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回首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2
ISBN:9787503947810
作者:林文月
页数:200页

作者简介

《回首: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是林文月最新散文随笔作品,举凡阅读、交谈、听歌、旅行,或访旧怀人,无不委婉,真挚,最见文心神情于深度刻画之往事追忆中。而《回首: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同时也是作者回忆师友长者之作,文中多次提到她曾在中文系读书时的岁月以及当初的同桌、挚友及恩师。林文月以淡墨纤悉作散文,笔端冷热互出,思维与抒情绮错构成,景象宛若,人物复栩栩然如生,令读者想念不已。

书籍目录

阳光下读诗 /1
路易湖以南 /8
夜 谈 /12
秋阳似酒风已寒 /23
窗 外 /29
怀念一袭黑衣裳 /39
京都,我心灵的故乡 /44
在台大的日子 /48
过 程 /59
回 家 /66
回首迢递 /75
我的同学郑清茂 /84
消失在长廊尽处 /94
一首励志歌 /99
记一张黑白照片 /105
龙坡丈室忆往 /111
怀念台先生 /117
上海同文书院与爱知大学 /124
孙文与东亚同文书院 /133
董桥其人其文 /137
两代友情 /146
文学没有死 /156
不见雅堂书局 /162
青山青史 /165
台先生手书诗稿 /168
呕心沥血哀子规 /171
一叶文集 /174
梦浮桥 /177
林文月论林文月 /180
代跋:十二月,在香港 /182

编辑推荐

  林文月的名字是各地中文系师生与文学爱好者长久以来的偶像,其人其文曾被文学评论界拈来与张爱玲相提并论。林文月以淡墨纤悉作散文,笔端冷热互出,思维与抒情绮错构成,景象宛若,人物复栩栩然如生,令读者想念不已。《回首: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是林文月最新散文随笔作品,举凡阅读、交谈、听歌、旅行,或访旧怀人,无不委婉,真挚,最见文心神情于深度刻画之往事追忆中。

内容概要

林文月(女,1933年-),台湾省彰化县人,作家、学者、翻译家。曾任台湾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史丹福大学客座教授、捷克查尔斯大学客座教授。身兼研究者、文学创作者、翻译者三种身份,并且于这三个领域中都交出亮丽的成绩单。林文月这个名字,也许尚未被更广泛的大众熟知,却已经是各地中文系师生和文学爱好者长久以来的偶像。其人其文曾被文学评论界拈来与张爱玲相提并论,但更有年轻的粉丝说,娟秀文雅、往来无白丁的她是又一个林徽因。

媒体关注与评论

  曾经听一位师长说,每逢他们那一辈人聚在一起,回忆学生时代,竟然整晚谈论的话题都围绕在林老师身上,可见林老师是青春时代最美好的记忆……  ——郝誉翔

章节摘录

  节选自《回首迢递》  温州  街巷弄中晨昏常见邦媛来往踱步,仿佛台大外文系的研究室更移近了她的家。我见她摩挲着办公桌上堆积的公文和校样,又生疏但热心地操作着新型的复印机,明白那些所意味的是她生活,或者生命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  是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感兴趣的一部分,所以过去十多年来,我们四个女性相聚在一起的话题才会那样子围绕着文学,似单调而丰饶,仿佛重复实则鲜活地谈论不已。自 Nancy移居美国以后,邦媛和我见面谈话的内容自然就会多一些与季刊相关之事。一本一百数十页的文学刊物,读者理所当然地翻阅,间或被一篇文章所感动,或思索斟酌译笔妥与否等较琐细的问题。但是当实际参与编辑,或者只是做为编辑的旁观者,乃始深深体会其中辛劳之真象。邦媛和我时常在和平东路温州街口的一家咖啡馆“法哥里昂”相约,那里明亮舒适,且位于两家几乎相等距离的地点,步行可至,免去交通烦扰。我们总是挑一个靠玻璃窗的位置坐。有时我去早了,侍者会主动笑说:“齐教授还没有到。”一类亲切的话。“法哥里昂”因其地理位置,我们坐在里面,往往会看到同事或熟悉及不熟悉的艺文界人士走过窗前的骑楼下。一次,梅新经过看见我们,好奇地驻足,继而推门进来说:“很想知道两位在这儿谈的是什么?”小小的桌面上,咖啡杯被推到边缘,重叠摊放着一些抽象画的印刷样本。我正为邦媛选取季刊封面所用的图片。  一九九七年的夏季,正值《笔会季刊》第一百期,邦媛吩咐我郑重设计封面,令我倍感心理压力。苦思多时,我想出选取前此所用过的一  些封面群组合为底,而上方以红色与金色配合之桂冠及字体标出喜庆意味的图文。看到印刷厂送来的校样与构思相当吻合,自是十分欣慰。邦媛开玩笑地问我:“那么,怎么命题呢?”我也玩笑地反问:“设计封面,还得想题目吗?”“当然啦,帮忙要帮到底。”理所当然的语气,其实是对友谊完全信任的表示吧?来回思索的结果,我想出了一个题目: One Hundred Steps,意味着《笔会季刊》一步一足印辛勤走过来的一百期。而中文的翻译则是:“回首迢递”,代表着二十五年没有虚掷的时光与努力,一点一滴似遥远实可把握。  那一期的季刊出版,对于我们两个人都有特别的意义。记得印刷厂甫将新印制的书送了两本给主编,邦媛就迫不及待地雇车到我家,将其中一本给了我。两个人兴奋地翻前翻后,看看封面,又读读序言,感觉那种新出炉的暖烘烘爬上心头。那时我才明白她常常说的:“看到新出的刊物,兴奋得不得了,晚上在床上看看摸摸,放在枕头边伴梦。”那一夜,我的枕边也多了一本第一百期的“回首迢递”。  自从 Nancy离台后,四个人的聚会自然无法持续,而我自己退休后也多时居住在加州。一个秋日午后,我去旧金山拜访 Nancy。那天是她的生日,我捧着一束艳红色的玫瑰,代表其余三个人的祝福。进门时,她背对着我,在宽敞的落地窗前站立。我轻呼她的名字,同时也报出我自己的姓名。稍微迟疑之后,她展现了灿烂的笑容。衬着窗外旧金山湛蓝的天空,那一双泛着蓝灰氛围的双眸依然十分美丽。然而,半个小时的晤谈,两人的话题始终无法对焦,她只重复自己想说的话。半个小时是我事先答应她的家人会面的时间,只得辞出。  两年后,邦媛过访湾区,我又一度陪她去探望 Nancy。同样的窗前,但是不见那熟悉的甜美的笑容。 Nancy胖了些,穿着整齐,由女佣服侍着,在方几前坐下。邦媛和我拥抱她,拉着她的手试图引起她的回忆。“我是邦媛啊。我从台湾来看你。你好吗?”“记得我们从前常常这样坐下来聊天吗?还有海音啊。”“你气色不错呀,想不想念台湾?”“你看,这是最近的《笔会季刊》,特别带来送给你。”然而,对于我们所努力试图抛出的谈端, Nancy只是用迟疑的眼神漫应着甚至闪避着,因而没有一种话题可以开展。虽然有时她也配合我们笑着,露出依旧好看的贝壳似的牙齿,却有时眼睛微合似困倦的样子。那一次,我们没有让她相送,邦媛与我一再重复珍重的话,并且轮流拥抱她,紧握她的手。  原以为永远不会离散的欢聚,因为海音的离去而终于划下休止符。纯文学出版社的结束,是台湾文学界的一大损失;而纯文学出版社结束后,海音似乎逐渐失去往日的硬朗,开始进出医院。我最后一次去探望,是在离市区稍远的振兴医院。她住在加护病房里,氧气罩虽然遮住她脸的大半部,她的双眼在睁开时并不像病重的人那般茫然,依稀仍保留往日的炯炯。我看到坚强的林海音在她生命的终极正与病魔做非常辛苦的搏斗。  非常辛苦,但是一贯的恒毅。她已经不能言语,曾经爽朗的京片子,不再能够发自她的口中,但是她的心里应该明白的,这长长的一生,她是走得多么踏实有意义。除了不停地写作,她主编《联合报》副刊,因而发掘并鼓励文坛后辈,办《纯文学月刊》,为文学界注入更多的活力,而纯文学出版社也证明了她写作编辑以外的经营才能。积极乐观的海音,晚年虽然停办出版社,但永远有忙不完的计划。记得她对我们说过:“我喜欢拍照,要把那些可纪念的人物和景象配合文字印出来。”我也不会忘记说这话时海音那依旧充满自信和乐观愉悦的神情,以及那些个数不尽的午后我们四个女性乐观愉悦充满信心的欢聚。  岁月流逝何其匆遽?回首迢递,然而似遥远实可把握。于今灯下追记过往细琐的点滴,感伤之中仍蕴藏着浓郁的温馨。经过了生离死别,许多的不忍与难舍沉淀以后,我看到纯净的友谊晶莹存留。  ……

图书封面


 回首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初见林文月就是在一堆如山的书中 旁边放的 便是简桢的书 这两个不同时代的台大中文系学生 简的文笔凛冽 华丽 最喜欢的是她的《女儿红》而初读林时 自然摆脱不了简的风格 便一直把书放在书柜里 林的文章很多写于近几年 多是怀恋故人 从她的字里行间 有太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 龙应台 张大千 林海音 琦君 或许我庸俗了 但这本书却让我看到我们儿时所仰望的名人的真实一面书中也有很多照片 最喜欢的是林文月自己的速写 不过书的封面做得太轻了 这也应该是一本比较厚重的书吧 买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这样细细写下 很多人连自己的青春怎么过还没弄清楚 年华就过去了 不擅长写评论 也没有去细读林文月 但我们总应该也去回望自己的来路
  •     文如其名,——回首!对过去生活的回首。朴实的文字叙写了曾经的那些人事物。即便只是一条小道、一间教室、一堂课亦是留下了深刻又带点甜的回忆。不加修饰的句子让我看到了最最真诚的文章与一个写作者,而那正是我所欠缺的。看着林文月文章里所描述的那些人事物,我总是感到羡慕无比,心想为什么自己不是生在那个环境,那个时代,遇见那些人,有良师,有益友,有一群关心自己的人,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我想我的身边亦有这样的一些人,只是我不善于发现与理解,并保存。我欠缺的是真诚。我需要学习,让自己真诚,让自己与这个世界和好些。
  •     浅铺底色 读散文便是读人。还记得一位作家有些嗔怪地说:散文总把我出卖得太多。每每读起这般精致小卷,便会不自主地从字里行间探寻作者的故事。这回是林文月。在这没有暖气只得裹紧被褥的冬夜,一些女子的名字就这般浮现,如同用手轻轻拂过经年的篆刻,再缓缓吹去那浮雕表层的尘埃,只见谢道韫笑意盈盈——这儿没雪无柳絮,却有诗人常聚,但闻林徽因细语绵绵——这儿无我小客厅宽敞,却有雅客满座。台大中文系毕业的台湾作家郝誉翔这样写道:“曾经听一位师长说,每逢他们那一辈人聚在一起,回忆学生时代,竟然整晚谈论的话题都围绕在林老师身上,可见林老师是青春时代最美好的记忆……我也听另一位师长感慨地说,天底下的美人很多,但如林老师一般,无人不以为其美的,恐怕还找不出第二个人来。”如那些名字已然如星辰般璀璨的才女一样,林文月也出身名门。她的外祖父是著有《台湾通史》的连雅堂,而连战正是她的表兄弟。当她考入台大中文系时,舅舅由衷地称赞道:“外祖父的文学遗志有此女承继了”。面对外界诸多极高的评价,林文月选择以文字作丹青,以才情泼墨成文,于是乎,墨珠点点便串起了岁月的容颜。在《林文月论林文月》一文里,她只是浅浅地笑。此后每一篇散文便是一幅新的自画像,从不同角度作画,画自不同年纪,铺陈笔端,便是浓淡相宜的色泽与韵味。而后集结成册,便有了《读中文系的人》与《回首》。简勾体态 正如红楼梦里宝玉所道,女人是水做的,而男人是泥糊的。可同是女人,这水又自有不同的质感与味道。待流动的水凝固纸面,便是丰盈的体态。林文月的体态可由落落三笔勾勒出大致风貌:创作、研究和翻译。林语堂、季羡林、周作人等一代大家,常能三者并重,而时至今日,要寻到此等文人,委实困难。 而林文月恰恰在《读中文系的人》这部文集里,把全书分成散文随笔、赏析评论与《源氏物语》的翻译等三部分,捧卷静读时便可见她步态盈盈地一路走来。林文月1933年出生于上海闸北日租界。当时日本占领台湾,依据《马关条约》,台湾地区居民都是日本国籍,于是小学五年级以前,林文月一直在上海读日本小学,也以日文为母语。直到1946年全家迁回台湾,才开始接受中文教育。这便是她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经历,人生一世,务必得有些不寻常的体验,再巧得烹饪,方得佳肴。当多年后,她翻译的《源氏物语》广受称赞时,有人以为她是主修日本文学的,便盛赞她中文极美;当得知她是中文系出身时,便讶异她何能精通日语。林版和歌古风盎然,远胜其他任一译本。譬如明石尼君之和歌:   反故屋兮屋主人,   往事如梦无处觅,   但闻清泉兮空自陈。 读来如同在清水石阶前听紫式部把源氏公子的故事娓娓道来。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最需艺术的灵性,得寻到一个通灵点,切切不可生搬硬造。而这种传情达意,却是林文月最为拿手的事。在文中,她提到自己曾用白话文译了几段,觉得音色如钢琴有失典雅,再用文言文翻译,却觉得愈发铿锵,而日文却似小提琴,声声诉着“迂回缠绵情致”。这便是极好的画家,懂得每个绘画门类的属性,国画飘逸,油画厚重。往往寥寥数笔,便能勾勒出不同体态的风采。她停下笔,轻轻摩挲着画面,红着脸说,“天生有一种娴静庄重的外表。”细绘神韵神韵却是绘画时最难捕捉的,更是成败的关键。若笔法钝拙,则会一不小心成了年画上毫无生气的形象;而若把握恰当,则会如手冢治虫的漫画,简单的线条里,阿童木呼之欲出。这时,林文月便将心中珍藏的宝贝一一取出,忆往昔峥嵘岁月,拾信物灵气,融入笔端,那笔锋便饱含着脉脉情谊。这些自画像里,有不少都出自她的《回首》。她念旧物,写就《怀念一袭黑衣裳》。在这幅画像里,她穿着一套自行设计的黑色礼服。决定式样后,她还在那玄墨正黑的好料子上亲手绣上花朵枝叶。“有别于湘绣的写实,较接近匈牙利刺绣的趣味”。这件独一无二的作品还在裁缝店里就被众人交口称赞,一直伴随她出席多个正式场合,也曾一同飘摇过海,在异域的土地上为主人增添华彩。而却因为一个偶然,它永远地走失了。她念旧屋,在半个世纪后,才又回到上海的家,从记忆中残存的虹口公园寻找痕迹,牢牢记得:江湾路五四零号。在《回家》中,她写道自己仍能清晰地听懂每句上海话,却面对“销去花园,除却小径,铲平石阶,徒遗的屋壳”,怅然若失。这如今已改成“虹口区指挥部”的房子,装着单调乏味的铝制窗与防盗铁栏。当巧逢当年的保安队长一家时,风烛残年的老人竟能猜出这是林先生的女儿,唏嘘良久。她念旧友,《董桥其人其文》中,一位用绿色墨汁写信的文人仿佛就在纸上吟哦。她以台静农的墨宝相赠,而他馈以刻着台先生字迹的竹雕文镇“尚有清才对风月,便同尔雅注虫鱼”。而在文末,她更提到读董桥文章而心生同感,那是小学毕业时唱弘一法师填词的骊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遥忆往事,她竟与董桥一般有想哭的感觉。她还捕捉到,因为董桥曾在伦敦大学呆过,罗素广场公园、大英图书馆以及亚非学院附近的小店总会带着甜美温馨从他的笔端冒出。“英伦可能是他心灵的故乡”,如此细腻的感触也许正来自她的亲身体验,那在《京都一年》里细细记叙的日夜。在封面的“回首”二字旁,有一列竖着的小字:“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三毛在《我的宝贝》中曾经细细地描摹过她在世界各地偶获的宝贝们。也许博得这些才华过世的才女们一笑的,并不是一头美驹、万两黄金,也不需点燃千百里城墙上的烽火。她们在意的不过是一个故事,一个蕴藏着无尽前缘的故事。如此想来便豁然开朗,林文月便是用缘分来画神韵罢。在她的细细描绘下,眼睛与嘴角,仿佛顿生了光彩。“她似乎天生有一种多愁忧郁的性格。这种忧郁多愁的性格,闪现在她矜持的眼神里。”这画里的可人儿便有了魂。精木装裱末了,要选择合适的画框来安放这些画作,林文月没有选择用来装饰西方宫殿的厚重油画框。那些金色或银色的金属框上雕着繁复的纹饰,彰显着属于欧洲宫廷的奢华,只出得厅堂,却入不得厨房,与林文月的气质十分不符。在接受采访时,她说:“我觉得我必须要先做一个人,再做一个女人,再做一个学者、作者或者是翻译者。”林文月的厨艺极好,她与当世的文人雅客每两周的星期五都会小聚一次,畅谈文学现象、作品与新生词汇,久而久之,便得林徽因式文化沙龙的美誉。梁实秋因《雅舍谈吃》而风流一时,而他充其量只能算上一位美食家,而林文月却每每 “洗手做羹汤”,亲自端上一桌佳肴。她做菜像做学问,为了避免以同样的菜式款待客人,便把这些做菜笔记写在卡片上,日子久了,便有了《饮膳札记》,正应了《典论》中的那句“一世长者知居处,三世长者知服食”。对此,她说道:“有人把这本书归类在书店里食谱专柜,我有一点伤心。”这就好像随手拿了几根塑料条、订成框子、再刷上粗糙的油漆,就欲把画放置其中,这可委屈了林美人。她精挑细选,最后看中了质朴的木画框。优选上好的红木,打磨光滑,再由老木匠雕出精致的镂空花纹,像极了她的文字——“似质而自有膏腴,似朴而自有华彩。”仔细端详这一幅幅精木装裱的自画像,不由暗暗称叹:这不正是林文月嘛,既不愧为才华横溢的名门千金,又充满着浓浓的烟火气息。于是,这些画作便这样陈列在画廊里,参观者络绎不绝。在香港中文大学的一次征文大赛的颁奖典礼中,一个得奖的女孩对林文月说,她本来是考上电机系的,就是因为看了《读中文系的人》,深受感动,于是转学中文。林文月听罢,竟有泪流的冲动,她提笔写道,“由于那些文字是出于诚恳的心,所以遇到用心的读者,便会感动他们的心。写作的动机与功用,大概如此。”

精彩短评 (总计83条)

  •     与《三月曝书》有些许重叠,但依然是止不住的爱她的文字~
  •     用同学的话是说,像背某些语文课文~~
  •     于一個下午略略翻過。文字清簡又有蘊藉,卻非我所好。此本為懷人事之作,其中所提,頗多台灣知名文士。
  •     她的散文实在太好看了
  •     喜欢上林文月的文字也是一种偶然,总觉得她有着三毛的直言也有着林清玄那样的细腻,文字恬淡不失温然,让我想起几多出自林微因之笔。快递很快,书是完整的,内容没有破损,不错。
  •     很清新⊙▽⊙
  •     里面其实有很多字,我都查了字典。。。
  •     文字美得像幅画
  •     文章多为回忆师友之作
  •     订林文月的小书,春融溪水秋日暖阳似的,读着舒服。舒服的意思,是不艰涩而尽显流畅,是娟秀中有沉稳,是平静里透出可供思想的深刻。读着,在想,所谓闺阁教养,所谓典雅文气,所谓学者风度,应该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吧。

    《回首》写自己旅欧美的经历,儿时居住上海的旧事,东渡日本的求学所得。对长辈的回忆,写外祖父、父母双亲,笔下尽是居家的温暖,对其学识经历、社会地位、个人魅力,不着一字;写恩师良友,台静农、夏济安等等饱学儒士,治学的严谨、为人的谦逊、个性的随和,罗列小事而不加渲染。

    受益匪浅。
  •     一直觉得林文月人美文美生活美,是极其喜欢且向往的那一类。不过此书感觉一般,主题也较杂乱,文字也并不是很有灵气,整体无感。
  •     正版书,还没看,应该还不错
  •     有真情
  •     看了林文月的《饮膳札记》决定买这部书的。书的装帧不错。内容非常文艺。适合闲暇的时候看。
  •     有关林先生的为文风格,言语实难完全表达钦慕之情,唯有默默地反复吟读揣摩。

    已经收入洪范书店的源氏物语、枕草子、读中文系的人等种种,林先生不仅是本人最心水的日文译者之一(另一是海岛翻译村上君的赖明珠先生),更是现代文和文言俱佳的散文高手。

    此本小书中的一篇回首迢递,最得我心,值得长久翻阅回味。
  •     台湾总有一些让人感动的认真真诚埋头的人。虽然写得这些回首往事我并无太大兴趣,却有一种偶然撞见他人人生的新奇。
  •     写得非常不错,送货很快,正在阅读。
  •     最初读林文月的书是从京都一年开始的,后来是那本饮膳札记(我就一馋人),挺喜欢那种含蓄细腻的笔触。这次其实是在找林译的那几种日本平安时代的集子,很偶然搜到这基本随笔集,先买了这本兼有怀人、忆旧等文字的小册子,晚上躺在床上翻一翻,很感动于那个年代那帮学人前辈的风范,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     #书单#如果给散文排个名,男推董桥女推林文月,恰好又是旧交。
  •     那个时代的浪漫和情怀,是这个年代无法企及的
  •     台湾还留有中国文化的根,我们革文化的命时,正是台湾保护中华文化之时,还好,有了偏偶之地,依然成长着,
  •     如题,林先生的文笔写人物、往事都是非常有味道的,有其师台静农先生的神采。
  •     不是很喜欢作者的叙事风格 有些时候都跳着看的 走马观花 没有一般散文读着舒服 读完这本书 我知道了林文月 翻译了 《源氏物语》 想来一定挺棒的
  •     美人美文。
  •     因为看了《京都一年》而认识并喜欢林文月,然后又读了《读中文系的人》,也觉得很好。这本是同事也喜欢买了先借我看了,还是一如既往的细腻温婉,她的文字读起来很舒服。内容多是回忆朋友,师长。娓娓道来,真正大师,不见一丝炫耀卖弄,只是告诉那些值得记忆的往事,受益匪浅。
  •     不是很好看,闲来看看,还可以吧,
  •     应该说林文月是可以写好散文的,可问题是她的大部分散文都太功用,几乎不是学术文章就是为老师父亲祖父等人正名的文章,实在无趣;偶尔几篇随意之笔便令人觉得格外可爱,如《林文月论林文月》。《十二月,在香港》也不错,我喜欢看风华少年与文学浪漫结缘之事。
  •     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 我手写我口 写作,究竟是什么? 大概是在日日的生活中 ,我们观察自己,观察世界,有所体会,有所感思,遂将那些观察、体会、感想、诚恳地写出来。由于那些文字是出于诚恳的心、所以遇到用心的读者,便会感动他们的心。写作的动机和功用,大概是如此。
  •     我因为书中的一首诗我买了它
  •     凝固优雅 才华超逸
  •     除了那个长长的书名,剩下我都很喜欢
  •     林文月的回忆散文,从读书时期的经历,到师友的杂忆,最后是她自己的自我评价。文章很清通,值得一读。
  •     没读进去
  •     正读着呢。还不错。
    看看在我们的学者关牛棚的时候,台湾人做了哪些文学。。
  •     林文月的经典之作,勿容置疑。
  •     写作,究竟是什么?大概是在日日的生活中,我们观察自己,观察世界,有所体会,有所感恩,遂将那些观察、体会、感思、诚恳地写出来。由于那些文字是出于诚恳的心,所以遇到用心的读者,便会感动他们的心。写作的动机与功用,大概是如此。
  •     纵观林文月散文,优美性有,但是无重点无深度这个弊病始终叫我无法喜欢。
  •     花落无言 人淡如菊
  •     装帧很好很细致 字也不是很小 内容就更不用说了 清爽安静的文字 字里行间就透露出了作者的气质。真的是很不错的书 喜欢散文的你不要错过 即使对散文不是很感冒 读一读也会受益匪浅吧
  •     正,印刷质量不错
  •     一直很喜欢林文月的散文,也喜欢这样的写作。写作,究竟是什么? 大概是在日日的生活中,我们观察自己,观察世界,有所体会,有所感想,遂将那些观察、体会、感思、诚恳地写出来。由于那些文字是出于诚恳的心,所以遇到用心的读者,便会感动他们的心。 写作的动机与功用,大概是如此。
  •     看这本书是偶然别人送给我的,此前寡闻,没听过这位作者的名字。 我读书有个毛病,往往是几本书同时开读,而不是一本读完再看另一本,而这本读完恰好在另外一本散文之后。因为离得很近,所以一比较,确实能感到文学功底又进一层。有些字义不经意的让我感到生疏,如“熙熙然的神情”这样的短句,我百度后才知道熙熙是有温和欢乐的意思的,越发感到自己浅薄的要命,还是要多学习。 最近算不上读书的好心情,然而这本书终究是读下来了,作为散文而言,一般不会出现特别新奇的东西,而能让人有兴趣读下去其实也是一件不易的事情。
  •     说实话的确没什么深度,因其文学素养高,说出来的话的确是带着浓浓的书卷气,读起来自然是美的,然而大多平铺直叙,鲜有感情与故事,地面书名人民名堆砌,不像是回忆录倒像是给每一个人做一个简短的生平描述
  •     很赞 ~速度很快
  •     人到中年,喜欢回首,那些历历在目的往事引起我很多共鸣。《阳光下读诗》、《怀念一袭黑衣裳》、《记一张黑白照片》、《回家》等等,每篇都似乎是我自己的经历。
  •     阅毕后无多大感悟,只是因为自身的阅历太浅(好吧我承认我没文化= =)
  •     林先生的作品,我一直很喜欢
  •     喜欢。
  •     不似买时那样吸引自己
  •     林文月的书,最棒的是学术研究型,其次是游记,因其感情真挚,记人篇章也颇有所长,但写情写景,可能因为一路顺遂,总感觉“浅”了。这种浅不是普宁式的“白而深挚”,而是纯粹的不够味道。
    推荐《读中文系的人》。
  •     已经阅读其中部分文章,文字平和如山间缓缓溪流
  •     LL说的很对 这书越往后看越觉得腻歪 3.5
  •     林文月的治学态度、生活态度都值得学习。
  •     作者文笔不错,视野开阔,格调较雅,有情趣,有文化。
  •     文字的风格可能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有中文之韵,但似乎少一份言语的自然感,读起来句子少了那么一点舒畅感。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喜欢这个题目,喜欢封面,里面的内容也还好,其实可以想到自己的很多
  •     6月的最后一天,在驿时光坐了一下午,喝了一杯咖啡,在来往人群的熙攘与吧台机器的嘈杂中,读完了林文月的回首。
  •     每天读点书,都会有进步
  •     还没开始看,但应该还不错,喜欢台湾作家的书。
  •     后来查资料才发现,林文月竟已是奶奶辈的人了【大三下5】
  •     终于还是被林文月安利了。
  •     我想,生命越往里走,大约就是"情到浓时情转薄"。
  •     买这本书主要是因为林海音,估计没有人不知道《城南旧事》,不知道林海音,作者是林海音在台湾的“闺蜜”,在台湾文坛倾注了心血,功绩卓著。读这本书对台湾文学那些年的发展有一些了解,同时由于作者的日本文化底蕴颇深,因此对日本文化也有所了解。作者翻译了《源氏物语》,大约持续进行了6年,翻译了这部长篇巨作,佩服!对书中四位“闺蜜”,常常午间小聚,讨论各自的文学创作、讨论笔友会……印象颇深!四个女子,聚于咖啡屋临窗的桌旁,桌上堆满了文稿和设计的封面,激烈讨论、细语欢笑,好幸福、温馨!
  •     初中生的课外读物
  •     这个是几本里我觉得最好的啦,大概是感情最充沛的一本
  •     至此爱上散文
  •     读了3个小时。下午三点到六点。那样的年代。那样的研究。精英的教育。
  •     文如其名,——回首!对过去生活的回首。朴实的文字叙写了曾经的那些人事物。即便只是一条小道、一间教室、一堂课亦是留下了深刻又带点甜的回忆。不加修饰的句子让我看到了最最真诚的文章与一个写作者,而那正是我所欠缺的。
  •     散文风华,一览无遗
  •     古典气息的散文集,发现自己越来越没耐心了
  •     林文月齐邦媛林海音原来都认识。读到这儿心颤了一小下。港台教育氛围如此之好。严谨又太清丽。默默做事情肃然起敬。踏实的劲儿啊要狠心修炼。还有一个计划是若干年后要变成让自己尊敬的一位老人。
  •     见语文摘抄106。
  •     文笔不错,思想深刻性稍差
  •     台大部分加一星
  •     菊枯后,上野之山,静极。
  •     很平淡的散文集。不过我还蛮喜欢那一辈的台湾人,他们传承下了民族文化中很珍贵的那部分,不似这边,礼崩乐坏。谢谢@葛乃倩推荐哦
  •     林文月的文字有香气~
  •     名声在外
  •     她的文字是朴实的,没有那么绮丽繁华。
  •     感觉读台湾的书会上瘾
  •     对作者幼年的经历和关于《源氏物语》的翻译前因比较感兴趣
  •     如故。不动感情不动心。永远浮于理性的水面上,说说怀念,而已。反倒是海音结业前让人来抬书,更合我辈心意。 也许还是世家的风格吧。 又:梦浮桥始终是个好名字。
  •     林文月最出名的是翻译家,我心中她的散文最佳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