丈夫大笑起来,米海尔说:“汉娜,你今天晚上好快活啊。”然而汉娜是快活的吗?一点也不。汉娜最后被迫堕入一场可笑庸俗的出轨中。尽管汉娜很聪明,汉娜最终还是被生活的庸俗打败了。她只能在梦里,放出两位双胞胎。p.s汉娜是耶路撒冷人,深感犹太教和基督教在以色列的分歧也是理解这本小说的关键,尤其是接近末尾的那段描述,汉娜想要远离她的耶路撒冷似乎有更深的含义。但是,能打动更多人的,应该是即使对犹太教不了解也能深有体会的部分。等对犹太教有更深的理解再来修改这稚气的摘抄吧。

精彩短评 (总计53条)

  •     据说是伟大的作品,不过并没有非常丰富的情节,大多由生活的碎片和梦呓般的喃喃自语组成,需要细致的解读。“一个人心满意足、无所事事的时候,感情就会象恶性肿瘤一样蔓延开来。”
  •     汉娜和奥兹在《爱与黑暗的故事》里的母亲的经历非常的相像。 故事好,可是觉得难读,只想速速翻阅,翻译成中文之后很多句子生硬,只能抓个大概形体,体会不到原著的美了。
  •     读了相当喜欢
  •     从这本书开始爱上阿摩司奥兹的作品。书名似乎蕴含深情,但最终化为无奈。
  •     推荐阿摩司.奥兹。看了他的《爱与黑暗的故事》就喜欢上了。《我的米黑尔》也非常好,是近来读到的好书之一。
  •     无论是说漫长过程中的婚姻的无趣也好,还是说长时间的隔阂或彼此的不理解也好,我都觉得这是一个怀疑与悲观共存的关系。
  •     虽说这是oz的成名作,我也很喜欢oz的作品,但对待汉娜这个人物的塑造还是有时很困惑,以妻子母亲身份来看,我觉得汉娜是很失败的,她其实经历的就是平淡的家庭生活,可她个人无法忍受这种平淡,所谓的向往自由激情并不能很站得住脚,在我看来,汉娜就是一个很自我的人,她不应该为爱情做出牺牲,当她妥协后却又无法适应婚姻中的约束,因此才会歇斯底里有种死去的感觉,这样看来这个人物是可悲的,没什么好赞扬的
  •     都快忘记是什么内容了....
  •     有点迷恋这种感觉:淡淡的、平静的、暗流涌动的、尖锐的。
  •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我看过的最优秀的小说之一。
  •     如果我是女人我会希望有个米海尔一样的丈夫。就不会永远保持爱情刚萌发的那种状态么。 人们都在老去,但要永远充满爱的力量。
  •     第三遍
  •     读不懂,谁能指导指导我?_φ(°-°=)
  •     这本书大家可能有些面生,但这个作者,小编有必要提一下,他在以色列的名气也是数一数二的,好多中国作家都曾奉他为文学导师。这本书讲了什么呢?从一个女文青的角度细腻地述说了一段平庸无奇的婚姻生活。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创作《我的米海尔》是想去理解婚姻生活中的某些真谛”。
  •     很喜欢作者对耶路撒冷的描写。环境和时代背景给女主的心路历程更添几分迷乱。不过同为已婚妇女我是真心不理解这种激情褪去后爱的消逝。只能说一见钟情加闪婚太不靠谱了。
  •     汉娜心中住着一个狂暴的女王。甜的时候像蜜糖。语句节奏如音乐。想想50年代以色列建国初期,有公社,有跟阿拉伯人混居的,百姓之间俄语德语波兰语意地绪语横飞迁居来的人还得学希伯来语,果然读小说才会对一个国家有实感
  •     喜欢,却读不懂汉娜,我像米海尔一样希望汉娜用明白的语言再说一遍。
  •     优雅浪漫的汉娜遇见沉闷柔弱的米海尔,不是一个套路的两个人偏要掉进一个坑,注定了汉娜的不满足,不满足的后果无非就是接受或者改变,结果汉娜只有靠梦境和自虐来满足自己,注定的悲剧,这书看书太阴郁,不建议秋天看,哈哈哈
  •     读了20页,从校园俗套的相遇,约会已经神速发展到求婚。除了开篇第一句话带点杜拉斯的味道,让人觉得有看头,这情节比不过晋江论坛上的吊胃口。可是突然醒过来,“嗨,这可是男作家以女人口吻写的”, 太像女人写的,浑然没意识到这是男人写的。于是重读,那些细节和小心思,读后会心一笑。女主人恋爱结婚生子,再平淡不过的故事,却也是多数人要经历的变化困惑失落。女性心理的描摹不仅停留在像,更是对比彰显。茨威格也擅长描摹女性,但是要浓烈夸张的多,仿佛女的都是疯狂的。奥兹淡淡的,语言含蓄淡雅,他自己称为“人情味”。没文化,他的耶路撒冷世界不懂,最有代表性的爱与黑暗的故事,太厚了,暂时不敢读。
  •     细腻浪漫的人却要过市俗的人生得有多大的落差感
  •     意外相遇的一本书和一个作者。不能更赞。谁说与书的相处不似遇到那个对的人呢。
  •     很柔软,也很放肆。
  •     奥兹以女性的视角解析一个古老的问题:婚姻何以成为爱情的坟墓。当爱情遇见婚姻,当婚姻禁锢爱情,汉娜与米海尔邂逅之初的喜悦欢颜,开始向两人灵魂的疏离缴械。爱情的死亡是缓慢的,但是回顾整个故事,它又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宿命感,所以也就蒙上了一层注定要恶变的阴影。汉娜与米海尔两个人的爱情轨迹有一个共同的转捩点,自它以后,两人的灵魂相互拒绝。汉娜的心理活动也体现出她对于作为女性、作为灵魂而被疏离的不满和怨怼。深陷孤冷的囹圄,她的灵魂开始渴求回归,于是她频顾往昔的美好,这是作为女性能够做出的最大反抗。奥兹细如刺绣针脚的文字,有力、有理、有节,含而不露地指出导致爱情死亡的帮凶。
  •     她是狂暴的女王,却又是害怕胆怯的女孩子;当看到问题时,她多想躲进病里去,享受那处的自由境界,在真实和梦境之间的第三种状态。婚姻最后不是坟墓,是彼此远离的牵绊,爱是臆造,永远无法真的了解一个人。
  •     回家发现这本买了却没读过的书,于是当作2016年的第一本书读完了。说真的,我觉得这书象是一个有智商有阅读量有SM倾向但情欲未被满足的女子在歇斯底里的边缘做的自述。但必须承认哪怕是透过翻译也能感觉到OZ驾驭文字的能力非凡。
  •     还是头一次读以色列小说,对希伯来语产生了莫名好感~
  •     遐想的世界与现实世界衔接自然,汉娜思绪灵活,常常把人带入绝妙之境。
  •     语言较贫乏,从英译版译过来的,读不出原版的味道了但书本身的内容不错!
  •     读文的都会喜欢
  •     一开始是被新京报书评周刊的一文章“出轨大战:每个人都声嘶力竭,每个人都面目模糊”所吸引去读,但是硬咬牙读完,无感
  •     看这本书让我感到恐惧,汉娜这个女人也太疯狂了,时刻游走在出轨的边缘,虽然实质上并没有。更令我感到害怕的事,我竟然对她幻想中的东西也感兴趣。。。看来女人还是不要轻易走进婚姻,平静的生活可能会更加激发人内心的幻想,可怕,我都要有恐婚症了。
  •     诺冬17岁写出《杀手保健》,萨冈18岁写出《你好,忧愁》,张爱玲22岁写出《倾城之恋》,马尔克斯22岁写出《枯枝败叶》,奥兹24岁写出《我的米海尔》。
  •     '我之所以写下这些是因为我在年轻时浑身充满着爱的力量,而今那爱的力量正在死去。可我并不想死。”
  •     我曾看过作者的令一本书,很感动。但这本书,作者是女主人“我”来进行叙述,有时看着看着竟会把主人公性别混淆,真不适应。
  •     我很理解她的感受,只是不解,这种人应该过怎样的生活?是在自己的假象梦想中幸福下去满足自己,还是真的有合适的伴侣,过两个人都适合的人生?????
  •     理工男和文科女的结合是悲剧。
  •     读于2015年11月29日。
  •     最近两年经常发现外国文学与我三观不合,充分证明我已经不是文艺青年。我就不该学文学。举个例子:我与党凤坤都不是那种适合鸡毛蒜皮婚姻的文艺伤感女青年,我们生来就是走向社会、改造社会的人,这是使命。
  •     2014.12.13第一遍
  •     以色列人很像我们,生来沉重,心思细腻,幻想着圣洁伟大和爱,然后世俗地度过一生。爱情更在于自我幻想和选择。是生活还是爱情lol
  •     最好有生一日都爱下去 但谁人能将恋爱当做终生兴趣 生活其实旨在找到个伴侣 面对现实热恋很快变长流细水。#2016年看完的第102本#
  •     可怜的米海尔。跟这么一个傻逼的女主角生活在一起。性格简直差到无法描述。又作又任性又自大。叹气
  •     到目前 就是想说一个恋爱时候还蛮细腻浪漫男的结婚后boring不细腻不浪漫性生活也不刺激女的累不爱的故事么。本来很有趣的犹太生活写得味同嚼蜡 女主的人物性格跟被狗啃了一样 二十章看不下去了 好难看啊。。
  •     ……读不大懂
  •     娓娓道来的夫妻家庭生活表象下,政治倾向、家庭背景、生活目标的差异,亲友圈、朋友圈、邻里关系的不同,这些都成了磨蚀夫妻感情的外力,犹如小说第21章中所述的,“院子里一棵无花果树枝头多年来悬挂的一只铜碗,四五年来连冬天的寒风也未能将其吹落,却在没有猫和鸟在枝头跳跃的新年一大早从树上掉了下来,铁锈渣毕毕剥剥,碗在地上咔嗒作响。”
  •     这是一个女性的整个心理过程,一个追求激情的文艺女青年被一个冷静的学究吸引,委身于平乏的生活,却仍控制不住内心的澎湃,一直想要放出心中“狂暴的女王”。而这个故事发生在耶路撒冷,一个神秘虔诚又陈腐的地方,容不下这个狂暴的女王。一个男性作家能把女性的心理描写的如此详实细腻,也是厉害。
  •     所以,到底是结婚好还是不结婚的好?柴米油盐酱醋茶,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事情。身边的环境、人、事,给自己造成的影响又如何能清楚的不加掩饰的告诉另一个人?
  •     令人叹服的再现生活细节的能力。这本小说的语感远远比故事本身迷人。
  •     压抑
  •     细腻到让人很怀疑:什么,作者竟然是男人
  •     现代版的亚当夏娃的故事
  •     补记
  •     两个性情不同的人,对待感情表达的方式也不一样,一个是浪漫有激情的文艺青年,另一个是克制又传统的地质博士,在一起,没有火花,只有漫长平淡无奇生活中的煎熬,我相信他们互相爱着对方,可爱的方式都不是对方所能接受的,所以无法满足对方。因此观念性格相似的人在一起才会更好的接受对方吧。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